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1)
内科护士的心理素质与自身调节
内科护士的心理素质与自身调节作者:何惠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要求带来的就是更大的压力,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而又得不到释放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就主要针对内科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身的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科护士心理素质调节研究结果称,由于护士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的对病人身心上的付出使得自身能量的缺失,这种缺失在整体上的表现可以综合概括为身心衰竭综合症,这种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生活中难言的自卑情结,厌恶自己当前的工作,对病人和家属市区同情心等等。
在我国的相应的医学调查中也有数据表明,一些医护人员确实存在身心健康失衡的现象。
护士因其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在众多职业病中显得十分严重,必须得到重视。
新时期的医疗环境对护士的要求是更高的,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这些问题并作出改变,以解决问题。
现代医学的进步对现代内科护理工作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提到护士会觉得护士的工作不过是打针,测体温,测血压,值班,执行医生命令等简单的工作罢了,现代内科护理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求护士要具有很专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除了这些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病人家属都要有一定的耐心,这就要求护士有相当的道德修养,面对日常繁琐的护理工作要坦然面对,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只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够做好护士工作,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护理工作中立稳脚跟,这也是21世纪医学届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1 心理素质1. 1控制情绪心理素质高低的第一要素便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就平常人对护士工作的理解,无非是跟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而往往人生病时是负面情绪最严重的时候,时刻让自己铭记不能跟病人怀有同样病态的心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才不会因冲动或负面情绪影响而出现失误。
因为,一旦护士在工作中带有负面情绪,工作的对象,病人是最直接的感受者,有资料显示,负面情绪携带者对他人的同情心会下降,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79-01急诊科是一个急危重症病人复杂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不仅要有娴熟的理论知识、抢救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应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急诊科的工作,从下面几方面论述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急诊科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急诊病人,多数急诊患者病情危重。
变化快,需紧急处理。
一名合格的急诊科护士,除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的应急能力,笔者略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1)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急诊病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精神负担重,病人和家属心情都非常焦急、易怒。
因此,急诊科护士应该有乐观和开朗的性格,能体谅病人的心情,遇到紧急情况应沉着、冷静、忙而不乱。
以自己镇静、安详和关切的态度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减轻其思想负担。
急诊科工作有突击性,当发生意外或工伤事故时,短时间内可有大批伤员到来,需要立即急救诊疗护理,如果体质不好,就不能坚持工作,因此,要有健全的体魄。
(2)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心态会带来恰当的举止。
作为急诊科护士要善于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稳定自我。
例如笔者曾接诊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由于大量出血,病人恐惧、惊慌、情绪不稳定,此时,稳定病人情绪十分重要,说明在医院里医生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你诊治,避免病人对呕血产生紧张的心理。
(3)从专业意义上讲,对应急、急救处理的抢救质量可集中反映一个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才能。
因此做一名称职的急诊科护士,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其次还要有相应的应急能力,来处理每天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突发性的危重病人,对于如何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以保证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作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急中要稳,急诊科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地方,进人急诊科的病人,一般病情都很危笃。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在医疗专业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1)
目的和任务
任务
目的:通过培训,使医疗专业人 员掌握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心理素 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传授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的基本 理论知识。
培养医疗专业人员自我认知、自 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教授有效沟通技巧和情绪调节方 法,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沟通能 力和应对患者情绪波动的能力。
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和情绪调适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 更好地进行情绪调适,而有效的情绪调适策略也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共同作用
心理健康和情绪调适在个体发展中共同作用,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生理 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它们共同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促进个体的 全面发展和幸福感提升。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
02
适概述
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
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保持正常状态,具有积 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有效的心理调节能力 。
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 作效率、增强创造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提升生活质 量和幸福感。
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03
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积极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医疗机构可
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庆祝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
总结与展望
07
主要观点回顾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在医疗专业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
医疗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调适能力,以应对工作压力和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医学心理学专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医学心理学专业论文范文怎么写就医学发展方面来看,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它们都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从医学心理学谈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摘要]本文在简要论述医学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出现代性的医疗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的更高要求。
目的:从医学心理学谈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医务人员;心理素质从医学发展是来看,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和服务的对象。
医学的基础研究注重生命活动的本质,而心理现象则是在生命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才出现。
从现象上看,现代医学研究偏高于人的生物学方面,而心理学的研究则偏高与心理方面。
但心与身的关系或身与心的关系如何以及它们的互相影响则是两个学科都必须面对并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心理学的出现是医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发展到一个阶段时的必然结晶。
资料1.一般资料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dogy)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的问题,则重于研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他们相互转代过程当中的作用和规律。
同时,医学心理学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疾病的发现、诊断与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2.临床资料例:一位18岁女孩,因混合痔入院需要手术,护理人员对她进行了术前备皮,导尿管插入等术前准备工作。
由于病痛和面对手术的紧张,无助时他情绪不稳定,不肯配合护理人员做一系列的准备,正巧一位资深的护士长经过,对患者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和安慰,并告知她术前的一些准备是为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使手术后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样也是一种保护她的措施,与此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另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浅谈医护人员的心理素养
浅谈医护人员的心理素养作者:林春华陈傲岩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也是护士成才的根本动力。
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注意心理素养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
关键词:培养;医护人员;心理素养在临床的医疗、护理过程中,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是患了疾病需要照顾的特殊人群。
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除了要有专门的医学、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因为医护人员的行为、语言、态度是一名医护人员内涵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
因此医护人员的心理素养在临床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养1.1崇高的理想首先医护人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是因为医疗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的一生都要把患者的利益、人类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项平凡而高尚的职业。
每位医护人员应端正自己的处世态度,建立助人为乐的价值观体系。
树立崇高的理想,愿意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终身奋斗。
医疗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为社会直接创造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体现在精神文明的建设。
无数被救治的患者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都会感到每位医护人员的艰辛劳动,更能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积极热情。
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
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念,并为自己所选择的医护事业树立无私幸献的崇高理想。
1.2稳定的情绪医护人员要具有稳定的情绪,临危不乱,积极的情绪使人精神饱满,注意观察敏锐、工作有序,失误少而效率高;情绪激动时则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失误。
因此医护人员只有具备稳定的情绪,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各种突发的事情,才能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正确判断性及具体操作能力,1.3敏锐的观察力医护人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必须有科学性与系统性。
医护人员应细致的观察患者生理指标,还应观察患者细微变化,才能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躯体及内心的状况。
观察有时比询问更有效。
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肢体修饰
1.手及指甲的修饰 1.手及指甲的修饰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绝大部分的护理操作都是通过 护理人员的手来进行的。因此, 护理人员的手来进行的。因此,护理人员的清洁卫生 对于防止交叉感染及维护护理人员形象来讲是十分重 要的。首先,护理人员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要的。首先,护理人员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注 意手的保养,防止发生感染或冻伤。其次, 意手的保养,防止发生感染或冻伤。其次,护理人员 不宜留长指甲,应经常地修剪,保持清洁。 不宜留长指甲,应经常地修剪,保持清洁。护理人员 在工作期间不允许染甲或美甲, 在工作期间不允许染甲或美甲,因为指甲是藏污纳垢 的地方,会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的地方,会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而增加感染的机会。而 且五颜六色的指甲会在视觉上给病人以强烈的刺激, 且五颜六色的指甲会在视觉上给病人以强烈的刺激, 造成其心理上的反感, 造成其心理上的反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护理人员 稳重的形象。 稳重的形象。
(1)专业理论知识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 种常见病的症状、 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治疗及护 理要点, 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诊疗及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掌握心理学和伦理学知 了解最新的医疗、 识,了解最新的医疗、护理理论和 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医疗科研。 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医疗科研。
(3)胸怀宽广:
有宽阔的胸怀: 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 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听 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 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 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二、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
应具有较系统、 应具有较系统、完整的 医疗、护理和专科医疗、 医疗、护理和专科医疗、护理 理论及应用知识。 理论及应用知识。
医院内部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培训计划三篇
医院内部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培训计划三篇《篇一》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更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我院医护人员能够在职业行为、服务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本计划主要针对我院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进行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行为:包括职业礼仪、职业着装、沟通技巧等。
2.服务态度:包括耐心倾听、同理心、微笑服务等。
3.团队协作:包括团队精神、协作沟通、冲突解决等。
4.法律意识:包括医疗法规、患者权益、职业责任等。
5.人文关怀:包括关爱患者、尊重生命、心理辅导等。
6.第一阶段(1-3个月):职业行为与服务态度培训。
7.第二阶段(4-6个月):团队协作与法律意识培训。
8.第三阶段(7-9个月):人文关怀与持续改进。
工作的设想: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我院医护人员在职业道德与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打造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1.每个月组织一次职业道德与素质培训课程,共计12次。
2.每次培训课程后,进行一次考核,以确保培训效果。
3.每季度组织一次医护人员的交流分享会,分享培训心得与实践经验。
4.制定详细的培训课程表,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5.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培训质量。
6.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如讲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7.强化考核制度,确保培训效果的落实。
8.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会,分享心得与经验。
9.成立专门的培训工作小组,负责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10.制定培训预算,确保培训资源的充足。
11.提前通知医护人员培训时间与地点,确保参与率。
12.定期收集医护人员对培训的反馈,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与形式。
13.第一阶段:职业行为与服务态度培训。
– 1-3月:组织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培训课程,共计3次。
– 4-6月:组织团队协作与法律意识培训课程,共计3次。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和维护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桂青一、前言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医护人员不断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日趋加重的职业压力,对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保障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是维系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充分医疗保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因此,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良好功能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状态有三种:一是正常状态,为健康的状态;二是偏态,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出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现实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及处事的失误等产生的内心冲突和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暴躁、自责等,这种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在两周以内,经过自行调整能够缓解,是心理问题的表现;第三种状态是变态,也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由于个体经历了较大的刺激,产生了内心痛苦,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抑郁、焦虑、恐惧等,持续时间较长,在两周以上。
因遭受的刺激强度较大,个体的反应比较强烈,有些人可能还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经过调整有些人可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有的人则可能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表现一是指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健康的日常表现为: 1. 乐于工作,且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2。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3. 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且能悦纳他人和自己; 4. 和现实有良好的接触.四、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在人们的印象里,医生是“懂医 " 的人,应该最会保养,身体最健康,而事实并非如此。
目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度不够,医务人员自身的关注度亦不够。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桂青一、前言中国的社会转型还在推进并未完成,加上网络信息的推动,人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而在医患矛盾不断突显,生活压力日益严重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冲突也变得日益增多,而医疗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热点。
二、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工作层面首先,心理健康是医护人员创立事业的基础,是医护人员积极投身于工作的前提,同时还是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搭配高效团体的前提,是心理结构的合理性所在,同时也是考察和发现以及预防医护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医护人员是一支稳定和优秀的队伍,常年累月工作在医疗岗位上,为医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爱戴和尊敬的队伍。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在各种思潮强烈的冲击之下,医护人员也会产生忧郁,悲观,失落,惆怅等消极心理,因此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成为稳定医疗队伍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在强烈的冲击着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也使其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医护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非常有必要。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在一个团体里,心态非常糟糕的员工同样也会影响到整个团体的和谐。
(二)生活层面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和睦的家庭。
从家庭环境讲,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成员,家庭的整个瓶颈、和睦以及幸福感会遭到破坏。
而没有健康的心理,也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心态的平和,心态不能平和时,一个人是很难达到和谐的。
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存在缺陷,如自私、依赖性强、报复性强等,会让他人感到害怕,也会让他人不愿意与其交流互动,他们也不能与别人达到一定的和谐存在。
另外有些人性格虽然比较健全,但由于某个阶段发生了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由于生活中的问题,导致心理失去了平衡,情绪波动较大,也很难与别人达到和谐。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1)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1)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生不再是简单地进行病理学和治疗工作的技术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
什么是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研究与理解,包括文化、哲学、艺术等各种领域的知识与素质。
在医疗行业中,人文素养包括医生的情感、认知、人格、道德等素质,体现了医生作为人类良心的职业使命感。
为什么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很重要?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医术的提高,更体现了医务人员对于病人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公信力,也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1、增强危机意识医生在处理病人的过程中,是随时面临意外事件和病人生命安全的,因此要具备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警觉。
2、关注沟通技巧医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治疗病人,同样也需要关注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医生需要学会倾听、尊重、理解和引导病人,和病人形成紧密的关系。
3、注重社交礼仪医生是社会中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注重社交礼仪。
在面对不同病人的情况下,需要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礼仪,及时传达病人需要的信息,让病人感受到医生尊重和关爱。
4、强化职业道德医生是一种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
医生应该坚守职业操守、尽责任、敬业精神、权利义务等原则,树立医生该有的职业形象和风范。
5、强化自身素质除了上述这些方面,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才能有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医护职业形象。
总的来说,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是一个提高医疗行业整个形象的过程,这也需要医护人员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综合培训、交流学习、定期评估等方式,可以对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行业才可以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也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和能力,包括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应对压力的能力、同理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于护士的工作效果、职业发展和个人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心理健康: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应对压力的能力:护士工作中往往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包括有效的压力释放机制、适当的放松方式以及应对难点和挫折的心理素质。
3. 同理心:护士需要具备同理心,能够理解和关心病人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应该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思量问题,赋予病人温暖和关心,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4. 沟通能力: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病人、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回应。
5. 团队合作意识:护士通常是医疗团队的一员,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6. 专业素质: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遵守职业规范和伦理准则。
7. 自我管理能力: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等。
他们应该能够有效地安排工作时间,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保持身心健康。
8. 创新思维:护士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主动寻觅问题解决方案,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他们应该积极参预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9. 耐心和耐力:护士工作中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和长期的工作,他们需要具备耐心和耐力,能够持之以恒地完成工作任务。
10. 人际关系管理:护士需要与各种人群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包括病人、家属、医生和其他护士等。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标题: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引言概述: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一、情绪管理
1.1 学会情绪调节
1.2 建立健康的情绪出口
1.3 培养耐心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二、应变能力
2.1 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2.2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3 灵便变通,善于解决问题
三、人际沟通
3.1 善于倾听和表达
3.2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
3.3 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四、压力管理
4.1 学会分解任务,合理规划工作
4.2 寻觅放松身心的方式
4.3 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五、自我认知
5.1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5.2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5.3 建立积极的职业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结语: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应变能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护士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翼每位护士都能重视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护理人员。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护理工作
人 际关 系复杂 等, 要想 在高风 险 、 高 强度 、 高压 力的环 境 中完成高 质量 的护理 工作 , 提高 护士心 理 素质是 关键环 节。加 强护 士心 理 素质 的培 养和锻 炼使 护 士以饱满 的 情绪 , 健康 、 积极 、 乐观 的心 态投 入到 临床护 理工作 中去 , 为 患者提供 更优 质 、 更全 面 的护理 服务 , 更好 地履 行 保 护 社会 环境 和促进 社会 人群健 康 的义务 , 从而使 护理 人 员的道德 境界 不断升 华。
血压 、 心率 、 体温, 肺部 哕音 、 尿 量及 意识 、 皮 肤 瞳孔 变 化 , 并 做好 详 细记 录 。对 中毒较 深伴 意识 障 碍 的患 者 , 立 即给 予 心 电监 护 , 严 密 观察 意识 、 瞳孔及 生命 体征 的变化 , 同 时掌握 病情反 复 的临床 表现 , 即患 者意 识清醒 后再 度 昏迷 或突 然呼 吸心跳 停止 , 做 到尽 早及 时发 现, 及 时报 告 医生 , 并 协助 医生给 予相应 处理 。
【 关键词】 心理素质; 护士;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1 病人 对护 士的服 务期 望值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1 — 0 1 4 4— 0 1
更新, 社会 对 医务人 员 的要求 也 在不 断 的变 化 着 , 我们 不 能 固守 着 曾经 的护理模 式 , 不能 固守着 曾经 自己的工 作 经 验 , 要 通 过 各种 渠 道, 比如 看书 、 上网、 与不 同的让你 交 流 , 不断 完善 自己的思 想 , 做 到
3 . 2心理 护理
来, 应用 医患 沟通技 巧 , 使 患 者解 除 精 神痛 苦 , 重建 生 存 信心 , 配 合 治疗 , 身心早 日康 复 。 一 在 对 患者 的急 诊 抢救 过程 中 应该 随 时观 察患 者 的病 情变 化 , 在 抢救 的过程 中能够协 助医 生和病人 的抢 救治疗 , 在对 病人 家属 交 代 病情 和护理 注 意事项 的时候 , 应该 注意安 抚病 人及 病人 家属 的情 绪, 然后 积极 的提 高 自己的业 务 技 能水 平 , 积极 遵 守 急诊 抢 救 的护 理配合 流程 , 从而 能够有 效 的配 合 病患 的抢救 工 作 , 积极 挽 救 病 患 的生病 , 减轻 病患 的痛苦 。 参 考文献 [ 1 ] 周秀华. 急救护理学[ M] . 北京 : 科学技 术出版社 , 2 0 1 0 : 1 5 .
专业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工作中的协助配合
❖ 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护理工作 需要护士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及感知能 力,通过应用专业知识及技巧,获取全 面而准确的病人资料,以及时观察病人 的身心变化,预测及判断病人的需要, 协助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护理的效 果。
❖ 3、精确的记忆力:护理工作的每一项任 务都有严格的时间、具体的数量及对象 要求,并需要专业知识,要求护士能精 确的记忆每项护理措施的实施对象、时 间、量等方面。如对病人进行肌内注
❖ 5 气质和性格: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 心理特征,它使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特 色,任何气质类型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一 方面。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吸取各 种气质中的优点,塑造成一种既热情又 冷静,既耐心又果断,既快又稳,既富 有同情心,又不轻易动感情的优秀护士 的气质。同时,护士在工作中还要重视 观察、分析研究病人的气质,以便因势 利导,因人施护。
❖ 3、情理兼容方式为基本手段:深究护 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既有职业环境 因素,也有个体人格因素。职业环境因 素,主要指护士所面对的日常超负荷工 作量、持续性紧张情境刺激、经常面对 身心失衡和求医心切患者的某些冲动性 言行等。
❖ 个体人格因素,则指某些护士自身人格 结构中所具有与职业角色的不协调成 分,且其又是护士本人并未觉察的潜在 影响因素。如情绪易激惹个体面对一系 列职业紧张刺激时,常常欲冲动又因职 业需要而自我抑制,久而久之可致身心 状况不良。
❖一、护士心理素质的感念:护士的 心理素质是指护士在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 方面所具备的素质。良好的护士心 理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良好的人生观及职业动机:专业活 动占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要求 从业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心态及动机选 择该专业,才能有更好职业活动及表 现。护理专业要求其从业人员能认同并 热爱护理专业,有一定职员荣誉感,了 解职业的角色要求,有一定择业动机及 对专业的成就感要求,有稳定的职业心 态,有基本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及爱护 病人的能力。
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急救技能
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 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实施对 危重病人的抢救。医护之间的默契 配合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身体素质
医疗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体力 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且服务对象 是人,关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 慎就会断送一条生命,因而工作时精神 需高度集中,要求医护人员要有健康的 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保证顺利地完 成工作。
五、文化方面的素质
医护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 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 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 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 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 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 己的知识内涵。
三、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
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其 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们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只 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患者应象对待朋 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 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 患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 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 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总结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医疗工作的 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 医护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医护人员的要 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医学模式下 医疗工作的要求,当代白衣天使们应不 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谢谢大家!
祝全体员工 永远年轻快乐!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精品管理资料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桂青一、前言中国的社会转型还在推进并未完成,加上网络信息的推动,人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而在医患矛盾不断突显,生活压力日益严重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冲突也变得日益增多,而医疗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热点。
二、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工作层面首先,心理健康是医护人员创立事业的基础,是医护人员积极投身于工作的前提,同时还是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搭配高效团体的前提,是心理结构的合理性所在,同时也是考察和发现以及预防医护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医护人员是一支稳定和优秀的队伍,常年累月工作在医疗岗位上,为医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爱戴和尊敬的队伍。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在各种思潮强烈的冲击之下,医护人员也会产生忧郁,悲观,失落,惆怅等消极心理,因此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成为稳定医疗队伍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在强烈的冲击着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也使其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医护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非常有必要。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在一个团体里,心态非常糟糕的员工同样也会影响到整个团体的和谐。
(二)生活层面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和睦的家庭。
从家庭环境讲,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成员,家庭的整个瓶颈、和睦以及幸福感会遭到破坏。
而没有健康的心理,也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心态的平和,心态不能平和时,一个人是很难达到和谐的。
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存在缺陷,如自私、依赖性强、报复性强等,会让他人感到害怕,也会让他人不愿意与其交流互动,他们也不能与别人达到一定的和谐存在。
另外有些人性格虽然比较健全,但由于某个阶段发生了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由于生活中的问题,导致心理失去了平衡,情绪波动较大,也很难与别人达到和谐。
医生能力、心态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医生能力、心态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个方面,一般人格要重于能力,人文素质重于专业的素质,能力重于书本的知识。
艺术素质的追求是为美,而信仰素质的追求是为善,人文素质的追求是为爱。
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运用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医生的人文、医学问题,缘于目前医疗环境的变化。
如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对12575名公众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失去操守现象最严重的职业,医生在第一位,占74.2%,其次是公安干警、教师、法律工作者等。
失去操守现象最可怕的职业,同样是医生也是第一位,占82.4%,公安干警第二、教师第三,法律工作者是第四位。
由此可见医生的品格和操守在医生职业行为中的重要性。
基本条件首先是本因素质(具备医生潜力、健康体魄),第二是秉性素质,必须热爱医学,还有习性素质(有健康心态,后天习得)。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但丁语)中国古语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
老子也说人一定要善任,言要善信,政要善治,事要善能,动则善时。
医生具有先天的做医生的素质非常重要。
比如教猴子和大象去爬树,比较而言,显然教猴子容易,猴子先天具有爬树的能力。
而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在选择职业、选择干做事时,从来不进行自我评估。
几乎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浪费在试图表现出某些自己不具备的品格,或赢得某些自己无法享有的喝彩上面。
任何人均可以成为病人,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医生。
医生为弱势的群体,很多人在监看着医疗行业,容不得医疗行业有一点瑕疵,而且当给医生这方面的优惠时,没人站出来支持医务人员。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病人,站在了医生的对立面。
但医生和病人应该是朋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造成医生和患者的对立局面,把很多社会矛盾转嫁到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在外科治疗中,手的技术非常重要,要求外科医生的手非常精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王××,男,62岁、临床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 时少尿、腹胀、不思饮食,经过治疗以上症状减轻,神 志正常,精神状态尚可。某天上午,病人双手提着外裤, 站在办公室门前喃喃自语。一位护士上前询问;“您有 事吗?”他嘿嘿一笑,摆弄着腰带漫不经心地走回病房。 护士跟随到病房,呼唤病人的名字,他似乎毫无感觉, 独自哼起小曲。病友们说:“老王今天的病情见好,只 顾高兴了。”护士察觉此情况后,立即报告医生。 经检查确定为肝昏迷前驱期;经积极治疗和临床 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
医护人员如何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Ⅰ
保持情绪的稳定和乐观 ,有时生活需要笑一笑。医务人员 要增强积极地情绪体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避免冲动。
Ⅱ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医患关系。要理解,同情,最重,
满足人 的需要。
Ⅲ
正确对待挫折,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学会调整有挫折引 起情绪焦虑的方法,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 学习和谨慎的工作态度。 Ⅳ
坚强的意志
㈠ 意志的 自觉性 ㈡ 意志的 果断性 ㈢ ㈣
意志的 坚韧性
意志的 自制性
积极乐观的情绪
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做到 遇事不慌,纠缠不烦,悲喜有度,保持稳定的情 绪。医护人员积极稳定的情绪可以增加病人的安 全感,激发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有利于形 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配 合的医患关系,从而有利于发挥 医疗护理的最佳效果。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医护患三者之间步 调一致、配合默契,从而使诊疗、护理过程中 大家心情舒畅,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心理 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病人的早日 康复。
良好的性格
对人热情、诚恳、平易近人、 乐于助人;对待工作耐心细 致、认真负责、沉着冷静、 作风严谨;对自己开朗、朴 实、自尊、稳重等。
敏锐的观察力
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作为医院医护人员 必须善于从病人的表情、姿势体位、举止行为中发 现问题。及时作出处理,这对提高医护质量是非常 重要的。多问、多看、多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尽 早发现某些疾病的先兆症状和病情恶化的迹象,而 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 据,以便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医护人员必须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与人员:吴思慧、刘中秋 卢妮敏、祝青
日益严重的医患关系
身在疾病前线的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医生职业的职业风险大为增加,医患矛盾有 增无减,心理压力不断提高,整体要求高不可攀, 医生的心理障碍,自杀,情绪问题,亚健康情况, 工作满意度问题严重。因此对医生的心理素质的 要求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不仅影响医生个人, 甚至会影响到病人,影响到医院。
/v-9e5150d39623-11e3-89a6d29fa354baaa.htm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崇高的理想
敏锐的观察力
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积极乐观的情绪 良好的性格
树立崇高的理想
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必须具有献身于救死扶伤、 保障人类健康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并把它作为 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 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地的为病 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能够积极 主动地病人解除疾苦,满足病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