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宣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宣传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诚然,新农合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医保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让农村居民更好地了解和参与新农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增强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保障农民健康。
一、新农合的基本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由村民自愿参加、村民自筹、财政支持的新型医疗合作组织。
新农合的出现是保障农民健康的一大利器。
二、新农合的基本特征1. 以农民为主体。
村民自愿参加、管理,县负责指导和监督。
2. 村民自筹。
村民之间相互帮助、风险共担。
3. 财政支持。
对参合农民给予投保补贴与大病救助。
三、参与新农合的注意事项1. 新农合参保主体:人口普查登记或户口簿上的本村常住居民,65周岁(含)以下的农民,为参保人员。
2. 新农合户口的宽管问题:新农合参保人员具有使用“新农合证”就医的权利。
3. 新农合社保卡的申办:村民可到当地民政等部门申请新农合社保卡。
四、新农合的基本保障1. 新农合提供基本医保保障,例如普通疾病和住院费用报销等。
2. 保障程度根据不同地区而不同。
因此,不同地区的新农合参保人需要关注自己所在地的相关保障政策。
五、新农合的常见问题1. 新农合的保障程度不一,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干预和改进;2. 新农合对大病的保障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3. 新农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效益。
六、如何做好新农合的宣传工作1.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扩大新农合的声势,引导更多的农民加入参保。
2.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如宣传海报、讲座、新闻等形式,形成新农合文化,让农民感受到参保对他们一生健康的重要性。
3. 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村民树立快速豁达、共同发展、实现团结、协作共荣的观念,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地区开展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该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患病而带来的医疗费用问题,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新农合于2003年开始作为试点项目在农村地区推行,现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实施制度。
根据政府的政策规定,农民每年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医疗保险费用,以参与该制度。
同时,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确保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新农合的具体运作方式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政府设立了县级医疗保险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行新农合制度。
这些机构负责费用的收取、保险金的支付以及对参与人员的管理。
其次,农民需要参与的保险费用可根据地区特点和农民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调整。
这样可以确保保费的公平性和可支付性。
另外,新农合制度还鼓励合作组织,如乡村医疗合作社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医疗保障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农民不再需要全部自费负担医疗费用,能够减轻医疗负担。
其次,新农合制度覆盖了基本的医疗保障范围,农民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待遇,包括住院、手术、门诊费用等。
再者,农民可以在医疗保险机构规定的医疗机构获得优先就医权益,提高了看病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最后,新农合还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改善服务质量,增强对农民的关爱和服务。
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民在享受医疗保障的同时,依然需要承担较高的个人支付比例,这对一些贫困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其次,由于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低。
此外,新农合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群体的保障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个人支付比例,减轻医疗负担。
同时,加强农村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资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资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简称NCMS)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而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农村居民自愿参加的一种互助互保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缴费方式筹集资金,为参保者提供医疗保障,并通过政府的资助进行补充。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和优势1. 覆盖面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广泛,将参保范围扩大到全体农村居民,解决了许多原来无法享受医疗保障的人群。
2. 保障程度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参保者提供了医疗费用的报销和部分预防保健服务,保障程度较高。
3. 负担较轻:参保者缴费金额较低,相对于个人患病时的医疗费用而言,负担相对较轻。
4. 保障范围广:参保者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费用报销,保障范围涵盖了基本医疗服务、大病救助和康复医疗服务等。
三、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步骤1. 了解政策:农村居民应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包括参保范围、缴费方式、医疗保障内容等。
2. 选择参保方式: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参保方式,如通过合作医疗保险参保或通过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参保。
3. 缴费:参保者需要按规定缴纳相应的保费,一般为年度缴纳。
4. 借助医疗服务:参保者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享受相关医疗服务,并按规定程序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内容1. 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防疫等基本医疗服务的报销。
2. 大病救助:对于患有重大疾病的参保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救助资金。
3. 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和相关费用的补偿。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与展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就医困难、医疗费用高等问题。
该制度由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组成,参保人员缴纳一定的医疗费用后,可以在需要医疗服务时享受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参保人员缴纳的个人医疗费用和政府补贴组成。
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和相关管理费用。
2. 参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自愿参保的原则,在农村地区实施参保登记和缴费办理。
3. 医疗保障范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包括基本药物、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具体保障范围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4. 医疗费用支付:参保人员在就医时,可以使用合作医疗基金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一般由政府和参保人员共同支付。
5. 医疗服务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医疗服务管理机构,对医院、药店等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合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就医困难和医疗费用高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该制度还促进了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的合理分配,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简称NRCMS)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医疗保障体系,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起源、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3年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式推行。
起初,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一种医保政策,为贫困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救治和药物保障。
然而,早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存在资金缺口、保障范围窄、服务质量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为解决早期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以下特点:1.农民购买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农民自愿参保的方式,每人每年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以便在需要时获得医疗救助。
2.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为了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减轻其经济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设立了国家和地方的资金补贴机制。
3.多级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多级保障机制,即农民参保后可以在本省内的县、市、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医疗服务。
4.医保支付方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用按病种支付的方式,以减少农民的自付费用。
5.参保范围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参保范围扩大到全村所有农户,包括困难群众和一些非农业户籍的居民,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
然而,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早期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缺口、保障范围、医疗质量以及医保支付等方面。
首先,资金缺口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民参保人数增加导致医疗保障需求的增加,但政府的资金投入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农民在就医时仍然需要承担较高的自付费用。
其次,保障范围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在有些地区,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农民在就医时需要跨越多个行政区域,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跨区域医疗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农民在异地就医时面临保障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农民来说,医疗费用依然较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因此,我国在2003年开始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通过政府与农民自治组织的合作,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制度的起源和优点、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来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制度起源及优点1. 制度起源在我国农村,因历史原因和医疗发展不足等主要原因,医疗卫生服务非常薄弱,缺乏有效的保障体系。
这使得很多农民在遭遇疾病时不得不选择被动“等死”,或花费巨大的经济代价去寻找治疗机会。
为了改变此种状况,2003年,中国国家卫生部与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方案是以“医保”、“税费”、“基金”、“政策支持”等为主体,由地方政府、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农民自治组织三方合作,通过建立保障体系、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和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保障。
2. 制度优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挖掘了农民自治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打破了单一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提高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政府补贴、农民会员保障费等方式,使农村贫困人群和突发重大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保障,帮助他们摆脱了原有的诸多难题。
(2)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秉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引导医疗服务向质量更高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而增强了农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和依赖。
(3)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减缓医疗资源的匮乏状况,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用不够低廉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有所改观,但是医疗费用依然相对较高,很多贫困农民仍然负担不起医疗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村人民所面临的医疗费用难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该制度于2003年开始试点推广,旨在改善农村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新农合的推出,对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意义重大。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费用承受能力较低,一旦发生疾病往往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新农合的出现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医疗保障,可以更好地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首先,新农合将农村居民分为两个层级:新农合参保居民和贫困居民。
新农合参保居民为非贫困农民,按照每人每年缴纳一定金额的医保费用划分为三个不同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医疗报销比例。
贫困居民则由政府全额资助,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
这一分层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为贫困农民提供更大的帮助。
其次,新农合实行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政府将农民的医疗保险资金集中统筹,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为合作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报销农民的医疗费用。
这一方式既保证了农民的医疗费用支付安全可靠,也提高了农民的就医便利度。
再次,新农合制度还注重了农民参与管理的问题。
农村合作医疗是属于集体草根组织的一种社会化保险,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农民为主体,注重民主自主管理。
农民组织成立合作医疗组织,负责管理农民的医疗保险资金和服务的实施。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公正透明。
然而,新农合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新农合参保人数和报销比例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一些相对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人员参保率低,医保资金筹集困难,导致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较低。
其次,新农合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例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高,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医疗问题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该制度的目标是提供农村居民可负担的医疗保障,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读,介绍该制度的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保扶贫制度三个方面。
1. 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全国范围的农村居民。
参保人员包括农村居民以及其他农村人员,如务工人员、离退休人员等。
该制度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实行合资合建。
农村居民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医疗保险费,政府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2. 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旨在提供高额医疗保障,把一些高风险、高费用的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减轻农村居民因罹患大病而面临的经济负担。
大病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专项基金以及政府财政资金组成。
3. 医保扶贫制度医保扶贫制度旨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医保扶贫机制,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到与非贫困人口同等的医疗保障。
政府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助、个人缴费等方式来筹集医保扶贫资金。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参保登记、资金筹集与管理、服务保障和监管四个环节。
1. 参保登记农村居民需要在当地社保机构进行参保登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办理缴费手续。
登记后,参保人员将获得医疗保险卡,用于就医结算和报销。
2. 资金筹集与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个人缴费和社会捐助。
这些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和管理,确保医疗保障的顺利进行。
3. 服务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
农村居民可在合作医疗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和费用报销。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称“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新农合的推行对于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农合的实施对象是农村居民,包括农业人口、农村务工人员以及其他农村人员。
通过组织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可以为他们提供小额、低保障的医疗费用支付服务,缓解他们看病的经济负担。
新农合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
新农合的运作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参保居民和医疗机构三方的合作。
政府通过预算拨款、征收财政性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保障新农合的运行。
参保居民则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的保费,以获取相应的医疗保障服务。
医疗机构在参保居民就医时,向新农合提供医疗服务并按照规定进行费用结算。
新农合的具体保障范围通常包括基本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服务以及特殊医疗服务三个方面。
基本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等常见的医疗需求,专科医疗服务则针对一些特殊的疾病或治疗需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特殊医疗服务则是一些特殊的医疗项目或者特殊的病种,需要额外的费用支付。
实施新农合制度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新农合缓解看病的经济压力,提高就医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此外,新农合还促进了药品价格的合理调节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然而,新农合的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财政投入有限,新农合的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高消费、罕见病种的医疗费用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农村居民仍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其次,新农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的重要制度。
通过政府、参保居民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医疗费用支付服务,缓解其就医困难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一种在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旨在解决农民在医疗方面的困境。
下面将介绍新农合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农村居民的影响。
一、新农合的起源新农合的设立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对农村居民开展医疗保险试点项目。
之后,新农合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一项广泛覆盖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新农合的特点1. 财政资金支持:新农合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支持,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政府补贴不仅用于支付参保农民的医疗费用,还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建设基层医疗机构。
2. 多层次保障体系:新农合实行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层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住院保险等。
这些层次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还能够对大额医疗费用进行保险赔付,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 统一筹资和管理:新农合实行了统一的筹资和管理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确保医疗保险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这种机制有效避免了资金浪费和腐败问题,提高了医疗保险的运行效率。
三、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影响1. 降低医疗费用:新农合的实施使农民能够享受到相对较低的医疗费用。
通过政府补贴和医疗保险报销,农民不再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
2. 提高医疗水平:新农合的资金投入使得乡村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加强和建设,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农民在就医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护理,提高了就医体验。
3. 促进健康保障意识:新农合的实施使得农民对健康保障的意识逐渐提高。
农民通过参加医疗保险,了解到自己和家庭在面临疾病时能够获得帮助,进而增强了对健康的关注和保护。
总结起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而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
它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多层次保障体系以及统一筹资和管理等特点,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较低的医疗费用、提高的医疗水平和保障意识。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持,农民⾃愿参加,个⼈、集体和政府多⽅筹资,以⼤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农民健康⽔平。
参加农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持,农民⾃愿参加,个⼈、集体和政府多⽅筹资,以⼤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农民健康⽔平。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天有不测风云,⼈有旦⼣祸福”,这是中国的⼀句⽼话,⼈难免不得病。
农民中有⼀句话:"不怕穷,就怕病"。
如果⼀个家庭有⼀⼈得了⼤病,就可能拖累全家,就可能因病致贫、返贫,对⽣产⽣活造成影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政府为农民群众办的⼀件好事,如果加⼊了,看病就医就有了保障。
⼀是个⼈得好处。
从筹资标准看,⼀年交60元钱,如果⼀旦得病,最⾼补偿可达到12万元。
⼆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政府扶持,个⼈出资是⼩块,政府补贴是⼤头,如果农民不参加,也是⼀种损失。
三是即使⾃⼰不得病,也等于帮助了乡亲,做了⼀件善事,今后⾃⼰有病,还有机会补偿。
三、哪些群众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凡是农村常住⼈⼝、登记在册的外来民⼯、民营企业职⼯、随配偶或⼦⼥常住县城的农业户⼝群众均可参加。
农民朋友要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的筹集渠道和标准是什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是通过农民以户为单位⾃愿交纳、政府补助等渠道进⾏筹集,度筹集的标准是:每⼈300元,其中农民个⼈交纳60元,县、市、省和国家财政合计补贴每⼈240元。
五、门诊病⼈如何报销,报销⽐例多少?(⼀)在村中⼼卫⽣室、乡镇街道办卫⽣院门诊就诊,向接诊医师主动出⽰合作医疗证、⾝份证,当次医药费按规定的门诊报销⽐例现场直接报销,医疗单位需向参合群众出具新农合专⽤处⽅,并由患者签字确认。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该制度于2003年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试点,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推广,已经逐渐成为了全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标准模式。
费用和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费用由政府、个人和企业分摊。
在农村,政府和企业通常认为农民的工资较低,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保险费用,所以政府通常都会提供比企业更多的费用补贴。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包括住院医疗、门诊医疗、家庭医生、门急诊等方面。
•住院医疗:报销比例通常在50%至80%之间,有些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保障限额也在不断提高。
•门诊医疗:报销比例通常在30%左右,但是有些疾病,如高额门诊等,报销比例会有所提高。
•家庭医生: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一定的医疗服务,不用再到医院排队等候。
•门急诊:农民可以在医院门急诊部门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障。
优缺点优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解决了过去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同时,该制度也促进了农民就医的步伐和方法,使农民更加承受得起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水平和就诊质量。
缺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点同样也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医保资金不足,导致了医疗保障水平不够全面。
此外,农村地区医疗环境和人才流失的问题也需要关注和解决。
发展和展望近些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环境和农民的医疗保障。
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完善,尤其是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医疗安全体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素质等方面,以保证农民享有更加全面、更加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地区为了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而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该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且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很多贫困农民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运而生。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财政支持:该制度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农民自愿缴纳的参保费用。
政府将资金投入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用于支付参保农民的医疗费用。
2. 多层次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基层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负责支付大病医疗费用,上级基金为基层基金提供支持。
同时,参保人员可以选择购买商业保险,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
3. 整合资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各方面医疗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的制度架构。
这种整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看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过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参保登记:农民根据自愿参保原则,到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填写相关表格并缴纳参保费用。
2. 医疗服务:参保农民可以在名单内的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合作医疗服务。
在就医过程中,参保人员只需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剩余费用由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
3. 结算报销:参保农民在就医后,需将相关医疗费用票据和报销材料交予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
经过审核核实后,医疗费用将由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报销。
4. 监督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需要受到相关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全程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与问题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4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2024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一、报销方式:(一)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由县农医办发给淳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续保者原“淳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继续有效。
(二)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治病可按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规定,实行即时刷卡报销。
特殊病种医疗费和在县外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治疗的费用先由本人垫付,医疗终结后,凭有关资料回户籍所在乡镇申报。
二、报销范围:(一)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因患各种疾病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治疗所发生的按规定可报销的费用;(二)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在务工、经商、出差、探亲期间,在县外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治疗所发生的按规定可报销的费用。
三、报销标准:(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在县内住院、特殊病种门诊可报销的费用,实行零起报:501元以下部分报销10%,501元-2000元部分报销25%;2001元-5000元部分报销30%;5001-10000元部分报销40%;10001元以上部分报销50%。
在本县以外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上述标准各段报销比例下降五个百分点,年度累计较高报销额度不变。
(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一般门诊医药费报销10%;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一般门诊医药费报销5%。
(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每人每年住院、特殊病种门诊及一般门诊费用累计较高报销封顶额为30000元。
四、结报程序:(一)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医药费在就诊医疗机构刷卡报销。
定点医疗机构要每月汇总并及时填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药费报销一览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药费申请核拨表》,向县农医办办理费用审核拨付手续。
(二)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诊治,可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报销的部分费用,在办理出院手续时,由就诊定点医疗机构刷卡报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资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资料随着中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成为保障农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政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种形式,旨在为农民提供经济上可承受的医疗服务。
本宣传资料将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内容,包括政策的背景、参保标准、保障范围以及操作流程等,希望通过本资料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和参与度,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
一、政策背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医疗难题而制定的,旨在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提高农民的医疗待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这一政策的推出,为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风险。
二、参保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是农村常住居民,包括农民户籍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等。
参保过程简单,只需按照相关规定缴纳一定的保费即可参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居民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财政补助三位一体的筹资模式,既吸纳了农民的自愿参保意愿,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
三、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障,包括基本医疗、大病医疗和门诊慢性病医疗三个方面。
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包括一般住院治疗、门诊诊治、康复治疗、医疗救助等。
大病医疗保障范围包括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医保基金对于这些疾病的报销比例更高。
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范围则是为门诊就诊的农民提供一定的医疗费用报销。
四、操作流程农民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操作流程简单易懂。
农民首先需要在当地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并缴纳相应的保费。
参保手续办理后,农民即可凭借参保证明享受医疗服务。
在看病就医过程中,农民只需要出示参保证明和身份证件,就可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
五、宣传重要性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宣传,可以提高农民对医疗保障政策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在中国,农村地区一直是医疗保障的薄弱环节。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农民无法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导致医疗负担过重、医疗资源无法公平分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于2003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以村级为单位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它通过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参保费用由政府、农民和村委会共同分担。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农民缴纳保费,村委会负责管理和监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作原理是“合作共担、互助互助”。
也就是说,农民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费,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障。
同时,如果有农民遇到重大疾病或高额医疗费用时,合作医疗制度还提供了资金互助的机制,其他参保农民可以帮助他们分担部分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
保险制度的引入使得农民只需要支付相对较低的保费,就可以享受到更为全面的医疗保障。
其次,它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农民可以在所在村级医疗机构就医,无需长途跋涉到县城或城市看病。
同时,政府还在农村地区建设了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
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合作医疗的推行,医疗机构得到了足够的财政支持,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待遇,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前往农村地区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农民仍然对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不够清楚。
他们对保险的具体内容理解不深,容易产生误解和不满。
其次,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设备和人员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一些疑难病症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再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
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在逐年增加,但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如何提高财政支持力度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全面普及
202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全面普及根据您给出的题目:202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全面普及,我将按照文章的格式和要求给您写一篇关于该主题的文章。
202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全面普及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农村地区医疗保障的问题,力图提高农民的医疗待遇和保障水平。
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农村医疗保障难题,2023年起,全国范围内将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将为农民带来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与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旨在提高农民参保率、降低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当前,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普遍较低,遇到大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往往成为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将为农村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障,减轻其经济压力,促进社会公平与谐。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包括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两部分。
基本医保主要针对常见疾病和轻度疾病,提供门诊、住院等基本医疗费用报销。
大病保险则着重解决农民因罹患重大疾病而面临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普惠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全面普及于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
2. 综合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民的医疗风险得到全面覆盖。
3. 高效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注重信息化建设,在医保支付、结算等环节推行电子化服务,提高报销效率,降低农民的报销等待时间。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的意义和挑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将给农民带来诸多好处:1.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解决农民担心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也面临一些挑战:1. 财政投入不足:农村合作医疗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依然不足,需要加大财政保障。
最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最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逐步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本文将就最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以及对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带来的影响。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社会团体为基础,将个人、集体和政府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提高医保覆盖率和公共卫生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经济的医疗保障服务。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势1. 提高农村居民的医保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更多的农村居民纳入到医保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保覆盖率。
这种制度的推行,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医疗费用补偿和优质医疗资源。
2. 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可以享受到相对较低的保险费用,且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
这样一来,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不再因为看病而造成家庭的经济负担过重。
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完善医疗机构建设,农村居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不再因为就医条件有限而被迫放弃治疗。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1. 医保资金不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的医保资金并不足以满足全部需求。
这导致在有些地区,医保报销比例和报销金额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2. 医疗资源不均衡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带来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引入,但仍存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导致农村居民在就医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 医保政策不够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参保流程繁琐、医保报销规定不够明确等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一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许多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阐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及其对农村居民的影响。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1.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现状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和医生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农民就医困难。
另外,由于就医费用高昂,许多农村居民缺乏足够的医疗保障。
这些问题使得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义和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并引导他们接受必要的医疗服务。
该制度的目标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可负担的医疗保障,提高其就医率和医疗质量。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1.资金来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由政府出资支持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
- 农民自愿缴纳的保险费用,由此筹集一部分资金。
- 其他社会捐款和援助,用于救助特殊困难的农村居民。
2.参保人群及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主要针对农村居民,根据户籍和居住情况确定具体的参保人群。
保障范围涵盖了基本医疗、急诊救治、住院治疗、慢性病管理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参保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
3.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还需要建设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
这包括建设和提升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4.医疗费用控制为了防止医疗费用过高导致农民承担过大的经济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也需要进行费用控制。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推行医疗服务总额控制制度,限制虚假医疗行为等措施。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的影响1.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将使得农村居民更容易获得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社会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调研报告
——曾俊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
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农村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新型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
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为了了解2010年梅州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展和成果、问题,本人进行了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调研。
本人调查的地点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村。
三角村地处镇中心,距梅城5公里,是三角镇人民政府和圩镇集市贸易所在地。
因圩镇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呈“Y”三角形,故名。
银行、邮电、医院以及梅县民航机场、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市农科所等都设于此地;梅汕公路、环市公路都贯通境内。
本人调查的时间是2010年1月26日至2月3日。
在这9天时间中,本人以口头问卷的方法调查了50人,这50人是随机抽取的,有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也有比较困难的。
对于比较困难的被调查者,本人着重记录,因为农村合作医疗对其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是一样,它不可能总是让人们受益。
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它。
先说说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吧。
新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三角村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
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
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从三角村的问卷调查来看,几乎全部的农民表示需要医疗保障;80%的农民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多数的农民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好处很多,可以及时看病并报销一些医疗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病统筹机制,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
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统筹层次高,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现在说说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
三角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6年开始试点到现在,还不到5年的时间,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1.制度推进与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参保。
这导致农民对这一新型制度缺乏了解而不愿参保。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有20%的被调查者有不再继续参加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意向,这可能因为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制度的不满,或者对经办单位工作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人员的服务态度的不满意。
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服务和宣传不到位造成的,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2.受益面狭窄导致可信度不足。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只对大病实行统筹的制度模式。
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用于门诊和买药;社会统筹由各级财政出资,用于大病统筹治疗。
可见,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人群主要是生大病住院治疗的参保者。
即使患大病住院治疗,由于受定点医疗机构和起付线的限制,受益人群也非常有限。
另外,新型合作医疗的药品范围、诊疗项目范围等都比较小,也对受益面产生一定影响。
3.农民缴费少难以保障日常医疗费支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个人缴费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地区的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10元。
以三角村为例,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费10元并存入个人账户,用以买药和门诊看病。
从缴费水平看,即使一个五口之家,个人账户总额也只有50元,这些钱用来支付全家人一年买药和门诊看病是远远不够的。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的人认为,新型合作医疗明显降低了看病问题;70%的人认为新型合作医疗稍微降低了家庭医疗的费用;20%的人认为不清楚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到底改善了家庭医疗费用没有。
因此,有参保者认为,没有从此制度中获益或者没有看到此制度的医疗保障作用。
4.政府的投入少导致保障水平低。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除了农民向个人账户缴费外,各级财政对参保者每人每年补贴40元,进入社会统筹用于大病补偿。
然而,从制度运行的情况看,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保障水平很低。
调查结果显示:71%的农民认为政府补贴不足。
同时,由于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差、设备老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部分大病患者不敢到这些医疗机构就医,只能越级到市或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治疗。
因为此制度中的大病补偿不是病种补偿,而以医疗机构级别来确定补偿标准,同时设有起付线和较低的封顶线,即医疗费用在达到起付线以上的医疗费才予以补偿,并且超过封顶线以外的医疗费不予补偿。
因此,就医的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补偿就越少;同时还要扣除不在所保药品范围内的药品费用,这样农民生大病或住院得到的补偿就微乎其微。
有些病种(如癫痫病)在定点的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治疗科室甚至不在所保的范围内,只能到非定点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这样就得不到补偿,医疗费用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
由此,不难看出,由于政府投入少导致受益面窄和保障水平低,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发挥得相当有限。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足,我们学生也不能做出比较大的帮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群众反映,让政府真真正正为群众办事。
有了一个好政府,不论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别的制度,都会让群众得到温暖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身处校园,在象牙塔里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我们对社会太缺乏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眼界受到限制,得不到开阔。
这次社会调研可以说是我们大学生第一次真正独立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与校园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还很缺乏社会经验,我们要学习的社会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次实践经历来之不易,收获很多,我们都会终身难忘。
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我们会结合这次实践经历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弥补不足,以便将来以良好的风貌和能力踏入社会,奉献自己,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