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二) 儿科基本生命支持(下)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紧急心脏救护指南的主要.
腹戳法 (abdominal thrust)
拍背壓胸
胸部兩乳頭中央 兩手壓 一手掌跟壓胸, 另一手環扣在上面 1英吋半到兩英吋 兩手壓 一手掌跟壓胸, 另一手環扣在上面; 或 一手掌跟壓胸 約胸部厚度之1/3到1/2 約100下/分鐘
乳頭連線下方 兩指幅
按壓與吹氣比
去顫 (Defibrillation) 自動體外去顫器 (AED) 要用成人的電擊板 不要用小兒的電擊板/ 小兒AED系統
2005年美國心臟學會心肺復甦和 緊急心臟救護指南的主要改變
朱士傑 急診醫學科
2005指南五個主要改變
強調有效的胸部按壓 單一的胸部按壓與吹氣之比例(新生兒例 外) 所有人工呼吸均應吹氣1秒,使胸廓有明 顯上升 心室顫動引起的心臟停止治療,推薦電 擊1次後立即開始心肺復甦術,心跳檢查 應在5個循環(或者約2分鐘)的心肺復 甦後進行 建議AED使用於1-8歲以上之小孩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
救護指揮中心派遣員可指導急性冠狀動 脈症候群病人咬碎Aspirin 流程圖較簡單 NSTEMI高危險群病人 血栓溶解劑的禁忌症修改
中風
tPA使用於嚴格條件下可改善預後: 清楚定義的治療計畫、知識豐富的團隊、 單位的使命 中風加護中心 血糖大於200 mg/dl需降血糖
Truncated exponential
rectilinear
社區民眾使用AED:機場、賭場、警察 家裡使用AED? 多型性VT不同步電擊、高能量
ACLS 2005新的改變
強調高品質的CPR LMA 及食道氣管組合管(Combitube)的使 用和袋瓣罩效果一樣、ET局限有經驗的 人 吐氣末二氧化碳偵測器(End tidal CO2) 及食道偵測器(Esophageal detector device)當作初級確認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22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52005 年 1 月,ILCOR(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和 AHA(美国心脏协会)邀请世界 300 多名急救专家,提出了 300 多个和复苏相关问题 ,划分为若干个专题小组 ,评价自 2000 年CPR(心肺复苏)和 ECC(心血管急救) 指南发表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CPR 和ECC 的科学发展。
利用循证程序就 CPR 和ECC 任何实施治疗推荐的方案达成一致性意见 ,重新修订CPR 和 ECC 国际指南。
现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 的主要精神总结如下。
1 基础生命支持阶段(BLS) 的主要精神1. 1 关于生命链的概念 :及早呼救;及早进行徒手 CPR ; 及早进行电击除颤;及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1. 2 心脏按压要求“快速、有力、连续的按压”,频率100 次/分; 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 ,中断时间不超过 5s;2 人急救时,每 2 分钟或者 5 个 CPR 循环后, 应相互轮换,轮换应在 5s 内完成。
1. 3 按压/通气比所有单人按压/通气比30 ∶2 ;婴幼儿双人按压/通气比15 ∶2 。
1. 4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吹气应超过 1s ;必须达到适当的容量———可见胸廓的抬起 ,不强调具体吹气量的数值规定。
1. 5 电除颤:成人除颤能量:双向波 150-200 J 。
单向波360 J ;只做 1 次除颤后即将做 CPR (从胸外按压开始) ;对非目击情况下发生的心搏骤停患者 ,在除颤前 ,应该先做 5 个周期(或者约 2 min)的按压和通气。
1. 6 儿童心肺复苏主要变化1. 6. 1 认可 2003 年 ILCOR 有关 18 岁儿童使用 AED 的推荐意见。
即 AED 可用于 18 岁儿童,使用电除颤能量为24J/kg 。
1. 6. 2 证据还不足以建议或者反对 1 岁以下婴儿使用AED ; 新生儿复苏 ,更加强调通气的重要性 ,而不强调应用高浓度氧。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全文)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全文)关键词:AHA 心血管急救心肺复苏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指南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走过了50周年。
1960年,Kouwenhoven、Knickerbocker 和Jude 三人报道了应用闭合式胸外按压成功抢救了14例病人。
同年,在Maryland医学会议上首次介绍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联合使用。
两年后,即1962年,开始有人应用直流电单相波电除颤抢救心脏骤停病人。
在1966年,美国心脏学会颁布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随后定期进行更新。
在过去的50年里,早期识别,早期CPR,早期电除颤以及早期转运到急救医疗中心的这一准则挽救了全世界无数条生命。
这些被挽救的生命证明了复苏研究和临床转化的重要性,这也是庆祝CPR 50周年的原因。
我们要想实现复苏先驱们赋予我们的使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们知道,各个治疗系统之间的心脏骤停存活率存在着惊人的差异,一些系统报道的存活率比另外一些系统的高5倍多。
尽管一些技术,比如体外自动除颤仪(AEDs)有助于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然而除非第一目击者愿意和有能力救治,否则没有最初的干预措施可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此外,要想成功,第一目击者和其他施救者必须分工协作,整合成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存活率。
本概述突出强调了2010 AHA CPR和ECC指南的主要变化。
科学家们和医务人员参加了综合的证据评估过程。
他们根据当前的科学进展来辨别对存活率最具有影响的潜在因素,进而分析CPR 步骤的程序以及每一步的优先性。
在现有证据效力的基础上,他们推荐了那些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
专家们一致赞成继续强调高质量的CPR—足够的频率和深度,保证充分的胸廓回弹,尽可能的减少按压中断,以及避免过度通气。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急救指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施救者可以贴近患者的口鼻部, 观察是否有呼吸的气流,也可以 用手指在患者颈部大动脉处感受 是否有搏动。
判断心跳
如果心跳停止,施救者需要触摸患 者的颈动脉,感受是否有搏动。
开启气道
将患者平卧于硬质平面
施救者需要将患者平卧于硬质平面上,避免在柔软的床或沙发上 进行心肺复苏。
托住患者颈部
施救者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颈部,另一只手用食指和中指将患者 下颌骨向上抬起。
将一只手放在儿童的前额 ,将另一只手放在胸骨上 ,感受是否有呼吸的起伏 。如果没有呼吸,应立即 开始心肺复苏。
将一只手放在儿童胸骨的 中下段,另一只手叠放在 第一只手上,用力按压。 按压深度和频率与成人相 同。
与成人一样,将儿童的头 部转向一侧,用手指清除 口鼻中的异物或分泌物。
与成人一样,在完成1个周 期的按压后,将儿童的头 部转向另一侧并进行人工 呼吸。确保吹气时嘴唇完 全包裹儿童的口鼻,避免 漏气。
心肺复苏的公众参与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识和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心肺复苏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众参与的途径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心肺复苏的培训和实 践,包括公益组织、社区活动、企业培训等。
公众参与的益处
让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 。
心肺复苏的科研与教学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1 2 3
培训课程
美国心脏学会提供各种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包 括基础急救课程、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课程等, 以帮助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培训对象
心肺复苏培训课程面向广大公众,包括医护人 员、消防员、警察等应急救援人员,以及学校 、企业等组织成员。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第一部分:概论(Introduction)本文为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本指南将取代《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新进展: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在心肺复苏期间增加了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
下面是本指南的一些最重要的新建议:(1)、删除了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第4和11章)。
(2)、简化了人工呼吸的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 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第4和11章)。
(3)、删除了对非专业急救者在无胸外按压时的人工呼吸训练(第4和11章)。
(4)、建议对所有年龄(新生儿除外)的患者实施单人急救时,单次(一般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该建议目的在于简化教学和提供更长时间不间断胸外按压(第4和11章)。
(5)、由医疗保健人士实施的儿科基本生命支持指南,将"儿科患者"定义修改为青春期前患者(第3和11章),但是由非专业急救人员应用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1到8岁)没有变化。
(6)、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100 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第3,4,和11章)。
(7)、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 组(约2 分钟)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到5分钟时(第5章)。
(8)、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查之间给予约5 组(或者约2 分钟)心肺复苏(第5、7.2和12章)。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1]
・会议指南・ [编者按]本文刊登由美国心脏协会(AH A )和国际复苏联合会(I LCOR )共同发布的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推荐方案;针对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不足,2005年心肺复苏推荐方案有了较大改动,特别是对心脏按压频率和电击除颤等操作均有新的推荐方案,我们用两期杂志连续刊登该文,希望广大临床医师能尽快接受新指南的精华,有利于临床实践工作的开展。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李春盛 杨铁成译 摘译自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复苏联合会 Circulation 杂志作者单位: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cardiopulm onaryresuscitation ,CPR )与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 )指南已于2005年12月在Circulation 杂志出版。
新指南含有12个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流程。
如何改进、简化复苏培训程序和提高复苏成功率是新指南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效不间断的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围绕这一核心,新指南对于2000年指南的许多问题作了改进和更新。
1 针对所有施救者(包括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共同的变化与2000年指南相比,新指南更加强调CPR 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I 级推荐)的重要意义。
CPR 时,快速有力按压才能产生效果,建议对于除新生儿以外所有心脏骤停者给予频率约100次/min 的有力按压。
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至正常位置,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
而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建议单人急救时,对除新生儿外所有年龄段患者给予30∶2按压/通气比。
而2000年指南建议给予成人15∶2、儿童5∶1的按压/通气比。
虽然并无证据证实最佳按压/通气比,指南工作组作出30∶2的建议目的在于简化复苏程序,方便教学、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续完[1]
(6) 血管加压素的应用 2000 年指南中肾上腺素 (推 荐级别未定) 和血管加压素 ( IIb 级推荐) 可用于 VF/ 无脉 性 VT。对于心脏停搏和 PEA , 推荐使用肾上腺素 , 现有证 据尚不能支持或反对血管加压素的使用 。在新指南中 , 血 管加压素一般可在第一或第二次除颤后通过 IV/ IO 途径给 药一次 。肾上腺素可每 3~5 min 给药 。血管加压素或许可 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之所以作出以上修订是因为 , 虽然有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较肾上腺素具备诸多优点 , 但 并无证据证实其能够改善猝死患者的生存出院率 。
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按压方法 快速有力匀速胸壁充分弹性复 位
(10)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不稳定患者首选同步直 流电复律 。如患者情况稳定 , 可根据 12 导联心电图 QRS 波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任何医务人员目击儿童突然意识丧失 , 应立即电 话求 救 ( 或 指 派 他 人 求 救) , 然 后 实 施 CPR , 尽 快 应 用 AED。对于未目击的意识丧失的儿童 , 使用 AED 前 , 施救 者应该给予 5 个周期 (约 2 min) 的 CPR。
(3) 当急救人员到达未被目击院外猝死现场 , 在检查 心电图和除颤前应该给予 5 个周期 (约 2 min) 的 CPR ( IIb 级推荐) 。当急救人员接求救电话到达现场时间大于 4~5 min 时 , 应考虑制定如下程序 : 对于既往有突然意识丧失 的 患者除颤前进行 5 个周期的 CPR ( IIb 级推荐) 。
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
200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BLS部分变化摘要一、概述常规下心脏停搏后4分钟脑细胞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
死亡的概念: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永久性停止。
在机体死亡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器官、系统和组织细胞还能继续进行机能活动。
死亡的标志:全脑机能的永久性消失,简而言之脑死亡。
死亡的分期:1、濒死期:机体各系统机能产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分处于深度抑制状态,意识模糊或消失,反应迟钝,心率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周期性呼吸。
2、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完全停止。
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1、2期中重要器官代谢尚未停止。
(若由于触电、溺水等原因引起,应采取一切措施抢救)3、生物学死亡期:最后阶段,整个机体不可能复活,但某些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
死亡的诊断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发呼吸停止3、躯干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平坦)猝死: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外因或无外因情况下,突然意外非暴力性死亡。
猝死的分类:1、按时间分类:2h、4h、24h2、按病因分类:心源性猝死1h内发生原因:CA异常、心室肌肥厚、心肌病及心衰、炎症性、浸润性、新生物性、退行性病变。
非心源性猝死原因:肺性:上呼吸道梗阻、窒息、张力性气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性:脑疝、中毒、电解质紊乱、糖尿病胰性: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其他:淋巴瘤、肺动脉高压、脑血管畸形、遗传等复苏: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在CPR的基础上使脑功能复苏二、2005年新指南变化的要点1 、CPR流程的变化I 所有院外突然的意识丧失,应在打电话求救后,携AED迅速返回现场后开始CPR及除颤。
II 儿童不同于成人,主张先作5个周期的CPR,历时2分钟后再呼救。
III 医务人员急救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猝死原因实施合理的复苏程序。
IV 对于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用5-10s(<10s)检查是否存在呼吸,如无呼吸,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200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概论(Introduction)(1---5)本文为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2005年1月23日至30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美国心脏学会主持召开了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学治疗建议国际共识会议,根据会议的证据评估编写了本指南。
本指南将取代《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与1974年以来发表的各版心血管急救指南一样,《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也含有增加心脏骤停和危重急性心肺疾病生存率的建议。
然而本指南很多方面不同于早先的版本。
首先,本指南是在最大程度复习已发表的心肺复苏证据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次本指南在一个新建的、透明的工作程序下对现有潜在利益冲突进行了公开和管理。
再次,本指南进行了改进以减少急救者需要学习和记忆的知识量和明确急救者需要实施的最重要的技能。
证据评估程序:本指南依托的证据评估程序是在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的协协助下完成的,后者是由许多国家的复苏委员会代表组成的国际社团。
组建ILCOR是为了系统复习复苏学和制定循证共识,用于指导全世界的复苏实践。
本指南的证据评估程序通过国际间的努力已制定出《2000年心血管急救指南》。
为了启动该程序,ILCOR的代表组建了6个工作组: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儿科生命支持、新生儿生命支持和一个针对交叉题目如教育的跨学科工作组。
美国心脏学会另外成立了2个工作组——分别针对卒中和现场急救(初步急救)。
八个工作组首先确定需要证据评估的题目,再提出与题目有关的假说,然后由工作组指定国际专家作为每项假说的工作表作者。
对工作表作者的要求:(1)对假说进行检索和提出关键的评估证据;(2)总结证据回顾;(3)草拟治疗建议。
随后,(Circulation. 2005;112:IV-1-IV-5.). 2005 美国心脏学会.本文作为《循环》杂志的特别增刊可从下列网址免费获得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05.166550IV-1作者按工作表提供的文献回顾框架完成工作表(表1)。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课件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 持部分
39
流程
面罩
面罩:
l 边缘 • 有软垫 • 无软垫
l 形状 • 圆形 • 解剖形
l 大小 •小 •大
圆形(左)和解剖形(右)的 面罩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 支持部分
有软垫的面罩
© 2000 AAP/AHA
流程
面罩使用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 持部分
29
流程
5 建立呼吸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 持部分
30
流程
徒手通气方法(院外)
• 婴儿患者,可以使用口﹣口或者是口﹣鼻的通气法。 • 儿童患者,可采用口﹣口通气法。
• 如果用口﹣口通气法,要夹紧鼻子;如果用口﹣鼻 的通气法,要紧闭嘴巴。停止吹气后,放开鼻孔,使患儿自然呼气,排出 肺内气体。
3 评估脉搏
• 医疗人员可最多用10s触摸脉搏(婴儿肱动脉,儿童颈动脉或股 动脉),如10s内无法确认触摸到脉搏,或脉搏明显缓慢(≦60次 /分),需开始胸外按压。非医疗人员可不评估脉搏。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 持部分
12
流程
★ 有脉搏下的不充分的呼吸
• 如果脉搏明显,≧60次/分,但是没有充分的呼吸,即给予人工呼吸 ,频率在12~20次/分(每3 ~ 5秒一次呼吸)直到自主呼吸恢复。 每隔两分钟重新评估脉搏,但不要超过10秒。
• 气流充气式气囊 (也称麻醉气囊)当来自压缩气源的气体进入气 囊,气体的出口通向密闭的模拟肺,或通过密闭的面罩或气管插 管进入患者的肺时才能充盈。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 持部分
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作者简介】沈洪(19582),男,上海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急救、危重病临床及研究工作。
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沈 洪(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100853)【摘要】 2005年国际复苏联盟(I L C OR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 )重新修订了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 )的推荐方案,目的使指南更适用于全球范围。
现对指南主要的变化、基本生命支持重要的内容、进一步生命支持的主要变化作一介绍。
【关键词】 心肺复苏;指南【中图分类号】R45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170(2006)0320005203Expl ana ti on of the gu i deli n es on 2005i n terna ti ona l card i opul m onary resusc it a ti on and e m ergency card i ova scul ar care SHENHong (D epa rt m en t of Em ergency,G enera l H ospita l of PLA,B eijing100853,C h ina )【Abstract 】 I nternati onal L iais on Comm ittee on Resuscitati on (I L COR )and American Heart A ss ociati on (AHA )hasrevised the recommending p lan for cardi opul m onary resuscitati on (CPR )and e mergency cardi ovascular care (ECC )in 2005f or a better app licati on in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main changes of the guideline,i m portant content of basic life support as well as main changes of further life support .【Key words 】 Cardi opul m onary resuscitati on;Guideline 2005年国际复苏联盟(I L COR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 )重新修订了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 )的推荐方案,目的使指南更适用于全球范围,并求得在学术上的科学共识。
2005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5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CLOR)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CPR 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首次面世。
5年后,AHA和ICLOR于2005年1月22-29日组织来自世界各地从事CRP和ECC的专家在美国对该指南进行修改,期间又广泛征求了世界各地专家的意见,新指南终于在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上刊出。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识别心脏猝死(SCA)、心脏病发作、卒中及异物气道阻塞(FBAO);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AHA用以下4个环节组成一个生命链来解释对室颤(VF)SCA患者采取紧急行动的重要性(图1):①尽早识别紧急状况并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②尽早CPR;③尽早用除颤器除颤;④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成人BLS顺序BLS步骤由一系列连续评估和动作组成(图2)。
检查患者反应(步骤1)一旦确信急救场所安全,急救者应首先检查患者的反应。
拍打患者肩部,并对其大声呼喊“你怎么样啊?”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受伤或者需要医疗救助,急救者需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尽快回到患者身边对患者进行再次检查。
启动EMS系统(步骤2)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例如,没有活动或对刺激没有反应等,急救者应启动EMS系统(拨打急救电话),取出AED(如果有AED),然后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如果需要,可进行除颤。
如果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EMS系统,同时取出AED。
在救助一名淹溺者或者窒息性(主要是呼吸系统)骤停患者,专业救护者应该先进行5个周期(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
打开气道检查呼吸(步骤3)在开始CPR时,应将患者平放于硬质的平面上,仰卧。
1. 打开患者气道(1) 非专业救护者打开气道: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
AHA国际心肺脑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生命掌握在目击者手中
冠心病发作死亡人数30万人/年,院外占25万人。 心搏骤停(SCA)40-46万人/年 美国 70万人/年 欧洲 SCA院前存活率<6%(全球) 有目击者CPR存活率>2-3倍 CPR+电击(发病3-5分钟),存活率增至49-75%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对于儿童:
推荐现场救助者和医护人员对于儿童受害者(1到8 岁间) 包括以下: (1)现场救助者对于所有受害者实施30:2按压呼吸比的 CPR。 (2)救助者应当按压下半胸骨以上部位,在两乳线位臵 (如成人时)。 (3)现场救助者当需要时应使用1或2只手按压儿童胸部 1 / 3-1 / 2 深度。 (4)现场救助者和医护人员应当使用 30:2 的按压呼吸 比。 (5)医护人员(和所有医疗专业知识的救护者,如救生员) 实施两个现场救助者的CPR是应当使用15:2的按压呼吸比 直到高级气道支持。
C-人工循环
● 触摸颈动脉 有无搏动 ( 限医务人 员) ●心前区捶 击术:需除颤 但除颤器未到 时可考虑应用。
触摸任何一侧的颈动脉波动, 以判断是否心跳存在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法为压迫胸骨和脊柱间的心脏,使其泵 出血流。 胸外心脏按压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 歇最短化。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 查之间给予5组(或约2分钟)心肺复苏。
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 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早年所谓的复苏主要指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即以人 工呼吸、心脏按压等针对呼吸、心搏停止所采取的 抢救措施。 20世纪70年代始强调CPR 时要考虑到脑,现代观 点认为脑是复苏的关键器官,因为即使CPR成功,但 如果脑发生不可逆损伤亦不能称之为完全复苏。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最新标准理论资料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以下简称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BLS)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意义。
该标准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AED的普及使用。
(具体修改内容见如下2005年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标准比例表)随着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实施,原先2000版心肺复苏标准中的按气通气15:2和按压通气四个循环必将废除和停止执行,掌握和运用新指南势在必行。
心肺复苏术,国际用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
心脏骤停(如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触电、溺水、中毒、矿难、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现场第一目击者采取呼救、心肺复苏术等紧急救助措施。
在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术A、B、C三大步骤:即A---气道开放。
B--- 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有条件可采取D---自动体外除颤。
而现场抢救人员,必须要规范标准进行心肺复苏术A、B、C、D步骤抢救,才能使病人生命在最短时间获救。
因此,医疗卫生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必须要学会心肺复苏技术。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成年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呼吸频率10-12次/分钟(约5-6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
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 近年来,心脏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为了救治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并提高生存率,全球各国学会纷纷发布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其中,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对心肺复苏与急救技术作出了新的指导和建议。
这份指南首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技术,对改善心脏病患者的抢救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指南明确提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应采取简化的心肺复苏程序:有创外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比例30:2进行。
这样的简化程序易于学习和记忆,可以为非专业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指导。
此外,指南中还提到了自动除颤器(AED)的重要性。
AED 是一种能够辅助心肺复苏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分析心律,自动发现是否需要心脏除颤,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
然而,在2005年之前,AED只在专业急救人员和医疗机构中被广泛使用。
而这份指南强调了AED对心脏病突发患者的作用,并提倡将AED普及到更广泛的公共场所和社区,以提高心脏骤停时的救治速度和抢救成功率。
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指南对心肺复苏的质量保证的要求。
指南明确指出,心肺复苏必须保持高效且连续,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100到120次/分钟,深度应控制在至少5厘米以上。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给予心肺复苏的高激励,这包括了简化程序的应用以及经常性的培训和持续学习。
在心肺复苏技术的指导之外,这份指南还介绍了一些与心脏病急救相关的内容。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抢救,心脏电生理和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超早期治疗等等。
这些内容的完善使得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为了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指导资料,为心脏抢救工作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然而,2005年的指南只是一个起点,为后续指南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我们能够预见,未来的指南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患者和急救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急救的效果。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释义护理课件
人工呼吸时,应捏住患者的鼻 子,然后吹气两次,每次吹气 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 起。
人工呼吸应在开放气道后立即 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吹气量不 宜过大,以免造成胃部扩张。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在心肺复苏前进行预防,如正确掌握按压技巧、避免过 度用力等。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 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开放气道的方法包括抬头提颏法、 推举下颌法等,具体使用哪种方
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开放气道后应保持患者头部后仰, 以便于呼吸道畅通,同时注意清 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呕吐物。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 节,目的是向患者肺部提供氧气。
的生存率。
保障患者安全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是紧急医 疗救援中的重要环节,及时的急 救措施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 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
风险。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掌握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 的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 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提高
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培训方法与技巧
01
理论授课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CATALOGUE
心血管急救护理
急救药物与设备
急救药物
急救设备
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识别 心电图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识别 急救护理
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心律失常的识别
急救护理CATALOGຫໍສະໝຸດ E特殊情况处理VS
孕妇心血管急救
孕妇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母体和胎儿的生 命危险,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急救措施。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四)新生儿复苏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二十四)新生儿复苏
郑成中;尹小梅;钱方毅;李宗浩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04)002
【摘要】国际复苏联合会(ILCDR)推荐的《2000年版新生儿复苏指南》在全世界推广应用以来,对于规范从业人员新生儿复苏流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显著提高了新生儿复苏成功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随着复苏技术不断改进,2005年底最新的《2005年版新生儿复苏指南》问世,新版指南重
申了2000年版的大部分内容,对前版指南多项内容作了改进和调整,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郑成中;尹小梅;钱方毅;李宗浩
【作者单位】100101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儿科;100101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儿科;100101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儿科;100101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十七)电击和雷击
2.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十八)2005年美国
AHA的CPR及ECC指南的主要改变3.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十九)溺水4.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低体温5.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一)濒死性哮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苏与心血管急救·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二)儿科基本生命支持(下)200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Part 11: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Circulation 2005,112[suppl]:Ⅳ-156—Ⅳ-166)郑成中尹小梅译钱方毅李宗浩审校【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966(2008)08-0490-04作者单位:100101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儿科通讯作者:钱方毅,100101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电话:010-********,E-mail:qian_fangyi@ 作者简介:郑成中,博士,主任医师,主任2.5.8双人球囊面罩通气对于有明显的气道梗阻或肺顺应性降低或密封面罩和面部困难的患者,双人球囊面罩人工呼吸是必要的。
一名施救者用双手分别开放气道和扣紧面罩,另一名挤压球囊,两个人都应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2.5.9胃膨胀与环状软骨压迫胃膨胀可能干扰有效的通气并引起返流。
为减少胃膨胀,可采用以下措施:避免过高的吸气峰压(如缓慢通气);压迫受害者的环状软骨,仅适用于受害者已经丧失意识并且有第2名救助者时。
注意压迫的力量不宜过大,以避免阻塞气管。
2.5.10供氧尽管动物实验和理论资料提示100%氧气可能有副作用,但除新生儿以外还没有研究对比不同氧浓度在复苏中的作用。
新指南认为在没有新的研究证据资料情况下,医务人员仍应用100%的氧气进行复苏(级别未定)。
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可考虑停氧,但需密切监测,确保适当的氧供给。
注意尽可能湿化氧气防止黏膜干燥和气管内分泌物变稠。
面罩给氧对于一个有自主呼吸的患儿来说,面罩可提供30%~50%的氧浓度。
为得到较高氧浓度,应用密闭的非重复呼吸面罩,氧流量达15L/min,以保持贮氧袋膨胀。
鼻导管给氧婴儿和儿童型鼻导管适合有自主呼吸的患儿,氧浓度根据儿童的体形呼吸频率和呼吸功能选择。
例如仅2L/min 流量能够提供小婴儿吸入氧浓度>50%。
2.6检查脉搏(医务人员实施,流程图中长方框5)新指南在脉搏检查方面有较详细论述。
如果是医务人员施救,应该在10s 内完成检查脉搏(婴儿的肱动脉,儿童的颈或股动脉)。
研究表明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一样不可能准确检查到脉搏情况,常常是没有脉搏误认为有脉搏。
由于上述原因,如果在10s 内不能明确是否存在脉搏(如没有脉搏或不能确信有脉搏),则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此推荐方案有利于尽早给予胸部按压,减少因检查脉搏而引起的按压中断。
而且还强调,如果给氧和通气后脉搏仍少于60次/min,且有灌注不良的表现如皮肤苍白、紫绀,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婴儿与儿童心输出量很大程度依赖于心率,但尚无科学依据证实绝对的心跳次数作为胸部按压的启动指征。
一般来说,心率<60次/min 容易导致灌注不良。
推荐心率<60bpm 作为低灌注的指征是基于易于教学和技术操作的考虑。
如果心率≥60bpm ,而且患儿无自主呼吸,则仅给予人工通气,不做胸部按压。
对非医务人员无需培训他们如何检查脉搏,应在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2.7无胸部按压的人工呼吸(只适用于医务人员;流程图中长方框5A)如果脉搏≥60次/min ,但是无自主呼吸或无足够的自主呼吸,则应以12~20次/min(每3~5s进行1次人工呼吸)的频率进行人工呼吸而不进行胸部按压,直至自主呼吸出现。
每次呼吸都应超过1s,并且可见胸廓起伏。
进行人工呼吸时,每2min应再评估脉搏一次(IIa级),但时间不应超过10s。
2.8胸部按压(流程图中长方框6)胸部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不要按压在剑突上,在每次压下后应使胸廓完全弹回(Ⅱb级),胸廓完全再扩张能改善血液回流心脏。
一项人体模型研究显示,确保完全弹回的方法是在每次按压后轻轻地抬起手离开胸廓,但这未曾在人体上进行过研究(证据级别未定)。
新指南强调推荐高质量按压的特征是:①按压用力:用力压迫胸腔,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②快速按压:约按压100次/min;③在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弹回;④尽量减少中断胸部按压。
对婴儿受害者,非医务人员和单独救助者采用两指按压胸骨,放置在两乳头联线的下面(Ⅱb级)。
两拇指环绕胸外心脏按压推荐用于有2个医务人员救助者在现场时,救助者双手环抱患儿胸部,手指按胸骨上,两拇指环绕,应用拇指用力挤压胸廓胸骨下1/2,用两大拇指按压使胸骨下陷1~1.5cm。
如果是单独救助者,或者不能环抱患儿胸部,则可应用两指法按压。
由于两拇指环绕法能产生较高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压,能持续地保持胸部按压有适当的深度或挤压力,能产生较高收缩压和舒张压。
对于儿童,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采用单手或双手掌根法(类似用于成人的方法)按压胸骨的下1/2部位,但是不能压迫剑突和肋骨。
没有资料证实单手或双手法哪一种更有效,但儿童模型显示应用双手法能得到更高的挤压力。
由于儿童身高的差异以及救助者自己身高和力量大小的不同,救助者可用单手或双手掌根法压迫胸腔。
最重要的是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
2.8.1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协调(流程图中长方框6)理想的按压通气比例尚不清楚,但是研究结果强调以下几点。
①2000年推荐的按压通气比例在8岁以下儿童为5∶1,按压次数100次/min。
但是对于这种比率和按压率,在理想的成人模型身上实验每分钟只能完成50次以下,儿童模型每分钟只能完成60次以下。
②快速的胸外心脏按压能升高冠状血管灌注压,每次暂停胸部按压(如: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应用AED)后冠状动脉灌注压就下降。
③在院外或院内急救时,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非医务人员,在进行CPR时都会存在长时间的和频繁的胸部按压的中断,这种胸部按压的中断可以降低自主循环重新建立的几率。
④与由于窒息引发的心脏骤停相比,突发心律失常(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引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CPR的头几分钟通气相对不是很重要。
但是即使是窒息引发的心脏骤停,低于正常的少量通气,也可以维持适当的通气血流灌注比例,而胸部心脏按压产生的心输出量和肺动脉血流相当低。
⑤对于非专业人员救助者,所有年龄段的患儿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CPR很容易被记住,这可以增加现场能完成CPR的目击者的人数。
如果你是惟一的救助者,胸部按压30次(级别未定),接着进行2次有效通气,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暂停(Ⅱb级),在通气前确信气道开放。
对于2个救助者(例如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如接受过此项技术培训的救生员)做CPR时,一个人进行胸部按压,另一个人保持气道开放,以15:2的比例完成通气,尽可能减少暂停胸部按压。
不要同时进行通气和按压,无论是口对口或者面罩球囊通气。
有2个救助者时,15:2的比例适用于儿童至青春初期患者。
图1儿科基本生命支持流程图救助者疲劳能导致胸部按压比例和深度的不足,不能够使患者胸廓在两次按压期间完全弹回,胸部按压的质量将逐渐下降,即便救助者否认感到疲劳,也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一旦婴儿、儿童或者成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2个救助者不再需要在完成CPR循环时导致因通气而暂停胸部按压,而是在不中断通气下持续不断地胸部按压100次/min以上,同时进行8~10次/min 的通气,但应注意避免过度通气。
为避免救助者疲劳,2个或更多的救助者应轮流做胸部按压,大约每2mim替换一次,以防止按压者因疲劳导致胸部按压质量与频率下降。
替换应尽可能快(理想情况是5s内完成),以避免中断胸部按压。
2.8.2仅进行胸部按压的CPR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前几分钟内,通气并不是必需的,此期间如果气道是开放的,周期性的喘息和胸腔被动性弹回可以提供通气,但由于婴儿和儿童大多数的心脏骤停并非由室颤所致,常常是窒息缺氧所致,理想的复苏应是迅速的通气和心脏按压。
如果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提供通气,仅进行胸部按压的转归也明显优于没有给予CPR处理者(Ⅱb级)。
2.9启动EMS系统,获得AED(流程图中长方框7)大多数婴儿和儿童心脏骤停的原因是窒息。
单个救助者(除目睹突发事件者是医务人员外),首先完成CPR5个循环(大约2min),然后启动EMS,继续开始CPR,应尽可能减少中断胸部按压。
如果有更多的救助者,当发现婴儿或儿童无反应,一个救助者进行CPR,另一个救助者启动EMS,获得AED,并尽量减少中断按压。
2.10除颤(流程图中长方框8)室颤可能是突然虚脱的原因,也可能发生在复苏过程中,被目击突然虚脱的儿童(例如儿童运动中突然虚脱,提示很可能是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立即CPR和快速除颤。
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对电休克(除颤)有反应,被称为“可电击复律的心律”(shockable rhythms)。
许多体外自动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AEDs)在识别儿科可电击复律的心律上有很高的特异性,一些AEDs配备1~8岁儿童专用电极或其他配件以减少放电能量。
具有小儿型的AED,其AED在识别小儿可电击复律的心律和控制给予电击能量方面具有高度特异性,在急诊室没有儿童型AED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标准型AED除颤。
2000年指南已经证实1~8岁儿童应用AE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实1岁以下婴儿AED的使用效果(级别未定)。
在抢救≥1岁小儿的过程中,若所用AED不具备这些功能,可使用成人电极和能量除颤。
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除颤,立即恢复胸部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按压。
2.11关于CPR辅助装置没有足够的资料推荐或反对在婴儿和儿童应用诸如按压胸骨、加压-减压CPR、插入腹部按压CPR (IAC-CPR),或者阻抗仪等机械装置(级别未定)。
3异物气道阻塞3.1流行病学和识别90%以上因异物吸入导致死亡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65%是婴儿。
引起婴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液体,然而在儿童,气球、小物件、食物(如:热狗、圆的糖果、果仁和葡萄)为常见的异物气道阻塞(噎塞)(foreign-body airway obstruction,FBAO)原因。
异物气道阻塞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呼吸困难伴咳嗽、干呕、喘鸣或喘息。
这些气道阻塞的征象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突发性呼吸困难相区别。
3.2异物气道阻塞的解除异物可以引起轻度或严重的气道阻塞。
如果异物气道阻塞比较轻时,儿童可以咳嗽、说话,比较严重时就不能咳嗽和发声。
如果FBAO比较轻时,应让受害者咳嗽清理呼吸道,当比较严重时(如:不能咳嗽、不能发出声音)采取以下处理:对儿童可以施行横膈膜下腹部冲击性挤压,直至异物被清除或患者意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