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7月 上午8时15分21.7.1308:15Jul y 13,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8时15分4秒08:15:0413 July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8时15分4秒 上午8时 15分08:15:0421.7.13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2.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3.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 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7.1321.7.13Tuesday, July 13, 202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下邽人。翰林学士,左拾遗。 死时年七十五岁。杜甫之后,白 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 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 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 唐朝走向衰败的时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谢谢大家



曹 操
背景简介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 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 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 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 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 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 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 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 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 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形成 年代 格律 要求 形式 分类 唐代之前 较少限制 古诗,古风 近体诗 唐代 限制严格 律诗,绝句 送杜少府(律);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绝)
举例
登幽州台歌
小令( 58 字以内) (宋)词 中调(90字以内) (按字数分) 长调(91字以上)
曹操简介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 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 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 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 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 为乐府或拟乐府。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诗文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 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 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 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 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 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 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7张PPT)最新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7张PPT)最新课件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 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
诗歌品析
诗句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实 树木丛生 写 百草丰茂
写 景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虚 若出其中 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 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本句直叙其事。 “闻道”: 表示惊惜。 “过五溪”:迁谪荒远,道路艰难。
手法: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 旅途艰辛、贬地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手法:借景抒情。
这两句诗有三层意思:
一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人理解,只有将这 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 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 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 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3)王湾,_唐___代诗人。 (4)马致远,号__东__篱___, __元__代__(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
是_曲__牌__名__,“秋思”是__题__目___。
一、课内阅读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同情关切 真挚动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家作品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现在河 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 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 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 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 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创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 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 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 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精读文本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首联点题。 开笔清新自 然,寓情于 景,暗含旅 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 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 岸才显得宽阔; 写“风正”,帆 才有悬空的态 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 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 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 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 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3.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 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全四首)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全四首)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
有《孙子略解》《兵法接
要》,其诗作以慷慨悲壮见
称,有《蒿里行》《观沧海》 《龟虽寿》《短歌行》等。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观沧海
东临/ji碣é 曹石,以操观/沧海。 dàn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è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 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法探究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建功立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1.惜春、伤春。“杜鹃啼处花如雨,白发伤春又一年”,借杜鹃 来烘托伤春之情。
●2.思念和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容易引起 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3.悲苦哀情。望帝(杜宇)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禅让退 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 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 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整体感知(新体裁) 曲牌名
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哪几种意象?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 选取这几种景物?
枯藤:枯萎,没有生命力 老树:苍老,光秃秃的,没精神 昏鸦:太阳落山,没有生机,乌鸦无力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小结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 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 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 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 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 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 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 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品诗欣赏
思考:
11.“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 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 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 身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 五条溪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 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 地。
品诗欣赏 李白诗词
• 李白诗词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之大景的(神思韵念,故为乡后)人所称道。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 4. “潮平去两,岸江阔面,似风乎正与一岸帆平悬了”,描船写上了怎样 的景①象表?的现视出野江也水因荡此漾开,阔春,潮顺涌风动前,进江,水几
与岸平,江白面帆显高得高广悬阔挂浩。淼。②既写出 5平.本。诗颈了回中联江春景中水,物的之冰描“势雪写阔,融精”又化彩字写,,表出春达现了意到出春已一一天浓字幅已的传怎到景神样,象的的大。水情地 景?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 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 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
No Image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No Image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 写了什么景?哪几句是抒 情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No Image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No Image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No Image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 几户人家。
No Image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No Image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 间,与“昏” 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 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临:登临。 澹澹: 动荡的样子。 竦峙:(sǒnɡ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水 澹澹 山 竦峙
状貌

树 丛生 草 丰茂
沧 海
声势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若出其里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 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而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时 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 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 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
杜甫《登高》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木兰词》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 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古诗常识。 2.感悟诗歌寄寓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学习欣赏古诗,理解诗歌意蕴。
观沧海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 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 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 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 丕、曹植合称“三曹”。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 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1.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什么内 容?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
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 思。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
么特点?
全景、动静结合、
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近景、静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 六、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 言特征(简洁、凝练、含蓄)入手
一、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建功立业 寄情自然
忧国伤时
二、“披文以入情” ——揣摩诗中的情感
1、知作者,明主题
2、看提示,定基调
3、品语句,悟情感
曹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现 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 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 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 慷慨悲壮,《短歌行》《蒿里行》 《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抒发 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贤若渴之心, 或反映东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 魄雄伟,苍劲悲凉。
《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品 读 欣 赏
诗首先点题,交 代了观海的方位、 地点以及观察的对 象。(诗人)登上 碣石山山顶,居高 临海,视野开阔,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 收眼底。以下描写 由“观”拓展开来。
品读欣赏
“澹澹”,形容大海 水面浩淼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 意思,是赞美之词; “竦峙”,是高高屹立 的样子。句意是:茫茫 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 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 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 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 观。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考点精讲课件(共92张PPT)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考点精讲课件(共92张PPT)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 译 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出自大海广阔的胸间。(今日 文 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
吐宏伟的心愿。
诗词品读
直陈其事
实写(动 静结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态
静态
“观”字统领全篇, 是本诗的线索,以 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虚实 结合
动静 结合
壮博 丽大 景胸 象襟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四言古诗。诗人借大海吞 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典型考题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中诗句“_日__月__之__行__,__若__出__其__中__; _星_汉__灿__烂___,_若__出__其__里__”,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 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2)曹操《观沧海》中,“__水__何__澹__澹__,_山__岛__竦__峙__”两 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 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写诗人从俯视角度 看到的大海全景。 动静结合,相互映 衬,显示出大海的 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实写(动
静结合) 秋 风 萧 瑟 , 洪 波 涌·起 。
“涌”字生动地展现了 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静态描写,写出了 岛上草木欣欣向荣 的茂盛景象。
由静转动,展现了 大海的惊人力量和 宏伟气象。
虚写 (互文、 夸张)
日 月 之 行 , ·若 出 其 中 ; 星 汉 灿 烂 , ·若 出 其 里 。
两个“若”字表明所写为虚
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资料助读
了解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 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也就是乐府诗,如《观沧海》。
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

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简 介
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全 集》。
资料助读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 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 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过五溪,被贬荒远,道路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赏析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诗人对恋人的相思,对家人、朋友的怀念。作者所 托明月,寄的是对好友被贬谪的同情和长途跋涉的担忧。
可是月亮怎么能替作者送出愁心,伴随着王昌龄奔赴夜郎以西呢? 拟人和想象,把明月当作自己的使者,善解人意的伴随在好友身侧,表达了 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思念。
诗人看景色时的视角是怎样的? 诗人此时位于江的正中,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远景) 诗人抬头望向悬空的船帆。(近景)
赏析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还没消退,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江上新春已经到来。
颈联中的“生”字,可以换成“升”吗?
“生”有孕育生命之意,而“升”仅仅指垂直的运动变化。作者用“生” 一字拟人化,赋予“海日”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本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用“海日”“江春”象征新事物。揭露深刻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共5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共54张PPT)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 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 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 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 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 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 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 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 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 它法。
和颈联必须对仗。
句子赏析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 两岸才显得宽阔 四字用得好,“潮平”,————;“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放眼望去,
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只有和风,帆才能 “悬”。写景极为传神。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è]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诗歌理解: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 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