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子的构成19可用
4、1原子的构成课件

1856—1940 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 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葡萄干蛋糕模型
1911年,汤姆生学生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 模型。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卢瑟福的理论吸引了一位来自丹麦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尼· 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 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 结构学说。
(2)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分 而原子 不可分 。
你想象中的原子又是什么样的?
道尔顿原子理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十九世纪初提出来的。道尔顿原子论认为, 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单一的,独立的,不可被分割的.
1、填表: 原子种 类 H Mg Fe 核电荷 质子数 中子 数 数 1 12 26 1 12 26 0 12 30 电子 数 1 12 26 相对原子质 量 1 24 56
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 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 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 A.质子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假如“我”是卢瑟福,该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
透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 是否为实心球体?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少数带正电的α粒子发生方向上的偏转,极少
数带正电的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的构成是 否像乒乓球一样,内部完全是空的?
化学 原子的构成

化学原子的构成化学原子的构成化学原子的构成∙1初三化学知识点:原子定义2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概念3初三化学知识点:原子的形成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概念5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团概念6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与原子的优劣点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轻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不大但也存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重新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明确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科学实验并作依据,直至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苛的逻辑推论,在1803年明确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形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是一致的,分子就可以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维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等,都就是宏观现象,就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涌入后所整体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够维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质子:1个质子拎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1个电子拎1个单位负电荷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磁铁),而每个质子拎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成正比,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就是由居原子中心拎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形成,原子核又就是由质子和中子形成,质子拎正电,中子不磁铁;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成正比,但电性恰好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出电性。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与你共勉: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探索无止境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稿)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记住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课前预习1、说出水、铁是怎么构成的?2、原子的特点是什么?3、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课堂探究一、原子的构成[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70页和图4-1,1、说出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注意图中的图示、数据):原子虽小,但原子核更小,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包含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体积小。
2、归纳、概括出有关原子、原子核的构成3、阅读教材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对原子的构成你又有哪些新发现?学生分析、交流、归纳:从表中可以得出: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2、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表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4、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
即是: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原子显电性吗?(即原子带不带电?)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自主学习]请阅读71页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即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即2.657×10-26千克书写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2、(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2)相对原子质量的实质: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及原子质量的计量

交流共享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 只有少数被反弹回来?
如果你当时在场,发现了这一出乎意料的现象后, 你会怎么想呢?
绝大部分α粒子没有或遇到极小的阻力,而少 数α粒子遇到了较大的阻力。这种阻力来自质量较 大的原子核。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硫 铁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1 32 56
质子数
1 6 8 11 15 16 26
中子数 0 6 8 12 16 16 30
结论: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 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典例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典例2】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
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B )
A.1
B.3
C.4
D.7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3】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
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B )
A.32m
1个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10-26
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千克 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993千克
问题: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 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
人教版初三化学 第四章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第四章原子和分子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结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过程【引入】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索原子的构成。
【板书】课题1 原子的构成【过渡】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挂图】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学生观看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学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思考】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小结】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提问】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讲解】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
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过程大家要掌握。
【小结】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板书设计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 正电 ,电子带 负电 ,中子中立 不带电 。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 质子 和 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 )= 质子数(Z ) + 中子数(N ) ②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 6 ,质量数为 12 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 ±b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 原子核 及 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 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F :→F-:。
Na+与稀有气体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216个族分为7 个主族、7 个副族、1个第Ⅷ 族和1个0 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Ⅷ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
②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4.1第一课时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课件

变式训练2(2020吉林长春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 素种数 B.11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在元素周期表中114号元素的上一周期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2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
提示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应用其中的一项。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为电子层,有人把这种电子层模型比拟为洋葱式结构:
科学家预测第114号元素具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将它命名为“类铅”。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已知R原子有b个中子,R2+核外有a个电子。
变式训练3-2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2)族(纵列)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
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族(除H外):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情境链接】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给元素设计并建造了个新家— —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楼层上(同周期), 具有相似性质的一个家族(同族)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单元。你瞧,元素 们正在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呢!
3.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各电子层 排布的图示。 如N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原子的构成

Na和Na+具有不同的( D )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电子数 E、是同种元素
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B )
A、 Cl
B 、Na
C 、Mg
D、 O
X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离子,则该离子的符号应该是
1~8 呈周期性变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在同一列 ,同一族。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九年级P7页
质子 (+)
中子
核外电子 (-)
道尔顿、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是 近代化学的基石。但他们提出的观点是原子“绝对 不可再分”。
这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新的科学发现的 冲.187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 斯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荷的粒流— —“阴极射线”;1879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 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能被电场和磁场联合偏转的作 用,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即电荷与质量之比), 实验表明,不论电极用什么材料制成和在阴极射线 管中充以什么样的气体,生成带负电的粒子其荷质 比都是相同的,说明它是原子的共同组成部分,称 之为电子.
的练质习A子:r(数BP)目58页、m中(C5子、m数1(2B目) )有1 / 1什2 么关m(系B)?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 D.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
字的意义)
三、离子的形成
1、概念:带电的原子叫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客观规律;2、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情感目标: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通过了解我国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成绩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习难点】原子的构成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⑴分子是的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和,和分别构成和,和再分别构成和。
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该粒子也是中的最小粒子。
⑵分子和原子的和都很小,二者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而不可再分。
2、预习检查:原子很小,但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和。
原子内既带有电荷,也带有电荷,但两种电荷的相等,相反,因此,原子电性。
课内探究一、原子的构成:自主学习:1、原子的体积很小,你能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原子的“小”吗?2、这么小的原子是否就是实心的不可分割的球体呢?观察右图,你能看出原子的内部结构吗?3、居于原子中心部位的粒子是什么?你能形象的描述它与原子的大小关系吗?4、原子很小,但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你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很小”与“很大”?合作交流:1、分析表一中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附表一),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分析表二中2、3、4列数据(附表二),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精讲点拨:每个带电荷1、原子电荷每个带电荷2、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带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内数相等,也与核外数相等。
因此,原子。
3、在原子中:数== 数== 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数不同,核外的数也不同。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自主学习: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案例花都区大塘中学洪接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主要探究原子的构成(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课题的内容较为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而言,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会有比较大的困难,理论性比较强,在课题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具体的知识抽象化,让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参与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在教材图表基础上,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构成形象化,抽象问题生动化;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讲授的过程中,我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观看图象、思考讨论,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概念、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构成,认识“物质是可分的”辨证观点。
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这是一个学校层次教好的班级,学生普遍都很喜欢上化学,课堂探讨的气氛比较浓厚,一部分同学有作预习的习惯,能够带动和活跃课堂,他们爱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这节课的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初三(3)班的同学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能描述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电量和质量的关系。
(3)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2)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三维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种类的分类标准。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1、知识能力聚焦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并不意味着原子不能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分成原子,但任何一种原子并没有转变成其他的原子,它的种类和个数都保持不变,仅仅是各种原子重新组合成构成其他物质的微粒,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但科学实验证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不同的原子,原子核不同,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不同。
下面是对原子的构成的描述。
1、原子的构成原原子核:带正电荷,居于原子中间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绕核运动2、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很小,如果把原子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原子核相当于场中间的一个核桃。
原子核那么小,原子核还能否再分解出许多基本粒子?从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原子经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可被打破。
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就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
科学研究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等粒子构成的。
[易错档案]:在上一单元“分子、原子”课题学习中大家都熟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这一科学结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在化学反应中”。
但不能笼统地说原子不能再分,在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或小原子组合成大原子。
3、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子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质子的质量为:1.6726 *10-27;中子的质量为:1.6749 *10-27。
4、原子结构模型原子里有很大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说明]: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

讨论分析现象
理解 △了解科学家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 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
静听
观看模型认识原子 内部的结构 自由想像 分小组讨论汇报结 果 △通过模型, 化抽 象为直观, 帮助学 生用微粒的观点 初步认识原子结 构和物质的微粒 性。
边欣赏边与刚才的 想像对比 播放】flash 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 【投影】P70 图 4-1 大家通过观看 “原子的动画模型” 并结合 交流讨论 图 4-1,你对“原子的结构”是否有了一 个别发言,相互补 个更新的认识呢?谁能概括一下? 充,不断完善 (小结)
教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流
程
△设计意图
环 节 与时间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5min
教
师
学 生 活 动
思考举例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根据学生已有 的知识水平, 创设 情景, 激发学生的 探究欲望。 △初步建立原子 可分的观点
新课讲授 35min
(引入) 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 分的最小粒子, 如果抛开化学变化这一前 提,原子能否再分?根据你所了解的知 识, 有没有可以证实你说法的事实依据? 【播放】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成功爆 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 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 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探究原子的构成 [猜想] 以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为题, 请提出你的假设。
2.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 要贡献。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原子的构成 元素 离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还必须附加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
”中的数字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按照最外层电子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共价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纯净物是由同种或不同种组成的。
大多数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
少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氖气等。
还有少数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NaCl是由Na+和Cl-构成
氯、钠两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写出原子序数为1、6、8、11四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4.1第1课时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核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原子构造 元素周期表 核素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构造。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1.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造。
2.证据推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构造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原子构造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质量数(1)概念: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电子层(1)含义: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表示方法电子层数(n )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 KLMNOPQ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上下――→由低到高(1)电子一般总是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第n 层最多能容纳2n 2个电子。
(3)无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有8个(K 层只有2个),次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有18个。
1.原子、分子、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电中性微粒(分子或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X 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3)阴离子X 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2.1~18号元素原子构造的特殊关系特殊关系对应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N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Be、Al最外层有1个电子H、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He、Be、Mg1.R原子有b个中子,R2+核外有a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

34 8
知新
致用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 )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核外电子数为18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
,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道尔顿 汤姆孙 卢瑟福 玻尔
电子云
致用
C
B
A
A.54
B.56
C.58
D.137
02
考点二 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表示
导入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微小,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它们参与酶、核酸等 的代谢过程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氟、硒、碘、硅、 铁、铜、锰、锌、钴、钼、铬、镍、钒、锡。
序号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_硅___
____________
(2)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_硼___
__________
序号 (3) (4)
信息
续表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_钠___
___________
_氧___
__________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1 考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及规律 2 考点二 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1.知道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 素养 步深入的过程,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 2.能利用粒子结构图式(如结构示意图)描述粒子,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原子的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同步好题精练4-1-1原子结构、核素带讲解

第1课时 原子结构、核素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1.钼(Mo)是生命必需的元素,参与人体内硝酸盐的代谢,阻止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
下列关于10842Mo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中子数是66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8C .核外电子数是42D .质量数是108B【详解】A .10842Mo 的质量数为108,质子数为42,中子数为108-42=66,A 正确;B .10842Mo 的质子数为42,中子数为6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66-42=24,B 错误;C .10842Mo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42,C 正确;D .10842Mo 左上角的为质量数,数值为108,D 正确;答案选B 。
2.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4019M 、4020N 、4018X 、4019Q +、4020Y2+、4017Z -,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为(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B【分析】判断元素、同位素和核素时,要抓住各种微粒的本质区别,对于AZ X ,只要Z 相同,就是同种元素;Z 和A 均相同,是同种核素;Z 相同,A 不相同的互称同位素;Z 不相同的无论A 是否相同,均不是同种元素,更不能称为同位素。
【详解】质子数(Z)决定元素的种类,4019M 、4019Q +表示K 元素形成的微粒,4020N 、4020Y2+表示Ca 元素形成的微粒;4018X 表示Ar 原子,4017Z -表示Cl -离子,有4种元素种类,B 正确,答案为B 。
3.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 .OH -、H 2O 、F - B .NH 3、NH 4+、NH 2-C .H 3O +、NH 4+、NH 2-D .HCl 、F 2、H 2SD 【分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阳离子的电子数等于相应原子的质子数减去所带的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等于相应原子的质子数加上所带的电荷数,据此根据物质构成分析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 原 子 放 大 三 百 万 倍
复习旧知
1、什么是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什么是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汞原子
氧原子
一、原子结构的发展 史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 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 原子。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 质量之和
能力题
B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1.6749×10-27 kg 质子质量1/1836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几种原子的构成
0
碳
6
7
6
原子中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 相等 3、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4、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
卢瑟福原子模型(空心球)
波尔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几率说)
重温历史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著名的α粒 子的散射实验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的实验现象
α粒子带正电
1/8000
假如“我”是卢瑟福,该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
透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 是否为实心球体?
实验结论
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 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粒 子,该粒子体积很小 原子内部有带正电、体 积小但质量大的粒子
不足 :没有证明电子的存在.
一、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电性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 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 负电荷
质量
1.6726×10-27 kg
算一算
已知:
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 1.66×10-27 k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
请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计算:铁的相对 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66×10-27 kg
碳12的十二分
练习题
氢原子的质量 = 1.6726×10- 27 kg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并不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教材P71张青莲教授的资料
张青莲教授是我国科学 院院士,于1983年当选为国 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 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 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这是国际上第一次采用中国 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这不仅说明中国人的科学水 平有国际竞争能力,更重要 1908年7月- 2006年12 的是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B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3、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 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 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 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 52 差为 。
质子的相对质量是 1 中子的相对质量是 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的相对质量总和
+中子的相对质量总和
+电子的相对质量总和
=质子数×1+中子数×1+电子数×1/1836 ≈质子数×1+中子数×1
=质子数+中子数
填一填: 核外 核电 原子 电子 种类 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数 原子核
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知道: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不显电性)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 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某种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Ar) 2.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问题一:原子是否可 以再分? ……
庄子
一尺之棰( 木棍),日 如果将木棍一直分 取其半,万 下去,你认为可以分到 世不竭。 什么程度?
原子 就象太阳系 一样„„
原子 就象乒乓球 一样„„
重温历史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52
练一练:
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 钾四块金属,其中含有原子最少的金 属是( D )
A 钠 C 铝 23
27
B 镁 24 D 钾 39
4、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 子;⑥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微是 ;(2)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 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 (5)不显电性的微粒是 ; (6) 质量最小的微粒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微粒是 ;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微粒 是 。
练习题
质子 在原子的组成中, 带正 电子 电, 带 负 电, 中子 不带 电, 电子 绕 着 原子核 做 高 速 运 动。 电子 占 据 原 子 的 绝 大 部 分 体 积, 原子核 集 中原 子 的 主 要 质 量 。
二、相对原子质量
几种原子的质量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铁 1个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10-26
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 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种类 氧原子
质子数 8
中子数 8
核外电子数 8
讨论:课本P72 习题2
参考答案:
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氧原子的原子核,居 于原子中心,8个电子在核外空间内作高速 的运动。
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8 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整个氧 原子不显电性。
= 1.6726×10- 27 kg÷ 1.66×10- 27 kg ≈ 1
碳12的十二分之 一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量
1.6726×10-27 kg 1.6749×10-27 kg 质子质量1/1836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1.66×10-27 kg
m(质子)≈ m(中子) ≈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以碳原子为例描述原子的构成
构成碳原子的粒子有6个质子,6个中 子和6个电子。其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 成了原子核作为原子的中心,而6个电子 在核外一定空间内绕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电 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 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 性。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
练一练
1、填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1
12
镁
铁
12 26
0 12
30
26
1 12 26
1
24
56
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 A、16g B、16 C、2.657×10-26kg
D、16kg
3、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 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子 数为 114 ,中子数为 175 ,核外电子数为 114 。
观察几种原子的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kg 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 kg 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 kg 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约为:9.288×10-26 kg 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88 kg
相对原 子质量
4
氦 钾 铝
2 20 13 19 13
27
填一填: 核外 核电 原子 电子 种类 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数 原子核 相对原 子质量
4 39 27
氦 钾 铝
2 19 13
2 19 13
2 20 14
2 19 13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 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 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 质量都相同。请你指出道尔顿原子学说中与现代 科学实验证明的事实不相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