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峰《凄美的放手》课堂实录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f14e0701711cc7931b71609.png)
生: 美。 完 生 : 美。 优 生 : 观。 美
生 :建 锋 ”就 是 建 设 的 先锋 。 “ . 师 : 一 次 听 到这 么美 好 的 解 释 !谢 谢 ! 第
生 : … …
师 : 不 能说 说 带 “ ” 四个 字 词 语 ? 能 美 的
生 : 美无 缺 。 完
生 : 建锋 。 孙
师 :怂 恿 ) 带 领 同 学 们 喊 一 遍 。 ( 请
生: 姓孙 。 师: 知道 我 叫什 么 吗 ?
生 :摇 了摇 头 ) 知 道 。 ( 不
生: 孙建锋老师 。
Hale Waihona Puke 师 : 要 带 “ 师 ” 不 老 。
生 : 建锋 。 孙
师: 请你 到前 面来 , 拿着 这支粉笔 , 很快 就知道 我 叫
家 听一 听 , 吗 ? 好 生 :卖 火 柴 的小 女 孩 》 凄 美 的 。 《 是 师 : 个 金 发 、 眼 , 肤 白 皙 的 小 女 孩 , 大 年 夜 一 碧 皮 在 活 活 冻死 街 头 , 等 凄美 的故 事 啊 ! 何
师 : 欢猜谜语吗? 喜 生 : 兴奋 地 ) 欢 ! ( 喜
师 : 们 刚 刚 见 面 , 们 就 一 人 一 种 声 音 解 释 老 师 咱 你 的 名 字 , 且 让 我 产生 一 种 内在 的精 神 力 量 。如 果 说 孙 并 师 : 好 !这 就 看 出 了我们 平 时词 语 的积 累 。 很 师 : 时从课文 中 , 平 从课 外 读 物 中 , 朋 友 交 流 中 , 从
■孙 建锋
时 间 :0 9年 6月 20 地 点 : 东 东莞 广
师 : 欣赏 地 ) ( 瞧他 写字 多认 真 , 笔一 画 , 一 端端 正
孙建锋《凄美的放手》实录
![孙建锋《凄美的放手》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52dcc7cee06eff9aff80733.png)
孙建锋《凄美的放手》实录在教学中孙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一、导入课题师:刚才主持人向听课的老师们介绍了今天给你们上课的老师,姓什么?生:姓孙,孙建锋。
大声齐读“孙建锋”三遍。
师:你把课题念一念。
指一生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基本上能闻到一点凄美的感觉。
一起来,再来一遍,真会念书。
二、初读课文师:课前预习得怎么样?想听你们读书的声音,愿意站着读就站着读,愿意坐着读就坐着读。
生自由读课文生一个一个接着读课文。
生1读第一句,师:多么清晰的声音。
生2接读第一自然段,师:多了一个字,少了一个字,师打住,生再接读。
师再评:比较好,这么长的一段文字,基本正确流利。
生3接读第二自然段,师正音“眉睫”请再读这个词,评:真是好样的,从一开始的没读准到后来的读准了,这就是进步。
生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师:最后一个字音“——爱”,读得非常有情感。
生4读第二则故事,生5、生6、师正音:还有那么多孩子!消失在湍急的洪流中。
生7、生8接着读。
请了8位同学把两则小故事读完,师认真倾听,随机正音,点评,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来赞美和鼓励着学生。
师小结:你们的课前预习、读书是成功的,基本已读正确,流畅,有的还较有感情了。
三、研读第一则故事师:孩子们,看着课题,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再次有感情齐读课题。
师:放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个手上的动作。
再看放手,课文两个小故事,交代的是始于什么,不同的结果是什么?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生1:第一个故事是妻子莫莉亚丝在丈夫罗夫曼失足坠崖的瞬间毅然放手,和丈夫共同坠入万丈深谷。
师插点:从哪里放手,放手的结果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生2:第二个故事讲了董方保的妻子在洪水前从容从小树上放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
师插点:从哪里放手,放手的结果是什么?师:这两个女人,放手的结果是?生:死亡。
这个从课题哪一个词看出?生:凄美。
师:难道还有比放手之后的死亡更悲惨凄楚的吗?这样的事情不是凄惨的么?为什么又说是美的呢?放手的经过告诉我们,美在课文中,美在语言中,美在课文的文字里。
走近名师—孙建锋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走近名师—孙建锋老师课堂实录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6f3ae51d2af90242a895e560.png)
走近名师—孙建锋老师课堂实录精华《最大的麦穗》课堂实录师:古希腊堪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曾诞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位。
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大师,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
请打开课本,我们一同分享《最大的麦穗》带给我们的愉快的精神之旅。
(板书:“最大的麦穗”)我相信你们经过反复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约七八分钟后,学生自由练习把课文读了三遍。
)师:请大家推荐一位平时读书最棒的同学朗读课文。
(一位女同学毛遂自荐,面带微笑地站起来。
)师:你就是咱们班读书最棒的?!生:是呀!(她摇动着两条羊角辫,显得信心十足。
)师:你很有自信!现代人就需要充满自信,自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实力。
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生读课文1—5节,读得有声有色。
)师:课文的第6节将留给平时读书机会较少的同学朗读。
(“唰”地站起来五位同学)师;你们很诚实,也很勇敢。
表面上看来读书机会是老师给予的,实际上是自己争取的,希望你们珍惜自己争取的读书机会。
(站起来的学生都读得很投入,很卖力气。
)师:课文还剩最后一节,这次读书的机会还剩下一次,如果你愿意就请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一时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顿时,教室内书声琅琅。
)师:经过四遍读书的练习,你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些什么?(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画。
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之中。
)师:请你们自由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好吗?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
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师:体会得很准确。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师:好一个“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你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
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特级教师孙建锋经典课例回放与赏析 (1)
![特级教师孙建锋经典课例回放与赏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d0ea786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6.png)
特级教师孙建锋经典课例回放与赏析(一)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的课纵横自如、聚意点睛,凭借“跳出语文教语文”的前卫视野和“跳出教材用教材”的独到策略,教学中洋溢出“大气”和“创意”。
而依靠丰厚的文化底蕴、灵动的教育智慧和博大的专业人格,又让他的课在对话生成中尽显浓浓情意。
现在,就让我们“经典再回首”。
[经典之一]绿化孩子成长的季节21世纪是关爱生命的世纪,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须从生命成长的高度去关爱学生的发展。
教学《白鹭》一课时,孙老师鼓励每个学生倾诉自己的独特见解,发表自己的个性观点、体现自己的生命灵性。
请看师生对话式的交往片断:师:下面,请大家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咱们一会儿交流。
好吗?生:好!(学生自主研读并批注,约五分钟后,师生对话)生:“那雪白的羽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我觉得“此‘鹭’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白鹭长得太美了!我多么想看一眼真的白鹭啊!师:白鹭长得美,作者写得美,你评得也美。
生:老师,我发现这段话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读过。
师:是吗?在哪儿读过呢?生:前些日子,您推荐给我们的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其中有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郭沫若先生描写白鹭的脚这个语句可能就是从这儿转化来的。
师:你爱联想,善思考,活读书,读书活,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课文中,郭老巧于用古,化旧为新,值得学习!生:老师,我不同意“巧于用古,化旧为新”的说法。
袁枚说过:“诗有三偷——偷句、偷意、偷势。
我认为郭沫若先生的语句有“偷势”之嫌。
(生先是面面相觑,接着议论纷纷)师:我想谈一下“偷势”的个人见解。
当我们吟诵宋代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时,有谁会想到这是出自五代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继承、有创新。
凄美的放手稿件指导
![凄美的放手稿件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9bf1ab83c1ec5da51e270a6.png)
凄美的放手稿件指导1. 加急请出示学校语文六班级《凄美的放手》课文凄美的放手张丽钧1998年夏,中国嘉鱼。
洪水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董方保和他的妻子在急流中同时抓住了一棵小树。
他们都不会水,求生的天性使他们死死地抱住了那棵救命的小树。
洪水迅猛地往上涨,他们拼死地往上爬。
最终,幼嫩的树干再也无力承受两个人的分量,一点点朝水面弯下来,弯下来。
妻子安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还有那么多孩子等着你呢,多保重呵。
”还没等董方保反应过来,他的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紧握树干的双手,消逝在湍急的洪流中。
董方保哀思欲绝,但理智告知他,他不行以随她而去——他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他的生命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
——让我先走一步吧。
这是一个爱着丈夫所爱的女人最终的心音。
你可晓得,我多么不愿也不忍这么早就对你说出这诀别的话语。
别了,生我养我的土地;别了,生死相依的爱人。
带着我的一颗心好好活下去呵。
待到洪水退去的时候,请你肯定要领着我们的女儿小董钰来寻这棵树,告知她,妈妈已经怎样地紧握;更要告知她,妈妈又是怎样浅笑着放手。
2. 请贴出学校六班级语文《凄美的放手》课文爱上我是一个错,苦痛像无休止的反复段落,你我是剧本里平行的线索,命运没有支配我们相见的结果,感人的情节不经意间已错过,请落下无法悲伤的帷幕,把伤心的泪水交给清风诉说。
爱上我是一个错,苦恼像潮水一样起起落落,人生路上我们是相向的船舶,没有我们共同驶向的湖泊,纵横的道叉错乱我们的眼波,请唤回天空留恋的白鹤,把迷茫的心绪交给浪花朵朵。
爱上我是一个错,煎熬捆着我们像牢牢的绳索,人生路上你要珍惜的太多,为什么陷进情海不能摆脱,没有我你的秋天也会有硕果,忘了我吧不要蹉跎岁月,凄美的放手救你出旋涡。
当爱已随风放弃不是错,是理智的选择挽救你我,当爱成往事回忆飘散在风雪,不要再痴痴等候苦苦求索,请放飞你心情的白鸽,衔来春天芳香的花朵,为你唱响一首祝愿的歌。
最新窦桂梅、孙建锋、王崧舟的结课“煽情案例-word文档
![最新窦桂梅、孙建锋、王崧舟的结课“煽情案例-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840f62eeff9aef8941e069a.png)
窦桂梅、孙建锋、王崧舟的结课“煽情案例年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在特级教师的课堂上,不仅教学全程都充满着“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的气氛,即使在“结课”(或称收尾)阶段,仍常常以“余情未了”的亮色,令人感到“情韵在胸、绕梁不散”。
[案例一]:激情再燃烧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
甚至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语文素养即是人的素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一堂“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
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研读后,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朗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学生再读)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
(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生:(一个个凝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话)师:想读就读吧!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
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得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掌声结束教学)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
刘真开发区第二中学初中语文人教版《逆风的碟》课堂实录
![刘真开发区第二中学初中语文人教版《逆风的碟》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268ffe44693daef5ef73ddc.png)
《逆风的蝶》课堂实录执教人:刘真课前播放《两只蝴蝶》大屏幕显示: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尽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等到秋风尽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教师板书“逆风的蝶、金波《乌丢丢的奇遇》”师:上课!生(起立):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大家熟不熟悉?生:熟悉。
师:这是谁的一首歌?生:庞龙。
师:看来大家的涉猎很广!这是庞龙的《两只蝴蝶》!曾经这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因为它唯美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让这只蝴蝶飞入了多少人的心里。
今天也有一只别样的蝴蝶飞入我们的视野,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作品,去看一看这只《逆风的蝶》。
大屏幕显示:《逆风的蝶》师:《逆风的蝶》选自金波先生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在童话中,乌丢丢和吟老为了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奇遇,今天,他们又遇到了一只逆风飞翔的蝴蝶,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好,请同学们来看文本,想一想,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把这个故事复述以下。
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意见,然后请小组代表来说说!(生讨论交流)(教师拍掌两下,学生停止讨论)师:同学们,我看同学们在下面交流的很认真,讨论得很热烈,我请小组的代表来复述一下。
生1:乌丢丢和吟老在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途中遇到了一只逆风飞翔的蝴蝶。
这只蝴蝶在一直勇敢的寻找他的蔷薇花,在途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最终还是被狂风刮死了。
但他的灵魂还是执著的去寻找蔷薇花。
师:你复述得很好,但有一个词用的不是很好“被狂风刮死”生笑师:我们可以改一下,被狂风卷入——生齐答:河中师:再请一个同学生2:吟老和乌丢丢在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途中遇到了一只为了以蔷薇花相见而逆风飞翔的蝴蝶,在途中,蝴蝶遇到了孤独的挂在树梢上的比翼燕,比翼燕使蝴蝶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可是狂风最终将蝴蝶卷入了大海,可是蝴蝶的灵魂依然去寻找他的蔷薇花。
师:你读的很仔细!请坐生3:乌丢丢和吟老在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途中遇到了一只逆风飞翔的蝴蝶。
从《凄美的放手》谜教师自选课文
![从《凄美的放手》谜教师自选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89a3fce009581b6bd9ebe0.png)
马英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孙建峰老师自编的《凄美的放手》是一篇不太恰当的课文,存在美化死亡、性别角色误导等问题。
自选课文要注意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要按照定篇、用件、例文、样本等不同类型来用好这些文章。
关键词:孙建峰《凄美的放手》自选课文《凄美的放手》是特级教师孙建锋于2006年改编自张丽钧散文《读懂了女人,也就明白了世界》的一篇课文,选取六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公开课上完后引起很大反响,课堂实录在当年发表于《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后孙老师在广东又上了一次,实录发表于《江西教育》。
课堂上孙老师可谓激情满怀,循循善诱,努力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述的那个纯美的真爱境界,课堂结束,不少学生流下泪水,师为他们一一擦去泪痕[1]。
而因特网上关于这节课的争论也一度沸沸扬扬,赞同者认为该课文体现了教师可贵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效仿;否定者认为《凄美的放手》主题过于沉重、复
马英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孙建峰老师自编的《凄美的放手》是一篇不太恰当的课文,存在美化死亡、性别角色误导等问题。
情到深处,泪自流——《凄美的放手》课堂实录精彩片断
![情到深处,泪自流——《凄美的放手》课堂实录精彩片断](https://img.taocdn.com/s3/m/c3271b7b01f69e314332942e.png)
9 ( 币:松开手 , 中的粉 笔随 之 手 落地 )放 手” “ 不就 是一个 简单 的 、
普 通的、 常的动作 吗? 为什 么说 平
然 ”春风送暖”春意 正浓 ”春色满 “ “ “ 园“春回大地” “ 等丰富多彩的词语。 3作文评 改要 求 以鼓励 为 主 , .
文 内容
《 美的 放 手 》 孙 建 锋 老 师 的 自编教 材 . 编 自著 名 作 家 张 凄 是 改
丽钧 的 《 懂 女 人 . 就 明 白 了世 界 》 讲 述 了两 个女 人 “ 手 ” 故 读 也 , 放 的
师应 启发 学 生 根据 自己 的认 识 和 体
验, 对同一事物从 不同角度确 立作
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 写“ , 牛” 可以写
小牛犊 的可爱 , 可以写牛 的埋头 也 苦 干精神 , 还可 教
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表达 需要 , 灵活
地谋篇布局 , 以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
事。故事一 : 美国加 州攀岩俱 乐部 的 罗夫 曼在 攀岩时不慎失足 , 位
于他 下 方 的 妻 子 莫 莉 亚 丝毅 然 脱 离 了崖 壁 . 出双 手 搂 接 住 了 罗 伸 夫 曼. 两人 紧 肾依 偎 . 同 坠入 深 谷 。 故 事 二 :9 8 , 国 嘉 鱼 县 共 19 年 中
师 :盈盈 一水 问 ,脉 脉 不得 “ 语 。” 无情的天河隔开 了这对如胶
造力” 的发展。 师要鼓励学生在互 教
改时独立思考, 出不 同意见 , 提 展开
争论 。 Z
似漆 的佳侣 , 他们是凄苦 的。
生 : 山伯 与祝 英 台 。 梁
生 :爽快地 ) ( 那好 !我来背背 李清照的《 声声慢》 。
照, 自从 她 的 丈 夫 去 世 后 , 所 写 她
对话,让生命在场——我教《凄美的放手》
![对话,让生命在场——我教《凄美的放手》](https://img.taocdn.com/s3/m/c7aae327ed630b1c59eeb549.png)
o 教学案例
对 话 ,让 生命 在 场
一 一
我教 《 美的放 手 》 凄
口
林 睿
《凄 美 的 放 手 》 美 丽 的 爱 ,读 罢 ,有 一 种 ,
要 给学生上这一 课 的冲动 。于是在 一个 晴 朗而 又有 些 湿润的早 晨给学生 印发 了文 章 。 没有让学生预 习 ,就 这样 ,我们 的课 开始 了。
小手慢 慢举起 。 “ 好 的 同学 , 自己 在 心 里 读 读 ,想 怎 样 向 写
亡 是 无 情 的 , 爱 却 可 以 创 造 出 一 切 美 好 的 事
物 … … ” (毛 丰 )
其他 同学 表 达你 的观点 。 ”
又 一会 ,学 生 终 于完 成 了 。
我们 的交流 开始 了。
鹏 )
“ 莉 亚丝 对丈 夫 的 爱是 无 与 伦 比 的 !”( 莫 建
隆 )
“ 莉亚 丝 救起 了一 个 字一 一 爱 !”( 莫 翠榕 ) “‘ 然 ’、 ‘ ’ ‘ 确 地 搂 接 住 ’, 毅 伸 、 准
这 几 个 词 使 我 体 会 到 :爱 催 促 着 莫 莉 亚 丝 这 样 做 … …如 果没有 爱 ,世 界将 变成 可怕 的冰窖 ……死
“ 们认 为呢 ? “ 你
“ 日里 蚊 子 很 多 ,我 身 上 起 了小 疙 瘩 ,妈 夏
妈 为我 挠 痒 痒 ,一 直 到 我 睡 着 了为 止 。 ”
“ 患绝 症 的盲 童 小欣 月想 看天 安 门广 场 的升 身
心去读 的。让 孩子 同文字 亲密接 触 ,这是 品的第一
步。
“ .可 以让 人 做 出 意 想 不 到 的 举 动 。 ( 爱 ” 艳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doc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6c8c6e5022aaea988f0f8b.png)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准备】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
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学生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
(这个游戏是网站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 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学生按老师所点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c d e f g a b do re mi fa sol la si 2、课件展示g 大调的音阶表, 让学生对比这两条音阶有什么区别?然后再熟悉g大调的唱名位置。
do re mi fa sol la si 3、播放flash键盘,对照键盘讲解c大调与g大调的音高位置,鼠标点击琴键可发出声音来。
三、情境式的学唱歌曲(一)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1、初步听赏歌曲师:刚才同学们玩了游戏也唱了c 大调和g大调的音阶,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听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媒体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完这首歌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初听作品时感受:例如,歌曲讲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和动物在地球村是否应该平等?音乐是怎样表达人们对救鹤女孩的眷恋之情?教师小结:《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婉转的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4b3693c2e3f5727a5e962f0.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课堂实录庄素凤课前五分钟老师:你觉得什么是美的?学生:人美,景美,心灵美,诗美,画美,老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人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有什么方式把这些美留住?生:写成诗歌画成画,用笔和纸记录下来,用心记住它的美,用相机把这些美照下来。
师:拍过照吗?拍照发朋友圈,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旅游,拍照发朋友圈,前两天他就拍了这张照片?漂亮吗?他不仅拍了照片,还说了一句话,你猜猜他会说什么?生:这是多么美的池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知道我朋友怎么说吗?——哇,这荷塘全是花?我的朋友说得怎么样?生:不怎么样师:我们生活中需要这样的朋友,说话直白、易懂,与此同时,也要这样的朋友丰富我们的人生和积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们的朋友席慕蓉还这样写道:“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我就看见现在的你们,脸上的笑容充满着期待,打开这扇美的门,一定离不开这把钥匙——“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我们就用这把钥匙开启今天的语文学习好吗?正式上课——老师好师: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短诗三首,齐读课题诗有短就有长,今天我们学的是短诗,师范写“繁”字,邀请学生在星星卡的田字格中写一个繁字。
(注意写字姿势)在星前面加上“繁”,这星星的数量不仅多且密,一首诗的题目就是一幅画,你的面前是繁星点点的画面,带着这个画面来读课题——繁星。
诗的题目后面还跟着一串数字——繁星(其一)这首繁星是一本诗集,是冰心奶奶为你们而创作的一本诗集,介绍繁星和冰心背景。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每首诗读两遍,就坐好。
生读。
请同学们起立朗读。
啊的变音——大海啊——大海呀!母亲啊——母亲哪!把这两句话放到诗中能读好吗?——师生合作读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一会儿,请同学读,负责朗朗上口,我们听,负责感受诗歌的悦耳动听。
感受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
![感受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382369010c22590102029de3.png)
感受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感受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摘要: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性与开放性,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而担任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扶持者的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激励性评价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课堂评价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宗旨。
关键词:小语教法课堂评价激励机制和谐发展口语表达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口语。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自己精湛的语言评价艺术,创设教育教学氛围。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往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不错”、“很好”、“再想想”、“你能比她还好”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
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用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反映变得淡漠,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情况在初上讲台的新教师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自身评价语言的匮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有多种想法,这其中水平自然有高有低,但我们实习时往往并不会就其进行必要的评价,只是会说“嗯,回答得不错。
”“还有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还有其他意见吗?”等等类似的话语,但深入地想一想,如果教师能够就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评价,效果则要好得多,但我们往往缺乏这样的评价思维。
我认为,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具有魅力。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732bbabe23482fb5da4c89.png)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导入:师: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作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
一位扛着行李的重生,看见一位穿新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协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
老头容许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
〞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
〞那位先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3天后的开学仪式上,这位先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点击图片〕这是往年的教员节温家宝总理到医院探望他的一幅照片,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
这就是现年已92岁高龄却仍矢志不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迷信院院士季羡林。
明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喜剧»〔点击出现课题——以后湖为背景图〕下面请同窗们速读课一遍,谈一下在字词句方面的发现或收获。
〔先生读课文,教员巡视,了解阅读状况以及阅读习气,为待会儿的交流作预备。
〕先生:我觉得本文的言语十分的精练——象课文的第一句话〝出家门,向右转,只要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
〞就十分繁复、亲切。
先生:我觉得本文的言语十分的优美——课文中用了很多并列性的句子,比如〝一面傍山,一面靠湖;林中小鸟,枝头鸣蝉;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使懦者立怯者强;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都划一优美富有神韵。
先生:我发现本文中好象运用了不少白话词汇——如〝足征、漠然、潋滟、诛伐、疾趋、焉知、愚氓、奈何〞等。
师:你觉得这些词的运用对本文的言语有什么影响?生:使本文的言语愈加精练优美。
师:不是还有点——俗气?生:嗯师:我们能了解这些词的大体意思吗?谁来说一下?生:足征——就是〝足以征明〞意思。
生: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生:诛伐——在这里是〝砍伐〞的意思。
生:疾趋——快走。
焉知——哪里知道奈何——怎样办生:我在读课文的时分,有好几处让我想起了许多诗句——比如:在读到〝绿叶接天,红荷映日〞时我想起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feb44d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0.png)
心与心对话,情与情交融——《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
孙建锋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时间:2009年6月地点:广东东莞[课堂实录]师:孩子们,下午好!生:老师好!师:主持人刚刚介绍过我,注意听的同学一定知道我姓什么?生:姓孙。
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摇了摇头)不知道。
师:请你到前面来,拿着这支粉笔,很快就知道我叫什么了。
先写一个“孙”字,子、小,孙。
【总页数】8页(P19-26)
【作者】孙建锋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浅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J], 陶斐
2.情到深处,泪自流——《凄美的放手》教学实录 [J], 孙建锋;高林生
3.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让心中的星星闪光 [J], 何筱丹
4.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J], 陶斐
5.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浅谈中学生心理压力 [J], 何连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锦瑟》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锦瑟》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cf1aece50b4c2e3f572763dd.png)
《锦瑟》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锦瑟》教学实录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班级:高一(7)班教学思路:谜一样的诗,诗一样的谜,诵诗,解诗,懂诗。
课前播放《青花瓷》,很不错,有意味的歌词,学生跟着唱,歌词如下作词:方文山作曲:周杰伦演唱:周杰伦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歌星唱的时候,有一个经常性动作,就是他往往把话筒朝我们观众这里一放,让我们一起唱,唱哪一句?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生唱)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忘词了呗。
师:是真的吗?生:是歌词的高潮部分,大家都会唱,生:是最能突出歌曲内容的经典部分。
能营造演唱热烈的气氛。
师:场面很hign,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在突出哪个字?生:等师:等是每个人都曾经有的故事,等是一种很美妙的期盼。
这首歌仅仅是写青花瓷吗?生:不是,里面有故事,有女子的故事(生自由谈论其中隐含的故事,江南的女子有些凄美的故事)师:看来,青花瓷是有故事的,在1000多年前,被称为唐代的忧郁王子的晚唐诗人李商隐面对一种很熟悉的乐器,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谜一样的诗生:锦瑟师:锦瑟和青花瓷都是美丽的物体,青花瓷在强调等,锦瑟强调哪个词?生:思生:忆师:其实两个词的意思都差不多,那这是一首写回忆和思念的诗,思念和回忆总是美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些柔软的部分,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像蛇一样缠绕着我们,引发我们的思绪。
师:这首诗的你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生:慢慢的,稍显沉重师:生活中有太多不能承受之重。
你懂的。
生:带着对往事的迷惘和伤痛情感来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建峰《凄美的放手》课堂实录师:刚才主持人向听课的老师们介绍了今天给你们上课的老师,姓什么?生:姓孙,孙建锋。
大声齐读“孙建锋”三遍。
师:你把课题念一念。
指一生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基本上能闻到一点凄美的感觉。
一起来,再来一遍,真会念书。
二、初读课文师:课前预习得怎么样?想听你们读书的声音,愿意站着读就站着读,愿意坐着读就坐着读。
生自由读课文生一个一个接着读课文。
生1读第一句,师:多么清晰的声音。
生2接读第一自然段,师:多了一个字,少了一个字,师打住,生再接读。
师再评:比较好,这么长的一段文字,基本正确流利。
生3接读第二自然段,师正音“眉睫”请再读这个词,评:真是好样的,从一开始的没读准到后来的读准了,这就是进步。
生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师:最后一个字音“——爱”,读得非常有情感。
生4读第二则故事,生5、生6、师正音:还有那么多孩子!消失在湍急的洪流中。
生7、生8接着读。
请了8位同学把两则小故事读完,师认真倾听,随机正音,点评,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来赞美和鼓励着学生。
师小结:你们的课前预习、读书是成功的,基本已读正确,流畅,有的还较有感情了。
三、研读第一则故事师:孩子们,看着课题,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再次有感情齐读课题。
师:放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个手上的动作。
再看放手,课文两个小故事,交代的是始于什么,不同的结果是什么?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生1:第一个故事是妻子莫莉亚丝在丈夫罗夫曼失足坠崖的瞬间毅然放手,和丈夫共同坠入万丈深谷。
师插点:从哪里放手,放手的结果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生2:第二个故事讲了董方保的妻子在洪水前从容从小树上放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
师插点:从哪里放手,放手的结果是什么?师:这两个女人,放手的结果是?生:死亡。
这个从课题哪一个词看出?生:凄美。
师:难道还有比放手之后的死亡更悲惨凄楚的吗?这样的事情不是凄惨的么?为什么又说是美的呢?放手的经过告诉我们,美在课文中,美在语言中,美在课文的文字里。
师:让我们用金子般的心,灵动的心,去体悟字里行间蕴藏的美。
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前面来和老师合作念书。
请你来!你叫什么名字?愿我们的合作成功。
念课题,“凄美的放手”,落在哪一个字上,来一遍,有了自己的感觉,再来一遍。
师范念课题,再来一遍,一起来。
师:像唱歌一样,念书一开始也要找准基调。
再来一遍,好,再来齐念。
我们注意用心感悟美在哪里,美在眼里,美在心中。
读!生读第一二句,师: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交代的是——(生:时间);美国加州攀岩俱乐部,交代的是——(生:地点);罗夫曼和妻子莫莉亚丝,交代的是——(生:人物);同时攀岩,(生:事情)。
师:交代一件事情,离不开什么?生:四要素。
师:哪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作者什么都没有说,文章也什么都没有说,是你说的。
你已经看懂了。
第一二句话,我们再来读一遍,一起来。
生读第三句,师:风景,杭州有没有风景?让我们来分享杭州的风景。
生:西湖、雷锋塔……师:你对它们有什么感受?生:喜欢。
师:能被人看作风景都是——生:美的东西。
普普通通的两个人,一天到晚在一起过日子的男女两个,妻子看他像风景,套用刚才这位同学的话,表明了是对丈夫的——生:喜欢。
师接:表明了妻子对丈夫的爱,更好。
包含了妻子对丈夫的欣赏、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这句话:“罗夫曼的攀岩速度比妻子快一些,他很快就成了供莫莉亚丝仰视的风景。
”师:孩子们,再来体会一下,一个妻子充满了对丈夫的爱,她没有直白的感动,而是说,他就是我眼里的一道风景。
再来读这句话,请女生读这句话,师:我相信你已经懂了这句话。
再请另一男生读,再齐读。
生读第四句,“没有任何防护,他们是岩壁上会呼吸的岩石。
”师:他们是岩石吗?他们分明是人啊?为什么说是岩石呢?你的看法是?生:他们在攀援,就像贴着石壁。
(很轻)师:你,声音很小,表达的意思已经到位,我愿意再听一遍。
生重新回答:他们在攀岩,就像岩石贴在上面。
师:这一个贴字,用得非常恰切。
在他放手之前,两个人是贴在崖壁上的,前提条件是两个人没有任何防护啊。
他们必须贴在上面,必须和岩石融为一体,才能抓得牢,才能攀得稳,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孩子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一句。
生读第五句“顶峰越来越近了,参观的人群情不自禁地雀跃欢呼起来。
”师:反衬了一笔,表达了的他们的攀岩技艺之高超之惊险,让围观的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让人兴奋不已。
让我们把这样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句。
生接读第六句“然而……”,师:拿出你的笔来圈一圈,边圈边读。
师:然而,这个故事发生了突变,刚才他们还攀得那么牢,攀得那么稳。
顷刻之间,“然而”他们失足了!这里用了三个“然”,你在他读得时候,故意把它点出来。
生连着读六七八句,师紧跟着读重点词。
师:突然一声惨叫!他失足了!正在攀岩的莫莉亚丝蓦然瞥见险象,毅然脱离了崖壁!(师情绪很高)师:多么有情感啊,三个有然的词,找到了吗?生:我们来看,突然一声惨叫!蓦然瞥见险象!毅然脱离了崖壁!这三个然,是瞬间发生的,是浑然一体的,是几秒钟之间就发生的事。
我们再来读一读,体味这三个带然的词。
生齐读这三句话。
师:几秒钟之前,他们还是岩壁上会呼吸的岩石,和岩壁贴在一起,和岩壁融为了一体。
转眼间,丈夫从岩壁上掉下来了,妻子的态度是毅然脱离崖壁。
这毅然,你把它去掉,可以换其他的词么?生:坚定的,毫不犹豫的,果断的,自然而然的,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
师:这,就是毅然。
这一毅然,就标志着她放手了。
这毅然一放手,就成了——生:就成了旷世经典。
生再读这句话“这瞬间发生的惨剧师:不光惊呆了围观的在场的每一个人,它将永远惊呆着每一个看见的人。
一起读!师:它也惊呆了在场所听到你念这句话的每一个人。
再读!师:你们真会念书啊!这瞬间发生的惨剧,惊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师深情诵读,生再齐读。
生接着读“莫莉亚丝那个漂亮的搂接动作”师:摄像师的镜头把它定格成了旷世经典。
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颗会感受的心灵也让它定格成了永久的经典,再读!齐读!师:镜头的定格,镜头的回放,画面的永恒,声音的常在,读——生:亲爱的,别做傻事!我们似乎听见罗夫曼在说。
师:你们听到了么?生:听到了。
师:听到了一个丈夫这么不理解妻子,你怎么这么傻啊!读——生齐读!师:可是莫莉亚丝怎么说的?生读:不要,不要推开我!这是莫莉亚丝的坚定的声音。
师:我们似乎听到了,莫莉亚丝坚定的声音。
读!。
这是莫莉亚丝的坚定的声音,读!这是一个十几岁的重新演绎的莫莉亚丝的坚定的声音。
读!好孩子!一起来!读!——(学生感情层层深入)生读“让我再陪你走一程。
”师:夫妻俩走向哪里?生:死亡!师:英雄所见略同。
走的是一条不归的死亡之路。
这样的路上也有人陪,也有人爱啊!生:让我再陪你走一程,让云擦着我们的眉睫,让风掠过我们的耳际。
师:看到云了么?感受到风了么?仿佛一个降落伞从天而降,飘然而下。
多么的从容,多么的淡定,多么的潇洒,多么的浪漫!再读一读!生齐读!生读:“从颠峰到谷底,我们的后半生多么的匆遽啊!”师:从颠峰到谷底,我们后半生的几十年转眼间就过完了,这就是课文中的——生:匆遽。
师:匆遽的意思就是?生:意思就是很快。
师:从颠峰到谷底,我们的后半生多么的匆遽啊。
读!生齐读!生读:“如果一切还来得及,我真愿意和你再重复一遍我们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
我们厮守着,啜饮千般欢爱,沐浴万种柔情……”师:如果一切还来得及,我真愿意重复一遍花前月下,我们俩公园里小溪边散步的情景;我真愿意重复一遍那床头枕边,我们呢喃甜蜜的话语;我真愿意重复一遍我们曾经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花前月下,缠缠绵绵。
那一幕又一幕的千般欢爱,万种柔情。
再读!生读师: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再读!师:一起读!师:可是现在——生:我们却在坠落坠落!哦,让我们师:这是唯一的动作了。
生:因为,我们生命的花就要在洁净的谷底灿然绽放了。
亲爱的,我知道根本无力救起你,我只是想救起那个字:——爱。
师:一双美丽的眼,一颗会思考的心,已经看到了已经听到了灿然的两朵花,殷红殷红的,灿然的绽放着的两朵生命之花,用她们的花蕊在虔诚吟咏,在轻轻地低语着。
读!师激情引读!“亲爱的,我无力救你,我只是想救起…爱‟”。
再读一遍!师:爱!让我们从心底里救起这个字!读!生齐读!师:一个女人从崖壁上毅然放手了,另一个女人将要从小树上放手了。
哪个同学愿意和我一起合作?勇敢地上来。
鼓掌!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掌声。
四、研读第二则故事换请另一男生上来和老师合作。
生读第一句,师:交代了——生:时间。
生读第二句,生:交代了时间,人物,事情。
师:作者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叙述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忘记了——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让我们一起读一二两句。
读!师:洪水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死的少的不止一个,但是像这样的画面,那波浪滔天,那不可一世,那扑面而来,那吞噬山河的洪水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他们——生读第三句,“……他们都不会水!”师:“都不会水,”这是致命的弱点。
师:和上一个故事一样,两个人临死前都有相同的动作,哪个词?(“抱”)怎么抱?(死死地抱)想象得到么?再请齐读。
再请生个别读,“死死地抱着”生读第四第五句,“洪水迅猛地往上涨,他们拼死地往上爬。
终于,幼嫩的树干再也无力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一点点朝水面弯下来,弯下来。
”师:这个弯下来是一棵小树弯曲的过程,也是小树让两个生命接近死亡的过程!你读得真好,再让我们欣赏一遍。
男生又读,读得很投入!师:好孩子,你在这里读,你们从后面看他读书的形态。
师蹲下,帮孩子持话筒。
让更多的孩子从后面欣赏他读书的姿态,聆听他读书的声音。
师:我觉得他读进去了,想象出画面来。
请生读妻子的话。
师:就像那平静的妻子,平静的画面,再来一遍。
生再读!师:刚刚还紧紧抱住的小树,现在却——师板书(看不清了啦)师小结:像上一个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作者只用了181个字。
把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写得催人泪下,让人难以忘怀。
看了这样的故事,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写文章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读!生接着往下读第二部分。
“董方保悲痛欲绝,但理智告诉他,他不可以随她而去——他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的生命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
”师:会念书会动脑筋的孩子一定知道,董方保爱谁?生:爱天使般的孩子!师:就是这样的爱,让我们再读一遍!齐读!生接着往下读“——让我先走一步吧。
这是一个爱着丈夫所爱的女人最后的心音。
你可知道,我多么不忍也不愿”师深情地:我不愿意走啊。
任何一个来到世界上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有一线希望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保全自己的生命。
他们夫妻俩也不例外,上文也告诉我们了洪水猛兽来的时候,他们尽管不会水,他们抓住了一棵救命的小树,死死地抱住了。
没错,转眼间,她说,我不愿意这么早了。
也许我们家刚刚盖了新房;也许我们家刚刚添了冰箱彩电;也许我们家那白发的老母要孝顺;那幼小的董钰要我们养育精心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