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Word版含解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d3fea0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2.png)
第5课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课标要求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题型一已知亲代推配子及子代(正向推断法)基本模型1.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拆分组合法)。
2.方法题型分类示例解题规律种类问题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8(种)(即:2×2×1×2=8)2n(n为等位基因对数)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为8(种)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AaBbCc×Aabbcc,子代基因型种类数为12(种),表型为8(种)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的乘积概率问题某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4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AABbDd×AaBBdd,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典例突破1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B.964、164C.364、13D.364、164答案 A 解析 设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 、a ,B 、b ,C 、c 表示,亲代基因型为AABBcc 与aabbCC ,F 1的基因型为AaBbCc ,F 2中A_∶aa =3∶1,B_∶bb =3∶1,C_∶cc =3∶1,所以F 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 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d778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6.png)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概念落实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实验过程和分析①粒色和粒形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②孟德尔统计发现F2中黄色∶绿色接近3∶1,圆粒∶皱粒接近3∶1,这说明。
(2)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提出:①为什么会出现绿色圆粒、黄色皱粒这两种新的性状组合?②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1)假说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可以自由组合。
(假说的核心内容)③F1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实验验证(1)方法:对 F1进行,待测个体的性状是。
(2)目的:检测F1产生的;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3)遗传图解及结果◉归纳总结(1)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和表型分析归类(2)明确重组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①当亲本表型为双显(YYRR)和双隐(yyrr)时,F2中重组型所占比例是(3+3)/16。
②当亲本表型为单显(YYrr)和单显(yyRR)时,F2中重组型所占比例是(1+9)/16。
(3)注意区分下图中的过程: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发生在④⑤过程,③⑥过程为配子的随机结合。
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配子,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子代,这两个过程无论从对象还是结果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切勿“望文生义”。
◀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1](https://img.taocdn.com/s3/m/96ff78e4360cba1aa811daba.pn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1一、选择题1.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解析:选 C 两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扁盘形∶圆形∶长圆形比例为9∶6∶1,说明扁盘形中含A和B,圆形中含A或B,而长圆形为aabb,因此F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
由于亲本是圆形南瓜,不可能同时含A和B,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2.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C.F2没有红眼黑体的原因是存在致死基因D.F2中的黑眼黄体的基因型有4种解析:选D 根据实验结果中F2的性状分离比9∶3∶4(3+1),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体鳟鱼的基因型为AAbb;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可知在F2中不存在致死基因;F2中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有误的是( )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B.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C.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解析:选A 如果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即AA__和_ _BB全部致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4∶2∶2∶1;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A_B_或A_bb(即只要具有A基因)或A_B_和aaB_(即只要出现B基因)都表现为数字“12”所代表的表现型,此时AABb或AaBB的杂合子存在能稳定遗传的现象;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表明只有同时存在A基因和B基因时,子代个体才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只有AaBb、AABb、AaBB 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1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1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198d8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1.png)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基础练1.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基因中缺失3个相邻碱基,使跨膜蛋白CFTR缺少一个苯丙氨酸。
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
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
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复而引起突变。
这说明一些基因(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3.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下面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 )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③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合成精氨酸琥珀酸5.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
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
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
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
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试管乙中模拟的是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
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 自由组合定律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 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37d53d96137ee06eff91894.png)
课时作业(十八) 自由组合定律[基础达标]1.(2018·河南三市联考)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 2理论上为( )A .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B .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15∶1C .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9∶3∶3∶1D .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27∶3解析:选C 首先假设控制红花和白花、高茎和矮茎、子粒饱满和子粒皱缩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 和a 、B 和b 、C 和c ,则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和aabbCC ,F 1的基因型为AaBbCc ,F 2理论上有2×2×2=8种表现型;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9∶1;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9∶3∶3∶1;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34×34×34)∶(14×14×14)=27∶1。
2.(2017·九江期末)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 .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 和AB 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解析:选D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A 错误;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B 错误;Ⅰ和Ⅱ中的D 和d 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以甲同学的实验不能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 错误;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重复多次后,Dd 组合的概率约为12×12+12×12=12,AB 组合的概率约12×12=14,D 正确。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八)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八)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6b72e763231126edb117b.png)
课时检测(十八)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一、选择题1.(2018·昆明一模)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3∶3B.9∶4∶3C.9∶7 D.15∶1解析:选B 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 AaBb测交按照正常的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应是四种且比例为1∶1∶1∶1,而现在是1∶3,那么F1自交后原本的9∶3∶3∶1应是两种表现型,有可能是9∶7,13∶3或15∶1。
2.(2018·河北五校联考)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解析:选B 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是正常株,F2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则F1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aBb。
由F2的性状分离比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3∶10∶3可知,正常株是双显性(9)和双隐性(1),全雌株、全雄株为单显性(3),所以F2正常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AABB、aabb占两份,故纯合子的比例为2÷10=1/5;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设全雌株为aaB_,实验一F1正常株AaBb与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测交,子代为1AaBb(正常株)∶1aabb(正常株)∶1aaBb(全雌株)∶1Aabb(全雄株),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c1f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e.png)
课时跟踪练18一、选择题1.(2024·深圳高三模拟)多细胞的生物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化和凋亡的细胞遗传物质均不发生改变B.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细胞形态的改变D.分化和凋亡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解析:选D。
分化和凋亡的发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项、B项正确;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细胞形态的改变,C项正确;分化的细胞和凋亡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有蛋白质的不同,但也有部分蛋白质会同时在二者体内表达,如ATP水解酶,D项错误。
2.(2024·华附、省实、广雅、深中联考)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表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医学家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疾病,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多种组织、器官的潜能B.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C.③④分别变为⑤⑥的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D.⑤⑥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当细胞核萎缩、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时,细胞衰老解析:选A。
与①相比,②的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B项错误;③④分别变为⑤⑥的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D项错误。
3.下图表示人体红细胞成熟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个阶段细胞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B.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中DNA相同C.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细胞凋亡具有积极意义D.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的同时还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解析:选C。
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DNA,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细胞凋亡具有积极意义,C项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据题图分析可知,幼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后形成的网织红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说明过程③没有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D项错误。
2.1.2高考生物一轮精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含答案)
![2.1.2高考生物一轮精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7de0cc850ad02de8041b8.png)
课后定时检测案18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A.3种、3:1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解析: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
答案:D2.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现用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不可能为()A.1:0:0B.1:1:0C.1:0:1D.1:2:1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南瓜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等位基因为A和a、B和b)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扁盘状、圆形和长形的基因型分别为A_B_、(A_bb和aaB_)、aabb。
扁盘状南瓜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AABB、AABb、AaBB、AaBb,故其测交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可能为1:0:0、1:1:0、1:2:1。
答案:C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类题型解读-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自由组合定律类题型解读-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c74398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c.png)
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型可大概写出其基因型,如A_B_、 _等,再根据子代表型将所缺处填完。特别要学会利用后代中的隐性性状,因为后代中一旦存在双隐性个体,那双亲基因型中均一定存在 、 隐性基因。
2.分解组合法根据子代表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来确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m></m>
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m></m>
自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测交后代比例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_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_
<m></m>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A.植株 的测交子代会出现 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 越大,植株 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 测交子代中 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 时,植株 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B
10.(2020·浙江卷)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 (褐色)、 (灰色)、 (白色)控制,其中 和 分别对 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 (卷毛)、 (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和 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的花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植株中某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C. 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黄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D.若让 进行测交,则所得子代植株中蓝花 黄花 白花
B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637d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6.png)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一、选择题1.(2024·浙江选考)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 e(褐色)、D f(灰色)、d(白色)限制,其中D e和D f分别对d完全显性。
毛发形态由基因H(卷毛)、h(直毛)限制。
限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D e dHh和D f dHh的雌雄个体交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 e对D 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B.若D e对D 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C.若D e对D 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D.若D e对D 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解析:选B 若D e对D f共显性,则D e d×D f d子代有4种表现型;若H对h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2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8种表现型,A错误。
若D e对D f共显性,则D e d×D f d子代有4种表现型;若H对h不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3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12种表现型,B正确。
若D e对D f不完全显性,则D e d×D f d子代有4种表现型;若H对h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2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8种表现型,C错误。
若D e对D f完全显性,则D e d×D f d子代有3种表现型;若H对h不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3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9种表现型,D错误。
2.(2024·青岛模拟)某植物的叶形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限制,已知每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存在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宽叶,其他状况表现为窄叶。
现让亲本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窄叶植株=3∶5。
亲本的基因型为( ) A.EEff×Eeff B.EEFf×eeffC.EeFf×eef f D.EeFf×Eeff解析:选D 对选项逐一分析,EEff×Eeff,子一代均为窄叶植株;EEFf×eeff,子一代中宽叶植株∶窄叶植株=1∶1;EeFf×eeff,子一代中宽叶植株∶窄叶植株=1∶3;EeFf×Eeff,子一代中宽叶植株∶窄叶植株=3∶5。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 自由组合定律特例分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 自由组合定律特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6254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0.png)
物自交产生F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若此植物存在AA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型的比例为6∶2∶3∶1 B.若此植物存在bb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型的比例为3∶1 C.若此植物存在AA一半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型的比例为15∶5∶6∶2 D.若此植物存在基因型为a的花粉有1/2不育现象,则上述F1中表型的比例 为15∶5∶1∶1
第18讲 自由组合定律特例分析
类型一 9∶3∶3∶1的变式(总和等于16)
P136
[典例1] (2023·青海西宁五校联考)果蝇的正常眼(A)对粗糙 眼(a)为显性,该对性状还受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 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果蝇该对性状 的遗传机制,选择两只粗糙眼果蝇进行交配,实验过程及
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D )
特殊类型4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类型
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
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
类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若自交产生的后
代中高抗旱性植株
所占比例为75%,则
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 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A.F2中的绿叶雄株与黄叶雌株杂交,后代全部为黄叶 B.F2异常比例的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EF的雄配子致死 C.F2中红叶植株有三种基因型,其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4/7
D.F2紫叶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其中纯合紫叶植株∶杂合紫叶植株= 2∶1
特殊类型3 基因数量累加效应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解析版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十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c9859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78.png)
课时检测 (十八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一、选择题1. (2018 ·明一模昆 )等位基因A 、 a 和 B、 b 分别位于不一样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 (AABB) 和隐性纯合子(aabb) 杂交得 F1,再让 F1测交,测交后辈的表现型比率为1∶ 3。
假如让 F 1自交,则以下表现型比率中, F 2中不行能出现的是 ()A. 13∶ 3B.9∶4∶3C. 9∶7D. 15∶ 1分析:选 B 位于不一样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 AaBb 测交按照正常的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应是四种且比率为1∶ 1∶ 1∶ 1,而此刻是1∶ 3,那么 F1自交后本来的 9∶ 3∶ 3∶ 1 应是两种表现型,有可能是9∶ 7, 13∶ 3 或 15∶ 1。
2. (2018 ·北五校联考河)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 )、全雄株 (只有雄花 )和正常株 (雌花、雄花均有 )等不一样性别种类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图所示的实验。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 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_B_ ,此中纯合子占 1/9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 或 AaBB ,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 AaBB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 2∶ 1分析:选 B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所有是正常株, F 2的分别比靠近3∶10∶ 3,共 16 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第一对基因以A、a 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 表示,则F1正常株的基因型是 AaBb 。
由 F2的性状分别比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 3∶ 10∶ 3 可知,正常株是双显性(9) 和双隐性 (1) ,全雌株、全雄株为单显性(3),所以 F 2正常株的基因型有:AABB 、AABb 、 AaBB 、AaBb 、aabb,此中纯合子AABB 、 aabb占两份,故纯合子的比率为2÷10= 1/5;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 aaBB) 与正常株杂交,后辈性状分别比为1∶ 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 或 AaBB ;设全雌株为aaB_,实验一 F 1正常株AaBb 与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测交,子代为1AaBb( 正常株 )∶ 1aabb( 正常株 )∶ 1aaBb( 全雌株)∶ 1Aabb( 全雄株),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 2∶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动物体色形成的机理,体内未形成黑色素的均表现为白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的个体应该不是黑色个体
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色个体的概率是.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多种类型,如aaBbCC、AabbCc
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该育种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乙类型,则子代中含HV A
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丙类型,则子代中含HV A
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D.20种
1的合成,酶1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转变为红色素;基因能催化红色素转变成紫色素;基因C能控制酶3
色前体物转变为紫色素。
因此理论上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
的途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已知,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有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示分析已知B控制有色物质Ⅰ,E控制有色物质Ⅱ,A基因对基因B 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当A基因存在时,则不能合成有色物质Ⅰ,花色为白色。
(2)选取纯合的白色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蓝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 4 9,说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有色物质Ⅰ是蓝花,有色物质Ⅱ是紫花,同时也说明亲本蓝花的基因型是aaBBee,由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EE。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ee(白花):A_bbee(白花):aab_ee(蓝花):aabbee(白花)=9:3:3:1,即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蓝花=13:3,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移接(易位),让这株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 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基因组成应为图乙时,则配子组成为aABe、abe、ABe、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bbee(白花),即后代的白花为100%;植物的基因组成为图丙时产生的配子为aBe、Aabe、Be、A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Bbee(蓝花)、Aaabbee(白花)、aBbee(蓝花)、Aabbee(白花),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蓝花=1:1。
答案:(1)白色(2)蓝aabbEE和aaBBee(顺序不能颠倒)(3)白花∶蓝花=13∶3易位白花100%(白花∶蓝花∶紫花=1∶0∶0)白花∶蓝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