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知道多少关于月亮的诗歌?

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对朋友的思念。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又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走近苏轼——知人论世

要读懂文章,先得了解作者的经历和他生活的环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世界。

1.苏轼简介。公元1079年,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

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三、走进承天寺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跟随苏轼,走进月光下的承天寺。1.指名朗读,教师正音,重点强调:遂、藻荇。

2.教师强调朗读的节奏和轻重变化,重点要突出。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教师范读,学生读。

4.重点词语提示:

户:门;遂:于是;盖:原来是;但:只是;耳:语气词欣然:高兴的样子。

5.课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师: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见到了哪些景物?

生1:月光,还有竹柏的影子。

生2:还有水中的藻和荇。

师:请你说说“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生2: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同学们,竹叶和柏枝为什么会投影到地上,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

生3:月光的照射。

(师板书:月。)

师: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走进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细看苏轼、怀民夜游承天寺!

2.寻友赏月。

寻友赏月(生齐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在那样一个初冬之夜,苏轼本来是脱了衣服打算睡觉的,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夜游的兴致呢?

生(众):“月色入户”。

师:十月十二日夜,离一个月圆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想来那晚的月色一定——优美

如此优美的月色激起了苏轼夜游的兴致。你发现哪一个词语能够表现苏轼当时夜游的兴致很高?

生1:“欣然”。

师:除了“欣然”一词外,这段话里,还有一些字词也能体现苏轼的心理活动,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2:“念”。

师:你觉得苏轼当时考虑的是什么?

生2(看课文注释):找一个能够一起交谈取乐的人。

师:这里的“乐”,你认为主要是指什么?

生2:赏月。

师:如果当时没有人能够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赏月之乐,那岂不是——

遗憾!可惜!

我觉得“遂”字也表现了苏轼当时的急切。还有一个字也能传达出这种急切的心理,是哪一个字?

生4:“寻”。

师:我们在寻找东西的时候,除了急切,还可能有一丝担忧,此时的苏轼,可能会担忧什么呢?

生(众):担心张怀民睡觉了!

师:那么怀民睡了么?

生(众):没有。

师:张怀民当时不仅没有睡觉,而且还在承天寺,甚至还有可能——

也想找一个人共赏月色!

师:看来他们两人真是心有灵犀啊!来,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苏轼的大喜过望!

(生齐读,在“亦”字上读出了感觉。)

师:孩子们,好茶要慢慢地品,好景要慢慢地赏,苏轼和张怀民是怎样赏月的?

生1:“相与步于中庭”。

师:从这句话里你能发现一点什么?

生2:他们两人很亲密。

生3(迫不及待地):他们很悠闲!

师:哪一个字能表现出来?

生4:“步”字说明他们的动作很慢,就是那种信步漫游的感觉。

师:好一个信步漫游!好一对悠闲的友人!

师:不过大家好像忽略掉了四个字:“解衣欲睡”。如果是我们,是不是一到晚上就准备脱衣睡觉?我们在晚上可能会做什么?

生1:看书。

生2:看美景。

生3:回忆当天的事情,周末晚上,我会看喜欢的电影。

生4:我喜欢雨,下雨的晚上,我会赏雨景。

生5:作业少的时候,我还会看电视、上网,和朋友聊天。

师:同学们,和那晚的苏轼相比,我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了!现在,从苏轼的“解衣欲睡”,你能发现一点什么呢?来,让我们作一些大胆的猜测!

生1: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很烦恼的,因为他被贬官了。

师: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中,此时此地的苏轼,可能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2:郁闷、悲凉。生3:寂寞生4:半悲半喜师:喜从何来生4:美好的月色

。师:只有对生活、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美景而有此雅兴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对友人相携而游时,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3.庭中月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齐读。)师:请一位同学说说这句话的大意。

生1:月光照在庭院中,整个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空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很好,不仅准确,而且流畅。有人对这个句子作了这样的评价: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