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思想观点态度课用

合集下载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 山居秋暝 (唐)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析】①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②诗人选取空山、新雨、 明月、松树、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 营造了清幽静寂的意境 ,③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 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和保持人格高尚的志向。






2、抒发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单寂寞、忧怨、愤 慨之情; 例1: 春日思归(唐· 李频)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例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 生的坎坷等千愁万绪 。 3、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一曲戍边思乡、壮志难酬的塞外悲歌。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评价古代诗歌的
思想内容
一、咏史怀古
咏史诗: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 创作。怀古诗: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 抒发感慨而创作。这类作品多用典故。 思想情感: 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达到借古讽今或者感 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目的。 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 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 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 雄心。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课件 (29张PPT)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课件 (29张PPT)
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 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 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 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解答分析思想情感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 《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 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典故,表达对友人康复的期
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 许,体现出两人的深厚友情,
日休。
“不怕江花不满枝”宽慰友
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旷达
乐观的心态。
三、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 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 “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 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 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益的 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 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 判断。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采菊东篱下。②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题方法 作为设题较为规范的高考古诗鉴赏题, 一般都会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 篇”的基本规律。因此,由“点”及“面” 应是我们鉴赏古诗的可行方法。这里的 “面”,指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 “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的“关键点”:
1.关键词。
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 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 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 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然,作者热爱春天、热爱 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闹”字而自然地流露 出来了。又如2019年高考江苏卷《登金陵凤凰 台》(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中的“愁”字,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也 为我们的答题明确了方向。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把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之精准理解诗句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把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之精准理解诗句

把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之精准理解诗句考点解读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读懂诗歌之道。

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

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解题策略1.抓关键词,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如景语、情语、修饰词、色彩词等。

2.抓手法,分析其深层含意,比如比喻、反讽、双关等。

3.抓位置,结合诗句在整首诗歌中的位置,分析其作用。

4.抓大意,结合标题、注释、选项等内容理解文意,将对诗句的理解放入诗歌整体中,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诗句含意。

典例剖析[2021·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审题】题目考查对“道在六经宁有尽”和“熟读周公七月诗”两句的理解,需要辨清两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思路分析】①抓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

前者是说做学问没有尽头,后者强调熟读《七月》诗。

【两句无手法,且已表明观点,故第二、三点无须呈现。

】②抓大意。

从标题看,这是写给儿子的诗,可能暗含教育告诫等内容。

由关键词语“亦奚异”“惟不欺”及“报明时”“宁有尽”“可无饥”,可知诗歌的内容是教诲儿子。

诗歌表层意思为:“我”自知没有功劳无法享有国家的俸禄,你们用什么来回报这政治清明的时代呢?无论是农夫还是读书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待国家、亲人最重要的是做到不欺瞒。

“六经”之中的“道”岂有尽头?勤劳耕种,可使生活无饥。

如今把自己最关切的事托付给你们,那就是要“熟读周公七月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 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 为予窄。
【注】雪堂迁客:即苏轼。
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 简要分析。
• (14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
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②翁,苏轼自称
种瓜喻高韬远引。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曲表达了作者矛盾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步 骤一)作者先写为求功名一生劳苦奔波而生厌倦退隐之念,后又说 无论地位高低都有苦处。(步骤二)从而表现了他想退又想留的矛盾 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情怀。(步骤三)
• 1、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 低也不拔高。 • 2、分析评价的内容比较宽泛、较为自由, 侧重感情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 3、要注意正确、全面。 • 4、多是把“评价古诗作者观点态度”融合 到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之中来考查。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古人评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你认为呢? 同意。本诗通篇洋溢傲岸之气。(步骤一)
前两句写诗人早上上空泠峡的情景:“猎猎”二字写出风之劲猛, “五更”说明时间之早,“牵缆”暗示溯流之难,前两句着力写船 行之艰难,衬托出诗人迎难而上的气概; 第三句“惯行不解愁风水”写自己常年奔波在外,已不知为风浪发 愁,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常年漂泊,历经坎坷,而“不解”一词表 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从容淡定的心态;“只卧听”紧承上句,写诗 人对于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等闲视之,一个“只”字更见诗人 无所畏惧的傲岸之气。(步骤二)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古诗词鉴赏题命题角度点评诗歌的观点态度例阅读下面的唐

古诗词鉴赏题命题角度点评诗歌的观点态度例阅读下面的唐

——诗歌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在情感上有一个大的起伏,诗 人直抒胸臆,更多地流露了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
所以全诗的艺术风格显得沉郁、悲壮。
提示:
关于艺术风格,在结合诗歌内容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后,还可用以下术语进行概括:
沉郁、雄浑、悲壮、奔放、婉约、含 蓄……
答题格式:
诗歌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如前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艺术手法的分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读起来节奏急促,响亮,增强了感染力。
古道西风瘦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如梦令》 李清照
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或艺术风 1、点评诗歌的观点态度。
2、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要善于抓住诗中的重点字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体味。 如杜甫的这首《望岳》,写于其落第后往游齐、赵等地时。
于景,借景抒情。首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 如前面对《归园田居》语言风格的分析。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同样不能脱离具体的诗句。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则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将自己对朋友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意境:即诗中所描写的寄寓着诗人思想感情的景物或事 物。如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前面用9个词语描写了一幅秋 日晚景图,而这幅图中,就寄寓着一种游子孤身一人,远 离家乡亲人时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这幅图和所表现出 的 思想感情,就是一种意境。)
3、品味语言和写作技巧。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主要考查点有:(1)概括诗歌的内容与主旨;(2)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评价作者对人事的观点、态度。

1.概括内容与主旨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

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鉴赏古诗词时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一些常用方法: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句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4、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5、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答题模式]提问方式: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4、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答题思路流程]①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属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复习备考中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备考策略。

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关注诗歌的类别。

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要关注古诗中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羁旅愁思、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要做到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在做到“宏观把握”的同时,还必须要能从“微观切入”,也就是在评价某一首具体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时要有行之有效的便于掌握的方法或技巧。

我认为以下七个方面可以作为很好的抓手,试作例析。

1. 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窗口。

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江苏卷)题目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全篇紧扣“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题:试简析“倦”字是如何贯穿全篇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凉气侵袭卧室,月光洒满庭院,风吹露滴,月朗星稀,飞萤自照,宿鸟相呼,这幅“秋夜图”,暗示了作者彻夜未眠,实写“身倦”。

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原来是为国事而忧心,点出“心倦”。

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局部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学案目标 1.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2.掌握做局部思想感情把握题的基本方法。

3.掌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抒情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本质的特性。

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1.知识梳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温柔敦厚,内敛含蓄,少有热情奔放,袒露胸襟。

但不代表每首诗都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

诗的尾联,词的下片,往往就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地方。

抓住了直抒胸臆的句子,就抓住了诗歌之核心。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字统摄全诗,“独”字承上启下。

“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间接抒情(一)借景抒情1.知识梳理借景抒情,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把握思想感情,就要分析景物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态度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态度课件
【答案】 “腐儒”是杜甫对怀才不遇的自嘲(或不平、怨愤、自负、自 谦):“心犹壮”表现杜甫处境艰难(或年老多病、孤独、漂泊他乡等) 却仍忧国忧民(或心系国家、壮心不已、顽强不息等)。
解析:结合首联可知,“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饱 含着无限辛酸,“一腐儒”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 境;结合颔联可知,诗人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把内在的 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 忠心依然像孤月般皎洁;结合颈联可知,“心犹壮”写出了诗人 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面对瑟瑟秋风,诗人 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 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结合尾 联可知,“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再一次 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结合全诗可知,杜甫此时漂泊在外, 壮志难酬,因此“腐儒”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自嘲,写出诗 人的困顿心境。但是他对此并不甘心,所以又说“心犹壮”,诗 人忧国忧民,还是渴望能够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精选专练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浸,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翠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贬至江州的白居易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 该诗。②图障:指绘有图画的屏风。 前人评论此诗,认为“落句怨愤极矣”,请结合诗歌对该观点进行分析。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A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高三2012-12-27 22:42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2、熟练掌握该考点的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梳理诗歌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考点阐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课前自习室】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言在意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鉴赏重点景物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教师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教师

古诗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思想内容(主要指诗歌的立意角度)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1.写景抒情。

2.咏物言志。

3.边塞征战。

4.怀古咏史。

5.即事感怀。

6.羁旅行役……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迷恋、忧愁、难过、孤独、孤单、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二、观点态度(指诗歌的情感偏向、审美偏向)古代诗歌情感的归类1.惜别之情。

2.黍离之情。

3.思乡之情。

4.怀古之情。

5.讽喻之情。

6.报国之情。

7.咏景之情。

8.恋友之情……一般来讲,古诗词中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熟悉、个人思想和政治偏向。

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流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腕(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进程中,通过各类鉴赏方式去体悟,去挖掘。

三、方式指导、注意点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活环境、作品风格,诗歌的思想往往和作者生平密切相关。

二、认真解读诗中的意象把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规律。

3、前人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复杂的,要注意冲破诗歌表层,挖掘深层的情感。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愚斫五弦琴。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期;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简要评价。

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顽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踊跃意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其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I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心里世界。

首联统领全篇,肯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

《古诗鉴赏之九: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

《古诗鉴赏之九: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

《古诗鉴赏之九: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教学目标:一、准确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二、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重点: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教学方法:讨论;展示;训练;讲评。

教学条件:导学案;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探究考点: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1.读懂诗意和审明题意①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

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本身仔细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方面。

2.答题思路a.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感情内涵。

B.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感情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感情的依据和来由。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问: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问: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透过诗歌题目了解作品的内容的范畴。
读题目,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 意。诗歌题目多种多样,题目不同,内容的范畴也不同。 如: (1)登临之作 多抒发今昔变迁的感慨; (2)怀古之作 多借古喻今,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 (3)叙事之作 多借抒情; (4)咏物之作 多托物言志; (5)送别之作 多抒发“黯然消魂”、“旷达刚健”的 情感。 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 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或家国世事的 认识与感悟。一接触诗题,就能较快地把握诗歌作品的 主旨。 此外,有一些常遇到的乐府旧题,如《出塞》。 多写边塞生活。《入塞》,多写由边塞返归的情景。<关 山月》,写士兵和家人离别的生活。《燕歌行》,多写
3.整体体味,挖掘主旨。 (1)鉴赏诗歌,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必须 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分清写什么、怎 样写的,这样去实现整体体味。体现的同时 需要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 可能是含蓄的,但它是主旨的所在。挖掘主 旨时。要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 从这些地方往往会得到提示。有些标题本身 就具提示性。 (2)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 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3) 评价主旨要会选用不同的术语。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识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 “闺中少妇不识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识愁”,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 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 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 抑先扬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2)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 楼观景;转而写她 怀?
4.把握基调,细评价值。
一首诗歌一个基调,尽管题干没有要求你分 析基调,但在分析评价作品思 想内容时必 须把握好基调,否则必然产生风马牛不 相 及的结果。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对整 体体味(艺术感受)的深化和发展,是评价的 基础。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贴; 只有分析妥贴了,才能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 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
看因为杨柳是古人 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 自然就想起与丈夫 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2)分析感情表达的特点。
(2)本诗是典型的以乐 景写哀情。前两句的江山花鸟四景 写出了景象清新、赏心悦目的春光,但岁月荏苒,归期遥 遥,游兴顿失,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其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2)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渲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染了一个“愁”字,“愁”是全词的线索。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下片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的“愁”才是真正的“愁”,是忧国、伤时、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报国无门之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答后面的题目。 日 暮(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固。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保须花烬繁。
清冷的月色照满山 川,幽深的泉水在 石壁上潺潺而流, 秋夜 的露珠凝聚 (1)古诗词的句子,或为适应格律,或为取得特殊 在草根上,晶莹欲 的表达效果,常有倒置语序的现象。请你写出本诗 滴。 颈联的原句顺序,并改写为散文化的句子。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态度与观点 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 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态 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 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 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 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了诗的形 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 的观点与态度。
2.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 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 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 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的毛 病,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 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 不恰当,有失分寸。
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 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词 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 然式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 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 现象。要防止这类错误,需要我 们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 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 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4.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 我们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 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中 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个 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 偏概全的错误。
一首诗的基调主要有这几种:压抑、沉郁、 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 然、风趣、平淡等。
(四)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作者的态度和观 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 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思想和 政治倾向。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 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 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 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 掘。去揭示。那么,鉴赏一首古诗词,应该 如何去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呢?下面简要地谈 一谈在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要注意的4个 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
1.写景抒情。 2.咏物言志。 3.边塞征战。 4.怀古咏史。 5.即事感怀。 6.羁旅行役。 把握诗歌内容的粗略分类,在具体鉴赏诗歌时, 快速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诗歌的要旨。
(二)古代诗歌情感的归类 1.惜别之情。 2.黍离之情。 3.思乡之情。 4.怀古之情。 5.讽喻之情。 6.报国之情。 7.咏景之情。 8.恋友之情。
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试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诗人睹物伤情, (1)请说说首联两句与诗题有着怎样的 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 联系。——
原句顺序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改写为: (2)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间写的一首诗。阅读全 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 的感情。寂静、清冷、 凄清、洁净等(意思对即可) 意境(6个字内); 情感(6个字内): 思乡恋亲或悲凉抑郁(意思对即可)
(1)以碧衬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试题。 以青衬红,两两 相映生辉。“欲” 绝 句 (杜 甫) 在拟人化中赋予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花朵以动态,摇 曳多姿。两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以江山花鸟四 (1)请分析“逾”与“欲”的表达作 景,分别写碧绿、 青翠、火红、洁 用。 白四色,景色清 新,赏心悦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愚斫五弦琴。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 (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 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 (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 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来越强,越是暴晒 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 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 越是茁壮。 民之愠兮”。
(三)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 例如,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 1.了解背景。欣赏诗歌必须知人论 白的清新飘逸、热烈奔放的千古杰 世,了解社会现实生活,诗人的生 作,也只有在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 平、思想和性格等等,无不深深打 的熏陶、培植下才会产生。 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具体了解 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 情绪和创作意图;还要有必要的知 如王维,前期创作以边塞诗为主,体现出强 识储备,对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烈的进取精神,具有盛唐的浪漫豪情;后期 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 转而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渗透着佛家思 解。 ’ 想,艺术成就就更高。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其艺术特点进行赏析。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这首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确 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 天凉好个秋。 叙事集中在尾联。
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 (1)首联两句写景。诗人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 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 羡慕田园生 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 (2)请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谈谈你的看法。 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 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