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自贡盐商

合集下载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四川大盐商的豪奢,记载甚多,比比皆是,其挥霍仅逊于宫廷,其排场不亚于官府。

四川大盐商之所以如此的奢华,一是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是物质基础),二是斗富、炫耀,满足虚荣心。

在重庆海关的《盐火井总论》(卷23)中说:清代盐业经营中的利润,“在中国商务中,亦可首屈一指”。

林振翰的《自流井盐务琐闻》中则写道:“绅商各界,应酬奢华,为各行首所仅见”。

在《清世宗实录》(卷10)中对四川大盐商们的奢华则这样描述:“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徘优妓乐,恒舞酣歌,宴会嬉游,殆无虚日。

金钱珠贝,视如泥沙,甚至悍仆豪奴,服侍起居,同于仕宦……各地盐商皆然。

”云阳县志上对云安盐场的盐商生活的记载是:“道咸之际,盐商豪靡,拟于淮扬……各乡殷阜,豪绅富贾,暨其子弟,岁常入城游止,动经旬月,服用丰美,挥霍偃蹇。

”《自流井盐务琐闻》描写的自流井地区盐商的生活是:“富商出门,跟随护兵轿班……前呼后拥,威武几与前清北京东华门散值之军机大臣相仿。

”不少大盐商家族,还拥有武装,或设家丁卫宅邸,或置盐警押盐儎。

下面我们用几个实例来感受一下盐商们的奢华:衣。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美国学者弗吉尔·哈特在其撰写的《自流井考察记》中描述了自贡商贸的繁荣景象:“店里充斥着不少舶来品……,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在《王三畏堂&李陶淑堂家族史》中谈到李陶淑堂李谨文之独子——李新寿冬天的穿戴:狐皮大褂长袍,套小舔马褂,脚下是毛毡厚底云头陕鞋,头上是紫貂皮,手上还要提一个小铜火炉。

食。

美国人马克·科尔兰斯在其出版的《盐》中就说那时富裕的自流井盐商们吃得格外讲究。

“菜的原料越古怪,烹调方法越神秘,主人就越有身价”。

自流井大盐商吃退鳅显示了唐时杨贵妃吃鲜荔枝的派头。

退鳅是一种产于釜溪河下游和沱江富顺段的一种奇特鱼类,类似江团。

其习性奇特,一年中仅7、8月份约30天中,在洪水退去之后才能在江中捕到。

盐文化有关的故事

盐文化有关的故事

盐文化有关的故事在四川自贡那块地方啊,盐可是有着超级传奇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自贡的老百姓发现啊,自家这地底下好像藏着不得了的东西。

有那么一些特别机灵的人,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地底下的盐给弄出来。

当时有个叫李四的人,这人可胆大了。

他就想啊,这地底下肯定有盐卤水,但是咋个才能找到呢?他就到处看地形,看哪里的草长得奇怪,哪里的泥土颜色有点不一样。

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山坡下发现有块地,草长得特别茂盛,绿得都有点扎眼了。

他寻思着,这地底下肯定有文章。

于是他就召集了一帮兄弟,开始在那地方挖井。

刚开始的时候啊,大家都信心满满,可是挖了没多深,就遇到麻烦了。

那土啊,又硬又黏,一锄头下去,震得手都麻了,进度慢得像蜗牛爬。

有几个兄弟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说:“李四啊,这啥时候能挖到盐啊,咱是不是找错地方了?”李四眼睛一瞪,说:“你们懂个啥,这盐啊,就在下面等着我们呢,现在放弃,那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了?”他们就这么咬着牙继续挖。

你还别说,挖着挖着,突然就听到下面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往上冒。

大家都兴奋起来了,加快了挖掘的速度。

一股带着咸味的卤水“哗”地冒了出来。

大家高兴得又蹦又跳,李四更是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这自贡的井盐啊,可就这么被发现了。

但是这还只是个开始呢。

有了盐卤水,还得把盐给熬出来啊。

这熬盐可也是个技术活。

有个老师傅,大家都叫他王伯。

王伯熬盐可有一套了。

他把盐卤水倒进大锅里,下面生起大火。

那火呼呼地烧着,锅里的卤水开始翻滚起来。

旁边的小年轻想帮忙,就一个劲地往灶里加柴。

王伯赶紧制止,说:“你这娃,熬盐可不是火越大越好。

这火得慢慢来,就像炖肉一样,得把卤水里面的水分一点一点地蒸出去,盐才会出来得又多又好。

”那小年轻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在王伯的精心照料下,锅里的卤水慢慢变少,锅底开始出现一层白色的结晶,就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一样好看。

这就是盐啦。

自贡的盐因为品质好,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那些盐商们啊,就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都跑到自贡来。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下)文/李忠东,图/缪自平大约在2亿年前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陆的转换时期。

大量的盐卤、岩盐、天然气被理藏于此,是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和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

2000年前,生活于此的先民偶然发现了2亿前“埋藏”于此的盐卤,然后便开始了对这种稀缺物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们凿井取卤,从大口径盐井到卓筒井,最终穿越千米岩层,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成就。

不仅如此,采盐业的发展与繁荣,还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最终孕育了自贡这座城市,以及这里根植于盐卤的独特文化。

[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

这口井的发现者是一种叫梅泽的獠族人。

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梅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

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地方,今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井在蜀中已经闻名遐迩,以产量高、盐质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这是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

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一口井的赋税居然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再改为“富义盐井”。

到了宋代,改为“富顺县”。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

但因“富世盐井”而起的“富顺县(富世县)”却历经1446年而不变,成为自贡盐业史上及自贡置市史上的传奇。

[卓筒井——井盐开采的一次革命]四川井盐开采历史已有2300多年了,但到了宋代,就算有着悠久开采历史和丰富采卤经验的盐工,也遇到麻烦。

当浅层盐卤资源业已枯竭,埋藏于更深的三叠系盐卤,当时广泛采用的大口径浅井便已无能为力了。

你不知道的自贡往事一句俗语揭露盐商望族当年有多牛!

你不知道的自贡往事一句俗语揭露盐商望族当年有多牛!

你不知道的自贡往事一句俗语揭露盐商望族当年有多牛!邓科(文)近日,有新闻媒体邀约我谈家谱辈分与名字等家族文化问题,诱发了我对盐都望族王三畏堂的研究,现以之为例,谈谈自贡盐商家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

家族文化有三大基本组成部份:家谱、祠堂、字辈。

家谱,又称族谱、祖谱、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从远祖到子孙世系传承之书本,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洞察社会、了解民俗、谋求发展等参考之用。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各民族都兴起了撰修家谱。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家谱时,必然要提出鲜明的宗旨,其千言万语可概括为:继承先辈遗志,搞好自身建设,希望后裔繁荣。

为达此目的,自然要定出些规章制度,要求所有族人共同遵循不得有违,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家谱族谱中的字辈。

字辈,即字辈谱,又称排行、行第谱,是记载家族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句、或对联、或诗文。

后代族人在为子孙起名字时,一般都要遵循字辈谱的顺序规定,头一个字必定是姓氏,或王或李,第二个字必定是该辈分中规定那个“字”,第三个字才是该人具体的“名”,这样才能世次不乱,辈分分明。

字辈是在制定家谱或修订家谱时撰写或续写的,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总之要寓意吉祥美好。

据考察,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他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祠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氏、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都建立有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途。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如举行春秋年节重要聚会等;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甚至外姓人等都可在这里上学。

古今自贡盐的品类

古今自贡盐的品类

自贡盐是中国著名的特产之一,其历史悠久,品类丰富。

古今自贡盐的品类主要包括岩盐、井盐、井熏盐、泉水盐等多种类型。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盐的品类及其特点。

一、岩盐岩盐是指从地下岩层中开采出来的盐矿晶体。

古自贡盐矿是中国最大的岩盐矿,其岩盐以晶莹剔透、味道纯正而闻名。

古代自贡盐商就以岩盐为主要商品,远销各地,享有盛名。

岩盐因其天然成分丰富,常被用于制作高档食品和保健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二、井盐井盐是指通过在地下盐层中打井开采出来的盐水,然后再经过晒结或熬煮得到的盐类产品。

自贡盐井盐具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和纯净的口感,因此备受青睐。

井盐在古代被广泛用于食用和保存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同时也被用于日常烹饪,是古代自贡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井熏盐井熏盐是将井盐置于烟熏室中进行熏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盐品。

熏制过程中,盐中会吸附烟熏的香气,使得盐的口感更加独特,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特殊的风味。

自贡的井熏盐因其独特的熏制工艺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原料。

四、泉水盐泉水盐是指自然泉水中含有的盐分,经过蒸发结晶而成的盐类产品。

自贡盐泉水盐因其产地的独特性和泉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味道纯正,口感清爽。

泉水盐在烹饪中被广泛使用,不仅提升了菜肴的口味,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增添了一份美好。

总结而言,古今自贡盐的品类丰富多样,每一种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岩盐以其纯净的品质和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备受推崇;井盐因其古老的生产工艺和口感纯正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备品;井熏盐则因其独特的熏制工艺和香气独特成为美食中的佳品;泉水盐则以其清爽的口感和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今自贡盐的多样品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更展现了自贡盐业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自贡盐商鼓励求学

自贡盐商鼓励求学

自贡盐商鼓励求学四川盐商在致富后,最急迫的就是要提升自己家族的声望。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看来,商人是末品,被人看不起。

要光宗耀祖就要入仕。

要入仕有两个途径:通过科举考试做官或通过捐纳制度做官。

因此,盐商家族一方面大把大把花钱捐官,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族人读书做官。

在鼓励求学方面,盐商家族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创办自己的学堂、资助自己的子弟外出求学、资助家境贫寒的外族子弟读书求取功名。

富荣盐场王三畏堂就建有自己的学堂,并对族人求学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刻碑于玉川公祠,使子孙永远遵守):“设立义学,本支子孙均可入塾肄业,或疏远而有志读书者亦许在塾肄业。

本支子孙,生监应乡试者,助场费银二十两,童试县、府、院每场助卷费钱二串,入泮(旧时学宫前的水池)者助银一百两,补廪者助银二十两,乡试中者助北上银四百两,拔贡者与中试同,会试中试及钦点翰林京师者每年助银四百两。

”光绪二十七年(1904年),废除科举,玉川公祠的家塾学堂扩大为私立树人两等学堂(含小学和初中),兼收外族学生,祠堂推举二房王紫高为教育长。

1902年,聘请川南经纬学堂(川南师范学校前身)毕业生谢慧生、吴季玉、伍孟勉等为教员,学生达到百人左右。

光绪三十年(1904年),学校购买仪器的费用约为五万两。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学校又聘请日本人岗本、山根、鹰野为教员,月薪多者二百两,少亦百两。

当时白米每斗重45斤,所值不到1两。

一个举人、进士掌一县的书院,被尊称为“山长”,年薪不过400两银子,岗本年薪可达2千多两,高出其5倍。

在偏居西南一隅的四川自贡,有个一次就聘请三位外教的私立学校,这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绝对也是一个轰动新闻,一件了不起的事。

由此可见盐商家族财大气粗的气势和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

与此同时,王三畏还先后两次派遣子弟供十二人留学日本,各人留学时间三年至五年不等。

为使自己的子女日后成才,许多盐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自流井大盐商李宝善堂的谢继蕴,为使其家族子女受到良好教育,可谓费尽心血,被人们称道。

自贡盐文化初探

自贡盐文化初探

自贡盐文化初探自贡盐文化在中国享誉盛名,至今自贡依然保留着盐井,建有盐业历史博物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对自贡盐文化来一次探访吧。

自贡盐文化历史久远,凿井制盐,发端于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经魏晋南北朝时渐具规模,唐宋时期已经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到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趋于鼎盛,成为全国井盐的中心,“富甲全川”,闻名遐迩。

盐孕育了自贡,历史上两次“川盐济楚”,为铸造盐都辉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咸丰三年(时期1853年),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至湖北的运道阻塞,清廷饬令川盐济楚,给川盐以广阔的两湖市场,也给自贡盐业的急剧发展带来了契机。

此前井灶并不多的自贡,凭精湛的钻凿井技术的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广开新并,十余年间新凿井达百余眼,其中井深达千米以上者屡见不鲜。

到了19世纪70年代,自贡已有井707口,烧盐锅5,590口,年产食盐近20万吨,使自贡井盐业步入鼎盛时期,独执四川井盐业之牛耳,被称为“盐都”,誉作“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

在抗热战争的烟火之中,自贡的产盐量进一步扩大,抗战八年自贡盐产年均24.45万吨。

战前的自贡盐产量在四川盐产总数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5%,到了1939年即上升到54%,而在1945年就占了全川盐产量的60%。

自贡盐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技术的改进。

从1938年开始,久大盐业公司自贡制盐厂相继采用平锅制盐、废汽制盐、枝条架和塔炉灶浓卤等新工艺。

同时,在自贡率先开始真空制盐的探索试验,为我国盐业生产技术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

盐都自贡,因盐而兴,因盐设市。

建国50年来,以井盐生产为支柱产业的自贡工业生产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0年,自贡盐业实现了制盐真空化。

在长达20个世纪的年月里,自贡盐业经历了时代风雨、世间沧桑,为人类奉献出了晶莹产品,为中华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完自贡的盐文化历史,我们再来走进自贡盐文化的象征燊海井,燊海井凿成于一八三五年,井深一千零一点四二米,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

盐商

盐商

当代人感知一代代盐商卓越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情怀自贡因盐而生、因盐而胜。

早在东汉章帝时期,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就已经发端,宋时采用卓筒井技术,盐业生产有了一个飞跃。

到清乾嘉盛世,由于丰厚的盐业利润,广阔的开发远景,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陕商、晋商、徽商以及江西、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的商人携巨资涌进自贡投资开发经营井盐,自贡盐业空前繁荣,成为四川“五大盐场”之一,盐商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之际,开始大造会馆。

建于乾隆元年的西秦会馆、建于乾隆初期的桓侯宫,还有广东人的南华宫、贵州人的霁云宫、福建人的天后宫、四川人的惠民宫,以及炎帝庙、老君庙、牛王庙等。

罕有的千工床,材质为柏木。

床身图案均采用镂空雕刻。

通体贴金。

全部耗时需3年。

床体上三层镂空带顶工雕法,主题金玉满堂。

雕刻着象征长寿、爱情的蝴蝶图案,以及象征子孙绵长的瓜类图案。

该床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彰显出自贡大盐商王家的显赫地位和不凡身世。

千工床局部之一千工床局部之二千工床局部之三千工床局部之四在大造会馆的同时,盐商们花费巨资修宗祠、宅邸,建寨堡、石坊等,如大夫第、大安寨、三多寨等等不一而足。

彼时的自贡,盐商们比富夸豪,不惜重金从各自老家聘来各类建筑和雕刻高手,修房造屋,建阁筑榭,并配以高档家具,于是盐商家具便应运而生,形成了独特的自贡盐商古家具文化。

可以说,盐商家具既是一定历史时期自贡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缩影,更是井盐文化的实物遗存和历史记忆。

盐商家具作为清代家具工艺的代表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体量宽大、装饰繁缛,并且设计考究、结构严密、工于用榫。

其装饰方法多用雕刻和镶嵌。

雕刻分为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镶嵌有螺钿、瘿木、黄杨、大理石、驼骨、象牙等。

凡镶嵌面的桌、椅、屏风,在石与木的交接或转角处,必是严丝合缝,合二为一体。

装饰图案多用象征五子登科、魁星点斗、福禄寿喜、多子多福、松鹤延年之类的花草、人物、鸟兽等。

特别是腿型变化最多,除灯笼腿、马蹄腿外,又有三弯腿、竹节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无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兽首;足端有兽爪、马蹄、卷叶、灯笼、内翻、外翻等。

古代自贡盐场显赫的盐商集团

古代自贡盐场显赫的盐商集团

古代自贡盐场显赫的盐商集团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井盐的产、运、销不仅环节多、涉及面广,而且投资大、风险大,很难靠一个人来完成。

因此,在四川以经营盐业而致巨富的,大都以其家族为经营实体。

如:富荣盐场的“王、李、胡、颜”四大家族,犍乐盐场的“吴氏”家族,云安盐场的“陶、郭”两大家族。

所谓家族就是由几个或更多同姓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一个团体。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名”。

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名”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名”的大红灯笼。

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如:富荣盐场的“王、李、胡、颜”四大家族,分别叫做“王三畏堂、李四友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犍乐盐场的“吴氏”家族则称“吴景让堂”等。

堂名,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性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名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堂名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堂名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名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

近年来,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堂名再一次被人们抬出来。

不过,今天的堂名,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

堂名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都有促进作用。

对盐商家族而言,堂既是家族的一个徽号,也是一个管理机构。

它是行政上的总部,经济上的总柜房,生活上的总管理处。

有的家族由于人丁兴旺,内部又设立支族堂,设分管理处,但对外均以总堂称之。

在盐场,提到这些盐商家族的堂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富荣盐场,就有人仿《红楼梦》中的“护官符”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形容“王、李、胡、颜”四大家族:“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请来河东王;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河西一家李;莫愁湖,黄金为瓦玉为屋;欢喜颜,翡翠珍珠撒满田”。

井盐之都自贡的多彩华章_自贡井盐

井盐之都自贡的多彩华章_自贡井盐

井盐之都自贡的多彩华章_自贡井盐如果说城市之魂在于文化,那么井盐文化就是自贡的灵魂,从千年之前延续至今,记录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见证岁月的绚烂与平淡,构筑起一座独特而充满韵味的盐都自贡。

自贡,得名于自流井、贡井。

自命名之初,就决定了它厚重的井盐文化传承。

自贡,1939年设市,时值抗战时期。

自成立之初,便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这座遍地井盐,因盐建镇、置县、设市的城市,以坚韧而执着的毅力,以超乎寻常的智慧,书写了一篇篇井盐文化的传奇。

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以务实并具开拓冒险的精神,以和平开放的胸怀,接纳着四面八方的聚集,创造了中国最大的手工业工场。

这座水火相融的城市,以包容天下的胸怀,以兼容水火的智慧,让星光灯彩相辉映,珠联璧合满乾坤。

这座爱心满盈的城市,以奉献自我的精神,以乐观开怀的心态,一路前行一路欢歌。

红・经济自贡井盐文化带动的经济发展红色积极、热烈、斗志十足。

如同自贡的发展,持久而热烈,充满永不熄灭的斗志。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釜溪河畔,面积约4373平方公里。

作为天府之国的璀璨明珠,自贡是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

盐乃百味之祖。

出于大自然的恩赐,自贡拥有丰富的地下卤盐和天然气资源。

早在东汉年间,勤劳智慧的自贡先祖就开凿了自贡的第一口盐井一富义盐井,开始了井盐生产。

经过多年发展,到了清朝成丰年间及后来的抗日战争,自贡盐业人抓住两次“川盐济楚”的历史机遇,开创了两个盐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使自贡成为华夏大地上著名的盐都。

1939年,自贡设市,它的身上早已镌刻了浓厚的井盐文化印痕。

与其他城市不同,自贡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还处于农耕社会时,就已经形成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城镇,具备了一定工业社会的雏形。

正是这种工业文明的影响,使井盐文化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与巴蜀所有城市相同,自贡也是一座移民城市。

“湖广填四川”、“川盐济楚”,大量移民涌入自贡,促进盐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

史话自贡盐商

史话自贡盐商

史话自贡盐商
史话自贡盐商
【摘要】盐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也酿造了丰富多彩的盐文化,其中盐商作为创造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贡这座充满“盐味”和“盐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奇异的风采。

【关键词】盐都自贡;盐文化;自贡盐商
盐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并因盐设市,也因盐而兴、因盐而盛。

其井盐的生产发端于东汉,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清末民初,享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创造了许多盐业历史上的奇迹,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与传说,尤其是有关盐商们的故事,流传甚远,现撷取一二,可见一斑。

一、自贡盐商的新老“四大家族”
入清以来,自贡富荣盐场的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随着盐井开采技术日趋完善和天然气开始被开发利用,以及两次“川盐济楚”为盐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而产生了一批“富甲全川”的盐商家族。

在前一期,即清咸同年间,因第一次“川盐济楚”,自贡盐业步入黄金时代,年产盐三百多万担,销售川、滇、黔、湘、鄂等省二百余州县,而此间兴起的盐商主要有“王、李、胡、颜”即“王三畏堂”,“李四友堂”、“李陶淑堂”,“胡慎怡堂”和“颜桂馨堂”四大盐业家族,被称为“老四大家族”。

他们靠经营盐业暴。

古代自贡盐商的辉煌

古代自贡盐商的辉煌

古代自贡盐商的辉煌四川自贡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短短八十余年间,曾经有过两批盐商因战争的爆发而崛起,这就是被自贡人津津乐道的两次川盐济楚,它将自贡盐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

楚即湖北的简称,从盐业消费市场来说,又称楚岸。

楚岸实际上包括湖北、湖南及邻近的一些州县,这里人口众多,又素不产盐,历来是国内最大的食盐销售市场。

在清代前期、中期,楚岸一直被实力雄厚的淮盐盐商独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盐业经营由国家垄断并严格控制。

清王朝对盐业的控制主要偏重于流通环节,采取的方式是封建专制商引岸制度。

引岸制度将食盐的生产与流通规模定向地限制于法定区域内,形成一块块相互割据的封建世袭领地,并以严酷的法律和严密的缉私体系加以保障,以保证官商通过垄断贸易稳妥地攫取盐利。

正如曾仰丰在《中国盐政史》中的一样:“凡犯无引私盐凡有确货即是,不必赃之多少者杖一百,徒三年。

若有军器者,加一等,流二千里。

盐徒诬指平人者,加三等,流三千里。

拒捕者斩监候,盐货车船头匹并人官。

道途引领秤手、牙人及窝藏盐犯寄顿者,杖九十,徒二年半。

受雇挑担驮载者,与例所谓肩挑背负者不同,杖八十,徒二年。

”。

结果,盐业经济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范围,都不是由生产水平高低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内在经济联系决定,而由封建政权的统治需求和利益等非经济因素制约。

没有了销售市场,使得具有精良技术和丰富盐业资源的四川盐业难以得到发展。

太平军攻陷南京使四川盐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两淮盐路断绝,淮盐至湖北的运道阻塞。

咸丰皇帝于当年5月,着户部下了一纸文书:“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就这样,多年以来的岸引疆界被打破,第一次“川盐济楚”由此拉开帷幕。

这纸文书大大刺激了自贡盐业的发展。

各色人等纷纷筹措资金投入到新盐井的开掘上,一时间自贡经济空前繁荣,百业兴旺。

据记载,由川入楚之盐,每月达9万担,年运量108万担,几乎全由自流井提供。

自贡的盐业帮会

自贡的盐业帮会

自贡的盐业帮会随着盐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盐业队伍不断扩大,盐业分工日趋细密,盐场的社会群体力量逐步形成。

到光绪年间,一家盐商就可雇用数千工人,有井口管事、使牛匠、牛牌子、试篾匠、勾水匠、土木石工、杂工、学徒、山匠、翻水匠、坐皇桶、坐码头、白水匠、马夫、灶头、烧盐匠、桶子匠、打锅匠、车水匠、抬盐匠、伙房等工种。

那时,仅自贡盐场直接和间接从事盐业的人数就达到三四十万人。

在这里从事各种生计的诸色人种,基于他们不同的籍贯、社会地位、经济势力、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逐步以不同的形式形成了利害相关、利益相同的社会圈。

这种社会圈子也就是在盐场发展史上颇具特色而又十分复杂、力量强大不可小视的行帮组织。

我们将这些与盐业有关的帮会统称为盐业帮会。

其中称“帮”者,一般以所属地域、职业来划分;称“行帮”者,绝对是以所从事行业来称谓;称“会”者一般以各自行业的崇拜神而得名,与会众的信仰有关;帮会组成了一张严密的网,笼罩着盐场这块土地,各种斗争中都渗透着行帮势力的充分表演。

对盐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它影响着一个盐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规范着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和行为习惯,甚至左右着盐业的发展。

实际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无专业的盐工,更没有盐业帮会。

当时的井盐生产,多以农民在耕作的同时进行凿井煎盐。

清代才有了盐商和盐工的区别,将业盐者(盐商)称灶户、井户、笕户,将雇佣的盐工称灶丁。

所谓灶户、井户、笕户实际上是按井、灶、笕、号的生产大分工对盐商的进一步划分,即:井户(帮)主要经营盐井开凿,灶户(帮)主要经营制盐,笕户(帮)主要经营卤水运输,而号主要经营盐业运销,银钱帮主要经营钱庄,竹木油麻帮主要为盐业生产提供竹木、油麻。

盐工则按工种划分为:山匠帮(主要负责锉井)、机车帮、车水帮、山笕帮(架设维修输送卤水的笕管)、烧盐帮、牛牌帮(管理盐场的牛)、转盐帮、捆盐帮、装盐帮、杠运帮等十大帮。

对此,清代人李榕在其所撰《自流井》有所记述:“担水之夫约有万,其力最强,担可三百觔。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

古代自贡盐商神秘的生活四川大盐商的豪奢,记载甚多,比比皆是,其挥霍仅逊于宫廷,其排场不亚于官府。

四川大盐商之所以如此的奢华,一是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是物质基础),二是斗富、炫耀,满足虚荣心。

在重庆海关的《盐火井总论》(卷23)中说:清代盐业经营中的利润,“在中国商务中,亦可首屈一指”。

林振翰的《自流井盐务琐闻》中则写道:“绅商各界,应酬奢华,为各行首所仅见”。

在《清世宗实录》(卷10)中对四川大盐商们的奢华则这样描述:“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徘优妓乐,恒舞酣歌,宴会嬉游,殆无虚日。

金钱珠贝,视如泥沙,甚至悍仆豪奴,服侍起居,同于仕宦……各地盐商皆然。

”云阳县志上对云安盐场的盐商生活的记载是:“道咸之际,盐商豪靡,拟于淮扬……各乡殷阜,豪绅富贾,暨其子弟,岁常入城游止,动经旬月,服用丰美,挥霍偃蹇。

”《自流井盐务琐闻》描写的自流井地区盐商的生活是:“富商出门,跟随护兵轿班……前呼后拥,威武几与前清北京东华门散值之军机大臣相仿。

”不少大盐商家族,还拥有武装,或设家丁卫宅邸,或置盐警押盐儎。

下面我们用几个实例来感受一下盐商们的奢华:衣。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美国学者弗吉尔·哈特在其撰写的《自流井考察记》中描述了自贡商贸的繁荣景象:“店里充斥着不少舶来品……,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在《王三畏堂&李陶淑堂家族史》中谈到李陶淑堂李谨文之独子——李新寿冬天的穿戴:狐皮大褂长袍,套小舔马褂,脚下是毛毡厚底云头陕鞋,头上是紫貂皮,手上还要提一个小铜火炉。

食。

美国人马克·科尔兰斯在其出版的《盐》中就说那时富裕的自流井盐商们吃得格外讲究。

“菜的原料越古怪,烹调方法越神秘,主人就越有身价”。

自流井大盐商吃退鳅显示了唐时杨贵妃吃鲜荔枝的派头。

退鳅是一种产于釜溪河下游和沱江富顺段的一种奇特鱼类,类似江团。

其习性奇特,一年中仅7、8月份约30天中,在洪水退去之后才能在江中捕到。

古代自贡盐商的捐官热

古代自贡盐商的捐官热

古代自贡盐商的捐官热“捐官”,就是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

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此后到西汉时,则形成制度,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此风最盛。

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

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

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

如:买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但其薪俸只有60两银子)。

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当时全国只有1300个县,竟有20多万候补在虎视眈眈我国古代自春秋战国始,便将人分四等,业有四种,即士、农、工、商。

士是读书人,入仕即做官,当然士排一等,那时靠种田吃饭,所以重农轻商,商排在最后。

结果,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并不高。

因此,清代四川盐商成了巨富之后,无论是出于爱慕虚荣,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权势,他们都热衷于捐官,一时捐官成风,一个家族捐官动辄数万或数十万两之多。

尤其在他们尝到捐官的甜头后,更是变本加厉。

深陷官司的富荣盐场首富王朗云,通过捐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榜样。

同治二年(1863年),清廷为筹备军费,在自流井设立水厘局,从重征收盐税。

规定井户每推汲卤水一担,征厘金铜钱一、二文,这样卤水未成盐已交水厘,灶未售盐已先有定课,运盐出售又有税款厘金,对集井、灶、号于一身的大盐商的利益损害最大。

因此,水厘一事遭到盐商们的强烈反对。

王朗云尤为坚决,他联合李、胡、颜等盐业大户,唆使人捣毁水厘局,因此被富顺县知县传案审问。

在审问中,王朗云以为自己有钱有势,故态度傲慢,语多不逊,扬言要上告。

知县说:“你晓得官官相护否?”王朗云答:“我只晓得钱可通神。

自贡近代盐商四大家族兴衰史

自贡近代盐商四大家族兴衰史

自贡近代盐商四大家族兴衰史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在自贡的“全国国民节约献金”会上,盐商余述怀将平顶的瓜皮帽放下,双手撑在桌上说:“述怀虽长期经营井灶,但是现在仍感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卡嚓,国难当头,毁家纾难,义不容辞,决定捐款1000万元。

”……四川自贡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短短八十余年间,曾经有过两批盐商因战争的爆发而崛起,也由于战争的结束而衰落。

1853年似乎并不是一个平常年份,咸丰皇帝的眉头已经不能舒展多时,太平军已在此时攻陷了南京,两淮盐路断绝,盐税无法征收,两淮百姓也吃不到食盐。

他于当年5月,着户部下了一纸文书:“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就这样,多年以来的岸引疆界被打破,第一次“川盐济楚”由此拉开帷幕。

“四大家”这纸文书大大刺激了自贡盐业的发展。

各色人等纷纷筹措资金投入到新盐井的开掘上,一时间自贡经济空前繁荣,百业兴旺。

大批盐商在也此时崛起,“积巨金业盐者一千七百余家”。

在这些盐商中“王三畏堂”、“李四友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实力最为雄厚,被称作“四大家”。

王朗云是“王三畏堂”的发家人。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利用分房所得田土作抵押,与陕西商人签订了“出山约”,规定:在扇子坝共同凿办盐井,每凿办一新井,主出井厂基地,客出押山银400两和凿办资金,全井收益分30股,主占12股,客占18股,客方分股18年届满后,井厂全部无条件归还主方。

从道光三十年到咸丰十一年(1850年—1860年)王朗云先后复淘改造,新凿成三生、金海、添福等井,使王氏盐产量位居富荣盐场首位。

川盐济楚期间,王朗云乘机开设广生同盐号,并在重庆、宜昌、沙市等地设立分号,专门运销济楚川盐,由此获得数以万计的财富。

获利之后,王朗云大量收购田土乡庄,拥田跨富顺、威远、宜宾等地,年收租谷1。

7万石,后来四川总督丁宝桢称其“富甲全川”绝非过甚之语。

王家祖上为官,和官府关系密切,能为他广开销路提供便利,其它三家虽也和官府有些交道,但此时显然没有王家关系厚实,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营之道。

自贡盐商富于传奇的经历

自贡盐商富于传奇的经历

自贡盐商富于传奇的经历四川盐商家族都有一部跌宕起伏,富于传奇的家族发展史。

这是由四川井盐生产发展的大环境和井盐生产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大环境看,四川井盐因川盐两次济楚迅速崛起,走向辉煌,又因政府“收复楚岸”,失去销售地而迅速衰败。

从井盐生产本身的特性看,井盐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既包含着丰厚的利润,也潜伏着可怕的危机。

当时,开凿一口井少则数年,多则十余年,每口井的投资多达上万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几百万元。

投资者想通过凿井取卤致富,无异于一场生命的赌博。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井场选址没有现代的勘测仪器和技术,只能凭经验,风险极大。

如果盐井的位置选择不当,最终将血本全无。

即使选址正确,要用人力凿向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深处,会遇上难于估计的困难、风险,以至于不少投资者费时几年、耗银数万,最后连一滴卤水也不曾看见,只能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因此,四川盐商家族都在经历传奇的发迹,辉煌的顶峰后,迅速走向衰败。

一个个显赫的家族在经历大约100年左右,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传奇的发迹。

在自贡,人们只要一提到“川盐济楚”这个词就眉飞色舞,这是自贡最辉煌、最繁荣的时期。

几乎所有四川的盐商发迹,都无一例外的抓住了川盐济楚的大好时机,加上自己的井灶开采又遇上了好运,挖到了家族发展的第一桶金。

如:富荣盐场首富王三畏堂暴富的起点是“天一井的成功开凿。

“天一井”是王朗云分家时得到的财产,他希望通过加深“天一井”得到黑卤,但因经济甚窘,不得已,准备出卖扇子坝(王朗云另一井盐开采区,后来成为其主产区和根据地)给陕西商人开采,以换取银两加凿“天一井”。

当王朗云将陕西商人约至八店街(时为陕帮八大盐号云集之所)立契时,他见陕帮贪其业,卖与不卖内心十分矛盾,乃乘机熬价拖延,犹豫时,托词出街小解,以延长考虑时间。

适时“天一井”管事奔跑而来,告其井已见功出卤,王朗云遂不辞而遁。

“天一井”起推之初,月推卤水二、三千担,当时卤水畅销,灶户每日订购卤水一担即可先收银一百两,因而获利甚丰,经济为之大裕。

自贡沿滩的民间盐业故事

自贡沿滩的民间盐业故事

自贡沿滩的民间盐业故事清朝咸丰年间,四川自贡地区盛产井盐,很多盐商通过经营盐业富甲一方。

盛夏的一天,盐商王远熙刚安排好管家给干活的盐工们补给消暑凉茶,回到家中,尚未坐稳,门外蓦地传来嘈杂声,转瞬,一群衙役如狼似虎地拥了进来。

正在吃惊,只见知县陪着一位身着便服的男人傲慢地踱了进来。

王远熙赶紧上前作揖让座,并问知县为何事前来。

这知县平时也拿了王远熙不少银子,关系不错,悄悄地耳语道:这位是京城盐务司的李照李大人,听说你家有块千年盐宝,想来欣赏一下。

你是聪明人,自己看着办吧。

前不久,王远熙老父七十大寿,在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

快开席时,厨房忽然飘出一股奇特的肉香。

翘首企盼中,各式菜肴汤品陆续呈了上来。

原来,香味正是从此汤中散发出来。

这虽然是道普通的排骨汤,汤色却白而不腻,入口甘甜,鲜香持久,回味悠长。

任是宾客们尝遍山珍海味,无一不对这道汤赞不绝口。

在大家的好奇追问中,有几分醉意的王远熙涨红着脸,得意洋洋地说:汤是寻常汤,不同的是用了千年盐宝涮了一下锅而已!众人大惑不解,这千年盐宝是何方神圣?王远熙兴致很高,开始讲述由来。

话说一个月前,王家在掏一口荒废的老井时,居然掏出了一块通体晶亮且有异香的物件。

王家几代凿井煮盐,却无人认识这物件。

碰巧有位云游的僧人化缘经过,一见此物,惊呼宝贝。

僧人告诉他们,这是沉淀千年而形成的盐宝。

由于吸收了土地的精华营养,盐宝已经不仅仅是盐了,它还具备滋养的功能。

僧人教他们煮汤时放进锅中涮一下,不用再放盐,就美味不可言传。

因为害怕盐宝越用越少,王家非重大喜事绝不舍得取出使用。

按照僧人的吩咐,平时就用盐裹着,还可慢慢生长。

当时,王远熙有些醉意,不知不觉就把镇宅之宝泄了底。

现在看来,这千年盐宝保不住了。

王远熙又惊又恐,万般无奈地取出了盐宝,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李照顿时两眼放光,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盐宝光滑润泽的表面,还不时用鼻子嗅嗅那异香,陶醉不已。

大约过了盏茶时间,知县意味深长地向王远熙使了个眼色。

古代自贡盐商的婚丧嫁娶

古代自贡盐商的婚丧嫁娶

古代自贡盐商的婚丧嫁娶
婚嫁。

1940年王三畏堂幺房的三儿子王世桢娶妻,他娶的是李陶淑堂(自流井一大盐商家族)思永堂十三房李绍常的七女李学坚。

在《王三畏堂&李陶淑堂家族史》中说:婚嫁队伍恐怕有一里多长!李陶淑堂的嫁妆有128台箱、48床铺盖、铜锅铁器、鸡笼酒担,还有两个化了妆的鹅儿;有几十个持枪、骑马的三多寨寨丁压礼,并负责通信联络事宜,真是排场非凡、轰动一时;婚宴摆了500多桌流水席;叫花子都来放鞭炮祝贺,叫花子也得大洋、吃饭。

丧葬。

王三畏堂第三届总理,王朗云之堂弟——王达之。

王达之死后,丧葬仪式之隆重,用费之多,不逊于显宦。

停柩在堂期中,头门外悬铜锣一面,男宾至一声、女宾至二声,闻声男女知客者下阶招待。

二门设鼓乐,奏大乐迎宾,小乐跪拜。

雇请妇女之善哭者,穿孝服掩面号泣于帏中。

亲友来吊者辄留饭,饭必筵席,各席海参,随从轿班依次递减,孝家奉送孝衣、孝帕,僧侣诵经荐亡,焚化纸人、纸马、金银、宫室、衣履诸冥物络绎不绝。

孝堂守夜由四五十人轮流,打麻将、吸鸦烟、饮醇酒、唱围鼓以消永夜。

祭奠之日,军、政、绅、商、学各界俱齐,皆头裹白巾、身着白衣,随从、轿班有巾无衣,罗笠农为题主,供以烧烤(全仔猪)席,孝家敬送纹银千两,袍挂衣料,珍贵药品礼物甚丰。

来客中宦绅坐花厅,享受鱼翅席,商学坐大厅,享受海参席,贫民乞丐执香烛来吊,送以白巾裹头,凭此在附近的财神庙内席地蹲于所摆之砖上而饮,吃九大碗,吃后以孝帕出卖他人裹头又去,轮番饮食,自晨至夜依次摆席不辍,数各以百计。

出殡之日,步行执绋者行列长达数里,柩后乘肩舆而送,望不能尽,丧费共达五万余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话自贡盐商
【摘要】盐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也酿造了丰富多彩的盐文化,其中盐商作为创造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贡这座充满“盐味”和“盐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奇异的风采。

【关键词】盐都自贡;盐文化;自贡盐商
盐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并因盐设市,也因盐而兴、因盐而盛。

其井盐的生产发端于东汉,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清末民初,享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创造了许多盐业历史上的奇迹,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与传说,尤其是有关盐商们的故事,流传甚远,现撷取一二,可见一斑。

一、自贡盐商的新老“四大家族”
入清以来,自贡富荣盐场的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随着盐井开采技术日趋完善和天然气开始被开发利用,以及两次“川盐济楚”为盐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而产生了一批“富甲全川”的盐商家族。

在前一期,即清咸同年间,因第一次“川盐济楚”,自贡盐业步入黄金时代,年产盐三百多万担,销售川、滇、黔、湘、鄂等省二百余州县,而此间兴起的盐商主要有“王、李、胡、颜”即“王三畏堂”,“李四友堂”、“李陶淑堂”,“胡慎怡堂”和“颜桂馨堂”四大盐业家族,被称为“老四大家族”。

他们靠经营盐业暴
发之后,一般大量置田买地,并以重金捐官,而成为官、商、地主三位一体的人物,尤其在生活上穷奢极侈。

至抗战时期,随着自贡盐业第二次“川盐济楚”而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并兴起了新一代“丘二邦”盐商家族,即以熊佐周、侯策名、罗筱元和罗华垓等为代表,被称为“新四大家族”,他们大都是出身贫寒、在井灶上当过学徒的“丘二帮”,而不似“老四大家族”那样属于世代地主、显贵,更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发迹之后将大部分利润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革新技术以及筹建盐业公司,或者投资其他行业,兴办教育学校等,比如自贡著名的蜀光中学、旭川中学等,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

[1]
二、自贡陕籍盐商与西秦会馆
明末清初,自贡地区丰富的盐卤气资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和技术工人,大量的外省移民进人自贡。

其中陕西人来到自贡,先经营商业,后又经营钱庄和典当业,至雍乾时期,已形成资金雄厚的商业、高利贷资本集团,与此同时,他们对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于是为了努力维护其共同利益,尽量减少本籍人之间的竞争,进而垄断盐业的流通,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便以地缘乡土关系为纽带,组成集团化商帮“西秦大会”,为“款叙乡情,互通声息”,于雍正十年(1732年)购得龙峰山元明井基,并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始建会馆,历时16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

会馆问世之后,成了
陕籍商人客居他乡而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对维护其共同利益和促进其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该馆后来于道光七年至九年(公元1827~182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使之发展成为我国唯一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盐业历史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盐都自贡技术博物馆》为题向世界各国介绍,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收列的我国七大特色博物馆之一,1988年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三、自贡盐商与三多寨
三多寨在自贡大安区群乐公社牛口处。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盐商李振亨约集颜昌芙、王克家等人筹款,历时7年,耗金近10万,筑成此寨。

取名“三多寨”是多福、多禄、多寿之意。

此寨俨若一座城堡,石墙周长1300丈,高约3丈,墙厚达八九尺,分东南西北四道寨门,修有箭楼和炮台,垛口2500多个。

咸丰年间,李永和、兰大顺的起义队伍攻进自贡盐场时,有一千余家富商巨贾携家逃匿到此,使之日渐成为自贡盐商们的住地和避暑地。

[3]
四、自贡盐商与抗日献金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难之际,自贡盐场的盐商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两次到自贡倡导“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盐商们出于拳拳爱国之心,献出巨金,大盐商余述怀除参加团体献金外,还独献了1000
万元,另一大盐商王德谦也捐献出1500万元,都突破了全国个人献金的最高记录。

此次献金救国运动中,自贡市共捐款1.3亿元法币,人均500多元,不仅创下了全国城市抗战捐款金额之最,还创下了包括个人捐款金额、人均捐款数额等22项全国之最,显示了当时自贡市民的爱国热情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4]
自贡的大盐商们曾一度因富甲一方,腰缠万贯而享尽奢侈荣华,但就其饮食,珍馐美味,不亚于宫廷;排场阔气,不逊于官府,并在久吃山珍海味后变换花样,越吃越奇特,越吃越怪异,也越吃越考究,而创下了自贡盐商菜的奇异“品牌”:
1.泡青蛙:据说,这是当年大盐商余述怀等的发明。

具体做法是用小口大坛子盛好大半坛佐料齐备的盐水,往里丢入数块木头浮于水面,再将活青蛙倒入,旋即用新鲜黄泥封住缸口置放一旁。

数月甚至逾年后启封,将蹲在木块上的青蛙取出清蒸,味美无比。

2.猪血泡:自贡盐商最为喜爱的佳肴之一。

其作法是把欲宰割之肥猪洗干净,四蹄捆住放倒,再把熬得滚开的花生酒米红枣苡仁等,用竹筒灌入猪嘴,随即宰杀,开膛剖肚取下口腔、喉、肠、胃等处烫起的血泡,佐以香料,烹而食之,堪称盐都饮食文化中的独一奇葩。

3.烧鹅掌:据传这道佳肴是盐商李敬才的发明。

做法是:在灶房内散满糠壳草渣,燃火后再撒一层,并在屋子角落放几小盆太原井晒醋。

而后将数十只鹅丢入灶房,将门关闭,鹅因脚底烧灼疼痛
而乱跑并因口渴而不断喝醋。

待鹅脚底被烧起燎浆血泡时,厨子便及时砍下鹅掌,即刻烹调。

其味鲜美叫绝。

4.退鳅鱼:它产于自贡邓关地区釜溪河与沱江交汇处很短的一段河道里,无鳞味美,一如江团。

其捕获季节短,产量小,且出水即死,加之邓关距自流井有数十里之遥,于是盐商们想出了妙法:先命人在捕鱼船上置备锅灶,将鱼捕捞上来后就即刻下锅烹调,然后放入食盒,并在食盒外加裹层层棉絮以保温,再由身体强壮且脚力好的挑夫随即起程直赴自流井。

途中须疾走甚至小跑,并由多名工人一路传递如接力赛一般。

等端上盐商家饭桌的时候,退鳅鱼还是热的,及其鲜嫩可口,令食客们大饱口福。

此外,盐商们还发明了许多素菜的考究吃法,如著名的“露水菌”,还有豇豆、腾腾菜等。

[5]
总体说来,自贡盐商们在自贡的井盐发展史上,不仅为这座城市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促进这座城市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篇章,有待人们更多的探究,以带给千年盐都的现代建设者们更多启示性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钟长永等编著.中国自贡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96-100.
[2]陶宏.浅析西秦会馆建造背景[j].四川文物,2004(6):
48-49.
[3] 李一宣.《李享家族史料》.
[4] 同[1],pp94~95.
[5] 同上,pp183~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