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太极拳与气功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健康和养生。

这些运动法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它们融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精神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极拳、气功和五禽戏这三种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的特点和益处。

1.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被广泛认可为一种优秀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

太极拳着重强调身体内外的平衡、柔和、自然以及意识的集中。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通过慢而平衡的动作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性,同时调整呼吸和心理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培养内在的和谐与稳定。

这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并且对于改善循环系统、调节血压和代谢功能也有积极的效果。

2. 气功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姿势来平衡和调节人体的内部能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气功练习主要包括静坐和动作两种形式。

静坐气功注重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通过正常的呼吸和深层次的放松来提高心理及身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功能。

动作气功则通过练习一系列身体运动和呼吸法来平衡和调整人体的能量流动,加强内脏的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气功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增进身心的平衡。

3.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养生健身法,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形态。

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人们可以锻炼关节的柔韧性、肌肉力量和呼吸能力。

五禽戏重视身体的舒展与矫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五禽戏也注重调节身心状态,通过模拟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来培养意念和精神的集中。

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韧性,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改善体态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效果。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很多异同之处,但已被现代人称作太极气功。

那么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异同之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欢迎阅读!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气功一直带有神秘面纱,引来不少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太极拳和气功二者相同之处主要是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武术流派之一的太极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少了技击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极拳锻炼的健身价值和传统艺术表演价值。

太极拳名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观点。

因此,从太极拳也具有健身作用这方面来讲,和气功有着相同之处。

当今人们练习太极气功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达到忘我的境界。

其次,从太极拳的产生来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武术多家拳法的长处,而且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从气功锻炼的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

第四,从理论上来讲,它们各自都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作指导,并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太极气功有中医养生原理,人们练习太极气功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及时补充身体能量。

气功与太极拳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第三,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最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太极拳内功力学原理

太极拳内功力学原理

太极拳内功力学原理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深得拳学真谛,功夫炉火纯青。

与人交手似入无人之境,把对手当作皮球玩。

引进落空一触即发,高大魁悟的壮汉,被他轻轻一碰,连滚带翻弹出丈外,真是神奇不可思议。

—李和生">李和生老师说,真正的太极拳法,不用外力,完全运用内气功力。

以意带劲、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体。

神经系统支配力量,一动无有不动。

太极拳以内练为主,抱球桩是培养内气的根本,是成就拳术力量的基石。

推手散打,完全是内气的作用,跟肌肉拙力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

灵敏神经,培养新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巧妙应用力学原理,就能牵动四两拨千斤。

李和生太极拳内功绝技演练视频【一】/v/b/44875956-1872097305.html /v/b/44917930-1872097305.html 李和生太极拳内功交流研讨会视频【二】/u58/v_NDgwNTYyMzE.html/u19/v_NTcxNjAwNTY.html李和生太极拳内功力学原理(播客专辑)太极拳内功推手视频【三】/a/4608892-1872097305.html <<扬式太极拳八法囗诀>>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击铿锵按劲义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挒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太极拳名家李和生名片李和生,北京市人,北京市炎黄传统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现代管理学院东方武学馆馆长,北京市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嵩山少林寺武术协会顾问,美国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日本中日友好协会名誉理事。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异同之研究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异同之研究

101《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2月引言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旨在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太极拳发展的时间要早于健身气功运动。

近年来也有大量的练习者开始练习健身气功运动,但是目前练习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质疑。

因此为了能够开展这两种健身运动,帮助健身者分清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能站在自身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1相似之处1.1文化理念同根同源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两者都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健身养生方法。

健身思想具有全面性,同时强调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其次,还注重形神统一;最后,两者都将锻炼和养生相结合,借助自然法则,从而达到内外双修的作用。

1.2相似的运动外在表象这两种健身运动都讲究均匀的呼吸,同时配合缓慢的动作,以此来达到调理身心、呼吸以及心理的作用。

这两种有氧运动具有可控性、锻炼时间长、锻炼强度小的特性。

因此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都可以进行练习。

站在健身效果的角度,这两种运动都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提升人体素质,延长人体寿命。

2差异之处2.1锻炼目的站在健身气功的角度,与太极拳不同的是,健身气功是由传统气功导引术作基础,衍生出来的现代体育气功导引术,其始于清朝时期,锻炼是为了健康长寿。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融合儒家、道家、医家等学术精华,从而成形于秦汉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气功导引术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从而得以完善形成健康理论体系。

健身气功中的所有动作主要是帮助修炼者调养自身气息,借助各式动作拉伸按摩肢体,刺激身体内部经络,促进血液周身循环,调理气血,帮助人们健康长寿。

与健身气功不同的是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动作并具有攻击性。

讲究柔克刚、动静结合、避实就虚。

在古代,练习太极拳是为了提升实战能力,借力打力,能够四两拨千斤。

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太极拳适合现代人锻炼,以杨家拳为基础,创编了24式以及48式等健身太极拳动作,削弱了武力的攻击力量,从而作为体育运动推广,帮助人们提升自身体质、调理心性。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异同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异同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探析1 前言健身气功与太极拳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民日报》体育版也发表了文章指出“在体育事业中,为民族传统体育留足发展空间,这才是现代体育强国的根基所在。

”本文从两种项目的本质和项目运动特点等人手分析,对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描述。

希望可以让大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健身气功和太极拳两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的不同之处2.1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源流对比2.1.1 健身气功源流当前健身气功的四套功法都是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有四套健身功法和四套竞赛功法组成。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功法,来源尚存争议,但多倾向于其为少林祖师达摩所创。

五禽戏是由我国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肝脏、经络好气血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

六字诀从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开始对六字诀有完整论述,此后经历了多代人的发展和补充,具体的创始人和创作年代也有待考证。

八段锦有着站势和坐势之分,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夷坚志》,此后的多部著作中都有提及,说明八段锦在北宋时期以流传于世,但具体有何人所创、创于什么年代尚无定论。

2.1.2 太极拳源流太极拳的源流有这多种说法。

当前比较得到认同的说法就是,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陈王廷所创,后世称之为陈氏太极拳。

其后,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王廷后世子孙陈长兴,后来到北京传习,并由其后人杨健侯、杨澄甫修改拳架,发展成为现代著名的杨氏太极拳。

永年人武禹襄,从杨禄禅学陈氏老架,又从陈青萍学习新创套路,从则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传授满族人吴全佑,吴权佑传其子吴鉴泉后发展成为现代的吴氏太极拳。

武禹襄传李亦畲,李亦畲传郝为真,后又由郝传孙禄堂。

孙禄堂为八卦掌、形意拳名家,结合三派之长,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中医养生中的气功练习与调理

中医养生中的气功练习与调理

中医养生中的气功练习与调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的流通息息相关,而气功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通过调理气机,增强人体的生命能量,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功练习方法以及它们在中医养生中的调理作用。

一、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气功练习方法,它通过身体的舒展和慢速运动,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太极拳练习中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运动的协调,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缓解身心紧张,增强体力和耐力。

此外,太极拳的舞蹈性动作可以起到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作用,对于防治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气功养生功气功养生功是一种以呼吸调节为主的气功练习方法。

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和配合动作的运动,达到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气功养生功可以帮助身体排除积聚的病邪,消除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一些常见的气功养生功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小周天循环等。

三、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气功练习方法,据说由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创。

八段锦练习注重身体的伸展和柔韧性的提高,通过动作的连贯和舒展,调理气血,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八段锦的具体动作包括双手拉弓、弓步托天、左右开弓、白鹤亮翅等。

这些动作既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又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达到养生的效果。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气功练习方法,它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的姿势和动作。

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的活动,锻炼人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五禽戏的练习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调整呼吸节律,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五、中医养生调理除了气功练习,中医养生还注重调理养生。

中医养生调理的核心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中医养生调理的方法包括食疗、按摩、穴位保健等。

食疗方面,中医强调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

按摩和穴位保健是通过按摩经络和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和疲劳,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气功一直是个传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间真的有气功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欢迎阅读!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太极养生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人们可通过练习太极拳缓解精神压力。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一、太极拳原本是高级的气功我们知道,太极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养生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什么叫作内丹简单讲,古代道家用金属与各种矿物质进行特殊方式的烧炼,炼出一种据说吞服之后可以疗疾健体或者化质成仙的药物,叫做外丹。

而是借用外丹烧炼的概念和术语,以人自我的肉体作为试验体,通过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得到先天之气,从而可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这其中的先天元气就称为内丹。

因为内丹术与“气”的修炼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泛称它为气功。

因为内丹术“气”的修炼,与一般概念上、形式上的气功导引大为不同内丹术要获取的是先天元气,而一般的气功导引所应用和调节的只是后天呼吸之气、营卫经络之气&,换句话说,后者仅可以作为前者的基础入门方法。

所以,若用“气功”来表述的话,后者可称为低级气功,前者可称为高级气功。

在五六百年前,太极始祖张三丰就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太极丹功拳谱,分为行立坐卧不同行功形式。

其中有《太极四季功》、《太极早功法》、《太极午功法》、《太极晚功法》、《太极行功法》、《太极打坐诀》、《太极玉液法》、《太极金液法》、《太极超凡法》、《太极长生法》、《太极合道法》,其中并有《太极拳法诀》和《太极拳十要诀》。

在《太极拳十要诀》中,提到为什么要创立太极拳作为丹道的动功,他说:人之作用,有动必静,有静必动。

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

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

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

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这里指出,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体内神气相交相合,形成太极之生生之象,方有利养生。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太极拳和气功的区别是气功成为太极拳根本功练习的重要内容,而太极拳的一些办法要领也成为气功界人士缔创太极气功的自创内容。

普通以为太极拳是动中求静,气功是静中求动。

首先,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太极拳动的是四肢身体,气功动的是意念引导下的内气;太极拳静的是心态宁静,气功静的是肢体表面,可见两者的动与静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其次,气功静中求动是求内气运动;而太极拳动中求静只是一个手腕、一种办法(以静御动),静不是目的,它真正追求的目的,也是内气的动,平心静气(静),才干很好地运意图念(意图不用力)并在拳势的导引下到达内气运动。

由于太极拳要到达内气运转比拟费时,光是练拳架从不会到精熟,在业余条件下,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

而练站桩身上没动作,专心松静,意图念,随呼吸导引内气在体内转,一门心机;就比拟容易“得气”。

达摩易筋经当你在站桩过程中有了内气潜转的逼真感受,便能协助你在练太极拳时,经过放松意图不用力,再配以拳势呼吸,也就会比拟容易捉摸到内气随拳势而活动。

再反过来,由于拳势的整体性、多样性、多变性,忽左忽右;忽进忽退,这就必需要有相当于大周天的内气周身运转相配合。

这样的内气周身运转,也就会促使你在站桩中,内气运转由原来的小周天任督二脉运转,扩展到普及全身的大周天运转。

“大周天”不像传统练法那样繁琐:要记忆十二经络;有关穴位,以及来龙去脉,既不大容易弄分明,又难操作,弄不好还要出偏等。

采取随意用多种方式运转,既可按身体需求随意选择,又可增加兴趣以免单调乏味。

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处于有规律与无规律之间,总的规律是:吸升呼降,气沉丹田(升,沿督脉及四肢外侧;降,沿任脉及四肢内侧),吸蓄呼发,让内气“满身能跑”。

其实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近乎《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的“气以直养而无害”,是指内气的自然调养修炼,也就是经过吐纳、导引,意图念推进内气的运转和强化。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一、太极拳属于武术吗二、气功与太极拳有什么区别三、太极拳有延年益寿之效
太极拳属于武术吗1、太极拳属于武术吗
太极拳属于武术。

2、初学者如何学太极拳:姿势要求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3、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太极拳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拳谚云:“理明拳法精”。

在练习太极拳之前首先要学习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起源、特点、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对太极拳的全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减少盲目性,避免。

对太极拳与气功异同点的比较研究

对太极拳与气功异同点的比较研究
整理。在国家的号召组织下 , 多位专 家共同努力 , 对气功和 太 极拳进行修订 , 先后 整理出了广为流传 的二 十四式太极拳 、 四 十二式太极拳 、 八十八式太极拳 、 十二式太极剑 、 三 八段锦 、 十 二段锦 、 六字诀等功法。专 家们 在对太极拳进行编撰 的时候 , 主要是对复杂的动作进行简化 , 以适应大众 习练的需求 。其实 这一点早在清朝 就被太极拳 宗师杨露禅意识到 , 他就曾经对太 极拳进行过删繁就简 的革新 , 促进 了太极拳在一个时期 内的发
先要做到牢牢地把握住它 的概念。从字面意义来看 , 太极拳是 “ 太极 ” 拳” 和“ 的合体 , 把我 国传统文化 中“ 是 太极 ” 理念运用 到“ ” 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 “ 拳 术 太极拳” 这个 词 中, 太极” “ 是用来修饰 “ 的, 拳” 所以太极拳依然要 归类于我 国众多的武 术拳种之一。从其现在的推广普及程度来看 , 也是现在发展最 成熟 的武术拳派。给太极拳下 比较完整的定义应为 : 综合融汇 了我 国诸多拳种之长 , 结合古代的导引术 、 吐纳术 、 吸取古代 唯
对太极 拳与气 功异 同点 的 比较研 究
C mp rt eSu yo i ee c n i lrt ew e a iu n o a ai td nD f rn ea d Smi i b t en T iq a v a y j
a d Qio g n gn
王 涛, 许 嫒
1 概 念 的 异 同点
概念是思维 的基本形 式之一 , 反映客观事 物的一般 的 、 本 质的特征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 同特点
抽 出来 , 以概括 , 成 为 概念 。1 准 确 地 理 解 一 个 事 物 , 加 就 _要 首

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套路

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套路

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套路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太极拳的源流发展演变及功法介绍要知太极拳之来由,必先知太极之含意。

太极即太虚。

“太”者,有极其至大的意思。

“虚”者,空虚无物之意。

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

真气之精微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

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阴阳”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

阴阳观念中具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太极拳就是在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兼,形意结合,顺逆缠丝等阴阳相合的动作套路,阴阳相合而为太极,所以将这套拳称之为太极拳。

如按太极拳姿势要求去练习,持之以恒,日久就可以练到五阴五阳的功夫。

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

达到这种程度时,太极理气活跃,气机相通,真气充盛,阴阳平衡,周身上下内外形气一体,如太极之象,混然一圆。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的青风岭上,600年前叫常杨村。

据温县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因元铁木耳守怀庆(怀庆府管辖八县,温县在内),明兵久攻不下,急于统一天下。

太祖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

”相传有三洗怀庆之言。

人烟几绝,乃迁民填补,屯田垦荒。

十有八九由山西洪桐迁来,当地至今尚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桐大槐树”的说法。

陈氏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桐县。

明洪武7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

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

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

先祖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杨村。

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常杨村易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

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太极拳气功修炼的方法及要领太极拳和气功本是不同派别,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非常相似,两者皆是为了养生。

一、太极拳气功的外练与内调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养生法术之精华,如道家的“性命双修,动静兼修”,武术家的“练气易筋”,特别是传统医学“导引吐纳”,使太极拳更加符合医学养生的要求,成为以拳为体、以拳为用、以功为本的整体锻炼项目。

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门防治疾病的科学技术。

太极拳一旦练到能防治疾病的程度,它就是一门气功。

实践证明,不论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医学和拳学上,太极拳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康护体法宝,是其他一般性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太极拳气功重视内在修炼,学习太极拳气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

太极拳是以形体、呼吸、意识密切结合来锻炼形气神的高度身心整体运动,其以“外练”和“内调”两个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外练”是以深沉匀细的腹式呼吸和连绵柔缓的腰腹扭转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按摩,以手臂的旋扭和腿脚的屈伸对全身关节和肌肉进行锻炼的机体活动。

“内调”是通过头、手、腰三位一体的同步圆运动使脑进入宁静状态,对机体的各个生理系统进行调理的气功医疗。

“外练”和“内调”在促进人体健康上,两者各有千秋,但相辅相成。

“外练”通过全身活动锻炼机体的力量,对一些病症起到“治标”的作用,而“内调”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从而消除头痛、失眠、肠胃不适、气血不畅、关节不遂、精神不振等病症,能起到即练即灵的效力,这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的体现。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不仅有艺术欣赏价值,也有健身价值,修炼太极拳气功能延年益寿。

二、太极拳气功状态太极拳的习练分为初级、高级两个层次。

拳路不纯熟,练拳时要考虑动作的顺序和准确性,或是拳路纯熟,但练拳时头脑另有所思,或是练拳场所不静,致使脑意识未进入宁静状态,这样的拳练均属于初级层次。

国家体育总局的十种健身气功

国家体育总局的十种健身气功

国家体育总局的十种健身气功中国健身气功,又称中国传统气功,是中国古代气功的统称,是中国最古老的健身方式之太极拳是一种十分传统的中国气功,它以柔克刚、慢慢行、缓缓收为原则,发挥了柔顺、刚强、收缩、舒展的特点。

太极拳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弹性,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太极气功是以太极拳动作为基础,加上缓慢的呼吸调息,运用气功的方法来增强身体的力量,调节身心,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气血,调节身心,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八段锦是一种以传统中国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健身气功,它以柔和的动作与缓慢的呼吸调息,深入调摄全身的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抗疲劳能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体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五虎断门剑是一种以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健身气功,以攻守相融,以劲力有度,深入调摄全身的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体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洪拳是一种以拳、掌、抓、擒、肘、膝、踢等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健身气功,以攻守相融,劲力有度,深入调摄全身的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体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螳螂拳是一种以拳、掌、抓、擒、肘、膝、踢等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健身气功,它以攻守相融,劲力有度,深入调摄全身的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体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董永拳是一种以拳、掌、抓、擒、肘、膝、踢等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健身气功,它以劲力有度,攻守相融,深入调摄全身的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内脏功能,达到调节体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身心,改善内脏功能等健康目的。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介绍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拳法。

太极拳有很多的健身气功。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比较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

二者都注重人体自身内气炼养,来调整人体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本文试从运动特点和养生原理这两个方面对太极拳与气功八段锦进行比较研究。

1、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养生原理太极拳综合融汇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使之深、长、匀、细,日渐扩大肺活量,奠定健康的根基。

练太极拳要周身放松,全身运动,以意导动,气达四梢,内气运行无处不到。

不仅可使大动脉畅通,还可避免微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循环疾病的防治。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空调、电扇使人免受寒暑之苦,却使皮肤散热功能下降,汗腺闭塞,皮肤的通透性弱化,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

练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在开合收放中使肌肤膨缩、毛孔张闭,一套拳下来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的平衡。

练太极拳以意识引导动作,上下相随,协调完整,活跃了神经中枢的指挥系统,增强了神经的灵敏性,延缓了其功能的退化。

“生命在于运动”,然而超负荷的剧烈运动必使机体受到损伤和劳损。

“生命在于静化”。

常以龟龄鹤寿比拟,然而过于求静则精神萎缩,病气易侵。

太极拳运动绵绵不断,动中求静,“外示安逸,内益鼓盈”,动静结合,运动适度,不用强拙之力,无伤大劳,对机体各器官形成良性刺激,有利于护养机体。

常练太极拳,旋膀转腕,撑裆开胯,伸筋拔骨,缠绕折叠,不仅增强了筋肉骨骼的柔韧性,内劲、内气的运用也使内脏的弹性增强,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不少研究还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降低血脂有良好作用,能增强血管壁弹性和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能力,使血循环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脏疾病。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太极拳气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

要打好太极拳,必须先进行太极气功的修炼,练好太极气功便可为太极拳的体用提供浩然之正气。

太极气功的练习方法分为站功、坐功、卧功、动功等不同形式,这里介绍的是部分站桩功的修练法。

一、无极站桩功站桩功的练习方法很多,练习不同的功法便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无极站桩功是诸多功法中较为简单而。

又极为重要的一种。

行无极之功,当首推心静。

心静始能体松,四肢面骸犹如荡然无存,念中渐呈一派虚无缥缈的空寂之象,惟有一线气机蕴含其间。

待其静至极时,气机方始流动,气动则太极生成。

所有的气功功法,皆来源于无极之中。

做法两腿微屈膝开立,两脚间距约同肩宽,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两手心环抱于腹前。

舌舐上腭,二目轻闭,内视丹田(图1)。

待姿势站好后,先将头顶上的浊气降下,可试想从头顶向脚下驱赶着一团云雾,并使之在脚下缓缓向周围散开;同时肢体也随着下行的浊气逐段放松,待全身放松后,意念移至祖窍处,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同时下达丹田。

此时在自我潜意识中便放弃了眼、耳、口、鼻对外界的感知作用,只是用意念去想、看、听丹田的细微变化,静心炼气。

这便是封闭“四门”(指眼、耳、口、鼻),也叫做“锁心猿、拴意马”。

此后便开始入静。

意念蓄守丹田,静立45分钟至1小时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两手轻贴腹部围绕着肚脐边缘沿逆时针方向左上右下(女子是沿顺时针方向右上左下)地转环揉摩(图2一①、②),速度要徐缓而均匀,并渐渐将双手揉转的圆圈扩展开来,转到第36圈时,两手上行可摩挲乳上之胸,下运可揉按脐下小腹。

转足36圈后,即转向右上左下沿顺时针方向(女子转沿逆时针方向)转环揉摩(图2-③、④、⑤)。

双手揉转的圆圈由大渐小,转至第24圈时,两手沿脐部边缘揉转一圈,随后轻轻按贴脐部静立片刻。

当两手贴腹圆转揉摩时,意念的活动恰似在腹腔内与两手同时移转,习之日久则此内动之意渐渐明显且与外动之形逐渐融成一体,这样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收功效果。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三、锻炼的价值和效果
太极拳练习时,不仅可使全身大动脉畅通,还可避免微 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早老化,有利于血液循环。练太极拳以意 识引导动作,上下相随,协调完整,活跃了神经中枢系统, 延缓了其功能的退化;常练太极拳,旋膀转腕,伸筋拔骨, 不仅增强了筋肉骨骼的柔韧性,内劲、内气的运用也使内脏 的弹性增强,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常练习太极拳,增大 了肺活量,加强了心肌营养,可以预防和延缓心脏疾病。据 国外的研究报道,认为保持屈蹲状态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 地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特别是能减少老年人摔跤 跌倒。 八段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调息,调体,调心, 采用呼吸吐纳,导引运动等方法,以达到疏通筋络,调和五 脏六腑的目的,让人体脏腑组织都得到锻炼,对疾病有显著 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我国传统运动养 生法可以使全身的骨骼,肌肉放松,有利于活动躯体系统机 能,改善不良情绪,调整气息则可以按摩内脏,促进全身血 液循环 , 增进全身器官功能 。 脏腑有病可通过经络反应出 来,所以疏通经络就能治脏腑之病,所谓“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就是这个道理。调息可扩大肺的开放量,提高肺功能 效率,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的活性, (下转第67页)
. 人文社会 .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6年第31期
简化太极拳(24式)与气功八段锦之比较
赵超美
湖南湘潭医卫职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摘 要:本文试图从简化太极拳(24式)及气功八段锦的起源与发展,功法特点,锻炼价值,练习要领等几个方面, 对两个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比较,帮助大家学习和欣赏。 关键词:简化太极拳(24式);八段锦;比较 我校进行的体育课教学汇报展演中,有两个项目引起了 较多的关注和热议,就是简化太极拳(24式)和八段锦,到 底哪个易学,哪个难学?这种节奏缓慢的运动适不适合青少 年练习?练习又有什么好处?两者到底有何差异?为帮助大 家了解,学习和比较,本人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套练习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并且要 求肢体放松,保持各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 (三)内外兼练,协调完整 在练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 , 都要求上下相随 , 内 ( 意 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以意识引导动作,身体 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 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从而使全身既协调又完整,身体各 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八段锦却是气功导引术的创新,是一种导引功法名,它 合心功、身功、齿功、肩功、手功、腰功等于一体,通过修 习气功调节气的运行,维持经络的畅通,调整阴阳的平衡,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1.练功时动作要求舒展自然,徐缓连贯,关节活动柔和 缓慢。 2.身体各处完全放松,并以意识主导自己的行动,同时 松而不懈,松紧协调,动静结合,灵动柔和,但在定式时需 缓缓发力并稍作停顿。 3.功法若能神形兼备,更能促进人体之气运行畅通 4. 八段锦运动量不大 , 又颇具强身益寿作用 , 人人能 练,随时可做,所以相传至今不衰,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不 断的发展和完善。

古代中国的运动文化与健身艺术

古代中国的运动文化与健身艺术

古代中国的运动文化与健身艺术古代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当然其运动文化与健身艺术同样是丰富多彩并且独具特色。

这些运动文化与健身艺术不仅对古代中国人民的健康有益,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武术,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一种易学。

太极拳有一个重点是通过缓慢的、连贯的动作使身体和心灵相协调。

太极拳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健身运动,由于它能够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系统、增强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成为现代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最常选的运动方式之一。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的武术之地,湖北省的陈家沟,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

太极拳传承者相传,这种武术技能最开始让杨露禅这个年轻人发现的。

从那时起,太极拳就被视为是一种健身艺术,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二、气功气功又称气功术,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健身技术。

气功包括打坐、调息、运动等多个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内脏器官,改善人体运作等方面的作用来保持健康。

气功的理论基础就是"吸和吐”、“意”,气功运行的过程与之息息相关。

气功因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健身功效,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之一。

气功被记录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而该技法的启蒙者是中国一位名为仙人香简的人。

在随后的天数里,气功被认为是和医学相关的学科,并开始被广泛应用。

三、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以模仿禽鸟动作为主要特点的健身方法,包括虎、鹤、熊、麒麟、猴五种普通动物。

五禽戏的运动方法基于动物的特点,通过肢体肌肉的训练改善身体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柔软度,当中还包括呼吸方面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健身的效果。

五禽戏起源于汉朝,当时的东汉医学家华陀介绍了动物的特征和禽鸟的姿势,研究出一套治病健身的动物拟真有氧运动法,就是五禽戏。

总结:古代中国的运动文化和健身艺术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

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多种传统健身运动方法被广泛的传承于民间。

太极拳的无极气功四句诀与练功方法

太极拳的无极气功四句诀与练功方法

太极拳的无极气功四句诀与练功方法太极拳的无极气功四句诀与练功方法(一)观内其心,心无其心。

(二)观外其形,形无其形。

(三)观远其物,物无其物。

(四)物我合一,无我无物。

此为太极拳无极气功的四句诀。

一、练太极拳配合无极气功的重要性为什么练太极拳还要练无极气功?无极气功是什么?无极气功与太极有什么关系?无极气功是一种气势,是精神和意念感觉到的一股气势,而不是自然肺呼吸之气,无极气功与自然呼吸大不相同。

无极气功与太极有什么关系,这就要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头两句内容说起:第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第二句: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太极图里一个圆圈里面分活动的两半,向日的一半为阳,背日的一半为阴),也叫做阴阳图,阴阳用在拳术里就是虚实。

阳为虚、阴为实,因为太极就是阴阳之气,有了阴阳两气之分就是太极。

无极是静止状态没有分阴阳的无极气圈(即无极气功)。

太极是由无极气圈里产生出来的,所以无极是阴阳之母。

如果不练无极气功就没有了无极,也产生不了太极,这就说明了练无极气功的重要性。

“因为练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里。

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这里说的多是用气。

所以我们练太极拳也要练无极气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句话的意思是,静止不动时要合,要保持无极状态,一动就要分阴阳。

无极这样分太极(阴阳),我们练好了无极气功,在行功走架时要分清阴阳与五行。

静止的时候要合,要保持无极,要有精神,有微动之感而未动(有腾挪之势)。

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不用力,而是用意和气,有阴阳、五行(进、退、过、盼、定)之分的艺术拳。

而里面是阴、外面是阳,下面是阴、上面是阳,后面是阴、前面是阳,精神是阴、气势是阳,柔的是阴、刚的是阳,左右根据实际而定。

我们练太极拳,专门练拳还是练拳操?拳操是一门科学的动作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将传统气功成分从太极拳中清理出来,这还需要认清传统气功的本质。气体虽然是物质三态之一,但却是我们先人接触到,认识到最虚无飘渺的东西。而传统气功中的气指的是没有物质属性的,精神意识层面上的,超自然的东西。练气功者才有可能把吸入的气引导{准确的说是想象}到丹田。或把呼吸之气引导到成周身毛孔出入。逐渐这种想象中的感觉通过一直不断意守进行强化,逐渐转变为切身的主观感受,练功者就觉得自己获得了超自然的能力,生命得到了升华〔意守就是让思想脱离客观世界的参照对比和理性的检验〕。
所以太极拳除去气功的成分是许多代人通过长期反复的考量,作出的比较一致的,正确的决定。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武术,武术的特点决定了体格比较好的人比较适合这项运动。这类人在练习太极拳中可以起到一定的“锦上添花”的作用。
那么能不能让太极拳适合跟多的人有更好的保健养生和防身效果?我认为将太极拳更深入的改造跟完善是能成的。
但练气功显然对身心有着不良的影响。首先人是由数亿年前的小动物一路进化而来的,几乎一直处于食物链下端。时时刻刻关注这个客观的世界。是这几亿年来决定生死存亡最关键的生之本能。放弃关注这个客观的世界去“意守”那个不真实的感觉,必然导致本能的紧张感。
“守”字的本意就是与来犯者或者进入者拼命,可见思想之激烈,这却也符合知难而进的修行理念。世上并不存在超自然的能力,气沉丹田与什么体呼吸胎息都是在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形成的错觉。意识不能正确的感知自身的真实情况。从医学的观点来看是病态的。
在我的摸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动作不在乎外在的雅与不雅,只在乎自然舒畅,也不在乎是什么对抗动作,只在意通过这个动作使那些部位更好的放松。为了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我一般面壁练习。所以我将自创的练法为面壁功。总结为真实轻松,愉快的感觉思维体验。经常练习面壁功,让我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轻松惬意。
据李文涛先生书中所述,太极拳源于汉。汉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太极功的记载。而太极拳中的大多招式也源于太极功。各个流派的太极拳招式也大同小异,这说明了太极拳的招式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宝贵的经验财富
在太极拳实践中,大多数招式都能促使与之相对应的局部肢体放松,而我的思维就是跟随并感受这份放松,随着众多招式的演练,由点到面。全身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逐步形成了。感受身体的轻松是愉悦的。愉悦的心情促使人更专心动作,更能感受肢体的轻松与心境的愉悦。
解读太极拳与气功
年轻时候的我求知欲比较旺盛,在20出头的时候有幸到李文涛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气功入门》一书,被李文涛先生知无不言,循循善诱的文风所吸引,爱上了太极拳,书中多有启发性言论引发了我对气功与太极拳的深入不断的探究。
现在我已年过五十,有了这段较长的经验与认知的积累,决意给李先生的书写个短短的续篇。在我认知的范围内,尽量圆满的回答几个有关气功与太极拳最内在本质性的问题。向我们这个几乎完全西方化的社会发发声,提醒人们关注与重视先人留给我们那最大的遗产---我们的传统文化。
太极拳是一门健身与搏击双修的技术,而技术的特性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跟进步,从粗糙走向精巧。太极拳从诞生起经历了许多代人不断的探索,革新与改善,才成为我的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而最主要的革新就在于不断的去除了传统气功的成分。
比如现在诸多流派都以掌握了这些要领,自然”气沉丹田“来说明”气沉丹田“的,我们不妨理性的理解为”表面肯定。实际否定“,也逐渐不提倡"运动中感觉到了空气阻力,感受到皮肤能够呼吸”
各位太极拳的前辈大德以及正在练习太极拳和曾经练过太极拳的各位同学如有不同见地。请多多赐教,让我纠错而长进,不胜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