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new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以中考题型为蓝本,覆盖了整个初中历史的知识点,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其中,选择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材料分析题则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问答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的表现良好,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并且按照要求完成试题。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现了错误,例如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掌握不够准确,对历史人物的身份混淆等。

三、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具体措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强化阅读训练: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实践运用:通过模拟考试、历史剧表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

五、总结本次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学生的需求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教学改进,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

初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模拟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初三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试题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

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实用性。

二、学生表现通过批阅试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在词汇、语法和阅读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三维离散点最优空间圆拟合及实现

三维离散点最优空间圆拟合及实现

三维离散点最优空间圆拟合及实现背景介绍: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组离散的点数据,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最优的圆曲线来拟合这些离散点。

拟合圆曲线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如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和CAD设计等领域。

圆拟合的问题可以转换为求解圆心坐标和半径的最小二乘问题。

最小二乘问题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找到拟合圆的最优解。

圆拟合的算法:1.初始化圆心坐标和半径。

2.通过迭代的方式,最小化拟合误差。

3.循环直到达到预设的收敛条件或迭代次数。

圆拟合的具体实现:1.输入数据:三维空间中的一组离散点数据。

2.初始化圆心坐标和半径:可随机选择一组初值。

3.迭代过程:-计算每个点到当前圆的距离。

-将点按照与圆的距离进行排序。

-取出距离最小的前N个点(N为拟合数据的一部分)。

-根据这N个点,计算新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检查新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与上一次的差异是否小于预设的收敛条件。

-如果满足收敛条件,结束迭代。

否则,返回第三步。

4.输出结果:得到了最优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圆拟合的代码实现:以下是一个Python示例代码,用于实现三维离散点最优空间圆拟合的算法。

```pythonimport numpy as npdef fit_circle(points, max_iter=100, tol=1e-6):#初始化圆心坐标和半径center = np.random.rand(3)radius = np.random.rand(*10for _ in range(max_iter):#计算每个点到当前圆的距离distances = np.linalg.norm(points - center, axis=1)#按照距离排序sorted_indices = np.argsort(distances)#取出距离最小的前N个点N = int(len(points)*0.2) # 取前20%的点selected_indices = sorted_indices[:N]selected_points = points[selected_indices]#计算新的圆心坐标和半径new_center = np.mean(selected_points, axis=0)new_radius = np.max(np.linalg.norm(selected_points -new_center, axis=1))#检查收敛条件if np.abs(new_center - center).max( < tol andnp.abs(new_radius - radius) < tol:break#更新圆心坐标和半径center = new_centerradius = new_radiusreturn center, radius```总结:本文介绍了三维离散点最优空间圆拟合的算法和实现。

第十一章:微积分

第十一章:微积分

第十一章:微积分第一节微积分的准备工作众所周知,微积分是牛顿(I.Newton,1643—1727)和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创立的.但如果把人类文明史上这一伟大成果仅仅归功于他们二人,就有失公允了.正如牛顿所说:“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仅就发明微积分而言,属于他所谓“巨人”之列的,至少可以举出斯蒂文(S.Stevin,1548—1620)、开普勒(J.Kep -l er,1571—1630)、伽利略(G.Ga l i l ei,1564—1642)、卡瓦列里(B.Cava l ieri,1598—1647)、费马(P.de Fermat,1601—1665)、帕斯卡(B.Pasca l,1623—1662)、沃利斯(J.Wa ll is,1616—1703)、巴罗(I.Barrow,1630—1677)等光辉的名字.如果追根溯源,作为微积分基础的极限思想,甚至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及中国三国时代的刘徽相联系,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上,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从而跨入极限领域.当然,微积分的直接准备工作还是从16世纪开始的,体现在微分和求积两个方面.一、求积理论的发展在16世纪,积分思想是围绕求积问题发展的,而计算物体重心是与求积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微积分的先驱之一——斯蒂文,首先在这方面有了突破.他在1586年出版的《平衡的原理》(De Beghinse l en der weeghconst)一书中,用极限思想证明了三角形的重心落在中线上.如图11.1,AD是△ABC的一条中线.斯蒂文在△ABC内作一系列平行四边形,根据阿基米德证明过的对称原理,内接图形的重心应在中线上.当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无限增加时,内接图形便无限接近△ABC,假定△ABD 与△ACD的“重量”不等,其差必为一常数.当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必使内接图形与△ABC的差小于任意给定常数,从而使△ABD 与△ACD之差小于所给常数.这就证明了△ABD与△ACD“重量”相等,即△ABC的重心落在中线上.显然,斯蒂文把三角形看成平行四边形和的极限,其中蕴含着积分思想的萌芽.开普勒进一步发展了求积中的极限方法,他把球看成是由无穷多个棱锥组成的,每个棱锥的顶点都在球心,底面在球的表面上,高等于球半径r.把这些棱锥的体积加起来,由棱锥体积公式立即得到开普勒的这一杰出思想,还体现在1615年发表的《测定酒桶体积的新方法》(Nova Stereometria do l iorum vinariorum)一书中.据说他对求积问题的兴趣,起源于对啤酒商的酒桶体积的怀疑.他在该书中讨论了许多旋转体的体积,其基本思想是化曲为直,即把曲线形看作边数无限多的直线形.例如,他把圆看作边数为无限的多边形,因此圆面积等于无穷多个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些三角形的顶点在圆心,底在圆上,而高为半径r.显然,圆面积等于圆周长与半径的乘积之半.他对球体积公式的推导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著名的开普勒行星三定律中的第二定律——由太阳到行星的向径扫过的面积与经过的时间成正比,其推导过程也应用了这种求积方法.用无穷多个同维的无限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面积和体积,这是开普勒求积术的核心,是他对积分学的最大贡献.他的许多后继者都吸取了这一精华.在《两种新科学》(全名是《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论述与数学证明》,Discourses and Mathematica l Demonstration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1634)一书中,伽利略的求积方法与开普勒一脉相承.在处理匀加速运动问题时,他证明了在时间一速度曲线下的面积就是距离.如图11.2,假定物体以变速v=32t运动,则在时间OA内通过的距离就是面积OAB.伽利略所以得到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不仅把A′B′当作某个时刻的速度,而且把A′B′当作无穷小距离(即把A′B′看作速度与无穷短时间之积).他认为由动直线A′B′组成的面积OAB必定是总的距离.因为AB是32t,OA是t,所以OAB的面积为16t2,即在时间t内走过的距离为16t2.结论显然是正确的,但推理不够严格.系统运用无限小元素来计算面积和体积,是通过伽利略的学生卡瓦列里实现的.从1635年发表的《不可分连续量的几何学》(Geometria Indivisibi l ibus Continuorum Nova Quadam Ratione Promota)一书可以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开普勒与伽利略的思想,而且有明显的变革.第一,他不再把几何图形看作同维无穷小元素所组成,而是看作由维数较低的无穷小元素所组成,并把这些无穷小元素称为“不可分量”.例如,体积的不可分量是无数个平行的平面.第二,他建立起两个给定几何图形的不可分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若每对量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他断定两个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也具有同样比例.所谓卡瓦列里原理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下面,我们以他对球体积的推导为例,说明他是怎样通过不可分量的比较来求积的.如图11.3,设DHC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ABCD是它的外切矩形.以OH为旋转轴,则正方形OHBC画出圆柱,三角形OHB画出圆锥,而弧HC画出半球面.用平行于底面的任意平面去截这些图形,则产生以G为圆心的半径分别为RG、FG和EG的圆,它们分别为圆柱、圆锥和半球的不可分量,这些不可分量存在如下关系:OE2=GO2+EG2即RG2=FG2+EG2.所以πRG2=πFG2+πEG2.由于截面的任意性,所以圆柱体积等于半球与圆锥体积之和,设球半径为r,则大约在1636年,费马提出一种新的求积方法.他吸收了开普勒的同维无限小元素思想,又保留了卡瓦列里不可分量法在求积问题上的有效坐标为a,αa,α2a…的点(比例常数α<1),然后在这些点上作纵坐标,于是整个图形被分割成无数个小矩形(图11.4),这些矩形的底边分别为(1-α)a,α(1-α)a,α2(1-α)a…于是,各矩形面积构成一个几何级数:其和为为使矩形和充分接近抛物线所围面积,须将矩形的宽无限缩小,即令α→1.为此,费马先令α=βq,则若α→1,则β→1,上式分子为q个1之和而分母为p+q个1之和,显然,在费马辛勤耕耘的数学园地里,已经看得见定积分的曙光了.费马的思想与定积分的差距仅仅在于:第一,尚未抽象出定积分的概念;第二,还未建立一般的积分公式.与费马相比,帕斯卡的求积方法更为有效,因为他采取了略去无穷序列之和的高次项的方法(1654年),这种思想对莱布尼茨和牛顿有很大影响.例如,帕斯卡在计算以曲线y=x2为一边的曲边三角形面积时,把由曲线y=x2,x轴和直线x=a围成图形的底分成n等分,于是得到n个矩形(图11.5),他称这些矩形为“无穷小矩形”,用它们取d·d2+d·(2d)2+d·(3d)2+…+d(nd)2法证明了由一般曲线y=x n,x轴和直线x=a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为发明微积分作准备工作最多的是英国的沃利斯.他的《无限算术》(Arithmetica Infinitorium,1655)一书,把不可分量法译成了数的语言,从而把几何方法算术化.他把几何中的极限方法转移到数的世界,首次引入变量极限的概念,他说:“变量的极限——这是变量所能如此逼近的一个常数,使得它们之间的差能够小于任何给定的量.”他使无限的概念以解析形式出现在数学中,从而把有限算术变成无限算术,为微积分的确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牛顿便曾直接得益于《无穷算术》.我们从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沃利斯的思想特点.在求曲线y=x n下的面积时,沃利斯不是直接去求,而是考虑该面积与横轴及过端点的纵线为边而成的矩形OABC(图11.6)之比,即把横轴从0到a分为m等分,则曲线y=x n下的面积近似为:0n+1n+2n+…+a n,而与此相比较的矩形面积为a n+a n+a n+……+a n.它们的比为当m→∞时,上式的极限便是曲线下的面积与矩形面积之比.沃利斯分别考虑了n=1,2,3,4,5,6的情况.当n=2时,有任意给定的量.”如果项数趋于无限,则这个差将“趋于消失”,因此即显然,沃利斯已经接近现代意义的定积分了.二、微分方法的形成微分方法形成于对速度、切线和极值的研究.关于切线的新观点是伽利略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作斜抛运动的物体具有两个方向的速度——水平速度PQ和垂直速度PR,它们的合速度是以PQ和PR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PC(图11.7),它代表了物体在P点运动的方向,即运动轨迹在P点的切线.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伽利略的学生、意大利数学家托里切利(E.Torrice ll i,1608—1647)对切线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托里切利的方法可用现代数学语言叙述如下:设O是抛射体M的初始位置(图11.8),M具有垂直下落的速度gt(g是重力加速度)及水平速度u,于是在瞬间t有可见动点M(即抛射体)的轨迹是抛物线.由于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为再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M点的切线同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与顶点的距离为y.所以,只要由o点向上量出y,就很容易作出M点的切线了.不过这种方法只局限于力学范畴,不能适用于一般的曲线切线.同托里切利相比,费马的方法就普遍多了.在“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Methodus ad Disquirendam Maximamet Minimam,1637)一文中,费马求切线的方法大致如下:设PT是曲线在P点的切线(图11.9),PQ⊥TQ.费马称TQ为次切线,只要知其长,便可确定T点,从而作出切线TP.为确定TQ,设QQ1为TQ的微小增量,其长为E(相当于今天的Δx).∵△TQP∽△PRT1,费马认为,当E很小时,RT1同RP1几乎相等,因此有若改写成现在的符号,以f(x)代替QP,则上式变为这时,费马先用E同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再让E=0,便得到TQ的数值.显然,他的方法已接近微分了,只是还未提炼出E→0的极限概念.数学史家伊夫斯(H.Eves)称费马的工作是“微分方法的第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先驱工作.”①在同一篇论文中,费马还用类似的方法处理了如下的极值问题:分一个量为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最大.费马令B为给定的量,以A和B-A表示所求的两部分.他认为在E很小时,A-E与A几乎相等,所以他写成A(B-A)=(A-E)[B-(A-E)],即2AE-BE-E2=0.除以E后得2A-B-E=0.令E=0,得2A=B,这便是所求的划分.从本质上来说,费马的方法等价于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图11.9,就会发现一个含微小增量的三角形PRT,1它被莱布尼茨称为“微分三角形”,沿用至今.帕斯卡认真研究了这种三角形.在他的《戴东维尔的某些几何发现的信件》(Lettres de A.Dettonville contenant quelquesunes de ses inventions de gēomētrie,1659)①中正确指出,当区间(即PR)很小时,“弧可以代替切线”,因此可由微分三角形来决定切线.从微积分的观点来看,微分三角形即是由自变量增量Δx与函数增量Δy 为直角边所组成十分重要的.实际上,揭示微分三角形的实质就等于掌握微分概念.不过帕斯卡却忽视了微分三角形两边的商对于决定切线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击中微积分的要害.认识微分三角形两边之商对于决定切线的重要性的是英国的巴罗.在《几何讲义》(Lectiones geometricae,1670)一书中,巴罗叙述的方法大致如下:如图11.10,欲求给定曲线上P点的切线,令Q为曲线上点P的邻点,则△PTM与△PQR接近于相似.巴罗认为,当小三角形变得无限小时,则令QR=e,RP=a,若P的坐标是x和y,则Q的坐标是x-e和y-a.将这些值代入曲线方程,并略去e和a的二次以上的项,即可求出比值(x-e)3+(y-a)3=r3,即x3-3x2e+3xe2-e3+y3-3y2a+3ya2-a3=r3.略去e和a的二次以上的项,得x3-3x2e+y3-3y2a=r3,即3x2e=-3y2a.几何与微积分的关系,如果没有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观念和以方程表示曲线的理论,是不会产生微分概念的.巴罗的贡献不仅在于微分,还在于他首次认识到作切线与求积的互逆关系,这说明他已对微积分基本定理有了局部的认识.他的这项成果反映在《几何讲义》第十讲中.为方便起见,设y 轴和z 轴方向相反,并设f(x)为增函数.如图11.11,以曲线y =f(x)为一边的曲边梯形面积用z =A(x)表示.给定x 轴上的一点D(x 0,0),设T 是x 轴上一点,使得巴罗断言:直线TF 与曲线z=A(x)只在点F(x 0,A(x 0))相接触,即TF 是z=A(x)的切线.从微积分的观点看,这相当于由z =标.这显然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相符.不过,巴罗并没有用分析的方法定义斜率,也没有从理论上总结出微分与积分的互逆关系.他只用如下方法证明了他的结论.设x 1<x 0,由I(x 1,A(x 1))作IL ∥x 轴,交TF 于K .∴ LF =LK ·DE .但LF =DF -PI =A(x 0)-A(x 1)<DP ·DE(考虑到f(x)是增函数),∴ LK ·DE <DP ·DE ,∴ LK <DP=LI .即K 在I 的右边.同理可证x 1>x 0时K 亦在I 的右边,所以直线TF 与曲线A(x)只有一个接触点F .显然,巴罗的思想完全是以几何面貌出现的,所以还不能看作微积分的真正创始.综上所述,数学家们已经作了大量属于微积分范畴的工作.但如果说他们已经发明微积分,那就不合适了.因为微积分的产生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引入变化率的概念;二是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微分和积分方法;三是确认微分与积分的互逆关系.但上述数学家的兴趣都在于今天说来应该算是微积分应用的那些方面——作切线、求面积、求体积等等.尽管在具体工作中一步步接近微积分,但谁也没有抽象出变化率这个微积分的基本概念,谁也没有建立起普遍适用的方法.巴罗虽然在几何问题中注意到作切线与求积的互逆关系,但并没有从理论上概括出微积分基本定理.至于其他数学家,则从未考虑过这种互逆关系.实际上,数学中的重大突破总是与许多人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在此基础上需要一位杰出人物走那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个人要能够从大量材料中清理出前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给予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在微积分方面,这个人就是牛顿.第二节牛顿的微积分一、牛顿传略1643年1月4日牛顿生于英国林肯郡的沃尔索普(Woo l sthorpe)村,父亲是一个农民,在牛顿出生前就死了.虽然母亲也希望他务农,但幼年的牛顿却在做机械模型和实验上显示了他的爱好和才能.例如,他做了一个玩具式的以老鼠为动力的磨和一架靠水推动的木钟.14岁时,由于生活所迫,牛顿停学务农,以后在舅父的帮助下又入学读书.1661年,不满19岁的牛顿考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665年初,他在毕业前夕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同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当了研究生.但不久便由于在伦敦流行鼠疫,剑桥大学关闭,牛顿只好回农村居住.在沃尔索普村的18个月里,牛顿发明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研究了光的性质.牛顿一生的重大成就大都发韧于这期间.后来,他在追忆这段峥嵘的青春岁月时说:“当年我正值发明创造能力最强的年华,比以后任何时期更专心致志于数学和哲学(科学).”①我们特别注意到,他于1666年10月写成的《流数后人加的)①是世界上第一篇微积分论文,它标志着这一学科的诞生.虽然论文直到本世纪才公开发表,但当时有抄本流传,牛顿的不少朋友和同事都看到过.1667年,瘟疫过去,牛顿又回到剑桥大学.第二年,他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由于他在科学上的出色成就,他的老师巴罗认为他的学识已超过自己,便于1669年10月主动把数学教授的职位让给他,于是牛顿开始了他三十年的大学教授生活.他在1669年写成《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De Ana l ysi per Aequationes Numero Terminorum Infinitas,1711年发表)②,又于1671年写成《流数法和无穷级数(De Me-thodis Serierum et F l uxionum,1736年发表)③.这两篇论文同《流数简论》一起,奠定了微积分的理论基础.1672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并第一次发表论文,内容是关于白色光的组成,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1675年,他将关于光的粒子说的论文送交皇家学会.1685年,他开始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 l osophiae Natura l is Principia Mathematiˉca).1687年,这部伟大著作刚刚写完,便由哈雷(E.Ha ll ey,1656—1742)出资发表,立即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的牛顿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的微积分成果都载于此书.它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689年,牛顿代表剑桥大学进入议会.不久,牛顿的母亲病重,他彻夜不眠地守着她,但并没有能挽留母亲的生命.由于长简论》(The October 1666 Tract on F l uxions,题目是期的紧张工作及母亲病逝的精神打击,牛顿得了精神衰竭症,大约一年后才复原.1693年,牛顿写成他的最后一部微积分专著《曲线求积术》(De Ouadratura Curvarum).1696年,牛顿被任命为造币厂督办,三年后当了厂长.从1665年到1696年,牛顿纯粹是一个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这以后的三十一年中,他一方面在官场服务,另一方面作为英国科学界的领袖而发挥作用.1703年,牛顿开始担任皇家学会会长,1704年发表了他的名著《光学》(Op-ticks,《曲线求积术》作为《光学》的附录同时发表,获得巨大成功.1705年被女皇封为爵士,得到了一生的最高荣誉.但他的研究重心却逐渐由科学转移到神学,晚年写了大量关于神学的文字.1727年3月31日,牛顿病逝于英国的肯辛顿.纵观牛顿的一生,他在科学上的最重要成就有三个:发明微积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提出光的性质的理论.其中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使他列入世界上的大科学家行列.但牛顿并不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的海洋,他在逝世前不久给朋友写的信中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待我;但我自己觉得,我不过像在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为时而拾到一片比寻常更为莹洁的卵石,时而拾到一片更为美丽的贝壳而雀跃欢欣,而对于我面前的真理的海洋,却茫然无知.”二、《流数简论》《流数简论》表明,牛顿微积分的来源是运动学.1666年,他在坐标系中通过速度分量来研究切线,既促使了流数法的产生,又提供了它的几何应用的关键.牛顿把曲线f(x,y)=0看作动点的轨迹,动点的坐标x,y是时间的函数,而动点的水平速度分量和垂直速度和垂直速度为边的矩形对角线,所以曲线f(x,y)=0的切线斜率所以牛顿便在后来称它们为流数①,实际上就是x和y对t的导数:而它们的比就是y对x的导数布尼茨发明的,我们这里采用它们是为了叙述方便.牛顿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给定x和y的关系f(x,y)=0,求的次数……令这些乘积的总和等于零.这个方程就给出速度(流数)之间的关系.若用子表示,则为它是牛顿用来计算流数之比(即求导)的基本法则.实际上,这个式子牛顿是用“无穷小”概念和他一年前发明的二项式定理来证明(1)式的.他认为,作非匀速运动的物体在无穷小时间间隔o中的运动情况同作匀速运动的物体在有限时间间隔中的情况相同,“因此,如果到某一时刻,它们已描绘的线段为x和y,那么到下一时刻所描绘的线段就是x+xo和y+yo.”牛顿用x+xo和y+yo代替f(x,y)=0中的x和y,于是有按二项式展开并略去o的二次以上(含二次)的项,得除以o后便得到(1)式.作为一个实例,可把y=x n写成f(x,y)=y-x n的形式,由(1)式推出的代数式).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导致了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发现,即:其中A表示曲线y=f(x)下的面积.从《流数简论》可以看出,他是用如下方法推导这一重要定理的:设y表示曲线f(x)下的面积abc(图11.13),并把它看作垂平行移动,描绘出面积x和y,它们随时间而增加的速度是be和bc,”显然,be=1而bc=f(x).因此,牛顿认为面积y随时间的变化率是这显然等价于(2)式,就是说函数曲线下的面积的变化率等于曲线的纵坐标.他把求积问题看作求变化率的逆过程,即把y看作f(x)的积分(不定积分).牛顿的工作可以清楚地说明切线及面积的互逆关系.如果面积y=在解决了基本的微积分问题后,牛顿又进一步提出变量代换法,它变量z=1+x n,其流数比为分,设z=f(x),得到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幂函数微分公式,它的现代形式为类似地,牛顿在积分中也采用了代换法,并在稍后的著作中总结出代换积分公式.这个问题将在下面讨论.《流数简论》中,牛顿还导出函数的积和商的微分法则.设y=u(x)·v(x),则由计算流数之比的基本法则得到至于函数和的微分,牛顿认为是显然的,没有作为公式列出.由于牛顿首次引入“流数”和“变化率”的概念,明确提出一般性的微积分算法,特别是提出微积分基本定理,所以说他“发明”了微积分.不过,他当时只是观察到这一重要定理,至于定理的证明则是在他的第二本微积分著作中才出现的.三、《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下简称《分析学》)在这本书中,牛顿假定曲线下的面积为z=ax m,其中m是有理数.他把x的无穷小增量叫x的瞬,用o表示.由曲线、x轴、y 轴及x+o处纵坐标所围成的面积用z+oy表示(图11.14),其中oy是面积的瞬,于是有z+oy=a(x+o)m.根据二项式定理考虑到z=ax m,并用o去除等式两边,得略去仍然含o的项,得xy=max m-1.这就是相应于面积z的纵坐标y的表达式,或者说是面积z在点的变化率线为y=max m-1;反之,若曲线是y=max m-1,则它下面的面积是z=ax m.在这里,牛顿不仅给出了求变化率的普遍方法,而且证明了微积分基本定理.从计算角度来说,他实际上给出了两个基本的求导和积分公式(用现代符号表出)(ax m)′=max m-1;在证明了面积的导数是y值,并断言逆过程是正确的以后,牛顿给出下面的法则:若y值是若干项的和,则面积是由每一项得到的面积的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函数之和的积分等于各函数的积分的和:(x)+f2(x)+…+f n(x)]dx=∫f1(x)dx∫[f1(x)dx+…+∫f n(x)dx.+∫f2他对如下的积分性质也有明确认识:∫af(x)dx =a∫f(x)dx.他利用上述知识得到各种曲线下的面积,解决了许多能表成和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牛顿提出了利用无穷级数进行逐项积分的方法.例如然后对这个无穷级数逐项积分,得他说,只要b是x的倍数,取最初几项就可以了.y=1-x2+x4-x6+x8- (1)y=x-2-x-4+x-6-x-8+ (2)他说,当x很小时,应该用(1)式,若x较大就必须用(2)式了.可见他已意识到级数收敛和发散的区别,不过还没有提出收敛的概念.同《流数简论》相比,《分析学》的另一项理论进展表现在定积分上.牛顿把曲线下的面积看作无穷多个面积为无限小的面积之和,这种观念与现代是接近的.为了求某一个区间的确定的面积即定积分,牛顿提出如下方法:先求出原函数,再将上下限分别代入原函数而取其差.这就是著名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他与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的.若采用现代数学符号,该公式可表述为:若F(x)是f(x)在区间[a,b]中应用极广的定积分计算问题便转化为求原函数问题,所以它是十分重要的.《分析学》中还有其他一些出色的成果,例如,书中给出求高次方程近似根的方法(即牛顿法),导出正弦级数及余弦级数,等等.到此为止,牛顿已经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微积分理论及算法.不过他在概念上仍有不清楚的地方.第一,他的无穷小增量o是不是0?牛顿认为不是.既然这样,运算中为什么可以略去含o的项呢?牛顿没有给出合乎逻辑的论证.第二,牛顿虽然提出变化率的概念,但没有提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只是把它想象成“流动的”速度.牛顿自己也认为,他的工作主要是建立有效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澄清概念,他对这些方法仅仅作了“简略的说明而不是准确的论证.”①牛顿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四、《流数法和无穷级数》(下简称《流数法》)这是一部内容广泛的微积分专著,是牛顿在数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前两部书的基础上,牛顿提出了更加完整的理论.从书中可以看出,牛顿的流数概念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他把随时间变化的量,即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称为流量,以字母表的后几个字母v,x,y,z来表示;把流量的变化速度,即变化率称为流数,以表保留,并且仍用o表示.他在书中明确表述了他的流数法的理论依据,说:“流数法赖以建立的主要原理,乃是取自理论力学中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原理,这就是:数学量,特别是外延量②,都可以看成是由连续轨迹运动产生的;而且所有不管什么量,都可以认为是在同样方式下产生的.”又说:“本人是靠另一个同样清楚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③的,这就是假定一个量可以无限分割,或者可以(至少在理论上说)使之连续减小,直至……比任何一个指定的量都小.”牛顿在这里提出的“连续”思想及使一个量小到“比任何一个指定的量都小”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他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解决了如下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流量的关系求它们的流数之比,即已知y=f(x)或例如书中的问题1:如果流量x和y之间的关系是x3-ax2+axy-y3=0,求它们的流数之比.程中的x和y,得展开后利用x3-ax2+axy-y3=0这一事实再把余下的项除以o,得至此牛顿说:“我们已假定o是无限微小,它可以代表流动量的瞬,所以与它相乘的诸项相对于其他诸项来说等于没有.因此我把它们丢掉,而剩下从表面看,这种方法与《流数简论》中的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

高考数学考点24简单的线性规划试题解读与变式(new)

高考数学考点24简单的线性规划试题解读与变式(new)

考点24 简单的线性规划【考纲要求】1.掌握确定平面区域的方法(线定界、点定域).2.理解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掌握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图解法),注意线性规划问题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命题规律】简单的线性规划是高考题中一定出现的,一般是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有时会出现解答题中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典型高考试题变式】(一)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例1。

【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33,1,0,x yx yy+≤⎧⎪-≥⎨⎪≥⎩则z=x+y的最大值为()A.0 B.1 C.2D.3【解析】如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则目标函数z x y=+经过(3,0)A时z取得最大值,故max 303z=+=,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首先由不等式组作出相应的可行域,并明确可行域对应的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值取法或值域范围.【变式1】【改变结论】设x,y满足约束条件33,1,0,x yx yy+≤⎧⎪-≥⎨⎪≥⎩则z=x+y的最小值为()A .0B .1C .2D .3【答案】B【解析】如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则目标函数z x y =+经过(1,0)B 时z 取得最小值,故min 101z =+=,故选B .【变式2】【改变条件】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错误!则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4- B .4 C .2 D .6 【答案】B(二)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2。

【2016高考山东文数】若变量x ,y 满足2,239,0,x y x y x +≤⎧⎪-≤⎨⎪≥⎩则x 2+y 2的最大值是( )A.4 B 。

9 C 。

10 D.12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点31A -(,)到原点距离最大,所以 22max ()10x y +=,选C 。

MATLAB考试题目及解答

MATLAB考试题目及解答

1.圆盘上有如图所示的二十个数,请找出哪4个相邻数之和最大,并指出它们的位置和数值。

(10分)2011841361015217319716811149125解答:%1.圆盘上有如图所示的二十个数,请找出哪4个相邻数之和最大,并指出它们的位置和数值。

(10分)A=[1 18 4 13 6 10 15 2 17 3 19 7 16 8 11 14 9 12 5 20];% 程序位置规定:从1开始顺时针方向计数;NumA=size(A); Num=NumA(1,2); sum(1)=A(1); for i=1:(Num-3)sum(i)=A(i)+A(i+1)+A(i+2)+A(i+3); endmaxresult=max(sum(:));%找出4个相邻数之和最大值 maxresult %4个相邻数之和最大值 Position=i %四个数起始位置 FourNumber=A(1,i:(i+3)) %四个数的值及顺序 运行结果:maxresult =50Position =17FourNumber =9 12 5 202.甲、乙、丙三人上街买糖果。

三人都买好后,甲对乙、丙说,我可以按你们现有的糖果数再送你们每人一份。

甲送给乙、丙后,乙也按甲、丙现有的糖果数,送给甲、丙每人各一份糖果。

丙也如此送了甲、乙各一份。

互相赠送后,每人恰好各有64颗糖果。

问甲、乙、丙原来各买了多少糖果?(10分)解答:%由代数关系构造矩阵 a=[1 -1 -1;0 2 0;0 0 2]; b=a([2 1 3],:); b=b(:,[2 1 3]); c=a([2 3 1],:); c=c(:,[2 3 1]); d=64*ones(3,1); result=a\(b\(c\d))运行结果:result=104 56 323.求n S a aa aaa aaa a =++++ 的值。

a 的值为1~9之间的一个整数,n S 中每一项aaa a 共有n 位。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性质及应用探究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性质及应用探究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3), 431-43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3071阿波罗尼斯圆定理、性质及应用探究方 澍1,骆晨丹1,胡 凯1,叶雨璇21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浙江 绍兴 2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收稿日期:2023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14日摘要圆在高中数学题型中广泛且内容应用灵活,而阿波罗尼斯圆作为一种特殊的圆时常伴随着解三角形、平面向量、立体几何及解析几何等内容出现,将原有常规解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

为避免思维固化、计算繁琐等问题,本文提供了构造阿波罗尼斯圆的两个条件及阿波罗尼斯圆相关性质,提供新型解题思路,使得解题高效化、便捷化、灵巧化。

再从不同的应用层次出发,随着层次的递增,学生对性质掌握的要求也就越高,本文设置相关题目逐级加深对性质的理解,便于学生对应不同的层次进行掌握学习。

关键词阿波罗尼斯圆,性质,动点轨迹,反演点Apollonius Circle Theorem,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Shu Fang 1, Chendan Luo 1, Kai Hu 1, Yuxuan Ye 21School of Mathematical Information,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Received: Jan. 30th , 2023; accepted: Mar. 6th , 2023; published: Mar. 14th , 2023AbstractCircles are widely used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problem types and flexible content, while Apollo-nian circles, as a special circle, often appear with solving triangles, plane vectors, solid geometry and analytic geometry, simplifying the original conventional solution of complex problems. In order to avoid problems such as solidification of thinking and cumbersome calcul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two conditions for constructing Apollonius circles and the related properties of Apollonius circles, and provides new problem-solving ideas, which makes problem solving 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dexterous.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application levels, with the increase of levels, the higher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for mastering nature, this paper sets up related topics to deepen the under-方澍 等standing of nature step by step,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and lear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vels.KeywordsApollonius Circle, Quality, Moving Point Trajectory, Inversion Point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学习中是重要学科之一,在新课标的持续改革之下,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核心素养,强化自身数学思维,学生要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发展和进步数学综合能力[1]。

一种求解圆形packing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

一种求解圆形packing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

一种求解圆形packing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圆形packing问题,即在二维平面上放置不相交的圆形,使得所有圆形的总面积最大化。

该问题在优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材料科学中的装箱问题、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求解圆形packing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

## 1. 算法思路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的全局搜索算法,适用于求解优化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金属在退火过程中的冷却过程,逐步降低温度,从而达到找到最优解的目的。

对于圆形packing问题,我们可以将每个圆形看作一个状态,通过不断变换状态来寻找最优解。

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参数:设定初始温度、终止温度、最大迭代次数等参数。

2. 随机生成初始解:随机生成一组圆心坐标和半径,作为初始解。

3. 计算当前解的适应度值:根据规则计算当前解的适应度值,即所有圆形的总面积。

4. 迭代搜索:不断重复以下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生成新解:通过随机变换当前解,生成一个新的解。

- 计算新解的适应度值:计算新解的适应度值。

- 判断是否接受新解:根据适应度值和当前温度判断是否接受新解,如果适应度值较大则接受,否则以一定概率接受。

- 更新当前解:将新解作为当前解。

- 更新温度:降低温度,控制接受新解的概率逐渐减小。

5. 输出最优解:将搜索过程中的最优解输出。

## 2. 算法实现下面是使用Python语言实现的圆形packing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的代码示例:```pythonimport mathimport randomclass Circle:def __init__(self, x, y, r):self.x = xself.y = yself.r = rdef circle_area(circle):return math.pi * circle.r**2def total_area(circles):return sum(circle_area(circle) for circle in circles)def generate_new_solution(circles):# 随机选取一个圆形并变换位置和半径new_circles = circles.copy()index = random.randint(0, len(circles) - 1)circle = circles[index]new_circles[index] = Circle(random.uniform(0, 1), random.uniform(0, 1), random.uniform(0, 1))return new_circlesdef acceptance_probability(old_area, new_area, T):if new_area > old_area:return 1return math.exp((new_area - old_area) / T) > random.random()def simulated_annealing(T_initial, T_final, max_iter):# 随机生成初始解circles = [Circle(random.uniform(0, 1), random.uniform(0, 1), random.uniform(0, 1)) for _ in range(10)]best_circles = circles.copy()best_area = total_area(circles)# 开始退火迭代T = T_initialfor _ in range(max_iter):new_circles = generate_new_solution(circles)new_area = total_area(new_circles)if acceptance_probability(best_area, new_area, T):circles = new_circlesbest_circles = new_circlesbest_area = new_areaT = T * 0.99 # 降温return best_circles, best_area# 参数设置T_initial = 100.0T_final = 1.0max_iter = 1000# 求解圆形packing问题best_circles, best_area = simulated_annealing(T_initial, T_final, max_iter)# 输出最优解print("Best area:", best_area)for circle in best_circles:print("Center: ({}, {}), Radius: {}".format(circle.x, circle.y, circle.r))```## 3. 结果分析模拟退火算法的结果取决于初始参数的设置,如初始温度、终止温度和最大迭代次数等。

基本解方法求解椭圆方程边值问题

基本解方法求解椭圆方程边值问题

复旦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摘要基本解方法(MethodofFundamentalSolution)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相对较新的一种求解某些椭圆方程边值问题的边界方法,它在求解椭圆方程的边值问题方面有着优越于其他数值方法的显著特征,特别是在满足某种条件的情况下,基本解方法给出了指数性递减误差,这在求边值问题数值解方面是非常难得的.本文主要对用基本解方法确定二维区域中的Laplace方程的边值问题的边界进行研究。

把基本解方法求解椭圆方程边值问题公式化,首先应用于求解二维圆形区域的边值问题,文献【8][11].[12]已经给出圆形区域中基本解方法求解边值问题的收敛性证明,本文把圆形区域中不同取点方式得到的不同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复变函数中共形映射的相关知识把圆形区域这一特殊情况加以推广,对一般二维Jordan区域中的椭圆方程边值问题的求解进行讨论,并运用SC公式进行数值求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基本解方法应用于求解确定边界的反问题的算法,可以看出基本解方法对于求解反问题也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基本解方法;椭圆方程的边值问题;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共形映照;配置点控制点;反问题墓呈盔堂璺主里些鲨塞2AbstracfItiswellknowIlthatthemethodoffundamentalsolutions(MFS)isarelativelynewtechniqueforthenumericalsolutionofaclassofellipticboundaryvalueproblems.Itfailsintheclassofmethodsgenerallycalledboundarymethods.BythediscussionofMFSwewillfindthatMFShassortieadvantageoverothernumericalmethodsinsolvingboundaryvalueproblems.Itgivesanusualmethodsexponentialconvergencerateundersomeconditions.ThisisratherattractivesincecanonlyoffersolutionswitherrorofN一,wheresisanonegativeinteger.Inthispaper,weinvestigatetheboundaryvalueproblemsfortheLapalceequationintwo—dimensionaldomainFirstlyweformulateMFStosolveellipticboundaryvalueproblemsSec-domainandapplyMFStoondly,Weuseconformalmappingtogeneralizetheresultsinthecircletheboundaryproblemsofageneraltwo—dimensionalJordandomain.Specially,MFSisappliedtosolveFreeBoundaryProblemsandwecanfindMFSisalsoaneffectivemethodinsolvinginverseproblemKeywords:MethodofFundamentalSolutions;ellepticboundary-valueproblems;nonlinearleastsquares;conformalmappings;collectionpoints;chargepoints;inverseproblem第一章引言本文讨论的基本解方法(MethodofFundamentalSolution以下简记为MFS)魁一种求解菜些糖爨方程逮骧阅题数僵疑豹逸赛方法。

UDEC指令 基本命令

UDEC指令 基本命令

;newtitle moni ;定义名称moni块体都有“圆角”,其目的在于避免块体悬挂在有棱角的节点上。

由于块体悬挂引起应力集中。

然而,圆角值存在与模型有关的上限值。

对于变形块体,最大圆角长度应当不超过块体平均棱长的1%。

圆角长度可以如下命令加以改变:round dround=0.025;d 是圆角距离(缺省值是d=0.5)。

模型中的所有圆角长度都是相同的。

For example, if the commands SET edge 0.4and ROUND 0.1 are specified, then block edge lengths smaller than 0.4 will not be created, and the rounding length for blocks will be 0.1. These commands must be given before the BLOCK command.set ovtol=1;块体与块体之间相互嵌入量最大值为1米bl 0,0 0,100 300,100 300,0 ;定义范围,四点坐标,顺时针方向cr 0,15 300,15;Crack 命令用于产生块体中单一直线特征的裂缝,裂缝由端点坐标(x1,y1)和(x2,y2)所确定。

jreg id 1 0,0 0,15 300,15 300,0 delete ;定义节理,命名1,定义范围,四点坐标,delete为常规语言jset 90,0 5,0 5,0 5,0 0,0 rang jreg 1;Jset 命令则是自动节理组生成器。

根据所给定的特征参数(即倾角、迹长、岩桥长度、间距和空间位置)产生一组裂缝。

定义节理角度90°;节理的长度;节理的距离,即纵向间隔;横向距离,即横向隔5一个;起始点坐标为0,0jset 90,0 5,0 5,0 5,0 2.5,5 rang jreg 1 ;定义节理的另外一项gen quad 10 6 range 0 300 0 100 ;定义块体最大变形,若没有此语句,刚所有块体均为刚性块体;automatic generation of diagonally opposed triangular zones to improve plastic flow calculation.(对角三角形区域的自动生成改善塑性流动计算) Parameters xw and yw are zone widths in the x-and y-directions zone model mo range 0 300 0 100 ;定义摩尔库伦模型的范围,X的范围,Y的范围change jcons=5 range 0 300 0 100 ;定义节理的某个属性change mat=1 range reg 0,0 0,15 300,15 300,0 ;定义物质1的范围,即赋予这个范围为物质1,只赋名,没有定义属性change mat=2 range reg 0,15 0,20 300,20 300,15change jmat=1 range reg 0,0 0,15 300,15 300,0 ;定义节理1的范围set jmatdf 2 ;定义节理属性,使符合摩尔库伦准则save ch.sav ;保存文件cal prop-25.txt ;调出文件res ch.sav ;调出前面保存的文件接着计算;参数设置prop mat=1 dens=2720 ;物质的密度zone k=12.12e9 g=10.26e9 fric=33 coh=5.77e6 ten=3.6e6 range mat=1;定义物质1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抗拉强度prop jmat=1 jkn=11e8 jks=12e7 jfric=12 jcoh=0 jten=0;定义节理的属性法向刚度、切向刚度、内摩擦角、粘聚力、抗拉强度;边界条件boun stress 0 0 0 range 0,300 99.9 100.1 ;定义边界条件,三向应力为0,上边界,范围,纵向波动范围boun stress 0 0 -8.6095397e6 range ;定义边界应力条件,竖直方向的应力为,负号表示方向向下insitu str -7.5e6 0 -15e6 szz -7.5e6 ygrad 1.1018e4 0 2.203607e4 ;定义应力属性,sxx方向即水平应力,sxy方向即剪切应力,syy方向即竖直应力,szz方向的应力,ygrad应力梯度set gravity 0,-10 ;重力加速度bound xvel=0 range -0.1 0.1 0 100 ;X位移边界,位移波动范围,范围bound xvel=0 range 299.9 300.1 0 100 ;X位移边界,同上bound yvel=0 range -0.1 300.1 -0.1,0.1 ;Y位移边界hist solve_ratio type 1 ;设置不平衡力的精度,普适solve ;计算save 25-1.sav ;保存cal 25-2.txt ;调出文件res 25-1.sav ;调出前面保存的文件del 80,110 15,20;永久删除这个范围,即开挖,不可再充填,X的范围,Y的范围model null range ;变性删除这个范围,即之后可以充填物质,X的范围,Y的范围model m range ;充填这个范围,solve ;计算save 25-301.sav ;再保存,周而复始set pline 25,20 300,20 10 ;定义测线,起始点坐标,测线分段, 前两组数字表示坐标最后一个数表示布置了多少测点reset histset log on ;定义hist,保存在一个位置,在程序中输入hist1即可调出hist xdisp 10,20 ;测该点的X方向位移hist sxx 10,20 ;测该点X方向的应力hist syy 10,20 ;测该点Y方向的应力reset dispreset hist ;位移清零,历史记录清零his unbalsolve ratio 1e-5 ;记录不平衡力,计算直到精度达到1e-5ch cons=3 range 77.5,80 0,3ch mat=7 range 77.5,80 0,3 ;应变软化模型,这个是做充填用的cable (73.4,2.91) (71.15,4.99) 10 12 380e-6 11 ;锚杆,起始点坐标,后面四个数值可固定prop mat 12 cb_dens 7800 cb_ycomp 430e6 cb_yield 160e3 cb_ymod1.3e11prop mat 11 cb_kbond 6.3e9 cb_sbond 6e5;定义锚杆的属性,密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density for block materical 1 is zero cannot cycle----块体密度未设range 范围;density 密度;volume 体积;regedit 调出注册表;pl bound pl 显示塑性区;pl bound dis 显示位移矢量图continue pa以后继续算number 可以不关udec,继续使用udecres xx.save (先调用文件)set pline x1,y1 x2,y2 n (n--观测线分的段数)set log on ;固定的set log 文件名print+pline+n+ syy sxx or xdis (观测线名称任意数字)set log off1) pl bl hist 1,2,... 观测点位移2) pl bl nu(mber) 显示块体标号3) pl bl cab red stru red cab--锚杆stru--梁4) pl bl sxx/syy/szz 显示应力图5) pl bl dis 位移矢量图6) set pl dxf 256 把UDEC 图引入CAD 换行copy 文件名自定.dxf块体力学参数k--体积模量;g--剪切模量;fric--摩擦角;coh--粘结力(内聚力);ten--抗拉强度;d--体积力接触面力学参数jkn--法向刚度;jks--切向强度;jc--粘结力;jf--摩擦角;jt--抗拉强度1) D--质量密度F--摩擦角B--体积模量; C--内聚力(粘结力) S--剪切模量2) 应力--正号代表张力,负号代表压力应变--正的应变代表伸长,负的应变代表压缩重力--正号的重力物质往下拉,负号的重力将物质往上提;内存赋值udec mudec 14print memhist yvel (20,20) type 1; type 是在屏幕上以指定的间隔显示其值step 一般典型问题要2000~4000次循环。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完成日期完成时间!"60#1"E6用题!创新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A.1盏+3盏 C.5盏D9盏2.(2020•湖北荆门高三模拟)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235,8$ 13,21,…,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a“}定义如下:$1=$2=1,=$n~1+$n~2(-^03,—,N),随着-的增大,亘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n+1槡尹:0.618$故此数列也称黄金分割数列,而宽与长的比符合黄金比的长方形称为“最美长方形,已知某“最美长方形”的面积约为200平方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长大约是()A.20厘米B19厘米C.18厘米D.17厘米3.设有穷数列{$“}的前n项和为令T n=S1+S2+&+S n$称0为数列$1$2$…$的“凯森和",已知数列$1$2$•…$2020的“凯森和"为4042,那么数列一1,$1,$2$…,$2020的“凯森和"为()A.4036B4037C4038D4039 4.(2020・全国"卷)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第4题)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A.3699块B.3474块C.3402块D.3339块5.0—1周期序列在通信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若序列$1$2,…,$n,…满足$i,{0$ 1}(=1,2$…)且存在正整数加•使得$+ =$(=1,2,…)成立,则称其为0—1周期序列$7称满足$i+m=$J(=1,2$…)的最小正整数,为这个序列的周期.对于周期为m的0—1序列$1$$2$…,$“$•••$C(.)= m—;$$汁.(=1,2$…,m—1)是描述其性质m m的重要指标•下列周期为5的0—1序列中$满足C()%*(=1,2,3$)的序列是(!!"A.11010•&B.11011…C.10001…D.11001…二、多项选择题6.对于数列{$“)若存在数列{昇满足b n=$n—丄n,N5),则称数列{b n}是{a n}的$n“倒差数列”•下列关于“倒差数列”描述正确的是(!!)A.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其“倒差数列”不一定是单调递增数列B.若$.=3n—1$则其“倒差数列”有最大值C.若$n=3n—1$则其“倒差数列”有最New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41小值D.若a ” = l — (—*",则其“倒差数列”有最大值7.将九"个数$12$13 ................$4-排成-行-列的一 $"1 $22 $23 (2)个数阵,如图.该数 $31$32$33 ..................$3阵第一列的-个数…… 从上到下构成以加 "”*1 $-2 $&……$"(2)若数组(1"2,…"”)的逆序数为”,则数组(""”-1, •••,")的逆序数为_______.四、解答题10. (2021 •湖南株洲高三一模)由整数 构成的等差数列{'”}■满足$3=5,$1 $2= 2$.(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将 数列{”},{”}的所有项按照“当”为奇数时,&”放在前面;当”为偶数时,$”放在前面”为公差的等差数 "7题)列,每一行的”个数从左到右构成以加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其中,〉0).已知$11 =2,$13= $61+1,记这”个数的和为S .下列结论正 确的有 ()A. m=3B. $”=⑶—1)X3'厂苗 _ 103X31+5C ;$= 6D. S =6”(3”+l) (3" — 1)三、填空题& (2020 •山西高三月考)无穷数列'” }满足:只要 $P =$g(.p,q,N* "必有 $a +1 =$9+1,则称{$}为“和谐递进数列”.若 {$}为“和谐递进数列”,S ”为其前”项和, 且 $1= 1 , $2= 2 , $6= 1 , $6+$8= 6 , 卩 S 2 021 =9. (2019 •清华附中高三月考)对于各数 互不相等的整数数组(1 "2,…"”"其中”是 不小于3的正整数),若+ p ,q , {1,2,…,”),当p&q 时,有,则称""q 为该数组的 一个“逆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逆序”的个数 称为该数组的“逆序数”,如数组(2,3,1)的逆 序数等于2.(1)数组(5,2 ,6 ,3 ,1)的逆序数等于的要求进行“交叉排列”,得到一个新数列{”}:&, $1 , $2,&2,&3 , $3 , $6,&,…,求数列 {” }的前4”+3项和0”+3.11. (2020 #上海徐汇区模拟)对于数列$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S ”,若存在正整数.,使得寻恰好为数列{$ }的一项,则称数列{$}为“P (.数列”.(1) 已知数列1,2,3#为6(2)数列”, 求实数#的值;(2)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 = 2m —1(m ,N * ),( ”—2,、试问数列{$}是〔2 • 3丁,” = 2m (m ,N 5),否是“P ()数列”?若是,求出所有满足条件 的正整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命题人:陆咏梅)42 New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汉诺塔问题——精选推荐

汉诺塔问题——精选推荐

汉诺塔问题汉诺塔问题是⼀个经典的问题。

汉诺塔(Hanoi Tower),⼜称河内塔,源于印度⼀个古⽼传说。

⼤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刚⽯柱⼦,在⼀根柱⼦上从下往上按照⼤⼩顺序摞着64⽚黄⾦圆盘。

⼤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开始按⼤⼩顺序重新摆放在另⼀根柱⼦上。

并且规定,任何时候,在⼩圆盘上都不能放⼤圆盘,且在三根柱⼦之间⼀次只能移动⼀个圆盘。

问应该如何操作?分析如果是初次接触类似的问题,乍看之下肯定会感觉⽆从下⼿。

要把64个圆盘从a柱⼦移动到c柱⼦上,第⼀步应该怎么做?虽然可以肯定,第⼀步唯⼀的选择是移动a最上⾯的那个圆盘,但是应该将其移到b还是c呢?很难确定。

因为接下来的第⼆步、第三步……直到最后⼀步,看起来都是很难确定的。

能⽴即确定的是最后⼀步:最后⼀步的盘⼦肯定也是a最上⾯那个圆盘,并且是由a或b移动到c——此前已经将63个圆盘移动到了c上。

也许你会说,管他呢,先随便试着移动⼀下好了。

如果你这么做,你会发现,接下来你会⾯临越来越多类似的选择,对每⼀个选择都“试”⼀下的话,你会偏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直到你发现你接下来⽆法进⾏为⽌。

如果将这个问题的盘⼦数量减为10个或更少,就不会有太⼤的问题了。

但盘⼦数量为64的话,你⼀共需要移动约1800亿亿步(18,446,744,073,709,551,615),才能最终完成整个过程。

这是⼀个天⽂数字,没有⼈能够在有⽣之年通过⼿动的⽅式来完成它。

即使借助于计算机,假设计算机每秒能够移动100万步,那么约需要18万亿秒,即58万年。

将计算机的速度再提⾼1000倍,即每秒10亿步,也需要584年才能够完成。

注: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每秒⼤约能够移动6~8百万步。

虽然64个盘⼦超出了⼈⼒和现代计算机的能⼒,但⾄少对于计算机来说,这不是⼀个⽆法完成的任务,因为与我们⼈类不同,计算机的能⼒在不断提⾼。

分解问题⼀股脑地考虑每⼀步如何移动很困难,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直线系 与圆 2014new

直线系 与圆 2014new

●知识梳理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直 线 系一、过定点的直线系设定点P(x 0,y 0)1、用斜率k 作参数的直线系方程y-y 0=k(x-x 0)(不包括无斜率的直线)2、用A 、B 作参数的直线系方程A(x-x 0)+B(y-y 0)=0(A 、B 不全为0)例1:求经过P(1,2)的直线L,使点A(3,3)和B(5,2)到它的距离相等.二、平行线系1、斜率是k 的直线系方程y=kx+b (b 为参数)2、平行于Ax+By+C=0的直线系方程为Ax+By+λ=0 (λ为参数)3、垂直于Ax+By+C=0的直线系方程为Bx-Ay+λ=0 (λ为参数)例2:已知直线043:=+y x l ,求平行直线l ,且与x 轴,y 轴相交在第一象 限所成三角形面积为24的直线线方程三、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设L 1: A 1x+B 1y+C 1=0L 2: A 2x+B 2y+C 2=0①m(A 1x+B 1y+C 1)+n(A 2x+B 2y+C 2)=0(m 、n 是参数)②A 1x+B 1y+C 1+λ(A 2x+B 2y+C 2)=0(λ是参数但不包括L 2)例3:已知直线034)21()2(:=-+-++m y m x m l ,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直线l 经过定点。

例4:求证:无论λ为何值,直线(2+λ)x-(1+λ)y-2(3+2λ)=0与点P(-2,2)的距离d 都小于4 2 .变式习题:1、已知直线:l kx y k k R -++=∈120()(1)证明直线l 过定点;(2)若直线l 交x 轴负半轴于A ,交y 轴正半轴于B ,△AOB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 的方程;(3)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 的取值范围。

分析:(1)证直线系过定点,可用分离参数法。

(2)求△AOB 面积S 的最小值,应先求出目标函数S =f(k),再根据目标函数的结构特征选择最小值的求法。

三角函数给力协解椭圆范围与最值问题

三角函数给力协解椭圆范围与最值问题
个2
..2
题)设椭圆与+缶一1(口>6>o)的左、右顶

图1
点分另一】为A,B,点P在椭圆上,且异于A,B 两点,o为坐标原点.
点评
本题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与单
调性,将I忌l的变化范围转化为夹角的范围,
从而与辅助圆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证明的
目的.
(1)若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为 一÷,求椭圆的离心率;
了南确定’,由
√2n‘一9
sin‘口一驴’I≤1 得
—;兰二≤1,解得n2≥45,当以2—45时长轴
最短,此时62一日2—9—36,得椭圆的方程为
丢+芸=L
点评 在第(1)问中,先求得椭圆的标 准方程,再利用点的参数式方程直接得最 值;第(2)问中,在不知口,6的情况下,再引入 辅助角∞,最后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顺利 得解.
~膏一、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了角、坐标、函数 值三者之间的联系,其中点的坐标架起了角 与函数值的桥梁.回归定义,可以让我们更 清楚地认识数与形本质的变化特征.
l志l>厄
V・
/,,,7溅 澍一 、、、\≯ √B

一、Q,. I~、
4k
D.

参例1

、、~一,,V、,
・・,,
(2012年高考天津理科卷第19
c。s么F。PF:一上£旦{千;去;鼍{铲
一2口,由余弦定理得
解析
由椭圆定义有I PF。}+I PF:l
(1)过程略.答案:等+yz一1.
oB
Fl F2 2—2I PFl|.『PF2 一(IPFl l+JPF2 1)2一I 2j PFl|.1 PF2
(2)s△∞s一寺『0A
sin么AoB一

对称问题和最值问题教学课件

对称问题和最值问题教学课件

最值在数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最值问题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几何、代数、分析等领域。
详细描述
在几何学中,最值问题常用于研究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如圆的面积最大问题。 在代数学中,最值问题可用于求解方程的根,如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小根。在分 析学中,最值问题可用于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函数的极值和拐点等。
03
分析代数表达式中的最值问题,如求二 次函数的最值、绝对值函数的最值等。
详细描述
介绍最值的基本概念,包括最大值、最 小值等。
对称与最值问题结合的实例分析
总结词:通过具体问题 ,理解对称与最值的关 联,掌握结合问题的求
解方法。
01
分析对称与最值的关联 性,如对称图形的最值 问题、对称函数的最值
问题等。
ERA
对称的定义
01
对称是指一个物体或图形在某种 变换下,能够与自身重合或保持 不变的性质。
02
对称变换可以是平移、旋转、镜 像反射等。
对称的类型
轴对称
物体或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 即沿该直线折叠后两部分完全重
合。
中心对称
物体或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即旋 转180度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镜面对称
物体或图形关于某一面镜子对称, 即左右翻转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阶段性测试评估
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测学 生对对称问题和最值问题的理 解和应用水平。
综合应用能力评估
设计综合性问题,评估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最值问题中的对称问题
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在解决最值问题时,需要考虑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这有助于确定最值点的位置 。

切线型最值问题新new

切线型最值问题新new

滑动直角三角板使得B与E重合,此刻边BC落在直线DE上; 若P是量角器半圆O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半圆O的切线交AC 于点Q,P为切点,求切线长PQ的最小值?
练习1.如图,已知⊙O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AOB=45°,点P在x轴上运动,若过点P且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 公共点,设P(x,0),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切线型最值问题
例:如图是一个量角器和一个含 300 角的直角三角形放置在一起 的示意图,其中点 B 在半圆 O 的直径 DE 的延长线上,AB 切 半圆 O 于点 F,且 BC=OE =2,
移动三角板 ABC 且使 AB 边始终与半圆 O 相切,直角顶点 B 在直径 DE 的延长线上移动,求出点 B 移动的最大距离.
练习3. 直线CD与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相交于点D、点P并交BA 的延长线于点C,且AB=AC=2,Q点在CD上移动.当∠AQB的度数 最大时,求此刻点Q坐标?
以上例题、变式和练习本质上都是与切线 有关的最值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造 和利用切线,结合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 想,更多地体现在对解题策略的思考上。 我们通过作图从直观上得到猜想,再通过 说理、计算将问题上升到理性认识。
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 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点C是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C=2, 设tan ∠ BOC=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练习3. 直线CD与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相切与点D并交BA的延长 线于点C,且AB=AC=2,P点在切线CD上移动.当∠APB的度数最 大时,求此刻点P坐标?
A

C
D
O
EB
滑动直角三角板使得AB与BD的夹角为45°,即∠ABD=45°; 点P是切线AB上的一个动点,当∠DPE的度数最大时,求此刻 P到BD的距离.

KRA一种双阶段精确圆检测算法

KRA一种双阶段精确圆检测算法

Qiye Keji Yu Fazhan圆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常见方向,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项目。

Hough 变换圆检测[1]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把曲线由图像空间中映射到由圆的3个参数构成的参数空间,累加统计参数空间的点,最大累加值的参数即为所求圆的参数。

但该算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参数量、计算量和内存占用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不足,Xu L 等人[2]提出使用随机Hough 变换做圆检测,该方法在图像空间中随机选取不共线的3个特征点,映射成参数空间中的一个点,是多到一的映射,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但是在图像复杂的情形下,由于噪声较多,从而引入大量的无效采样,增加迭代次数,降低检测效率[3]。

随后,有很多改进的算法被提出,周勇亮等人[4]提出一种有效继承的累计加速算法,每次成功检测圆后不清空参数空间,在随机Hough 变换圆检测算法上测试取得很好的速度提升,但是对于单圆和极端情况下加速效果并不明显。

Chen 等人[5]在随机Hough 变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用第4个随机采样点判断是否在候选圆上,随后再验证圆的真伪,提高了圆的检测速度。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改进圆检测算法,如在Hough 变换的基础上结合梯度信息[6],运用圆的几何属性做圆检测[7]及使用图像的直方图[8]作为评判依据,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提升。

文中提到的改进算法是基于随机Hough 变换(RHT )圆检测算法进行,虽然大幅提高了算法检测效率,但是仍存在漏检及无效积累等严重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 聚类算法和随机Hough 变换圆检测结合的新的圆检测算法,通过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对采样空间进行约束,大大减少了无效采样并降低了圆的漏检率。

1传统的随机Hough 变换圆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标准方程如下:(x -a )2+(y -b )2=r 2(1)其中,(a ,b )为圆心坐标,r 为圆的半径,(a ,b ,r )为圆的3个参数,分别是圆心坐标和半径。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引言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优化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面,使得它与圆锥相交的截面面积达到最大值。

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很多实际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确定楼层平面布局、在工程中确定材料切割方案等。

本文将从数学原理、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数学原理为了解决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原理。

圆锥圆锥是由一个尖端(顶点)和一个底部半径相等的圆所围成的几何体。

根据底部形状的不同,圆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圆锥、椭圆锥、抛物线锥和双曲线锥等。

平面与圆锥相交当一个平面与圆锥相交时,会产生一个截面。

根据平行于底部切割平面的位置不同,截面可以分为三类:底面、横截面和斜截面。

•底面:当切割平面与圆锥底部平行时,所得到的截面就是圆锥的底部。

•横截面:当切割平面与圆锥底部垂直时,所得到的截面是一个圆。

•斜截面:当切割平面与圆锥底部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时,所得到的截面是一个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

截面的面积截面的形状决定了它的面积。

对于横截面来说,由于其为一个圆形,其面积可以通过半径计算出来;对于斜截面来说,由于其为一个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其面积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公式计算出来。

最大化问题在本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行于底部切割平面的位置,使得与之相交的斜截面具有最大的面积。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优解(最大化斜截面的面积)。

求解方法为了求解过圆锥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和优化算法。

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传统的求解方法,它基于对圆锥和截面几何特性的分析。

通过分析圆锥和截面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最优切割平面位置的几何条件,并通过求解这个几何条件来获得最优解。

数学方法除了几何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求解这个问题。

其中一个常用的数学方法是微积分。

通过对截面面积函数进行微分,并找到其极值点,我们可以确定最优切割平面位置。

利用外接圆的性质巧解几何题

利用外接圆的性质巧解几何题

利用外接圆的性质巧解几何题[摘要]通过巧作外接圆的辅助线,利用外接圆的性质转化原有的题设条件,开阔解题思路,给出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几何问题解题的新思路,以与托勒密定理在有关几何题的解题的应用,最后进一步推测正多边形外接圆上点的一些其他性质并给出证明。

[关键词]三角形外接圆四边形外接圆托勒密定理正多边形外接圆上点的性质Using the nature of circumscribed circle to slove geometryskillfully[Abstract]Through making the auxiliary line of circumscribed circleskillfully, use the nature of circumscribed circle to transform the original problem set conditions, widen our trains of thought in solving problems, then give some new thoughts to slove related triangle, quadrilateral and other geometric problems. Finally, giving a further speculation about some nature of dots on circumscribed circle of regular polygon and proving it.[Keywords] Triangle circumscribed circle Quadrilateral circumscribedcircle Ptolemy theorem Nature of dots on circumscribed circle of regular polygon目录摘要I关键词:I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多边形外接圆的性质与作图依据1(一)多边形外接圆的定义1(二)多边形外接圆的性质1(三)作外接圆辅助线的依据1第三章巧作外接圆在有关三角形几何问题上的应用1(一)证明角相等1(二)求线段长3(三)证明线段间的关系3(四)最值问题4第四章巧作外接圆在有关四边形几何问题上的应用5(一)证明角相等5(二)证明线段间的关系61、证明两条线段相等62、证明线段成比例6(三)证明两线间的位置关系71、证明两线平行72、证明两线垂直8(四)证明三点共线8(五)证明多点共圆9第五章利用托勒密定理与其逆定理证明有关几何题10(一)托勒密定理10(二)托勒密逆定理10(三)定理的应用111、证明“勾股定理”112、证明等腰梯形一性质123、借助定理巧变原式妙构图形12第六章进一步推测并证明正多边形外接圆上点的一些其他性质14 (一)正三角形外接圆上点的性质14性质114(二)正多边形外接圆上点的性质与其推广151、性质2与其推广152、性质3与其推广17结论22致语23References23第一章 引言众所周知,圆是一种基本图形,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线。

4.1.2new圆的一般方程

4.1.2new圆的一般方程

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配方得:
D E D2 E 2 4F x y 2 2 4 当 D2 E 2 4F 0 时, 表示圆,
D E 圆心 - , 2 2
2 2
D2 E 2 4F r 2
练 习 : 判 断 下 列 二 元次 二方 程 是 否 表 示 圆 方? 程 若 是 , 请 求 出 圆 的 圆与 心半 径 。 (1)4 x 2 4 y 2 4 x 12 y 9 0; ( 2)4 x 2 4 y 2 4 x 12 y 11 0;
例1:若x2+y2-2kx+2y+2=0表示圆方程,求k的取值范围
4.1.2圆的一般方程
判断下列三个二元二次方程是否是圆
x 2 y 2 4x 6 y 11 0 x 2 y 2 4x 6 y 13 0 x 2 y 2 4x 6 y 15 0
x 22 y 32 2 2 2 x 2 y 3 0 x 22 y 32 2
动点轨迹问题
例4.已 知线 段 AB的 端点 B(4,3), 端 点 A在 圆( x 1) y 4上 面运 动 , 求 线段 AB的
2 2
中 点M的 轨迹 方 程 。
练习:如图,已知圆 O为 坐 标 原 点 , P在 圆C: ( x 2) y 1上 运 动 , 求
2 2
线 段O P的 中 点 M的 轨 迹 方 程 。
方法一:配方法
方法二:公式法
例2、△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5,1), 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C是圆心,求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
∴圆心C (1,1) , 半径r = 1
= PC − r • r =
2 2
解:已知圆可化为:x − 1) + ( y − 1) = 1 (
2 2
Q S PACB = 2 S ∆PAC = PA • AC PC − 1
2
∴求S PACB的最小值就是求 PC 的最小值, 而 PC 的最小值就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一、到圆心距离的最值问题; 到圆心距离的最值问题 二、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值问题; 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值问题 三、与圆上一点的坐标有关的最值问题; 与圆上一点的坐标有关的最值问题 四、与圆半径有关的最值问题. 与圆半径有关的最值问题
一、到圆心距离的最值问题:
1 例:已知P是直线3x + 4 y + 8 = 0上的动点,PA, PB 是圆x + y − 2x − 2 y +1 = 0的两条切线,A, B是切点,
上式中x + y 相当于在( x − 3) + ( y − 4) = 4
2 2 2 2
= 2 ( x + y +1)
2 2
上的点P到原点O的距离的平方。
作图不难知道,当O ( 0,0) , P ( x, y ) , ( 3,4) 共线时, x + y 有最值。
2 2
9 12 2 2 易求得P , 时,x + y 最小为20 5 5 21 28 2 2 求得P , 时,x + y 最大为100 5 5
代入(1)的结论:( 2x − 2)( 2 y − 2) = 2 1 ∴( x −1)( y −1) = 2 这便是中点M的轨迹方程。
1 1 ( 3) .S∆AOB = ab = −2 + 2( a + b) 2 2
= − 1 + a + b = ( a − 2 ) + (b − 2 ) + 3
四、与圆半径有关的最值问题:
练习2:已知圆C:x + y + 2 x − 4 y + 3 = 0
2 2
(1) .若圆C的切线在x轴和y轴上截距相等,
求切线的方程;
( 2 ) .从圆C外一点P ( x, y )向圆引切线PM ,
M 为切点,O为坐标原点,且 PM = PO , 求使 PM 最小的点P的坐标。
≥ 3+ 2
( a − 2) • (b − 2) = 3 + 2
2
∴ S ∆AOB的最小值为3 + 2 2
∴d =
3+ 4+8
2 2
3 +4 ∴所求面积的最小值为 ∴ 所求面积的最小值为 S = 9 −1 = 2 2
=3
点评:求切线长时总是转化为 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来求解。
二、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值问题:
定点与圆上的点的距离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y D C P A
O
定直线与圆上点的距离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y C P B A x D
y +2 () 3 x +1
练习1:求实数x, y满足x + ( y −1) = 1,
2 2
求下列各式的最值: ()x + 4 y 13
2 2
( )x + y 2
2
2
2
y +2 () 3 x +1
法二:x + y = ( x + y ) 可看作圆
2 2
x + ( y −1) = 1上的点到坐标原点距离
E
B x
O
|AB|最短、|AC|最长 最短、 最短 最长
|AB|最短、|AC|最长 最短、 最短 最长
例2:已知P是圆x + y = 1上一点,Q是直线
2 2
l : x + 2 y − 5 = 0上一点,求 PQ 的最小值。
∴ PQ 的最小值为 5-1
点评: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值问题 总是转化为到圆心距离的最值问题。
2 2
∴k = 2 ± 6
∴ 切线方程为y = 2 ± 6 x
(
)
x y 当a = b ≠ 0时,切线方程可设为 + = 1 a b 即x + y − a =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 2=
−1 + 2 − a
2 2
1 +1 ∴ a = −1或a = 3
∴ 切线方程为x + y + 1 = 0或x + y − 3 = 0 总之,所求切线方程为y = 2 ± 6 x,
2 2
y
1
的平方的最值,亦可求解
o
x
练习1:求实数x, y满足x + ( y −1) = 1,
2 2
求下列各式的最值: ()x + 4 y 13 ( )x + y 2
2 2
y +2 () 3 x +1
y
1
y + 2 y − (−2) 法二: = 可看作圆 x +1 x − (−1) x2 + ( y −1)2 =1上的点与P(−1, −2)两点的 连线的斜率最值,结合图形可求解
求以PA, PB, PC为直径的三个圆面积之和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Y C
P A B X
解: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 Q
∴内切圆的圆心 (1,1),半径r = 1
2
∴∆ABC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Rt ∆
2
∴内切圆的方程为( x − 1) + ( y − 1) = 1 即x + y − 2 x − 2 y + 1 = 0 设P点坐标为( x, y ) π 2 2 2
2 2
∴圆心 ∴圆心 (1,1) 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的 a +b ∴ ( a − 2 )( b − 2 ) = 2
2
充要条件是1 =
a + b − ab
2
( 2 ) .设AB中点为M ( x, y )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a x= 2 a = 2x ∴ y = b b = 2 y 2
三、与圆上一点的坐标有关的最值问题: :
练习1:求实数x, y满足x + ( y −1) = 1,
2 2
求下列各式的最值: ()x + 4 y 13 ( )x + y 2
2 2
法二:设3x + 4 y = t, 直线与圆相切时取最值 3× 0 + 4×1− t 于是 5 ∴3x + 4 y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1 9 = 1,∴ t − 4 = 5,∴t = 9或−1
2 2 2
9 = 5y − 6y + 4
2
−6 3 当y = − = 时, PM 最小, 10 5 3 3 3 3 3 x = 2× − = − ∴P − , 5 2 10 10 5
练习3:已知∆ABC三个顶点 0,3),点P是它的内切圆上一点,
o
x
P( −1,−2 )
3 例:已知定点A( −1,0) , B(1,0) 和圆( x −3) +( y − 4) = 4
2 2
上的动点P,求使 PA + PB 最值时点P的坐标。
2 2
解:设P ( x, y ) ∴ PA + PB = ( x +1) + y + ( x −1) + y
2 2 2 2 2 2
2 2
相切的直线l交x轴,y轴于A, B两点,O为原点,
(1) .求证曲线C与直线l相切的条件是 ( a − 2 )( b − 2 ) = 2; ( 2 ) .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3) .求∆AOB的面积的最小值。
OA = a, OB = b ( a > 2, b > 2 ) .
x y l (1) .证明:直线的方程为 + =1 a b 即bx + ay −ab = 0 曲线C的方程为( x −1) +( y −1) =1
2 2
∴S = 4 2
π 2 2 2 2 2 2 = x + y + ( x − 4 ) + y + x + ( y − 3)
=
( PA 4
+ PB + PC
)
π
(11 − x ) ∴当x = 0时,S
Q0 ≤ x ≤ 2

max
11 9 = π;当x = 2时,S min = π 2 2
例5:已知与曲线C:x + y − 2 x − 2 y + 1 = 0
解: ) .圆C可化为:x + 1) + ( y − 2 ) = 2 (1 (
2 2
∴圆心C ( −1, 2 ) , 半径r = 2 设圆C的切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 当a = b = 0时,切线方程可设为y = kx
即kx − y =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 2=
−k − 2 k +1
(
)
x + y + 1 = 0或x + y − 3 = 0
( 2) .连结MC , 则 PM
2
2
= PC − MC
2 2 2
2
Q PM = PO ∴ PC − MC = PO 2 2 2 2 即k ( x + 1) + ( y − 2 ) − 2 = x + y
3 ∴x = 2y − 2
3 ∴ PM = PO = x + y = 2 y − + y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