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绰授宇文泰之帝王术

合集下载

宇文泰和苏绰经典对话

宇文泰和苏绰经典对话

宇文泰和苏绰经典对话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

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

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

其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史籍中并无记载。

而在下有幸得到一部千古不外传的秘籍,是专门讲述治国之道的书,其中就有一段就说到二人的这次谈话,现为读者节录如下: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

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

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

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

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

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

”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

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

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

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

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

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

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

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

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帝王之术-用贪官

帝王之术-用贪官

帝王之术“苏绰定律?”用贪官反贪官史载,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日三夜,才有了让人回味无穷的“苏绰定律”。

“苏绰定律”的核心是乃是用贪官反贪官,在他看来这是江山永祚的法宝。

这个理论的起点是的人自私性:要想让人给你卖命,必须给他好处,你又没有那么多钱,就只有让他们用给的权去贪贿。

这样他们的把柄就攥在你的手上,他就不敢的异志,就得死心跟随你。

用贪官反贪官,可以清除异己,可以让他们人人自危,与你同心同德。

一旦民怨沸腾,那就杀之以谢天下,抄其家,没其财,颂声起,天下太平。

一番对话,让宇文泰自以为得到了千古帝王之术。

北周开国者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

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

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

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

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

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

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

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

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

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

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

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

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

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

《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史·苏绰传》原文及翻译北史原文: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日:“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

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识。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台中咸称其能。

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

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

帝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北史•苏绰传》,有删改。

)译文: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

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

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

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

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

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

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

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

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

惠达入内呈报。

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焯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

”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书·苏绰传》《北史·苏绰传》2、《北史·崔悛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史·崔悛传》原文及翻译北史原文:㥄字长儒,状貌伟丽,善于容止。

齐神武至信都,以为开府谘议参军。

神武入洛,议定废立。

太仆綦俊盛言节闵帝贤明,可主社稷。

作色而前曰:“若其贤明,自可待我高王。

从一篇游戏文章认识宇文泰和苏绰

从一篇游戏文章认识宇文泰和苏绰

从一篇游戏文章认识宇文泰和苏绰今日在网上偶然读到一篇虚拟文章,乃是宇文泰与苏绰对话录,作者为谁,已难考证。

但此篇在网上流传甚广,从其行为或观点而推测其用心、动机,实乃诛心之论。

这篇文章有文白两种,感觉文言有味,现转录如下:宇文泰苏绰问答录--帝王之术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

向来慕曹操之术。

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

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曰:为臣者,以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

然,臣无利则臣不忠。

但官多财寡,奈何?问:奈何?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求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天下无不贪之官。

贪,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必为异己,以罢贪官之名,排除异己,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若贪,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官愈恐则愈忠,是以罢弃贪官,乃驭官之术也。

若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问:何故?曰:清官以清廉为恃,直言强项,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罢弃之?罢弃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为贪官,民怨沸腾,何如?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

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婪,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贪官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历史趣闻苏绰的六条诏书 六条诏书的内容及影响

历史趣闻苏绰的六条诏书 六条诏书的内容及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苏绰的六条诏书六条诏书的内容及影响
导语:西魏建立之初,国弱民贫,势力比不上东魏,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任用汉族士人苏绰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
西魏建立之初,国弱民贫,势力比不上东魏,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任用汉族士人苏绰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

这六条是:
其一,治身心;(修身养性也)
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

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

按现在的话说,“先治心”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其二,敦教化;(道德教化也)
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其三,尽地利;(生产富民也)
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其四,擢贤良;(人才选拔也)
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其五,恤狱讼;(法律公正也)
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其六,均赋役;(税役分配也)
生活常识分享。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训练5.全国卷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原卷版)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训练5.全国卷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原卷版)

2021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全国卷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Ⅰ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

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

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

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

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

又令百司习诵之。

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7分)2.(2020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

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学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

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

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

务 弘强 国富 民之道 , 故绰得尽其智 能, 赞成其事 。 ” (( ( 周 书- 苏绰传 )从整体来看 ,苏绰的 “ 六条
值 所在 。没有 对行 政管 理 的丰富 经验 和缜 诏 书 ” ,是 宇 文 泰 战 略 定 位 的 实 施 方 案 及 其 原 理
密思 考 , 是 无 法 想 到 这 种 记账 方法 的 。 其后 , 阐释 ,详 见 后 文 。 苏 绰 参 与 制 定 了 西 魏 与 东 魏 北 齐 对 抗 的 重 要 军 事 决 策 ,因功 封 爵 ,食美 阳 县五 百 户 , 关于 西 魏 北 周 时 期 宇 文 泰 稳 定 社 会 、 发展 经 济 的 措 施 ,学 界 已 经 多 有 介 绍 ,在 此 不 赘 。值 得 注意 的是其文化方 面的 “ 顶 层 设 计 ” 。读 史 稍 微 细 心 一 点 就 可 发 现 ,从 西魏  ̄ J I J L 周 ,有 一 个 在 历
治理 中 ,有 一个 人 物功 不 可 没 ,这 个 人 苏 绰 的 名 声 再 次 上 达 最 高 当 局 。 但 重 视 归 重 视 , 就 是 苏绰 。 南 宋 叶 适 曾经说 过如 此 话 { 吾 : “ 自宇 文泰 起 接 隋唐 , 百年 中精神 气 脉 , 并 未 当面 恳谈 , 宇 文 泰 依 然 把 苏绰 当做 文 人 看 待 ,
苏绰 的 “ 顶层 设 计 ”
经过魏 晋南北 朝的动 荡,隋朝最终 则 说 得 头 头 是 道 ,正 中宇 文 泰 下 怀 。 宇 文 泰 就 问
重新 统一 了 中 国 ,而 隋朝 统 一 的根 基 是 他 出 去 同谁 商 议 的 ,周 惠 达 告 知 是 苏 绰 ,并 顺 着
王佐之才”。由此, 由西魏北周 奠定的。在 西魏北周 的国家 宇 文泰 的问话 ,推荐苏绰有 “

人物 西魏改革谋主苏绰

人物 西魏改革谋主苏绰

人物西魏改革谋主苏绰人物|西魏改革谋主苏绰苏绰为西魏的改革倾注了全部心血,宇文泰对苏绰也深为赏识和信任,君臣相得、相知、相互信任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实属少见。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当时,南方有梁朝,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

三方之中,西魏的势力最为弱小。

但十几年之后,西魏却转弱为强,胜过了东魏。

后来,宇文泰的儿子不仅统一了北方,而且还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西魏能日益强大起来,是因为宇文泰在关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宇文泰是一个汉化较深的鲜卑人。

他执掌西魏政权后,锐意改革,欲走富民强国之路。

他颁布二十四条,后来增加到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式就是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设立正长(正指闾正、族正,长指保长。

保、闾、族是地方基层组织的名称),实行屯田,规定计账法(租赋的预计数)和户籍法等。

这些改革政策的施行,使西魏的封建秩序得到稳定,国家的财税收入有了保障,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宇文泰于公元541年又颁布“先修心、敦教化、尽地利、攫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的六条诏书,要求州县守宰作为施政守则。

为使百官熟悉它的内容,宇文泰还专门设立学校,挑选官吏在夜间到校学习,规定不通晓这个诏书的人不许当官。

“六条诏书”的提出,使西魏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汉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中“攫贤良”一条,认为门第高不一定能保证有才德,把才德提到了第一位。

这是打破门阀传统的一种新精神,意在打破过去只讲门第资荫的做法,强调在任用官吏、选举人才上注重德贤才良,因而是一种卓越的人才观。

又如“先修心”一条,把官吏的心术端正与否作为从政的重要前提,因而十分强调官吏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再如“尽地利”一条,把人民生计的好坏看做是治乱兴衰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政府要鼓励农民耕垦,发展农副业生产。

“六条诏书”不仅成了西魏施政的纲领,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后,也始终把“六条诏书”当作施政的纲领,其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十年真题2023年1.(2023年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

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

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2.(2023年新课标卷)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3.(2023年北京卷)“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

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2023年山东卷)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5.(2023年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2022年1.(2022年海南卷)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

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2.(2022年北京卷)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北周思想家苏绰的生平事迹

北周思想家苏绰的生平事迹

[键入文字]
北周思想家苏绰的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的官员。

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

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

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

临别时,宇文泰问道:“你家子弟之中,谁可以任用?”苏让乘机推荐苏绰,宇文泰便召苏绰担任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在一年多任职期间,宇文泰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但各官署中有难决之事,都要向苏绰请教才能决定。

官府之间的文书,也由苏绰定下格式。

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能。

后来,太祖与仆射周惠达议事,周惠达无法回答,请求暂时出外议论。

周惠达召来苏绰,把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刻为他衡量裁定。

周惠达之后入内禀报,他的回答得到宇文泰的称赞,宇文泰问道:“谁为你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宇文泰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

”随即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共济艰难
苏绰创制文案程式,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又制定计账、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537 年),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与宇文泰意见一致。

于是合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其活捉。

大统四年(538 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封爵美阳县子,食邑三百户。

又加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增邑二百户。

大统十年(544 年),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

苏绰为改革
1。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阅读答案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阅读答案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那么之九世孙也阅读答案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那么之九世孙也阅读答案苏绰字令绰。

武功人,魏侍中那么之九世孙也。

累世二千石。

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仆射周惠达见而异之。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

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

大祖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台中咸称其能。

后大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及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太祖称善,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

大祖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参谋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

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大祖益喜。

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

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

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威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太祖同。

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

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

太祖或出游,常预暑空纸以授绰,假设须有处分,那么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

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假设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太祖痛惜之,哀动左右。

至葬日,又遣使祭以太牢,太祖自为其文。

明帝二年,以绰配享太祖庙庭。

(选自《周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有删改)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宇文泰和苏绰,相爱不相杀

宇文泰和苏绰,相爱不相杀

宇文泰和苏绰,相爱不相杀在魏晋时期,宇文泰和苏缲是两个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们都是魏晋名门之后,相貌出众,才华横溢,性格开朗,深受民众欢迎。

宇文泰是宇文《帝王谱》的第三十三代孙,家族世代从事政治和文学。

他聪明绝顶,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领袖气质,很早就开始了政治生涯。

由于他始终坚持不阿,不谄媚,不附会权贵,因此备受人们尊重和爱戴。

他先后担任了魏国太子太傅、魏国右将军等职务。

在这些职务中,宇文泰一直积极地推行改革和发挥自己的才华。

苏缲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来自一个文化世家,在家中学习了很多古代的文献和诗歌。

他很早就展现了出色的文学天赋,多次在文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在政治上也非常成功,曾经推动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宇文泰和苏缲都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但他们两个的思想和理念却有很大的不同。

宇文泰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是稳定,他认为只有通过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而苏缲则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是改革和进步,他坚信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和强大。

尽管宇文泰和苏缲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相互尊重,相处融洽。

他们经常一起研究文化和政治,交流意见和看法。

他们在晋代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一次大型的政治会议上,宇文泰和苏缲曾经有一次很激烈的争论。

由于彼此的观点不同,他们竭尽所能地维护自己的观点。

尽管争执很大,但最终他们还是和好了,并且对对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重。

宇文泰和苏缲的友谊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上,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非常擅长诗词和文学创作,经常为对方送去自己的文学作品。

他们还一起旅游、赏花和狩猎,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并且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争执能动摇它。

在晋国的统治者们纷争不断、内部矛盾严重、政局不稳定的时期,宇文泰和苏缲作为两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们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非常宝贵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苏绰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苏绰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苏绰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①。

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

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

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

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周文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

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

周文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②,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

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周文同。

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

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及还,启知而已。

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③。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苏绰传》)【注释】①二千石:当时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此借指郡太守。

②诘朝:第二天早晨。

③气疾:哮喘病。

【阅读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寻.除著作佐郎寻:不久B.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对:回答C.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徐:慢慢地D.常预署.空纸以授绰署:部署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②君幸于.赵王B.①因问天地造化之.始②古之.人不余欺也C.①竟不设网罟而.还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①吾方任之以.政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3.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苏绰受到周文帝欣赏和重用的一组是()①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②周文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③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④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⑤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周文同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A.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绰之所以能够到朝廷担任行台郎中的职务,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推荐的结果。

课时作业22: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课时作业22: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刻石记功,其中的一段刻文曰:“六王专倍,贪庆傲猛。

率众自强,暴虐恣行……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秧。

义威诛之,殇熄暴悖,乱贼灭亡。

”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A.有统一全国的雄心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C.平定六国的合理性D.对六国残余有所防范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六王“专”“贪”“暴虐恣行”,导致内忧外患,而消灭六王是“义”“诛”,灭“乱贼”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平定六国的合理性,C选项正确;统一全国的雄心和六国残余等内容,在该段刻文中没有体现,A、D两项错误;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不是这段文字的主旨,B项错误。

2.《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答案 B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B项。

A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故排除;题干中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C、D项。

3.(2021·宝鸡市高二质检)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在地方代表中央负责监察郡县官吏的是()A.御史大夫B.郡守C.县令D.监御史答案 D解析秦朝在中央机构中行使监察职能的是御史大夫,但在地方机构中代表中央御史大夫行使监察职能的是郡一级的监御史,故选D项。

4.“(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秦朝驰道的修建()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 D解析秦朝没有诸侯国,故A项错误;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驰道方便了各地的交往,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

2020全国高考历史1卷

2020全国高考历史1卷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一卷试题选择题(4X12=48分)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口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惜景C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着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6.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患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髙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7.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丄耍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28. 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 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 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虽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 “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这一状况A. 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 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 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30.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总和我们合作的资木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 “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C
【解析】
【详解】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材料 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6.A
【解析】
【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周:北朝之一。

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

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公元557年—公元581年)。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

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

尤其是高欢,视西魏为劲敌,急欲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而东西魏力量对比又十分悬殊,东魏地广国富,人口逾二千万,兵强马壮,高欢能调动的军队不下二十万;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

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

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三月,他命各衙署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

并提拔了武功大姓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拟订治国大纲,革新政治。

《苏绰授宇文泰之帝王术》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用官。

问:何以用?
曰:用贪官,弃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
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
曰:奈何?
曰: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天下汹汹,觊觎皇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我!
苏绰大笑,曰: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

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问:何故?
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啧啧有声。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宇文泰大惊,曰:尚有乎?
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
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

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
民怨可消也。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