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美术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潺潺的小溪水丨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潺潺的小溪水丨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潺潺的小溪水丨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溪的特点,学会用水彩画表现小溪的流动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溪的特点及流动感的表现。

2. 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用水彩画表现小溪的流动感。

2. 难点:如何把握小溪的形态和色彩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彩画示范作品、PPT课件、小溪视频。

2.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吸水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欣赏小溪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溪的形态、色彩和流动感。

2. 新课内容:讲解小溪的特点及流动感的表现,示范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3. 学生练习:学生用水彩画表现小溪的流动感,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潺潺的小溪水2. 课题要求:用水彩画表现小溪的流动感3. 重点:小溪的形态、色彩和流动感的表现4. 难点:如何把握小溪的形态和色彩变化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用水彩画表现小溪的流动感。

2. 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小溪,用水彩画描绘出自己眼中的小溪。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小溪的视频、讲解小溪的特点及流动感的表现、示范水彩画的绘画技巧,让学生掌握了用水彩画表现小溪流动感的方法。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提高了审美情趣。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美术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章节为“奇石”,浙美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奇石的特点、分类及文化内涵;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奇石的独特美感;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奇石的基本特点、分类和文化内涵,掌握绘画表现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奇石的绘画表现方法。

2. 教学重点:奇石的特点、分类及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奇石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奇石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奇石的特点、分类及文化内涵。

(2)讲解绘画表现方法。

3. 例题讲解(1)展示奇石图片,分析其特点。

(2)示范绘画步骤,讲解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奇石进行绘画练习。

5.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1)奇石特点(2)奇石分类(3)绘画表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奇石”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奇石的特点,色彩搭配合理,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但对奇石绘画技巧的掌握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奇石图片,了解其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奇石的绘画表现方法。

2. 教学重点:奇石的特点、分类及文化内涵。

3. 例题讲解:示范绘画步骤,讲解技巧。

4. 作业设计:作品需体现奇石的特点,色彩搭配合理,线条流畅。

一、奇石的绘画表现方法1. 观察与分析:在绘画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奇石实物或图片,了解其形状、纹理、色彩等特点,为绘画打下基础。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6课《奇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奇石,了解奇石的成因、分类及特点;通过观察和描绘,掌握奇石的绘画技巧;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奇石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种类的奇石,了解其成因及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奇石。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奇石的绘画技巧,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奇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奇石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奇石实物、图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奇石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 讲解:介绍奇石的成因、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奇石的基本知识。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观察和描绘奇石,讲解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奇石观察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奇石绘画技巧和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奇石的成因奇石的分类及特点奇石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奇石”为主题,描绘一幅奇石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奇石的特点,画面饱满,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示范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奇石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奇石的特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奇石的知识,开展“奇石收藏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奇石,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奇石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6课《奇石》中,探索自然界奇妙之作——奇石。

详细内容涉及第二章“自然与生活”第三节,通过观察和分析奇石形状、颜色和纹理,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感知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奇石基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奇石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热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奇石形状、颜色和纹理表现。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表现奇石独特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奇石实物或图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奇石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奇石形状、颜色和纹理,激发学生对本课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奇石定义、分类和特点。

(2)讲解奇石绘画方法,如线条、色彩表现。

3. 实践演示:(1)现场演示如何观察奇石,并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

(2)展示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观察到奇石,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奇石绘画要点。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自然美,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1)奇石定义、分类和特点(2)奇石绘画方法(3)线条、色彩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奇石”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奇石形状、颜色和纹理,作品富有创意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奇石基本知识,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线条、色彩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身边自然物品,进行创作。

(2)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解更多自然奇观。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植物写生》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植物写生》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植物写生》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1 植物写生》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植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植物的细节描绘和绘画技巧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植物写生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绘植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

2.教学难点:对植物细节的描绘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图片,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写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互评、师评,总结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写生的技巧和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植物的生长特点:根、茎、叶、花、果实的分布和形态。

2.绘画方法与技巧:观察、线条描绘、色彩搭配、细节刻画。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16奇石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章节为《奇石》,浙美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奇石的形成、分类及特点;学习通过观察、想象、表现奇石的形态;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技法创作一幅奇石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奇石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奇石形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奇石的形态表现及绘画技法的运用。

重点:奇石的观察、想象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奇石图片、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奇石的形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奇石的形成、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奇石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讲解:现场演示如何观察、想象和表现奇石的形态,教授绘画技法。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奇石绘画创作。

5.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奇石的形成、分类及特点观察奇石的形态绘画技法奇石作品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奇石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奇石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奇石的了解程度,以及绘画技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石,鼓励他们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奇石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绘画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课后拓展延伸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和实践操作。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奇石的观察、想象和表现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奇石的形态,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并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法。

小学美术浙美版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5》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浙美版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5》教学设计

18 潺潺的小溪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小溪的图片,感受大自然中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溪水的流动与变化,并体现一定的意境。

3.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对小溪的观察,感受溪水清澈秀丽、恬静悠闲的美。

意在通过了解有关小溪的知识、欣赏名家大作,培养学生运用线的疏密变化和明暗对比方法进行造型的能力。

教材选用齐白石、陆俨少的国画以及各种小溪水的图片和资料等内容,使学生对小溪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观察和表现的欲望,训练他们对线条、明暗的表现力和对自然景色的取舍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色彩、线条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灵活地运用还有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用长短、粗细、疏密、快慢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潺潺的溪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组织线条的方向及疏密变化,合理完成构图。

教学难点:画出小溪的特征及美的感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我们附小是一所书香校园,在美丽的校园里,时时刻刻都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弥漫着文学的气息。

那谁能够给郑老师和在场的所有老师展示一下我们二年2班同学的风采呢?当一当小诗人,把你认为最熟悉最喜欢的古诗文念一首给大家听听?师:听完刚才这些同学的风采展示,让郑老师深切地感受到我们附小学生书香风采的魅力。

那今天郑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古诗,谁能选择其中一句诗句并有感情地念一念?看着同学们念得这么出彩,郑老师也按耐不住了。

郑老师特别喜欢这一句……(适当解释)师:那朗读完这几首古诗你们有没发现这几首古诗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古代诗人用诗句表达了对溪水的热爱之情,到底溪水是用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诗人,今天郑老师就带着同学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清脆般的流水声,去感受那潺潺的小溪水。

(展示课题,并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呢?潺潺的意思就是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活动2【讲授】赏析图片,探索方法1、欣赏大自然中溪水,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溪水的形态变化。

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教学课件)

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教学课件)

动手试一试
用记号笔,画出直直的、弯弯的、疏疏的、 密密的、细细的、粗粗的、长长的线条来表现一 条弯弯曲曲流动的小溪。
溪水缓缓地流着..... 它还可以和谁做游戏呢? 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小溪里洗起澡来, 小鱼儿们也来凑热闹,在小溪里欢快地游泳; 微风吹来了树叶,一片片小小的树叶弄得小溪直痒痒, 荷叶穿着它的绿裙子,在小溪里跳起了圆舞曲; 花儿们也抹了红红的胭脂,来美美地秀一下, 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和小溪做起了游戏。 小溪因为有了朋友们的陪伴,更加欢快地流动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发现自然界中小溪水的形态变化,感受溪水流动的美。
2.初步学会用画笔表现小溪水线条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自然中的小溪水,发现线条的粗细、疏密、长 短、曲直的对比变化,并运用线条组合变化表现对小溪水的 感受和情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赏析小溪水的线条动感,唤起发现、表现大自然之美的兴
意;感受画家对溪水、环境的不同表现方法。 ●第四模块:同龄学生作品探究:启发学生在创作时更
好地运用线条。 ●第五模块:观看范画视频:学习新材料木炭条表现溪
水的方法。 ●第六模块:作业设计与展示:明确作业要求,分享创
作过程。
你听! 在茂密的丛林里传来一种声音......
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是怎样的声音? 让我们走进丛林的深处,去看一看吧!
原来齐白石爷爷和陆俨少爷爷都喜欢用这种细细流 动的线条来表现流动的溪水。




















他们仅仅画了山泉吗?
山泉周围的环境有什 么不一样?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第16课奇石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6课“奇石”。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解奇石自然形成过程,掌握奇石分类及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奇石概念、分类(如太湖石、灵璧石等)、奇石观赏价值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奇石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奇石相关知识,认识不同种类奇石。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奇石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奇石韵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奇石特点,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2. 教学重点:奇石分类、特点及绘画技巧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奇石、绘画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实物奇石,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奇石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奇石概念、分类及观赏价值。

b. 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奇石,让学生解奇石特点。

3. 实践环节:a. 指导学生观察奇石,引导他们发现奇石韵味。

b. 示范绘画奇石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奇石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大家共同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a. 奇石概念b. 奇石分类及特点c. 奇石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奇石”为主题,绘画一幅奇石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表现出奇石特点和韵味,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绘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观察奇石特点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教学中需多关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奇石展览,增加对奇石解。

b. 尝试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表现奇石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奇石特点,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1. 以实物奇石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奇石,发现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点。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8潺潺的小溪水》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8 潺潺的小溪水》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潺潺的小溪水》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以小溪水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指导、绘画素材、学生作品等,旨在让学生在欣赏和绘画过程中,感受到小溪水的美丽和生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注重细节描绘,忽略整体感。

此外,学生对小溪水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于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小溪水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小溪水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学生观察小溪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小溪水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实践。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小溪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小溪水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实践。

4.练习:学生独立绘画小溪水,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6.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小溪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形态:流畅、曲折•色彩:清澈、变化丰富•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章节为“奇石”,浙美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奇石的特点与分类,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以奇石为主题的画作,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奇石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同种类的奇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学习绘画技巧,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奇石的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奇石的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习奇石的相关知识,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奇石图片、多媒体设备、示范画作。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画板、画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通过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奇石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奇石的分类、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奇石,提高审美能力。

3. 示范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通过观察、想象创作一幅奇石画作,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等。

4. 实践环节(2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奇石画作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互动(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奇石,激发创作灵感。

六、板书设计1. 奇石2. 内容:奇石的分类与特点绘画技巧:线条、色彩创作思路:观察、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奇石”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奇石的特点,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奇石图片,进行欣赏、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奇石的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奇石画作创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写意山水》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写意山水》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写意山水》赣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写意山水》是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写意山水是中国画的一种,讲究意境、笔墨和构图。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欣赏到写意山水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写意山水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写意山水的意境和构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和评价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写意山水的特点;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价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写意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感觉。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意山水。

2.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讲解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包括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的内容。

3.教师示范(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一幅写意山水画,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的绘画技巧。

学生认真观察,体会绘画过程。

4.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绘画技巧,在纸上进行写意山水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分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教师参与各组的合作过程,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写意山水 》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写意山水 》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写意山水》赣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写意山水》是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写意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强调表现画者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简练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表现出大自然的美景。

教材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名家的写意山水作品欣赏以及学生的实践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山水画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写意山水的理解和表现还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绘画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山水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提高绘画能力。

2.通过欣赏名家的写意山水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山水的基本技法。

2.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欣赏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山水画技法资料和名家作品图片。

2.准备画纸、画笔、墨水等绘画工具。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学习写意山水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写意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构图、用笔、用墨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法。

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尝试绘制写意山水画。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总结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名家的写意山水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写意山水画的重要性和技巧。

中小幼八年级文学作品命题(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中小幼八年级文学作品命题(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八年级【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者:芙蓉镇中李芷涵魏国蕊朱淑慧梦里不知身是客卢文丽梦想中的家园是这样的:屋前有河,屋后有院,朝看烟起雾落,草长莺飞;暮踏幽径曲巷,田埂滩林;与天籁厮守,野趣相伴,任花开花落,年华似水。

三百里楠溪江,缱绻妖娆,原始自然,以诗词为姿容,呈现出世上最美的韵律。

最早在一本摄影集中见过岩头:一村水影,满目波光,黑白房屋照理是朴素的,弯月形蜿蜒的廊棚,大红灯笼落在水中的倒影,满世界的流光溢彩,满世界的静谧安详,旖旎得恍若仙境。

十多年前,为写作一本关于古村落的随笔集《温柔村庄》,我曾背着相机,游历了楠溪江的十余个古村落,包括岩头。

一直非常地思念岩头,那种思念是矛盾的,是想去又怕去,想的是十多年前的记忆依然清晰,怕的是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叫岩头的村寨是否流水依然?到达岩头时,天气正好,花草迷离,一群又一群游客,带着一身尘埃,来到了这里,只为欣赏一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古朴,听一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热闹,看一看“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民居,从而获得一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悟。

迎面一株四人合抱的迎客古樟,树根突兀,老人们坐在树下聊天,有种安之若素的超然。

村内有二亭,南边一座看起来像官帽的小亭,叫接官亭,上有对联: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情理三巡酒,理情酒三巡。

北边一座风格比较平民化,叫乘风亭,对联亦极富人情味:一年春不归,五月秋先到;饭留有义人,菜待多情客。

岩头有一幅活色生香的风情图,吱吱转动的水车、担水的村姑、浣衣的女子、摸螺蛳的蓬头稚子、打赤膊的男人、牵牛而过的老农,无不体现出质朴。

楠溪江两岸的几十个古村落,岩头古村始建于五代末期,坐西朝东,是楠溪江古村群落中,唯一一座按照综合水利设施规划布局的古村,蕴藏着风水玄机,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流淌着清泉,构成一道动人风景。

丽水街上,修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小桥、花亭和塔湖庙,造型精美。

塔湖庙对面,有座戏台,与丽水长廊隔水相望。

欣赏,别样的风景——聚焦深度教学下的美术欣赏课

欣赏,别样的风景——聚焦深度教学下的美术欣赏课

欣赏,别样的风景——聚焦深度教学下的美术欣赏课发布时间:2021-07-05T14:07:06.89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作者:褚青青[导读] 很多人都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的课,然而在当今的《美术新课标》中,要求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山东省威海市统一路小学褚青青很多人都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的课,然而在当今的《美术新课标》中,要求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课不仅仅是只学习基础绘画的技能技巧,更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传递美,并学会去审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

因此,在教学中欣赏课就成为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关键课。

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我认为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小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引导、授课方式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以下是我认为目前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教学方法枯燥、缺乏创新。

老师在授课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者是依靠教学辅助设备进行反复枯燥的演示,再美的东西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及富有感染力地描述,美也会在学生们的眼中变得无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专业水平也许不是最为重要的,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是老师应该深入探索的方向。

【深度教学解决策略】1.要备好课,总结课堂模式。

每一位老师在学生的心中都是知识的海洋。

要上好一节高效的欣赏课在备课上要下足功夫,要查阅大量的与此节相关的资料,要对此节教材做一个具体分析。

包括对那些作品做重点分析欣赏,那些点到为止,那些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后自查,这都应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5课 热带鱼乐园丨浙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5课 热带鱼乐园丨浙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5课热带鱼乐园丨浙美版一、教材分析1. 课程概述本节课为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15课,主要内容为热带鱼乐园的绘画创作。

本课程涉及的教材为浙江美术教育版。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热带鱼的生态环境及特点;•学习借助颜色的搭配来表现热带鱼的形态特征;•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色彩、线条等方式表现热带鱼形态。

3.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的方式了解热带鱼的生态环境和特点;•学生掌握颜色的搭配方式,表现热带鱼的特征;•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表现热带鱼的形态。

4.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学生能否准确地表现热带鱼的特征;•学生能否用颜色的搭配表现热带鱼的形态;•学生能否在创作时保持一定的创造性。

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师的讲义、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学生的画板、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应该先介绍热带鱼的生态环境以及一些常见种类的特征,让学生们对热带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观察热带鱼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热带鱼的真实图片或者看过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们观察热带鱼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教师可以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们去用“鱼有什么特征?”“这种鱼在哪里生活?”这样的问题来描述热带鱼的生态和特点。

3. 确定构图要素在学生观察到热带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绘画时注意要素的选择。

例如,首先需要确定画面中的主体,然后确定颜色的搭配,再考虑如何突出主体特征,并填充画面。

4. 开始绘画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画一幅热带鱼的图案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模仿的方式掌握使用颜色的搭配和填充画面的方法。

同时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创造性,在构图、配色和细节方面自由发挥。

5. 互相交流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进入作品展厅,互相观摩、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路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