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节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_越__大__
越高
越少
越小
_越__低__
③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无要机与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N来a+源和于Cl-
。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2)酸碱度
7.35~7.4
5 HCO-3 、HPO24-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3持7 ℃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12345
5.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12345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内为环境 ,其中A血代浆表 ,组B代织液
表 淋巴 ,
C代表 。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
活学活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一题多变
识图填空:
①单向输入——消化 系统;
②周转媒介—循环 系统;
③单向输出—— 系统(有时呈现“重吸收”双向箭头); 泌尿
④双向交换—
系统。
呼吸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课堂小结内环 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返回
对点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方法链接
组织水肿的成因分析
肾营小养球不肾良炎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局部组织代谢增强
→组织液溶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生物高中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课件1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种群数量 迁入率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迁出率
种群密度
预测方向 影响变动 决定大小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 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B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蜜蜂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接近(男:女=120: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 107 :100 。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 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 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⑴增长型: 特点是幼年个体 大量成长为成年 产生后代,老年 个体死亡的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 多,种群的个体 数越来越多。
年龄组成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思考题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B D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
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蜜蜂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课件ppt
时间/年
三、免疫系统的监测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 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一素 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 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 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 表现为本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分化:胸腺内分化成T细胞 骨髓内分化成B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受抗原刺激
5/23/2020
分布:转移到周围 免疫器官,接受抗 原刺激成为效应 T(B)细胞.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不正常细胞等。
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
● 特点:
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 要依据。
异物性: 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的蛋白质(叫抗原决定簇)
不同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2)抗 体
•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
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 能的球蛋白。
细胞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记忆 细胞
B细胞、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 效应细胞
疑难点拨(练习册P18) 1)三个唯一: 2)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①特异性识别
②非特异性识别③不能识别抗原 3)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判断:
4)溶菌酶杀菌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若在体 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4章 第 1 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2.(2021·开封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的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
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2.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面不是转基因成果的一项是( ) A.抗虫棉花 B.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C.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 D.抗除草剂玉米
【解析】选 C。抗虫棉花、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抗除草剂玉米都属 于转基因成果,A、B、D正确。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将国外 的荷斯坦牛引进后,在我国经过长期驯化,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 的优良品种,所以它属于杂交育种成果,C错误。
【解析】选C。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进入体内,此时基因也会被水 解,因此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A错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 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B错误;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的包装都有警示标志, 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让消费者谨慎选择,C正确;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不久 后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D错误。
(2)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①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 生态系统的结构; ②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 ③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即爆发所谓的生物灾害; ④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可能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新过敏原。
【解析】选B。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因此不会整合到人的 基因组中,A错误;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 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B正确;食用转基因大米不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 害,C错误;根据抗除草剂植物加工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50张PPT)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B
C
1. 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 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 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 会越低。
34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 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 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 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 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 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 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 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取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机性 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数量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16
说明: ①样方法除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某种昆 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②对于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 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 密度。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 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39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 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 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 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 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 个体的分布。
老年 成年
32
③衰退型:特点种群幼年
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
多,种群处于衰退时期,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高中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2.种群密度 (1)什么是种群密度? 答案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在自然区域一定 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吗?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不同吗? 答案 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生物 在同一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可能相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 目标
1.记忆、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 2.理解种群四个数量特征的内在联系。 3.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2)某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种群还应包括成年和老年的青蛙。 (3)分布在朝鲜和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全部白桦树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
B.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
C.一个生态瓶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 解析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并非该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故不是一个种
群,A错误;
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错误;
一个生态瓶属于一个小生态系统,C错误;
解析答案
返回
答案
(4)结合上述实例,什么样的群体才是种群? 答案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5)种群、个体和物种的关系 ①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物种之间的关系,请判断A、B、C的名称。
2.种群密度 (1)什么是种群密度? 答案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在自然区域一定 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吗?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不同吗? 答案 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生物 在同一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可能相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 目标
1.记忆、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 2.理解种群四个数量特征的内在联系。 3.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2)某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种群还应包括成年和老年的青蛙。 (3)分布在朝鲜和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全部白桦树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
B.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
C.一个生态瓶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 解析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并非该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故不是一个种
群,A错误;
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错误;
一个生态瓶属于一个小生态系统,C错误;
解析答案
返回
答案
(4)结合上述实例,什么样的群体才是种群? 答案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5)种群、个体和物种的关系 ①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物种之间的关系,请判断A、B、C的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
03
遗传特征与进化潜力
Chapter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遗传多样性定义
指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差 异,体现在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多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意义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有助于提高种群 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机会,对保护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
进化潜力评估方法
遗传变异度评估
种群的数量变化
包括种群的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以 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种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对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思考题与讨论话题
01
思考种群特征对种 群生存和发展的意 义。
02
讨论不同种群特征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其对种群数量的影 响。
实例二
不同气候区域同一物种种群遗传特征变化。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同一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 性、适应性等差异,分析自然选择对种群遗传特征的作用。
实例三
某动物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遗传特征变化。分析该动物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遗传 多样性、基因流等差异,探讨生态环境变化对动物种群遗传特征的影响。
04
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
随机分布实例
如森林中某些树木的分布 呈随机状态,与环境资源 的均匀分布有关。
均匀分布实例
如草原上的某些草本植物 种群,为避免种内竞争而 呈均匀分布。
生态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生态学意义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种群内部的动态平衡。
应用价值
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预测种群动态、制定生态管理策略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在农业生产中 ,合理调整作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可以提高产量和减少病虫害;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了解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特 征和空间分布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共20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⑷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⑸讨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
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这样就成功地打开了飞蝗综合防
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此后,马世骏先生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研究的共同 点都是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象、把握过程。正如他后来高度 概括的,生态学的实质就是协调生物与环境或个体与整体间的辩证关系,协调的实
如果你要研究一座城市的人口的 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因素。
废弃的城市
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部分)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年龄组成的类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问题: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结论: ·讨论: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⑴实地调查与本节课“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据调查有什么异同?
⑵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⑶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四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课件课件
效应T细胞 靶细胞裂解 抗原暴露
效 应 阶 段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二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探究活动:细胞免疫过程
活动要求:① 四人为一活动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② 利用展板描绘(描写)细胞免疫过程
③ 活动时间:3 min ④ 前台展示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 √特异性
√ × ×
× × ×
√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教学课件
微思考 若你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辩论正方,还需要搜集反方的资料吗?
【答案】正反方辨论资料都要搜集,知己知彼,基于证据和逻辑正 确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辩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时,辩论者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精准地运用证据为自己辩护
B.要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判断
C.必要时可以进行人身攻击
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Hale Waihona Puke D.支持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销售行为
【答案】B
【解析】加贴标注的目的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帮助消 费者自行选择购买;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销售行为,引导农业转基因 生物的生产和消费。
微思考 转基因产品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以防万一,人类是否应禁止
对转基因产品的科学研究?
【答案】不能禁止对转基因产品的科学研究。原因是社会的发展、 国力的竞争总是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必须不断发展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同时通过多种措施,减少其负面作 用,避免灾难发生。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
D.善于洞察对方论证的陷阱和漏洞,如识别论证中的逻辑错误等
【答案】C
【解析】辩论的注意事项有:要精准地运用证据为自己辩护;要进 行符合逻辑的推理判断;善于洞察对方论证的陷阱和漏洞,如识别论证 中的逻辑错误等;切忌进行人身攻击。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诋毁科学创新、造 谣惑众,而是需要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即清晰地了解转基 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还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靠确凿的__证__据____和严 谨的__逻__辑____进行思考和辩论。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解析】选D。由于图甲中的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图甲中的液面高度先上 升到一定高度后保持不变;图乙装置漏斗中葡萄糖浓度大,导致液面上升,由于 葡萄糖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导致半透膜两侧浓度差降低,所以漏斗中液面会降 低。
2.如待漏斗
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
【素养案例】 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外有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S1和S2,实 验起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B.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C.渗透平衡时无物质透过半透膜 D.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 平衡时液面差更大
3.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如图表示透析袋 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 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随之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一定时 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 定。
2.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甘油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 D.在该物质转运过程中转运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D。分析图可知,该物质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运输过 程中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方向是顺浓度梯度,A错误;甘油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特点是从高浓度一侧 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B错误;协助扩散不消耗 能量,动力是浓度差,则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不会提高该物质的转运速率,C错误; 图中转运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D正确。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6 新人教版必修3
思考与讨论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非常 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 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 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是一个迅速增长的 种群,种群密度会越来越 大。(增长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 环境中水、温度条件适宜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 环境中天敌增多 F. 环境中阳光不足 G. 寄生生物增多
H. 寄生生物减少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 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 的雄性个体,破坏了 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就会使很多雌 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 通过降低出生率从而 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 明显降低。
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 C H 。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 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 正处于稳定时期,这样的种 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 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 持稳定。(稳定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 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较少, 而成体和年老个体较多,反 映的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 率,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 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衰退型)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 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 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 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n/m。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 pH:_7_.3_5_~__7_._4_5_。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H_C__O_- 3___和_H__P_O_24_-_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3_7_℃___左右。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以直接与_内__环__境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代__谢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需要消化、_呼__吸___、循环、_泌__尿___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_相__互__影__响__、_相__互__作__用___。
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 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 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关系。
★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血浆是它们所在的 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生活在水中的单 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 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体液的1/3。 2.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大部分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营养成分、 代谢废物、激素和抗体等,血浆中含蛋白质较 组织液和淋巴要多。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 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血浆的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 缓冲物质。
探究点二 内环境的概念及其成分的判断
1.内环境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请判断下列细胞分别生活在何种体液中。 大部分组织细胞:_组__织__液___中; 血细胞:_血__浆___中; 淋巴细胞:_淋__巴__、_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_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组__织__液__和__淋__巴__中。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 第一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ZT ·生物
必修三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以及主动性是我 们在教学中要贯彻的核心理念。课前安排学生对膜电位的发 现、膜电位的产生和动作电位的传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 课堂教学中,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概念 和原理的学习规律,讲解合作学习的成果,然后教师演示的 教学课件,从而使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合,实现学生做、想、讲学习 过程的有机统一。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ZT ·生物
必修三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演示结束
菜 单
ZT ·生物
必修三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ZT ·生物
必修三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静息状态和动作电位产生时,细胞内 K 都高于细胞外, 细胞外 Na+均高于细胞内。K+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有重要 作用,Na+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菜 单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ZT ·生物
必修三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4-2糖类 (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糖类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糖类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典型性质,能够说明单体、
二糖和多糖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2) 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葡萄糖
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典型性质,深化对多官能团有机化 合物中羟基和醛基性质的认识。
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三、二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 非还原性糖; ➢ 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是还原性糖
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
中都产生银镜;加入
新制的Cu(OH)2的试 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 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分子 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水解反应: 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最终 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 酸或酶 nC6H12O6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四、多糖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淀粉液 硫酸 水解液
碘水 现象A
NaOH 溶液
溶液呈 碱性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B
现象
现象A
现象B
溶液变蓝
无银镜生成
溶液变蓝
有银镜生成
溶液无现象
有银镜生成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完全水解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由于分子中葡萄糖单元醇羟基的存在(每个葡萄 糖单元有三个醇羟基),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糖类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典型性质,能够说明单体、
二糖和多糖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2) 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葡萄糖
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典型性质,深化对多官能团有机化 合物中羟基和醛基性质的认识。
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三、二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 非还原性糖; ➢ 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是还原性糖
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
中都产生银镜;加入
新制的Cu(OH)2的试 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 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分子 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水解反应: 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最终 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 酸或酶 nC6H12O6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四、多糖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淀粉液 硫酸 水解液
碘水 现象A
NaOH 溶液
溶液呈 碱性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B
现象
现象A
现象B
溶液变蓝
无银镜生成
溶液变蓝
有银镜生成
溶液无现象
有银镜生成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完全水解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由于分子中葡萄糖单元醇羟基的存在(每个葡萄 糖单元有三个醇羟基),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第四章第1节糖类第1课时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④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而 果糖不能 ⑤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 ⑥果糖是最甜的糖,而 葡萄糖并不甜
A.①②③
B.④⑤
C.④⑥
D.⑥
6.木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木糖在浓 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结构简式如右)。
(1)木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木糖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A_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取代反应 E.加成反应 F.酯化反应OH H酒石酸标出葡萄糖分子中的手性碳
正误判断
(1)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水分子
( ×)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 ×) (3)果糖虽然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的分子中没有醛基( √) (4)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5)所有的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A.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醛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糖类化合物 B.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酮结构,能发生加成反应 C.因为葡萄糖具有甜味,所以属于糖类化合物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属于醛类化合物
C 5.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二者都易溶于水 ③二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代表物 ___葡__萄__糖、____果__糖
_蔗__糖___、_麦__芽__糖___
_纤__维__素_、____淀__粉__
分子式
_C_6_H_1_2_O_6_
C_1_2_H_2_2_O_1_1 __
(C6H10O5)n
正误判断
(1)糖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m(H2O)n来表示( ×) (2)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3)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 (4)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 (5)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 √)
人教版教学课件广东省梅州中学高中生物 第3、4章复习课件(必修1)
.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 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 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 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要 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要 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
﹢
组成 蛋白质分子→ 结构
→
功能(物质交换)
↓具有
流动性
↓具有 ↓具有 →流动性→ 物质交换的进行→选择透过性
课堂练习:
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A
)
对比
复习课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壁 (植物细胞) 细胞膜 成分 功能:保护、支持 脂质 蛋白质 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无膜细胞器 功 能
真 核 细 胞 结 构
糖类
功能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
核糖体
中心体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 生 物 膜 系 统
8叶绿体
A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蛋白质的加工和发送 D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E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F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G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 脂质合成的场所 H储存物质,使植物细胞坚挺
选择题
► 1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胰岛素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 的 1、 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 蛋白质分子 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 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 流动性 。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 的 流动性 ) 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 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 糖被 。(糖被与细胞识别、 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决定 磷脂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 期内不能脱落;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 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②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③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④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⑤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⑥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影响种群密度 的直接因素:
死亡率
迁入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迁出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通常以a‰表示源自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 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 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 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 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练一练: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 12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91条, 其中有标记的为25只,请估算这个池塘中 共有鲫鱼多少条?
455条(91/25×125)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 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 的生活;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
⑵稳定型:特点 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比例适中。在一定时 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 数。种群中个体数目 保持相对稳定。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
⑶衰退型:特点 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 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 目偏少。新出生的个 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 的个体数。种群密度 越来越小。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 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⑴增长型: 特点是幼年个体 大量成长为成年 产生后代,老年 个体死亡的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 多,种群的个体 数越来越多。
(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的注意点:
1.选取样方的原则是随机取样,不能掺 入任何主观性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点状取样法、等距 取样法等
3.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标志重捕法:
(常用于大多数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迁入率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方向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种群密度
决定大小
迁出率
直接影响
影响变动
性别比例
直接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 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B )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 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 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可得
n(重捕个体数) N=m(重捕中标志数)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
2、估算法
(1)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 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 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思考题
BD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
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蜜蜂
二、种群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 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 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迁出率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种群密度
概念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
某种种群的个体数量。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 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 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年龄组成
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1)雌雄相当型:
特点: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于雄:
特点: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猪,牛等。
(3)雄多于雌:
特点: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蜜蜂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接近(男:女=120: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 107 :100 。
M(总标志数)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 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 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 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 密度约为 头/公顷。
解析:因为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 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若设该鼠种群总数为X, 则(X/32)=(30/10),得X=96,即该地田 鼠种群密度约为96头/公顷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2.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 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幼__年__的__个体多,年__老__的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_断__增__长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_育____政策。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 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②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③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④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⑤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⑥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影响种群密度 的直接因素:
死亡率
迁入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迁出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通常以a‰表示源自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 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 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 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 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练一练: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 12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91条, 其中有标记的为25只,请估算这个池塘中 共有鲫鱼多少条?
455条(91/25×125)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 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 的生活;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
⑵稳定型:特点 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比例适中。在一定时 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 数。种群中个体数目 保持相对稳定。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
⑶衰退型:特点 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 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 目偏少。新出生的个 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 的个体数。种群密度 越来越小。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 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⑴增长型: 特点是幼年个体 大量成长为成年 产生后代,老年 个体死亡的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 多,种群的个体 数越来越多。
(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的注意点:
1.选取样方的原则是随机取样,不能掺 入任何主观性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点状取样法、等距 取样法等
3.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标志重捕法:
(常用于大多数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迁入率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方向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种群密度
决定大小
迁出率
直接影响
影响变动
性别比例
直接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 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B )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 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 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可得
n(重捕个体数) N=m(重捕中标志数)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 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
2、估算法
(1)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 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 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思考题
BD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
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蜜蜂
二、种群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 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 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迁出率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种群密度
概念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
某种种群的个体数量。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 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 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年龄组成
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1)雌雄相当型:
特点: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于雄:
特点: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猪,牛等。
(3)雄多于雌:
特点: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蜜蜂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接近(男:女=120: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 107 :100 。
M(总标志数)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 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 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 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 密度约为 头/公顷。
解析:因为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 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若设该鼠种群总数为X, 则(X/32)=(30/10),得X=96,即该地田 鼠种群密度约为96头/公顷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2.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 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幼__年__的__个体多,年__老__的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_断__增__长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_育____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