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管理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发生的出血量超过500 ml的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是全球妇产科重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分娩后出血量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分娩后出血量超过1000 ml为产后大出血。
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输血。
输血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转输给患者来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和氧合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对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下面将详细介绍。
1.评估临床情况: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护理记录、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还需要评估出血的程度、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早期干预:要仔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积极纠正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
例如,立即拔除宫内异物,重新缝合撕裂的产科伤口,以及进行宫颈、宫体和阴道的缝合。
3.快速补液: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下降程度,以及出血的速度,可以采用快速补液的方法,如大容量输液,以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4.输血: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输血是一种常见且必要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输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和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
输血前要检查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和交叉试验,并进行输血前的常规预防性用药。
5.引流和清创:对于阴道内的大量积血,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将血液排出体外,减轻子宫内的压力,止血,并清创伤口。
6.使用止血药物:在输血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止血药物来帮助止血。
药物有多种选择,例如维生素K、血管加压抗利尿激素(如去氧肾上腺素和新茶碱)和抗纤维蛋白药物(如氨甲苯酸)等。
7.外科干预: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且患者的出血情况仍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外科干预,如诊断性腹腔或阴道手术,或者进行紧急子宫切除术。
8.康复和随访: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患者,在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康复和随访工作,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以预防再次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分级

一、引言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为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对产后出血进行分级处理。
二、分级标准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将产后出血分为三级:1. 一级预警: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
2. 二级预警:产后出血量在500-1500ml之间。
3. 三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ml,或虽未超过1500ml,但出现休克症状。
三、一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一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如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
6. 对症处理,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缝合产道裂伤、刮宫等。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四、二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加强监护,持续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面罩给氧,扩容加强监护。
5.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刮宫、缝合产道裂伤等。
6. 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纠正贫血。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五、三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
3. 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道管理。
4. 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合理时机切除子宫。
5. 纠正酸中毒,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6.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
7. 麻醉科、血液科、ICU等科室医师协助抢救。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六、总结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的分级处理,有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母婴健康。
各级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

目录
产后出血概述产后出血的输血治疗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原则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实践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案例分析
01
CHAPTER
产后出血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定义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产后出血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道损伤出血和胎盘因素出血。
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量
02
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量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调整输血方案。
预防输血并发症
03
输血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发热反应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
输血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精神状态和意识变化。
评估出血量
准确测量和估计产后出血量,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量。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产妇的血液状况和凝血功能。
在输血过程中,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出血情况
注意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如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输血方案。
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颜色、性状等,以判断止血效果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评估出血情况
输血后应预防感染,保持产妇的清洁卫生,对手术切口和插管部位进行护理,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和输血对产妇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和疏导,帮助产妇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1.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妇产科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妇女危及生命。
为了应对产后大量出血的紧急情况,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输血,并稳定患者病情。
本文将讨论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2. 输血指征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情况,需要明确输血的指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输血指征:•血容量不足: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产后出血导致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需要通过输血补充红细胞。
•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出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需要通过输血补充凝血因子。
3. 输血方案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以下是一般的输血方案:3.1 选择输血成分输血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单独输血某一成分或联合输血多种成分。
•红细胞:红细胞输血适用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以补充红细胞数量。
•血小板:血小板输血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以提高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包含多种凝血因子,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3.2 输血量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和出血情况,可以计算出需要输血的具体量。
通常,一单位红细胞输血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约 1 g/dL。
3.3 输血速度对于产后大量出血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输血速率。
一般来说,初始输血速率可设定为每小时10 mL/kg体重,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过快的输血速率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和充血,增加心血管负担。
3.4 监测和评估在进行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评估输血效果,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改善。
4. 注意事项在制定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注意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对输血的指征判断准确,同时避免对输血禁忌症的患者进行输血。
产后出血如何合理输血Microsoft Word 文档

产后出血如何合理输血1、输血指征:血红蛋白水平>100 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而血红蛋白水平<60 g/L几乎都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水平<70 g/L应考虑输血;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每输注两个单位红细胞悬液可使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约10 g/L)。
产科出血的特点:急性大出血,代偿能力强,拐点明显,从代偿可能突然发生失代偿,实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易发生DIC。
但产科出血具有可防控性,应该警惕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早期、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晶体扩容量受限,总扩容量受限;需积极输血提高携氧能力,维持高氧耗;当大量出血时,在输注红细胞同时需积极补充凝血因子防治DIC。
2、如何正确评估出血量病程早期Hb和HCT不能反应失血量,失血早期可正常。
失血量>20%,早期休克,常无症状;失血量>30%,明显休克,症状不明显;失血量>40%,重度休克,明显症状;产后出血因代偿能力强常被忽略,同时大量的科研结论均提示临床医生对出血量估计比实际出血量少估计30~50%,故建议超估。
大量输血指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或<24h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3、产后大输血的流程联系人员、建立通道、止血-—血液检测、输血—保持Hb>70g/L,Plt>75×109/L—保持PT/APTT,保持 Fib>1g/L、避免DIC。
止血复苏(hemostatic resuscitation)强调在大量输注红细胞时,早期、积极的输注血浆及血小板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无需等待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4、建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以1:1:1的比例输注。
即10单位红细胞悬液+1000ml新鲜冰冻血浆+1单位机采血小板。
5、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1)血小板计数:治疗目标是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l09/L以上。
产后出血的液体复苏及血容量管理

液体复苏—晶体补液
液体复苏—胶体复苏
液体复苏—血液复苏
液体复苏传统的液体复苏观念认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快速、 大量补液,短时间内恢复机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来保证机 体供血及供养,这种快速、大量的补液又被称之为极客液体复苏。
~10min
100ug
1.0g
2~3min
2~3min
维持 时间
静滴 维持
2h
2h 1h
3h
*缩宫素+欣母沛具有协同作用. **米索前列醇会导致非致命性高热,但很罕见。有证据证明,米索前列醇与其他种类促宫缩药物联合使用不能增加对产 后出血治疗的有效性,故不建议其与缩宫素联合使用.
护理评估
病史:高危因素 身心情况:各种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诊断性检查 腹部检查:子宫收缩情况 软产道检查:宫颈、阴道、会阴部 胎盘检查:完整性 实验室检查 出血量的估计
容量管理及液体复苏目标
• 首先目标:循环血容量的维持(组织灌注) • 第二目标:保持血氧携带能力,维持氧供与氧消耗的平衡 • 第三目标:恢复正常凝血状态和内环境(纠正可能存在的止血或
凝血障碍)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液体复苏—补液种类
液体复苏—晶体液
液体复苏—胶体液
输液复苏的步骤
• 首批扩容选用晶体液晶体补液,能预防或减少肾衰,改善休 克,预后
证心脑灌注,维持生命体征 • 休克代偿期:产妇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及呼吸可能是平稳的,
尿量正常
容量管理
• 良好的容量管理要求: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电解质正 常,酸碱平衡,内环境稳定,器官功能正常,纠正氧代谢紊乱。
• 1、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低灌注 • 2、避免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组织水肿
应急预案产后出血

一、背景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产后出血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产后出血应急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应急小组下设抢救组、护理组、物资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
三、应急预案1. 抢救组(1)发现产后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产妇吸氧、保暖、监测生命体征。
(3)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输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
(4)如发生失血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快速补液、升压、抗感染等。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稳定,及时报告上级医生。
2. 护理组(1)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出血量、宫缩情况等。
(2)做好心理护理,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情绪。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产妇的病情变化和抢救措施。
3. 物资保障组(1)储备充足的抢救药物、输血、止血用品等物资。
(2)确保急救设备完好,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等。
(3)定期检查、维护急救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信息联络组(1)及时向上级医生和相关部门报告产后出血情况。
(2)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和抢救措施。
(3)做好信息记录,为后续调查提供依据。
四、应急处理流程1. 产妇分娩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宫缩情况等。
2. 如发现产后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抢救组迅速进行抢救,护理组做好护理工作。
4. 物资保障组确保物资供应,信息联络组做好信息沟通。
5. 如病情稳定,及时报告上级医生。
6. 如病情恶化,立即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预案。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产后出血急救知识培训。
2. 定期组织产后出血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输血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通过模拟产后出血紧急输血场景,检验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应急处理流程的熟练度以及多学科协作的协同性。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00三、演练地点我院二楼产房四、演练对象产科、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手术室、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护理人员五、演练背景一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出现大量出血,需紧急输血。
六、演练内容1. 模拟情景:- 产妇,年龄25岁,孕1产0,妊娠期高血压,于08:30进入产房待产。
- 09:00,宫口开全,开始分娩。
- 09:30,胎儿顺利娩出,体重为3.5公斤。
- 09:40,胎盘娩出后,产妇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约500ml。
- 09:45,值班医师判断为产后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流程:- 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医师立即通知护士长,启动产后出血一级预警。
- 止血措施:护士迅速为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压迫止血,同时通知麻醉科进行麻醉准备。
- 输血准备:输血科接到通知后,立即准备血源,并与手术室沟通,做好输血准备。
-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 协助医生处理:护士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阴道检查、B超等,明确出血原因。
- 输血治疗:输血科将血液送至手术室,医生根据产妇出血量和血型进行输血治疗。
- 病情观察:护士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如出血量、生命体征等。
- 心理疏导: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
3. 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对参演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七、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 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等。
产后出血如何输血补液

产后出血如何输血补液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 ml,剖宫产时超过 1000 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产后急性失血与外科失血不同之处在于: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 30-50%。
当产妇出现容量不足的初期临床表现时,产妇出血量可能远大于其循环系统的欠缺容量,其凝血功能可能已近失代偿。
因此,孕期血容量增加并不代表产妇的急性失血耐受能力更强。
产后出血的病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以及全身性疾患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科出血通常因为子宫内腔创面大、孕期子宫血流丰富而表现为出血速度迅猛。
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液输血治疗,循环系统的功能将很快失代偿,甚至死亡;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输液输血治疗,患者也会发生相似的不良后果。
严重产后出血患者实施输血与输液治疗目标是:维持心脏射血功能;维持正常的体内循环容量、足够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内环境以及正常的凝血与子宫收缩止血功能。
如何输血?大多数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评估是低于实际出血量的。
当正常产妇失血 500-700 ml 时,94% 的产妇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常给人以假象而对失血量估计偏低。
为了提高紧急大量输血的及时性、安全性、有效性,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的成份血液制品规格、血液系统的代偿特点等,建立了适合急性失血救治的紧急输血治疗方案(ATPC),见表 1。
对于严重产后出血这类难以止血的进行性出血,我们需要更积极的输血治疗以避免机体失代偿。
因此,该方案建议: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 20% 即输注红细胞;超过 40% 即输注血浆,超过 80% 输注血小板,接近 150% 时输注冷沉淀。
治疗流程可以根据估计的失血量进行治疗以提高及时性,比如估计失血量超过 4000 ml,建议立即输入 5U 红细胞悬液,500 ml 血浆和 1 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当输血、输液治疗达到循环功能稳定、内环境正常、出血速度恢复正常等终点目标,即应终止该治疗方案,但治疗过程中不完全依赖检测结果。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手术结束后观察至少两小时
• 生命体征(监护仪、症状体征) • 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 • 阴道流血量(臀下至积血器) • 引流量(腹腔两根引流管,筋膜外、皮下可放置引流) • 子宫大小、质地评估(画轮廓,额头硬) • 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
• 床旁超声(宫腔积液,腹腔积液)
难治性产后出血失血量大
失血速度及失血量是反映 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失血速度>150ml/min 3h内出血量超过血容量50%
孕前体重10%,孕期体重7-8%
重症出血
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
死亡三角
失血量及速度决定患者转归
容量超负荷 血小板减少症 低钙血症 输入库存红细胞导致 缺氧 低体温 酸中毒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重组活化Ⅶ因子
• 在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无法有效止血且出血量较大并存 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考虑使 用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 由于临床研究证据不足而不推荐常规应用 • 可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 但不能替代或因此而推迟实施拯 救生命的措施,如栓塞术或手术。
• 何时输注红细胞尚无统一的指征 • 根据产妇出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如休克相关的生命 体征变化、止血情况和继续出血的风险、血红蛋白水 平等综合考虑来决定是否输注 • 血红蛋白水平>100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 • 而血红蛋白水平<60g/L几乎都需要输血 • 血红蛋白水平<70 g/L应考虑输血 • 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 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放宽指征 • 尽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80g/L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 大量输血方案
沈阳军区总医院妇产科 葛 静
什么是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用血管理制度

产科用血管理制度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需要输血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但由于妊娠期间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手术时的特殊情况,使得产科用血管理具有特殊性。
因此,建立并实施产科用血管理制度,是保障产科手术患者安全、提高用血合理性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措施。
二、目的1.规范产科用血行为,提高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减少输血风险,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3.优化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制度内容1.产科用血指征(1)产科手术中出血多,术中输血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产后出血严重,经积极止血治疗无效,需要输血维持患者生命。
(3)患者术前贫血严重,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预计较大。
(4)其他情况下确需输血的患者。
2.产科用血程序(1)术前评估:对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明确患者的用血指征和用血计划。
(2)术中使用:术中出现出血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及时给予输血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术后管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术后出血并监测输血反应。
3.产科用血安全控制(1)确保血液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用合格的血液制品,严格按照血液制品使用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2)做好输血前的筛查工作,避免输血因不合适的配血引起输血反应。
(3)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4)建立用血档案,记录患者用血情况,实时监测用血情况,总结经验,优化管理制度。
四、评估和监督1.建立产科用血管理团队,定期对用血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制定用血管理考核标准,对用血团队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用血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用血管理水平。
五、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产科用血管理培训,提高用血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2.开展用血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对用血的认识,增强用血安全意识。
六、总结产科用血管理是产科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并实施完善的产科用血管理制度对提高用血合理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产科大量输血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产科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大量失血,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为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大量输血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保障母婴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
2.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大量输血的应急处置能力。
3. 规范产科大量输血的操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产科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原因导致的母婴大量输血情况。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产科主任: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协调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工作。
2. 产科护士长:负责预案的具体执行,组织人员培训,确保预案的落实。
3. 产科医护人员:负责对母婴进行评估、救治、输血等工作。
4. 输血科:负责提供血液制品,确保血液质量。
5. 医务科:负责预案的监督、检查、考核及改进。
五、预案流程1. 母婴大量失血情况的识别(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
(2)对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的产妇,应立即判断为大量失血。
2. 报告与启动预案(1)医护人员发现产妇大量失血后,应立即向产科主任和护士长报告。
(2)产科主任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抢救。
3. 评估与救治(1)评估产妇的出血原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等。
(2)根据产妇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止血、输血、抗休克等。
4. 输血准备(1)医护人员根据产妇的出血量和血型,向输血科申请血液制品。
(2)输血科在收到申请后,应立即提供合格血液制品。
5. 输血操作(1)医护人员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输血操作。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6. 术后观察与护理(1)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做好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3)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产科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预案培训,掌握预案的操作流程。
产后出血应急输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产后出血应急输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产后出血应急输血的应急预案与流程在产科医疗中,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
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

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导读严重产后出血是一种通常需要紧急输血治疗的失血状态。
产后急性失血与外科失血不同之处在于: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加30% ~ 50%,产妇可耐受自然产后24小时出血500 ml或剖宫产后24小时出血1000 ml,产妇出血量可能远大于其循环系统的欠缺容量,因此,当产妇出现容量不足的初期临床表现时,其凝血功能可能己近失代偿。
严重产后出血患者实施输血与输液治疗目标依然是:在维持心脏射血功能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体内循环容量、足够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内环境以及正常的凝血与子宫收缩止血功能。
1、全血与成份血输注的选择理论上,输注新鲜全血更有利于在补充循环容量的同时维持血液功能成份的比例,避免发生稀释性凝血障碍。
但是现有的血液保存技术限制了新鲜全血的使用,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全血输注己逐渐被成份输血替代。
而成份血输注不恰当,大量出血与输血可能导致由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形成的死亡三角。
2、成份血输注的指征:二十、四十、八十原则血液系统的主要功能成份包括:运输氧气的红细胞、促进止血的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
急性失血时,不同血液成份对失血的代偿能力不同。
对于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5%需要补充红细胞,失血量超过50%需要通过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失血量超过100%时需要补充血小板,当失血量超过150%时需要通过输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和更多的凝血因子。
对于严重产后出血这类难以止血的进行性出血,需要更积极的输血治疗以避免机体失代偿,特别强调凝血因子的补充,因此建议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即输注红细胞;超过40%即输注血浆,超过80%输注血小板,接近150%时输注冷沉淀。
我们将失血量达到20% ,40% ,80%分别作为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阈值的积极输血原则称为“二十、四十、八十原则”,以帮助记忆。
3、成份血的输入量计算公式了解可获得的成份血制品的规格是计算输入量的前提。
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探讨

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探讨目的分析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在本院接受急诊输血、输液等对症治疗,总结其输血、输液管理体会。
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未出现死亡,输血量如表1所示,未出现大量输血而引发的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循环,俗称”死亡三角”。
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预后良好。
结论应规范管理产后出血的输液、输血等治疗措施,避免不合理输血而导致”死亡三角”,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标签:产科输血;产后出血;输液;血容量严重产后出血属于一种严重的失血状态,若不及时给予患者输血、输液,患者将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产后出血是一种急性失血,产妇可耐受一定的失血量,如刨宫产24h内出血1000ml,或阴道分娩24h内出血500ml,若失血超过产妇耐受量,产妇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导致失血量进一步增加,此时应迅速为产妇补充成分血或直接输血。
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诊输血、输液的管理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本组产妇均由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阴道裂伤原因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7±5.2)岁,平均孕次(2.3±1.2)次,其中经产妇40例,初产妇46例,阴道分娩56例,剖宫产30例。
1.2方法本次产妇均出现失代偿现象,因而要对产妇机体代偿超出部分的失血进行补充,采用输注成份血制品的形式进行补充。
以产妇血容量标准化(5000ml)进行计算,产妇红细胞输入量(U)为:(失血量-1000ml)/200ml,(失血量-2000ml)/200ml,其中1000ml为20%血容量;若使用冰冻血浆,输入量为:其中2000ml代表40%血容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们根据中国的成分血液制品规格,血液 系统的代偿特点以及上述推导的输血量 计 算公式,建立适合急性失血救治的紧急输 血治疗方案(ATPC)见表1
• 我们根据中国的成分血液制品规格,血液 系统的代偿特点以及上述推导的输血量 计 算公式,建立适合急性失血救治的紧急输 血治疗方案(ATPC)见表1
• ATPC可以指导临床医师与血库对所有紧急 输血患者实施救治。该表中间部分为详细 的输血治疗方案流程,左边部分罗列了与 失血量或失血比例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右 边部分罗列了输血治疗后的输血量总结, 总结的数量与前述的成分血输入量公式计 算的结果一致,因此容易理解和接受。
• ATPC适用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紧急输血治疗, 当输血、输液达到循环稳定、内环境正常、出血 速度恢复正常等终点目标,即终止该治疗方案, 但治疗过程中不完全依赖监测结果。通常实际输 入了与出血量可能相差甚远,因为输液治疗可能 导致血液稀释,输入的血液成分浓度相对稳定, 因此表1右边的总结数据主要作为不同血液成分输 注比例的评价,而不作为准确判断出血量的依据。 对于急诊入院需要紧急输血治疗的大量出血患者, 治疗流程可以根据估计失血量从表1相应的流程序 号启动治疗以提高及时性,比如估计失血量超过 4000ml,建议直接从相应的序号4开始,立即输 入5U红细胞悬液、500ml血浆和1个治疗量的血小 板。
• 冷沉定的输入通常在失血量接近150%血容 量,或者红细胞悬液的输入量接近150%血 容量时,冲击式输入1个治疗量 的冷沉定, 输入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的治疗量 为公式d:输入冷沉定 的治疗量 =红细胞输入U/30,即每输入来 自6000ml全血的30U红细胞悬液,输入1个 治疗量 的冷沉定,相当于10个U的冷沉定。 • 以上4个公式更适合用于确切知道失血量的 治疗后总结计算,而在输血、输液治疗过 程中,还需要更详细,安全、有效的流程 方案。
• 2、成分血输注的指征:二十、四十、八十原则 • 血液系统的主要功能成分包括:运输氧气的红细 胞、促进止血的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 原。急性失血时,不同血液成分对失血的代偿能 力不同。对于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失血量超 过50%需要通过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失血量 超过100%时需要补充血小板,当失血超过150% 时需要通过输注冷沉定补充纤维蛋白原和更多的 凝血因子。对于严重产后出血这类难以止血的进 行性出血,需要更积极的输血治疗以避免机体失 代偿,特别强调凝血因子的补充,因此建议失血 量超过血容量的20%即输注红细胞;超过40%即 输注血浆,超过80%输注血小板,接近150%时输 注 冷沉定。我们将失血量达到20%、40%、80% 分别作为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阈值的积极 输血原则称为“二十、四十、八十原则”,以帮 助记忆。
• 3、成分血的输入量计算公式 • 了解可获得的成分血制品的规格时计算输入量的 前提。中国将来源于200ml全血的血液制品定为 1U:1U红细胞悬液容量为120ml ,取自200ml全血; 100ml血浆容量取自200ml全血;1U血小板相当 于2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1个治疗量血小板 为10~12U,相当于2000~2400ml全血枕的血小板; 1U冷沉定相当于200ml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而 美国通常将来源于400ml全血的血液制品定为 1U,。。。1个治疗量血小板为6U,相当于 24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1U冷沉定相当于200ml 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由此可见,补充1000ml失 血,在美国需要2.5U(600ml)红细胞悬液和 2.5U(625ml)血浆。在中国则需要输入5U红细 胞悬液和500ml血浆。
• 为了提高紧急大量输血的及时性、安全性、有效 性,国外一些医疗机构建立了大量输血方案 (MTP),该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创伤外科和产科等 领域。MTP将各种血液成分组合成治疗包,放在 4°C的冷藏箱中运送到临床用血科室,在终止治 疗时可退回有效期内的血液制品,因此将验血、 合血、备血、取血、输血程序简化为送血、输血, 极大节约救治时间和血液制品。一些机构的MTP 按照全血成分将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容量比 为6:4:1,但是这种组合忽略了反复少量输入血 小板可能导致肺损伤。另一些美国机构的MTP的 治疗包中常规组合5U红细胞悬液和2U血浆,每2 个治疗包补充1个治疗量 的血小板,每3个治疗包 补充1U的冷沉定,该方案的血小板与冷沉定均是 冲击式补充,更符合血液系统的代偿特点。
• 为避免机体失代偿,超过机体代偿范围的 失血,应通过成分血制品输注以补足容量 及功能成分。基于不同血液成分的代偿特 点以及中国血液制品的规格,同时将患者 的血容量标准化估计为5000ml,可以推导 急性失血时红细胞输入量为计算公式a:红 细胞悬液的输入U=(失血量-20%血容量) /200ml=(失血量-1000ml)/200ml,输入 量包括血液回收输入的红细胞及异体红细 胞悬液;冰冻血浆的输入量为公式b:冰冻 血浆输入ml=(失血量-40%血容量)/2= (失血量-2000ml)/2
• 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 补充治疗时以冲击式输入更有助于止血, 且可避免避免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通 常在失血量达到80%容量,或红细胞的摄 入量达到80%血容量时冲击式输入1个治疗 量的血小板。据此得出血小板摄入量公式 为c;血小板的治疗量=红细胞输入U/20,即 每输入来自4000ml全血的20U的红细胞, 输入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 另外,人工合成VII因子在大量失血患者的 应用日益增加,强调早期使用,使用前最 好是正常体温,内环境正常且凝血因子、 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正常。
• 5、总结 • 面对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诊断与治疗的阶 梯目标是:维持心脏功能、血容量、血红 蛋白浓度、内环境以及凝血功能正常。临 床工作的思路包括全面的信息收集、相对 准确的判断、充分的危急患者的诊断治疗 准备、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以上四步工 作的循环往复,逐渐实现以上目标,为产 科医生的手术止血提供良好基础。
• ATPC适用于目标导向的序贯式紧急输血治疗, 当输血、输液达到循环稳定、内环境正常、出血 速度恢复正常等终点目标,即终止该治疗方案, 但治疗过程中不完全依赖监测结果。通常实际输 入了与出血量可能相差甚远,因为输液治疗可能 导致血液稀释,输入的血液成分浓度相对稳定, 因此表1右边的总结数据主要作为不同血液成分输 注比例的评价,而不作为准确判断出血量的依据。 对于急诊入院需要紧急输血治疗的大量出血患者, 治疗流程可以根据估计失血量从表1相应的流程序 号启动治疗以提高及时性,比如估计失血量超过 4000ml,建议直接从相应的序号4开始,立即输 入5U红细胞悬液、500ml血浆和1个治疗量的血小 板。
• 即使不能获得ATPC所需的所有血液制品,如果 能够清楚诊断和治疗的阶梯目标;在维持心脏射 血功能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体内循环容量足够 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内环境以及正常的凝血 与子宫收缩止血功能,可以尽量通过输注晶体液 维持相对正常的循环量和心功能。人工胶体液可 能损伤PLT功能,抑制纤维蛋白聚合,增加纤维 蛋白溶解活性,仅在紧急扩容时少量使用,必要 时应输入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即使不能获得 血小板后冷沉定,可通过输注红细胞或红细胞加 血浆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正常的循环容量、足 够的血红蛋白浓度,实现组织的良好灌注和供氧, 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后体温相对正常,使体内剩 余的凝血物质功能最佳化。
• 4、成分血输入流程:中国紧急输血方案(acute transfusion protocol of china,ATPC) • C产妇的封闭循环系统因为出血和治疗而变为动 态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循环容量、出血量和 输入量。虽然可以对摄入量准确计量,但是难以 测量体内循环容量和出血量,且出血量与循环系 统欠缺量并不一致;急性失血过程中,循环系统 的血容量与血红蛋白浓度随着机体代偿和输血、 输液治疗而不断变化,因此血红蛋白浓度并不能 准确反映循环系统内容量和功能成分的平衡状态。
• 1、全血与成份输注的选择:成分血更容易 获得,但是应避免成分输注导致死亡三角 • 理论上,输注新鲜全血更有利于在补充 循环血容量的同时维持血液功能成分的比 例,避免发生稀释性凝血障碍。但是现有 的血液保存技术限制了新鲜全血的使用, 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是导致输血不良 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全血输注已逐渐被 成分血替代。而成分血输注不恰当,大量 出血与输血可能导致由低温、酸中毒和凝 血障碍形成的死亡三角。
严重产后出血的 输血与输液管理
摘自(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8,第29卷第8期
• 严重产后出血是一种通常需要紧急输血治疗的失 血状态。产后急性失血与外科失血不同之处在于: 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加30%~50%,产妇可耐受自 然产后24小时出血500ml或剖宫产后24小时出血 1000ml,产后出血量可能远大于其循环系统的欠 缺容量,因此,当产妇出现容量不足的初期临床 表现时,其凝血功能可能已近失代偿。严重产后 出血患者实施输血与输液治疗目标依然是:在维 持心脏射血功能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体内循环 容量、足够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内环境以及 正常的凝血与子宫收缩止血功能。
•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心脏做功泵血 基础上,将正常容量和含氧量的血液输送 到各器官,维持正常的功能和内环境。基 于机体对失血代偿特点以及输入量的计算, 输液与输血治疗应力求按照安全有效的流 程及时补充血液容量和功能成分,以尽快 恢复循环与血液系统的功能,而不应过分 依赖频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