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 知识专题突破练 训练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
推荐学习K12(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
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法1 从外交政策角度考查一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典例1] (2017·全国Ⅱ,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
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考法2 从和平与发展角度考查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典例2] (2016·全国Ⅱ,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最新K12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板块整合(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学案
板块整合(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5世纪~18世纪60年代[特征归纳]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3)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新制度构想,同时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4)科技上,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命题链接]视角1 从政治、对外关系、思想角度理解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社会(1)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2)从对外关系上看,英国积极开展海外扩张与争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18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从思想上看,16世纪,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运动兴起,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近代欧美代议制的多样性(1)从政治上看,英国和法国经历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三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但没有封建专制势力的束缚和阻挠。
(2)从经济上看,17~18世纪,英美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故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法、德两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法国封建势力强大,德意志王朝统一战争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依然曲折漫长。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小题练(四)
小题练(四)1.(2018·安徽五校高三联考题)有学者认为,周代社会的上层是“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
这种现象( )A.催生了高度集中的王权B.弱化了等级秩序C.造成了特权阶层的封闭D.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在宗法制中,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将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按照父系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出现了“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的现象,权力在一家一姓内传递,造成了特权阶层的封闭,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8·河北邯郸模拟)下面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 )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
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
收薪炭。
三月……可粜黍。
买布。
四月……可籴穬及大麦。
收弊絮。
五月……粜大小豆、胡麻。
籴穬、大小麦。
收弊絮及布帛。
A.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D.无需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田庄内部交易涉及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体现了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B项正确;汉代田庄内部交易以满足田庄日常生活为主,与外部市场联系较少,无法体现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排除C 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B3.(2018·广西梧州、柳州高三摸底)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
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
由此可知,他( )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
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可知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
【配套K12】[学习](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能力升级练 主题专项练8 殊途同归——
主题专项练8 殊途同归——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创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仍旧是国王;而国王如果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
”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
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
这说明当时英国( )A.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C.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国王的阶下囚”,可知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得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对国王的态度,没有涉及革命的合法性问题,故C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工业革命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
2.(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
1690年,英国托利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予(国王)以3年期限的关税收入的话,那么,就能确保议会的存在。
”此建议的目的是( )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B.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C.重新分配议会席位D.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思想,与材料中“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建议用财政上的让步换得议会的存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争取议会权利的斗争,没有涉及重新分配议会席位,故C项错误;从材料“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可知没有涉及推行重商主义,故D项错误。
3.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资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部长和委员外,均不得为议会的下议员。
推荐学习K12(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3讲 古代中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发展与迟滞并存。
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撞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阶段一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368~1644年)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1)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后发展为内阁,拥有票拟权。
(2)地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1)农业:明初制鱼鳞图册以抑制土地兼并;南方出现一年三熟制;发明风力水车。
(2)手工业:南方丝织业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中心;官府织造超过前代,民间丝织业生产使用花楼机。
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商业: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帮”出现,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4)经济政策: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和“贱商令”,实行“海禁”,外贸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文化(1)思想:王阳明集心学大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科技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②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配套K12】[学习]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
板块整合(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阶段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特征归纳]先秦是我国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一统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命题链接]视角1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从政治上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主要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
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集权。
(2)从经济上看,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型。
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3)从思想上看,由礼乐文化到诸子百家。
法家的“集权”和“法治”为秦走向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认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从政治上看,国家统一和适应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为必要。
(2)从经济上看,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源。
为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封建政府还实行了抑商政策。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仿真模拟卷3
仿真模拟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神权统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2.(2018·浙江七彩阳光高三上期初)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仁政B.德治C.守礼D.非攻3.“秦”字(大篆,右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
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都江堰的开凿③郑国渠的修建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4.(2018·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它确立于隋朝,唐朝为了方便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还设立了政事堂。
当时政事堂设在(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5.(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材料所说的“柳郎中词”的特点是( )A.清新俊逸,刚健豪放B.慷慨悲壮,沉郁感伤C.豪气纵横,悲壮激昂D.清浅婉约,不避俚俗6.元朝王祯《农书》中,专门写了一节“造活字印书法”。
其介绍当时创制的活字应该是( )A.泥活字B.木活字C.铜活字D.铅活字7.右图所示徽章是100多年前法国政府颁发给当时参与对华战争士兵的“中国战役纪念章”。
徽章为银质,附章及章的背面分别印有“1900—CHINE—1901”等字样。
该徽章说明法国参与了哪次“中国战役”()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A.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B.应用西方科技速度不断加快C.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使命D.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阳历。
推荐学习K12(新课标)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模块二 世界古、近代篇 专题七 近
专题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西南昌质检)“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
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
”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8陕西榆林一模)“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 )A.证明了光、电等传播载体以太的存在B.建立在对低速运动物质的研究之上C.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3.(2018辽宁大连质检)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某理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
该理论成就是( )A.经典力学体系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4.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空的本质属性5.(2018山西太原期末)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
这主要反映出( )A.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B.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C.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D.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6.(2018广东广州调研)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配套K12】[学习](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
板块三现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合肥模考)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的重要措施是( )A.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B.允许外国资本的引入C.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答案 B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三大经济政策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大中型企业收归国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故A项错误;外国资本的引入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故B项正确;农业全面集体化是斯大林体制的开始,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C项错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时出现,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1946年,有人在战后经济政策的手稿中向国家(苏联)提出如下建议: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业的控制。
这一建议( )A.有利于战后经济的转型B.揭露了苏联政治弊端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D.否定了苏联经济模式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经济措施的内容“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业的控制”可能会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经济体制的转型,故A项正确。
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先锋戏剧的宗旨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对固有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强烈质疑与颠覆。
这种戏剧在苏联长期被称为“地下戏剧派”,但它在20世纪后期逐渐崭露头角。
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渗透B.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传统与实践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D.受“公开性”“新思维”的影响答案 D解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摒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苏联的先锋戏剧20世纪后期也由地下转为公开,故D项正确。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小题练(六)
小题练(六)1.(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解析西周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统治,实行分封制,除了分封制之外,还有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主要原因是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8·广州深圳模拟)“从汉末起门阀制度正在滋长,现实政权的基础建立在世家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
而九品中正制尽管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但最终结果却是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权威。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造成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妥协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大量人才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政权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经济基础上的,导致了九品中正制更多的是维护世家大族利益,即加强了地方的权威,导致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因此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在清代的1 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大致有一半是府或省治的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这反映了( ) A.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B.城镇是经济发展的缩影C.多数城镇具有双重功能D.商品经济冲击旧有体制答案 C4.(2018·云南师大附中考前预测)明代小说繁荣。
当时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说成为明代文学主要形式B.小说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C.小说的繁荣反映心学的盛行D.小说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解析根据材料“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得出小说中宣扬的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认可,从而达到社会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
【配套K12】[学习](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
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2.命题规律分析(1)选修一模块以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尤其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
选修三模块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联合国等内容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内容也有涉及。
选修四模块的考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物为主,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世界史上的人物也有涉及。
(2)设问方式都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背景(原因)、特点、内容(措施)、影响(作用)、实质等,有的还要求比较异同或进行评价等。
(3)选考题多以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方法思路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推荐学习K12(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1讲 现代
第11讲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二战后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时期,也是世界整体发展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经济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3.科技文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阶段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20世纪80年代末)1.政治: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①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建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③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战后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①生产力发展: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③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开荒种玉米,扩大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重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3.科技文化:信息技术和现代主义兴起(1)现代信息技术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推荐学习K12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四部分 选考 专题26专题训练
第四部分专题二十六1.(2018·全国卷Ⅲ·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答案】(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解析】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概括得出:朝廷财政收入增加、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等。
第(2)问,“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信息“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并结合所学有关唐太宗的人物活动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
2.(2018·全国卷Ⅱ·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哉”。
K12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卷七 新人教版
(综合卷七)1、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2、“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该机构的设置表明 (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B.中央集权加强C.中央机构完善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必须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 )A.战国时期出现不同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C.荀子在继承儒家的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4、《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有学者认为:“中国某部法律文件规定国家机构存在一个集中权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面设立各个职能机构.政务院和法院都是其职能机构。
”这一文件( )A.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基础B.规划了社会主义建设蓝图C.推动政协制度职能转变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6、“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C.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7、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
推荐学习K12(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仿真模拟卷
仿真模拟卷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开封模拟)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 )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就是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连绵战火存在冲突,即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8·宜春模拟)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
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
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解析: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3.(2018·长沙模拟)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解析:元朝时理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且日益固化,强调社会伦理纲常,材料中莺莺与张生自由相爱并进行抗争,正好体现了要求摆脱理学束缚的愿望,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8·岳阳模拟)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B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潍坊模拟)据统计,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1950年进入快速恢复与发展时期。
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就比19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还高出20%,提前完成战后经济恢复任务,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21.1%。
这主要表明( )A.我国的经济基础差,发展潜力大B.人民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C.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恢复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了发挥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C项符合题意。
2.(2018·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
这反映了(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答案 B解析从企业的空间分布中,不难看出,将民用和军用企业布置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故B项正确。
3.(2018·清远模拟)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鉴于此,政府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答案 B解析土地改革未改变分散经营方式,故A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农民私有到公有的转变,为工业化建设集中提供原料,故B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为迅速过渡到共产主义而实行的“一大二公”的冒进运动,故C错误;“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出现的“左”倾错误,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4.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
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
这说明( )A.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B.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D.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导致了所谓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的出现,反映了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选项B符合题意,正确。
5.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答案 C解析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不符,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D项;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
6.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小岗村的做法(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农村历史性的变革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答案 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个体经营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相悖,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打破了平均主义盛行的人民公社体制,故D项正确。
7.《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A.都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
8.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公告表示:“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意味着( )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B.改革从农村深入到城市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D.开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答案 B解析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开始,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后,故D项错误。
9.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
此口号(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答案 B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开始了,故A项错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特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口号,体现了经济特区的实干精神,故B项正确;特区的做法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典范,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故D项错误。
10.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用汇额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出我国(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答案 D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D项正确。
11.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 )A.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B.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C.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故C正确。
12.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据材料信息可知( )A.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B.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波动增大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D.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79年以后GDP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总体发展,在1984、1990、2007年前后波动较大,这是因为1984年前后面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2007年中国市场经济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这说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材料二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三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8分)(2)材料二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8分)(3)材料三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9分)答案(1)材料一中的第二个方案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第三个方案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实践中的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之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3)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
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
14.(2018·临汾一中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一些词语出现的次数变化统计表。
——摘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提炼材料中的一种变化趋势,并运用中国现代史史实加以说明。
(要求:可以对整个用词趋势进行分析或者提出新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语言组织合理,无政治性错误。
)(12分)答案示例一:趋势:意识形态色彩(阶级斗争)逐渐淡化。
说明:以阶级斗争为纲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危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拨乱反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中共十四大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并不断深化发展。
国际方面,冷战结束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淡化。
因此,意识形态色彩逐渐被淡化。
示例二:趋势:政府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说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保障体系等词语不断增加。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方针,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些现象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炼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