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6 0 6 0 . 2 0 1 5 . 1 1 . 0 1 6
大 学 生 择 业 效 能 感 与 心 理 健 康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侯 双 霞
(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 ,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
( 1 4 2 3 0 0 4 1 0 1 8 6 )
作者简 介 : 侯双霞 ( 1 9 7 8 一) , 女, 河南 长垣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 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
5 7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1 9 0名 被试 的检 验结 果显 示 样 本 的大 小 适 合 进行 探 索性 因素分 析 ( K MO为 0 . 9 0 8 , 非 常接 近 0 . 9 ) 。 随
使用 S P S S 1 7 . 0进 行 基 本 统 计 分 析 、 相关分析 、 回归分 析 等 ; 以L I S R E L 8 . 7 0软件 结 构方 程建模 软件 作 为量 表 的结构 效度 验证 分析 和 建模 的工具 J 。
4 9】 4 5 6 3 3 5 6】 2 4 6】 4 8 6 3 0】 6 4 6 2 6 3 6 8 4 9 4 7
第1 1期
No .1 1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5年 1 1月
NO V . 2 0 1 5

Hale Waihona Puke 、研 究对象 、 工 具 与 方 法

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现状

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现状
学生 家长 的愿 望 。大学 生 的择业 意愿 主要 受 环境 因
1 择 业 效 能 感 择 业 效 能 感 . 3
cre eio — aerdcs n i
ma igsl e i c, D E) 于 与 职 业 行 为 过 程 kn ef fc y C MS 属 - a 有 关 的职 业 自我 效 能感 【概 念 。择 业 效 能感 是 B t 】 e z
别 差异 并不 存在 于所 有 的职业 上 ,男 女生 各 自在 其 传统 职业 领域 中表现 出较 高 的职业 决 策 自我 效能 水
平 [。
出 , 响 自我效 能 感 的 因素 主 要 包括 : 功 的经 验 、 影 成 替代性 经 验 、 语劝 说 、 绪 状态 和心 理状 态 和其 他 言 情 因素 , 如社会 、 庭 、 家 学校 、 同伴 群体 以及 自身心 理特 点 等 因素 。
普 通 高校 毕业 生 人数 达 5 9万 , 比 2 0 5 0 7年增 加 6 4
万, 同比增 幅达 1.%。据 劳 动保 障部 对全 国 14个 29 1
城 市劳 动力 市场供 求 状况 调查 ,对 高校 毕业 生 的需 求仅 占新 增 岗位 总量 的 2 ¨ 2 。可见 , 大学生 就业 面 临着一股 空前 未有 的寒 流 ,如何 在这 严 峻 的就业 形 势 下谋 求 到一 份 理想 的工 作 , 每 个 大学 生 、 是 学校 、
向提供 参考 资料 。
1 择业 效能 感研 究起 源
为 :高择 业效 能感 促进 个 体择业 探 索性 和择 业 技能
的发 展 , 提高 择业 选择 的合 理性 ; 择业 效 能感 阻碍 低
了个体 的择业 探索 行 为和技 能 的发 展 ,使其 无 法做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促进择业成功的举措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促进择业成功的举措

参考内容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在面临择业的过程中, 大学生往往会遭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这些挑战和压力对其心理状态产生深远 影响。因此,探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显得尤 为重要。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
1、就业期望值过高: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将薪资、 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因素看得过重,而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促进择 业成功的举措
目录
01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 分析
03 参考内容
02
二、促进择业成功的 举措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其促进择 业成功的举措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成功地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是众多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将从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出发,探 讨促进择业成功的举措。
2、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择 业机会
为了增加择业机会,大学生需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除了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 外,还可以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或者通过实习、兼 职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此外,还可以参加各类职业培 训、技能提升课程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注重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就 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1、背景与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使得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 烈。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得尤为重要。一些大学 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因此,了解大学生的 择业心理,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与意义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就业成功与否,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方面,正确的择业心理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就业质量, 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正确的择业心理还有助于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就业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0份,有效回收率达93.75%。

调查对象为本市13所大学的在读大四学生。

3. 就业压力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调研结果显示,有78%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或者缺乏信心。

其中,约55%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这使得他们感到就业前景黯淡。

4. 心理健康问题分析4.1 学业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在调查中,近6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或经常感到学业压力非常大。

其中,约有45%的学生表现出焦虑的情绪信号,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2 自我价值感缺失引发自卑情绪大约有30%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情绪。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竞争压力使得他们缺乏自信,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4.3 就业焦虑影响睡眠质量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对他们的睡眠产生了不良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约有40%的大学生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

5. 心理健康支持与建议5.1 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视待就业问题,明确就业并非唯一成功道路。

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能力培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2 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

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和心理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备受关注。

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和影响因素对其未来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的特点1. 就业观念逐渐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渐多元化。

传统的“铁饭碗”思想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追求个人兴趣和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工作的挑战性和发展潜力。

2. 就业压力不断增加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许多毕业生担心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出现就业焦虑情绪。

3. 就业期待逐渐理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待也逐渐理性化。

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和个人成长空间,而非简单追求高薪水和稳定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的影响因素1. 教育背景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背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择业心态。

名校毕业生往往更加自信和乐观,而普通院校毕业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 专业选择毕业生所学专业的选择也是影响其就业择业心态的重要因素。

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可能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生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就业环境当前的就业环境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的重要因素。

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期待。

4. 个人能力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也是决定其就业择业心态的重要因素。

自身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的应对策略1. 提升综合素质高校毕业生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2.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招聘会和网络招聘,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人脉关系等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大学生论文:大学生择业与求职中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论文:大学生择业与求职中的心理健康

高校生论文:高校生择业与求职中的心理健康高校生论文高校生择业与求职中的心理健康一、2021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1、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2、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

4、高校毕业生照旧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5、初高中毕业生连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6、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

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一)择业的心理冲突1、有远大的抱负,但不能正视现实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预备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力量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士气5、鱼和熊掌不行兼得,难以决断(二)择业的心理误区1、“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态2、自认“白玉有瑕”,盲目自卑3、求职过程中过于保守4、“举棋不定”,迟疑一再5、信念不足(三)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1、焦虑2、自卑3、怯懦4、孤傲5、冷漠6、问题行为7、躯体化症状三、择业中的怎样面对就业新形势(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拓宽思路,树正确的就业观2、树立“先就业,在择业”的择业观念3、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二)择业时应遵循的原则1、听从社会需要的原则2、乐观参与与竞争的原则3、争取准时就业的原则4、多渠道就业的原则前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经常只有几步,特殊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目前,大家面临的关键一步就是——就业。

有人曾经对就业作过这样的比方:就业犹如婚姻,一桩美满的婚姻可以造就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抱负的职业可铸造一个辉煌的人生。

对面临毕业的高校生而言,选择职业可以说是人生道路的紧要处,由于在肯定程度上择业打算一个人将来事业和人生的目的、追求。

但很多高校生对如何择业,择业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缺乏足够的思想预备。

针对目前高校生的现状,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国家训练部开设课程的相关要求,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特殊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调查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而心理健康则是指个体心理状况的良好与否。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困扰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包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健康评定表。

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要评估个体在不同领域(如学习、社交等)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心理健康评定表则通过评估个体的焦虑、抑郁、自尊等心理指标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发放,共计发放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800份。

二、调查结果2.1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中的得分普遍较高,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的自尊。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中的得分较低,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抑郁水平,较低的自尊。

这一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好。

2.2 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在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

来自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来自批评和压力的家庭环境则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学业表现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学业表现会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学习困难和挫折则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获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可以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而孤立和冷漠的社会环境则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选择的重要决策,而这一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毕业生的个人心理状态、动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中的心理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就业决策的影响。

首先,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就业选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毕业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尊心等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对就业的期望和选择。

比如,一个自信心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工作,而一个自我怀疑、缺乏信心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稳定而较为安逸的工作。

因此,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毕业生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做出更为理性和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选择。

其次,动机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动机是指个体在行为中所具有的目的性和动力性。

毕业生的就业动机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有的可能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和生活保障,有的可能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和奉献社会。

不同的动机会导致毕业生做出不同的就业选择。

比如,那些追求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工作,而那些追求经济收入和生活保障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薪酬较高、稳定性较强的工作。

因此,在就业选择中,毕业生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就业动机,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另外,兴趣爱好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兴趣爱好是人们在特定领域内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和投入行为。

毕业生的兴趣爱好会直接影响其对不同职业的偏好和选择。

比如,对于热爱文学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从事编辑、写作等与文学相关的工作,而对于热爱计算机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从事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等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因此,在就业选择中,毕业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与之契合的职业方向,以便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择业心理问题。

他们需要在职业发展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但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出现焦虑、迷茫等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择业困惑,顺利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1. 求职焦虑求职焦虑是当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面临的一种心理困惑。

由于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激烈的竞争,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求职时会产生紧张、忧虑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求职表现。

2. 专业选择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和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许多大学生在面临选择专业的时候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个专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3. 职业规划迷茫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种迷茫状态会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助。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择业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应对求职压力的能力。

2. 开展职业规划辅导学校可以开展职业规划辅导活动,组织相关的职业规划讲座、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等,帮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进行职业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提升职业技能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5. 积极引导就业态度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成功求职的案例,及时反馈学生的求职信息,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应对就业压力,提高求职的信心和意愿。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面临的职业选择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已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一、职业生涯规划1.明确目标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通过对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的认真分析,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可以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指导,进行职业性格测试,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打下基础。

2.制定计划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基础上,大学毕业生需要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设定,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步骤和行动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实施,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3.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毕业生需要不断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

可以通过实习、兼职、志愿者等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同时,不断学习和进修,保持对行业发展的关注,与时俱进,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4.建立人脉人脉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毕业生应该主动拓展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行业专家等建立联系,参加各类职业交流活动,扩大人脉圈子。

通过人脉的力量,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心理健康1.保持乐观面对职业生涯中的挑战和困难,大学毕业生要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问题,相信自己的能力,坚定前行的信念。

遇到挫折时不气馁,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

2.合理调节压力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压力是难以避免的。

大学毕业生需要学会合理调节压力,避免长期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

可以通过运动、休闲娱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期望值较高
大学生通常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抱有较高的期望,希 望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的工作,实现个 人价值。
焦虑与压力并存
面对就业压力和竞争,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焦 虑和压力,担心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 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
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
1 2
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追求热门职业,忽略 了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导致择业不顺和职业发展 受阻。
素质,增强应对择业过程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积极应对心理问题
03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积极寻求帮助,如
咨询心理医生、参加心理辅导活动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04 大学生择业策略与技巧
CHAPTER
大学生择业前的准备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职 业倾向,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 向。
了解面试流程和常见问题,提前准备回答 ,提高面试通过率。
沟通与表达能力
求职心理调适
在求职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 够让求职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点 。
面对求职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要保持积 极的心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 的求职能力。
大学生创业指导
01
创业意识培养
树立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的基本 知识和流程。
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晋升、转行等变化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 的挑战,需要大学生具备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保持健康心态,正确择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01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以个人兴趣和能力为基础,
结合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提高心理素质
02
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实践和心理咨询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的相关性研究在现代社会,求职择业决策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

而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对个体的求职择业决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在择业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个体的求职择业决策产生消极影响。

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和自尊心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求职择业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重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自我怀疑、自卑、对未来感到困惑和无助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求职决策。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还可能导致个体在面试中表现不佳,从而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因此,了解和管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个体在求职择业决策中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对个体的求职择业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适度的焦虑感和追求完美主义的特质可以激发个体更加努力地寻找和获取工作机会。

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更加关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细节和准备,从而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此外,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倾向于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他们更注重细节和工作质量,这也会对他们的求职决策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管理心理健康问题在求职择业决策中并不容易。

首先,个体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求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这可以包括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参加心理健康支持小组以及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其次,个体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来管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放松技巧、进行体育锻炼以及保持积极的社交活动等。

此外,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方法也是求职择业决策中的关键环节。

尽管心理健康问题与求职择业决策存在相关性,但个体应尽量避免过度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免影响对求职择业决策的正面认知。

相反,个体应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要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外,心理健康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

首先,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心灵发展方面的健康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通常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且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

在求职过程中,这种积极心态会使大学生更有自信和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通常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可以更好地融入团队和协作工作,提高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拥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此外,心理健康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具竞争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有自信,有决策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这样的特质必然会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增加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通过专业的帮助来缓解压力。

其次,匹配度不高的专业选择也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专业至关重要。

如果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做出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咨询,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也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

关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择业效能感方面的研究都是在欧美进行的。

在我国,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有关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尚较少。

本研究就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有所认识、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一、研究方法1.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天津某高校选385大学生,回收和有效问卷共计358份,有效率为93%。

2.研究工具采用胡艳红(2003)编制的择业效能感问卷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调查,该问卷为五点量表,该问卷为五点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计23个题目,包括六个维度:①自我概念,指对自己在职业方面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的认识,共4个项目;②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在择业中能力、性格、品质的评价和看法;③社会支持,指择业时获得各种社会支持的能力,包括择业时父母态度、人际关系等;④职业信息搜集,指对各种就业信息掌握、使用的情况,包括收集职业信息、了解就业政策等;⑤学绩,指具备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包括专业成绩、外语水平等;⑥目标设定,即对职业目标的认识及确定。

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4,六个维度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6.931%。

3.实施与统计处理严格按照心理调查研究的要求,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数据录入电脑,并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1.择业效能感的差异性检验通过对数据进行性别、生源、年级的差异性检验发现: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t=-2.69)、社会支持(t=-2.33)、职业信息(t=2.68)的男女差异性显著。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研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学也逐渐在进行扩招,从而导致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在心理发展商显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正确的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扰,对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都存在显著的意义。

标签:大学生;就业心理;心理研究;心理负担引言就业是目前大学生、家庭乃至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1-3],而由于就业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则逐渐的凸显出来,不容忽视[4] 。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主义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则需要正确的面对由于就业对大学生心理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扰,从而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的目的[5,6]。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来源于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对就业形势了解较少,从而在面临就业时候产生过多的焦虑,对就业赋予更高的期许也导致了不良心理的发展[7] 。

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大学生合理的选择就业,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实现顺利就业[8] 。

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过于焦虑造成较大心理负担大学生的就业是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对社会充满了幻想,但是同时也充满了懵懂,就业是学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学生对踏入社会充满了期望但同时又充满了恐惧,目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很多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认知,认知的程度与焦虑的心理正好呈现反比关系,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就业后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对工作环境不够熟悉,同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懂得交际,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但是完成的学习任务已经在越来越近的督促他们离开校园,而此时的学生则对校园充满了更多的留恋,焦虑的心理也就会日益强烈。

1.2 期望过高且依赖性较强在对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要求都很高,对相应的工作回报也有较高的期待,在工作的城市选择中更多的同学选择了在较大的城市发展,而对薪资的要求则更是一个比一个高,对于低回报的工作表示无法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随着国家的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多。

然而,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大学生失业率逐年递增。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一、心理问题1. 压力过大在求职的过程中,毕业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

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担心自己的简历被淘汰,甚至还有担心自己的价值被贬低。

这些压力的负面影响不但会让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到求职结果。

2. 学业与实践脱节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还面临着学业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于学术理论,却缺乏实践经验。

当他们步入职场时,他们的能力显得过于单一和落后。

这使他们在职场上遇到困难时,往往无法从实践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自我价值认同不足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担心自己的价值被贬低。

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自我价值认同,降低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二、处理方法1. 与他人交流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在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贯穿于解决问题和改善情绪的各种可能。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也让自己的胸襟变得更加开阔。

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中,毕业生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思路,同时也能减轻心理压力。

2. 多做实习在校期间,毕业生应该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长自己的才干和经验。

在专业方面,实习的经历可以使毕业生的头脑更加清晰,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也能给自己在就业中提供宝贵的工作经验。

3. 发掘个人潜力发掘个人潜力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接纳自己的特点,寻找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在就业中,毕业生应该注重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结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大学生择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与
生活质量。

因此,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变化和影响因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大学生在面临择业时可能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

这是
因为他们需要做出决定,选择一条未来的职业道路,并考虑与该职
业相关的薪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做好充
分准备和权衡的。

同时,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多方面考虑,如
家庭的期望、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社会现实等因素,因此很容易陷
入困惑和矛盾的状态。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
和同学、朋友的意见和期望、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
他们的职业选择。

而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完善的教育背景
和专业技能,在选择职业时,他们通常会对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
进行权衡,而这会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择业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帮助大学生做好择业决策,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在择业过程中的心
理状况,以及影响他们职业选择的因素和偏好。

同时,需要提供科
学有效的择业指导和咨询,以帮助大学生做出最佳的职业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择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择业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抉择点,也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转折。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的选择职业,并在未来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一.大学生择业的良性心理1.“凭实力说话”心理随着人才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能否胜任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是都要“凭实力说话”,即靠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寻找理想用人单位的心理。

这与以往毕业生找工作是靠社会关系与背景来支持的心理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先就业后择业”心理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缺乏择业“资本”,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心理是切合实际的。

择业心理总是从理想.理性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趋于现实。

尽管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相当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想要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所以,新毕业的大学生首先要投入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羽翼丰满了,再实现第二次“(就业)择业”,从而找到理想的单位。

着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3.自主创业心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有一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毕业时,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社会融资,与人合作,扯起旗号,自立门户,办起公司,艰苦创业。

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往往怀着一种替别人打工不如自己邹老板的心态。

这种创业心理,即非常适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后通过创业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的期望,又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4.继续学习心理现代社会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将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将主要依赖工作实践。

因此,一部分学生毕业时基于日后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的考虑,往往首选体制完备.发展成熟,能够提供职业而又规范学习机会的用人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摘要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择业效能感问卷对389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测评。

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专业和学历差异,而在性别、居住地和独生上差异不显著。

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中恐怖是影响择业效能最重要的因素。

结论: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择业效能
一、引言
目前国内关于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职业相关行为的研究和人口学差异的研究,并且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所有高校大学生,而对正处于择业,就业时期的应届毕业生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

本研究基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心理健康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河南省的8所大学,中州大学,濮阳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范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中抽取被试。

在各大高校毕业时间对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

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08份,剔除19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回收率86.4%。

被试人口学特征见表1。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由berogatic编制,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

该量表包含90个测验项目,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9个方面描述心理健康程度。

每个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严重程度从1(无)~5(严重)分为五级。

择业效能感的测量选用自编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

搜集已有择业效能感问卷。

将搜集到的已有问卷中的项目按职业成熟理论中的维度进行归类整理,并选取8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进行访谈,根据整理的访谈结果对各个因子下的项目进行删减和整理,最终形成问卷。

最终问卷包含34个题目,六个因子,分别命名:自我评价,问题解决,职业信息收集,目标筛选,制定计划和社会支持。

同时问卷还收集了年龄、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学历等人口学变量。

三、结果统计与处理
(一)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和lisrel8.7对数据进行处理。

主要统计处理有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项目分析
计算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34个项目的总分,并按照总分的高低对其进行升序排列,找出总人数的27%所对应的人群分数,划出
高低分组。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高低两组在34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

检验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所有项目上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表明这34个题项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三)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

在评价一个模型结构的合理性时,必须检查多个指数,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其中的某一个指数。

问卷表明,拟合指数都满足拟合优度模型的条件,表明自编问卷的五个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效度。

结果表明,各题项在指定维度上的载荷在0.39~0.66之间,各因素一致性系数在0.683~0.866之间,表明项目在指定维度上具有良好的信度,总量表一致性系数为0.934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表2),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存在专业差异(p<.05)。

文科学生得分低于理科生,显示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学历差异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上(p<.05);专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学生(表3),说明本科生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五)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法,以择业效能感总分,自我
评价和问题解决两个因子为因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九个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显示,恐怖是影响择业效能的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恐怖对自我评价和问题解决的预测力较好,解释量分别为5.4%和4.7%(见表4)。

四、讨论
从研究结果看,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与职业成熟理论以及以往的问卷研究结果一致。

由于本问卷各因素下的项目是在以往修订和编制的问卷相同因素或结构下的题目进
行的整合,出现个别项目因素载荷偏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项目并进行二次筛选,从而保证问卷项目的高质量。

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表明,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专业和学历差异;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理科生,这说明在面对从学校到社会这个生活转变过程中,文科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这种改变;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于专科学生,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之后的择业、就业等问题时仍存在对自身学历的认可及正确的认识。

因此这需要学生及就业指导老师的帮助,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而不仅仅局限在学历水平上。

性别、居住地和独生之间的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刘永贤的研究一致。

五、结论
(1)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专业和学历差异,而在性别、居住地和独生上差异不显著。

(2)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中恐怖是影响择业效能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科院)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1).
[2]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3]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4]刘永贤.大学生就业效能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
[5]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6]刘永贤. 高等师范类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校园心理,2009,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