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清)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四篇《六国论》完整梳理版

四篇《六国论》完整梳理版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比较三苏文章之异同

比较三苏文章之异同

比较三苏文章之异同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1039~1112) 。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

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

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

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

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

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

深醇温粹,似其为人。

”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279首。

首先是苏洵,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是比较客观的。

另外苏洵擅长论文,见解也十分精辟。

他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

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

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其次,苏辙是苏轼的弟弟,亦称苏轼为“大苏”,何其父亲苏辙不同,散文和骈文是他写作的重点,而且相当出色。

在写作上,他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最后,苏轼是三苏中最为著名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书、文、画无一不精,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轼散文中的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国论》阅读专项(课内)

《六国论》阅读专项(课内)

《六国论》课内阅读基础巩固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路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更加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确定,断定D.此言得.之得:得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与.战败而亡者秦伯说,与.郑人盟.C.则.秦之所大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列举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C.选文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D.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新教材)2021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含解析)

(新教材)2021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含解析)

第8单元16(P224)【基础测评】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直走.咸阳走:通达B.六国互.丧互:互相C.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D.剽.掠其人剽:抢劫、掠夺【答案】B【解析】互:交互,相继。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D【解析】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

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C.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

D.均为介词,比。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而气候..不齐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答案】D【解析】A.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B.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C.古义:天气冷暖、雨雪阴晴。

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D.小草。

4.下列对《阿房宫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一个“毕”字,一个“一”字来表现秦统一天下的过程,这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社会历史条件。

B.一个“兀”字,一个“出”字,表现阿房宫的建造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物质条件,含蓄地说明了阿房宫的出现,取尽了天下的财物。

C.“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面积之大;“隔离天日”,说明楼阁密度之紧。

D.“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气势非凡。

【答案】C【解析】“隔离天日”写楼阁之高。

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B.《六国论》是史论。

史论是作者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某一史料进行研究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文体。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六国论》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六国论》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六国论》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苏辙的《六国论》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并读。

他们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

洵文着眼于政治治形势,批评屈辱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势,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原文】
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②,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③,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④,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⑤,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⑥;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基于苏洵、苏辙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身份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他们分别撰有的《六国论》中一窥其史论散文的特有风貌,即苏洵的激切恣肆与苏辙的曲折委吐。

首先,立论的现实针对与史家视角。

与辙文偏重对六国破灭这一事件本身进行的立论不同,洵文的立论动机不局限于以史说史,而更在于借古讽今,指摘时弊,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换句话说,苏洵是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主人翁身份,来讽谏宋朝统治者对外采取的纳贡称臣、妥协苟安的政策的,而这恰是他形成激切恣肆文风的重要因素。

相对的,苏辙则是以一个客观史学家的局外人身份,来评说历史事件的,那么他的理智从容就构成了文章的主要基调。

其次,情感的激切与沉稳。

如果说洵文的开篇是恣肆的气势裹挟着激切的情感突兀而来,那么,辙文的开篇则是在“深思远虑”的读史思索中融入沉稳的情感的。

洵文在论说之始,便开门见山地抒发“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议论,这里没有多余的文字,也不容许犹疑,就是如此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而辙文的开始,则是先铺叙史实与史思,然后才顺理成章地引出“诸侯灭亡,在不知天下之势”的观点。

与辙文层层递进的客观推理相比,洵文不仅使用了“呜呼”、“悲夫”等嗟叹词,并且还在夹叙夹议中表达了对以地事秦的痛惜,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激愤等,其充沛的情感溢于言表。

也就是说,洵文重在以情说理,而辙文重在以理说理。

再次,论证的繁复与缜密。

不论是洵文正面阐述的“赂秦”危害,还是辙文正面阐述的“天下大势”,接下来的论证,父子二人不约而同地笔锋一转,都选择了反面假设论证即洵文的“并力西向,而胜败未可知”,辙文的“厚韩亲魏以摈秦,则彼秦者将何为哉?”的方式。

父子二人还同时以引物托喻的方法来形象地支撑论点,即洵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极言赂秦的危害,辙文“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极言韩魏所处战略位置的重要。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都曾写过一篇《六国论》,讲真,虽然苏轼声望很高,但很显然苏洵的《六国论》要技高一筹。

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认为六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士六国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用他们来治国,给予优渥条件,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窝里斗,让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得以实施,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课内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责怪窃怪.天下之诸侯:形容词意动B.韩、魏塞秦之冲.:要道发愤西.向:名词用作动词C.藉.之以蔽其西:慰藉秦之.用兵于燕、赵:取独D.以二国委.秦:委托以.取其国:介词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O王心宇(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基于苏洵、苏辙父子二人都写作了散文《六国论》,针对六国败亡秦王统一天下这一史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苏辙则归于“不识天下之势”,虽然观点不同,仍可以看出二人行文一脉相承,本文试从结构、修辞、主题三方面入手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和做出的创新。

【关键词】六国论;逻辑;修辞;借古讽今苏辙与苏洵父子二人均以极高的散文艺术成就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两人写作的同题散文《六国论》为例,虽然表达的观点不同,仍可以看出苏辙在逻辑结构、修辞手法以及借古讽今的主题上继承了苏洵的政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

一、纵横文风,逻辑严密苏洵一生博览群书,尤喜战国策,久而久之,战国策士文浸润他的思想,影响他的文风。

王安石评价称“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1],这是十分客观也是极高的评价o所谓纵横学,指战国时游说之士为进谏诸侯所做文章,因其雄辞善辩,豪宕驰骋而著称于世。

时隔六百年,在苏洵政论文上再次感受到先秦遗风,《六国论》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开篇立论,在第一段开头就点名“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然后采用设问回答的方式,重申赂秦之弊,接下来先从正面论证赂秦者必亡,诸侯国不断割地与秦以求一时之安,“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⑵,以致诸侯国力衰弱,未战之前就胜负已定,“至于颠覆,理故宜然”[21o 第三段再反过来说明齐、燕、赵国属于未赂秦者但终因赂秦者亡的道理,最后提出六国诸侯应齐心合力对付秦国的方法论,并启发今人。

整篇行文规整有度,上下呼应,言语精炼,风格纵横恣肆,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可谓深得战国纵横策士文之真传。

而苏辙自幼得到父亲苏洵的悉心教导,其生平学问皆受到父亲影响,加之天资聪颖,在政论文这种文体上亦有很高的建树。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苏洵、苏轼、苏辙并称的“三苏”,是父子关系。

父亲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有文章闻名于世,且同时入选八大家之列,可谓文学史奇观了。

1、苏洵的《六国论》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大器晚成的典型。

青年游荡于世界当中,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四十多岁时才名扬天下。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写出了振聋发聩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在文章的一开始,苏洵就直接点出了主要论点,那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在苏洵看来,秦国之所以灭六国,完成一统天下,是因为其余六国仅仅为了自保而拿土地贿赂秦国,这样使得秦国占据主动权,可以从容的各个击破。

当然,苏洵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论点,是因为当时的宋朝面临的和战国时六国所面临的是同样的遭遇,苏洵以史为鉴,希望今日的宋朝不要犯错。

作者直接指出: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到了最后,苏洵给宋朝朝廷敲了警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暗喻宋朝统治者,在“六国下矣”。

结合当时宋朝所面临的边疆危机,这篇散文瞬间广为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2、苏轼的《赤壁赋》三苏当中,成就和名气最大的,都是苏轼。

苏轼是个全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差点拿了状元。

在他的散文当中,最有名气的可谓是他的《赤壁赋》了。

这篇赋体散文,很有骈文的色彩,诸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谓字字珠玑,词意畅达,读来让人精神一振。

尤其是后面几句,不光是语言描述很有特色,还富有哲理性,当属绝世好文。

然后,作者根据赤壁的历史,谈起人生无常: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一代枭雄,曾经在这里雄心万丈;周瑜一代俊杰,曾经在这里成就一世英名,如今,这些都在哪里呢?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只能感叹“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 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托付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 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屈服 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 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咎:怪罪。 疏:粗疏,粗略。 势:大势、形势。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 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 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 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 解天下的情势啊!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 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 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挺身而出。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
络,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明确 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揣摩作者的写 作意图。
简介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老泉, 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与父苏洵、兄苏 轼均以文学著名,后人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 “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 词及文言现象
4.关于六国破灭,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说纷纭。
1.贾谊在《过秦论》里认为九国之师败给秦军的根本原因是——————— ———————;而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袁猛【摘要】Suxun and his sons all have written The Theory of the Six Countries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bout the six nationsburst .Suxun hold the bribery policy to the Qin State is the biggest disadvan-tage,and Sushi said there should be "value intellectuals".However Suzhe hold the situation is the first reason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erent aspects ,but ignored the same aspect becaus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points .It will focus on these same areas in this paper .%基于苏洵父子三人都曾写过《六国论》,且对于六国破灭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展开分析:苏洵持“弊在赂秦”,而苏轼认为应“重士”,苏辙则从“势”的方面入手。

三人观点不一,因此人们关注异的方面较多,对同的方面则大多忽略。

除了立论点,研究揭示了三篇文章中还存在许多相同的观点。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六国论;异同;利【作者】袁猛【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重要三席,分别针对七国之事写了《六国论》,阐述了对六国灭亡原因的不同看法。

谈苏洵的《六国论》

谈苏洵的《六国论》

谈苏洵的《六国论》作者:likegang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明的散文家。

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

他应进士和茂才异等的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

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

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

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

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

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

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

苏洵生活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北宋中期。

当时北方的辽(契丹族)和西夏(藏族的一支党项族)贵族向内地扩展势力,经常向北宋发动战争。

北宋统治者为了集中力量镇压内部人民的反抗,对此则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缔结“澶渊之盟”,宋向辽每年输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遣肖英、刘六符至宋,索取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及瓦桥(今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的十县土地,结果定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且称之为“纳”。

至于西夏,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西夏主)上书请和,宋答允每年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宋向他们输银与物,等于是割地献城。

苏洵到汴京后,疾恶宋王朝的投降让步路线,主张对辽与夏用兵,因而就有了《六国论》的写作。

本文选自《嘉祐集》里的《权书》。

《权书》收有作者论治道、•史事和历史人物的十篇文章。

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六国》,后来的选本一般都标为《六国论》。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廉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材料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六国破灭,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说纷纭。
1.贾谊在《过秦论》里认为九国之师败给秦军的根本原因是——————— ———————;而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认为,六国破灭和秦族族灭的根本原因是———— ——————————————————————。 3.苏洵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4.苏辙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4.关于六国破灭,秦九国之师败给秦军的根本原因是——————— ———————;而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认为,六国破灭和秦族族灭的根本原因是———— ——————————————————————。 3.苏洵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4.苏辙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 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托付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 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屈服 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 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一、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 词及文言现象
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 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 亡。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 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奇 怪全天下的诸侯,凭借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 十倍的军队,奋起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 秦国,却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三、比较阅读苏洵、苏辙《六国论》
文本探究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 论政。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 的原因是什么?苏辙的《六国论》中心 论点是什么?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原因在于韩、魏、
楚三国贿赂秦国。 苏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 于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虑患 之疏、见利之浅” 简言之,老苏谈“赂秦”,而小苏谈 “明势”。
文本探究
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分析问题的?(论证思路)
学习要求:1、自主思考,列出提纲 2、小组合作,归纳思路
苏洵之文
首先,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
这个中心论点, 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 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再其次,中间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先从正面论 述,韩、魏、楚因“赂”而亡,再从反面申述 齐、燕、赵因力量“孤危”而亡,得出结论若 “不赂”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 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 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 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摈(bì 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挺身而出。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 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 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 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 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 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 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 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 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 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 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 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 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 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 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 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 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
二、当堂检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怪天下之诸侯 B.韩、魏塞秦之冲 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窃:私下里 冲:交通要道 折:屈服 摈:抛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B.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 )
A.而齐、楚、燕、赵之围,因得以自完于其间 矣 B.发愤西向 C.故夫天下所重者 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答案: B 【解析】A.完,保全,形容词作动词;B.西,向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C.重,看重,重视,形容 词作动词;D.厚、亲,亲近,形容词作动词。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 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 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山东:崤山以东各诸侯国。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 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 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 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 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 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 出来了。
答:—————、——————、——————。
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宫 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人也。
苏洵在《六国论》里,也有相似的劝诫统治者吸 取教训的语句: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 在六国下矣。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咎:怪罪。 疏:粗疏,粗略。 势:大势、形势。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 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 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 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 解天下的情势啊!
苏辙之文
首先,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
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提出问题) 其次,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诸侯纷争中举 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 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 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 ——(分析问题) 最后一段指出山东诸侯国的自安之计,识“天 下之势”,“厚韩亲魏以摈秦”。 (解决问题)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 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 取其国,可不悲哉!
疆埸(yì ):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 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 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 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 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 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 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 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 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 有腹心之疾也。
郊: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 野、国土的意思。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 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 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 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 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
文本探讨
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分点阐述并举例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
章的一个共同特色。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 “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苏辙之文是秦 “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 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苏洵之文,秦 “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 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 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苏辙之文, 范雎、商鞅“重韩魏”与昭王“轻韩魏”的对 比,“厚韩亲魏”“应夫无穷”与“贪尺寸之 利”“自相屠灭”的对比……
过 秦 论
贾 谊
阿 房 宫 赋
六 国 杜 论 牧
苏 洵、 苏 辙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 信息内容提取3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 过4个字。
《过秦论》叙写了秦犯下的很多罪过,但最重要的一条 应是“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 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兴太学以养,行教化美习俗”的建议及选用贤才,大 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 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也发挥了重要作 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