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检测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十九)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元曲三首(时间:40分钟满分:43分)一、文言基础专练(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排门..告示(打门)这差使不寻俗..(寻常)索.应付(须)乔男女...(乔装的男男女女)B.一.C.多娇女...(指漂亮的宫女)你须.身姓刘(必须)根脚..从头数(根底,底细)有甚胡突..处(糊涂)D.白.甚么改了姓(禀告)众人施礼数...(行礼)新刷来...的头巾(刚洗刷过)匹头..里几面旗舒(当头、迎面)解析:选B A项,排门:挨门。
乔男女:不三不四的男女。
C项,须:本来。
D项,白:平白无故。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B.见放着文书C.明晃晃马蹬枪尖上挑D.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解析:选B 见,同“现”,现成的。
3.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作品大多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精神。
B.马致远,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
C.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D.散曲,是曲的一种,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有宾白科介,包括套数和小令。
解析:选D 散曲无宾白科介。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历史上,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所以马致远在《蟾宫曲·叹世》中说,。
在关汉卿的《四块玉(2)别情》中,·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用”“一句点明了季节为暮春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
皇帝驾到本是极其隆重的场面,可是《哨遍(3)·高祖还乡》中,“”一句表现了高祖还乡在乡民的眼中不过是乱哄哄的一场戏。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元曲三首 配套测试与反馈 粤教版必修3
年高中语文全套备课精选第19课元曲三首测试与反馈粤教版必修3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南柯.(kē)干戈.(ɡē)銮.舆(luán)B.蒯.通(Kuǎi) 凭阑.(lán) 田契.(qiè)C.丰稔.(rěn) 尽.管(jǐn) 绦.虫(tāo)D.妆梳.(shū) 觑.得(qù) 擂.鼓(léi)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索:须B.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只要,凡C.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旋:马上,立刻D.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耽:耽误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春.采了桑B.冬.借了俺粟C.红.漆了叉 D.刘兴.西蜀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也曾与我喂牛..切草B.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C.穿着些大作怪..衣服D.见放着文书..5.名句填空(5分)(1)自送别,________,一点相思几时绝?______________。
溪又斜,山又遮,________。
(2)只道刘三,________________?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________________!二、文本阅读(7分)6.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1)“咸阳百二山河”是什么意思?(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梦说南柯”的典故在曲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语文:《元曲三首》同步练习(粤教版必修3).doc
第19课元曲三首【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凭阑(1 dn )南秒(ke)蒯通(k u 6 i )B.干农(ge)銮舆(1 u a n )田( q i e)C.尽管(jin)丰稔(r e n )穿虫(t a. o )D.擂鼓(1 G i )妆梳(s hu)抬头觑(q ti)【解析】选B。
“契”读qi。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项废东吴废:战败耽几盏酒耽:耽搁B.韩信功兀的般证果兀的:这凭阑拂袖杨花雪凭:凭借C.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但是猛可里抬头觑觑:看D.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乔:装模作样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旋:马上、立刻B.凭,倚;C.但,只要【解析】选D。
A.耽,嗜好;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拽坝扶锄B.凭阑拂袖杨花雪C.以手阖门D.见放着文书【解析】选B。
A项“坝”通“耙”,C项“阖”通“合”,D项“见”同“现”。
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关汉卿,号已斋叟。
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作品大多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精神。
B.马致远,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
C.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D.散曲,是曲的一种,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有宾白科介,包括套数和小令。
[来源:学科网]【解析】选D。
无宾白科介。
5.填写名句。
(1)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醉了由他。
(2)自送别,心难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阑拂袖杨花雪。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 —点相思几时绝(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2009 •泉州质检)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元曲三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第19课 元曲三首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蒯.通( ) ②睢.景臣( ) ③蟾.宫( ) ④银铮.( ) ⑤小觑.( ) ⑥南柯.( ) ⑦銮.舆( ) ⑧揪捽.( ) ⑨斛.斗( ) ⑩糨.( ) ⑪田契.( ) ⑫一煞.( ) 2.辨形组词 ①⎩⎪⎨⎪⎧柯 坷②⎩⎪⎨⎪⎧銮 鸾 ③⎩⎪⎨⎪⎧捽 猝 ④⎩⎪⎨⎪⎧契挈3.词语释义①但有的差使无推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差使不寻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今日还乡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耽.几盏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零支..了米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初步感知 1.通假字①拽坝扶锄: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②见放着文书: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社长排门告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更几个多娇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穿着些大作怪..衣服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深层探究3.《[双调]蟾宫曲·叹世》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南吕]四块玉·别情》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请归纳各层次的内容。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元曲三首粤教必修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元曲三首粤教必修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元曲三首粤教必修3一、基础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凭阑.〔lán〕南柯.〔kē〕蒯.通〔kuǎi〕B。
干戈.〔ɡē〕銮.舆〔luán〕田契.〔qiè〕C。
尽.管〔jǐn〕丰稔.〔rěn〕绦.虫〔tāo〕D。
擂.鼓〔léi〕妆梳.〔shū〕抬头觑.〔qù〕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
项废.东吴废:战败耽.几盏酒耽:耽搁B.韩信功兀的..般证果兀的:这凭.阑拂袖杨花雪凭:凭借C。
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但是猛可里抬头觑.觑:看D.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乔:装模作样有甚胡突..处胡突:糊涂3.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拽坝扶锄B.凭阑拂袖杨花雪C.以手阖门D。
见放着文书4。
对《四块玉·别情》理解不够恰切的一项是〔〕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拂袖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A。
这首曲子的曲眼是“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离情别绪B.“凭阑拂袖杨花雪〞一句写主人公借“杨花雪〞想象过去离别前的美好时光。
C.“凭阑拂袖杨花雪〞一句描写主人公愁思不绝,长时间倚栏远望情人,身上落满了像雪一样的杨花的情景。
D.这首曲子语言虽平易,却写出了主人公不平静的心情。
二、课内阅读阅读《哨遍·高祖还乡》,回答后面的问题。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
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
明晃晃马蹬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精选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粤教版必修3
第19课元曲三首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困惑。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却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有项羽刚直不阿自刎于乌江,也有刘邦忍气吞声最后成就霸业。
就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如果没有野草的摇摇摆摆,如果没有小花的名不见经传,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或许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会流逝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应当有不一样的眼光,【课内挖掘】1.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争,统治者之间互斗,“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不知殃及多少无辜百姓;而今我们反思历史,“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争来斗去正好像“梦说南柯”。
因此,如果我们抛却马致远《叹世》中消极遁世的因素,细细思量,战乱连年,血雨腥风,夜有悲声,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由此,他的那些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态度恐怕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只要我们正视自然规律,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就会理智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做到“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从而得到历史的拥护和尊敬。
[写作运用]适用于“和谐”“淡定”“生活态度”等话题。
2.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天下大定时,刘邦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里说的是用人,而刘邦与项羽之成败皆源于此。
然而,若再深究,刘邦何以能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为何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们“明”与“智”的问题了。
刘邦“明”足以知己,“智”足以知人,更能避己之短、用人之长,故经数年征战,力挫群雄,登上皇帝宝座,也使百姓远离战乱。
比起刘邦,项羽就差得远了。
他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范增,其才智识见远不如范增,又如何能用范增?范增又怎能不指桑骂槐地慨叹“竖子不足与谋”,并在见疑于项羽之后愤而辞归!可见,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灭亡,都与能否自知、知人有极大的关系。
【语文】粤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第19课 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第19课元曲三首【学业达标评价】1.这支曲子所写的主人公的情感特点是怎样的,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强调别情沉重更合乎情理。
2.“凭阑拂袖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此时节最容易动人离愁,或许还有暗示别时情景的作用;二是点明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且怅惘许久,以至杨花飞满衣襟,拂袖如雪。
教3.曲子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与前几句的关系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别时景象。
这些景象与前几句的关系有多种理解,一是顺承,女主人公由望着情人的去路而引起伤神,二是可看做作者在章法上的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结尾有余韵。
三是可以看做是前两种理解的融合,因为倒叙也可以看做是女主人公的追忆。
二、阅读元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完成4~6题。
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组套曲写的是汉高祖还乡,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这个事件的?这样表现有什么长处?[来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既没有把汉高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英雄来歌颂,也没有从一国之主荣归故里的角度纯客观地描述那种热烈壮观的场景,而是通过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乡的一幅幅画面。
作者构思尤为巧妙的是,他所塑造的这个农民不仅熟悉刘邦的底细,而且在刘邦没有发迹以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
高中语文第19课元曲三首同步练习粤教版必修3.
第19课元曲三首1.走近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
元代重要杂剧作家、散曲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生平主要活动在“书会”,晚年退居田园。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以杂剧齐名,合称元曲四大家。
著有杂剧15种,今存《汉宫秋》等7种,散曲也十分丰富。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己斋叟,以字行,名不详。
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祁州(河北安国一带)人。
在元不愿仕进,多接近下层民众,一生以创作并演出杂剧为业,是一代戏剧大家,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所作杂剧有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8种,其中不少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
散曲作品现存小令50多首,套数十几套。
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
钟嗣成的《录鬼簿》说他“心性聪明,酷嗜音律”。
据知他写过3种杂剧,但都没有保存下来。
散曲作品现存套数3套,其中《高祖还乡》是其代表作。
2.相关知识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元曲三首学案粤教版必修3
曲文充满强烈的
抒情性和主观性。马致远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 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
宕豪爽,雅俗兼备。
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 关汉卿 ( 约 1234 -1300) ,号已斋叟 ( 或作已斋、一斋 ) ,元大都 ( 今北京 ) 人,著名元曲 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长期 从事戏剧活动,书会才人的生活使他沾染了一些封建落魄文人的浪荡作风。 编有杂剧 60 多部,现存 13 部。其中《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单刀会》、《调 风月》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而最著名的《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他与马致 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同上 ) 。临行时,刘邦颁诏
永远免除故乡人民的徭役赋税, 人们感激不尽,去为刘邦送行。这年四月, 刘邦即病故于长
安。但睢景臣却没有歌功颂德, 而是从《高祖本纪》 中所记刘邦少年时的无赖行为生发开去,
从另一个角度, 以一个曾经与刘邦有过瓜葛的农民的口吻, 用辛辣幽默的民间语言揭露了他
发迹之前的行径, 来勾画这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场面, 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蔑视, 在封建
元代散曲家——睢景臣
睢景臣, 字景贤, 一作嘉贤, 扬州 ( 今属江苏 ) 人,元曲作家。 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
著有《屈原投江》 、《牡丹记》等杂剧,散曲作品仅存套曲三首。 《录鬼簿》称: “维扬诸公,
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唯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
”
识背景
《【双调】 蟾宫曲·叹世》源自社会具有进步意义。识常识
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三颗明珠。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19课 元曲三首
第19课元曲三首1.走近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
元代重要杂剧作家、散曲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生平主要活动在“书会”,晚年退居田园。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以杂剧齐名,合称元曲四大家。
著有杂剧15种,今存《汉宫秋》等7种,散曲也十分丰富。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己斋叟,以字行,名不详。
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祁州(河北安国一带)人。
在元不愿仕进,多接近下层民众,一生以创作并演出杂剧为业,是一代戏剧大家,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所作杂剧有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8种,其中不少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
散曲作品现存小令50多首,套数十几套。
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
钟嗣成的《录鬼簿》说他“心性聪明,酷嗜音律”。
据知他写过3种杂剧,但都没有保存下来。
散曲作品现存套数3套,其中《高祖还乡》是其代表作。
2.相关知识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9 元曲三首本课话题——蔑视权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通过乡民之口,揭穿“刘三”的老底,不过是个贪酒、赖债、明抢、暗偷、胡作非为的流氓,可是居然改名换姓称作什么“汉高祖”。
作品以乡民的独特视角来刻画汉高祖。
乡民是无知的,又是有识的;他的看法多属误解,但又反映出许多真实。
无知与有识、误解与真实相交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乡民复杂而变形的内心世界。
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世界里遭到了最无情的嘲弄,完全失去了他的庄严与神圣,展现了无法伪装的本来面目。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蒲松龄驳权贵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是刚直不阿,满腔正气。
一天,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
在席上,一个穿绸裹缎的矮胖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总也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已经弃笔从商了。
”另一个满身绫缎的瘦高的官吏故意装出很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挺赚钱的。
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血本无归呀?”蒲松龄叹了口气说:“唉!大人您说得不错,真是未卜先知呀,我最近跑了趟登州,碰上从南洋进来的一批象牙,许多都是用绫缎包裹,也有极少数用粗布包的,我原来以为绫缎包的会名贵一些,所以就多要了些,只要了少许粗布包的。
可谁料带回家一看,咳!绫缎包的竟全部是狗骨头,粗布包的倒是真正的象牙。
”权贵们听后心照不宣,一个个毕恭毕敬,默默无言。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不媚俗,不媚外,不媚权贵。
——竺可桢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蒯.通(kuǎi) 銮.舆(luán) 一(diū) 糨.(jiànɡ) 斛.(hú) 揪捽.(zuó) 擂.鼓(léi) 觑.(qù)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坝”通“耙”,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2)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现成的)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旋⎩⎪⎨⎪⎧差发内旋.拨还(副词,马上,立刻)及凯旋.而纳之(动词,归来,回来)旋.见鸡伸颈摆扑(副词,不久) (2)干⎩⎪⎨⎪⎧两字功名,几阵干.戈(名词,盾牌)好干.预人事(动词,干预,涉及)置之河之干.兮(名词,水边,河边) (3)绝⎩⎪⎨⎪⎧一点相思几时绝.(动词,断,断绝)秦女绝.美,王可自取(副词,很,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渡过) (4)去⎩⎪⎨⎪⎧山又遮,人去.也(动词,离开)除残去.秽(动词,除掉,去掉)去.门十里以为界(动词,距离)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春.采了桑(名词作状语)在春天 (2)冬.借了俺粟(名词作状语)在冬天 (3)红.漆了叉(名词作状语)用红色 (4)银.铮了斧(名词作状语)用白色 (5)梦.说南柯(名词作状语)在梦中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社长..①排门告示..②①古义:相当于村长。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检测粤教版必修3
第19课元曲三首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困惑。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却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有项羽刚直不阿自刎于乌江,也有刘邦忍气吞声最后成就霸业。
雨,常常在夜梦中如约而至。
如约而至的还有细雨骑驴的书生。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争,统治者之间互斗,“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不知殃及多少无辜百姓;而今我们反思历史,“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争来斗去正好像“梦说南柯”。
因此,如果我们抛却马致远《叹世》中消极遁世的因素,细细思量,战乱连年,血雨腥风,夜有悲声,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由此,他的那些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态度恐怕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只要我们正视自然规律,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就会理智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做到“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从而得到历史的拥护和尊敬。
[写作运用]适用于“和谐”“淡定”“生活态度”等话题。
2.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天下大定时,刘邦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里说的是用人,而刘邦与项羽之成败皆源于此。
然而,若再深究,刘邦何以能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为何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们“明”与“智”的问题了。
刘邦“明”足以知己,“智”足以知人,更能避己之短、用人之长,故经数年征战,力挫群雄,登上皇帝宝座,也使百姓远离战乱。
比起刘邦,项羽就差得远了。
他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范增,其才智识见远不如范增,又如何能用范增?范增又怎能不指桑骂槐地慨叹“竖子不足与谋”,并在见疑于项羽之后愤而辞归!可见,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灭亡,都与能否自知、知人有极大的关系。
[写作运用]适用于“胸怀”“智谋”“自知”“知人”等话题。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元曲三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粤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蒯.通(kuǎi)凭阑.(lán)銮舆..(luán yú)B.糨.来(jiànɡ) 银铮.(zhēnɡ) 抬头觑.(qù)C.田契.(qì) 豆几斛.(hú) 揪.住(jiū)D.耽.酒(dān) 拂.袖(fó) 妆幺.(yāo)解析:D项,拂.袖fú。
答案:D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排门..(寻常)..告示(打门) 这差使不寻俗索.应付(须) 乔男女...(乔装的男男女女)B.一.人马(一大队) 大作怪...(非常奇怪)那大汉下的车...(天上的判官)...(下了车) 天曹判C.多娇女...(指漂亮的宫女) 你须.身姓刘(必须)根脚..(糊涂)..从头数(根底,底细) 有甚胡突D.白.甚么改了姓(禀告) 施礼数...(行礼)新刷来..里几面旗舒(当头、迎面)...(刚洗刷过) 匹头解析:A项,排门:挨门;乔男女:不三不四的男女。
C项,须:本来。
D项,白:平白无故。
答案:B3.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无论是失败的项羽,还是胜利的刘邦,都如南柯一梦般值得总结。
B.韩信功兀的般证果——为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竟是这般的报应。
C.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情的成败好坏都出于同一个人。
D.醉了由他——所谓的功名事业,都由他去吧。
解析:A项,梦说南柯:都如南柯一梦般地幻灭了。
答案:A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由他。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2)自送别,心难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3)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版含答案高品质版(最新整理)
第19 课元曲三首学习重点 1.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用典、铺叙表现手法的妙处。
2.品味诙谐幽默的语言。
元曲名句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3.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4.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关汉卿《窦娥冤》5.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6.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7.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ft屋上屏。
——胡祗遹《中吕·阳春》8.长江万里白如练,淮ft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ft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中吕·塞鸿秋》9.月缺终须有再圆。
圆,月圆人未圆。
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吴弘道《南吕·金字经》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蟾宫( ) (2)银铮( )(3)小觑( ) (4)南柯( )(5)銮舆( ) (6)揪捽( )(7)斛( ) (8)糨( )(9)田契( )2.辨形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3.理解词义解释加点的词语。
(1)南柯一梦:(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但有的差使无推故:(4)这差使不寻俗:(5)今日还乡故:(6)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7)耽几盏酒:(8)零支了米麦无重数:(9)见放着文书:1.《蟾宫曲·叹世》中运用了哪些典故?答:2.《四块玉·别情》可分为几个层次?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3.《哨遍·高祖还乡》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是以什么人的口吻写的?写的是什么事件?答:1.阅读《蟾宫曲·叹世》,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 19 元曲三首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3
19 元曲三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兀.的(wù)蒯.通(kuǎi)凭阑.(lán)睢.景臣(suī)B.差.使(chāi)銮舆.(yú)糨.洗(jiànɡ)一壁厢.(xiānɡ)C.银铮.(zhēnɡ)辕.条(yuán)小觑.(xù)揪.捽住(jiū)D.咸.阳(xián)干戈.(ɡě)南柯.(kē)蟾.宫曲(chán)解析:B项,“銮舆”应读“yǔ”;C项,小“觑”应读“qù”;D项,“干戈”应读“ɡē”。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A.南柯蒯通删改蟾宫B.马蹬蹭蹬辕条恣雎C.凭阑阑干銮舆鸾鸟D.拽坝揪捽猝然耽搁解析:B项,恣雎—恣睢。
答案:B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百二..(战争)梦说南柯..(幻灭的梦)..山河(一百二十)几阵干戈B.畅好是...(非常奇怪)...(乱踢乱打)大作怪...(正好是)胡踢蹬C.凭阑....(通知)..(靠着阑干)銮舆..(皇帝的车驾)排门告示D.几面旗舒...(马上)....(飘扬)见放着...(看见)旋拨还解析:A项,“百二山河”,“百二”表示多数,并非确数;B项,“胡踢蹬”,胡乱地;D项,“见放着”,见,通“现”,现成的。
答案:C4.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无论是失败的项羽,还是胜利的刘邦,都如南柯一梦般值得总结。
B.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为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竟是这般的报应。
C.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事情的成败好坏都出于同一个人。
D.醉了由他。
——所谓的功名事业,都由他去吧。
解析:A项,梦说南柯:都如南柯梦一般地幻灭了。
答案:A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课时训练.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9课元曲三首课时训练一、积累运用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凭阑(lán) 南柯(kē) 蒯通(kuǎi)B . 干戈(ɡē) 銮舆(luán) 田契(qiè)C . 尽管(jǐn) 丰稔(rěn) 绦虫(tāo)D . 擂鼓(léi) 妆梳(shū) 觑得(qù)2.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排门告示:打门这差使不寻俗:寻常索应付:须乔男女:装模作样的男男女女B . 一彪人马:一大队大作怪:非常奇怪那大汉下的车:下了车天曹判:天上的判官C . 多娇女:指漂亮的宫女你须身姓刘:必须根脚从头数:根底,底细有甚胡突:糊涂D . 白甚么改了姓:禀告施礼数:行礼新刷来:刚洗刷过匹头里几面旗舒:当头、迎面3. 下列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 南柯一梦:今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B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C . 胡阑:本为“环”的谐音。
曲连:本为“圈”的谐音。
D . 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推故”意思是推给故交朋友。
4.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三年前,我徘徊于美丽的清华园与康乐园,欲寻觅曾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上那些先哲的伟岸身影,可惜一切都变得是那么遥远。
短短三四十年,历史已经淡忘,人也很淡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过,有的人死了,但依然活着。
A . 蓦然回首,恍如隔世,无论远观近看,悠悠数十载,人生的评说,仍是那样的朦胧B . 悠悠数十载,无论远观近看,人生的评说,仍是那样的朦胧,蓦然回首,恍如隔世C . 悠悠数十载,蓦然回首,人生的评说,无论远观近看,仍是那样的朦胧,恍如隔世D . 蓦然回首,悠悠数十载,无论远观近看,人生的评说,恍如隔世,仍是那样的朦胧6.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小题。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元曲三首》同步训练 粤教版必修3
元曲三首一、基础测试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luán 銮.舆痉挛.孪.生鸾.凤和鸣B.qù龋.齿黢.黑小觑.阒.无人迹C.léi 擂.鼓花蕾.羸.弱累.累若丧家之犬D.kē南柯.坎坷.唠嗑.不落窠.臼解析B.龋:qǔ,黢:qū;C.蕾:lěi;D.坷:kě。
答案 A2.元曲里有许多俚言俗语或者口语或者衬词,这也是曲区别于词的一大特征,了解它对于读懂曲子十分重要,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排门..:平常。
..告示:打门。
这差使不寻俗索.应付:必须。
乔男女...:装模作样的男男女女。
B.一彪...:非常奇怪。
..人马:一帮子。
大作怪那大汉下的车...:天上的判官。
...:下了车。
天曹判C.多娇女...:打扮得十分娇艳的美女。
你须.身姓刘:必须。
根脚..处:糊涂。
..从头数:出身。
有甚胡突D.白.甚么改了姓:禀告。
施礼.数:行礼。
新刷来...几面旗舒:当头、迎面。
..:刚洗刷过。
匹头里解析A.排门:挨门挨户;C.须:本来;D.白:凭。
答案 B3.下面是对这三首元曲中几个句子所用手法的解说,选出不当的一项( )A.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这一句的手法是用典,所用典故有的是史实,有的是传说,目的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这样的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借用典故抒情,用典写出了世道险恶,人心叵测的社会情态。
)C.凭阑拂袖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以景衬情,用飘飞的柳絮,弯弯的小溪,重重的山峰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D.《高祖还乡》的第一段写高祖来前村里的忙碌。
(是反复铺陈,欲抑故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下文造成戏剧性的结果。
)解析A项,用典抒情的抒情方式应是间接抒情。
答案 A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号已斋叟。
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元曲三首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困惑。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却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有项羽刚直不阿自刎于乌江,也有刘邦忍气吞声最后成就霸业。
雨,常常在夜梦中如约而至。
如约而至的还有细雨骑驴的书生。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争,统治者之间互斗,“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不知殃及多少无辜百姓;而今我们反思历史,“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争来斗去正好像“梦说南柯”。
因此,如果我们抛却马致远《叹世》中消极遁世的因素,细细思量,战乱连年,血雨腥风,夜有悲声,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由此,他的那些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态度恐怕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只要我们正视自然规律,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就会理智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做到“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从而得到历史的拥护和尊敬。
[写作运用]适用于“和谐”“淡定”“生活态度”等话题。
2.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天下大定时,刘邦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里说的是用人,而刘邦与项羽之成败皆源于此。
然而,若再深究,刘邦何以能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为何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们“明”与“智”的问题了。
刘邦“明”足以知己,“智”足以知人,更能避己之短、用人之长,故经数年征战,力挫群雄,登上皇帝宝座,也使百姓远离战乱。
比起刘邦,项羽就差得远了。
他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范增,其才智识见远不如范增,又如何能用范增?范增又怎能不指桑骂槐地慨叹“竖子不足与谋”,并在见疑于项羽之后愤而辞归!可见,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灭亡,都与能否自知、知人有极大的关系。
[写作运用]适用于“胸怀”“智谋”“自知”“知人”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境界,只有经历过生活的沉淀后,方显其博大弘远。
苏轼在《定风波》中说“一蓑烟雨任平生”,马致远在《叹世》中叹“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面对历史上的功名二字,面对现实中的成败二字,我们尽可以从容视之,旷达视之,包容视之,这样,我们也就选择了豁达的境界,那么一切在我们看来,就会是那么自然,而不会无谓地苛求自己,也不会沉重地面对生活。
(《境界》) 示例二:流氓由于卑贱,也可能有两种做派两种德行:一种是猥琐卑鄙,一种是豪爽大方。
前者多半只能占些小便宜,当些小差使,或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出不了头也没想过要出头。
后者则倘有机缘,便往往能成大业。
第一,他们反正只有光棍一条白纸一张,想什么也是白想,就不妨想大一点,比如“弄个皇帝当当”。
有此念头,又有机会,没准真能“心想事成”。
第二,他们一无所有,一旦有了,多半是不义之财,或白捡来的。
反正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也就并不心疼,不妨“千金散尽”,博得“仗义疏财”的美名。
第三,他们自己一身的不干净,哪里还会挑别人的毛病?自然特别能容人。
何况他们是从最底层上来的,也最懂得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知道人们追求什么惧怕什么,要收买人心,总是能够到位。
有此知人之心容人之度,再加上豪爽豁达出手大方,便不愁买不到走狗雇不到打手,也不愁没人拥戴没人辅佐。
一旦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更不难趁火打劫乱中夺权。
刘邦便正是这样的人。
(《贵族与流氓》)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南柯.(kē)干戈.(ɡē)銮.舆(luán)B.蒯.通(kuǎi) 凭阑.(lán) 田契.(qiè)C.丰稔.(rěn) 尽.管(jǐn) 绦.虫(tāo)D.妆梳.(shū) 觑.得(qù) 擂.鼓(léi)解析:“契”读qì。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索:须B.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只要,凡C.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旋:马上,立刻D.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耽:耽误解析:耽:嗜好。
答案:D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春.采了桑B.冬.借了俺粟C.红.漆了叉D.刘兴.西蜀解析: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A.也曾与我喂牛....切草B.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C.穿着些大作怪....衣服D.见放着文书解析:作怪:古义为“奇怪”,今义为“作祟”。
答案:C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由他。
(2)自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溪又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标着册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3)凭阑拂袖杨花雪山又遮人去也(4)见放着文书二、迁移发散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大德歌·秋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嗓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1)请简要分析“扑簌簌泪点抛”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这支曲子最典型的艺术特点是借助外界的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句子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要分析出是谁做出了这样的动作,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扑簌簌泪点抛”说明这位少妇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是女主人公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
(2)解析:如果同意,就要分析出曲子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说不同意也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
答案:同意。
这支曲子从秋景写起,又经秋景作结,情景相生。
窗内:枕冷衾寒,形单影只;窗外:秋蝉寒蛩,轮番聒噪。
窗内:泪如泉涌,揩不干,擦不净;窗外:细雨敲打着芭蕉,连绵不断。
这一切都融合在一起,物我不分,从而使女主人公的离思之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说不同意亦可,只要言之有理)7.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销。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而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山坡羊·道情宋方壶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1)这首元曲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用典,也有对比,请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青山”“白云”“茅斋”“野花”,可以发现,这些景物都是旷野中的清新自然的普通事物。
答案:淡远、野僻、自然、清新。
(2)解析:题目中已经指出有“用典”“对比” ,在曲中找出相关词句,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用典:“陋巷箪瓢亦乐哉”,以颜回身处陋巷安贫乐道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志趣。
对比:用“青山”“白云”“茅斋”“野花”的隐逸生活与“紫罗袍共黄金带” 的官场生活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厌弃浮华富贵、安贫乐道的情怀。
用“茅斋”“野花”所表现的自然的永恒与朝代兴废的频繁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豁达淡定的情怀。
三、创新语用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
网热词往往反映时下重大社会事件,表达人民心声。
2010年物价异常上涨,工薪阶层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网络上便出现了一串热词。
①____________,便有“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针对能源价格上涨,便有②__________等,这些运用谐音双关手法创造的网络热词,反映了物价超乎寻常上涨的严峻现实,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针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现象) ②“油你涨”“煤超疯”“气死你”③表达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抱怨和渴望监管部门干预物价的愿望10.按提示语境,补写后面的话。
要求:句式一致,内容上相关联。
某公司招聘策划部经理,公司总裁在认真听取了一位应聘者的构想后,说道:“我送给你一个机会。
”应聘者随口接道:“________________。
”总裁非常高兴地赞赏道:“好样的,有自信!”便录用了这位应聘者。
答案:我回报您一个奇迹1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两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语句。
要求:符合所给情境,能给人以启示。
一只鸟儿在空中飞翔。
一片羽毛想:“抛弃这笨重的家伙,我独自飞起来,不是可以飞得更高远吗?”于是羽毛挣脱了鸟的翅膀,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解脱和轻松;然而此时此刻,无论它怎么用力,也飞不起来。
羽毛不知道,自己只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飞得高远;羽毛不知道,自己只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飞得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