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形象用

合集下载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一、用形象化的比喻
用比喻的方式,给景物形象化的描写,把景物比作生活中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物体,以此来表达景物的感受。

例如“他双眼如月色般明亮”,“远处的牧场上,小羊们在碧蓝天空下,聚着成一团,像是一片绿色的云”。

二、用比较的手法
用比较的手法,将景物比作或和其他景物进行比较。

例如“他的头发如金色的秋叶般缤纷变幻”,“山间的村庄,犹如一朵繁花,那里洁白的房屋簇拥在绿色的山坡上”。

三、用拟人的手法
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比作人。

例如“高楼大厦在黄昏的暮色中,拔地而起,像是一个英勇的勇士”,“大海在晚风中,起伏不定,像是一位心怀梦想的少年”。

四、用抽象化的描写
用抽象化的描写,不抓住具体特点,而是用形容词来描述景物,把景物的精神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满天的繁星,熠熠生辉,宛若一颗颗闪耀的宝石”,“秋日的湖面,平静如镜,晶莹剔透”。

五、用生动的描写
用生动的描写,把景物的特性表现出来,用句子中的细节,还原景物的真实状态。

例如“洱海湖面上,一只又一只游鱼划破湖
水,两行泪痕消散在湖光”,“森林里,阵阵微风吹过,落叶在沙沙的声音中,飘落到地上”。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鉴赏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鉴赏
•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 即其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 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 象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 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当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 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表现烂 漫的春光。
《卜算子•咏梅》)
•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 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 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 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常见题型及提问方式
•(1)题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氛 围? •(2)题型: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3)题型:分析景物,概括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要求等
形 象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赏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
借 《雨霖铃》)
景 抒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情 《石灰吟》)
与 托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言 志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啼叫声?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 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寒塘 赵嘏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概括景物形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概括景物形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概括景物形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要讨论的主题是概括景物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和景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从古代诗人描绘的美丽山水到现代摄影师所捕捉到的壮丽自然风光,景物形象一直都是人们创作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首先,我们将从概念上对景物形象进行简要定义。

景物形象指的是通过文字、绘画或摄影等方式所描绘出的自然或人工景观的形象。

它是艺术家或观察者对于真实景物的主观表达,旨在通过表现独特的色彩、光影和线条等元素来传达出景物的美感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景物形象在文学、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技巧,艺术家们可以将景物形象具象化,使读者或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丽和情感。

此外,我们也将探讨景物形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景物形象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它也贯穿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中。

通过欣赏和感知景物形象,人们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启发,同时也能增加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中讨论的要点,并提出自己对于景物形象的观点。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们能对于景物形象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进而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加细腻地体验和感受其中的美妙。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查找文章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章的分段和标题:文章应该分为多个段落,并为每个段落设置一个明确的标题,以便读者可以快速浏览和定位感兴趣的部分。

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展开,段落之间应该有逻辑衔接,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有条不紊。

2. 文章的层次结构:文章应该按照逻辑层次进行组织,从整体到细节,从一般到具体。

可以使用标题和子标题的层次结构,来清晰地表达文章中的主题和论点。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量,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古诗 景物形象

古诗 景物形象

古诗景物形象
1. 山:古人常用“千山鸟飞绝”、“万山红遍”等形象来描绘山的壮丽与美丽。

2. 水:古人常用“滔滔不绝”、“江山如画”等形象来描绘水的宽广与美丽。

3. 月:古人常用“皎洁如银盘”、“明月照九州”等形象来描绘月的明亮与美丽。

4. 花:古人常用“花落知多少”、“燕子来时新社”等形象来描绘花的美丽与凋谢。

5. 风:古人常用“狂风卷积云”、“风吹草低见牛羊”等形象来描绘风的狂暴与温柔。

6. 鸟:古人常用“黄鹂深树啭”、“燕子飞来儿女啼”等形象来描绘鸟的自由与美丽。

7. 树:古人常用“松柏寒凌霜”、“绿树成荫”等形象来描绘树的高大与美丽。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之答题技巧一、教学目标1、积累古诗词相关意象的内涵2、掌握景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技巧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1.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中所描绘的景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中的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2分类。

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冷暖、褒贬)。

3.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形象是意象的根。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

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4.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课前预习】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1、积累:(记忆并背诵)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七类意象第一组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 (2)长亭 (3)南浦 (4)酒第二组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 (2)鸿雁 (3)双鲤 (4)捣衣第三组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 (2)芭蕉 (3)流水 (4)猿猴 (5)杜鹃鸟 (6)斜阳(夕阳、落日)第四组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 (2)梅花 (3)松柏 (4)竹 (5)黍离 (6)冰雪、草木第五组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 (2)莲 (3)连理枝、比翼鸟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投笔 (2)长城 (3)楼兰 (4)柳营 (5)请缨 (6)羌笛第七组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 (2)东篱 (3)三径2、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中用以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人物、事物或景物。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描述其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

这些形象可以是对现实人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诗人虚构的人物。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通常用来象征或比喻某种意义或情感。

这些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事物。

在赏析事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以及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 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通常用来渲染气氛或表达情感。

这些景物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在赏析景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描绘手法、意境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2.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注意形象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表达效果和艺术特点。

4.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形象体系,注意形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形象鉴赏
· 景
景象即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 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景象常常 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 法。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 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 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 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 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诗歌常见的意境术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幽深、 壮阔、 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清新、 朦胧、恬淡 明丽——恢弘、清远、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瑰丽、闲适 清冷——冷森、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凄怆、寂寥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 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 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 啸。 •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 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 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七:“大漠孤烟直,长 雄浑壮阔 河落日圆”表现出 _______的意境
•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幽清明净 流”构成了_________的意 境。
基本题型是: 1、指认意象;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4、欣赏画面美。 鉴赏形象综合题,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 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 答题步骤为: • 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描写了……意象。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描述时,语言力求优美。 • 二、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切忌空 洞。

诗歌景物形象

诗歌景物形象

诗歌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这些景物形象不仅是诗人抒情言志的载体,更是诗歌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诗中描写的画面。

要通过对诗中描绘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解读,理解诗人在描绘画面时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比喻、比拟、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2.理解景物的特点和作用。

不同的景物形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辽阔、壮阔、宏阔等表达了广阔无垠的景象,而细腻、朦胧、缠绵等则表达了柔美细腻的景象。

理解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3.借助景物意象,品味意境。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往往承载着诗人的主观情感,通过寓“意”之“象”,将主观情思寄托于客观事物,使之成为情景交融的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

因此,在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借助景物意象,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总之,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需要我们对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对诗歌中景物形象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

鉴赏形象景物形象

鉴赏形象景物形象

要点二
均衡
均衡则是指景物中元素的平衡和协调。通过合理地安排元 素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因素,可以营造出一种均衡的视 觉效果。
联想与寓意
联想
联想是指通过景物的形象和特点,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 想。例如,看到一朵云彩,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只绵羊 或一只狗。
寓意
寓意则是指通过景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 。例如,在一片风景画中,画家可以通过描绘山、水、 树木等元素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通过实践探索,如绘 画、摄影等,表达对 景物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景物的历史文化 背景,探究其象征意 义和内涵。
评价与反思
1
对比不同景物的特点和美感,形成自己的审美标 准。
2
反思鉴赏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总结鉴赏技巧和 方法。
3
分享鉴赏经验,与他人交流心得,提高鉴赏水平。
06
鉴赏形象景物形象的意 义与影响
意境美
情感表达
通过景物引发情感共鸣,感受其 带给人的喜怒哀乐,如春天的花 开、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景。
象征意义
挖掘景物背后的象征意义,理解 其隐喻和暗示,如松树的坚韧、 梅花的傲骨和竹子的气节。
空间感
感受景物在空间中的层次和深度, 如远近、高低、深浅等变化,以 及给人的宽广、辽阔或幽深之感。
文化美
02
形象景物形象的构成要 素
色彩
色彩的冷暖
色彩可以传达出冷暖的感觉,如红色 、橙色等暖色调给人温暖、热烈的感 觉,而蓝色、绿色等冷色调给人清爽 、宁静的感觉。
色彩的明暗
色彩的明暗程度也会影响形象景物的 氛围,明亮的色彩给人明亮、轻快的 感觉,而暗淡的色彩则给人深沉、神 秘的感觉。
线条
线条的流畅与僵硬

2古诗鉴赏之景物形象(用)

2古诗鉴赏之景物形象(用)

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一二句:雪融水涨,游人渡溪过桥
三四句:实写山花流水 喻虚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围绕溪水 画面
景色之美
喜爱
虚写山中春意
虚实结合,以实
作者
情感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物形象
命题指数☆☆☆☆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辽宁卷、北 京卷、江西卷、安徽卷、湖北卷都考查了这 命题分析 一考点; (2)该考点出现的频率较高,古诗表情达意常
用景物来烘托情感,因此景物形象常常成为
命题热点。
问题: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 叶荻花秋瑟瑟”一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渲染了
一种怎样的气氛?(3分)
[解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几个关键点:首先第一句
“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第二句 “枫叶荻花秋瑟瑟”则运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明显给人一种凄凉感伤之思。明确以上两点后,用 规范的语言表述即可。(可先点明关键意象、再概
括意象的特点,进而把握营造的意境及氛围。)
[自组答案]
专家 失分探因:(1)理解失当:“不知溪源来远近”是
评卷 陈述,不是画面;(2)受注释误导:注释中有“被
贬滁州”字样,但不能理解成“以乐写哀”。
[考生乙]
送检 描绘了山高水涨、游客渡溪、山花流出三个 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得分:2分 失误类型:无中生有,遗漏重复
样卷
专家 失分探因:(1)无中生有:没有写山高;(2)
评卷 遗漏要点:第二句中有“古槎横溪”一景未 指出,“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未表达出。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一)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④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二)意象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提问变体: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解题思路:首先读懂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再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最后分析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4.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①找出相关意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般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类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画面描述题1.画面描述题①第X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XXX的哪些景象?③这首诗X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画面描述“三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景物形象之写景作用

3景物形象之写景作用

•为下文表达作者浓浓思乡之情做铺垫。 (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景情关系方面——渲染氛围,烘托 心境,奠定感情基调,借景抒情。
• 约客 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 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寂 静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 安的心境。
课堂练习
• • • • • 送人到松江 俞佳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 1、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 的小舟的景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 地点;(内容) • 2、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结构) • 3、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了 诗人凄凉的心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景情关系)
知识梳理
• 1、交代时间、季节、地点及天气情况、环 境等内容 • 2、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 结情 • 3、渲染氛围,奠定基调 • 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 •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 • 6、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 • 7、前后照应,铺垫过渡
诗歌鉴赏 ——景物描写的作用
试题回顾
• 听流人水调子 • 王昌龄 •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湿。 • 问: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 1、第一句写孤舟、微月和枫林,交 代了时令环境;(内容) • 2、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结构) • 3、孤舟微月枫林构成凄清的意境, 烘托了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景情关系)
• 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 作用,有时不仅是一种作用,而是 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 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 立足于诗歌本身去鉴赏分析,总结 积累。

概括景物形象特点可以用动词

概括景物形象特点可以用动词

概括景物形象特点可以用动词
常用概述景物形象特点的词语:
景物形象: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舞等。

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
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以上人物形象)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
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
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意境常用词语:雄浑苍茫、孤寂、闲适、雄阔、悲壮、凄迷幽远、悲凉凄清、苍凉沉郁、和平静穆、明丽鲜艳等)。

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补充知识知识积累常见意象及意境1柳:以折柳表惜别。

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芳草:喻离恨。

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__________,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

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____。

4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

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5菊:喻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雨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6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

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

/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

7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谢公宿处今尚在, ________ 。

景物形象用

景物形象用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时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其居住躬耕之所。 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 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又可称意象,意象就是寓“意”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 物象, 也就是借景抒情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 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 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 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 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 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
3.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 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初日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 境(步骤三)。
题型归类:找准景物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某一联、几联)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摹 画面? 2、从诗中(某一联、几联)找出体现季节特征的词 语(变式) 答题要领:
找景物(必须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 声音。 问:本首诗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 怎样的特征?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又可称意象,意象就是寓“意”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 物象, 也就是借景抒情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 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 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深圳一模)
南乡子 唐李 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回答。 【答案】 (2)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 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此处以景结情,留 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从而将思乡之情表达的更 为悠长。
答:微霜、鸿雁
•深秋时分 凄冷萧瑟
景物形象
提问类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 联想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 2.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时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其居住躬耕之所。 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 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四:景与情
提问: 简要赏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景与 情的关系等)
情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深圳一模)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 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注‟ 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第三种类型: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 含蓄地表达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3.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 4.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或做铺垫。 5.奠定感情基调 6点明时间地点季节。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 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 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 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
3.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 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 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描景的角度:多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等。 2、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用 典 ……),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白描与细描、 侧面描写……) 3、多感官多色彩的渲染 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