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外科学31腹外疝
第一节概论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hemia)。
疝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
腹内疝是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
【病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1.腹壁强度降低引起腹壁强度降低的潜在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因素有: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处;②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及感染,腹壁神经损伤、老年、久病、肥胖所致肌萎缩等也常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
生物学研究发现,腹股沟疝病人体内腱膜中胶原代谢紊乱,其主要氨基酸成分之一的羟脯氨酸含量减少,腹直肌前鞘中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异常,超微结构中含有不规则的微纤维,因而影响腹壁的强度。
另外发现,吸烟的直疝病人血浆中促弹性组织离解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人。
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包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如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发生疝。
【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等组成。
疝囊是壁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
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是疝环所在的部位,也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各种疝通常以疝门部位作为命名依据,例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此外如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但较少见。
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临床类型】腹外疝有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等类型。
外科学ppt课件腹外疝
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及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 耐受手术者。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 修补术。
03
股疝
股管解剖结构特点
01
股管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静脉内侧的潜在性间隙。
器疾病的患者,应先治疗原发病。
06 其他类型腹外疝
白线疝
定义
病因
发生在腹壁正中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 上。
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正中 线上相互交织而成。白线疝好发于脐上, 多为腹白线发育欠佳或有孔隙所致。
临床表现
治疗
早期肿块小而无症状,不易被发现,以后 可因腹膜受刺激而出现上腹钝痛、消化不 良、恶心、呕吐。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B超、 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因此,股 疝诊断确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 ,更应进行紧急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McVay修补法。
注意事项
术后需卧床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防止复发。同时,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 增高的疾病。
发病原因构成腹壁的完整性,当腹壁强度降低时, 容易发生腹外疝。常见原因有腹壁外伤、感染、手术切 口愈合不良等。
02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可促使腹外疝的发生。
03
遗传因素
部分腹外疝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腹壁组织发 育不良有关。
绞窄性疝
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 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 阻断,即为绞窄性疝。
外科学PPT课件 腹外疝 斜疝直疝股疝
McVay法: 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适用于后壁严 重薄弱、股疝。
Shouldice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的两叶予 以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的深面,再将内上叶的边缘缝于 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的内环,发挥其括约肌作用,然后按Bassini 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面。适用于较大的成人 腹股沟斜疝或直疝。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 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区新的解剖理论
肌耻骨孔﹙Fruchaud孔﹚
• 内侧缘为腹直肌外缘,外侧缘为髂腰肌,上缘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 状下缘,下缘为耻骨梳韧带
• 该部位无横纹肌支持 • 腹横筋膜承受着腹腔内压力 • 该部位有精索和股血管通过
分类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
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 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
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很少进入阴
囊。
双侧腹股沟直疝
股沟管解剖
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有张力
Ⅱ型 1.5 ~3.0cm ﹙约二指尖﹚ 薄弱且张力降低
Ⅲ型 ≥3.0cm ﹙大于两指﹚
薄弱无张力或已萎缩
Ⅳ型 复发疝
腹股沟管
完整 不完整 缺损
鉴别诊断
• 睾丸鞘膜积液 :无蒂,透光阳性,不能触及睾丸。 • 交通性鞘膜积液 :透光阳性,渐大或渐小。 • 精索鞘膜积液 :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包块移动。 • 隐睾 :包块较小,挤压胀疼,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 急性肠梗阻 :肠管被嵌顿,可伴发急性肠梗阻。肠梗阻时要想到疝 。
腹外疝名词解释
腹外疝名词解释
腹外疝是指腹内器官(如肠管、膀胱等)突出体腔而进入腹腔外的异常情况。
常见腹外疝可包括腹股沟疝、脐疝、腰疝等。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脂肪、肠管等突出通过腹股沟区域进入阴囊或女性阴唇,形成阴囊疝或阴唇疝。
腹股沟疝可分为直股沟疝和斜股沟疝两种类型,直股沟疝突出的脏器通过直股沟进入阴囊或阴唇,而斜股沟疝则通过斜股沟进入。
脐疝是指腹腔内的脂肪、肠管等组织通过脐部(脐环)的薄弱部位进入脐部形成的疝囊。
脐疝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但也可见于成年人。
因脐部薄弱,造成的脐疝可能会造成脐部突出,尤其在咳嗽、用力或婴儿解大便时。
腰疝是指腹腔内的脂肪、肠管等突出经过腹壁的薄弱区域,通常发生在腹肌与髂腰肌之间,形成腹股沟区域的一个突出。
腰疝的突出通常仅限于腹腔内脂肪组织,但也有可能包含一部分肠管等腹腔器官。
腰疝多见于中老年人和腹腔压力增加的情况,如肥胖、长时间举重等。
腹外疝的发生与腹腔内脂肪和腹腔器官的压力、腹壁的薄弱、腹腔间质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疝号症状包括突出物体可摸及、疼痛或不适感、咳嗽时加重、排便困难等。
腹外疝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穿戴疝带或胶带等对疝囊固定,手术治疗则通过将突出的组织重新放回腹腔内并修补腹壁缺损来阻止进一步突出。
总之,了解腹外疝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腹外疝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腹外疝 ppt课件
两口 四壁 ▪ 内口:深环 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 外口:浅环 是腹外斜肌的三角形裂隙 ▪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外 1/3有腹内斜肌 ▪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 ▪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壁下A、V 腹膜
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后壁腹横筋 膜和腹膜
上壁腹内斜肌、腹 横肌的弓状下缘
内口
外口
下壁腹股沟韧 带和腔隙韧带
腹股沟管解剖
斜疝
直疝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动画示意
腹股沟解剖内面观
腹股沟管的解剖
▪ 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 带之间的空隙
腹内压增加:慢性咳嗽、便秘、晚期妊娠、腹
水、排尿困难、婴儿嚎哭、举重、呕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疝病理解剖
疝囊:疝囊颈+疝囊体+疝囊底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疝门:命名依据
疝的组成
▪ 疝环 ▪ 疝囊 ▪ 疝内容物 ▪ 疝被盖
疝 环 ▪ 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 疝 囊 ▪ 壁层腹膜经疝门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 疝内容物 ▪ 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 疝外被盖 ▪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临床表现
▪ 症状 腹内脏器组织移位而突出于体表出现 包块。嵌顿或绞窄者,除伴有局部胀痛外, 若内容物为肠管,则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症 状,如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 体征 呈现部位、大小、形态不一的包块。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腹部立位平片 ▪ 电解质
治疗原则
▪ 易复性或难复性疝 早期手术,以免嵌顿或 绞窄
腹内疝 腹外疝
腹股沟疝 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90% 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5% 股疝3-5% 其它腹外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
【医学超级全】腹外疝External_Abdominal_Hernia
临床表现和诊断
难复性斜疝:
不能完全还纳,伴胀痛,
滑动性斜疝有消化不良、便秘,右侧多。
嵌顿性和绞窄性斜疝:
肿块突然增大伴疼痛 出现肠梗阻症状
体检:肿块发硬,有触痛
绞窄:疝外被盖炎症(红肿)+脓毒症
29/78
右侧腹股沟斜疝
30/78
鉴别诊断
腹股沟直疝(见后)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不回纳,随牵拉睾丸活动,透光(-) 交通性鞘膜积液:有卧隐立现,透光(+) 隐睾:患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其它:髂窝脓肿,腹股沟LN肿大,脂肪瘤,股疝等。
38/78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修补术后复发率为10%~15%。 传统疝修补术如Bassini、McVay等为了加强 腹壁、修复缺损,将联合肌腱强行缝合至腹 股沟韧带或耻骨梳韧带上,其后果必然造成 局部组织和缝线张力过高,可能引起缝线断 裂、组织撕裂,最终导致腹壁再度缺损。 Lichtenstein 1989年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 手术 :Lichtenstein IL,Shulman AG,Amid PK,et al.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Am J Surg,1989;157(2):188
33/78
斜疝治疗(Treatment)
非手术治疗
1岁以内婴儿。 年老体弱及严重心肺疾病不宜手术。 方 法:期待治疗,棉纱束带,疝带。
嵌顿疝手法复位:
嵌顿3~4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严重疾病而肠袢尚未绞窄 巨大疝,估计疝环较大。 头低足高,杜冷丁止痛镇静松弛腹肌,持续
缓慢用力向腹腔。24h内观察腹部体征。
腹
外
概 述 腹股沟疝 股 疝 切 口 疝 脐 疝 白 线 疝
腹 外 疝
Triangle inguinal
股疝
X
复合疝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各种修补术
非手术治疗
一周岁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 年老体弱或伴其它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可配用 疝带。 嵌顿性疝手法复位法: 如嵌顿时间较短(3~5小时内),没有腹 部压痛和腹膜刺激症状。 病史长的巨大疝,
第二节 腹 股 沟 疝
腹股沟管解剖
两口: 深环、浅环 四壁: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解剖
解剖
H ESSELBACH 三角
直疝三角的组成: 腹壁下动脉构成外侧边 腹直肌外缘构成内侧边 腹股沟韧带构成底边
耻骨肌孔
•腹股沟外侧三角 •直疝三角 •股三角
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韧带
耻骨
Myopectineal 孔包括直疝三角
腹股沟斜疝
I NDIRECT I NGUINAL H ERNIA
病因
先天性斜疝是因为鞘状突未闭锁形成疝囊所致。
后天性斜疝是因为腹股沟区存在着解剖上的缺陷所 致
临床表现
皮
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切
开
结扎皮下浅静脉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
外环内外脚
沿纤维方向切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深面钝性游离,显露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
显露诸结构,保护神经
腹内斜肌弓状缘
髂 腹 下 神 经
髂 腹 股 沟 神 经
精索
游 离 出 精 索
提吊精索,显露疝囊
腹外疝(讲课用)PPT课件
下壁腹股沟韧 带和腔隙韧带
腹股精沟选管课件解剖
45
斜疝
直疝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动画示意
精选课件
46
腹股沟解剖内面观
精选课件
47
腹股沟管的解剖
▪ 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 带之间的空隙
▪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两口 四壁 ▪ 内口:深环 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 外口:浅环 是腹外斜肌的三角形裂隙 ▪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外 1/3有腹内斜肌 ▪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 ▪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的两叶予以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深 面,再将内上叶边缘缝于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 的内环。余同Bassini法。 • 术后复发率低于1%,其它传统疝修补术无法比拟 。 • 手术对于外科技术要求高,非疝专科医生难以胜 任。 • 仅适合于腹横筋膜完整的轻症病人。
Shouldice法
Shouldice法
Bassini法
加强腹股沟后壁的方法
Halsted法:
• 精索移位于皮下,在其深面先将腹内斜肌、腹 横腱膜弓(或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的对拢 缝合,再做腹外斜肌腱膜缝合。
• 适用于腹壁肌肉重度薄弱的斜疝和老年人大斜 疝,但由于精索移位较高,可能影响其发育, 不适用于儿童与年青患者。
传统疝修补手术
▪ 疝内容物常见为:阑尾、 乙状结肠、膀胱
返回
Richter: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壁的一部分, 也称为肠管壁疝
Littre :嵌顿的内容物为Meckel憩室 返回
逆行性嵌顿性疝
嵌顿和绞窄常多为一个 肠段,但有时嵌顿的内 容物为两个以上肠袢使 肠袢呈W形状者称逆行 性嵌顿性疝 不仅在疝囊内的,而且 在腹腔内的嵌顿肠管均 可发生坏死
《外科学》腹外疝--课件
ppt课件
46
手术治疗
最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法
ppt课件
47
第4节
其他腹外疝
ppt课件
48
一、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
ppt课件
49
概念
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上比较常见, 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主要病因是腹壁切口感染、缝合技术、缝合材料、腹内压增高和全身性因素。 最常发生于腹直肌切口, 并以下腹部切口多见;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
起到了多重修补的作用, 同时更符合腹股沟区的正常层次
分布。
ppt课件
36
•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 1.经腹膜前法(TAPA) • 2.完全经腹膜外法(TEA) • 3.经腹腔内法(IPOM) • 4.单纯疝环缝合法
ppt课件
37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1) 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 局部压痛不明 显, 也无腹部压痛
ppt课件
双侧腹股沟直疝
14
腹股沟管解剖
内口: 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 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 环或皮下环)。
前壁: 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 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 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 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次发生的疝
手术处理的疝外, 疝的类型与初次手
还有另外的疝。 术时相同或不同,
但解剖部位不同。
ppt课件
41
第3节
腹外疝ppt课件
腹外疝初发时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肠 痉挛等。因此,医生在接诊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 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02
腹外疝影像学检查
Chap03
腹部立位平片
可显示膈下新月状游离气 体,提示腹腔空腔脏器穿 孔
腹部平片
可发现腹股沟区或阴囊内 钙化影,有助于诊断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
腹外疝患者可能因疼痛、活动受限等产生 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VS
康复辅导
指导患者进行腹壁肌肉锻炼,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同时教授患者正 确的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以减少腹内压 突然增高的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发生于腹直肌外侧缘的 疝,表现为半月形包块
突出。
腰疝
肌疝
发生于腰部的疝,较为 罕见,表现为腰部包块
突出。
因肌肉损伤而形成的疝, 多发生于小腿后方,表 现为局部包块及疼痛。
05
腹外疝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
Chapter
生活习惯调整建议
保持规律作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 过度劳累和熬夜,有助于 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免疫 力。
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更准确地评估疝 内容物及周围组织情况
影像学检查选择策略
1 2
首选超声检查 对于大多数腹外疝患者,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 学检查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CT或MRI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可根据需要选择CT或MRI 检查以明确诊断
3
结合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进 行综合判断
防。
新型治疗技术介绍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内容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 ,询问是否有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 增高的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疝块的大小、质地、 有无压痛,是否能回纳, 评估有无肠梗阻或绞窄性 疝的征象。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 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 病人的全身状况。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病情
教育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病情,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遵医嘱用药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给予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 足睡眠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发病原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常 见于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内压力增高则与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腹外疝的典型表现为腹壁出现可复性包块,患者站立或咳嗽时突出,平卧后可消 失。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则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生物补片技术
利用生物材料制成的补片进行疝修补,可减少异 物反应和感染风险。
机器人手术
具有操作精准、稳定、可减少人为误差等优点, 是未来腹外疝治疗的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外科、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 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 PPT课件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病史、体征 (二)鉴别诊断 1.隐睾、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
膜积液。 2.直疝与斜疝的鉴别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人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
由直疝三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
压住深环
精索与疝囊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 疝囊颈在腹壁下
疝囊颈在腹壁下
动脉的关系
动脉外侧
动脉内侧
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等等。
典型腹外疝的病理解剖构成
(一)疝囊颈:疝向体表投出的门户; (二)疝囊:向外延续的腹膜; (三)疝内容物:疝囊内容物即腹腔组
织器官,最常见是小肠,次为大网膜 (四)疝外被盖、疝囊以外外层组织,
即皮肤皮下筋膜等等
临床类型
(一)按病程发展分: 1.可复性疝(veducible hernia) 2.难复性疝(irreducible hernia) 3.嵌顿性疝(incarerated hernia) 4.绞窄性疝(sfrangulated hernia)
五、临床表现
根据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一)易复性疝:腹股沟处可复性包块,下腹 轻微不适(坠胀)无其他症状,血象,生化无 特异
(二)难复性疝:包块回复较难,但仍可回复 局部坠胀感较明显或有轻微消化道症状,消化 不良、便秘、血象生化无特殊变化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腹外疝
第23章 腹外疝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手术注意事项
(1) 如嵌顿的肠袢较多,应特别警惕逆行性嵌顿的可能 (2) 切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 (3) 必须仔细探查肠管,以免遗漏坏死肠袢于腹腔内 (4) 凡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患者,在高位结扎疝囊后,
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隐
睾
急性肠梗阻
第23章 腹外疝 鞘膜积液示意图
睾丸鞘 膜积液
精索鞘 膜积液
交通性 鞘膜积液
透光试验
第23章 腹外疝
非手术疗法
治疗
◆ 1岁以下的婴儿
◆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 部分嵌顿性疝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嵌顿在3一4h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估计肠袢未坏死者
力劳动
工作
较多
很少
应用趋势
已逐渐淘汰
已广泛应用
第23章 腹外疝 腹股沟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
用一适当大小的补片材料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取代了 将不同层次的自身组织拉拢缝合达到修补后壁的作用。但 修补作用较弱,不适合较大的疝囊。
第23章 腹外疝
腹股沟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第23章 腹外疝 腹股沟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用腹腔镜在腹壁肌层后方,腹膜之前置一补片,达到 修补后壁的作用。
但需全麻手术,手术费用高。
第23章 腹外疝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 原则上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均需紧急手术 ◆如肠管尚未坏死,可还纳至腹腔,按一般易复性
疝处理 ◆如肠管已坏死,则应切除该段肠管并行一期吻合 ◆如患者情况不允许,则可暂作肠外置,7~14天后
第9次课-腹外疝
(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为:
传统的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1. 传统疝修补术 手术的基本原则: 疝囊高位结扎:肠管坏死者(绞窄疝) 、合并局部感染 疝修补: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的前壁或后壁 疝成形术:应用自体组织或修补材料 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普通疝
② 切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以图侥幸。 ③ 少数嵌顿性或绞窄性疝,临手术时因麻醉的作用,疝内
容物自行回纳腹内,以致在术中切开疝囊时无肠袢可 见。遇此情况,必须仔细探查肠管,以免遗漏坏死肠 袢于腹腔内。必要时另作腹部切口探查之。 ④ 凡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 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 修补失败。
【鉴别诊断】
1.斜疝: 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内方,可扪及外环; 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内方,不可扪及外
环。 2.脂肪瘤:
脂肪瘤基底不固定,活动度大;股疝基底固 定而不能被推动。
3.肿大淋巴结: 可在同侧下肢找到原发灶,外观呈椭圆型;
股疝半球形,嵌顿时有急性机械性梗阻。 4. 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2.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腹痛,恶性,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及 排气。
(三)绞窄性疝
1.疝块:可以疼痛,也可因出现嵌顿肠襻坏 死穿孔而疼痛缓解。
2.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 3.全身中毒及感染症状。 4.绞窄性肠梗阻表现。
(四)直疝
1.老年体弱者。 2.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半球形
肿块,平卧位自行消失。
(一)非手术治疗
1.非外科手术治疗指征:
① 一岁以内婴儿:可以绷带压迫内环。 ② 老年体弱或伴有其它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Y.Tsai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隐 睾 患侧阴囊睾丸缺如 体检时注意细致检查腹股沟区
鞘膜积液, 简单!看 完示意图 就明白了
急性肠梗阻
睾丸鞘 膜积液
精索鞘 膜积液
交通性 鞘膜积液
透光试验
鞘膜积液示意图
非手术疗法 1岁以下的婴儿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直 疝
先天性斜疝
睾丸下降后,未闭锁的鞘状突成 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与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内斜肌 后天性斜பைடு நூலகம்及直疝 和腹横肌发育不全弓状下缘位置
偏高有关
睾丸下降与鞘膜的形成
先天与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易复性斜疝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增加腹压时肿 物突出,平卧或用手可还纳。还纳后 压住腹股沟深环,嘱增加腹压时肿块 不能突出
囊颈与腹壁下A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嵌 顿 机 会
较 多
极 少
腹股沟疝分型
根据疝环缺损大小、疝环周围组织完整性、腹股沟管 后壁坚实程度,把腹股沟疝分成Ⅰ~Ⅳ型。 Ⅰ:型疝环口缺损最大直径≤1.5 cm,疝环周围 组织完整性好,腹股沟后壁坚实; Ⅱ:疝环缺损最大直径1.5~2.5 cm,疝环周围组织完整 性尚好,腹股沟后壁还坚实; Ⅲ:疝环缺损最大直径超过≥3.0 cm疝环周围组织不 完整,腹股沟管后壁缺损; Ⅳ:复发疝、滑疝。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精索
Ferguson法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精索
Bassini法
耻骨梳韧带
腹内斜肌
精索
McVay法
人工编织物 修补后壁
腹直肌前鞘 翻转修补后 壁 疝成型术
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与
修补材料
•疝 修 补 材 料
聚丙烯材料 –单丝编织的修补材料 –双丝编织的修补材料 –非编织的聚丙烯材料 –超轻质的聚丙烯材料 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e-PTFE) –软组织补片(Gore Tex) –防粘连补片(Gore Tex)
由脐环突出的疝。脐环闭锁不全或疤痕组织不 够坚强,腹压增高时发生。2岁后仍未闭可手术 治疗。
思考题
1.腹外疝发生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2.腹股沟管的解剖构成包括哪些结构? 3.疝分为哪四型? 4.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概念和如 何鉴别? 5.斜疝与直疝鉴别的关键点有哪些? 6.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绞窄性疝
腹股沟直疝
斜
发 病 年 龄
嵌 顿 性 疝 嵌 顿 性 疝 嵌 顿 性 疝 嵌 顿 性 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疝
直
多见于老年
疝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半球形,基底较宽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
使用钉枪在补片边缘每隔0.5~1cm
用钉将补片固定在腹壁上
股管解剖概要 上口为股环
股环
腹股沟韧带
下口为卵园窝
前缘为腹股沟韧带 腔隙 后缘为耻骨疏韧带 韧带 内缘为腔隙韧带 外缘为股静脉。股疝最易嵌顿。
股静脉
临床表现
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园窝处可复性肿块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壁下A、V
腹横筋膜
腹 横 筋 膜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壁下A、V
腹膜
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腹股沟解剖内面观
内口 外口
即深环,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举 重、腹水、婴儿啼哭等因素
疝 环 疝 囊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 壁层腹膜经疝门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 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疝外背盖
疝囊
疝内容物
疝环
腹外疝病理解剖
易复性 难复性 嵌顿性 绞窄性 特殊类型
能自由进出 粘连、巨大疝、滑动性疝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 嵌顿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血运障碍 Richter疝、Littre疝、逆行性嵌顿
即浅环,是腹外斜肌的三角形裂隙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外1/3的腹 内斜肌 腹横筋膜和腹膜
前壁
后壁 上壁 下壁
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上壁腹内斜肌、腹 横肌的弓状下缘 后壁腹横筋 膜和腹膜 外口 内口
下壁腹股沟韧 带和腔隙韧带
腹股沟管解剖
斜 疝
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 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 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可进入阴囊。 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Hesselbach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 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腹外疝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陆信仰 主治医师
HY.Tsai
目的要求
一、了解腹外疝的概念、病因与临床类型。 二、熟悉腹股沟区(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 管)的局部解剖和腹外疝的病理解剖。 三、掌握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发病机理、临床 表现和鉴别要点。 四、熟悉腹股沟疝手术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术式 的适应证。 五、熟悉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六、了解股疝、脐疝、切口疝和白线疝的临床 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原则。
•补片的裁剪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Plug Repair手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Plug Repair手术)
切口及“第一间隙”的建立同Lichtenstein手术。 按Lichtenstein手术方法处理疝囊。 把聚丙稀材料制成的成型网塞置入内环内,令病 人增加腹压后确认无腹腔内容物从内环处膨出。 使网塞的外层与疝环平齐。以可吸收合成缝线固 定网塞于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上或周围更坚强的 组织上。一般为4~8针。如估计腹横筋膜无法承 受网塞的缝线张力时,应固定于周围坚韧的组织 上,如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凹陷韧带、反转 韧带、腹直肌缘、髂耻束或腹股沟韧带。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原则上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均需紧急手术 如肠管尚具生命力,可回纳至腹腔;还纳后可按一般 疝处理。如肠管已坏死,则应切除该肠段并行一期吻 合,如病人情况不允许时,则可暂作肠外置,7-14天 后再行肠切除吻合。 凡已行肠切除的病人,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做修 补。
部分嵌顿性疝病人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嵌顿在3一4h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估计肠袢未坏死者
手术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 传统疝修补术
前壁修补——Ferguson法 后壁修补——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临床表现:腹壁切口处膨隆,有肿块出现,有
时伴有消化不良,不全肠梗阻表现。检查可扪 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缘。
治疗:以手术为主,细致缝合各层,疝大者可
用移植物修补。
白线疝
发生于上腹壁正中线。表现为上腹正中肿块, 部分病人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回纳后可在白线 区扪及空隙。有症状者手术治疗。
脐疝
中英文对照
疝 hernia 斜疝 indirect hernia 腹股沟斜疝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直疝 direct hernia 股疝 femoral hernia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易复性疝 reducible hernia 嵌顿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绞窄性疝 strangulated hernia 白线疝 hernia of linea alba 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 脐疝 umibilical hernia 无张力疝修补术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容易嵌顿,嵌顿物为肠管时引起肠梗阻。
腹股沟斜疝 脂 肪 瘤 肿大淋巴结 大隐V曲张结节样膨大
听完解 释就明 白了
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手术治疗
McVay修补法
直接缝合
将腹股沟韧带 与腔隙韧带和 耻骨肌筋膜缝 合在一起,关 闭股环
切口疝 病因:各种原因所至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最
常见于下腹正中切口
无张力疝修补术
Lichtenstein术式
•手术方法及关键点
Lichtenstein术式: –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腹股沟盒, Inguinal Box) ,充分暴露内环和耻骨结 节,超过耻骨结节2cm,超过腹股沟管后 壁上缘3cm,要使该区域容纳下6~8cm宽 的补片,并能使补片覆盖于耻骨结节 (≥1cm)。
皮肤皮下组织
腹外斜肌腱膜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
外环
耻骨 梳韧带
腔隙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
腹 外 斜 肌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髂腹下神经
滑动性疝盲 肠成为疝囊 的一部分
巨大疝
难复性斜疝
嵌顿的
肠管缺
血坏死
绞窄性疝
腹腔内的肠 管已坏死
特殊类型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腹 外 斜 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腹 横 筋 膜
好复 杂哦!
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提睾肌
腹内斜肌
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