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精品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共16张PPT)
2. 文章为什么一开头用“她”而不直接写出吕伟的 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开篇就把“她”定格在十米高台上,让她 与白云、飞鸟为伴,却不直接写出名字,一是因为 她站得很高,下面的人看不清她是谁;二是给读者 留下悬念。这样写既符合特写的特点,又增强了文 章的可读性。
[沉静自若] 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
这篇人物特写巧妙地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瞬间,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时1.7 秒的美妙表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表达 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
年到1989年,樊云芳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全国好新闻 奖,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她的通讯文笔流 畅、细腻、形象、生动,特写《“飞天”凌空——跳 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写作背景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 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 比赛冠军。本文记者目睹了吕伟在1.7秒的时间跨度 里的精彩瞬间,并对此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课文探析
1. 生词
凌.( línɡ )空 一刹.( chà)那 翘.(qiáo )首
酷.( kù)似
潇.(xiāo )洒 慷慨.( kǎi )
轻盈.(yínɡ ) 由衷.(zhōnɡ) 屏.(bǐnɡ )息敛.(liǎn)声
眼花缭.(liáo)乱 悄.(qiǎo )然不惊 绷.( bēnɡ)直
2. 组词
凌 línɡ
陵 línɡ 绫 línɡ
凌空 山陵 绫罗
缭 liáo
瞭 liào 嘹 liáo
缭乱 瞭望 嘹亮
蹬 dēnɡ 蹬腿
瞪 dènɡ 瞪眼 澄 chénɡ 澄清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27张PPT)
B.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
风好,社会风气好就有基础。(将“就”改为“才”)
C.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一个重要平台。(将“显示”改为“表现”)
D.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审慎的态度,是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将“成功”改为“成败”) 【解析】“显示”与“成果”搭配不当,应把“显示”改为“展
物、旅游……带货促销花样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解析】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
的境地中觉醒过来。此处望文生义。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飞天”凌空》报道了在 1982 年 11 月 24 日第九届亚运会上,
中国姑娘吕伟十米跳台夺冠。(在“夺冠”后添加“的情况”)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自动驾驶车辆表现得从.容.不.迫.、稳中有进,抓住时机快速通
过……这些应用都与感知、数字地图等技术有着紧密关系。
B.起床铃一响,一觉醒来的同学们如.梦.初.醒.,个个生龙活虎。 C.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的庄严洪亮的宣告。 D.“北京消费季”正式启动,各区特色商圈热闹非凡,餐饮、购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 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 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 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 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 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精美课件
比喻修辞,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 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 空。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 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美。”这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优美的跳水动作 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何欢呼声”,写 出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美。这样的 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夺魁(kuí)
屏息敛声(bǐng )(liǎn)
一刹那(chà)
眼花缭乱(liáo ) 如梦初醒(mèng)
震耳欲聋(zhèn)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 什么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 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是着重 抓住吕伟的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原指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 中飞舞的神,这里比喻跳水运动员 吕伟起跳时的优美身姿。
“飞天”凌空 指吕伟从起跳到入水 的优雅美丽的动作过程。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 25日《光明日报》,仅540多字,30多年过去 了,今天再读,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 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两位记者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 动词的新闻经典。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 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 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 跳水动作的完美。
1.“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 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 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美。”这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优美的跳水动作 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何欢呼声”,写 出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美。这样的 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夺魁(kuí)
屏息敛声(bǐng )(liǎn)
一刹那(chà)
眼花缭乱(liáo ) 如梦初醒(mèng)
震耳欲聋(zhèn)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 什么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 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是着重 抓住吕伟的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原指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 中飞舞的神,这里比喻跳水运动员 吕伟起跳时的优美身姿。
“飞天”凌空 指吕伟从起跳到入水 的优雅美丽的动作过程。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 25日《光明日报》,仅540多字,30多年过去 了,今天再读,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 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两位记者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 动词的新闻经典。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 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 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 跳水动作的完美。
1.“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 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飞天”凌空-》ppt课件
入水: 轻盈、快速
外国记者: “妙!妙极了!”
侧
面 观众:沸腾、掌声、欢呼声,“了不
描
起,你们中国人才太多了!”
写
裁判: 9.5分
当堂检测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妙处? 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以“‘飞天’
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增加了特写的文采, 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重点探究
(2)准确:作者不仅准确使用“舒”“蹬”“飞”“托”“插” 等动词表现跳水动作,还以“犹如”“似乎”等词语,时时提醒读 者注意文中的“慢镜头”只是一种描写。这样就区分了客观事实与 主观感受,体现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
课堂总结
准备: 沉静自若
正 起跳: 动作优美 面 描 写 腾空: 流畅自然
(1)客观:使用的形容词与副词,如“修长美妙”“轻轻”“优美”“震耳欲聋” 等,大多是比较客观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的,“由衷”一词比较主观化,但仍可 以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感受到。这些词语起到的表达效果主要是恰当地 反映事实,而不是艺术化地表现事实。可以说,读者从文中感受到的跳水动作之 美,主要来源于作者客观展示的跳水动作本身,而不是作者的修饰。
预学检测
4.熟读课文后填空。 作者用特写的方法,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就能让读者
了解“吕伟夺冠”(何事)的同时,详细了解“___吕__伟__是__怎__样__夺__冠___” (如何)。文章按照“准备—起跳—___腾__空_____—入水”的顺序,逐 一描写,极具镜头感。同时也注意描写观众的反应,以此形成新闻报 道的现场感,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文章最后借__印__度__观__众_____的 话,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外国记者: “妙!妙极了!”
侧
面 观众:沸腾、掌声、欢呼声,“了不
描
起,你们中国人才太多了!”
写
裁判: 9.5分
当堂检测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妙处? 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以“‘飞天’
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增加了特写的文采, 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重点探究
(2)准确:作者不仅准确使用“舒”“蹬”“飞”“托”“插” 等动词表现跳水动作,还以“犹如”“似乎”等词语,时时提醒读 者注意文中的“慢镜头”只是一种描写。这样就区分了客观事实与 主观感受,体现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
课堂总结
准备: 沉静自若
正 起跳: 动作优美 面 描 写 腾空: 流畅自然
(1)客观:使用的形容词与副词,如“修长美妙”“轻轻”“优美”“震耳欲聋” 等,大多是比较客观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的,“由衷”一词比较主观化,但仍可 以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感受到。这些词语起到的表达效果主要是恰当地 反映事实,而不是艺术化地表现事实。可以说,读者从文中感受到的跳水动作之 美,主要来源于作者客观展示的跳水动作本身,而不是作者的修饰。
预学检测
4.熟读课文后填空。 作者用特写的方法,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就能让读者
了解“吕伟夺冠”(何事)的同时,详细了解“___吕__伟__是__怎__样__夺__冠___” (如何)。文章按照“准备—起跳—___腾__空_____—入水”的顺序,逐 一描写,极具镜头感。同时也注意描写观众的反应,以此形成新闻报 道的现场感,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文章最后借__印__度__观__众_____的 话,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35张PPT)
采写的。
总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①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②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③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④ 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 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 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 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 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 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静态 描写
动态 描写
以动衬静。 以白云、飞 鸟之动来衬 托她的沉静。
突出了紧张激 烈的比赛气氛,衬 托了主人公镇定从 容的心态。
1.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 现人物的特点。
后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在 空中滞留的情态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 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美妙,表达 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❷ 多种写法,表现力强。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 的基础,捕捉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细节,运用多 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 精彩表演。
课文小结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 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 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 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文体知识
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
新 定 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
义 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
闻
闻体裁。
特
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
特点
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④强调时效性、新闻性。
写
表
借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
总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①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②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③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④ 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 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 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 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 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 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静态 描写
动态 描写
以动衬静。 以白云、飞 鸟之动来衬 托她的沉静。
突出了紧张激 烈的比赛气氛,衬 托了主人公镇定从 容的心态。
1.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 现人物的特点。
后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在 空中滞留的情态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 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美妙,表达 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❷ 多种写法,表现力强。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 的基础,捕捉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细节,运用多 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 精彩表演。
课文小结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 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 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 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文体知识
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
新 定 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
义 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
闻
闻体裁。
特
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
特点
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④强调时效性、新闻性。
写
表
借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
《“飞天”凌空》PPT课文课件
耳: 要像一部录音机 ➢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 要成为“新闻鼻” ➢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 要成为“新闻嘴” ➢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 要勤莫偷懒 ➢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 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掠过( lüè ) 屏息( bǐng ) 慷慨( kǎi ) 悄然( qiǎo )
3 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由衷】出于本心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 中觉醒过来
相结合
记者的赞叹,观 众的掌声、欢呼 声,游泳场的气 氛
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 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总结课文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 天”画卷。
“向前翻腾一周半” “‘哧’地插进碧波”
“空中转体三周”
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 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标题《“飞天”凌空》能换成《吕伟跳水夺冠》吗? 为什么?
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
以“‘飞天’凌空”比喻跳水 运动员如仙女般优雅的身姿, 增添了文采,新颖动人,更能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深层探究
1.认真通读课文,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动
“飘浮的白云、 掠过的飞鸟、 翘首的观众”
鼻: 要成为“新闻鼻” ➢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 要成为“新闻嘴” ➢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 要勤莫偷懒 ➢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 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掠过( lüè ) 屏息( bǐng ) 慷慨( kǎi ) 悄然( qiǎo )
3 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由衷】出于本心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 中觉醒过来
相结合
记者的赞叹,观 众的掌声、欢呼 声,游泳场的气 氛
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 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总结课文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 天”画卷。
“向前翻腾一周半” “‘哧’地插进碧波”
“空中转体三周”
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 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标题《“飞天”凌空》能换成《吕伟跳水夺冠》吗? 为什么?
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
以“‘飞天’凌空”比喻跳水 运动员如仙女般优雅的身姿, 增添了文采,新颖动人,更能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深层探究
1.认真通读课文,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动
“飘浮的白云、 掠过的飞鸟、 翘首的观众”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共28张PPT)课件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游泳场的气氛,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 彩绝伦。同时将特写推向高潮,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 显出来。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①“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提示: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表现手法、用词等分析。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阅读方法点播
(1)【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句子中的关键动 词、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2)【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 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③“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 线条。”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 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 又潇洒等等。
210 01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 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空飞舞。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②“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动作疾如流星” 。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吕伟跳水的速度、动作比作“旋风”“流 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水速度之快,动作之娴熟、优美。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①“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提示: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表现手法、用词等分析。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阅读方法点播
(1)【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句子中的关键动 词、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2)【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 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③“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 线条。”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 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 又潇洒等等。
210 01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 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空飞舞。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修辞手法美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②“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动作疾如流星” 。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吕伟跳水的速度、动作比作“旋风”“流 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水速度之快,动作之娴熟、优美。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35张PPT)
作者简介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 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 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 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 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 改。1982年11月24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 举行。在本次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共夺得 61 枚 金牌、51枚银牌和 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 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其 中跳水姑娘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得冠军。 本文就是对她夺冠的特写。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 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 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 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 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 魁记》 课件( 共35张P PT)
静态 描写
动态 描写
以动衬静。 以白云、飞 鸟之动来衬 托她的沉静。
突出了紧张激 烈的比赛气氛,衬 托了主人公镇定从 容的心态。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 魁记》 课件( 共35张P PT)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 魁记》 课件( 共35张P PT)
文章感知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阅读_新__闻___特__写__《“飞天”凌空》,好像欣赏 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_速__写__画__,更像观看一场 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_立__体__电___影__,是 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_全__国__好__新__闻__作___品__ 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_夏__浩__然__、_樊__云__芳__ 1982年11月24日在第_9__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件(共27张PPT)
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 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比喻 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 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 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形象地说 明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 美、无可挑剔。
拟人
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 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 人化了,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 慨”,实际上是突出了吕伟的跳水动作完成得既 迅疾又潇洒。
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是怎么做到的?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 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方法, 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 个部分,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 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
探究写法
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本文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
腾(ténɡ)翻腾 表示动作。
赢(yínɡ)输赢
滕(ténɡ)滕州
嬴( yínɡ)嬴政
用作地名,也可作姓氏。
秦始皇。
藤(ténɡ)顺藤摸瓜
羸( léi )羸弱
与植物相关。
多音字
作名词意为“遮挡”时,读pínɡ; 意为“抑止,除去”时,读bǐnɡ。
翘
意为“(人体的
一部分、物体的
一头儿)向上仰
起”时读qiào, 其余情况一般读
翘首( qiáo ) 酷似( kù ) 敦煌( huánɡ)
潇洒( xiāo ) 慷慨( kǎi ) 绷直( bēnɡ )
轻盈( yínɡ ) 悄然( qiǎo ) 由衷( zhōnɡ)
一刹那( chà )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精品教学课件
③把自己的观察过 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 节,有描写,就像是小
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思考探究
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
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一个
月在阳光下歌唱,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
长期而细致的。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
说明语言
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 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 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
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
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①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 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 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 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 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 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
“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
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②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 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 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 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并用前爪 钩住它的空皮”,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 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 生长过程。 第一层:(12—14)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 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15—17)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 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 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 然无知。
第三层:(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 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 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 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 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优质课件.pp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6/52020/6/52020/6/56/5/2020 1:55:21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6/52020/6/52020/6/5Jun-205-Jun-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6/52020/6/52020/6/5Friday, June 05, 202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6/52020/6/52020/6/52020/6/5
谢谢观看
3.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 吕伟跳水这一部分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 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反 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品味语言
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①“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 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 舞的‘飞天’。”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吕伟比作凌空 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 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6/52020/6/52020/6/52020/6/56/5/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情感
说说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 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自豪,表达作者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19 蝉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 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 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喧嚣( xiāo )
钹( bó )
说明顺序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 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 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 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 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新闻特写
定义
主要种类 事件特写 人物特写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 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
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场面特写
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景物特写 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工作特写
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 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写作特点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 默风趣,耐人寻味
字词积累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
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 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第三层:(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 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 生长过程。
第一层:(12—14)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 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15—17)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 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 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 然无知。
思考探究
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 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一个 月在阳光下歌唱,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 长期而细致的。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 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 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 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新课导入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 跳水梦之队,当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 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
新课导入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走近作者
作者 法布尔 生卒年 1823—1915 国籍 法国
评价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 类科学家
代表 作品
《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字词积累
qiāng
金蜣
xià
罅隙
màn
涂墁
ruì
蚋
yōng
臃肿
yà
轧扁
黏土( nián ) 扒掘( jué )
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 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 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 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 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动作分解为 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 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 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说明语言
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 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 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 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 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①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 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 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 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 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 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 “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 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品味语言
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①一瞬间……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 “飞天”,向他们喜爱的运 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侧面烘托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 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 只写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 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 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 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②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 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 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 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并用前爪 钩住它的空皮”,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 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③把自己的观察过 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 节,有描写,就像是小 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第三层:(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 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 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 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 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