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黑箱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docx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1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1.1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盈利空间中国加工贸易一直属于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模式,60%以上的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需要依赖进口,中间产品本地化程度偏低。
由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形成国民较大的配套产业群,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而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也是严重不足。
就国际价值链中的位置来说,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国际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价值链中,参与的大多是制造环节的简单生产,即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装配和组装这类劳动密集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分工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产品国际价值链的生产环节,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1.2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发展道路。
这种贸易模式对推动外贸出口额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及初级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还非常低。
因此,这类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0XX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了25.6%,塑料制品出口增长了23.19%,金属制品出口增长了25.84%。
据统计,上述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总量中80%以上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形式实现的,它们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其出口量的增长是以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掠夺开发为代价的。
长此以往,我国自然资源消耗必然出现严重问题。
此外,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不断排放有DU气体、污水、废渣,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造成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1.3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早期,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一些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XX年才达到24.8%。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起步较早,1978年开始试点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制造加工能力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等因素。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加工装配、来料加工和来件组装等,其中加工装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这种形式是指国外企业向中国企业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中国企业进行加工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给国外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资源,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受益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保税区政策。
我国设立了一批加工贸易保税区,如深圳、珠海、厦门、福州等,这些区域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集聚地,大大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
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很大,但利润空间较小,对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贡献度不高。
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加工贸易大量采用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方式,导致对外依存度较高。
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订单减少等,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
3. 资金、技术、品牌受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利用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形成一定的制约。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面临来自国际市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买家的双重压力。
我国加工贸易跨越“贫困化增长”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工贸易跨越“贫困化增长”的路径选择百度呢称:whlbd2012微信号:whlncdx2012加工贸易在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从世界其他各国发展加工贸易的情况来看,发展加工贸易比较成功的实例主要是东亚的“四小龙”,他们均通过加工贸易逐步走上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然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则陷入了“贫困化增长”的困境之中。
为什么加工贸易会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的效应,其影响产业升级的机制何在,是中国今后发展加工贸易应该清楚的关键问题。
一、贫困化增长理论20世纪50年代,普雷维什、辛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以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在“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处于分工低端的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由于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必然会造成价格大幅下跌,这样产量提高的收益将由于贸易价格条件恶化而抵消,从而造成本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增长前下降。
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
林德在《国际经济学》中进一步总结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民经济增长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增加该国的出口品供给;国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无价格弹性的。
国内学者王如忠补充第四个条件,即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
二、导致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分析(一)贸易结构方面的原因出口贸易依靠初级产品作为主要支撑是造成贫困化增长的直接原因。
作为占世界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都面临着发展国内经济的战略任务。
由于他们普遍面临发展资金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等困难,吸引外资成为发展中国家突破瓶颈制约的一般做法,也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的浪潮。
发达国家分别将污染严重、技术水平落后的产业或国内面临淘汰的夕阳产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迁移,使初级产品的生产从饱和走向过剩。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出口增长、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依靠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致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技术和品牌依赖的问题。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多是由外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相对薄弱。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会限制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政策约束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加工贸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于加工贸易的政策扶持和支持过多,导致市场失真和资源浪费。
我国加工贸易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存在一些企业逃避管理、偷逃税费等行为。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加工贸易企业应遵守环境法规,采取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优化政策环境和市场监管机制。
地方政府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注重加工贸易的规模和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政府应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管,防止市场失真和资源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和多样化发展。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发展多元化的加工贸易模式,避免过于依赖单一市场和产品。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加工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加工贸易是指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再进行加工生产,最后再将产品进行出口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以其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品牌来中国加工生产产品。
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0%左右,其出口额占到了我国整个出口总额的60%以上。
我国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建厂,加工制造出口产品。
这一系列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也为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做出了贡献。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较为突出。
我国在加工贸易中仍然依赖于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大部分的生产和出口产品都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导致了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受到价格变化和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水、废气的排放严重的污染环境。
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也加重了我国的资源压力。
我国在加工贸易中也存在一些隐性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侵权、金融风险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加工贸易需要调整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
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服务贸易和创新贸易上,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结算、配送、物流和仓储等服务贸易业务。
还应该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我国跨境贸易的效率和品质。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加工贸易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将原材料、零部件等送往海外加工,然后将加工成品再运回国内出售或外销的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具有成本低、高效率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逐年增长。
据最近的数据显示,我国加工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间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中2018年中国实现加工贸易进口总额2.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而2018年出口总额为9.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
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是逐年上升的。
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加工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加工贸易存在的依赖性较大。
由于我国的生产成本较低,许多企业将原材料、零部件等送往海外加工后再运回国内或外销,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汇率波动等,而且也限制了我国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大量的加工贸易带来了外汇的贬值压力。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出口为主,大量的出口物资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并且也带来了外汇的贬值压力。
3.人力成本过高。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如工厂操作员、技术管理人员等)成本不断攀升,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产业结构单一。
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产业结构单一,大量企业只做简单的加工生产,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
三、发展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1.加强供应链管理。
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和生产企业内部的关键制造环节,促进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和高端制造转变。
2.提高劳动力效率。
通过机器人等技术手段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力效率,同时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
3.推动加工贸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可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对外投资,拓展市场多元化,同时注重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实现加工企业实力的全面提升。
4.稳定外贸情况。
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外贸贸易壁垒的谈判,并且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避免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防止我们的加工贸易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加工贸易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
通过加工贸易,我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加工出口商品,从而获取外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不断演进和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在不断向更高端、更具技术含量的领域发展。
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影响着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
2. 正文2.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中国面临着外汇储备不足、国际地位低下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开始探索加工贸易这一新兴的经济模式。
起初,我国采取了“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政策,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出口加工、组装和代工来获取外汇,逐渐打开了市场,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种类也逐渐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展到高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升级,我国加工贸易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2.2 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与特点一、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加工贸易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加工贸易是指中国企业将原材料、组装件或零配件进口后进行加工加工,并通过出口形式销售给海外客户的一种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模式一度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加工贸易结构单一中国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这使得中国的加工贸易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此外,许多企业都缺乏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导致市场营销策略单一、市场风险高。
2. 商业模式单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低廉的资源和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这种模式难以为中国企业的高价值产品提供竞争力,并且对中国加工贸易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3. 问题防范不足许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容易被外部风险所侵蚀,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重点转移到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以提高自身市场营销策略的多样性和素质。
2. 多元化商业模式中国应加强市场监管,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例如以服务换成、隔代转移、整体生产等,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问题防范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以避免因外部风险变化出现的生产和经营问题。
三、结论中国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中国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商业模式和加强问题防范,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加工贸易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加工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国内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投入压力。
这些成本上升的因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这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玩具等,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
同时,加工贸易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空间。
五、政策法规制约政策法规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例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等,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这些政策法规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优化出口市场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优化出口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通过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生产产品后再出口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2.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1 加工贸易的经济贡献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加工贸易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长,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撑力量。
其次,加工贸易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再者,加工贸易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2 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加工贸易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加工贸易园区和经济特区,提供了便利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
再者,我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导致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降低了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加工贸易的流程复杂,企业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例如,曾经出现过一些加工贸易产品因安全隐患而被海关退运的情况。
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3.3 环境污染问题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警惕我国加工贸易的“贫困化增长”
由于 我 国正 处 于 知 识 产 权 制 度 建 设 的起 步 阶
段 ,尚未 形 成 能推 动 这项 工 作 的社 会 力量 ,因此 , 目前 还必 须 依靠 政 府 部 门 的强力 推 动 ,直 接 提供 为
企 业 服 务 的公 共 产 品 ,让 众 多 企 业 从 中受 益 。所
以 ,广州 市 口商 品知识 产 权公 共 服 务平 台应坚 持 政 府 管理 、政府 维 护 的方 针 。建 议 以市政 府 知识 产 权 办公 会 议 的名 义 ,报请 市 政府 批 准 ,由市 财政 每 年 拨专 款 ,保证 平 台维护 、设 备更 新 和人 员 管理 费
门共 同探 索 为 出 口企业 服务 的方 式 和途 径 ,同 时在
随 着 服务 平 台被 越来 越 多 的企 业认 同和 接受 , 牵 头单 位 应 根据 国 内外 贸易 环境 的变化 和企业 的需
求 ,不 断 完 善平 台功 能 ,引 导企 业 加 强 自主创 新 , 争创 国 际名 牌 ,逐 渐 变被 动 保 护为 主 动保 护 ,使 平
等 部 门 加 强 合 作 与 协 调 ,形 成 资 源 共 享 、定 期 通 报 、经 常 交 流 、相 互 配合 的 格 局 ;通 过 加 强 与 海
关 、司法 等 部 门 的密 切合 作 ,共 同构 筑法 律 援助 的 绿 色通道 。 3 明确平 台建 设 的资金 来源和持 续 改进方 向 .
维普资讯
Fo RU M F EC o N o M Y &TRA D E ▲ o
鬟 霎田
要 分类 情 况表 中 ,专 门增 列 了一 般 贸易 和 加工 贸 易 差 额 的数 据 。公 报 已清 楚 地 显示 了我 国 贸 易顺 差 主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一、加工贸易概述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从境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后,再将成品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
这种贸易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吸引外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附加值低:我国加工贸易中,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低端加工制造,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技术创新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资源环境压力大:加工贸易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对外依赖度高:许多加工贸易企业过于依赖外部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受到影响。
三、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研发投入不足,难以支撑产业的高端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风险意识不强:许多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国际市场的前景,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防范。
四、解决办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的培养,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国际市场风险。
五、政策建议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资金支持: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贸易模式,它不仅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商品。
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和技术不足的困境,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我国引进了加工贸易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稳步发展,成为了我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出来。
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低成本劳动力。
虽然低成本劳动力为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竞争优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工待遇和保障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模式变得不可持续。
我国加工贸易在面临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之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价格竞争激烈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的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重要课题。
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政策引导,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实力的提升,提高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减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注重实施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这样,我国加工贸易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加工贸易在面临一系列问题的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广东加工贸易存在难题及措施
2024年广东加工贸易存在难题及措施加工贸易作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加工贸易现状、存在的主要难题、应对策略与措施以及展望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加工贸易现状概述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加工贸易一直是其外贸的支柱之一。
凭借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产业链,广东省吸引了大量外资,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带动了就业和技术的进步。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存在的主要难题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给广东加工贸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出口市场受到压缩,订单减少,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广东省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压力加大,竞争力下降。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滞后:长期以来,广东加工贸易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协同不足:虽然广东省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在实际运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并不紧密。
这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三、应对策略与措施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等方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推动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产品附加值。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广东省的加工贸易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如低附加值、环境污染、人力成本上涨等。
为了实现转型发展,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本文将探讨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低附加值问题在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领域,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低端加工环节,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简单的加工工艺。
这种模式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环境污染问题加工贸易行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材料,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环保措施不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威胁着可持续发展。
3. 人力成本上涨问题随着广东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力成本不断上涨。
高昂的人力成本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影响了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与措施1.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技术创新,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强化环保意识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
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并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人力成本上涨的挑战,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员工的培训水平和技能,实施灵活的工作制度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4. 加强与创新型企业的合作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与创新型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可以与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加工贸易向高端转型。
5. 拓展市场多样化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通过拓宽市场多样化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拓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品牌等方式来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1.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企业加工贸易主要是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产业,提供加工或者组装业务。
即便是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好的沿海地区,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多是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其中零部件与原材料主要靠进口,特别是那些高技术水平的设备,更是过分依赖进口。
原料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极大地限制加工贸易在经济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技术工序,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和加工制造水平档次不高,在加工贸易中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项目。
这种核心技术落后的现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制于国外市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2.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重大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特别是在初期因为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度关注和追求,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的主体,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较低,并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在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并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可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力量薄弱,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与技术实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严重阻碍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加工贸易的配套多集中在外资企业,人员流动也主要集中于此,这些对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我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限制。
4.加工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基础好、发展快与规模大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不管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承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序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加工贸易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既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加工贸易业务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领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加工贸易模式下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和产能过剩现象,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工贸易中存在着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加工贸易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引导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贸易摩擦的解决,才能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2. 正文2.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
当时,我国欠缺技术和资金,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展了一些合资合作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贸易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大量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了大量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外贸逆差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加工贸易也在不断调整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不再仅仅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引进外资技术到规模扩大再到调整升级的过程。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按照国际市场需求,采购国外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经加工、组装等方式,加工成成品再出口的贸易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加工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着明显的低附加值特征。
由于我国在全球值链中处于较低的位置,许多加工贸易产品只是对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简单的加工和组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较低。
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难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着外部依赖性强的问题。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中大量依赖国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我国加工贸易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许多国外企业订单减少,我国加工贸易遭到重创。
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加工贸易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快速、低成本的加工,忽视了环保要求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
加强环保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绿色加工贸易,是必要的。
我国加工贸易还存在着中间环节收益过少的问题。
在加工贸易过程中,许多企业只是充当了一个简单的生产加工环节,获取的收益较为有限。
相反,国外的品牌企业通过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等环节,获取了更大的利润。
这种现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分配方式不合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加工贸易的竞争力。
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改善环境治理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提高收益。
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形成机理探讨
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形成机理探讨市场扭曲是中国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形成机理的根源,适当调整贸易发展战略,培育市场体系,调整奖励性贸易政策,则是中国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的有效举措。
标签: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市场扭曲中国出口贸易2002年至2006年已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市场扭曲的存在,我国经济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福利增长,进而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
市场扭曲是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形成机理的根源,消除市场扭曲是避免“贫困化增长”的关键。
一、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形成机理中国为什么会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又是怎样导致这样的局面形成的,下面从出口贸易的角度对中国“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1.市场扭曲是“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宏观形成机理我国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是市场扭曲的结果,如我国的市场体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要素市场不完善,企业竞争不规范等造成的。
市场扭曲严重制约了外贸利益的获取,甚至导致了外贸利益的损失,使外贸效益和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不协调。
虽然我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市场扭曲的存在,制约了出口贸易增长利益的充分实现,甚至可能导致福利恶化型贸易增长。
中国出口快速增长隐含着较高的机会成本和政策支持成本,企业的低价出口,实质上是把企业的成本转移为社会成本,国民福利受损,而外国消费者获益。
2.过度竞争是“贫困化增长”陷阱的中观形成机理市场扭曲导致了过度竞争,过度竞争降低了出口贸易效益,使我国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
我国过度竞争产业的集中度非常低,制造业19个产业的集中度都低于10%。
如果在一个产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未能达到起始规模和合理的经济规模,则这个产业肯定不存在有效的产业组织规模。
从在过去的几年里行业进入平均增长速度可以看到,除纺织业和家具业因80年代的过度竞争陷入持续性困境而出现了企业数目减少外,其他行业都存在过度进入的问题。
最新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内容提要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引擎”。
但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可以发现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的有效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关键词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贸易利益一、问题的提出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主流的经济理论都把对外贸易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福利提高的“加速器”,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也为此提供了实践上的支持。
因此,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
在最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静态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借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增长对贸易的依赖程度。
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发展中国家的静态优势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等竞争优势交换中,逐渐失去了在贸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2期易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降低国内劳动报酬、限制能源价格等扭曲来维系自己的静态优势,从而保持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与此同时,资源流失扩大,贸易利益在相对的减少,形成对国外的间接补贴,陷入“在资源、福利流失的同时,不得不依靠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来维持经济表面增长”的困境。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对外贸易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推动着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参与国际经济和分工的加深。
无庸置疑,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负面效应具有隐蔽性,会对经济中存在着扭曲的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黑箱:对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一种试探性解释杨威/王甘2012-12-11 16:52:55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武汉)2012年4期【内容提要】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
中国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的重要手段就是鼓励加工贸易发展,而加工贸易发展则引起巨额经常项目差额,通过影响世界相对供需及汇率来作用于贸易条件,带来了贫困化增长威胁。
对于加工贸易发展导致贫困化增长的中间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只要实行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战略就必然会引起一定条件下贸易条件的恶化。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上解释了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黑箱,同时得到实证检验支持。
【关键词】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经常项目差额一、文献回顾(一)比较优势战略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亚当•斯密提出国与国之间需要根据产品生产的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分工,以获取贸易收益。
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发现了国与国分工的依据为比较成本,即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发展国际贸易——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基本上是沿着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演进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1]。
发展中国家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能够更快地实现经济的增长,实现与发达国家间经济的收敛[2]。
国内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正确性[3]。
改革开放的政策设计基本顺应这一战略,表现为大力吸引FDI、出口导向型的优惠以及对加工贸易的扶持。
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显示性比较优势逐步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
加工贸易的突出发展显示了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的成功实施。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而2011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6421亿美元,增长了176.5倍,这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别突出(如表1所示)。
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6.3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5.99%,2011年中国加工贸易总额达到了13052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了495.3倍,占到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47.2%。
(二)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加工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带动了进出口发展、就业、创汇和吸引外资[4],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5]。
但是,加工贸易超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额顺差和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引起了国内学者对于加工贸易弊端的研究兴趣,并对发挥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提出了质疑。
如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永远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6],而加工贸易结构将会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不仅很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反而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8];粗放式增长的加工贸易给中国带来了贫困化增长的威胁[9]。
对于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国家而言,如果其贸易条件严重恶化以至于抵消掉经济扩张所带来的正效应,从而导致该国实际收入的绝对减少,就产生了所谓的“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
由于贫困化增长通常用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来表示,来自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佐证了中国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倾向。
如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室研究表明,1993~2000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10]。
此外,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等[11]。
(三)理论黑箱研究认为,贸易条件恶化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出口产品的特性,如以低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12];二是产业结构问题[13];三是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出口价格下降和进口价格上升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9][11];两国对不同商品的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也是影响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14]。
总体而言,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是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但是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关联。
加工贸易发展究竟如何影响贸易条件恶化?学术界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从逻辑上讲,任何经济现象都满足经济学的供需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中国比较优势战略不会直接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应该首先作用于世界市场相对供需状况和竞争格局,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恶化贸易条件,但是加工贸易发展如何作用于市场供需和竞争格局,学术研究目前对此尚未做深入分析。
加工贸易发展与贸易条件恶化关系之间存在着一个理论黑箱。
虽然加工贸易发展与贸易条件恶化的作用机制不明确,但是加工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经常项目差额剧增却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它导致了外汇储备剧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和外贸争端加剧[15][16],人民币升值会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外贸争端则引起出口厂商为争夺同一国外市场而低价竞争,这都影响了进出口商品价格。
而进出口商品价格是导致贸易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
因此,加工贸易发展与贸易条件的间接关系是否通过经常项目差额来体现?经常项目差额、加工贸易与贸易条件究竟是什么关系?以往文献分析就是忽略了加工贸易对于贸易条件影响的中间作用机制,形成了理论上的黑箱。
如果存在中间传导媒介,那么经常项目差额应该是加工贸易与贸易条件的中间变量,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进行论证。
二、理论模型来自经验的事实证明,加工贸易发展与外贸顺差直接正相关。
因此,为了解加工贸易发展与贫困化增长的理论黑箱,必须首先了解经常项目差额与贸易条件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下面将通过构造一个两国模型来推导。
本文的模型是在克鲁格曼(Krugman)[17]关于国际要素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借鉴了其两国、两种产品的框架;与他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着力点在于分析国际要素流动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本文则基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从而探讨经常项目差额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一)模型假设假设1:有Home和Foreign两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品Cloth和Food。
之所以做这样的假定,一方面是因为两国、两种产品的分析框架是国际经济学研究文献中一般性的处理方式,如克鲁格曼[17]以及克鲁格曼(Krugman)与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2002)等;另一方面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这两种产品是Cloth和Food。
假设2:Home生产Cloth更有比较优势,Foreign生产Food更有比较优势。
因此Home出口Cloth而进口一部分Food;Foreign反之。
假设3: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大致相当,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假设4:无关税,不考虑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
假设5:实行市场经济,且短期无科技技术进步。
(二)基本模型由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有ΔC+ΔK+ΔR=0(忽略统计与遗漏项目)ΔC为经常账户差额,ΔK为资本项目差额,ΔR为储蓄资本增减额。
由于仅仅是两国模型,则本国的进口等于邻国的出口,本国的出口等于邻国的进口。
即本国的国民总产值减去总消费。
且RS=RD(最终会达到静态均衡)RS(H)、RD(H)分别为本国的C产品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RS两边同时乘以π上推导,我们可以发现在满足模型假设的条件下,经常项目差额与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及本国贸易条件存在函数关系。
那么,经常项目差额与贸易条件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即经常项目差额将会首先影响世界相对供给RS和世界相对需求RD,进而影响贸易条件π。
(三)经常项目差额与相对需求根据静态均衡原理,RS=RD。
(四)经常项目差额与贸易条件我们可以观察得出:经常项目差额增加后,将会首先引起世界相对需求RD 减少(如国际收支不平衡将会导致贸易争端,国外对本国出口产品实行非关税贸易壁垒,引起出口减少,本国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下降),世界相对供给RS与世界相对需求RD之间出现失衡,出口商品供过于求,本国出口商品将会展开价格竞争,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下降,而进口商品供不应求,本国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这样根据贸易价格条件公式(其中分别代表观察期内一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直接下降。
此外,经常项目差额增加将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引起本币升值,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国外需求减少,而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国内需求增加。
在这个传导过程中,有供需失衡及所导致的市场竞争、汇率升值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两个作用机制(如图3所示)对价格贸易条件发生作用,导致贫困化增长倾向。
Bhagwati(1957)研究表明,“贫困化增长”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8]:(1)一国商品出口必须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2)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其大幅度的出口扩张必然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3)世界上其他国家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低,这样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将十分严重;(4)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
例如,我国2007年外贸依存度一度达到67.61%、201 1年外贸规模达到36421亿美元,考虑到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等,我国粗放增长的加工贸易发展满足以上4个条件。
因此,本文认为,从理论上讲,经常项目差额与贸易条件存在反比例关系,经常项目差额对贸易条件有反向作用机制。
到底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关系?本文将进行实证研究,从经验上论证。
三、实证检验为了验证本文对于黑箱的解释,选取1990~2010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中国经常项目差额作时间序列分析。
(一)数据说明一般认为,中国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外贸体制始于1989年,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90~2010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NBTT)和经常项目差额(SCUR)。
其中价格贸易条件采用的是拉斯帕尔斯公式(Laspeyres Aggregative Formula),即,其中分别代表观察期内一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它表示一国每出口1个单位商品所能交换到的进口商品数量。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NBTT大于1,表示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商品贸易条件出现恶化。
以上数据整理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参考了张建华和刘庆玉[13]的计算数据。
(二)平稳性检验为了保证三个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我们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中的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J检验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