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古书的断句与标点——古书断句与标点序言

合集下载

浅谈文言文断句

浅谈文言文断句

浅谈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指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划分,使其更加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它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内高中语文课程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文言文断句的基础、断句的技巧、断句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文言文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的基础是对文言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掌握。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是重复、并列、修饰“主谓宾”等,句型结构则常使用“赘语句”、“倒装句”、“兼语句”等。

因此,在进行断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比现代汉语复杂,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可能会有一些表述和修饰,需要我们在断句的时候进行区分。

2.句子附加成分文言文中的句子附加成分更加复杂,包括修饰语、状语、补语、宾语补足语、兼语等,需要分别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断句。

3.句型结构文言文的句型结构比较灵活,其中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赘语句、近句等多种结构形式,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准确地进行断句。

二、文言文断句的技巧1.依据停顿进行断句文言文中经常出现有长而复杂的句子,这时可以通过依据停顿进行断句的方法来使句子更加明朗。

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微知著。

”这个句子可以按照“欲速则不达”、“见微知著”的停顿划分为两个句子进行处理。

2.依据共指关系进行断句在文言文中,存在很多的省略现象,这时可以通过依据共指关系进行断句的方法来使句子更加清晰。

例如:“曲尽其妙而无穷者,盖追古人之痕迹也。

”这个句子可以依据“追古人之痕迹”的共指关系划分为两个句子进行处理。

3.依据修饰关系进行断句文言文中的修饰语非常复杂且丰富,需要我们在进行断句时依据修饰关系进行划分。

例如:“不能彼不可,不能自限。

”这个句子可以依据“不可”和“自限”的修饰关系划分为两个句子进行处理。

三、文言文断句的意义文言文断句的意义在于强调语言的精炼、准确和文意的明晰。

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恰当的断句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意,同时也便于我们进行解读和翻译,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精髓。

古书的句读

古书的句读

古书的句读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

断句是读书的前提,是一个最基本的功夫。

这给我们今人读古书带来了很多困难。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书标点的知识,并能给一定难度的古籍标点。

一、句读1古人断句的符号古人非常重视断句。

《礼记·学记》中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高诱《淮南子·叙》曰:“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足见古人对断句的重视。

无论童叟初学,还是儒林解经,都把句读训练当作首要内容和重要访求。

古人通常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画上一个圆圈或者画一个竖勾“亅”(jué),这就是“句”。

而一句话语意未完,需要停顿的地方,在两字中间点上一点(丶),这就是“读”(逗)。

2古今断句的区别古人断句仅要求弄清一个句子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它不能指明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不能说明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语气。

而现代的标点符号则不同,它不仅能将句子的起讫用适当的符号标出,而且能很好地揭示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复句),以及说明句子的语气。

如感叹句用感叹号,陈述句用句号,疑问句用问号等。

二、如何标点古文(一)标点古文的步骤1通读全文,深入理解标点古文,切忌看一句断一句,因为它缺少整体观念,容易支离破碎。

一定要通读全文几遍,深入理解其内部关系,把握句子的形式,掌握重点词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断句在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开始断句。

先断开,不必管用“句”还是用“读”,更不必想用什么符号。

先打草稿,以便修改。

3确定标点符号,细加斟酌仔细琢磨每句话的语气,然后一一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二)标点古文的方法1细审文理、词义断句断句首先要弄清词义,在此基础上弄清楚句义,然后段意,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把文章内容搞清楚,才有可能断得正确。

反之,如果字、词、句、段都搞不清楚,标点就很难正确了。

如:(P1、2)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己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己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则慊己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吕氏春秋)慊qiè,满足;qiǎn,憾,恨。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分析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分析

第三节古书的标点关于标点,有许多笑话流传于世。

如:一个秀才帮人做谋,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但结婚那天,新娘并不好看,原来秀才写的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一、什么是句读古书是没有标点的。

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

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

合起来就叫“句读”。

但古人所说的句读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还不完全一样。

首先,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

例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两句后面,如果用古代断句的办法,就都是加圆圈(就是“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算一句,“而况大軱乎”也算一句。

而按现代的语法,“技经肯綮之来尝”和“而况大孤乎”都只是一个分句,两个分句合起来才算一句。

在两个分句后面,应该用逗号(,)和问号(?)。

而且,古代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

一个完整的句子,在句读中反映不出来。

我们今天给古书标点,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断句,即弄清楚句子的起迄。

如果把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了,就叫把句子点破了。

不要把句子点破,这是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要弄清楚句子本身的语气,弄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要在弄清楚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如果断句断对了,但标点符号使用得不对,就说明对文意的理解还有问题。

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书呢?这个问题不是在一堂课里能够解决的。

这堂课的目的是讲几个在标点古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在标点古书时参考。

二、标点古书的要求(一)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能讲通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弄清楚句子的起讫,不要把句子点破,如果把句子点破了,把这一个句子的“头”安到了上一个句子的“脚”上,或者把这一个句子的“脚”安到了下一个句子的“头”上,那样,句子必然就讲不通了。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1 古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用“。

”和“、”作为句子结束和句间停顿的标记,叫做“句读()”。

刻书附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的。

2 、古书标点的注意事项:(1 )注意正确地点断句子。

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各自成立。

句句可以讲通。

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

(2 )注意引语的有无和起迄,注意使用引号。

(3 )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

3 、古书标点致误原因:(1 )词汇方面,(2 )语法方面(3 )音韵方面(4 )古代文化常识方面。

十八、古文今译1 近代学者严复概括归纳了三项翻译原则:“信﹑达﹑雅”。

“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要准确:“达”指译文的表达要通顺﹑晓畅。

“雅”指译文的语言要典雅,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2 、今译的具体要求和方法:(1 )每个句子中的各个词都必须力求在译文中得到落实,能对译的应做到一一对译。

(2 )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尽可能对照原文进行直译。

凡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如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特殊词序﹑特殊的词组结构及习惯格式,则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予以转换。

(3 )对古文中所用修辞手段和古代文化专有名词,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4 )译文忠实反映原作品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十九、古今语音的异同1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都在变化。

与词汇相比,语音的变化相对要慢一些。

但古今对比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古今语音每个音节都可分成声韵调三部分。

2 、古韵和今韵的不同:(1 )从诗歌的韵脚看古今韵的不同。

(2 )从联绵词的读音来看,古今韵不同。

古代的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仍然是叠韵的情况居多。

但是也有一些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已经不成叠韵了,这正是反映了语音起了变化,古韵和今韵是不同的。

3 、联绵词:是两个音节合成的单纯词,又称联绵字。

特点是两个音节,一个词素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拆开后各个部分没有意义。

如:匍匐﹑滂沱﹑囫囵﹑蟋蟀。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又大都具有双声和叠韵的关系。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书标点问题
一、现代标点符号
标号表性质、作用。

如:。

?!,、;:
点号表停顿、语气。

如:—( ) 《》“”―. ?
二、古书句读
句读: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在字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称为“句”。

如果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合成句读。

句读只起断句作用,与现代标点符号不一样。

三、古文断句
虽然古书大多没有断句,但是古人很重视句读。

一般,断句没有错误,说明对文章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

影响正确标点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词汇;其次语法音韵;三是古代文化知识。

所以,要正确标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史记?项羽本纪》
黥布者,六安人也,姓英氏。

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受刑王。

”及壮,坐法。

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史记?黥布列传》
(二)内容必须合乎情理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三)语法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

《论衡》。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一、句读与标点•我们今天看到有些重新出版的古籍,文中已经有了标点符号,那是经过现代人整理而加上的,其实还有大量未经整理的古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在读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时,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一下,叫做断句。

•断句古人称为“句”,也称为“读(dòu)”或“逗”,合称为“句读(dòu)”或“句逗”。

•后来又有人将“句”与“读”加以分别,把语意完整处的停顿称为“句”,把语意未完整但需要换气处的停顿称为“读”。

•古代的书籍文章不但没有现在通行的一套标点符号,而且一般也没有句读的标志,整篇文章或全书字字相连,因此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

”可见“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层次句子分开。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

”一个小孩的老师主要就是给他讲书,并让他熟悉句读,可见古代从“童子”的时候就要进行句读的训练。

•为了备忘或再读时的方便,古人有时在自己读的书中加上句读标志,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或需要换气的地方,于其字旁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

•于是到了宋代就有了刻有句读的书籍刊行。

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

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句读经文而已。

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但加句读的书毕竟是少数。

直到清末,一般的书籍依然是不断句的。

句读与标点•句读只是起断句的作用,它与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并不相同。

标点符号不但能断句,而且能标出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句子的语气。

•为古文加上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叫做“古文标点”或“标点古文”,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句读这个步骤,而且要正确地标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地句读。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

下面就《论语·子路》中的一章,以《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的句读与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比较:•《论语注疏》:子曰。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

这里的“国”与下文的“直”、“贼”押韵。这
三个字我们现在读起来是不押韵的但它们在上古 的时候都属于“职”部。 从行文上看,这首歌基本上都是四字句,“兮” 字前面四个字,“兮”字后面四个字。“我无忠 诚兮何故”这一句在“兮”字后面只有“何故” 两个字,也与整首歌的文例不同。所以正确的标 点应该是: “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 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 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 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嗟不可悔兮,宁早自 贼。’”
去 者 何 与 药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可 服 以 至 于 死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 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 不祥?”成与之。后十八岁,成病竟 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
Hale Waihona Puke 再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
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自通 鉴》卷三十七)
这是不近情理的。兵士投水是为了逃命,淹死并 不出于自愿。“投水”后面应该加逗号,意思就 清楚了。这就是说兵败之后,士卒们争着投水逃 命,但在水中淹死的有十余万之多。正确的标点 是: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 余万,斩首亦如之。 ”
一般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 参乘居右。
四匹马拉的独辕车
我国上古时期,一般人乘车时都是立乘, 从车的后面登车,站立在车厢里 。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
辕门
1.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 入之处,仰起两车,并两车辕以表示门,称辕门 2.领兵将帅的营门。 3.地方高级官署的外门。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

杂糅粘连
(孙)太初性通敏,华藻溜亮而质父交阳明先生,以道学自 任,多矜持。 (《明史资料丛刊第一辑·贤博编》,江苏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惟钱塘则不然,初望之一片青气,稍近则茫茫白色,其 声如雷,其势如山吼掷;狂奔一瞬,至岸,如崩山倒屋之 状。 (《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1页)
句读有误,会导致对文义,史实的误解,造成注释 的失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 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礼记·檀弓》: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 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之 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三 古书标点中的主要问题
当断不断
岭南尝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 (《资治通鉴》,1956年 中华书局版,第3745页) (李欣)少举进士,当得官弃去乌巾布裘为道人。 (《春渚 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页)
不当断而断
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 (《汉 书·曹参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始皇曰:“天下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东坡 志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误读会造成校勘的失误 错误的句读会导致校勘的失误,造成误改、误删、 误补、误乙。
有利于古籍整理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才人武氏,出家为尼。削发,可免(,)去尘俗之念。
标点可加深对古书内容的理解。
如《庄子. 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 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古代汉语2 通论 古书的句读和标点

古代汉语2 通论 古书的句读和标点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内容:一、什么是句读二、句读的重要性三、古书标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古书标点致误原因五、提高古文断句能力的“捷径”一、句读1、定义:句读就是断句,主要是古书的断句。

2、句读的要求(1)小学:《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2)太学生:《五代会要》载:“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以所业本经句读抄写出,仔细看读。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3、句读的发展(1)汉代A、标点B、汉代与句读有关的字①、《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即“主”的古字】②Z《说文》:“Z,钩识也。

”调整字的顺序。

③点《说文》:“点,小黑也。

”字写错了涂黑。

(2)唐宋以后有句读凡经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断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宋代则标“句、读”二字。

如:《礼记·中庸》自诚明读谓之性句自明诚读谓之教句诚读则明矣句明读则诚矣句(3)刻书加句读始于宋代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监属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或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4)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新式标点符号,渐趋完善。

4、句读和标点的区别(1)区别①句读符号简单,不够完备;标点符号体系完备。

②句读只表示句中、句末的停顿,起断句的作用;标点符号不仅表示停顿,还可以表示各种语气和句子中种种复杂的关系等。

(2)联系正确的句读是正确的标点古文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句读正确不能保证标点正确无误(还要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内在联系、语气等),但句读错误,标点肯定错。

5、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①简略②口语与书面语一致(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及流传方式有关①口头流传成书;②口耳相传成书。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①对称性②多虚词③节奏鲜明④押韵⑤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二、为什么要重视句读(重要性)l、不能句读就读不懂古书①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扬雄《法言·问神》)A.宋·袁文《饔yōng牖闲评》:“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古书中的标点

古书中的标点

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 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 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 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 分句也说成句子。 分句也说成句子。 古人的“句读” 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 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 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 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 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 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 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
古文不象六艺经传有各科,无所谓通习;六 古文不象六艺经传有各科,无所谓通习; 艺经传是当时的必读书,内容庞杂, 艺经传是当时的必读书,内容庞杂,也不可 能对其中各科都爱好。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能对其中各科都爱好。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传皆通习之。 传皆通习之。 ”
(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诸葛亮《 离 , 临表涕零 , 不知所言 。 ( 诸葛亮 《 出师 表》)
这句话用了三个句号, 也就是把全句分成三层意思, 这句话用了三个句号 , 也就是把全句分成三层意思 , 第一层意思是劝勉后主的话, 第一层意思是劝勉后主的话 , 第二和第三层意思说 的都是自己的心情, 但是把主语“ 的都是自己的心情 , 但是把主语 “ 臣 ” 放在第二层 意思的后半句,文气显然很不顺。 意思的后半句,文气显然很不顺。 其实“ 深追先帝遗诏” 仍然是诸葛亮劝勉后主的话, 其实 “ 深追先帝遗诏 ” 仍然是诸葛亮劝勉后主的话 , 字以下,才是说自己的心情。 从“臣”字以下,才是说自己的心情。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

句读与标点



句读只是起断句的作用,它与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 性质并不相同。标点符号不但能断句,而且能标出 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句子的语气。 为古文加上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叫做“古文标点” 或“标点古文”,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句读这个步 骤,而且要正确地标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地句读。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下面就《论 语· 子路》中的一章,以《十三经注疏 · 论语注疏》 的句读与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比较:
十 十 年 年 春 春 、 、 齐 齐 师 师 伐 伐 我〇 我




古代的书籍文章不但没有现在通行的一套标点符号, 而且一般也没有句读的标志,整篇文章或全书字字 相连,因此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礼记·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 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可见 “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层次句 子分开。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也。”一个小孩的老师主要就是给他讲书,并让他 熟悉句读,可见古代从“童子”的时候就要进行句 读的训练。



《论语注疏》: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译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 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 奚以为?” 《论语注疏》断句的办法是都加圆圈,而 《论语译注》的标点,则有冒号、引号、逗 号、分号、问号。



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 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 分句也说成句子。 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 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 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 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

古代汉语(下)古书的标点

古代汉语(下)古书的标点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 美的,这就有了丑了。
古文标点翻译例
• 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景公问政于 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 而已(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标点 :
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 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 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注:师旷,晋国著名的乐师。 太师,古 代对乐师的称呼。)
今译:
齐景公到晋国去,伴随晋平公喝酒, 师旷陪坐。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执政 说:“太师将用什么来教寡人?”师旷 说:“君一定要施恩惠于民罢了。”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 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标点: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今译:
(魏军)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65)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 禾蔴菽麦。(诗经·豳风·七月)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 禾蔴菽麦。(诗经·豳风·七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季康子担忧盗贼多,向孔子询问(怎么 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想要(太 多的财货),即使奖励他们,他们也不会 偷窃。”
译文:颖考叔是颖谷的封人,听说这事,有东 西进献给郑庄公。
对,指用含有古单音词作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 词对译该单音词。例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进学解》)
译文: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奋,荒疏在于游乐; 德行的成就在于思考,失败在于随俗。
换,指古代有的常用词,因时代变迁 现代少用或不用的,因此,以今复音词 换译同义的古单音词,以今常用词换译 同义的古代常用而今不常用之词。例如: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

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文言断句方法指导

文言断句方法指导

二、考点分析
近年高考,除了北京卷外,福建卷,广 东卷也开始考查了断句,不要求加标点, 只要求断开文句。09年,出北京卷外, 广东继续跟进,重庆跟风。随着高考命 题的自主化,可以预测以后的高考命题, 古文断句一定会成为一个热门考点。同 学们必须重视,不得不防,有备无患。
三、断句方法
不少同学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 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 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 冠坐于涂炭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 就不去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谈。在恶人的朝廷 里做官,同恶人交谈,就觉得像是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 一样。
(四)修辞断句法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 齐,四六句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 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 右左右皆呼万岁
贫贱之交不可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糟糠之妻不下堂 。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注明: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五)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法
1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 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古文断句的要点与难点

古文断句的要点与难点

古文断句的要点与难点古文断句是古代汉语文法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在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准确的句读断句可以让文辞通畅,意境深远;而断句不到位则会导致文义模糊,影响整体的感染力。

因此,古文断句是古代文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一、古文断句的要点1. 根据标点符号断句古文中的标点符号主要有句号、逗号、顿号等,这些标点符号在文中起到了断句的作用。

古文的句号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逗号表示句子中的停顿,而顿号则表示句子的分隔。

在阅读古文时,可以根据标点符号来断句,使阅读更加流畅。

2. 根据句子意义断句除了依靠标点符号来断句,还可以根据句子的意义来进行断句。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意思单元应该是一个句子,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断句。

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理解句子的意义,从而准确划分句子的边界。

3. 注重语法结构断句古文的语法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因此在断句时需要注重语法结构。

可以根据主谓宾等句子成分来进行断句,从而达到句子结构清晰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等因素,根据文中的修辞手法来进行断句,使文辞更加生动。

二、古文断句的难点1. 惯用句型的断句古文中常常有一些惯用句型,这些句型在构成上较为固定,断句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阅读古文时,要熟悉常用的句型,从而准确断句。

2. 词序颠倒的断句古文中常常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这对断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处理词序颠倒的句子时,要注重句子结构,理清句意,从而准确地断句。

3. 文言文的歧义断句由于文言文的语言较为古雅,词语多义性较强,因此在断句时很容易出现歧义。

在阅读古文时,要谨慎对待句子的断句,避免因为断句不当而导致歧义产生。

总之,古文断句在古代文学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掌握古文断句的要点和难点,可以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欣赏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

希望广大学子在学习古代文学时能够关注古文断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2.注意句义的层次性 注意句义的层次性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 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 师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 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5.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 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 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文选》本)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 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 传·襄公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版《春秋左传读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4.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4.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 左右。左右将。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商务印书馆《 左右。左右将。(,其北河鼓。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 左右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右。”左右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 1962年版 年版) 社1962年版) 史记·天官书 天官书》 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 《史记 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 左右,左右将。 将;左右,左右将。” 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资治通鉴》标点本) (《资治通鉴》标点本) 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古代“孝廉”是不分科的。) (古代“孝廉”是不分科的。)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

文言文断句方法浅谈
②典型的反问句式 :不亦…乎、何…为、安…哉 (也)、孰与……乎、岂…哉等 ;
③典型的被动句式 :为…所…、受…… 于……、……见……于……等 ; ④固定结构:“何……之有” (何厌之有?);“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 是瞻);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 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 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 乎”(得无异乎?)
如“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二)、找出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 “曰”“云”“言”“道”“问”字作为对话标 志,其后可加冒号,故在其后面可断句。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 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 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常见考查题型有:
2008年广东卷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 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 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 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怎样才能给文言文段准确断句呢?
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断句方法,以 供大家参考参考:
1.通文意,分层次 。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 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掌握实词、 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
2.标名(代)词,定主宾 。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 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 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 (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 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七年级语文古文的断句与标点

七年级语文古文的断句与标点

七年级语文古文的断句与标点古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文的断句与标点是十分关键的。

正确的断句与标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进而体会到文化的魅力与深远意义。

本文将就七年级语文古文的断句与标点进行探讨。

一、断句的意义与方法断句是指在阅读古文时,将内容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分句,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容易理解。

正确的断句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意思,准确解读作者的用意。

断句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以自然停顿为依据,二是以意义为依据。

自然停顿是指在阅读古文时,我们口语化地读出句子,通过自然停顿的地方确定断句的位置。

例如,句中的逗号、顿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往往都是自然停顿的地方。

根据意义断句,则是根据句子的意思,将一段文字划分成有意义的短句。

通过理解作者的意图,分析句子的逻辑关系,确定断句的位置。

除了按照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词组、短语等进行断句。

通过词组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读句子的含义。

二、标点的用法与注意事项标点是书写语言中用来表示文义、语气等的符号。

在古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具有一定规则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标点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1. 逗号(,):逗号在句子中用于分隔成分,表示停顿的间隔。

逗号的使用要注意避免过多或者过少,应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进行合理的安排。

2. 顿号(、):顿号在古文中用于列举或者紧接着句号分割并列词语或短语。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顿号起到了分割“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个并列成分的作用。

3. 分号(;):分号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意义相关的句子,表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分号常用于分隔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起到明确语义关系的作用。

4. 省略号(……):省略号常用于表示文章中的省略或者语气的暗示,有时还可以表示句子的不完整,需要读者补充。

5. 破折号(——):破折号在古文中一般用于引言、转折、强调语气等,能够让读者注意到句子的重要信息。

王充闾:古籍断句趣谈

王充闾:古籍断句趣谈

王充闾:古籍断句趣谈01古时印制的书籍,见不到标点符号,一文到底,中间不作点断。

当然,这只是形式,而在实际诵读过程中,人们还是要根据文句义理作出相应的停顿,或者同时在书上依据停顿加以圈点。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断句。

大概是到了宋代,才有经过断句的书籍刊行。

南宋文学家岳珂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

开卷了然,学者为便,然亦句读经文而已。

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不过,这种添加句读的书籍毕竟极少,尔后,历经金元明清,数百年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传世古籍约有八万多种,直至今天经过整理、点校的也不过几千种。

成书于南宋年间的童蒙读物《三字经》,有“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读’,读音为逗,义同)”之句,可见,从前的读书进学是把断句与训诂联结在一起的。

其实,古代典籍《礼记·学记》中早就说了:“一年视离经辨志”。

“离经”,就是离析经理,使章句断开,这里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之后要考查其断句经典的能力。

看来,古代学童入学伊始,首先关注的便是关于句读的研习。

古人把这一基本功看作是为学之基础、“讲经之先务”,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

如果“句读”不明,就无法理解文义;常常是一处断错了,意思就走了样,甚至完全相反。

这方面的实例很多。

比如,《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话:“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关键处在于“其一犬坐于前”如何断句。

按其本意,这个“犬”字是名词作状语用,形容狼坐的样子(像狗那样坐在前面)。

写得十分形象、传神。

但是,假如不兼顾上下文,把它断为“其一犬,坐于前”,那就变成一条狗坐在前面,整个意思就全错了。

再比如,《韩非子·外储说》记载: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一个人,怎么会一只脚?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精通音乐。

帝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证 关 系
,
这 些部 分 既 有 理 论 意 义
,
故 夏 候胜 斤 夏 候 建 为
, ”
章 句小 儒

,
破 古

导 断 句 标 点实 践 的 实 用 意 义
《 古书 标 点》
碎 大道”
而学 子 也 以 章 句 为 苦

至此
,
一章

,
举 证 说 明 了 标 点 符 号 的 用 法 和 适 用范
,
章句 之义 为 话

一年
视离经 辨 志


吕思 勉 《章 句 论 》
郑玄 注云

离经

,
断 句绝 也

可见 断句

务)

,
,
杨树 达 《 古 书句读 释例 》
,
务 初
孙德
为 入 学之 始 业

断 句之 学古 称 章 句
,
许 慎
,
一九 三五

一 九 五 四 中华 再 版 )
(一 九 三 六
,
《 说 文 》 解 章之 义 为 乐 竟
分 类
,


仆射 窃 识

视 之不失


选 出一 部 分 有代 表 性的 例 子
,
其 资性 端 正 如 此


我 认 为后 者 的 标
说 明”
总括 出标 点 古 书 的 三 十 条 例

点是 有道 理 的

并 正 确地 指 出 费 劲 的工作
轻 而 易举

,

标点 古 书 也 是 一 件 相 当
意义
《左

》 已 有
谦 《 古 书 读 法 略例 》 论述 到句 读
商务 ) 都
扬 水 卒章

的说 法
,
可见 陈叙 终 了
具有
近 年 来 吕叔 湘 先生 的 《 〔 资治
;7
通 鉴 〕 标 点粼 例 》
第一

( 一 九七 九 《 中 国语 文 》
,
不 失尺 寸
,
其 资性端正 如 此


( 一九八 四
,
略 谈 古 书 的 断 句 与 标 点

古 书 断 句 与标点序 言 .
张 寿康
人 们要 阅 读 古书 基础
,

,
断 句和标 点 的功夫 是
中心 就 可 为



章”

,
也就 是 《 易

系 辞》 所


断句
,
标点
,
,
既 是 阅 读 古 书 的 必 由之

《 易》 六 画 而 成 章
:





“ ,
文 体 特 点等 方 面

探 索 了断

1

五 十 年代 出 版 社 ) 是 章
,
句标 点 的 外 部 形 式 ; 又 从 主 旨情 境


修 辞 章
,
句学 即断句 之 学
后 来 章 句 之 义 转 益 为 章句 至 于 二 三 万

,
探 讨 了 同 断 句 标点 的
也有 指

解说


,
以至

说五 字 之 义



读” 为 同义 复合
,
直 到 唐 代始有

误 标原 因 的 分 析 》 一 章
说 明 了加 强 古
区 分
这 种 区 分到 《 马 氏文通 》 所 说
” “

文 化 修养 同形 成 断 句标 点 能 力 的 密切 关 系 和 重 要性

意 已全者 曰 句
十)
辞气未 全者 曰读


(卷
,
论述 了 断 句标 点 同 声 韵


语法

训 辑
则界 说就 更加 明 确 了
,

历史

舆地


文 物制 度 以 及 校 雄
,
,
明 清 以 来 句 读 之 学大 兴 著 述 也 彩 录》 条目 述》
关 系 句标 点
这 就 进 一 步提 示 了给 古 籍 断
王 念孙 《 读 书杀 志》 均 有涉 及句 读之 至 武亿 《 经 读 考 异 》 张尔 歧 《 仪 礼 句 读》
古 书断 句 与 标 点 的 工 作
,
不 仅 对整理文
并 不 象有 些 人 所 想 象 的 那 样 仓 礼同志 的 《 古书 断 句 与 标
,
化古 籍
,
继 承 古 代 文 化遗 产 具 有十 分 重 要 的
而 且 对 各级 学 校的 古 文 教 学 也 有 益
点》 一 书 述 了 义例
,
吸 取 了 前 人 著 述 的 精华
以 用 此 书作 为 一 种 教 材
除 此之 外
,
,
这 种研


:
,
从 新 技 术 革命角 度看

也 具 有十 分重要
我觉 得
,
在 标 点古 书 时
,
文 言文所 显 示

的意 义
目前 有不 少 同 志 研究 用现 代 汉 语 对
, ,
的 形 式 标志 是 重 要 的 ( 如 《 书
西 伯敏 黎 》
,
径 又 是 敏求 研 究 的 内 容 张 仓 礼 同 志 在 古 籍
《 说 文》 云 也

曲也



钓” 下云 曲 钩

整理 的 工 作 中 牵 住断 句 标 点这 一 环 这 就 掌 握住 了 整 理 古籍 的 关 键 性

,

,

要 其 实 则与

J


L” 之 义 通
:
,
仓 礼 同 志 在本 书 中
二期
,
,
已 收 入 《吕淑 湘 语 文 论 集


年 高考 题 标 准 答案 如 此 标 点 ) 作 者 认 为
训 话 和篇 章 看 来 门、 工 卜 进 有常处 尺寸


九八 三
,
商 务版 )
《标
( 见 《吕叔 湘语
桑 仑 集》 ) 麦
点声 书 二
, ,
题 》
,

应 标点 为


每 出入
,
,
下殿
根 据 丰富 的材
。 、
研 究 古籍 的 断 句 标 点

需要 深 厚 的

,
《句 读 叙
语言 基 础和广 博 的文 化修养
: ,
,
,
何义 门 《 读书
断 句是 古代 启 蒙 入 门 的 第 一 步 记 学记》 上说
:
《礼

记 》 则考 核 更 细 例》
,
及 俞 椒 《古 书 疑 义 举
( 一 九二五 年商 ( 商
,
可知
“ “
句读
:
所 代替

何休

《 公 羊解

条 分缕 析
,
允当

翔实
,
最 后 以 长 句标
,
自序 》 云 句读

,

援 引他 经
,
失 其句 读
点 示例


自的 在 于 指 示 标 点的 蹊 径
, ,
提出文


即 古断 句之 章 句
,
当时 之义
,
言标 点 的 规 范
这 对 初 学 者 极 有用处
《 误

即 章句 之



段 玉裁 注上说
,

章 句之


详尽 地 论 述 了 断 句标 点 的历史
从 句 首词 语

功能
,

重要
句 亦取 稽留 可钩 乙之 意
简史 》
,
古音 总 如 钩
句 终词 语

独 立和 插 入 词
( 详见 拙 著 《 标 点 符 号使 用 手 册 1 9 5

标 点符 号

复 言 虚 词 和 固定 结 构 等 方 面
正 面论
处 书

这 本 书 正可 以 作为 中 教 初 学 者 的 参 考
,
提 出 了不 少 新 的看 法

我觉 得 这
,

,
如 果 将 来 有古籍 整 理 学校 或 学院

,
也可
本 书 是 研究 断 句标 点 的 带 有 总 结 性 的 著 述
相 信 读者 阅 读 此 书会获得 切 实 的 效 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