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学案练案萍乡三中:刘长风班级小组姓名评价:A、B、C、D、E(90、80、70、60、60分以下)自评: 组评: 师评: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李清照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早读或课外)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

(早读或课外)1.《醉花阴》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声声慢》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三、研读语文必修4《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91-105和语文必修4《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24-27,并自主完成“整体感知”1-6题。

(8分钟)1.“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李清照词两首

7、《李清照詞兩首》教案教學目標:1.瞭解個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創作的密切關係。

2.學習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生動的意象來表現心境的寫作方法。

3.體會詞人前後期作品中的別樣愁情。

教學重難點:個人的遭遇和創作的關係,感受詞的意境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醉花陰課前預習: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現在山東人。

父官至禮部員外郎,京東路提點刑獄,曾受知于蘇軾,用意于經學,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

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也善知文書。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可以宋室南遷為界,分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早年隨父住在汴京、洛陽,受過較好的文化修養,工書,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建中靖國元年,18歲,與禮部侍郎趙廷之子趙明誠結婚。

明誠21歲,在太學當學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

婚後不久趙廷之升任尚書右丞,極力打擊舊党,李格非在黨籍中被罷官,他對趙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滿。

約在崇寧二年,趙明誠出仕。

夫婦志同道合,致力搜尋亡詩逸史,古今名人書畫,器物,趙廷之死後,趙氏兄弟失官,趙明誠屏舉鄉里10多年,更加努力訪求古碑,文物。

後又重新出仕,這一時期開始他們開始編寫《金石錄》並繼續搜集古物、碑銘,一同鑒賞、考訂,在學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隨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趙明誠起知建康府,這時北方大亂,青州故第十餘屋的書冊什物被焚。

李清照只攜帶小部分的文物隨人群逃難,從此開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難生活。

後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懷著國破家亡之痛難逃到建康。

次年趙明誠駐家池陽,隻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當李清照趕到的時候趙明誠已經病危,不久死去。

她懷著極大的痛苦斂葬丈夫,這時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將書冊,金石送往洪州,準備去哪裡投奔趙明誠的妹丈以避亂。

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戰亂中丟失。

最後,在紹興二年,從越州移居杭州,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臨安避亂金華,次年返回臨安。

晚年,一直從事文學創作,和關心國家大事。

高一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 - 高中作文】【篇一】高一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4、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一.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易安体 ",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整体感知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上片:秋凉情景下片: 重九感怀【课堂探究】1、上片中有个词眼,请找出、并赏析。

《李清照词两首》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体会两首词中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醉花阴》【教学重点】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孤独寂寞的情感的,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感情的。

但是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替妇女说话。

比如,幻灯片展示(晏殊《蝶恋花》、柳永《定风波》等)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女性文人的最高成就的李清照,又是如何写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的?二、知人论世1、多媒体课件展示: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可以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她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词》教案

《李清照词》教案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

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

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

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

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随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

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

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

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

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3.doc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3.doc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母王氏,知书善文。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咅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其住所为“易安堂”,李清照也故自封为易安居士。

屮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 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吋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屮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111感人的意境来。

2.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白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 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整体把握,初步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结合课下注释,试粗略说出你对词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词的大意,并简单概括词的内容,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李清照词两首(人教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人教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7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7李清照词两首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以“薄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

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

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

“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

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

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

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

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

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

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

“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

“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

“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 师出示对联: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猜一词人名。(李清照) 师导入: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的婉约词宗李清照,很早就受人 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虽然,
李清照词两首
课 题:《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
把握诗歌对比阅读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把握作者的情感及诗歌的艺术技巧
初步培养学生诗歌对比阅读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及诗歌的艺术手法
难点:两首词意象的异同;学生诗歌对比阅读的能力的形成
舟:《一剪梅》中的舟谓之“兰舟”,很美的称呼,这和词人甜蜜爱情中的小小的别离之苦很相称,它只是词人排解自己内心烦忧的凭借。《武陵春》中的“轻舟”“舴艋舟”己没有这种优美的意味,它们只是用来衬托词人悲愁的浓重。
3、这两首词的艺术手法法什么异同?
《一剪梅》表达感情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
《武陵春》中除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外,还有历来为人称道的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抽象为具体,饶有新意,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2、《武陵春》
尘香:花落地下尘土也染上香气。
拟:打算。
舴艋舟:小船。
学生提出疑问,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
(l)疏通了文意,了解了写作背景,相信同学们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诗词,同时再思考大家之前所提的问题。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涞源一中李晨霞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挖掘词中意象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2、通过两首词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和“国破家亡之愁”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华文化长廊中,宋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无论是“大江东去”的豪迈,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婉约,都让人为之留连,为之感叹。

徜徉其间,许多词坛巨匠与我们擦肩而过,苏轼、辛弃疾、柳永,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她在文学上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去了解她的人生,去感受她词作的魅力。

(投影题目“走近李清照”)(二、)投影教学目标(三、)复习学生初中曾学习过的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让学生齐声背诵后投影全词提问以下问题:①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愉悦欢快)②词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这种感情?(沉醉、兴尽晚回舟、争渡)③为什么词人此时这么愉快?(投影李清照前期生平简介,可知词人生于仕宦家庭、书香门第,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再加上文化熏陶,所以处于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词作。

)(四、)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提问:歌词化用了李清照的哪首词?(《一剪梅》)投影全词,让学生诵读后提问:①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愁)②那些语句直接表现出这种情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③产生这种闲愁的原因是什么?(相思,闲愁―相思之苦)④结合贺铸在《横塘路》中对闲愁的一句精彩的描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体会李清照的闲愁。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雨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多、轻、绵长,它不深沉,不凝重,而李清照的相思之闲愁也像这样,不是凄苦的,沉重的,而是像烟草、风絮、梅雨一样又多又轻又绵长的,从情感上看是微带些苦而又有些甜的。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领悟《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领悟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如梦令》,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声声慢》,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比较阅读(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的异同。

(二)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异同。

2.分析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词的异同。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强调两首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哲理。

五、作业布置1.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

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李清照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领悟其意境和情感,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二、知人论世走近李清照:1、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2、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武陵春·春晚》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能够准确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1.4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教学难点:2.1两首词的修辞手法及意象分析。

2.2两首词的情感及哲理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1向学生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2提问:同学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她的词有哪些特点?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词,感受词的意境。

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2提问:同学们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感悟有哪些?2.学习《武陵春·春晚》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武陵春·春晚》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最新-《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最新-《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3)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4)了解婉约派的特点教学重点:(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渲染气氛,激趣导入:(播放二泉映月)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资料链接-----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知道她是谁吗?没错!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资源共享: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诵读要求: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引导: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提示: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教师小结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掌握意象的一般内涵。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疏通词的大意。

〔2〕有感情地诵读,在品读中体会和品味词的意境。

〔3〕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把握词的主旨。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词人的情感。

〔2〕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词中意象的深刻内涵。

〔2〕熟读成诵,在阅读中品味古典诗词的美感和词作中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音乐好听吗?感觉怎样?有谁愿意说一说这首曲子吗?明确:这首曲子叫《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乐,瞎子阿炳用他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演绎了人世间的悲凉。

静静地听,人们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文字表达愁苦的经典。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她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李清照从小就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会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

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幸福美满。

公元1125年,金入侵宋朝。

两年后,北宋灭亡。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她一家被迫南迁避难。

两年后,其夫赵明诚在赴官上任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丧失殆尽等〕。

她的作品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写闺中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

三、整体感知提问:《声声慢》和《醉花阴》,哪一篇的情感更能打动你?哪一篇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声声慢》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教学设计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该词的情感;(2)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创作分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赏析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并理解李清照创作分期和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PPT展示),当然也有人进行过恶搞。

(PPT展示: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吗)实际上,大明湖畔确实出现过一些美女和才女,这里有一幅对联为证: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

这就是郭沫若题李清照故居漱玉堂的对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李清照,学习《李清照词两首》。

二、板块教学,整体感知1. 读一读。

向学生提出四维诵读要求。

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关键(愁:一个“愁”字开篇,反应的是作者浓浓的愁思,使全词都笼罩在凄迷、哀怨的氛围当中。

思考:李清照因何而愁?凉。

表面上:重阳节,天气转凉。

玉枕纱橱,难于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到孤独、凄凉。

)引申问题:本词写作的季节?时间?重阳节。

本应于家人团聚,而此时赵明诚在山东做官,李清照在青州老家居住,李清照清寂无聊,写了这首词给赵明诚,以寄相思。

“永昼”“半夜”“黄昏后”。

巧妙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读出感觉2. 品一品。

品读“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这样的比喻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作者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詞兩首》導學案【學法指導】1、熟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初步理解詩歌內容,然後完成本學案。

2、認真思考,規範書寫,獨立完成。

【學習目標】1.知人論世,結合背景理解詩文內容2.反復誦讀,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特色3.培養熱愛古典詩詞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知識連結】一.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至仰天山羅漢洞觀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居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

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李清照她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

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

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

她後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

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

李詞的主要特點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

二是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裡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自主學習·秀出風采】一、整體感知成長心靈1、《醉花陰》的上片和下片分別寫的是什麼,他的主旨是什麼?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醉花阴教案学习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一导入新课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

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

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或者说出一两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

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

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

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能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二、教学内容:
1、导入:通过学生唱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创作是源于她的身世和心理.
2、任务: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活动1:小组讨论,每组介绍一首词的词意、词曲、艺术价值。

4、整体讲解:教师就词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5、活动2:通过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两首词的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
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
价值。

3、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四、教学方法:
1、活动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

2、合作、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

3、听课及现场评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
PPT、录音机、黑板、水彩笔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让学生唱词《如梦令》
2、任务明确
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了解一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进行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4、齐堂讲解
教师就文章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认识。

5、背诵和演唱
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时让学生从词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分享
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全面地展现李清照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同时让学生通过背诵和演唱等体验性活动深入理解和感悟。

但教学中的时间有限,无法对两首古诗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注重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培养
此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李清照词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通过体验式活动加深理解和感悟。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注重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更加细致入微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后续课程中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讨和教学的内容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李清照词两首》。

课文是一首《如梦令》和一首《声声慢》。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学生们将会了解到李清照的题材、风格、情感,以及渐渐熟悉到宋代的词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清照的两首词作品,了解其体裁、结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使学生对唐宋古诗词有更全面的认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李清照的两首词,感受她的爱情
之苦、思乡之情,使学生更加了解女性在文化上的地位与作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背景是一片烟云迷离的江南水乡,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与她的作品相呼应。

2.首先,针对《如梦令》进行分析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歌咏爱情的词,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到宋代词作的基本特点。

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一遍,然后用小组研讨的方式对这首词进行分析,主要细节包括:
1)这首词的结构
2)这首词的体裁,主题,反复和修辞等得以凸显的句子
让学生们从这首词中感受到她那短暂而痛苦的爱情故事,从而入手宋代的爱情文学。

3.分析《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最著名的词之一,也是唐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分析这篇词,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们对江南水乡,词作体裁等方面进行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这首词,学生们可以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1)这首词的结构
2)这首词的体裁,主题,反复和修辞等得以凸显的句子
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和诗性美,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历程以及其所反映的女性命运。

4.作业辅导
发放作业,每个学生都需要背诵一个固定的句子,要求背诵完毕后进行朗读。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到宋代词作的特点,了解到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她的作品。

让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这两首词的韵味和内涵,在了解到文学作品的基础问题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宋代词作的特点,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她的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们分析两首词的结构、体裁、主题、反复和修辞等方面,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和诗性美。

此外,本节课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对其将来的文学学习和写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活动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3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
引言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擅长运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念,成为了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高一必修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材,设计一套教案教学设计,力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思想,挖掘李清照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人生背景及其词作的特点;
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这两首词的内容和内涵;
3.熟悉韵律、语言、艺术魅力等方面的特点;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
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的特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讲授
(1)李清照词的背景知识介绍
教师首先介绍李清照的大致生平,为学生理解李清照词的思想打下基础。

李清照出生于南宋咸淳年间,是一名才女。

她自幼聪颖过人,善于文学和音乐,被誉为"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多为时而咏,情感真挚自然,丰富多彩,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传世珍品。

(2)课文分析与习作
教师将本课重点放在两篇代表作《如梦令》和《声声慢》上。

要求学生深入分析这两首词的艺术特点、词意深度;并针对李清照词的写作技法、抒情技巧展开相关探究。

(3)文学评论
教师要求课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写出对这两篇词的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使用多媒体和PPT等辅助工具把李清照的人物、词作的发展变化历程或者对学生汇总总结的李清照词排版整理等资料呈现给学生;
2.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交流,辩论发表意见或看法;
3.阅读课外作品: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与本堂课相关的著作资料,以整体认识李清照并深入理解她的词作。

四、教学技巧
1.启发式教育:课堂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潜在潜能和自信心,以便他们能够尽其所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2.互动式教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李清照的词作。

五、教案评估
综合上述教学过程,针对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比如,让学生写一篇诗歌鉴赏作文,推敲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点,个人情感,文学意义等,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教授的相关知识。

结论
以上所述即是一篇针对人教版高一必修《李清照词两首》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借此助力教师们引领学生认识和欣赏美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手段的多样和教学技巧的灵活应用,这将有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针对学生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反思,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的目的。

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