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教育改革期(1912-1919年)、北洋政府时期(1920-1927年)和国共内战时期(1928-1949年)。

初期教育改革期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府的努力下,中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条例》和《国民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方向。

此外,新政府还成立了“国民体育总会”,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此时,学校教育以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视度大大提高。

新政府还成立了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北洋政府时期1920年,北洋政府成立后,中国的教育再一次经历了改革。

北洋政府实施了“教育三三计划”,旨在推广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此外,国立教育实验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等机构的成立,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学科设置上,新政府注重发展理工科和社会科学,为培养科学人才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教育制度也进重工业,设立各种职业学校,以后发展了多元化教育,如管理、商业、艺术等。

”国共内战时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共内战爆发。

战争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对教育造成了影响。

1930年代,由于战争紊乱,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国民党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度和手段存在诸多争议,致使教育界存在着阵营分化、意识形态倾向、教材政治化等问题。

在此时期,职业教育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农村中学、职业学校等得以建立。

同时,由于战争时期对国民教育的荒废,很多教育精英进入了新崛起的民间学校和教学组织领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学生运动也影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走向建立了思想基础,激发了人们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下一步发展。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理念蔡元培在1931年所作的《关于的说明》指出:“许多学校毕业生,到处奔走谋事;而许多创办之社会事业,又在在需人。

如此学不济用,所学又非所用,此实中国教育前途之一大危机也”。

――这不正是今天的写照吗?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业“招不到人才”的双重矛盾中,人们越来越质疑当今的教育体制。

大家普遍认为,这种矛盾的根源,是教育的结构性失衡。

实际上,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近代教育先驱,就富有远见提出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并进行过积极的实践。

蔡元培:实利主义教育,当务之急者也1912年1月,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上任伊始,他就在2月10日出版的《教育杂志》(第3卷第11号)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方针,他对实利主义教育的解释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

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

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

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

”按照蔡元培的设想,“五育”在教学实践中的理想比例是:“军国民主义当占百分之十,实利主义当占其四十,德育当占其二十,美育当占其二十五,而世界观则占其五。

”1920年12月5日,蔡元培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说时,还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过形象的比较:“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显有分别:职业教育好像一所房屋,内分教室、寝室等,有各别的用处;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

故职业教育所注重的,是专门的技能或知识……”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917年5月6日,曾当过江苏省署教育司长的黄炎培从美国、日本考察归来后,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其宗旨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次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以“双手万能”为校徽。

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缘由及意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诚如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的:“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

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

”目前,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作为职业教育核心的课程问题便是其一。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课程来具体体现和实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都须通过课程这个中介来加以实现和落实,因而课程改革往往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

回顾我国这些年来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难发现,从CBE、MES到“双元制”等等,国外先进的职教课程理论的引入与介绍占据主流。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这种挥之不去的“引进情结”和“移植偏好”,带来实践过程中的食洋不化、水土不服。

就像黄炎培先生在回顾中国教育界学习外国经验的一篇文章中所写道的:“蜂的眼前是花,采到了,酿出来,却不是花而是蜜;蚕的口中是桑,吞下去,不稳吐出来,却不是桑而是丝。

”(《笼统》,《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9号)我国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制度肇始于晚清时期,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之路的探索时期——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近四十年的艰难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积累的成功经验或诸多失败的教训,都是历史留与我们的宝贵财富。

反思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我们需进一步放宽视野,开拓思路。

正如美国课程史吸家坦纳(D.Tanner & L. Tanner)所总结的:“现代许多新的课程理论与改革意见都有很深的历史根源。

”(P51-57 Tanner D. & Tanner, 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80. Chap5)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继往开来。

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 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在于学校能够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 了较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不足之处在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较为恶 劣,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效果。同时, 也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职业指导思想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面临的困 境和挑战
1、资金不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导 致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资金不足。
2、师资匮乏: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导致职业学校师资匮乏。同时,由于资金不足,教师的待遇也难以保障。
参考内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进步的时代。这一时期, 中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各种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其中包括 职业指导思想。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现实 意义以及对当今职业指导思想的启示。
通过对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现实意义在于强调了 个人自主选择职业的重要性,促进了职业平等观念的普及,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 的。同时,这种思想对当今职业指导思想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即强调个性发展、 注重职业规划、培养职业技能等。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应用,我们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 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第一个案例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非常注重 职业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职业课程,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 一系列实践机会。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景气,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自 己的工作。第二个案例是春晖中学,这所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也颇有成效,但由 于受到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作者:刘敏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7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肇始于民国时期。

从教育体系、办学形式、地域发展、社会需求、职教立法等五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意图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有所启示。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和社会发展诸多行业的需要,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源于民国时期。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源于1867年创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却远甚于普通教育”。

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使职业教育获得了和普通教育相同的地位,对消除人們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自1929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专科学校规程》开始,教育部数下训令,1933年发布了《职业教育法》将职业学校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层次,同时还确定了在职业学校中设立面向社会人群的职业补习班,当时的职业学校学生不交学费。

民国时期的职业学校以“培养青年生活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为宗旨。

职业教育几经周折,最终逐渐成形。

仔细考察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仍有其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要解决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可以梳理其发展脉络,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寻其解决之道,我们有必要剖析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育体系从西方移植晚期时期,政府腐败无能,屡屡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直接导致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演变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我国教育学校制度经历了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历程。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民国教育学校制度演变的过程:一、清末学制的改革鸦片战争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挽救国家命运,清政府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壬寅学制未能实施。

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二、民国初年的学制改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壬子学制,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

壬子学制较全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

1915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制。

这一时期,我国学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

三、壬戌学制的颁布1922年,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五级。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这个学制吸收了解放区的经验,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是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中,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此外,我国还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五、现行学制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学制不断改革和完善。

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了清朝末年的混乱和乱世时期,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在这样一个时期,民国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也十分关注,致力于推行全民教育,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一、背景分析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教育发展和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也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汇点。

在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建立,重点是建立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并与先进国家的教育体系接轨。

同时,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战争、政治和社会动荡、文化差异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等问题。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路径并不平坦。

二、国民教育初期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教育开始进入国家掌握的范围,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普及国民教育的工作。

1919年,京师大学堂改制为北京大学,其办学宗旨强调现代化和国民化,尤其注重“四个教育”:现代化、普及、民族和科学的教育。

1925年,南京政府决定实施“六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推动全国的国民教育普及。

同时,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设立学校,推广普及国民教育。

初期发展虽然充满了困难,但是民国政府仍然坚定执行政策,推动着国民教育的普及。

三、国民教育的系统化建立在改革初期,教育系统的建立主要是采用“学校模式”,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各级各类的学校,从而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教育系统。

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不稳定、教育资金不充足等问题。

因此,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进行了教育体系的再次改革,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育体系建立方案。

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

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同时还建立了教师的职业化和晋升途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此外,还实行了国民教育的统一管理,实现从整体上推进国民教育的发展。

四、国民教育的区域差异然而,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全民教育普及逐渐成为可能,但实际上,中国国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地域差别。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特点

民国教育学校制度的特点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我国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学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办学主体多元化民国时期,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既有政府创办并拨付经费的国立大学,如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也有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

此外,还有省立、市立大学。

这种多元化的办学主体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招生录取制度灵活民国时期,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相对灵活。

学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大学,最终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这种制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和学校的竞争意识,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三、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民国时期的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实用,强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上,既重视传统学科,如国文、历史、地理等,又注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新兴学科。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职业教育兴起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实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阶段(1912-1921年)、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初创阶段(1922-1926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调整阶段(1927-1949年)。

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五、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得到重视民国初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得到了重视。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9年)中,体操课程内容以普通体操和军事体操为主,体现了教育宗旨中的军国民教育思想。

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爱国精神。

六、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民国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

从壬子癸丑学制到1922年的新学制,再到后来的癸卯学制,我国教育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七、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民国时期,教育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壬子癸丑学制实施后,小学教育得到了普及,中学教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为后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

知识文库 第07期234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刘 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肇始于民国时期。

从教育体系、办学形式、地域发展、社会需求、职教立法等五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意图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有所启示。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和社会发展诸多行业的需要,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源于民国时期。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源于1867年创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却远甚于普通教育”。

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使职业教育获得了和普通教育相同的地位,对消除人们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自1929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专科学校规程》开始,教育部数下训令,1933年发布了《职业教育法》将职业学校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层次,同时还确定了在职业学校中设立面向社会人群的职业补习班,当时的职业学校学生不交学费。

民国时期的职业学校以“培养青年生活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为宗旨。

职业教育几经周折,最终逐渐成形。

仔细考察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仍有其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要解决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可以梳理其发展脉络,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寻其解决之道,我们有必要剖析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育体系从西方移植晚期时期,政府腐败无能,屡屡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直接导致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成因_戚洪

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成因_戚洪
一 、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近代江苏的职业教育 ,经历了民初的缓慢发 展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的高潮 ,再到抗战后的 停滞和抗战胜利后的恢复这样一个过程 。从清末 到民国实业学校 、职业学校发展的轨迹看 ,总体上 呈现出向前推进的轨迹 ,其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 水平 。 从办学规模上纵览 ,江苏的职业学校数和学 生数处于全国前列 。1907 年 ,江苏实业学堂为 16 所 ,居全国第一 ;学生 993 人 ,位列全国第二 。进 入民国后 ,江苏实业 、职业教育仍保持良好的发展 势头 ,继续领先于全国 。1913 年 ,江苏共有实业 学校 31 所 ,位列全国第一 。1920 年 ,全省共有职 业学校 51 所 ,在校生 5198 人 ,教职员 783 人 ,位 列全国第一 。① 1922 年壬戌学制确立职业教育 地位后 ,江苏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高潮时期 。据 中华职业教育社统计 , 1922 年全国有职业学校 842 所 ,江苏最多 ,有 141 所 。1923 年统计 ,江苏
江苏职业教育在层次上体现出和产业结构相 当的匹配性 ,近代江苏的无锡 、南通 、常州 、苏州是 棉纺织业 、缫丝业和商业发达地区 ,在办学层次上 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些地区的类聚 。
2. 专业设置齐全 民国时期 江 苏 的 职 业 学 校 是 一 个 笼 统 的 概 念 ,实际上包括农 、工 、商 、医护诸科 。民国时期设 立的各类职业学校中 ,一般真正包含以上各科的 职业学校并不多 ,较为常见的是农 、工 、商 、医护单 独设立 ,或二 、三科并设而侧重于某一科 。民国江 苏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面较为广泛 ,有五大类 :医 护类包括护士 、助产士 、药剂士 、检验士等专业 ;工 业类包括陶瓷 、玻璃 、水泥 、印刷 、土木 、应用化学 、 机电 、建筑 、制革 、棉织 、染织等专业 ;农业类包括 农业 、农艺 、蚕桑 、畜牧 、森林 、园艺等专业 ;商业类 包括会计 、簿记 、银行 、打字 、家事等专业 ;文科有 文书科等 ,共 25 个 。在江苏职业教育发展高潮时 期 (1922 - 1931 年) 的 38 所主要职业学校的专业 设置情况来看 ,17 所学校设置商业类专业 ,10 所 学校设置农业类专业 ,7 所学校开设工业类专业 , 5 所学校开设医护类专业 ,4 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不详 。详见下表 :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和革新。

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变化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清末的教育制度清末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非常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教育。

教育主要由私塾和官学两种形式组成,私塾通常只招收男孩子,官学则只面向官员的子弟。

此外,清朝政府还设立了府学、道学和院试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培养的是高级官员和文人。

但是,这些机构的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经典和礼仪,忽视了实用性和现代化。

二、民国初期的教育制度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成立。

当时,民国政府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革教育制度。

1912年,民国政府发布了《教育条例》,规定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创立了国立、私立学校两种教育体系。

国立学校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任务,而私立学校则主要以拓展教育资源为主。

此外,民国政府还开设了师范学校、农业学校、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一时期,教育机构得到了大力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三、中华民族的办学精神民国时期,中国的学者秉承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儒家的仁德思想,致力于改革教育制度。

他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将教育置于国家和民族建设的战略高度。

例如,陈独秀主张改革教育,提倡普及教育,培养人才,他经常强调:“教育是造就全体国民,造就新文化,创造新精神的最重要的物质嫁。

」鲁迅则认为,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国家强大的关键。

他将教育视为一种治国良方,并提出了关于教育改革的许多主张。

他在《这边》一文中提出:“教育改革始终是维新的中心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

”四、教育制度的革新和变迁在教育制度的革新和变迁中,民国时期有很多重大改革举措,例如:1、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朝废除科举制度,结束了千年封建帝制的统治。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龙源期刊网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作者:林砺儒
来源:《教育》2017年第40期
中国职业教育被提出是在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各国正在埋头作战,无力顾及远东,因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了些机会抬一抬头,扬子江下游及沿海各都市陆续开办了一些工厂。

工商业既呈现几分活气,人们便觉得普通中学生不合用,从而职业教育思潮便容易得教育界人士接受。

1916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嫌中学课程过于划一,建议于北洋政府旧教育部,分中学后两
年为第一部及第二部。

1917年6月,北洋政府旧教育部规定办法如下:中学二年级学生志愿
将来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者得入第二部;第二部自第三学年起,减少普通学科的授课时间,加习农业或工商业,办法及科目由各校订定,呈主管官厅核准备案。

这一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式成立于上海,自此以后职业教育思潮在中国教育界渐渐得势。

1919年欧战结束后,和
平恢复,中国文化教育界受世界潮流所激荡,曾发生五四运动那一场空前的文化革命运动。

又适值当时世界各国都纷纷参考大战的经验,以检讨自己的教育,于是中国改革学制之议也一天比一天有力起来。

这时期美国的教育思潮输入中国特别占优势,便造成一种竭力摹仿美国教育的流行倾向。

这种结果表现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

这次改革在中等教育有一段是硬把美国自1905年以来所计划试行的“六三三制”完全抄袭过来。

当年北洋政府公布学制系统改革方案,关于中等教育有一段这样的說明:(八)中学修业年限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立法保障。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制度化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二,强调 实用性。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 的需求。第三,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格局。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都参与到了 职业教育中,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了完善的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行政机构,负责职业教育的规 划、管理和监督。其次,加强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政府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参 加培训和深造,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再次,拓宽了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政府通过设立专项经费、鼓励社会捐助等方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最后,建立了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政府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设立了相应的职 业教育考试标准,保障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发展历程与现状
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起初,由于社会观念的束缚 和资金的不足,女子职业教育的进展缓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政府 的支持,女子职业教育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和支持。
然而,当前的女子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职业教育的质量参差不 齐,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其次,一些学生 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不够明确,导致学习目标模糊。此外,社会对女性职业 的选择仍存在偏见,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此外,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消除对女性职业选择的偏见和歧视,为女性提 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女子职业教育将会在未 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旨在深入探讨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历史背景和现状。通过对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职业教育的 演变和未来发展方向。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其中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就将从教育制度、教师培养、教育思想等方面分析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社会的变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体制。

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新学制”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

这一时期被称为“新学制”时期。

新学制反对科举制度,倡导“以考试录取现实”、“以学业评价能力”等理念,实行公、私立学校并重,公立学校以基础教育为主,私立学校以高等教育为主。

2、学制时期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实施“新学制”的法规,明确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学制,即“五年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 高中、“四年制”大学。

同时,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实行了新式的教科书制度以及考试制度。

3、《教育法》时期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教育法》。

此时期更加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与国家建设之关系,崇尚民生教育。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资格考试与普通教育相统一,实行“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原则。

二、教师培养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中,教师培养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教育部门与各级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调整,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

1、师范教育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了针对师范教育的“中等师范学校暂行条例”。

此条例规定成立了中等师范学校,在“五年制”的教育体系中负责为初中和小学培养教师。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课程和测试要求。

2、教育部门的举措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后在1923年发布加强教育的新方案,该方案认为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资源之一。

教育部门随即采用新的课程和管理方法,加强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内容。

民国初期民办职业教育的兴盛原因、办学特点及其推动作用

民国初期民办职业教育的兴盛原因、办学特点及其推动作用
实业 学校毕 业生 难 以找到 工作 。 苏省 教育会 1 1 技 术 工 人 、管 理人 员 的数 量 与质 量 的要 求 日益增 江 98 年至 12 年的调查显示 ,该省 4 内由甲种实业 长 ,而官办职业教育步履维艰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 91 年
为了弥补官办职 学校毕业而失业的学生达到总数 的 4%。 0 依此类推 这就形成了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 。 解决 民族工商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 其他经济不发达省份的状况可想而知f 2 l 。三是实业 业教育的不足 , 民办 职业 教 育承 担起 为 经济 社 会发 展培 学 校数 量少 , 以解 决 中小 学毕 业 生 职业 技术 培训 需 求 问题 , 难
面粉业等获得很大发展 。据《 农商部统计报告》 费匮乏 、 师资短缺 , 大多“ 工业不附设工厂 , 农业不 业 、 11 附设 实验 场 , 重理 论轻 实 践 ”_ l l 。二是 办学 与 社会 需 提 供 的数 字 ,这一 时 期工 业 企业 数 量分 别 为 :9 0 8 11 年 8 11 5 2家 ,9 3 1 1 年 求相 脱离 ,大量 实业 学校 毕业 生 难 以找 到工 作 , 毕 年 7 6家 ,9 1 7 7家 ,9 2年 10 38 1 1 年 3 。 1 业 即失业 。由于学生 动手 能力差 、 非所用 , 大量 17 家 ,94 12 家 工商企业的迅速发展对 学 使
( ) 一 弥补 官办职 业教 育之 不足
/ 0的中学毕业生和 1/ 9 0的高小毕业 2 官办职业教育步履维艰 , 以满足 民族工商业 每年都有 91 难 将 这无 发 展对 实用 人才 的需 求 。 民 国政 府 发布 硬性 规 定 , 生 , 在 毫无 职 业 培 训 的情 况 下被 抛 向社会 , 3 _ 。 世 广设职业学校通令 、 调整职业教育体制结构 、 设立 疑给社 会 和家庭 造成 巨大 压力 【 一方 面 , 界 资本 与商品迅速涌人中国,使原有经济结构加剧破产 , 初 中高等实业学校 , 但受多种因素制约 , 官办职业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治理经验,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管理上。

民国时期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明确,重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实际职业能力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如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等,为社会提供了各行各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民国时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民国政府对职业学校的设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等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职业学校的创办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招生和招聘教师也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资格认证。

政府还制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标准,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考核,确保了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匹配。

民国时期注重产学结合,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实际产业的对接。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培训,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民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明确,管理制度完善,产学结合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这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师资力 量较强,现代职业教育应加强师 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高素 质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校企合作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注重校企 合作,现代职业教育也应积极推 进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与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 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晚清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课 程设置的研究尚不充分,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细节问题。例如,如何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这一时期职业教育课程与现代职业教育 的比较研究,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要点一
方法一
要点二
方法二
课堂教学与实地实习相结合。晚清民 国时期,开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地实 习相结合的方法实施职业教育课程。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 实地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 操作能力。
引入西方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适应国际化的市场需求,晚清民国 时期开始引入西方教学方法,如案例 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05 结论
研究总结
•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既 受到了西方职业教育的影响,又体现了中国本土化的探索。
• 在晚清时期,职业教育课程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模式,开始注重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设置主要包 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实习实训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发展阶段:甲午战争后,实业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培养实用人才
成熟阶段:民国时期,实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转型阶段:改革开放后,职业教育逐渐取代实业教育,成为主流教育形式
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添加标题
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添加标题
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的培养。
汇报人: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兴起时间:19世纪中叶
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目的: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起步阶段: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时期,实业教育开始兴起
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实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实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
实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职业教育输送了师资和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
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初级阶段:以实业教育为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体系,涵盖多个领域
增强国家竞争力: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提升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培养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企业需求。
添加标题
促进产业升级: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效率。
添加标题
提升劳动力素质:职业教育能够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

试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奠基时期。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1929年颁布的《工业学校暂行条例》,规定了工业学校的设置条件、招生、教学计划、毕业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为工业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民国时期还出台了《职业学校规则》、《职业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成立了一大批农业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

在城市地区,国民政府还推广了工业和商业职业教育,兴办了一系列的工业学校和商业学校,为工商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国民政府还积极引进国外的教育经验和教材,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鼓励职业学校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学徒制教育和学工结合的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生产技能。

在1945年成立的《中国农村学徒手册》中,介绍了农村学徒制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国民政府还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加强职业教师的培养与队伍建设。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重视职业教师的培养,加大对职业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对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和聘任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

国民政府还鼓励职业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交流,引进外籍教师,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治理经验在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加强了职业教师的培养与队伍建设。

这些经验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的治理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摘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历经三个阶段,即实业教育改革阶段,职业教育兴起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职业教育体系;演变;特点;学制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按其学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2年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22~1926年为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6~1949年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这样的分段是比较符合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从狭义的角度说,职业教育体系仅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是广义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探讨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一)实业教育的改革民国建立之初,南京临时政府就对清末的实业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虽然时局动荡,但改革仍然取得了进展,并且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

1912年9月,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新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等法规,与“壬子学制”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更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系统,后来通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专门学校的种类,除原清末实业教育的农业、工业、商业、商船专门学校四类以外,还包括法政、医学、药学、美术、音乐、外国语专门学校等,招收中学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均为4年,即本科3年,预科1年,可设研究科,研究科规定为1年。

专门学校在培养目标、科目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现代高职教育的特征。

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必须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分别与高等中学和高等小学平行,甲种实业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乙种实业学校3年。

甲种实业学校实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实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亦得应地方需要,授予特殊之技术”。

实业学校类别分为农业学校、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和商船学校以及实业补习学校。

从甲种和乙种实业学校在整个学制中的位置来看,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初等职业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其中甲种实业学校预科缩短了1年。

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受教育权,承认女子职业学校的地位。

第三,规定实业学校为终结性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以升学为目的,这与后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比较接近。

(二)职业教育的兴起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用职业教育制度取代了清末的实业教育制度,第一次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

这一学制虽未明确具体的职业教育宗旨,但是已经体现了平民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思想的精神。

“壬戌学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有:(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

此外还有两项附注:(1)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

(2)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地方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初级小学的学生。

“壬戌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职业教育部分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将过去沿用的实业学堂、实业学校一律改为职业学校,原在高等教育等级上的实业教育仍为专门学校,职业教育比实业教育在内涵和范围两个方面都要宽泛得多。

二是学制的转变。

在此之前,清末与民初的学制在初等小学以后即区分为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而1922年的新学制则由小学、中学、大学一线相承,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

三是职业学校采取弹性学制,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未做硬性规定,职业教育只有入学时最低年龄的限制而没有程度限制,具有灵活性。

四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

如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准备以及中学开设的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尽快就业。

①(三)职业教育的发展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教育体系基本承袭了“壬戌学制”,但对职业教育有所调整。

有关职业教育的调整和修改发生在1928年与1932年。

1928年5月15日,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

“戊辰学制”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规定有:除了在普通高中设置职业科外,也可独立分设各科职业学校,修业年限各为3年,另在小学增设职业科目。

1931年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了《确立教育目标与改革教育制度案》,将现有的农工商等高中改为职业学校。

1932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小学法》、《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及《职业学校法》,采取了普通科、职业科与师范科分校设置的办法,从而使“壬戌学制”向综合中学制改变,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1933年又颁布了《职业学校规程》等四种相应的学校规程,对前述各学校法作了增补,这样便产生了1932~1933年学制。

“1932~1933年学制”与“壬戌学制”在职业教育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

其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教育自成系统,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以单科设置为主;二是职业教育实施形式日趋多样,有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内设各种补习班、各种短期培训班等。

从1912年到1949年的学制演变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从1912年的旁系发展到1922年的正系,到1926年又回归旁系,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发展,最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框架基础。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回顾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阶段中的起伏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之前的职业教育相比,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若干特点。

专业与课程设置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是动态发展的关系,其专业与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国初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强调职业教育对生产、经济的适应,如将专门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

之后民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一些纲要和法令,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需要增设各类职业学校,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矿业、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以满足战争和后方建设及资源开发的需要。

与此同时,还十分强调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女子职业学校与私立职业学校取得了合法地位1913年,教育部颁布了《实业学校令》,明确规定:“女子职业学校依地方情形及其性质参照各实业学校规程办理”,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合法地位。

此后,不少省份遵照此令创设了一些女子职业学校,在1914年,只有江苏、湖北、四川、云南几所女子职业学校、女子工艺传习所、女子蚕业讲习所,之后,山东、福建等省也有了女子职业学校。

1915年达17所,有学生1418人;1916年达20所,有学生1719人。

1918年底,全国中学校长会议通过了《女子中学应附设简易职业科并须扩充女子职业案》,此后女子职业学校发展很快,1921年达44所,至1922年发展到76所,②包括单设的女子职业学校、中学附设的女子职业科,还有一些女子职业讲习班、女子职业补习学校等。

辛亥革命后,办学权限开放了,除高等师范学校外,允许私人办学。

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其中第五条规定:“凡私人或依本令之规定设立专门学校,为私立专门学校”,1913年颁布的《实业学校令》第六条规定:“实业学校,以私人或私法人设立者,为私立实业学校”。

第一次从法律的层面保证了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

据统计,至1912年,全国私立专门学校达到33所,1925年为16所。

③这个时期,私立职业学校兴起,如上海市开办的较有成绩已立案的4所职业学校都是私立的。

19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普通职业学校—―私立中华职业学校,在长期的职业教育探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法规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与灵活性如在学校设置方面,规定实业学校可根据地方需要设置。

《实业学校令》第四条规定:“省行政长官,视地方需要得设立甲种实业学校;县及城镇乡或农工商会,得设立乙种实业学校,亦得酌量情况,设立甲种实业学校;省及县设校地点由省行政长官及县行政长官酌定之。

”职业教育科类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地方实际需要设置。

比如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因时因地设置科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清末实业教育注重农业、蚕业、林业等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只局限于教学。

到了民国时期,教育部调整了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农业推广规程》和《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推进职业教育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内容有改进农业生产办法、提高农民技能、改善农村组织、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等等。

同时职业教育采取了多种方式加强农业技术教育,以满足农村发展对农业技术和人才的需要。

如建立了专门的农业学校或在有的学校里创办农业教育系,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学校里设立农民培训班;职业学校与农村联合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实验区等。

④民国时期的这些举措对于现在大力发展与改革的农村职业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1941年,教育部公布了《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规定职业学校每周实习应占总教学时数的50%;各科教学应遵循先实习、后讲授的原则;实习方式可分为个别实习、分组实习和共同实习三种,每次实习的时间以连续3小时或4小时为度;实习时需要依照预定工作方案依次进行,并记录实习经过,教员应实际参加工作及指导;实习教材之分配,须先进行基本练习,后进行应用练习,应用练习要正确精细,但须避免过度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