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呀咿呀呦参考教案2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教学目标
1.认识英文字母“Y”;
2.学会唱歌曲《咿呀咿呀呦》;
3.能够跟随歌曲旋律进行身体律动。
教学准备
1.歌曲《咿呀咿呀呦》;
2.一张英文字母“Y”的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歌曲。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英文字母“Y”的卡片,并询问孩子们认识这个字母吗?并和孩子们一起发音。
###第二步:教唱歌曲。
老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呦》并指导孩子们跟唱。
先让孩子们听一遍歌曲,再
一起唱。
###第三步:整体运动。
1.孩子们将手举过头顶形成字母“Y”的形状跟着歌曲的旋律做旋转运动;
2.当歌曲唱到“咿呀咿呀呦”时,孩子们双手举起摆放在胸前,蹲下来,
再用双手轻打双腿。
###第四步:分组表演。
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让他们轮流在全班同学前表演自己的动作。
教学总结
本堂课程通过教唱歌曲和引入英文字母等多种手段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跟随歌曲旋律进行身体律动的同时加强了对英语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下次教学同样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咿呀咿呀呦小班音乐教案(6篇)
咿呀咿呀呦小班音乐教案(6篇)咿呀咿呀呦小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反复消失的乐句"咿呀咿呀呦"。
2、在嬉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育同学的创编力量与合作力量。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心情。
活动预备:1、彩色纱巾、音乐、音箱、PPT。
2、老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
活动过程:一、初步感受乐曲1、听音乐,查找其中反复消失的乐句。
1〕看看这是哪里?〔森林〕森林里正在播放一首特别好听的音乐,听听看,音乐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把它找出来告知大家好吗?〔师幼一同观赏乐曲。
〕2〕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他们怎么叫的?〕3〕除了小动物的声音还有一句好玩的歌词谁记住了?小结:你们的耳朵真灵,小动物们听到"咿呀咿呀呦"都来森林里做嬉戏了!重点:初步观赏音乐,尝试辨别音乐中不同的声音。
2、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1〕这句"咿呀咿呀呦"听起来真有意思,我听到它的时候就想和它一起摇摇头,你们想动动身体哪里?2〕师幼一同再次观赏音乐。
3〕如今我们跟"咿呀咿呀呦"已经是好伴侣了,我们和它一起来跳舞吧!当听到"咿呀咿呀哟"时候你们想做些什么快乐的动作?4〕老师与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动纱巾。
小结:我们用那么多身体动作和"咿呀咿呀呦"做嬉戏,真是有意思!重点: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反复消失的乐句。
二、在锯木头情景中表现固定乐句1、音乐里面听到的那些小动物想在森林里盖一座大房子。
它们想找一些小木匠来帮助,谁情愿?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小木匠在什么时候才能锯木头呢?2、播放音乐,老师与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3、锯木头的本事学会啦,找找木头在哪里呢?〔老师将纱巾盖在头上,扮演大树。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 (2)3篇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 (2)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 (2)精选3篇(一)教案: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唱《咿呀咿呀呦》这首歌曲。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咿呀咿呀呦》的音乐录音或伴奏音乐。
2. 可展示歌词的幻灯片或卡片。
3. 幼儿喜欢的动作游戏玩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打招呼,创建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
2. 准备一个小游戏让幼儿参与,例如“跳跳猫”。
教师示范跳跃的动作,并邀请幼儿模仿,培养他们的动作感知能力。
歌曲欣赏:1. 播放《咿呀咿呀呦》的音乐录音或伴奏音乐。
2. 请幼儿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教师展示歌词的幻灯片或卡片,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唱。
教唱歌曲:1. 教师先唱一遍《咿呀咿呀呦》的歌曲,再邀请幼儿一起跟唱。
2. 注意发音清晰、动作自如,帮助幼儿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3. 可以逐句教唱,让幼儿重复多次,帮助他们记忆歌词和旋律。
动作编排:1. 当幼儿掌握了歌曲并能够唱出来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加入动作编排。
2. 例如,在歌曲的“咿呀咿呀呦”部分,可以进行一系列呼喊和摆动手臂的动作。
3.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和创意引导他们参与动作编排的过程。
活动延伸:1.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使用音乐工具,如小锣、铃铛等,创造更多音乐的感受和表达。
2. 制作简单的乐器,如纸板鼓、木琴等,让幼儿参与音乐演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1. 回顾今天的音乐学习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幼儿思考音乐的重要性,并期待下一节课的音乐学习活动。
备注:教案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适当调整和创新。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咿呀咿呀呦》音乐教学教案适用年龄:3-4岁幼儿教学目标:1. 通过互动唱歌,培养幼儿听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2.学习孩子们喜欢听的儿歌,并能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舞蹈动作。
3.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具:儿歌《咿呀咿呀哟》录音带、音乐器材(如响板、铃铛等)。
2.道具:彩色气球和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播放儿歌《咿呀咿呀哟》,给孩子们播放一段时间,让他们听熟悉这首歌。
2.引导孩子们一起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步骤二:歌曲学唱(10分钟)1.师幼一起唱一遍《咿呀咿呀哟》,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唱。
2.反复教唱,直到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歌词和曲调。
步骤三:舞蹈动作学习(15分钟)1.给孩子们展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抬手、点头等。
2.师幼一起进行动作示范,让孩子们模仿跟着做。
3.反复练习,直到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舞蹈动作。
步骤四:舞蹈表演(15分钟)1.将彩色气球和彩色纸条放在教室的一侧,让孩子们排队准备表演。
2.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颜色和数量的气球和纸条。
3.按照歌曲的节奏,孩子们带着气球和纸条进行舞蹈表演。
4.全班一起鼓掌,并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游戏延伸(15分钟)1.利用音乐器材进行游戏,如响板传音游戏、音乐猜猜猜等,增加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2.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步骤六:总结(5分钟)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音乐和舞蹈动作。
2.鼓励孩子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表达,如:画一幅与歌曲相关的图画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能够学唱《咿呀咿呀哟》,并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舞蹈动作。
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培养了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中班音乐《咿呀咿呀呦》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咿呀咿呀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并体验音乐歌曲《咿呀咿呀呦》的欢快旋律。
1.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及合唱能力。
1.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及表现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咿呀咿呀呦》的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适合中班幼儿学唱。
2.2 歌曲中的重复节奏和音高变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准。
2.3 通过分组合唱、集体合唱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咿呀咿呀呦》的歌词、旋律,并能进行合唱。
3.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合唱时的音色和谐。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歌曲《咿呀咿呀呦》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4.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
4.3 教学辅助工具: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5.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唱歌曲《咿呀咿呀呦》,重点讲解歌词、旋律、节奏。
b. 分组练习,每人一句,逐步完成整首歌曲的学习。
c. 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3 歌曲展示(5分钟)a.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所学歌曲。
b. 全体幼儿共同合唱,展示学习成果。
a. 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b. 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音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咿呀咿呀呦》的音乐游戏,巩固歌曲旋律和歌词。
6.2 打击乐表演:让幼儿使用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为《咿呀咿呀呦》伴奏。
6.3 创意活动: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咿呀咿呀呦》的情感,如绘画、舞蹈等。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咿呀咿呀呦》,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7.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人面前表演所学歌曲,提高自信心和表现力。
7.3 家长记录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
《咿呀咿呀哟》教案(精选5篇)
《咿呀咿呀哟》教案《咿呀咿呀哟》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咿呀咿呀哟》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咿呀咿呀哟》教案1一、故事导入,玩洗澡游戏。
宝宝和小动物们终于锯完了木头,好累哦,他们决定洗洗澡……反思:导入比较自然,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表演欲望。
二、感应节奏1、洗澡——咿呀咿呀唷音乐:走、跑、跳咿呀咿呀哟:单人持布球依老师指示洗刷身体部位,双人相互搓洗。
反思:洗澡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不仅自己洗,还帮助别人洗,人人都愿意动手,幼儿合作愉快。
老师再适当的配上语词,如“请你帮我洗洗脸,咿呀咿呀唷。
”能让幼儿更清楚地知道要洗哪个部位,而且在游戏中注意引导幼儿对节奏短短短长的表现。
2、听辨动物音色——牛狗羊/马猫公鸡/青蛙鸭鸟/猪(1)老师出示各种动物图卡介绍动物名字。
(2)听排音色:十人各持不同动物图卡,依音乐的顺序分辨出动物并排出顺序。
反思:通过多次游戏,孩子们对音乐比较熟悉,老师逐段让幼儿听音乐,能更清楚地听出是哪一种动物发出的叫声,并能较快地将动物卡片按照顺序排在黑板上。
3、替换语词——动物叫声(1)模仿动物造型:牛狗羊马……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模仿了小动物的各种造型,有猫、狗、猴、大象等动物造型,分别请幼儿示范,大家一起模仿,老师及时表扬鼓励,幼儿兴趣高,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替换语词音乐:律动咿呀咿呀哟:替换成各种动物叫声如:老师:小狗小狗怎么叫幼儿:汪汪汪汪汪反思:有了前面的游戏铺垫,老师稍提示,幼儿就能够注意用“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初步学唱语词,如“汪汪汪汪汪——”。
再经过几次练习,幼儿掌握较好,并尝试替换成多种动物的叫声,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多样性。
《咿呀咿呀哟》教案2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小班音乐《咿呀咿呀哟》优秀教案
小班音乐《咿呀咿呀哟》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咿呀咿呀哟》,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名称:《咿呀咿呀哟》2.歌曲特点: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富有童趣3.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游戏互动、集体演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咿呀咿呀哟》,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教学难点:歌曲中“咿呀咿呀哟”的演唱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音乐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
二、歌曲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哟》,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咿呀咿呀哟”。
三、歌曲学习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正确演唱“咿呀咿呀哟”。
2.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3.分组演唱,每组轮流演唱歌曲,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教师对幼儿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哟》,让幼儿跟唱。
2.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巩固幼儿对歌曲的记忆。
二、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创编自己的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编展示,互相学习、交流。
三、歌曲游戏1.教师设计歌曲游戏,如《传唱游戏》、《接龙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咿呀咿呀哟》唱给家人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家长协助幼儿录制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2篇2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3)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3)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适用年龄:3-4岁教案时长:30分钟目标:1. 学习和掌握《咿呀咿呀呦》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感。
3. 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具:1. CD或播放器。
2. 幼儿园音乐区域。
3. 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教学准备:1. 准备好《咿呀咿呀呦》的音乐CD。
2. 将教室音乐区域整理整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弹奏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让幼儿听到有规律的声音。
2. 问幼儿们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是否有节奏感。
3. 引导幼儿说出打击乐器的名称,如手鼓、铃铛等。
活动一:歌曲欣赏1. 让幼儿们坐在音乐区域里,使用播放器播放《咿呀咿呀呦》这首歌曲。
2. 边播放歌曲边指挥幼儿们跟着节奏轻轻摆动身体。
3. 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参与程度,鼓励他们跟着节奏一起摆动。
活动二:打击乐器合奏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2. 教师敲一下手鼓,并鼓励幼儿们模仿。
3. 引导幼儿们用手鼓跟着歌曲的节奏敲打。
活动三:舞蹈律动1. 教师模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手摆、脚踢等。
2. 引导幼儿们跟着教师一起做这些动作,配合《咿呀咿呀呦》的节奏。
活动四:游戏互动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玩打击乐器,模仿节奏敲打打击乐器。
2. 通过敲打不同节奏的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元素,例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
结束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们致谢,并让他们还回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2. 提醒幼儿们保持音乐区域的整洁。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幼儿们能够学习和掌握《咿呀咿呀呦》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动感。
使用打击乐器的合奏和舞蹈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哟》教案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哟》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2. 通过学习歌曲《咿呀咿呀哟》,帮助幼儿感受节奏、韵律和音乐的美好。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咿呀咿呀哟》音频文件、乐器(如小鼓、铃铛等)、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适合舞蹈活动的空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1.2 教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哟》,让幼儿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2. 学习歌曲(5分钟)2.1 教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哟》,让幼儿边听边模仿歌曲中的音调、节奏。
2.2 教师将歌曲中的重点词句教给幼儿,如“咿呀咿呀哟,我们一起来跳舞”,引导幼儿跟唱。
2.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歌曲的记忆。
3. 舞蹈教学(5分钟)3.1 教师展示《咿呀咿呀哟》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教师学跳。
3.2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练习舞蹈,互相观摩、学习。
3.3 教师挑选几位表现优秀的幼儿上台表演,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
四、活动总结(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延伸(家庭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表演《咿呀咿呀哟》的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模仿歌曲《咿呀咿呀哟》的歌唱和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六、教学方法6.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6.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进行歌曲接龙、舞蹈互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6.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音乐舞蹈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舞蹈的美妙。
七、教学评价7.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2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2)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咿呀咿呀呦》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咿呀咿呀呦》这首歌曲,并能够正确地齐唱和跟随节奏做动作。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CD或电脑播放器2. 音乐律动教具(如彩带、球等)3. 幼儿喜爱的熊玩具或图画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问候和交流,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准备一个幼儿喜爱的熊玩具或图画,引导幼儿注意。
教师:大家看,我带来了一个可爱的熊玩具。
大家一起来跟我唱一首关于熊的歌好吗?正文(15分钟):1. 播放《咿呀咿呀呦》的歌曲,让幼儿先听一遍。
2.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咿呀咿呀呦》这首歌,并注意歌曲的节奏感。
教师:咿呀咿呀呦,这是一只快乐的小熊,大家跟我一起唱。
4. 引导幼儿齐唱《咿呀咿呀呦》歌曲,并加上相应的动作。
- 第一段歌词:“咿呀咿呀呦”,幼儿可以做像熊说话的动作,手保持在嘴边,然后缓慢打开。
- 第二段歌词:“柳树下,睡个好觉”,幼儿可以模仿熊睡觉的姿势,或者伸展身体。
- 第三段歌词:“吃个美味的果酱饼”,幼儿可以做吃东西的动作。
5. 练习几遍,确保幼儿能够跟着歌曲唱和做对应的动作。
巩固(10分钟):1. 分发音乐律动教具,如带子、球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表演。
教师:现在,大家都拿起手里的彩带/球,让我们跟着音乐律动一起舞蹈。
3.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挥舞彩带、抛接球等,然后引导幼儿跟着做。
4. 帮助幼儿理解节奏感,鼓励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束(5分钟):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2. 教师表扬幼儿的参与和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2)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2)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模仿《咿呀咿呀哟》的节奏和动作。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咿呀咿呀哟》的录音和歌词。
2. 音乐教室或教学场所。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先播放《咿呀咿呀哟》的音乐,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示范摇摆身体跟随音乐节奏晃动。
2. 引导幼儿一起模仿教师的动作。
主体: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 分为两组,每组面对面排成两排。
3. 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腿,两组同时唱歌。
4. 交换动作,第一组拍腿,第二组拍手,两组同时唱歌。
5.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在歌词中出现狗、猫、猴子等动物时,幼儿们通过动作和声音来模仿。
结束:1. 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唱一遍《咿呀咿呀哟》,结束后,感谢幼儿的参与。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有的幼儿扮演狗,有的扮演猫,有的扮演猴子,进行简单的舞蹈和动作表演。
2. 可以让幼儿用乐器伴奏,如小手鼓、铃铛等,增加音乐的多样性。
3. 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编排自己的小舞蹈,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咿呀咿呀哟音乐游戏教案主题:音乐启蒙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唱歌和动作表达音乐的节奏感;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3. 培养幼儿的听觉、视觉和动作协调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咿呀咿呀哟》的录音或现场表演;2. 幼儿园音响设备;3. 符合歌曲节奏的音乐器材(如铃铛、小鼓等);4. 幼儿喜欢的可爱装饰品(如彩色气球、花朵等);5. 整理好的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集体坐下,鼓掌欢迎孩子们进入音乐课堂;2. 提问: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喜欢哪些音乐?说一说;3. 回答完毕后,教师播放音乐《咿呀咿呀哟》,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二篇)
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辨识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
2、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小猫、小狗、青蛙、小鸭子)、音响、音乐《咿呀咿呀哟》、黑板。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一班的小朋友,准备好。
跟着JoJo老师一起去农场玩游戏吧,出发。
二、感知音乐音乐一:师:“听一听,农场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用什么好听的声音跟我们打招呼的呢?音乐二:师:“小动物在用什么好听的话和你打招呼?”幼:我听到了狗的叫声、我听到了猫的叫声......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和小动物打打招呼吧。
”师:我们可以用咿呀咿呀哟的声音跟小动物们打招呼!幼:咿呀咿呀哟.....师: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
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跟着音乐跟小动物们打声招呼。
幼: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
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音乐三:出示小猫、小狗、小青蛙、小鸭子,模仿动物的叫声打招呼。
音乐四:动物声音打招呼音乐五:孩子声音打招呼三、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咿呀咿呀哟》可以用我们身体的“头、肩膀、膝盖、小屁股、脚来做游戏。
幼:用我们的肩膀跟着咿呀咿呀哟打声招呼吧!音乐六:完整表现音乐。
“让我们一起跟小动物问个好吧。
”四、结束环节:音乐七:互动游戏,“我们和好朋友用《咿呀咿呀哟》打个招呼,问个好吧!”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二)课程名称: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 让幼儿能够用咿呀咿呀哟的方式唱出歌曲。
3. 通过唱歌与手指运动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歌曲《咿呀咿呀哟》。
2. 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指导幼儿进行动作配合。
教学准备:1. CD播放器及歌曲CD。
2. 幼儿喜欢的玩具或道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歌曲1. 教师播放歌曲CD,让幼儿聆听歌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咿呀咿呀哟》教学目标:1.认识音乐节奏,掌握并演唱歌曲《咿呀咿呀哟》。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表演能力。
3.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室或活动室。
2.音乐学习教具:录音机、CD或MP3播放器。
3.幼儿园音乐教具:音乐鼓、小铃铛等。
4.幼儿插图教具:《咿呀咿呀哟》歌曲插图。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向幼儿们介绍音乐活动内容,引导幼儿们欢迎音乐活动,并帮助他们进入音乐状态。
2.导入歌曲:教师放置《咿呀咿呀哟》的音乐,并与幼儿们一同聆听歌曲,让幼儿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幼儿们学唱歌曲《咿呀咿呀哟》,可以先分段教唱每句歌词,然后逐渐连起来。
教师可以在教唱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做相应的动作表演,增加趣味性。
4.歌曲互动:教师与幼儿们一同演唱歌曲,并加入一些手舞足蹈的动作,让幼儿们积极参与,并体验音乐的魅力。
5.游戏活动:教师可以配合歌曲节奏,与幼儿们一起用音乐鼓、小铃铛等打击乐器伴奏歌曲,或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游戏,如拍手、踩脚等。
既让幼儿们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又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
6.巩固学习:教师可以将反复学唱歌曲《咿呀咿呀哟》,让幼儿们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鼓励幼儿们在家也多次练习,加深对歌曲的记忆。
7.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本节音乐活动的内容,表扬幼儿们的参与和表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
并可适当进行鼓励和奖励。
教学延伸:1.可以跟着音乐编排幼儿们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2.可以尝试组织幼儿们进行小型音乐演出,通过表演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3.可以鼓励幼儿们自编小故事,配合歌曲表演,并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优秀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优秀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以《咿呀咿呀哟》这首儿歌为载体,旨在培养小班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表达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演唱《咿呀咿呀哟》这首儿歌。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学习儿歌《咿呀咿呀哟》。
2.进行音乐游戏,感受音乐节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咿呀咿呀哟》这首儿歌。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播放《咿呀咿呀哟》这首儿歌,让幼儿聆听。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2.学习歌曲教师逐句教唱《咿呀咿呀哟》,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节奏练习教师用手拍打节奏,让幼儿跟着拍手。
教师用打击乐器伴奏,让幼儿跟着节奏走。
4.游戏活动游戏一:找朋友。
教师播放《咿呀咿呀哟》,幼儿跟着节奏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一个小团队。
游戏二:传递花朵。
教师将一朵花传递给一个幼儿,幼儿跟着节奏传递给下一个幼儿,直到一个幼儿接到花为止。
第二课时1.复习歌曲教师播放《咿呀咿呀哟》,让幼儿跟唱。
2.节奏练习教师增加难度,让幼儿用不同的节奏拍手。
3.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咿呀咿呀哟》,让幼儿欣赏。
4.创意表演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让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咿呀咿呀哟》(2)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咿呀咿呀哟》(2)一、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品味。
2.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和主动表达情感的能力。
3.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幼儿获得身体锻炼,并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CD和麦克风等设备。
2.教师准备活动区域及音乐教具。
3.教师准备了解幼儿对于音乐的了解程度,并对教具进行了解释说明。
三、活动过程1.教师首先放开音乐,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自由活动。
这里的自由活动指的是随着音乐节奏自由地做出自己想要的动作,比如扭头、点手、拉胳膊等等。
2.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咿呀咿呀哟》,并由教师进行歌曲的类似唱跳模式的指导。
1.首先播放《咿呀咿呀哟》的音乐。
2.提醒幼儿:歌曲的曲调是愉悦的,像婴儿咿咿呀呀的声音一样。
3.让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学习节奏感,并尝试跟着鼓点拍脚,学习身体节奏感。
4.教师唱一句歌曲,在教师示范下,幼儿模仿,并学会歌曲的歌词和部分舞蹈动作。
3.教师分组,引导幼儿按照编排好的舞蹈动作进行排练。
其中,教师可以将歌曲分段,每段分别指导并让幼儿学会一部分舞蹈动作,最后整合起来并进行排练。
4.教师安排幼儿表演,让幼儿拿出自己最棒的表现。
四、活动总结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唱歌、跳舞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高音乐素养和身体节奏感,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和主动表达情感的能力。
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自由的状态下更好地体验音乐和表达自我,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歌曲的歌词和舞蹈动作,并进行了整体的综合排练,最终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活泼开朗、积极参与,积极向大家展示自己,并展现了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为我们今后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小班音乐优质课咿呀咿呀呦教案
小班音乐优质课咿呀咿呀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小班幼儿: - 了解基础音乐知识,如音符、拍子等 - 能够模仿唱歌曲《咿呀咿呀呦》 -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一首小儿歌曲《咿呀咿呀呦》的CD或MP3,并始终保持开心、满满的热情,传递积极与欢乐的氛围。
2.首先,老师播放歌曲《咿呀咿呀呦》歌曲播放前,老师跟幼儿介绍这首歌曲,告诉幼儿这首歌曲的名称、演唱者以及节奏。
并告诉幼儿想要跟着歌曲有步调地唱,需要借助“手指、脚尖、头、心”。
3.介绍音乐符号和拍子老师用大家喜欢的“小星星五线谱”为幼儿介绍五线谱、音符、拍子的概念。
让幼儿尝试敲打击鼓来感受拍子,乐器需要与音乐节奏合拍。
4.以字幕或歌词唱歌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的内容,老师在显示屏或白板上,要播放“咿呀咿呀呦”歌曲的歌词。
然后老师带领孩子们用音乐节奏跟着唱,并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打拍子。
5.针对音乐和歌词进行分析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歌曲和音乐进行分析。
比如,询问孩子们“这首歌曲有哪些乐器的声音?”,“这首歌曲的节奏有哪些变化?”,都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乐器以及音乐上的一些概念。
老师可以从幼儿的认知层面出发,进行提问,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音乐和歌曲。
6.最后,进行“自由表达”针对音乐和歌曲进行过分析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编创一些动作来配合歌曲。
比如,用手模仿某个乐器,或者模仿什么体动作等等,都可以让孩子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听、说、看、思、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小班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音乐,感受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幼儿了解知识的同时,也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让学习愉悦而不失精选。
咿呀咿呀呦幼儿园教案
咿呀(yīyā)咿呀呦幼儿园教案咿呀(yīyā)咿呀呦幼儿园教案咿呀(yīyā)咿呀呦幼儿园教案1活动(huó dòng)目标:1、通过肢体游戏(yóuxì)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挂图P1、P2、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出示挂图P2、P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快乐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二、感应特定节奏1、肢体律动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播放CD,教师带着幼儿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局部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局部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第一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1〕呼啦圈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
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
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
播放音乐,分组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头。
播放音乐,假设干名幼儿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
〔2〕彩色飘带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
在欢快的情境下与幼儿互动,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下结束活动。
3.营造情境氛围音乐审美体验的获得是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需要幼儿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去联想、迁移。因此在活动中,我力求体现游戏性、情境性和趣味性。一块小小的纱巾充当了“锯子”“毛巾”“沐浴球”等,将幼儿带入不断变化的游戏情境“锯木头”“擦汗”“洗澡”中,使得小班幼儿能饶有兴致地反复感受、体验,借助想象进入表现的情境,发展音乐感受力。同时,两种不同的纱巾用法又巧妙地将幼儿分成了“大树”和“小木匠”两种角色,为幼儿顺利地进行分组合作游戏提供了帮助,并体现了一物多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快乐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
5.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6.听音乐拍打节奏。
7.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游戏,进一步巩固节奏。
1.小兔子在森林里躲来躲去,发现森林的树枝长得太长了,需要修剪一下,谁愿意来帮小兔子一起来修修小树枝啊?
2.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置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修剪树枝的情景。
(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师: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反思:
1.挖掘音乐元素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是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感知、理解来获得的。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是这首乐曲中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元素,于是所有活动环节就围绕这最具感染力的乐句而展开。首先,我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地倾听,让幼儿主动地寻找乐句、听辨乐句。接着,我通过演示图谱,将动态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发现乐句出现的规律。最后,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固定乐句和音乐节奏。
师:是这句吗?“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师哼唱乐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这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找到它了。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
(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按节奏给幼儿擦汗。)师:休息好了,我们接着锯木头。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吧!
(幼儿互换角色,合作游戏。)三、结束活动师:木头锯好了,小木匠们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
通过练习,让幼儿把握好乐句出现的规律,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
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直观的图谱帮助下,找出乐句出现的规律,在音乐伴奏下打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特点。
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幼儿的表演帮助其他幼儿掌握游戏的方法,并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乐曲节奏。
(教师示意幼儿解下纱巾,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舞纱巾。)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谁愿意来当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师: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纷纷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哦!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被邀请的幼儿模仿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扮演大树,教师调整个别幼儿的站位。)师:其他小朋友都来当神气的小木匠,带上小锯子,去找一棵大树,站在大树的身边。(其余幼儿一一对应地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以便每位幼儿都有合作表现的对象。)(幼儿随音乐合作表现。)师:好喽!木头锯好了,抱着自己的木头回家吧!(幼儿相拥着回到位子上。)师: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
把纱巾当成小浴球,在固定乐句下做搓洗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洗澡的情景。 设计意图玩具小兔子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通过故事,创设了一个幼儿喜欢的情境,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在欣赏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乐曲的特别之处,锻炼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感受乐曲后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幼儿胆量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出示玩具,讲解故事。
2.播放音乐,说明要求。
师:这段音乐是快快地、还是慢慢地?听过之后感觉怎么样?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
1.幼儿欣赏乐曲(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2.提问:这段音乐是快快地、还是慢慢地?听过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3.幼儿再次欣赏乐曲,在固定句式出现时挥挥手说:"我在这儿呢!"4.提问:小白兔是在什么时候出来打招呼的?它说了一句什么话?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跳跳舞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该乐句。
2.能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纱巾、音乐、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出示玩具小兔子,引出音乐。
2.引起情感共鸣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表达和示范自己的音乐感受的能力。在呈现作品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生动的演绎来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幼儿带入充满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中。其中包括饶有兴趣的倾听、清晰准确的哼唱、情绪饱满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表现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CD、录音机。
2.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进场。)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特别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来修修树枝吧!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速度快一点修。
三、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并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幼儿活动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幼儿欣赏乐曲,找出乐曲中一句比较特别乐句,并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幼儿说一说这段音乐给自己的感受。
了解乐曲的句式,并进行相应练习。
幼儿思考问题,并请个别幼儿并回答。
幼儿观察图谱,找出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用身体动作表现乐句。
请个别幼儿来表演修树枝的方法。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应练习,把纱巾当成锯子,在固定乐句出现时拉动纱巾,巩固节奏。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师:本领练好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呀,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
(教师请一幼儿合作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该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师:大家想不想来锯木头?被我摸到头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吧。三、二、一……呀,出现了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