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名家1教材课程

合集下载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3篇)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3篇)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3篇)《中国山水画》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

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

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

小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小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加强对皴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法。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解答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4.优化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山水画技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色彩搭配:指导学生了解山水画中的设色原则,如何运用墨色、淡彩等,使画面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个人特色。
-例如:讲解如何通过渲染、积墨等技巧,使画面色彩过渡自然,达到既丰富又统一的效果。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想象和情感,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例如:指导学生如何在传统山水画中融入现代元素或个人喜好,以体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4.文化理解: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增进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山水画的基本特点: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强调其独特的意境、构图、皴法和设色,使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核心特征。
-例如:介绍山水画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指导学生了解不同视角下的山水画构图。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山水画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风光,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课件

《中国山水画》课件

五代时期的代表画家与作品
总结词
五代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形成期,出现了 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 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
巨然
继承了董源的画风,代表作品有《秋山问 道图》。
荆浩
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作品有《匡庐 图》。
董源
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作品有《夏景 山口待渡图》。
关仝
继承和发展了荆浩的画风,代表作品有《 关山行旅图》。
《中国山水画》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山水画简介 •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与材料 • 中国山水画的流派与代表画家 •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 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 中国山水画作品欣赏
01
中国山水画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 期,受到玄学和佛教的影响,逐 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现代元素的引入
当代山水画在传承中不断吸收现代艺 术元素,如西方绘画技法、现代构图 理念、新型材料等,为山水画注入新 的生命力。
跨文化交流与影响
国际交流活动
当代中国山水画积极参与国际艺 术交流活动,通过展览、学术研 讨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山水 画的魅力,同时也汲取了国际艺
术界的养分。
西方艺术的影响
文化内涵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融合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体现 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价值
中国山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仅是中国画坛的瑰宝,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与 材料来自法与墨法笔法笔法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之一,通过不同的笔法可以表 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元素的形态和质感。常见的笔 法包括皴、擦、点、染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山水画》。

详细内容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表现技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以及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原则、笔墨技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及意境表达。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山水画作品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颜料、画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开合有致”等。

(3)演示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山水画作品中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2)学生进行笔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经典山水画为例,分析其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创作。

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起源:原始社会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特点:构图、笔墨、意境2. 构图原则:主次、虚实、开合3. 笔墨技法:皴、擦、点、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体现山水画的意境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ppt课件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ppt课件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 国山水画一》
第一课
让我们通过思考与讨论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的山水画较 之花鸟画、人物画, 更加注重对意境的深 刻表现,从而形成独特 的艺术传统。
学会比较
学会欣赏
学会表现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夏 圭
临 流 赋 琴 图
南 宋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夏 圭
马 远
亚明
黄山云海
(中国画) 刘海粟
第一课 《自然意 趣中国山 水画一》
学会比较
观瀑图 傅报石
学会比较
第一课《自然 意趣中国山水
画一》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中国画)白雪石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学会比较
六 君 子 图
倪 瓒

谈谈你眼中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有什 么不通啊???
学会比较
印象日出 莫奈 (法国)



整幅画不见飞鸟,不

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
片空旷孤寂之境。联系画

家所生活的时代谈谈你的

感受。
读 画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踏歌图》马远 宋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寒江独钓图 马远 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金霞图 贾又福
李思训(唐)
游春图展子虔 隋代

画家用了哪些手

法表现北方山石浑厚

苍劲之感?

《中国山水画名家》课件

《中国山水画名家》课件

顾恺之: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父”, 代表作《洛神赋图》,开创了山水画的 先河。
展子虔:唐代画家,代表作《游春图》, 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祖”。
李思训:唐代画家,代表作《江帆楼阁 图》,被誉为“青绿山水画之祖”。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代表作《辋川 图》,被誉为“文人画之祖”。
董源:五代画家,代表作《潇湘图》, 被誉为“南派山水画之祖”。
山水画的色彩: 注重色彩的运 用,形成独特 的色彩效果, 如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等。
笔墨运用:注重线条的流畅与 力度,强调笔墨的韵味与美感
技巧运用:运用皴法、点法、 染法等技巧,表现山水的质感 和层次
构图布局:注重画面的平衡与 和谐,强调画面的意境与氛围
色彩运用:注重色彩的搭配与 对比,强调色彩的明暗与层次
笔墨技巧:山水画的笔墨技巧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这些技巧可以表现出山水画的意境 和气韵生动
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还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画家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等方 面。
唐代:王维,代表作品 《辋川图》
宋代:李成,代表作品 《溪山秋霁图》
元代:黄公望,代表作品 《富春山居图》
明代:董其昌,代表作品 《秋山图》
范宽:北宋画家,代表作《溪山行旅 图》,被誉为“北派山水画之祖”。
山水画的构图: 注重远近、高低、 虚实、疏密等关 系的处理,形成 独特的空间感和
层次感。
山水画的布局: 注重山水、树 木、人物、建 筑等元素的布 局,形成和谐 的画面效果。
山水画的透视: 运用透视原理, 使画面具有立 体感和空间感。
传承方式:通过教育、展览、 出版等方式传承山水画艺术
收藏价值: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保护山水 画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前言作为美术老师,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让他们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知识点1.山水画的起源和历史背景2.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技法3.山水画的题材和内容4.山水画的流派和风格教学目标1.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2.学习欣赏和鉴赏山水画作品3.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技法,了解山水画的题材和内容,学会欣赏和鉴赏山水画作品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思想和意境,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步骤1.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介绍各个时期的山水画流派和代表画家。

2.学习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技法,例如皴法、点染法、设色法等。

3.教授山水画的组画方法和构图技巧,让学生掌握画面的视觉重心、平衡和节奏。

4.鉴赏山水画作品,了解各个时期的山水画代表作,分析画家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5.练习绘制山水画,带领学生学习画家的作品,并边学边绘画。

教学手段1.组织课堂讲解、讨论和展示山水画作品。

2.带领学生练习绘制山水画,通过示范和辅导,指导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方法。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方法的情况。

2.分析学生对山水画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学习方法1.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

2.学习欣赏和鉴赏山水画作品,分析画家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3.多练习绘画,提升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总结通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山水画的历史、特点和风格,掌握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技法,提升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通过欣赏和鉴赏山水画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

5.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通过PPT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

(3)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泼墨”、“皴擦”、“点景”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意境、笔墨和构图等特点。

4.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手法,注意构图、笔墨和意境的运用。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山水元素,如诗词、音乐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习兴趣。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二、赏名作——追寻脉络,赏析作品
1.师生共赏
(1)山水画的成熟——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多媒体出示中国山水画发展脉络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演变历史,知晓本科学习内容。
引领学生赏析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指出画中人物、景物比例恰当,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
简单介绍散点透视法,生理解后连线练习。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生从构图、技法、画面内容、意境营造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点评、分享。
四、悟内涵——拓展延伸,体悟内涵
比对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的称谓不同。
请学中国山水画相匹配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发挥艺术通感的作用易于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段
学科
美术
学校
执教
课题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含重、难点)
本课属八年级上册教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山水画以自然界山水景色为题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画家对自自然的认识、审美价值。本课选取隋唐、两宋共6件作品进行教学。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为标题,从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古代山水画家游走山水,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为学生学习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变迁中的家园》做了铺垫。独特的艺术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轻松进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和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的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围绕学习建议对作品内容、构图、技法等进行了赏析。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表达的时空,也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国画山水精品课程教案

国画山水精品课程教案

国画山水精品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国画山水精品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国画山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国画山水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国画山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国画山水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国画山水的审美能力的培养;2. 学生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投影仪、画笔、国画纸、颜料、水杯等;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素描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国画山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其特点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思考国画山水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国画山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解释国画山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 分析国画山水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三、示范与实践(30分钟)1. 教师示范国画山水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运用、墨色渲染等;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初步掌握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四、创作实践(4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和素描练习;2. 学生运用所学的国画山水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3.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观艺术展览或国画大师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国画山水的发展和艺术价值;2.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画山水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互评;2. 学生对于国画山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3. 学生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溪待渡图
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 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 冈阜、峦岭,自近及远盘礴 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 气势堂堂,景意幽深。图中 强调的是山和溪,山作正面 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 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 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 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 用墨厚重,染晕次甚多。整 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 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 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
链接: 郭熙
郭熙,北宋(1023-约1085),字 淳夫。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 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 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 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 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 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 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 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 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 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 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 烟变幻之景。
主要作品: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 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 《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 元年(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 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 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 都会美术馆;《早春图》轴、《关山春雪图》轴 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 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 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关山行旅图
图中间一条从左向右斜下的河流, 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构图:河右群山叠嶂 起伏,有寺庙隐现。向上以“高远法” 画一巨峰,突兀高耸,形似卷云,乃郭 熙卷云皴之先声,这是关陕山川的一大 特色。一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左岸有行 旅之人,或骑驴,或步行,沿山路向下, 点出“行旅”主题。下面以“平远法” 展开茅屋野店,有行游客或穿行其中, 或休憩饮茶,有妇人生火煮水,店后有 猪圈,空地上有儿童匍匐嬉戏,鸡、犬 游荡于旁,一派平淡和谐的生活场景。
链接:“三远”构图法
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 《林泉高致》中提出的。 文曰:自山下而仰山 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 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 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 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宋代 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 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 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散点透视法,以仰视、 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 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 的局限。
链接: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字子 久,号一峰,后入 “全真教”,又 叫大痴道人等。元代画家,书法 家,元四家之一首。黄公望的绘 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 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 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 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 《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 图》、《丹崖玉树图 》、《天 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 《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 等传世。
“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
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
两岸初秋时节“山川浑
厚,草木华滋”的秀丽
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
坡石,树木苍苍,疏密 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
浙江博物馆藏 剩山图
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董其昌称道,
《早春图》
《早春图》表现的正 是如笑的春山。不同 於范宽迥然三段的严 峻构图,却多了一股 微妙的气氛,柔和了 物象,也统合了全画 远近、深浅的间感, 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 想山水。
《溪山访友图》
此画写深秋山水。凌云而 出的高山,清冽的溪水,巨 石突兀,长松乔木,点缀着 寻幽访友的高士,表现了寄 情林泉的雅兴。画幅右上方 有作者楷书“臣郭熙”三字 款识,应系在画院奉旨所作, 此图笔墨秀劲章法严整,绘 制年代应在《早春图》之前, 是现存郭熙传世绘画中的早 期之作。
早春图
郭熙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 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 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 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 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 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 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 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 之“三远”构图法。
《富春山居图》背景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 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 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 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 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 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 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 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 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 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 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元 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场景 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 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
"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墨色浓
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今天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 馆,而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则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为“无用师卷”。
关仝——艺术特色
关仝工画山水,早年师荆浩,刻意力学, 晚年有出蓝之誉。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 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 风雪中,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笔法简劲, 气势极壮,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树丰茂, 有枝无干,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 “荆关”,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 方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并与荆浩、董源、巨 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