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制度史

中国教育制度史

中国教育制度史中国教育制度史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发展过程,涵盖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

以下是对中国教育制度史的详细介绍。

1.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私学,随后又出现了官学。

私学是一种由民间人士自行创办的教育机构,主要面向平民子弟,其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而官学则是由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主要面向贵族子弟,其教学内容以传统文化和技艺为主。

在秦朝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官学为主,但随着儒学的发展,私学也逐渐兴盛起来。

2.近代教育制度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始于清朝末年,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受到了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并创办了一系列的新式学堂,如军事、师范、科技等。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的教育探索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等方面。

3.现代教育制度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这一制度注重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督导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

在教师管理方面,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此外,中国还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途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

4.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思想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伟大的教育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以“仁”、“义”、“礼”为核心,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陈鹤琴则主张“活教育”,强调儿童本位和自然主义教育。

5.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中国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主要由官府掌控,一般平民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举制度的实行,家庭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平民化。

4个中国近代学制

4个中国近代学制

壬寅学制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癸卯学制中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分为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第二段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和大学堂(3~4年)。

7岁入学,到28岁毕业,年限很长。

“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该学制还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

壬戌学制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作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改革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与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回顾1.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教育的兴起在20世纪初,中国废除了千年以来的科举制度,迈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新教育的兴起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

2. 初等教育普及与义务教育实施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初等教育普及与义务教育制度。

这使得更多的儿童得以接受教育,并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3. 新中国成立与教育体制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毛泽东提出了“以工农兵劳动为基础”的方针,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并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制度。

4. 高等教育改革与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扩大,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现状分析1.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

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得到了改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 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得到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3. 创新教育模式的推广与实践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中国推广了多种创新教育模式。

例如STEM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引领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三、展望未来1. 促进教育公平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将继续致力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通过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未来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近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演变

近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演变

近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演变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教育制度也随之不断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教育不仅受到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影响,还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探究近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演变。

清朝时期的教育制度清朝时期,中国采用了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影响着整个清朝时期的教育。

科举考试更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的考查,而非真正的知识背景。

此外,这一制度只向有钱有势的人开放,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知识的贫乏。

除了科举制度,清朝的教育与城乡之间的教育收入不平等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城市地区,有一些私立学校和书院,地主和富商们这些人捐赠款项,开设自己的学校;而在农村,教育的机会很少,只有极少数家庭可以自行培养孩子的才能。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1912年,清朝灭亡,中国建立了民国政府。

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的教育制度得到了重大的改革,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样子。

首先,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成为国家的基本人权,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此外,民国时期也建立了现代的大学制度。

1920年,北京大学建立,成为中国现代大学之首。

20世纪30年代,许多其他大学也建立,中国的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因为历史的局势和前后的变化,中国的教育在那个时代仍然缺乏长足的发展。

而且随着战争之后的经济崩溃,中国的教育又再次进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新中国以来的教育制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家的建设中,教育也被赋予了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建立一个真正平等、公正的教育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建设提供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人才。

学习和生产的联系被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工作的应用相结合。

54年,新中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大讨论,学者们对教育的方向、性质和制度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人侵,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开始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化。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轨迹,一般认为从洋务教育开始。

中国教育经历近代化与封建主义的多次交锋,最终在民国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教育向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

(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1.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1)英华书院1818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在马六甲(今雅加达)创办英华书院(The Anglo- Chinese college )。

1843 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次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 年停办。

英华书院尽管不是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该校毕业的部分华人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西学的知情者。

从传教士方面说,英华书院也为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准备了人才。

(2)马礼逊学校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1810——1880)主持并任教师。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

1842 年11月,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

1850 年因故停办。

马礼逊学校是一所专门针对华人开办的学校,它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

2.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

早期的教会学校集中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上海这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

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塾。

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

招生对象以难童、贫苦人家的子弟及父母已为信徒的孩子为主。

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近现代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阶段,也是中国教育制度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时期。

教育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政府的政策取向,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晚清教育贵族化晚清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处于落后和封闭状态。

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使得封建统治者意欲将知识教育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一种教育贵族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主要由士子儿所主导,他们是具备高贵身份和优越背景的人才,他们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

这种教育制度的贵族化特征导致了知识分配不均,普通百姓的教育机会极为有限,知识流动性差。

二、近代教育的西化与变革随着近代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国教育开始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

为了防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式学堂章程》,这一政策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西方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学制被引进,与传统的儒家教育相结合,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中也出现了许多先驱者,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积极倡导教育改革,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先驱者的努力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迈向更加民主和科学的方向。

三、教育制度的继承与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中国教育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变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制度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着力解决普及教育的问题,推行“义务教育免费化”政策,保障了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同时,国家大力投资于教育事业,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

特色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新的教育形式相继涌现,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为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存等,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族危机的加深
03
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救亡图
存,因此需要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民国时期学制改革内容
建立新的学制体系
推行义务教育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建立了新的学制体系, 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 教育和大学教育。
民国政府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 教育,这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改革内容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主要包括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宗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现代性,教学方法强调学 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考试制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意义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 重要基础。
改革学科设置
加强师资培训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还对学科设置进行了改 革,增加了许多新学科,如物理、化学、历 史等。
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师资的培训,提高了教 师的地位和待遇,以确保教育质量。
民国时期学制改革的影响
提高教育水平
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提高了中国的教育水平,培 养了更多的人才。
促进社会发展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得到了 促进。
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是中国教育 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为中国的教育 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02
晚清学制改革背景与内容
晚清学制改革背景
01
西方教育制度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教育制度开始传入中国,传教士和西方学者开始介
绍西方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
02
洋务运动和废除科举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四个学制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四个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进程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钦定学堂章程》地位:第一个颁布① 体育课程首次登上历史舞台② 首次规定职业教育体系 【实业教育】③ 首次确立师范教育体系 ④ 首次把小学纳入义务教育⑤ 首次以法定形式确立班级授课制并在全国推广⑥ 首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体系 ⑥ 修业年限最长【三段七级】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奏定学堂章程》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点:六一、最长地位:第一个实施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人物:蔡元培指导思想: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创造精神内容: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设补习科,增设补习学校地位: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指导思想: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借鉴:美国内容:首次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以职业代替事业,标志着教育体系正式确立蒙养院改为幼稚园,首次将幼稚园纳入学制体系地位:延用时间最长易错点-对比点别称《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最长修业年限最长延用时间最长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别称时间借鉴学制系统修业年限特点女子义务学前师范职业其他地位。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近现代,中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从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中国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与进步。

本文将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近现代教育的萌芽近现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1862年,福建船政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校,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初步发展。

此后,许多洋务学堂和政府学堂相继建立,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鸦片战争后的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教育纲要》,确立了以“以民为本,以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

此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是义务教育的推进。

1921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

这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分配,为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改革。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育,开始普及使用现代汉语拼音和现代科学知识。

同时,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得到了发展,为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1927年,中国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招生制度,取消了科举制度。

这一改革不仅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近现代教育的挑战与变革然而,在近现代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首先是中外合办学校的兴起。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与外国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

这种合办学校的兴起使中国教育受到了西方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包容性问题。

其次是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

中国教育史(近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史(近现代教育)
第二编 近现代教育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和洋务运动教育 第一节 封建教育的衰朽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一、封建教育的衰朽 1、官学名存实亡,学风颓废 2、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3、科举考试流弊百出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1、龚自珍的教育改革主张 龚自珍是中国中世纪最后一位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思想家。第 一,批判封建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第二,“不拘一格降人 才”。 2、魏源的学习西方思想 第一,主张“经世致用”;第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 方思想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活动和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内容:“国民教育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
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 2、评价 首先,它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积极、进步 的教育思想;其次,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再次,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五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使无业者有
业,使有业者乐业”。 2、大职业教育主义 职业教育社会化和科学化,职业学校的教学 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 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 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敬业乐群”。
三、大学教育思想 1、大学性质——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


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 成学问家之人格。” 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 是对教师的要求。 2、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学科设置——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4、教学制度——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 评价: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理论和办学实践上的一笔十分宝贵 精神财富。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经济环境,这些都对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1. 清朝时期的教育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 古代、中世纪、清朝和现代。

清朝时期的教育制度以官学为主。

官学是由官方设立的学校,旨在培养官员及其子弟。

以考试为主导,以四书五经为核心教材。

尽管中国的官方教育主要面向少数人群,但民间教育和私人学校在所有战争和动荡的时期都有存在。

2. 鸦片战争之后的教育制度在19世纪,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西方列强开始介入中国教育。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政府逐步开放教育,引进西方教育模式。

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开设教育机构。

在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科技开始发展。

西方模式的教育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鼓励创新。

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采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学校,这种模式迅速扩展到其他城市。

3. 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刻改革。

新思想涌现,对传统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并反映出中国社会对教育改革的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建立了现代的教育体制。

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许多现代大学在中国建立和扩张。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教育制度。

在时序的变革中,高校体制改革和普及教育政策的实施,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上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时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顶尖大学科研能力得到了巨大发展。

同时,教育资源也开始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开放。

5. 未来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毫无疑问未来的中国教育将会和过去不一样。

未来,教育制度将更加多元化, 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教育机构和教育服务,要求学生具备新能力,满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从此,我们更加期待中国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健壮,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培养人才。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代教育体系是中国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深入人心。

而中国现代教育得以得到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历史上中国教育改革的脚步和种种制度改革的推动。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以下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起源的背景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逐渐深入中国,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结构被彻底瓦解。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教育仍然停留在古代的文人教育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因此,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

慈禧太后便破例批准了人参加留学团,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把现代教育引入中国大陆,但它在中国大陆传播的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二、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1.学堂制度的推广中国自1895年战败后经过百余年的奋斗,终于走上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道路。

在清政府改革拜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学讲堂”、“私塾”和“师范学堂”等学校逐渐成为普及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渠道。

1901年,清政府决定设置高等学堂,这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掌握先进技术的历史性进步,然而,此一轮改革因教育经费不足和政治压制而未能最终落实。

2.实施新教育1949年后,中国政府开创了新的教育改革道路,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了旧的教育制度,着力改造高等教育,建立大学和科研机构,确立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方针和纲领。

三、现代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从政治、经济、总体规划、教育政策等各个层面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在新世纪的今天,中国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系统,拥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活动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各界人士共同研究。

总之,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一场科学知识和人力资源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努力。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第五章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一节近代教育的起步与新式学堂的出现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中国的教育也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年前后,中国教育的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三种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是在这几种教育的相互影响下开始的。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士子即使是刻苦读经,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

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国家设立了官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

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

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虽是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

清末的教育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都表现了非常空疏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二是外国人开始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

从清朝末期到现代,教育制度经历了辗转变革,逐渐从封建教育体制转向现代教育体制。

本文将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到现代,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

清朝末期,中国的教育制度主要由官立学堂和私塾教育组成。

官立学堂以康熙、乾隆年间兴办的武英殿、建文堂为基础,以教授儿童读写算术为主要内容。

而私塾教育则是由地方士绅或有名望的教师自行创办的,内容涵盖儒学经典及科举考试所需的功课。

这一制度下,无论是官立学堂还是私塾教育,其教育对象都是以士人子弟为主,教育资源极其有限。

随着清朝末年的动荡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教育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变革。

进入民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新政府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学堂章程》等法律法规,建立起了新的教育制度。

新政府取消了科举制度,成立了中央学堂,并推行以科学、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育。

此外,还开设了许多中学、小学及女子学校,将教育的范畴扩大到更多的人群中,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战乱等因素,民国时期的教育并未取得全面成功。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再次受到了严重破坏,教育资源更加匮乏。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如严复、吴玉章等。

他们积极探索教育的道路,提出了“教育为国民之救星”的主张,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体制进一步。

在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了全民义务教育政策,免费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了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1951年,全国高校招生制度正式实行,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教育体制结构基本形成,包括小学、中学、高等学校等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

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又迎来了新的变革。

198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沿革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沿革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沿革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育,曾经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教育家和教育制度。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改变着。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产物,其沿革历程也十分漫长和曲折。

清朝时期,教育主要是由私塾传授,而传统文化是课程的核心。

对于中国的学术传统来说,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很高的意义,但是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如私塾数量不足、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课程单一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变迁,教育改革运动逐渐兴起。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育条例》的诞生。

这份教育条例被称为“开门政策”,它为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教育普及化,迅速建成了许多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

同时,因为革命胜利所带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注重培养革命家和工程师的教育方针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同时新的课程也被加入到了学生的教育计划中。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了文革时期,教育制度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变革。

在这个时期,许多传统的教育体制遭到破坏和破除,大学、中学、小学都被统一为一个全民极端政治化的教育系统。

这种教育模式十分单一,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和智力方面的培养。

这种局面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波澜不惊的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恢复了曾经的活力。

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育体制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精细化的教育制度体系,并且大幅度调整了学校的管理结构。

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学开始采用全面复试,普及高等教育,很多私立高校也开始萌芽。

21世纪初,中国不断向世界开放和融合,教育也跟着产生了新的变革。

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增加,留学生也日益增长。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很多次的变革和调整。

本文将会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入手,对这个过程进行阐述。

一、近代教育的启蒙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与西方现代教育的影响密不可分。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渐与外部世界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开始传入中国。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且开始有人提出改革教育的想法。

在近代教育的启蒙期间,曾国藩、严复等人提出了“实学”、“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大力倡导顺应时代的先进理念。

同时,在1840年前,中国也有一些教育先驱者如王韬、袁枚、林则徐等人,他们开始构建起一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在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对教育制度进行大范围的改革。

同时,学校建立、教育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胡适等人提出了以白话文作为教育语言的“白话文运动”,萧公权提出了以改变师生关系的“新教学”,俞伯牙提出了“大学教育”等等。

同时,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也几经变化。

1912年,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学制五年”的义务教育计划,期间中国还颁布了多项教育法规。

三、新中国教育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着社会主义教育的崛起,教育体系也迅速发展。

在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开创了一门新型的教育艺术。

在这个阶段,全国实施了新学制,重视对农业和工业教育的发展,以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同时,国家注重大学的研究和教育,新闻建设也开始大力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科学实验室、图书馆和电子信息等都得到了大力地建设。

四、改革开放后的教育转型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中国经济、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一个转型期。

在这个期间,中国大力推行教育国际化战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就业机会。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和发展。

从最初的传统学制、鸦片战争后的义务教育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教育,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一、义务教育的建立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现代化文明,学校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1901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设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校。

但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发展起来。

1911年辛亥革命后,新政府正式倡导义务教育,并在1921年制定了《中华民国义务教育法》。

此法规定,凡年满六岁至十四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这是的起点。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建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被列为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

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取消了旧的考试制度和教育等级制度,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

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得到大力投入,教育的普及率得到极大提高。

三、新时期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教育也开始不断地进行改革。

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行素质教育。

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科技和教育理念也急剧变革。

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改进。

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已经从传统的知识教育向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素养的教育方向转变。

四、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应该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与人才储备的结合。

对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外,更需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为学生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义务教育开始,到社会主义教育,再到现代化教育,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近代中国学制变迁的历史脉络

近代中国学制变迁的历史脉络

近代中国学制变迁的历史脉络近代中国学制变迁的历史脉络可以从清朝末年开始到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清末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教育的冲击下,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制度。

1872年,清领导颁布了《保良局章程》,设立了以中国传统教育为基础,并融入西方教育理念的新式学堂。

此后,中国陆续引进了外国教育制度,如高等教育的大学制度、初级教育的小学制度等。

2. 清末民初时期(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巨大变化,教育改革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民领导发布了《国民教育纲要》,规定了学校的分类、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此时期学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多样化,初级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倾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全面实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而随后的1958年,中国进入了“大跃进”时期,教育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整个教育体系受到了严重破坏和冲击。

4.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教育体制也开始进行改革。

1978年至1985年,中国教育的改革主要着力于恢复和发展基础教育,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5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推行教育的多层次发展,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学制体系。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学制的变迁可以总结为西方教育的引进、政治局势的变化、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建立、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全面教育改革。

这些历史脉络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学制中国近代学制指的是从清朝末期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教育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也被称为“壬寅学制”。

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法律规定的学校系统,主要特点包括注重实业教育和国民教育、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以及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的学制。

然而,“壬寅学制”并没有正式颁布,也没有得到实施。

2.癸卯学制1903年7月,清政府重新拟订了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称为“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主要体现了洋务运动中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这个学制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修业年限长,修业年限长达26年,并且划分了师范教育,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

此外,还规定了班级授课制,这标志着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的普遍适用,并首次以法令形式将班级授课制推广至全国实施。

然而,这个学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等。

3.壬子葵丑学制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方案,称为“壬子葵丑学制”。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壬戌学制”,也被称为“新学制”。

这个学制规定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也被称为“六三三”学制。

这个学制的制定和实施,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些学制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念,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一、介绍与背景中国近代教育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其中,学制演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育制度和学生的成长路径。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中的学制演变,并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剖析。

二、旧中国的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旧中国的学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这种制度持续了千年之久。

科举制度将教育与官员选拔紧密结合,使得中国的社会流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科举制度下,学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才能进入官方认可的学府进行学习。

这种制度对于培养人才和传承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封闭和保守。

然而,随着西方近代先进的教育制度的传入和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中国的教育制度开始了一系列的演变。

这些变革源于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和对于教育的重视。

三、学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的学制改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近代化运动时期。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海外留学,并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引入中国。

其中,日本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国的学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学制改革初步尝试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学堂制度、课程改革、学制长度和普及教育。

学堂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兴办新式学堂和废除了原有的私塾制度。

新式学堂推崇科学、民主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并采纳了西方的教育方法。

课程改革则主要体现在改变了科举制度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制长度的改革则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推进学制由原来的十余年逐渐延长到十二年制。

这项改革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教育,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

普及教育的推行也使得更多的人民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素质和发展水平。

四、新中国的学制演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内容提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

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对旧中国教育制度影响甚大,不仅比旧的教育制度前进一大步,而且为壬子癸丑学制等中国新型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习指导】1、理解中国近代教育起步的背景。

2、掌握各历史时期主要的新式学堂的特点。

3、理解教会教育的本质,掌握教会教育的几个联合组织。

4、掌握几次留学教育运动的背景和特点,理解留学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的原因。

5、重点掌握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并能够比较。

第一节近代教育的起步与新式学堂的出现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中国的教育也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年前后,中国教育的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三种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是在这几种教育的相互影响下开始的。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士子即使是刻苦读经,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

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国家设立了官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

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

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虽是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

清末的教育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都表现了非常空疏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二是外国人开始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这时西方文化的渗入并不具侵略的性质,并不危及天朝帝国的尊严,也没有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险,故自皇帝至一般士大夫皆能接受。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在掠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权的同时,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办教育的特权。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文化教育侵略的条文,但是英国夺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锐、领事裁判权以及最惠国待遇等。

这就开始了剥夺中国的主权,为文化教育的侵略打开了大门。

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明确地获得了建教堂、传教、办医院、办学校的权力,并且还要受清政府的保护。

另外,各派教会还利用出版机构,扩大影响。

如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在上海成立墨海书馆,出版《数学启蒙》,介绍算术、代数知识。

1855年刊行《博物新编》,介绍西洋气象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动物学知识。

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创办美华书馆,编译了早期的教科书如《代数备旨》、《形学备旨》、《八线备旨》、《代形合参》。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杂志,在教育上影响较大的有《教会新报》(后改名为《万国公报》)、《中外新闻》、《上海新闻》等。

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教育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以洪秀全为领导的农民阶级反清反封建的斗争,具有民族民主革命性质,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高潮,曾波及大半个中国,持续15年之久。

太平天国革命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同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对封建主义教育展开了斗争,实行了一系列的文教改革。

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教育政策上对封建主义教育进行了冲击与批判。

如宣布皇帝、孔子都属于“邪神”,捣毁过孔子牌位;在教育内容上宣布孔、孟的书都是“妖书”,要“一概毁化”,同时编了自己的官书,主要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干字诏》等;改革考试制度,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妇女同样可以参加考试;进行文风与文字改革等。

总之,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国门被强迫打开后变化的形势,传统教育已难发挥维护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作用,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历程,逐渐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教育转变。

虽然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尚未实际启动,但近代教育发生的条件已初步形成,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二、创办新式学堂(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中国新式学堂的萌芽始自教会学校。

早在1818年,英国传教士玛利逊,曾在马六甲开设一所英华学校。

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玛利逊学堂。

1842年,该校由澳门迁至香港,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

后来,教会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并给中国的教育输进了一点新的因素。

中国正式创办新式学堂始自洋务教育。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一步侵略和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冲击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形成了两派——顽固派和洋务派。

顽固派是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昏愦、僵化的大贵族官僚结成的政治集团,他们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仇视一切新事物的输入。

洋务派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向买办转化的军阀官僚集团。

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他们主张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一些枝节性的改革,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以便提高攘外安内的能力,适应发生巨变的新形势,拯救其垂危的统治。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举办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教育是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仍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体,但在传统教育中萌发了近代新教育的因素。

洋务派举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洋务人才为中心,当时,清政府由于外交事务的增加,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急需办理对外事务人员和翻译人员。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了京师同文馆,培养外国语人才。

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洋务学堂,也是中国新式学堂的开端。

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

在洋务运动中设立的洋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

第二类是军事学堂,第三类是技术学堂。

后两类亦可合称军事技术学堂。

外国语性质的学堂主要有:在北京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转为综合性学校),1863年上海设广方言馆,1864年设立的广州同文馆,1887年新疆俄文馆,1888年台湾西学馆,1893年开设的湖北自强学堂等。

这种学校主要培养翻译人员。

军事学校主要有: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训练水师人才,1874年设立的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1881年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开设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开设广东水陆师学堂,1890年南京设江南水师学堂,1896年湖北设立武备学堂等。

这种学校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

技术学堂有: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附设机械学堂,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人才,1881年天津设立电报学堂,1882年,上海设电报学堂,1892年,湖北省矿务局附设采矿工程学堂,1893年创办天津西医学堂等。

办这些学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

在上述学堂中,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15岁以下的少年。

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学生10人。

后来陆续增加了法文馆、俄文馆、天文、算学馆、德文馆、东文馆。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自1866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开始,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经历了不断丰富和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过程。

成立初,课程只有外文和汉文。

后来,陆续开设了一些“西艺”课程,当然外文始终居于首位,如算学馆设外语、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

此外,汉文经学要贯穿始终。

在学校管理上,管理大权逐步落入外国人手中,受外国列强控制。

如学校经费多由海关拨款,而海关则由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掌管,同文馆从学校经费到聘请校长、教员都由赫德一手包办。

1889年,清朝政府任命美国传教士、万国公法教员丁韪良任总教习(相当于教务长)直到1894年。

以后,继任总教习的仍为洋教习。

从办学成效而言,京师同文馆不能列入洋务学堂的前列,也没表现出比其他学堂更鲜明的特点。

从性质上看,他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

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京师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洋务学堂和教会学校被并称为新式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在封建势力的摧残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缓慢地发展着。

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从官僚、地主和商人中转化出民族资产阶级,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到90年代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他们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