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

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一、填空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并能运用(天气符号)来记录。

2、云量指的是(晴天、多云、阴天),而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科学家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所以又称为雨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它通常与好天气相联系,但有时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3、降水量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气象学家用特制的(雨量器),(24小时)内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24小时的降水量小于10mm10~25mm25^50mm50~100mm100~200mm200mm 以上4、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东风是由(东)向(西)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方吹向(西北)方向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

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5、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详见plO)6、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是摄氏温度计测量记录。

记为(° C),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傍晚至清晨)气温较低,(正午)气温最高。

清晨至中午,气温逐渐(上升),中午至傍晚又逐渐(下降)。

7、通常情况下,(水、高镒酸钾、醋、白糖、空气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石子、沙、木材、泡沫、食用油等)不能在水中溶解。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基础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3、像高锰酸钾、食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溶解。

4、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5、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6、像向日葵、凤仙花这样的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7、“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让我们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8、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9、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10、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如果除去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11、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12、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作了氧气,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和养料氧气。

13、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叫大气层。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大气压力。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4、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15、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

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6、黑(深)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部编科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科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科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1. 第一课:观察水的变化-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变化过程:融化、凝固、汽化、凝结、沸腾、冷凝-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降水、蓄水、地下水、河流、海洋2. 第二课:观察水的运动- 水的流动:水流的方向、水流的速度- 水的载体:河流、湖泊、海洋- 水流的形成:降雨、山泉、瀑布等- 水流的影响:侵蚀、沉积、水力发电3. 第三课:观察空气的存在- 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特点、空气的重要性-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空气的运动:风的形成、风的方向、风的影响- 空气的压力:大气压、气压计4. 第四课:观察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质地- 物体的性质:硬度、透明度、延展性、可燃性等- 物体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物体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5. 第五课:观察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物体的速度:快慢、远近、方向等- 物体的力:推力、拉力、重力等- 物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平衡的稳定性6. 第六课:观察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特点:高低音、大小声、音调等- 声音的传播:空气传声、声音的传导、声音的隔绝-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通讯、声音的警示7. 第七课:观察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路径、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镜子的反射-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利用:光的通信、光的照明8. 第八课:观察磁铁的吸引作用- 磁铁的特点:有磁性、吸引物体- 磁铁的性质:南北极、磁场- 磁铁的吸引:吸引和排斥、磁力的大小- 磁铁的利用:指南针、电磁铁9. 第九课:观察电的产生和传播- 电的产生:静电、电池、发电机- 电的传导:导体、绝缘体、电流- 电的效应:发光效应、发热效应、化学效应- 电的利用:电灯、电风扇、电铁等10. 第十课:观察热的传导- 热的产生:摩擦产生热、化学反应产生热- 热的传导:导热体、绝热体、传热方式- 热的膨胀:固体的热膨胀、液体的热膨胀- 热的利用:火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11. 第十一课:观察物体的浮沉- 物体的浮沉:浮力、重力、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平衡:浮力和重力平衡、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力: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影响因素- 物体的浮力利用:气球、潜水艇12. 第十二课:观察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特点:绿色、有根茎叶、有花果种- 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结实- 植物的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植物的需求:光合作用、水分、养分以上是部编科学四年级上册各课的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一单元1.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的根分、和、两种,主要有、的作用。

、、等的根是直根,、、、等的根是须根。

、(吃的部分)是根。

3.植物的茎主要有、的作用。

、(吃的部分)是茎。

4.植物的叶有、和。

绿色植物的叶片在下能利用和制造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

叶的作用又称叶的。

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的运输。

二单元5.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等。

6.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

如生活在水里;栖息在树枝上;生活在树林里;喜欢生活在、和的土壤里。

7.动物根据不同可以分为、、和。

8.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换牙期在。

第一副牙齿叫,第二副牙齿叫。

9.怎样保护牙齿:①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

②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

平时要少吃糖果,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

③如果牙齿有病,应及时就医。

10.鱼的身体外表的特点和作用:有、、、,身体成。

11.鱼的嘴一张一合在喝水,而是通过鱼鳃过滤水中的。

当水经过鱼鳃时,水中的()就渗到了鱼的体内,鱼体内的就和水一起排出体外。

12. 起源于。

13. 、长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

哺乳动物的身体一般分、、、和五部分。

、、、等是哺乳动物,是特殊的哺乳动物;、、、等不是哺乳动物。

14 、、、是鸟类,、不是鸟类。

15.羽毛是的,略有和,有、、等功能。

羽毛分为、和三种。

16.鸟的、,、、等特点,致使鸟类适于空中飞翔。

(鸟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呢?)17.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等。

18珍稀保护动物措施:①建立,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放牧、不准采伐、不准狩猎;②我国于2000年开始全面启动工程。

三单元19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声音的大小叫,声音的高低脚。

20声音是由产生的。

21.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强,第二,最弱。

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2.在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这几个物体中,传播声音能力强到弱依次是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

14.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廓收集声音。

15. 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棉花、用手紧紧捂住、包上厚棉布、摇的力量轻一些、慢慢摇等。

16. 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

17.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18、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19、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20、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21、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22、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23、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24、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四、《我们的身体》单元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科学知识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科学知识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科学知识复习提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复习提纲一、《天气》单元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3.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4.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6.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如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

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9.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风向和风速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0.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雾、霜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

(记一记书本13页降水量等级表)1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12.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

(会用图画来表示各种天气中云量的多少,在书本P14)13.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四年级科学上册上半学期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上半学期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上半学期复习提纲1、周围的声音根据产生途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我们通常用来描述听到的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4、我们的喉咙李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声带)。

5、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6、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7、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8、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9、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我们之所以在月球上面对面讲话而对方听不到,就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

10、“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11、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12、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13、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14、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6、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强弱)。

1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9、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大小)等有关。

20、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长短)有关。

2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日历:1、记录天气情况。

(温度、云、风向和风速、降水情况等)2、一周的天气变化趋势。

2、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室外温度。

2、注意:在记录气温时,我们应该同时记录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云量和雨量的观察要实事求是;风的观测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3、风的测量:1、借助风向标等物品测量。

2、注意:在观测风向时我们不仅要知道风吹来的方向,还要知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观测风速时,可以用一秒内风经过的长度来表示风速的快慢。

4、云的观测:1、认识常见的云,并能够根据云的特点将云分为三种类别:晴天、多云和阴天。

2、注意:在观察云量的时候,我们只要观察天空中被云遮住的部分有多少就可以了。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现象:1、物质在水中以分子状态均匀分布。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2、物质的变化:1、通过加入物质,观察水的变化。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严谨地得出正确结论。

3、分离食盐与水:1、通过加热、蒸发食盐水,观察食盐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水蒸气烫伤。

第三单元宇宙1、天文知识:1、太阳系中包括八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注意:在表述行星的顺序时,我们可以借助口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来记忆。

2、太阳系模型:1、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和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制作太阳系的模型。

3、月相变化:1、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形成的。

2、注意:在观察月相时,要按照观察顺序,记录下月相、时间和位置等要素;在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时,要考虑到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电路1、简单电路:1、连接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2、注意: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反,小灯泡的金属点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灯泡的连接点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天气》◆1、①云量、②降水量、③气温、④风向、⑤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3、天气符号◆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反方向)。

◆6、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请画图。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把风速简化为3个等级:无风(0),旗不动、微风(1)风旗微动、大风(2)风旗展开。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个类型。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纤细的羽状云、由微小冰晶组成的是卷云。

◆12、用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云量。

当天空中的云量小于1/4是晴天,云量1/4-3/4是多云,云量大于3/4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雨量器——测量降水量(10毫米)风向标——测量风向(东南风)风速仪——测量风速(5级或微风)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 等。
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
11、珍稀动物削减或灭亡的缘由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
物叫腐食动物。
人为的捕杀等。可以采纳就地爱护和迁地爱护的方法爱护这些珍稀动物。
2、全部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着,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进演化来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 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
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方的。
7、不同种类翱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分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
5、声音是通过振动的传递而传播的。
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6、听诊器是 1816 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 毛状羽三种。
理制成的。
9、鸟适合翱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
7、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XX 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 光合作用 。 7、1606 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育人科学素养的基石,对儿童启蒙教育和身心进展 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四年级科学复习有哪些内容呢?XX 教版四年级上册 科学复习提纲,盼望对你有关怀。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科学》全册学问点考点归纳总结《科学》是新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的科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方法、科学观看等内容。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学问点和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科学的基本概念- 科学是人们用来生疏世界的方法。

- 科学是试验、观看、推理和验证的过程。

- 科学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争辩和探究。

2. 科学的常识和原则- 科学要有试验依据。

- 科学要有阅历依据。

- 科学要有理论依据。

- 科学要有实际应用。

3. 科学观看- 观看是科学争辩的基础。

- 观看可以通过感官,如看、听、闻、摸、尝等。

- 观看分为定性观看和定量观看。

4. 科学试验方法- 科学试验是为了证明或检验某种假设或推论的过程。

- 科学试验要有试验设计和记录试验数据。

- 科学试验要具备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5. 物质的变化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不转变物质的本质,如物体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的转变。

- 化学变化转变物质的本质,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6. 燃烧和火焰-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热和光的过程。

- 火焰是燃烧产生的可见的氧化物质。

7. 风- 风是大气中空气水平流淌的现象。

- 风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

- 风的强弱可以通过风速计来测量。

8. 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 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分散、降水和地面径流等过程。

9. 太阳能和风能- 太阳能是太阳辐射的能量。

- 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 风能是风的运动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动力等。

10. 鸟类和昆虫- 鸟类是温血脊椎动物,具有羽毛、喙和爪等特征。

- 常见的鸟类有鸽子、麻雀、乌鸦等。

- 昆虫是六足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和触角等特征。

- 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蜜蜂、蚊子等。

11. 呼吸和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气管等器官组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年级上册科学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填空:1、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大)。

3、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5、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 氧气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二氧化碳 )。

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变大),冷却时,体积会(变小),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8、(噪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使用了(色素)。

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11、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清( 生产 )期和( 保质 )期。

12、观察耳朵的结构图,耳朵可以分为(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神经)六部分。

13、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一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级二分法)。

1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深蓝色。

二、判断:20%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

…(×)3.云、雾、雨、露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而形成的。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6.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7、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

(×)9、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要高。

………(√)10、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体与材料- 探究物体的大小、形状、质量等特征- 观察和描绘物体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等特征- 了解物体由材料构成,如金属、木材、纸张等- 探索物体的特性,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第二章:力与运动- 研究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方式,如推、拉、挤等- 探索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等-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了解重力和浮力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 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如人力、风能、太阳能等- 探索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如人力车、风车、太阳能电池等- 了解能源的节约和保护,如合理使用电能和水资源第四章: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 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了解动植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 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如根、茎、叶等第五章:人体的组织与生活- 研究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如肌肉、骨骼、呼吸系统等- 探究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的功能- 了解保护和健康人体的方法,如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惯第六章:物质的变化- 了解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索物质的溶解与不溶性- 观察和实验物质的燃烧现象- 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第七章:地球与环境保护-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如地球的层次和地壳的构成- 探究地球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第八章: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研究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探究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和原理第九章:科技改变生活- 了解科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探索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如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研究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十章:神奇的大自然- 研究大自然中的特殊现象,如彩虹、雾、霜等- 探究大自然的美景和生物多样性- 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和保护以上是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提纲科学

四年级上册提纲科学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1.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例如:蚂蚁、蜜蜂、蝴蝶、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满足昆虫的共同特征,所以它们属于昆虫。

2.蜘蛛、蜈蚣和螃蟹不是3对足,所以不属于昆虫。

3.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4.蚂蚁靠触角接收气味信息从而进行识路。

2鱼1.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靠鳍运动,用腮呼吸。

例如:鲤鱼、泥鳅、草鱼、海马、鲨鱼等2.鲸鱼用肺进行呼吸,章鱼没有鳍,甲鱼用肺呼吸,所以不属于鱼类。

3.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4.鱼的鳍分为: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五种,鱼依靠各种鳍的相互配合进行运动。

5.鱼鳍对鱼运动的作用:背鳍会保持鱼运动的平衡;胸鳍、腹鳍、和臀鳍协助鱼保持平衡;尾鳍会决定鱼运动的方向和产生前进的动力。

6.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从鱼的嘴前挤出,我们看到绿水从鱼嘴处进入,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说明鱼是用鳃进行呼吸。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3鸟1.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例如: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老鹰、鸡、鸭、鹅、鸵鸟、等。

2.蝙蝠是胎生不是卵生而且没有喙,所以蝙蝠不是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

4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例如:猫、狗、兔、马、海豚、鲸鱼、袋鼠、猩猩、熊、老虎等。

2.鸭嘴兽虽然是卵生动物,但是它哺乳长大,所以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

5我国的珍稀动物1.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2.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华南虎、白头叶猴、朱鹮、扬子鳄、金丝猴、大鲵、中华鲟、白鳍豚等。

3.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1栖息地遭到破坏 2繁殖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 3人类的捕杀4.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 2人工繁育3利用法律保护 4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5.我国保护珍贵和濒危动物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6测量距离和时间1、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常用的处理信息方法有:统计表、统计图(柱状对比图、折线图等)等。

2. 罐装食品的保质期比较长;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包装相同,但类别不同的食品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第一单元运动1.一定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2.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100米赛跑;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跳远。

3.找一找,下面各图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在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图1 图2 图3 图4图1:货物在传送带上做直线运动,传送带做曲线运动等。

图2:国旗做直线运动,绳子做曲线运动等。

图3:喷泉(或水滴)做曲线运动。

图4:赛车(或车轮)做曲线运动。

4.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5.“米/秒”读作:米每秒,表示每秒移动了多少米。

有时还写作:m/s 。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6. 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距离÷时间7. 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都称为运动的“物体”。

8.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9. 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

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10. 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1.在做“弹珠实验”时,两颗弹珠相撞时会发出声音,运动的轨迹也会发生改变,说明运动的弹珠具有能量。

12.试着给下面的图片匹配合适的速度(连线)。

并按照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图片排序,序号填在图片下方的方框里。

13.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有时会包含多种形式。

说说这些物体都有怎样的运动形式。

(1):收割机前进,拨禾轮转圈,车轮滚动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题型:选择、简答、分析第一单元一、我们关心天气1、知道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来描述天气。

2、能运用各种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特征。

(参考书11页)二、天气日历3、能运用天气符号表示每天的天气特征。

4、运用“气温柱状图”,记录每天的气温。

三、温度与气温5、测量气温应选择每天的同一时间来测量。

6、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7、测量气温、读温度表的方法是: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

待液柱不再升高或者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四、风向和风速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它来描述风向。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10、旗子在空中的形态,能帮助我们判断风的等级。

0级,无风,旗子不动;1级,微风,旗子微动;2级是大风,旗子展开。

五、降水量的测量11、制作雨量器的方法(课本12页)12、我们可以用自制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

13、了解降水量的不同等级、依据降水量制作柱形图。

(课本13页)14、降水的天气特征有雨、雪、雹等。

六、云的观测15、观察云,用把圆分四等份的方法,按照云量的多少,表示晴、多云、阴天。

16、云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等。

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7、统计气温数据,根据“日期-气温”柱状图填写气温统计表。

(课本16页)18、根据一个时期内的云和风的记录,填写云和风的统计表。

(课本17页)19、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课本18页)第二单元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食盐能溶解,沙不能溶解。

面粉不能溶解。

2、通过溶解现象,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被溶解。

3、滤纸的使用及食盐、面粉、沙水的过滤方法。

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4、高锰酸钾是用来消毒和防腐的紫色物质(液态、固态)5、能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

三、液体间的溶解现象6、胶水、洗发液在水中能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溶解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3、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4、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6、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

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7、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8、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1、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3、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14、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5、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17、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1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9、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0、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2、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4、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26、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第二单元声音1、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

人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4、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5、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7、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对声音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10、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

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4、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15、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与(音高)变化有关系。

16、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和(音量)之间的关系。

17、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真空)。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18、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振动的(物质),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19、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会引起水的(振动),这说明(振动)是可以传播。

20、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橡胶管)传播的。

21、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振动)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2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1450)米。

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

2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

24、人的耳朵有一个(鼓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25、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2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

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得(慢)。

2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8、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

2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30、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2、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33、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

34、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

第三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天气变化是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中午)的温度最高。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3、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4、、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6、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7、(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8、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