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织依据 (1)
二、首件工程概况 (1)
2.1、总体概况 (1)
2.2、技术标准 (1)
2.3、首件工程选址 (3)
三、施工组织机构 (3)
四、实施方案 (3)
4.1.施工准备 (3)
4.1.1 标准化管理 (3)
4.1.2 主要工程数量 (4)
4.1.3 施工条件 (4)
4.1.4工艺方案流程图 (4)
4.2.进度安排 (5)
4.3.劳动力组织 (5)
4.4.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 (6)
5.1 施工步骤 (6)
5.1.1 支柱安装及整正 (6)
5.1.2 腕臂预配 (7)
5.1.3 腕臂安装 (8)
5.1.4 补偿装配及拉线安装 (9)
5.1.5 承导线架设 (11)
5.1.6 承导线调整 (13)
5.1.7 附属导线架设 (14)
五.首件工程管理措施 (15)
5.1、质量措施 (15)
5.2、安全措施 (16)
5.3、进度措施 (16)
六.应急预案 (17)
6.1应急领导小组 (17)
6.2施工时防高空坠落的救援预案 (17)
一、编织依据
1.xx铁路四电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方案及总体工期安排;
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2011 年局部修订)TB10621-2009
3.《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 4.《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010
5.《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8-2007
6.原铁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四电专业第一批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7.设计提供的设计标准及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二、首件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xx至xx铁路位于华北北部,呈东西走向。线路东起河北省xx市xx南站,xx至xx铁路全长286.803km,、xx共6个站。
2.2、技术标准
本线设计时速目标值为250km/h。正线导线悬挂点高度一般为5500mm,最低点高度不小于5300mm;客运专线正线接触网结构高度一般为1.6m,隧道内结构高度一般为1.6m,对于兴和北至乌兰察布大风区段,隧内、隧外接触网结构高度均为1.4m。
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全段绝缘子及绝缘元件爬电距离按1600mm 设计。
客运专线正线接触线线材选用JTMH120+CTS150,额定张力20kN+25KN;客运专线站线、正线间渡线、xx-xx北支线、xx北站及存车线接触线线材选用JTMH95+CTS120,额定张力15kN+15KN;弹性吊索线材选用JTMH35,额定张力3.5KN。
附加导线、供电线:牵引变电所进线每回路接触网供电线均为2根架空式供电线或3根27.5kV 1×300mm²电气化铁道专业电缆,分区所或AT所每回路接触网供电线均采用1根架空式供电线或2根27.5kV 1×300mm²电气化铁道专用电缆;正馈线:采用25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一般安装于田野侧。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每回路接触网正馈线均采用1根架空式供电线或2根27.5kV 1×300mm²电气化铁道专用电缆;保护线回流: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回流上下行每回路均采用2根架空式铝绞线或3根1×150mm²电力电缆,扼流变中性点回所均为3根1×150mm²电力电缆接集中接地箱。区间AF、PW 线一般设置于田野侧。车站AF、PW 线通过硬横跨转换至股道间支柱顶部,GW 线安装在腕臂上方。
区间跨线建筑物受限区段,结构高度可适当降低,一般结构高度不宜小于1.1m,以最短吊弦控制(速度在200~250km/h 区段,最短吊弦长度不宜小于500mm)。正线区段标准跨距取50~55m;隧道内最大跨距一般为50m。桥上跨距需根据桥梁孔跨的形式进行配合确定,一般为48m,困难时局部最大跨距可为
56m,相邻跨距差不应大于10m。
腕臂柱采用热轧热浸镀锌H 形截面钢柱,硬横跨支柱采用圆钢管柱,硬横梁采用轻型圆钢管硬横梁,采用《接触网钢管硬横跨安装构造图》,软横跨钢柱采用格构式钢柱。
支持装置采用全腕臂结构。腕臂支持结构一般采用20#无缝钢管,外径60mm,壁厚不小于5mm。正线工作支采用矩形铝合金限位定位装置,本次安全校验设计取值原则为:对安装限位定位器的,定位点最大抬升校验值取1.5 倍抬升量(225mm)。全线隧道外下锚采用棘轮补偿装置,棘轮制动方向统一采用正向制动,隧道内下锚采用无油润滑铝合金大滑轮补偿,传动比均为1:3。
吊弦采用JTMH-10 不可调式载流整体吊弦,并带鸡心环结构和等电位连接线。
全线新建工程均采用有消弧功能的分段绝缘器。
腕臂绝缘子:隧外选用瓷质高强度绝缘子,隧内腕臂采用合成绝缘子。正线腕臂全部采用绝缘子抗弯强度为16kN。悬式绝缘子:供电线、正馈线等附加悬挂用绝缘子一般采用瓷质悬式绝缘子;下锚绝缘子、分段绝缘子采用统一色调的灰色系硅橡胶合成绝缘子。隧道内正馈线悬挂用绝缘子采用硅橡胶绝缘子。
隧内采用后置化学锚栓固定接触网吊柱。隧道内开裂混凝土用化学锚栓采用M20 和M18型。
2.3、首件工程选址
接触网首件工程选为乌兰察布至卓资东区间下行行Z32锚段,里程
DK192+002-DK193+287段。
三、施工组织机构
负责人:李承连
总工程师:胡继刚
技术负责人:白富宇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肖刚、马光
四、实施方案
4.1.施工准备
4.1.1 标准化管理
1 建立齐全的技术队伍,全面学习现场测量及计算方法,负责现场基础数据的测量,计算,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现场特殊工序制定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与指导。
2 建立安全质量监督组,负责安全质量的交底及现场安全监督。
3 建立标准化预配工厂。负责腕臂,吊弦等材料的工厂化预配及配送,并建立严格的发放及使用制度。全部预配人员经过技术及安全培训后上岗,保证每个预配人员,熟悉预配各环节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