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绪论课件2011

合集下载

汉语史(一)绪论

汉语史(一)绪论
收錄於《甲骨文精粹選讀》(語文出版社,1996年)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1988年)《商 周古文字讀本》(語文出版社,1989年)《馬王堆漢 墓帛書》《郭店楚簡》《睡虎地秦墓簡》《上海博物 館藏戰國楚竹書》等
兩漢:簡帛文獻
收錄於《銀雀山漢簡》《居延漢簡》《居延新簡》 《敦煌漢簡》《尹灣漢簡》《懸泉漢簡》《武威漢簡》 等
上古漢語:先秦、秦漢(西漢是上古向中古
的過渡階段) • 上古前期:殷商西周 • 上古後期:東周秦漢 中古漢語: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初唐、中唐 是中古漢語向近代漢語演變的過渡階段) 近代漢語:晚唐五代到晚清 • 近代前期:唐五代北宋 • 近代後期:南宋元明清 現代漢語:鴉片戰爭以後
四、漢語史的研究材料
2. 漢譯佛經:
初期漢譯佛經的口語化程度高於同時的中土文獻,
利用漢譯佛經研究漢語語法,可以清楚地看到某 些漢語語法成分演變的軌跡。
《中本行經》《撰集百緣經》《六度集經》、
《雜寶藏經》《賢愚因緣經》《佛本行集經》 《百喻經》……
漢譯佛經主要保存在《大藏經》中。目前流行的
是使用日本的《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 经》),國內亦出版了《中華大藏經》。
收錄於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項楚《王
梵志詩校注》、任二北《敦煌歌辭總編》
現在所見禪宗語錄《壇經》《神會語錄》也出於敦
煌寫本。
五、漢語語法史參考書目
楊伯峻、何樂士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
出版社,2001。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呂叔湘文集》第一
卷),商務印書館,1990。
東漢魏晉南北朝的一些史書究竟用作哪個時代的
語料,學術界有爭議。如《後漢書》(劉宋范曄 撰)、《晉書》(唐房玄齡撰)、《南史》(唐 李延壽撰)、《北齊書》(唐李百藥撰)等。 以史書所記載的年代爲准或以作者寫作時間爲准 皆失之偏頗。徵引前代的原始資料應當看作前代 的語言,而記事、敘述性語言可能是作者寫作時 代的語言。

第一讲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第一讲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三、古代汉语课程
(二)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初等教育、小学 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它在 专业培养中的定位表现在:既是专业课, 又是基础课、更是工具课。
三、古代汉语课程
(三)课程任务
1.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 识,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 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无今人注释的文言 文;
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理论,即古代汉
语通论常识。

文选 感性认识



指导
阅读
古代汉语 基础知识
理论总结
文选
精讲——着重于字、词、句有关知识的讲解,部 分篇目要求背诵; 学习文选是为了使我们通过这些语言材料来掌握 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语法规律,丰富自己对古 代汉语的感性知识,是本课程最重要的内容。
三、古代汉语课程
(五)课程内容 只包括文言文,不包括古白话文,由文选和古
代汉语通论两大部分组成。文选部分,选读古代 的历史作品、文学作品、哲学作品。古代汉语通 论常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古汉语基础知 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必要知识。 1.阅读原始文献材料,即学习文选;
2.学习有关语言文字规律(汉字、词汇、语法、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 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 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 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 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 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 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
语言写成的作品。
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
古白话--古白话文 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分支。 古代汉语口语——已消失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绪论课件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绪论课件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01 文化传承
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理解中 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基础。
02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是学科研究的基本工具。
03 语言学研究
古代汉语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 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也有重要影响。
古代汉语的历史与发展
04
古代汉语的应用领域
文学与艺术
古代文学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基础,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学的创作 手法、风格和思想内涵。
艺术史研究
古代汉语在艺术史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通过对古代艺术作品的描述、题跋和文献记载的研究 ,可以深入了解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历史与考古
意义完全相反。
词的消亡与更替
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语在现代汉 语中已经消失或被其他词语所替 代,这些消失或更替的词语大多 与古代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
化环境有关。
语法的演变
词序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常常放在宾语之后,而 在现代汉语中则通常将谓语放在宾语之前。
虚词的变化
详细描述
通过对古代汉语语音和音韵的研究,可以深入了 解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过程,探究方言的形成和 演变,为现代汉语语音和方言研究提供重要的理 论支持。
词汇与语义
01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义是其语 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具 有重要意义。
02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义随着时 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不同历 史时期的词汇和语义特点各异 。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义 有助于准确把握文献中的思想 内涵和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汉语史讲稿I(绪论)

汉语史讲稿I(绪论)

例如《说文》:“冓,交积材 也。”“構、遘、觏、講、購、溝、媾”, 从“冓”得声,都有“交接相通”的意思。 《说文》:“構,盖也。”也写作“搆”。 《淮南子·本经》:“大構驾,兴宫室。” 《说文》:“遘,遇也。”“觏,遇见 也。”“講,和解也。”“購,以财有所求 也,”“媾,重婚(交互结为婚姻)也。” 《释名·释地》:“溝,搆也,纵横相交搆 也。”
有些在某一时期看来是罕见或特殊的现象,在 另一时期却可能十分常见或者暗示着某种语言变化 的规律。用“见”和“于”表示被动.在春秋以前 还只是个别的例子,如《沈子簋》:“乃沈子妹克 蔑,见厭于公。”春秋以后就变成了十分常见的形 式。“屯(纯)”作总括词“皆”讲在先秦典籍里也 只有个别例子,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訾 (zī)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考工记·玉人》: “诸侯纯九,大夫纯五。”郑玄注:“纯犹皆也。” 朱德熙从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竹简里, 发现这类用法的“屯”字达21个之多。六朝以后写 作“镇”,也很常见。如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 诗》:“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对于汉语,我们应当有比较全 面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懂得它 的今天,还应当懂得它的昨天 和前天,从而预见它的将来。
一、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
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内部规律的 科学,它研究的是汉语发展的历史。它 的任务是要研究汉语发展的特殊的内部 发展规律,研究汉语语音、语法、词汇 各要素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结 果。
5.探源。就是探明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 演变,以便了解它的发展线索和规律。可以抓 住现代汉语的某一现象向古代一直追上去,也 可以抓住古代汉语的某一现象向现代直追下来, 还可以抓住中古汉语的某—现象既向上追溯, 又向下推求。例如林焘的《北京官话溯源》是 从现代北京话出发探索它的起源,而朱德熙的 《说“屯(纯)、镇、衠(zhūn)”》从河南战国 楚墓竹简中的“屯”字,上推甲骨文,下推现 代方言,探索了总括词“屯(纯)”的整个发展 历史。

汉语史绪论课件2011

汉语史绪论课件2011

绪论王力先生简介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早年家境贫寒,14岁时,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

27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从此致力于汉语语言科学大厦的构建工作。

五十多年里,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是我国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一代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王力一生著作等身,写了近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种,论文近2O0篇。

主要专著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

其重要论著编入《王力文集》(20卷)。

第一节一、汉语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及意义1.对象:汉语的历史,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演变历史。

2.任务:研究汉语史,就是要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特别是特殊的内部规律。

3.意义:(1)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2)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学好普通话(3)有助于中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法律思想史、民俗史等学科的研究(4)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普通语言学理论二、汉语史研究的依据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可以分为韵文和散文两部分。

研究语音史,韵文最为重要。

先秦古音的韵部主要就是根据《诗经》《楚辞》及先秦散文中韵文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研究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历代文学、哲学、政治、医学、科技等方面的著作非常重要。

甲骨卜辞是研究上古汉语最为可靠的材料。

春秋战国,学术繁荣,典籍大大丰富。

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论语》,诸子散文《老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战国策》《楚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研究语料。

汉语史绪论

汉语史绪论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 例1:“朕” 例2:癌,《中华大字典》(1915) “yan”,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然 读“ya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为 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 (inflammation)有所区别,才将“癌” 改音“ai”。
第一节

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 注意的问题
2、区分通例和特例 黎锦熙:例不十,法不立。 王 力:例外不十,法不破。 例1、《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 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第一节
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 注意的问题
3、注意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之间的联 系。 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大厦 语法----用词造句的规则 (建筑的规则) 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客 (修好的大楼的外观)
汉语史
第一章 绪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概念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 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 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 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 规律。
第一节
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 注意的问题
一、汉语史学习的重要性: 1、汉语史是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 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古代文化遗产,可以 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 扬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 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汉语史,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学习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一、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1、外语借词(外语借汉语和汉语借外语) 2、亲属语言:语言学家根据各种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 近或共同成分的多少推测出世界上存在着汉藏语系,印 欧语系,闪汉语系等几大语系。古汉藏语是汉语及其亲 属语言的源头,由它分化出来的语言据查大大小小不下 300种,比如像汉语、藏语,泰语,苗语,缅甸语,壮语 等。这些语言来自同一个母亲,因此有着亲属关系,是 亲属语言。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旁证汉语史上 某些语言现象。 四、现代汉语方言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绪论部分课件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绪论部分课件

(三)古代汉语课学习的对象是文言文,重点是先 秦两汉的作品(源头) 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除了“文选”(历代的文言文、 韵文、诗歌)外,还要学习必要的古代汉语常识,重点 是传统语言学常识的现代分析。传统的语言学与现代语 言学的分类有差别: 文字学(形 文字学 形) 音韵学(音 音韵学 音) 训诂学(义 训诂学 义) 文法学(后起 文法学 后起) 后起 语音学 语义学 语法学 修辞学(同时属于文学范畴 修辞学 同时属于文学范畴) 同时属于文学范畴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一)继承文化遗产的需要 (二)提高文化素养的需要 总之,学习古代汉语的最终目的, 是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同学 们获得较高层次的愉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一)理论和实践结合 (二)掌握学习的方法。 1、 究 2、横 3、纵 较 类
(三)学会辞书的运用古代汉语第一章 Nhomakorabea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的含义 古代汉语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族 年 五四”运动 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的分期: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 中古汉语(东汉末年——隋) 近代汉语(唐代——1919年)
(二)古代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书面语言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 基础而进行加工的书面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文言 文言;一是 文言 汉代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即通 常所说的古白话 古白话。 古白话 文言严重脱离口语,却又能形成一个系统并发展到 现在,原因有二: 一是语言内部的原因,即汉字不随口语变,因而文 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一是语言外部的原因,即古代文人追求简古(简略 古奥),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品位等。

汉语史课件11

汉语史课件11
日本人有时用古代汉语中的现成词语去翻译 西方的新概念,这些词语形式上为古代汉语所 固有,意义上有的有继承关系,有的很不相同。
3、日语借词
日本人除用汉字构词来翻译西洋作品外, 自己还创造了一些新词,这些也用汉字构成, 后来借入中国。跟“来自西洋,路经日本”的 日译词不同,这些词是真正的日本产物,数量 有几百个之多。
清朝统治者对外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中西 交通几乎陷于停顿、到了雍正时候,“大开洋 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中西交通重新开 始繁荣起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 巨变。

帝国主义的大炮和军舰吓坏了清朝统治者,也
使一部分人认识到老一套不行了。他们强调办理洋务,
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开设学堂,创办制造局。
近代汉语同义词的发展
在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基础上,近代同义词 也有了巨大的发展。首先,上古和中古产生的 同义词,有许多近代仍然广泛应用,成为近代 汉语同义词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近代汉语词汇的口语方言词
大量口语方言成分涌入文学语言,是近代 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之一。
它们经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和相应的普通 词语并存。这些词在发展中显示了不同的生命 力。有的生命力强,逐渐融化于普通词汇之中 一直流传到现在,有的现代普通话已不用了, 但在方言里保存着;有的现代形式上存在,意 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则在发展中逐渐消亡了。 这类词往往可以写成不同的书面形式,当时不 难听懂,后人看起来却不免增加困难。
这些词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一是借用日译词和日语借词 二是印欧语借词 三是自造新词或旧词新用
一、日译词和日语借词
1、日译词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量翻译了西方的
文化科学书籍,其中绝大多数是日本人用汉字
构造新词进行意译的。后来中国人把这些词连

《汉语史-绪论》课件

《汉语史-绪论》课件

2、中古汉语阶段。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 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 产生;舌上音产生;大量古入声字变为去声。
(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 量增加;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
(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系词 “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 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将”和 “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
近代汉语的作品,特别是元明清的文献,要注 意其中方言色彩的考察。
参考书
殷国光等 《汉语史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1。
王力 《汉语史稿》 商务印书馆 向喜 《简明汉语史》 商务印书馆 2010.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商务印书馆
2005.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北京大学出
三、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步骤
1、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若干个历史层面(如 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唐五代等)
2、在每个历史层面确定若干部具有代表性的 文献作为考察对象。
3、对各个层面语料中的研究对象(语法、词 汇等)进行分析归纳。
4、对归纳出的结果作历时的比较,追寻其历 史发展轨迹。
5、对语言现象的历史变化力图作出解释,探 讨原因,总结规律。
(6) 拿旧书侪卖脱伊。(上海话) (7)将条颈链卖咗佢,唔系有钱啰。(广州话) (8)汝爱将惹字写好其。(中山客家话)
二、汉语史研究语料简述 上古汉语: 甲骨文献、金文文献、简帛文献、诗经、尚书 诸子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史记、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
汉书、论衡;太平经、修行本起经等东汉汉译 佛经
第三节 汉语史的分期
如何给汉语发展史分期,主要有两种看法,依 据两种标准。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总结词
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 法,拟人则是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特征的 修辞手法,排比则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的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名词表 示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句子成分则是用来描述句子中各个词语所 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表示句子主题,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
• 总结词:掌握词类和句子成分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至关重 要。
• 详细描述:了解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打比方来形象地描述事物,例如“月如 镜”。
借代
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例如 “布衣”代指平民。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例如“花笑人”形容花开得 美丽。
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例如 “欲饮琵琶马上催”。
04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词类与句子成分
• 总结词: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01
总结词:重要性
02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古代汉语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专 业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古代汉语对于研究汉

汉语史(全套课件582P)

汉语史(全套课件582P)

音韵研究方面;
训诂研究方面; 辞典编撰方面; 古文字研究方面。
《老子· 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 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汉语史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和基本音韵术语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普通语音学知识复习 现代汉语语音的结构和系统
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经前)为上古期(三、四
世纪为过渡) 公元四到十二世纪(南宋前期)为中古时期(十二、 十三世纪为过渡) 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 1840—1919为过渡) 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第四节 汉语语音史的分期
2.吕叔湘先生的“二分法”
清初;3)现代汉语 清初之后至现在
第五节 汉语史研究简史
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到 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南北朝初期至 明末,是语音研究阶段;清初至今,是全 面发展阶段。
语义研究阶段
这一时期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
《方言》类、《释名》类等。东汉许慎的著名 著作《说文解字》也出于这一时期,但在性质 上与上述著作有所不同,它是后世汉字学的代 表著作,其影响历近两千年而不衰。

区分:
①发音部位, ②发音方法。
辅音(二)
音节(一)

汉语音节结构⑴:
音质 音高
结构: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
可以没有 必须有
例:
宾 批 因 衣
声母(一)

声母和韵母的位置:
音节: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
声母 韵母

汉语史(一)绪论PPT文档共26页

汉语史(一)绪论PPT文档共26页

Hale Waihona Puke END汉语史(一)绪论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汉语史(全套课件882P)

汉语史(全套课件882P)
以下为漢水。
• 篆体
• 金文
• 2、什么叫历史 • 《说文》:历,过也,传也。 •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 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 移动。
• 历史就是人们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记 录。
• 3、什么是汉语史
• 汉语史就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 学。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 法系统、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 睢》)
•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邶风·新台》)
• 戚施:驼背。
• 《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 施。” 毛传:“戚施,不能仰者。”
二、汉语史研究的依据
• 汉语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汉语文献语言。
1、汉语发展的两个系统
• 汉语发展的两个系统:口语和书面语 • 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 中古以后出现两种书面语:文言和古白话。 •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
汉语史
第一讲 绪论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 1.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 • 2.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7年; • 3.沈祥源、杨子仪主编,《应用音韵学》,山西
教育出版社,1990年; • 4.唐作藩著,《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 5.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 其次,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给 后代的语音分析和研究语音发展规律带来了极大 的方便,同时也给拼音字母的制定工作带来很大 的启发,近代的注音字母和现在的汉语拼音字母 都与三十六字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2、古音标注
• 古音研究成果分为音类和音值两个层次。 • 用汉字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主要功能是区

第1章绪论(DOC)

第1章绪论(DOC)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语史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意义一、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先看《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用今天的话来念,第一、二章还押韵,第三、四、五章已经不押韵了。

但在《诗经》时代都是押韵的。

“得、服、侧”同属于职部,“采、友”同属于之部,“芼”属于宵部,“乐”属于药部,宵药合韵(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中华书局,1999:474)。

再看《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晋侯(按:指晋文公)秦伯(按:指秦穆公)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按:指晋文公为公子逃亡时经过郑国,郑没有以礼待他),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fan2)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如果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发现有许多地方不同。

例如,“军”、“是”,词性不同;“无礼于晋”、“贰于楚”、“言于郑伯”,语序不同;还有“子”的意思、语气词等很多地方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因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无时无刻不在变。

但这种变化是渐变的,短时间里可能不容易看出来,时间一长,差别就显示出来了。

以上两例都是上古汉语材料,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所以差别很明显。

但同样也存在继承。

这种发展变化,就是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我们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并非无源之水,如果从商代算起,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汉语史要研究的内容。

汉语史是研究汉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汉语发展、变化的历史。

汉语史课件(一)绪论

汉语史课件(一)绪论
衣带渐 宽终不 悔
《汉语史》
主讲:王世利 E-mail:wangshili@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结
现代汉语的特点 汉语语音史 汉语词汇史 汉语语法史
绪论



一、汉语史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二、汉语的历史分期 三、学习汉语史依据的材料 四、应有的学习态度

《方言》:全称;作者;东晋郭璞的注和清代戴震
的疏证;体例 (卷1):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 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 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说文解字》 《释名》 郑玄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三个阶段: 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前三世纪)—东晋末 (五世纪),《尔雅》《方言》《说文解字》 《释名》及郑玄等。 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五世纪)—明末 (十七世纪)出现了一批韵书(如《切韵》系 韵书)和韵图 全面发展阶段:清初(十七世纪)—现在
2、吕叔湘(1985) 古代汉语 公元前500-公元700年 早期官话 公元701-公元1900年 现代汉语 公元1901-现在
3、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2001) 古代汉语 公元前700年-公元前200年 中古汉语 公元前199-公元900年 早期现代汉语 公元901年-公元1500年 现代汉语 公元1501年-现在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五世纪)—明末 (十七世纪) 出现了一批韵书,如《切韵》系韵书,包括 《广韵》、《集韵》,《中原音韵》等 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 图》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汉语史讲义

汉语史讲义

汉语史讲义第一讲绪论思考题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内容提纲: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⑴何谓汉语史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一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⑴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而汉族是由汉朝得名.汉语、汉族都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名称.汉语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六朝<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虽未翻译,已妙善方言,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语。

”汉语史,即汉语发展史的简称.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一般内部规律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

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

关于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三国魏人张揖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汉代郑玄认为是孔子门人,欧阳修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尔。

”郭沫若认为“《尔雅》虽号称周公所作,然实秦汉之际之所纂集,其中且多秦汉人语。

《汉语史》讲义41页PPT

《汉语史》讲义41页PPT

《汉语史》讲义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6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王力先生简介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早年家境贫寒,14岁时,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

27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从此致力于汉语语言科学大厦的构建工作。

五十多年里,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是我国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一代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王力一生著作等身,写了近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种,论文近2O0篇。

主要专著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

其重要论著编入《王力文集》(20卷)。

第一节一、汉语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及意义1.对象:汉语的历史,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演变历史。

2.任务:研究汉语史,就是要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特别是特殊的内部规律。

3.意义:(1)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2)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学好普通话(3)有助于中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法律思想史、民俗史等学科的研究(4)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普通语言学理论二、汉语史研究的依据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可以分为韵文和散文两部分。

研究语音史,韵文最为重要。

先秦古音的韵部主要就是根据《诗经》《楚辞》及先秦散文中韵文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研究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历代文学、哲学、政治、医学、科技等方面的著作非常重要。

甲骨卜辞是研究上古汉语最为可靠的材料。

春秋战国,学术繁荣,典籍大大丰富。

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论语》,诸子散文《老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战国策》《楚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研究语料。

研究秦汉语言主要依据《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及汉乐府等。

魏晋以后,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日益加大。

六朝骈文讲究骈偶、对仗、辞藻和用典,脱离了口语实际。

唐宋古文模仿先秦两汉的语言,也与当时口语有了很大距离。

这些文献都不是汉语史研究的理想材料。

不过从六朝开始出现了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书面语言——古白话。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汉译佛经、唐五代敦煌变文、宋元话本、元代杂剧以及明清小说(如《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三言二拍》《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是研究中古和近代汉语的重要依据。

六朝乐府、民歌,唐诗、宋词,无疑也是研究中古和近代汉语的重要依据。

2、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方言是古代汉语发展的活化石。

方言之间的差别,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语史上的许多语言事实在现代方言里都可以得到印证。

如厦门话‚飞[pe]、费[hui]、肥[pui]、万[man]‛等字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的证明;厦门话‚哲[tiat]、畅[tiɔŋ]、池[ti]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证明;湖南双峰话‚皮、裴、平、婆‛等字的声母念[b],‚才、蚕、从、存‛等字念[dz],是古代汉语有全浊声母的证明;广东话‚三‛念[sam](‚山‛念[san]),是古代汉语有-m韵尾的证明;广东话‚一‛的韵母念[iet],‚六‛的韵母念[uk],‚十‛的韵母念[iep],是古代汉语有塞音韵尾-p、-t、-k的证明。

汉语方言是汉语古音重建的主要依据。

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汉语方言也有重要意义。

有些古词古义,普通话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里保存下来了。

用水浇灌,古代叫‚沃‛。

《说文解字〃水部》:‚沃,溉灌也。

‛段玉裁注:‚自上浇下曰沃。

‛《论衡〃偶会》:‚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

‛今福建龙岩方言里还保存着‚沃‛的古义,如‚沃菜‛、‚沃水‛、‚沃肥‛。

再如湖南有些方言里,行走叫做‚行‛,跑叫做‚走‛。

粤方言里也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如返、饮、食、着(衣)、企、面等。

语法方面,广东话里的‚狗大过猫‛和《孟子》里所谓‚金重于羽‛的词序正好相当,而普通话应说成‚狗比猫大‛。

湖南话说‚我打他不赢‛,普通话则说成‚我打不过他‛。

3、古代文字古代文字,特别是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是汉语史研究的宝贵材料,只有依靠这些材料,我们才能接触到三四千年前的汉语。

谐声偏旁是研究上古声母的一项重要材料。

如:非-悲,分-扮,反-版,甫-補,发-拨,文-闵,亡-盲,未-昧。

这些谐声字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后来的读音不同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

这印证了清代学者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观点。

在考察古汉语词义演变方面,古文字也是十分重要的材料。

下面略举数例:例1:文文,甲骨文像人纹身之形。

《说文》:‚文,错画也。

象交文。

‛《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引申为文理、花纹,进一步引申为独体的汉字,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章、文献、文化、文明,等等。

由本义‚纹身‛还可以引申为动词‚掩饰‛、‚装饰‛,如‚文过饰非‛。

例2:字《说文》:‚字,乳也。

从子在宀下。

子亦声。

‛这个意义在古书中并不少见,如《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汉王充《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例3:习习,繁体作‚習‛。

《说文》:‚習,数飞也,从羽,白声。

‛从其甲骨文字形看,应该是个会意字,从羽,从日。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这是本义。

引申为温习之‚习‛,因为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又为习惯的‚习‛,因为习惯也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形成。

例4:父《说文》:‚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这个解释从甲骨文和金文里得到证实。

它表明‚父‛字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具有家长的权威。

例5:法法,古文作灋。

《说文》:‚灋,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今文省。

‛《说文》:‚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

古者决讼,令触不直。

‛獬豸, 亦作解廌, 觥(角+虎), 屈轶, 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俗称独角兽。

《后汉书〃舆服志》:‚獬豸,神兽,能别曲直。

‛唐李善《文选注》:‚獬豸,似鹿而一角。

人君刑法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

‛《异物志》中记叙‚北荒之中, 有兽名獬豸, 一角, 性别曲直。

见人斗, 触不直者。

斗人争, 咋(zé,咬)不正者。

‛传说尧时大臣皋陶有一只具有神性的独角羊。

皋陶管五刑与监狱, 怀疑哪个有罪, 便令獬豸去触此人。

这就是王充在《论衡》中所说的獬豸‚性知有罪, 有罪则触, 无罪则不触, 故皋陶敬羊, 起坐事之。

‛此后, 历代均以獬豸作为法官的代称。

汉唐时法官戴的帽子叫‚獬豸冠‛ , 明清法官服上均绣有獬豸图案。

尽管从东汉王充起很多学者斥之为虚妄,但这也反映了汉民族在上古时期一度流行的一种判案方法——神判。

他们相信鬼神无时无处不在,能洞察人类的一切善恶邪直,故常借助于鬼神来裁决有罪与否。

非洲原始人令嫌犯游过充满毒蛇与鳄鱼的池塘;我国景颇族则采用闷水来断案,他们相信神一定能保护无辜者,有罪者则会受到惩罚。

4、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的汉语借词和汉语里的外语借词。

古代朝鲜、日本、越南语都曾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现在还保存着当时的一些读法,可以作为汉语古音构拟的旁证。

如现代日语吴音‚肥‛读[bi],‚妇‛读[bu],‚房‛读[bo],‚武‛读[mu],‚万‛读[man],‚文‛读[mon],可以证实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的观点。

‚茶‛在韩国现今有两种读音,[ts’a]和[da],其中[da]是中国唐代的读音。

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它和同系的其它语言(如傣语、壮语、苗语、越南语、藏语、缅甸语等)有着亲属关系,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

因此,亲属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下文还有‚出无车‛,‚无以为家‛。

这几句话本来是押韵的,但现代汉语已经不押韵了。

不过在壮语中,‚鱼‛念作[bia];‚车‛在某些方言里韵母念[a]。

这说明这几个字古代确实是押韵的。

再如,汉语偏正式合成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蒲草‛、‚蝗虫‛、‚鳝鱼‛。

清代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鱼鲔‛、‚鸟乌‛、‚草芥‛、‚禽犊‛、‚虫蝗‛(《古书疑义举例》卷三)汉台语族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

如云南罗平侬语的[ma5man3](李子)、[ma5ta:u2](桃子) [ma5sa:n1](石榴),其中的[ma5]是水果的大类名。

这就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证明。

5、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汉代开始,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汉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历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臻于极盛,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类成果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很有价值,应当批评地继承。

主要分为三类:(1)属于词汇词义类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a.《尔雅》(也作《尔疋》)是我国第一部百科辞典,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尔雅》:尔,近昵;昵,近也。

雅,义也;义,正也。

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

‛以‚尔雅‛为书名,就是接近正言、使近于雅正、纳于规范、向标准语靠拢的意思。

关于《尔雅》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

洪诚先生认为,‚《尔雅》作于战国《孟子》以前,流传到秦汉之间续有增补。

‛这一观点目前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尔雅》一书,解释语词和百科词语,按事类分篇,全书十九篇:一般语词3篇,即《释诂》《释言》《释训》;百科名词分为社会生活名词和自然万物名词,即《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尔雅》释义的主要方法是‚以雅释古‛、‚以雅释俗‛,即以当时通行的雅言训释典籍中的古语词、方言词和俗语。

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初,《说文》:初,始也。

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哉,通‚才‛,《说文》:草木之初也。

首,《方言》卷十三: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

基,《说文》:基,墙始也。

肇,通‚户+聿‛(上下结构)。

《说文》:始开也。

祖,《说文》:祖,始庙也。

今有双音词鼻祖。

元,《说文》:元,始也。

从古文字字形分析看,‚元‛本义为人头。

人头为人体之始。

胎,生命之始。

俶,动作之始。

落,新旧相代之际,旧质之衰,新质始进也,如落英、落英固然是败花老叶生命之终,亦是新果、新芽生长之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