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8高考备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五篇】

2018高考备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读:本文2018高考备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离子共存问题小结一.“无色透明”条件型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
如Ag+与Cl-、Br-、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Ba2+、CO32-B.Ag+、I-、K+、NO3-C.K+、OH-、Cl-、Na+D.Fe3+、Cl-、NO3-、Na+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答案为C项。
二.“酸性”条件型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2018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二】高中化学金属物知识点总结1、低价态的还原性:6feo+o2===2fe3o4feo+4hno3===fe(no3)3+no2+2h2o2、氧化性:na2o2+2na===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fe3o4+4h2===3fe+4h2o3、与水的作用: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bao2+h2so4(稀)===baso4+h2o2)mgo+h2o===mg(oh)2 (缓慢反应)【三】高考化学知识点溶液计算公式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公式二:溶液的稀释与浓缩m浓a%浓=m稀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公式三: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公式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四】高考化学俗名必背知识点1.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2.小苏打:NaHCO33.大苏打:Na2S2O34.石膏(生石膏):CaSO4.2H2O5.熟石膏:2CaSO4·H2O6.莹石:CaF27.重晶石:BaSO4(无毒)8.碳铵:NH4HCO39.石灰石、大理石:CaCO3 10.生石灰:CaO 11.食盐:NaCl 12.熟石灰、消石灰:Ca(OH)2 13.芒硝:Na2SO4·10H2O(缓泻剂) 1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15.绿矾FaSO4·7H2O 16.干冰:CO2 17.明矾:KAl(SO4)2·12H2O 18.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 19.泻盐:MgSO4·7H2O 20.胆矾、蓝矾:CuSO4·5H2O 21.双氧水:H2O2 22.硅石、石英:SiO2 2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24.铁红、铁矿:Fe2O3 25.磁铁矿:Fe3O4 26.酒精、乙醇:C2H5OH 27.甘油、丙三醇:C3H8O3 28.葡萄糖:C6H12O6 29.果糖:C6H12O6 30.草酸:乙二酸HOOC—COOH(能使蓝墨水褪色,呈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如下: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2018最新最全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氧化物⎩⎪⎪⎨⎪⎪⎧按组成元素⎩⎪⎨⎪⎧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2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1)水煤气:CO、H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4)裂解气:以C2H4为主(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9)碱石灰:NaOH、CaO(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复习知识点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一、化学现象的先后顺序1.AgNO3与NH3·H2O: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2.NaOH与AlCl3: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3.HCl与NaAlO2: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4.Na2CO3与盐酸: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二、实验基本操作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2018高考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2018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整理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不能大量共存。
(2)有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Fe2+、Ag+、Al3+、、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生成。
如OH-、、PO43-、HPO42-、H2PO4-、F-、ClO-、、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2018年最全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品推荐】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18年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品)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基础巩固】一、俗名无机部分:干冰:CO2 双氧水:H2O2 尿素:CO(NH2) 2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泻盐:MgSO4·7H2O绿矾:FeSO4·7H2O 明矾:KAl (SO4)2·12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刚玉:Al2O3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赤铜矿:Cu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碳铵:NH4HCO3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2018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大总结.docx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教学2018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大总结2018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大总结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 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氧化物⎩⎪⎪⎨⎪⎪⎧按组成元素⎩⎪⎨⎪⎧金属氧化物:如K2O 、CaO 、Fe2O3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SO3、P2O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O2、SO3碱性氧化物:如Na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3O4、Na2O2、H2O2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1)水煤气:CO、H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4)裂解气:以C2H4为主(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9)碱石灰:NaOH、CaO(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2018年高考化学70个重要必考知识点总结

个重要必考知识点总结70年高考化学2018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五式)原子结构示意图(掌握一图、1 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六方程)式、最简式的正确书写。
)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③ :烯烃和环烷烃CH2 ②C6H6和C2H2:CH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2与二)或饱和一元酮(:饱和一元醛CnH2nO ④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CH2O;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2H4O)举一例:乙醛 (C4H8O2) 中无中子。
(1H)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3 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4 素开始。
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B、Ⅲ5 族中A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40K、18F与18O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6 40Ca 与A族中只有ⅦAⅦA~Ⅳ7. 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却是共价化合物AlCl3但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8 个电子的稳8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 。
)定结构和N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9 N2相反,因为P 形成叁键。
等铵盐却是离NH4NO3、NH4Cl但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10 子化合物。
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11 。
NaCl如存在。
CaC2、FeS2、Na2O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12 等是离子化合物。
是极性分子。
O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13 NaH价,如-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4 CaH2、等。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2018年化学高考知识点

2018年化学高考知识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化学这门学科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特别是在高考中,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受到考生们的重视。
在2018年的高考中,化学知识点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8年化学高考中的重点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及对应元素的基本性质在化学高考中,元素周期表是考生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性质。
考生们需要掌握元素的主要性质,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在化学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对物质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高考中将重点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和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考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化学键的类型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们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此外,化学平衡也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
考生们需要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如平衡常数、向前反应和向后反应的影响因素等。
4.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也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们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基本定义,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命名规则。
此外,考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的相关知识。
5.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作为近年来高考化学中的新考点,也不可忽视。
考生们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如烃类、醇类、羧酸、醛酮等。
还需要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如脱水、加氢、氧化等。
通过对以上五个重点知识点的学习,考生们可以在高考化学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实践也是高考中的重要环节。
考生们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018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1.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二、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高中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2018)

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1)常见物质的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总复习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双线桥: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 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 、Al 、Zn 、Fe 等;②、元素(如C 、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 、SO 2等还原剂: ③、元素(如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 、H 2S 等④、元素(如S 、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2SO 3、FeSO 4等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 、Si 等。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 配平 强弱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 氧化剂、还原剂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类型: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2O3、SiO2)中学常见的难溶物碱:Mg(OH)2、Al(OH)3、Cu(OH)2、Fe(OH)3生成难溶的物质:Cu2++OH-=Cu(OH)2↓盐:AgCl、AgBr、AgI、CaCO3、BaCO3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SO42-=Ag2SO4↓发生条件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32-=CaCO3↓+2OH-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2O、CH3COOH、H2CO3、NH3·H2O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2、SO2、NH3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H单位:一般采用KJ·mol-1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吸热反应△H>0,用“+”表示。
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 △H=-57.3KJ·mol-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mol-1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1atm可不注明;方程式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书写方法③、△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H对应,△H以KJ·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④、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的“+”或“-”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之间用“;”分开。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A+B=ABAB=A+BA+BC=C+ABAB+CD=AC+BD概念、特征、本质、分析表示方法、应用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本质、特点、分类、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②、符号:n 物质的量 ③、单位:摩尔、摩、符号mol④、1mol 任何粒子(分、原、离、电、质、中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⑤、、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
①、定义: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符号N A③、近似值:6.02×1023~基本概念 气体摩尔体积:②、符号:VmL·mol -1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②、符号:M ③、单位:g·mol -1或kg·mol -1④、若以g·mol -1为单位,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②、符号:c(B)mol·L -1 ①、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作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同温同压下:212121N N =n n =V V ②、推论: 同温同压下:212121Mr Mr =M M =ρρ 同温同体积下:212121N N =n n =P P Ⅰ、气体休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标况下:1-L •g 4.22Mr =mol•.4L 22M =)(ρ气体 A 气体对B 气体的相对密度:)B (M )A (M =)B (ρ)A (ρ=)B (D Ⅱ、摩尔质量M (或平均摩尔质量M —)M=22.4L ·mol -1×ρ,•••+)B (n +)A (n •••+)B (M •)B (n +)A (M •)A (n =M — M —=M(A)ф(A)+M(B)ф(B)+··· ф为体积分数。
③、运用: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物质的量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②、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 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 PV=nRT 或 RT Mm =PV (R=8.314J/mol ·K ) 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 换算式: 100%×S +100S = w w —1w •100=S 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M —1000d 1000cM =S )s +100(M s •ρ•1000=c 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ρ1000cM = w M w •ρ•1000=c 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溶液的配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
依据MVm =V n =c 来判断。
×N A A ⑤、溶液浓度换算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系及其它中子N(核素) 原子核 质子Z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决定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形式X)(A Z 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