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1]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从本课题获准立项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为了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边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使课题能稳步有序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成效,我校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每周由各个课题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并现场做课,盘点这一年来的探索,也享受到课改真谛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一、加强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等,提高课题成员的素质,澄清有效教学的概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水平。
二、课题进展及实验成果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以课堂为切入点、生成点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开展,取得下列成效:学生方面:1、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
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掌握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结果的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教师方面:1、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分层教学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解读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春节返校之后,我在上课时发现近一半的同学上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特别是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尤其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有约3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已经跟不上了;有40%的同学认为学习数学太枯燥了,没有劲。
这使我想到了对不同的同学应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这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而我们潍坊市教科院所提出的“345”课堂教学模式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有着不同的评价方式。
数学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最终以选拔为目的应试教育下的评价,这种选择性评价,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常以“不及格”而“失败”告终,不免要挫伤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上后进生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一次比一次更差,导致“中考”“高考”仍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遗误了部分学生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可持续发展,最终最终达到理想的阶段?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的激励评价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目标“分层评价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于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使之相互适应,从而推进教学过程有效展开。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优势和学习需求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
(2)目标分层。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和要求作实际的分析,根据教材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按不同层面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3)测试分层。
指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段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优势和需要的不同选择一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体需要的最优化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里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
【最新推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2500字)-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2500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课题的涵义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课题的基本目标目标之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目标之二: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分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做扎实了,才吴中区迎春中学关彦华能最终实现课题的基本目标。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本报告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本研究调研了一所具有三个不同学习水平的高中,以了解分层教学在学生学习表现上的效果。
通过对用不同考核办法进行评定后,本研究发现,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
本报告还总结了分层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实施分层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效果,学习水平Introduction分层教学是指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放在不同班级,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近年来,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加,分层教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堂。
本报告将进一步探讨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以及它的效果有多大。
Methods本报告选择了一所有三个学习水平的高中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高中共有三个数学班,分别为:基础班、标准班和高级班。
基础班内有基础水平的学生,标准班有标准水平的学生,高级班有较高水平的学生。
本报告使用三种不同的考核办法评定学生在分层教学之前和之后发生的变化。
Results通过对比三个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分层教学前后的考核成绩以及调查问卷,本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
1.考核成绩方面,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与分层教学前比较,学生在分层教学后的成绩提高了显著,其中最大的提高出现在基础水平学生的成绩上。
2.调查问卷的结果上,分层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表示,在分层教学中,他们更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不同需求的体贴关怀,也更有动力做好每一次课堂。
Conclusion从本报告的调研结果来看,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分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种类归类的教学模式,其中存在着一些优缺点,如果想要真正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老师也需要做好许多准备,比如,要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编写出合理有效的分层教学计划,以及有效地管理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表现。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次旦久米
【期刊名称】《传奇故事》
【年(卷),期】2022()16
【摘要】一、课题提出背景数学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较严重。
经调查发现。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次旦久米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
2.设计作业分层优化教学效果——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与批阅尝试
3.整合资源灵活设计分层个性化作业——《农村小学数学中段分层作业个性化设计创新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策略研究之分层个性化作业设计
4.设计作业分层优化教学效果———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与设计
5.设计分层作业,优化教学效果—论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县级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初级中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二、课题的基本目标目标之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目标之二: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
结题报告
摘 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1]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从本课题获准立项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为了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使课题能稳步有序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成效,我校召开课题研究工作会,本研究小组每周由各个课题分工小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并现场做课,盘点这半年来的探索,也享受到课改真谛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一、加强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等,提高课题成员的素质,澄清有效教学的概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水平。
二、课题进展及实验成果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以课堂为切入点、生成点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开展,取得下列成效:学生方面:1、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
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掌握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结果的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教师方面:1、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word完整版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界定本课题中农村初中指的是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乡镇。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分层次教学,“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水平结构在某单元前作出新的选择。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是指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1、班级授课制下,如何解决不同学生间差异性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2如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3、三、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a)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组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
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b)“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如果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失去平衡,形成认识冲突,在冲突的解决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在分层设置时,首先致力于摸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1课题研究发展学的智力不能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区,也不能高于学生的潜在水平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题报告“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罗山中学:吕国旺编号:lzjy151606二0一六年十月《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晋江市罗山中学吕国旺编号:lzjy1516062015年9月至今,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教务处及教研室的指导下,本组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总结将近一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针对我校生源素质,多数学生的底子较为薄弱,动手能力差的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学校开始采用“四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自学、互学、测学。
转眼间,已过五个年头了,广大师生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与反思,汇聚全体的智慧,凝结许多校领导与教师们的心血,它是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然而,在采用“四学”课堂教学模式一段时期后,作为在一线课堂教学的我深刻体会到“导学”的重要性,即设计与编写“导学案”,教师在教学之前要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即要考虑学生学习知识内容,还要考虑教师在进行组织教学中的一些环节的如何运作,以及课后反馈等等,它的形成应该是立体的、多方面的组合。
为了发挥导学案的最大作用于价值,我提出此课题与各位同仁共同研究与实践。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阶段小结
县级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阶段小结××××初级中学数学课题组2010年1月—2010年3月第一阶段小结一、第一阶段主要任务:1、查阅文献,进行课题论证。
2、根据立项申请的批复,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开题工作。
二、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1、以集体学习的形式进行课题论证。
得出:当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生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决定了此课题存在的价值,迫切需要我们直面研究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
2、撰写开题报告,安排课题研究在各阶段的任务,布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完成课题开题工作。
3、此阶段我们还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负责课题的组织和落实。
2010年4月—2011年6月第二阶段小结一、第二阶段主要任务:1、调查各班数学成绩分化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2、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法,具体实施分层教学。
3、进行对比分析,撰写课题论文。
4、进行阶段性实验小结,总结经验。
二、第二阶段取得的成果:1、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分层现状。
2、课题组成员在课题实施阶段,积极探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模式,并且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完成学习笔记。
3、课题组成员撰写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进行实验教学,编制《教学设计和案例集》。
4、课题组成员完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并制成《论文集》。
2011年7月—2011年12月第三阶段小结一、第三阶段主要任务:1、积累资料,进行结论分析与探究。
2、检测实验效果并进行推广,反思与问题。
3、初步探索分层教学的新模式。
4、对研究资料全面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性报告,结题。
二、第三阶段取得的成果:通过两年来的研究,我们认为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
对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以下优点: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初中数学分层教育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1)缺乏自信心
(2)难度过大、梯度过陡,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学生个性品质较差
(4)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不高。
(5)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不够
2.探索分层教学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1)学生分层(2)教学目标分层(3)教学方法分层(4)作业分层
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农村中学初四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1.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研究及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我校地处莱阳西北部,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初四学生存在很大的自身差异。自身差异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学习目的、态度上的差异;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校学习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逐渐趋向于“学习优等生”、“一般学生”、“学习困难生”三个层次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差异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到初中阶段特别是初四,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已十分明显。
课题组成员:李英俊 董少伦 姚旭东
报告执笔人:孙冬梅
[摘要]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充分贯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计划和总结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计划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
一、工作重点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常州市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的教科研一体化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
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
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
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把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
5.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
6.进行过程化管理。
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
期初定好工作计划,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
二、具体工作安排9月份1. 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 当今,教育领域正在全面推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
但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先得猜想、发现一个命题的内容,在完全作出证明之前,先得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还得推测证明的思路。
你先得把观察到的结果加以综合,然后加以类比,你得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尝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的不是论证推理,而是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
在解决问题时的合情推理的特征是不按逻辑程序去思考,但实际上是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整合进来的一种跳跃性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的涵义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
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
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形式。
合情推理所得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合情推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三、课题的基本目标目标之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目标之二: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合情推理能力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做扎实了,才能最终实现课题的基本目标。
2、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
3、对比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
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如: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以学生有实际经验的向东向西问题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法则记忆和运用,而对产生法则的思维一带而过,又如,对于加乘法各运算律也都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形式提出的,重视这样的推理过程(尽管不充分)既能解释算律的合理性,又能加强对算律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再如,初中教材是用温度计经过形象类比和推理引入数学数轴知识的。
再如:求绝对值|-5|=?|+5|=?|-2|=?|+2|=?|-3/2|=?|+3/2|=?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相反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并作出简捷的叙述。
通过这个例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再结合数轴,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
”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
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3、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它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
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如: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受欢迎?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水果。
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计算器(机)模拟等大量的实验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其合理性的理解。
4、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
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
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如,观察人行道彩色水泥地砖铺设的方式:像图(1)(2)(3) 这样铺下去,第n 个图形中有多少块彩色水泥砖?(由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合情推理)再观察铺地所用的地砖不仅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正三角形……那么用正五边形的地砖能够没有缝隙又不重叠地铺地吗?六、课题研究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注重采用“严谨性、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合情推理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现行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保留了传统的数学课程对于演绎推理的重视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把合情推理首次明确写入了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中。
课题组在仔细研究阅读了有关合情推理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合情推理进行了界定,并简要概括了归纳、类比、联想、直觉四种合情推理的重要形式的涵义与作用。
其次,在对620名初中学生和30名一线教师的调查分析与访谈,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目前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总体上比较欠缺,尤其是类比推理和直觉想象能力。
(2)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特点。
(3)教师们对课程标准中所提的合情推理在教学理念上较为认可,但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合情推理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缺乏在该方面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指导。
(4)《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为我们开展合情推理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空间。
最后我们对合情推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构想,结合实证研究,概括与提炼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情推理教学的若干途径与方法:(1)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探索与尝试有利于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2)从“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入手,运用数学方法论的方法,挖掘和寻找有利于合情推理能力提高的生长点。
(3)从平时的“数学解题研究”入手,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4)从“学生成长的阶段性与各类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入手,做好初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阶段性与层次性的培养。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近几年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我们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中有一人在2008年举行的“河北省多媒体与数学课堂赛课”活动中获省一等奖,是张家口市桥东区的首次获一等奖,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课题组成员经常被教研室邀请对全区教师开展讲座,先后参与了《轻巧夺冠》、《全程突破》两本书的编写工作,一批年轻教师依靠这一课题迅速成长起来了。
2、实验班的学生与非实验班的相比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意识增强了,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多人次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在去年的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特别是我校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是全区最高的。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不仅增强了组内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合作精神大大的增强了,而且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
很多老师跟同学交上了朋友,他们之间不仅只讨论数学问题,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也经常在一起交流。
4、构建了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如何在学生活动中、教学目标中、教学方法中、作业分层中、辅导中的培养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