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2.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把握词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两首词的情感把握。

3.诗词的背诵与默写。

【教学难点】1.李清照词的意境理解。

2.两首词的情感变化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分享对李清照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如梦令》,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梦令》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如梦令》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如梦令》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如梦令》。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如梦令》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声声慢》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声声慢》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声声慢》。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注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能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二、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学生唱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创作是源于她的身世和心理.2、任务: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活动1:小组讨论,每组介绍一首词的词意、词曲、艺术价值。

4、整体讲解:教师就词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5、活动2:通过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两首词的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三、教学重点: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四、教学方法:1、活动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

2、合作、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

3、听课及现场评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PPT、录音机、黑板、水彩笔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唱词《如梦令》2、任务明确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了解一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进行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4、齐堂讲解教师就文章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认识。

5、背诵和演唱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时让学生从词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案1:《如梦令》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背景和特点;2. 理解《如梦令》的意象和意境,并体会其中的情感;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词意的感悟和认知。

教学重点:1. 学习《如梦令》的词意;2. 分析词句之间的内部联系;3. 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讨论和演绎。

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词作和简单介绍;2. 课文《如梦令》;3. 展示材料、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简要讲解宋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特点。

二、整体理解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朗读《如梦令》。

2. 教师分析《如梦令》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与感悟(20分钟)1. 学生独立思考《如梦令》的词意,提取关键句子和词语。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登台表演自己对《如梦令》的演绎,可以是朗读、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

四、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梦令》的要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如梦令》相关的课后阅读与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教案2:《声声慢》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2. 提高学生的赏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对词意的感悟;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对词意的个人理解和诠释。

教学重点:1. 分析《声声慢》的情感表达;2. 分析词句之间的内部联系;3. 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讨论和演绎。

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词作和简单介绍;2. 课文《声声慢》;3. 展示材料、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其词作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有初步了解。

二、整体理解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朗读《声声慢》。

2. 教师分析《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细节。

三、语言运用与感悟(20分钟)1. 学生独立思考《声声慢》的词意,提取关键句子和词语。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赏析,体会诗歌语言美,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二、过程和方法先知其人,再品其诗。

先整体感知,再细细品味,通过炼字炼句和意象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词人不同生活状态下呈现出的不同诗风,感诗人所感。

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炼字炼句及意象分析法,品味诗词的语言,体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新课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写的是谁,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1.前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那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桂花【导入语】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

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

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

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3.doc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3.doc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母王氏,知书善文。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咅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其住所为“易安堂”,李清照也故自封为易安居士。

屮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 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吋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屮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111感人的意境来。

2.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白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 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整体把握,初步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结合课下注释,试粗略说出你对词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词的大意,并简单概括词的内容,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撰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二首》的鉴赏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需要从词作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挖掘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魅力。
2.选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鉴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共同交流成长。
3.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要求体现李清照词作的情感特色,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已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李清照这位女性词人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词作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对李清照词作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其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悟词作之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词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多读李清照的词作,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词作鉴赏、创作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的现代诗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4.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如:“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这是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揣摩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体味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3、理解并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的不同“愁”情。

难点:理解并积累词中的常见意象,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教法设想】鉴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独创一格的女人,她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豪气,也有“一种想思,两处闲愁”的万种柔情,她就是被人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两首词,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1、简介作者(学生读课文题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

词集有《漱玉词》。

2、我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复习)(读或背)《如梦令》和《武陵春》。

3、介绍李清照人生遭遇和前后不同风格上面这两首词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一首相对轻松、活泼,一首相对愁绪满怀,比较沉重。

)这是为什么?这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

出生于官宦人家的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过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结婚后与嫁给赵明诚,与丈夫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但也开始有丈夫在外做官、自己独守空家的孤独和寂寞;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流落江南,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她后来受过骗,坐过牢,没有子嗣,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晚景凄凉。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两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学习新课,感受经典。

(一)学习《醉花阴》1、初读感知。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领悟《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领悟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如梦令》,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声声慢》,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比较阅读(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的异同。

(二)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异同。

2.分析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词的异同。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强调两首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哲理。

五、作业布置1.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

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李清照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领悟其意境和情感,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二、知人论世走近李清照:1、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2、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武陵春·春晚》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能够准确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1.4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教学难点:2.1两首词的修辞手法及意象分析。

2.2两首词的情感及哲理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1向学生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2提问:同学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她的词有哪些特点?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词,感受词的意境。

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2提问:同学们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感悟有哪些?2.学习《武陵春·春晚》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武陵春·春晚》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第1篇李清照词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理念】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

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

【文本与学情】文本:此词是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是词人熔铸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怀乡之思、寡居之凄写成的。

因词人生活的变化,词的风格已由前期的清新明快发展为哀婉凄凉、忧愤深沉。

而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一方面是借助直接抒情的字句,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营造富于深蕴的意境,加之创造性的连用叠词等来渲染和传达的。

学情:1.作为高二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

2、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难点】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

2、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

自主方能突显个性解读,合作弥补个性之不足。

【教学流程】一、导入设计:(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画像及其词园对联,请同学猜是谁?)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Chinese teaching plan of Li Qingzhao's two poems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2、篇章2: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章3: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背诵全词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比较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学习《醉花阴》教学内容及步骤: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感受其词作的艺术魅力。

2.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2.《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情感分析和意象解读。

三、教学难点1.李清照词的审美价值。

2.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这位才女的一生。

2.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文解析1.让学生自读《如梦令》,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词的细腻情感。

3.讨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如“浓淡相宜”“含蓄委婉”等。

三、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复习导入1.复习《如梦令》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李清照的词风。

2.介绍《声声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背景。

二、课文解析1.让学生自读《声声慢》,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梧桐更兼细雨”等,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词的深沉情感。

3.讨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如“字字锤炼”“意境悠远”等。

三、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的异同,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第三课时:综合探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感受其词风。

2.讨论李清照词的艺术价值,如“婉约派代表人物”“千古绝艳”等。

3.分析李清照词对后世的影响,如“影响了一代词人”“成为古代文学经典”等。

二、课堂小结2.强调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背景、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等。

三、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题目自拟。

2.收集其他古代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掌握意象的一般内涵。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疏通词的大意。

〔2〕有感情地诵读,在品读中体会和品味词的意境。

〔3〕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把握词的主旨。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词人的情感。

〔2〕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词中意象的深刻内涵。

〔2〕熟读成诵,在阅读中品味古典诗词的美感和词作中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音乐好听吗?感觉怎样?有谁愿意说一说这首曲子吗?明确:这首曲子叫《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乐,瞎子阿炳用他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演绎了人世间的悲凉。

静静地听,人们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文字表达愁苦的经典。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她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李清照从小就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会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

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幸福美满。

公元1125年,金入侵宋朝。

两年后,北宋灭亡。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她一家被迫南迁避难。

两年后,其夫赵明诚在赴官上任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丧失殆尽等〕。

她的作品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写闺中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

三、整体感知提问:《声声慢》和《醉花阴》,哪一篇的情感更能打动你?哪一篇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声声慢》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李清照作品两首》教案

《李清照作品两首》教案

《李清照作品两首》教案李清照作品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作品;2. 研究欣赏和理解李清照的两首代表作品;3.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2.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如梦令》和《声声慢》的分析和欣赏;3. 学生阅读和品味李清照的其他作品。

三、教学流程1. 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和文学成就。

2. 分析《如梦令》:让学生阅读这首词,并向他们提问该词的背景、意境和主题。

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感受其中的情感。

3. 分析《声声慢》:同样让学生阅读这首词,并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4. 学生阅读并品味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可以通过选读一些诗词或散文来增加学生对李清照的了解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前置知识启发:在开始余下的创作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唐宋文学和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 导读法:在学生阅读作品之前,教师可以逐句或逐段给予一些导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情感。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作品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个人写作:鼓励学生自由写作,表达对李清照作品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李清照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作业完成情况。

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李清照的作品创作比赛或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对李清照的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表达。

2. 安排学生参观李清照相关的文化展览和活动,增加他们的文化体验和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与其他作家进行对比,分析他们作品的异同,加深对李清照作品的理解。

以上为《李清照作品两首》教案。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教学设计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该词的情感;(2)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创作分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赏析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并理解李清照创作分期和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PPT展示),当然也有人进行过恶搞。

(PPT展示: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吗)实际上,大明湖畔确实出现过一些美女和才女,这里有一幅对联为证: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

这就是郭沫若题李清照故居漱玉堂的对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李清照,学习《李清照词两首》。

二、板块教学,整体感知1. 读一读。

向学生提出四维诵读要求。

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关键(愁:一个“愁”字开篇,反应的是作者浓浓的愁思,使全词都笼罩在凄迷、哀怨的氛围当中。

思考:李清照因何而愁?凉。

表面上:重阳节,天气转凉。

玉枕纱橱,难于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到孤独、凄凉。

)引申问题:本词写作的季节?时间?重阳节。

本应于家人团聚,而此时赵明诚在山东做官,李清照在青州老家居住,李清照清寂无聊,写了这首词给赵明诚,以寄相思。

“永昼”“半夜”“黄昏后”。

巧妙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读出感觉2. 品一品。

品读“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这样的比喻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作者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李清照词两首>> 教学设计
冯丽君
教学目标: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
艺术特色
(3)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
(4)了解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
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渲染气氛,激趣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
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判
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资料链接
-- 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没错!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
资源共享: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诵读要求: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
引导: 联系作者生平遭遇
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提示: 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 ,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
的所谓“闲愁” ,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附板书:
愁《醉花阴》----------- 离别相思 - 苦
〈〈声声慢〉〉-- 国破家亡夫丧---- 痛
拓展理解,深入体会
引导: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字眼,老师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给大家,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资料链接:怎一个“愁”字了得!
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4、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活动:学生诵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再读诗词,赏析艺术特色
引导:李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这两首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讨论这个问题提示: 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
方面进行赏析活动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上面的问题活动2、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活动3、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教师小结: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的特点,李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语言婉转含蓄
后期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

附板书:
语言意境表现手法《醉花阴》含蓄凝重清新宁静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
〈〈声声慢〉〉率真自然凄惨悲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倾听歌曲,拓展练习资料链接:学生欣赏〈〈一剪梅〉〉歌曲,完成练习问题:(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请说明理由(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的情感,是李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学生总结教师布置作业搜集李的作品加以赏析
教学反思
《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前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我设计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这两首词。

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鉴赏的态度,注
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和情感世界,因此,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认真审读,整体感知、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咀嚼玩味,品味语言、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本课侧重于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赶,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所以整堂课的教学是按着“读-悟-品”这条主线展开的。

听读、自由诵读、个别诵读等环节的
设置意在让学生充分朗读,从而为后面的感悟、品味作铺垫。

此外,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词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教会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欣赏诗词。

在整个教学预案中几乎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在哪
里?答案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答案产生在学生的读-悟-品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并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

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我只是给予评价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个人觉得欠缺的是在拓展练习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那么老师我应该也要做个总结,不能因时间紧而草草收尾,留下遗憾!
海南华侨中学听课评价表VV李清照词两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