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训

合集下载

微生物岗前培训记录表

微生物岗前培训记录表

微生物岗前培训记录表摘要:I.引言- 微生物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微生物岗前培训的内容II.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III.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 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实验室的防护设备- 实验室的消毒和清洁IV.微生物实验技术- 培养基的制作和灭菌- 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 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V.微生物应用领域- 微生物在医学和制药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正文:微生物岗前培训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微生物实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岗前培训的内容。

首先,微生物基础知识是微生物岗前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具有个体微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等特点。

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进行分类,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氧气、营养物质等。

其次,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是岗前培训的另一重要内容。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如佩戴实验室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实验仪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等。

实验室的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消毒和清洁也是保证实验安全的重要措施,应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清洁。

再次,微生物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岗前培训的重点。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培养基的制作和灭菌、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等实验技术。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础,制作培养基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配方,并严格进行灭菌处理。

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是实验的关键步骤,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是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分析,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最后,微生物应用领域是微生物岗前培训的拓展内容。

微生物在医学、制药、环境保护、食品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安全培训_图文_图文

微生物安全培训_图文_图文

GMP车间的环境要求
• GMP—优良生产规范
• 环境要求——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如:温
度、湿度、静压差、空气流速、换气次数、尘 埃粒子、沉降菌、浮游菌
• 级别——30万级的、10万级的、万级的、百
级的。
空气洁净度影响因素
• 人员:80%的洁净室空气污染时来自人 的皮肤碎屑、体液和油脂
• 微生物:病毒和细菌 • 颗粒:服装、皮肤和头发
• 多数酵母菌是以单细胞形式存在的,霉菌是丝状真菌 ,以菌丝体形式存在。
酵母菌
霉菌
酵母菌和霉菌的特性
• 真菌孢子能够在不利其生长的条件下(干燥、热、紫 外线和消毒剂)存活很长时间,但它们不及细菌的内 生孢子顽强。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殖
带孢子霉菌
芽殖酵母
裂殖酵母 酵母菌有性生殖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物)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
头发
人员发菌量
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
• 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人), • 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人), • 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人); • 咳嗽一次的发菌量为70~700个(min·人), • 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为4000~60000个(min·人); • 有口罩发菌量:无口罩发菌量为(1:7)~(1:14) • 发菌量:发尘量为(1:500)~(1:1000);
1 、臭氧:空气消毒 2 、甲醛:40%,结合高锰酸钾处理 3、诺福:新一代的生态型灭菌、消毒、杀菌剂
常用化学消毒剂
消毒:仅仅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消毒剂名称 75%乙醇
新洁尔灭
消毒原理 蛋白变性

微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大全

微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大全

微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包括哪些类型?A. 细菌和病毒B. 真菌和原生动物C.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D. 只有细菌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面积大B. 生长快,繁殖迅速C. 代谢类型多样D. 需要复杂的多细胞结构答案:D3. 哪种培养基常用于培养大肠杆菌?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麦芽汁培养基C. 马丁培养基D. 马铃薯培养基答案:A4. 下列哪项是病毒的繁殖方式?A. 有丝分裂B. 二分裂C. 病毒复制D. 孢子生殖答案:C5.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A. 高温干热灭菌B. 紫外线照射C. 化学消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微生物的测量单位通常是________,它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答案:菌落形成单位(CFU)7.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剂是________,它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真菌和部分病毒。

答案:70%酒精8.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学、生理学、________和遗传学等。

答案:生化学9. 在微生物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衡量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答案:代时10. 微生物的热灭菌方法包括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灼烧灭菌三、简答题11.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发酵乳制品的制作,如酸奶、奶酪。

- 生产面包和啤酒,其中酵母菌发挥重要作用。

- 生产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乳酸等。

- 在食品保存方面,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菌产生的乳酸。

- 利用微生物转化原料,如将大豆转化为酱油和味噌。

12. 描述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

答案: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包括:- 在处理微生物时,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实验服、护目镜。

- 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感染。

2024年微生物培训计划

2024年微生物培训计划

2024年微生物培训计划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生物在生物技术、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和农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培训计划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微生物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未来微生物领域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2024年微生物培训计划的内容和计划。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对微生物有浓厚兴趣和热情的学员,使其对微生物有全面的了解;2. 培养具有微生物鉴定、培养、提纯和诊断能力的专业人才;3. 培养具有微生物应用技术能力,能够在微生物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应用;4.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专业人才,为微生物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二、培训内容1. 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长和代谢特性,微生物的生态学和环境功能,微生物在生物技术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2. 微生物实验技术微生物的培养、鉴定、提纯和保存技术,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贮存,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3. 微生物应用技术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技术,微生物制剂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4. 微生物创新研究微生物在新药研发、环境修复、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应用。

5. 微生物产业发展微生物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微生物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微生物产品市场的开拓和营销。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采用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的形式,邀请微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理论授课,介绍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

2. 实验操作开展微生物实验操作和技术培训,学员将学习微生物培养、鉴定和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实习实训组织学员参与微生物领域的实习实训活动,了解微生物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增强实践能力。

4. 项目实践开展微生物应用技术和创新研究项目实践,培养学员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培训对象及管理1. 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面向相关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科研单位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对微生物感兴趣的群体。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的特点
❖ 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 2.1 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 ❖ 2.2 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之间,20-30分钟繁
殖一代) ❖ 2.3 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 :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
土壤等。 ❖ 2.4 个体小:小于0.1mm。肉眼不可见。 ❖ 2.5 适应性强,易变异 ❖ 2.6 代谢强,转化快
❖ 3、有机物的存在:有机物中的蛋白质易和许多消毒剂结合, 严重降低消毒的效果。对物体进行消毒必须先洗净油污。
❖ 4、温度:温度升高,杀菌力加强。温度升高10℃杀菌力增 加2-5倍。
❖ 5、接触时间:细菌与消毒剂接触时间愈久,消毒效果好。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 洗净杀菌要同时进行,顺序必须是清洗之后再杀菌。因为经过清洗后 污浊消失,进行杀菌效果明显。另外,清洁剂与杀菌剂混淆使用的话, 两者的效果就会减弱。因此清洗与杀菌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洗濯,清洗 净后再杀菌,特别是带油污的,如果油污去除不净的话,油污就会做为 一层保护膜,保护细菌而影响杀菌的效果。
❖ 3、臭氧的杀菌作用受多种因素包括温度、 相对湿度和有机物等的影响。
2023/12/5
25
控制微生物污染
❖ 上厕所后不洗手消毒的话最容易把大肠菌群 和大肠杆菌带入车间
❖ 鸡蛋不经清洗消毒在产品中最容易污染沙门 氏菌和大肠杆菌
❖ 如果工人手上有伤口,生产食品时容易污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控制微生物污染
气消毒的目的,用乳酸熏蒸或用其他消毒剂喷雾,以达到空 气消毒的目的。
加工人员的微生物控制
❖ 加工人员有疾病,伤口或其他症候; 应离开食品生产和相关区域
❖ 加工人员戴着珠宝或其他物品,是导致微生物迅速 增长的理想部位; 严禁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

微生物培训

微生物培训

三、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
免疫学的兴起:
1798年英国Jenner --牛痘预防天花 Pasteur--鸡霍乱、炭疸和狂犬病疫苗 1891年德Behring--血清学,白喉抗毒素血清治愈患儿 免疫机制有两派:体液免疫学派和细胞免疫学派。
前者认为免疫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有关,主要是特异 性抗体的作用;后者认为吞噬细胞是主要因素。Wright在血清中 发现了调理素,证明吞噬细胞的作用在体液因素参与下增强,两 种免疫因素是相辅相成的,从而使人们对免疫机理有较全面的认 识,促进了免疫学的进一步发展。

微生物产业呈现全新局面
发现到现在的300年,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得到广泛应 用,尤其是微生物代谢物和菌体本身为生产对象的生物产业。 所用的是自然界中筛选或选育的菌种。21世纪,将更广泛的 挖掘新资源,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大量的基因药物。此外,还 将利用微生物生产各种新产品,如:降解性塑料、DNA芯 片、生物能源等。
2.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在辽阔的 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空气以及动物、植物、 人体内外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 细菌数亿/g土壤,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 1000亿个
三、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
我国微生物学发展
*古代酿酒、制酱等卓越贡献; *20年代初系统介绍-30年代对医学微生物学进行实验研究;
*30年代在高校设立酿造科目和农产制造系; *新中国成立,重点大学设置微生物专业;现代发酵工业、 抗生素、生物农药形成一定规模 *改革开放,应用和基础理论取得重要成果,两步法生产

微生物培训课件

微生物培训课件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将它们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显 微藻类等不同的类别。
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个体微小
微生物的体积通常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 能观察到。
繁殖快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 产生大量的后代。
结构简单
微生物通常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有些甚至 没有细胞结构,例如病毒。
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因素
01
营养物质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当营养物质不足时,微生物的生长繁
殖会受到抑制。
02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具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温度时,微
代细胞。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
同源重组与非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一条DNA链上相同或相似序列之间的重组,而非同源重组则涉及 不同DNA链或染色体之间的重组。
转化、接合与转导
转化是指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细胞的基因重组过程;接合是指通过细胞间接触实现 基因转移的重组过程;转导则是通过病毒载体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
适应性强
微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不同 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01
02
03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是分解有机物的主 要力量,可以将动植物的 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 的无机物。
营养循环
微生物参与营养物质的循 环,例如氮、磷等元素的 循环。
生物防治
某些微生物可以用来防治 植物病害和虫害,例如细 菌和真菌等。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特点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代谢活跃、繁殖迅 速。
4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2024/1/28
微生物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 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等几大类。
2024/1/28
21
如何合理利用和避免潜在风险
2024/1/28
加强监管和检测
对食品、药品等涉及微生物应用的领域加强监管和检测,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推广科普知识
加强微生物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对微生物的认识和 了解,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发展生物技术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降低其潜在 风险,同时提高其有益作用。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 良微生物菌种,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024/1/28
影响因素
温度、pH值、渗透压、氧 气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 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有显著 影响。
生长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平板 菌落计数法)和间接计数 法(如比浊法)。
9
繁殖方式与机制
无性繁殖
通过二分裂、出芽生殖等方式进 行无性繁殖,特点是繁殖速度快 ,但后代遗传物质与亲代完全相
同。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利用基因重组、基因敲除等技术,构 建高产菌株或优化发酵过程。例如,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酵母菌对乙醇 的耐受性,从而提高乙醇的产量。
2024/1/28
14
04
CATALOGUE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2024/1/28
15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微生物卫生培训

微生物卫生培训
团、馄饨、小笼、包子、粽子等。 冷饮产品:冰棍、雪糕、淇淋等 2、速冻产品(以手工水饺为例),详见流程图 3、冷饮产品(以雪糕为例),详见流程图
18
五、卫生标准
1、 《生产经营场地卫生作业规程》
该规程是公司生产过程主要的卫生规范,详细规定了环境卫生管理、生 产过程卫生管理、原辅料采购、运输的卫生管理、冷库卫生管理、仓库 卫生管理、与食品有关人员的卫生要求及其它卫生管理等方面。
2、简单介绍主要的卫生条款
1)个人卫生管理标准
A、车间工作人员必须搞好个人卫生,要求做到“六勤”,即勤 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物、勤换衣服和毛巾。
B、车间工作人员必须每天更换工作服,并保持洁净。工作服 (统一用洗衣机清洗)每天清洗消毒:加洗衣粉清洗→用 150mg/kg次氯酸钠浸泡5分钟→清水洗→脱干水→晾干→放更衣 室紫外线杀菌15-30分钟。
21
D、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洗手处须有皂液器, 并有热水供应,出水为温水。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 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并合理放置,以方 便使用。
3)成品库卫生要求 食品厂成品存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要与工厂的生产相
适应,并应具备能保证成品在存放过程中品质能保持 稳定,不受污染。成品贮存库内应安装有防止昆虫、 鼠类及鸟类进入的设施。贮存出口产品的冷库和保 (常)温库,必须安装有自动温度记录仪。
C、 凡进入车间的员工,均需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工作帽,必 须穿工作鞋,戴卫生口罩,员工的头发及耳朵应全部戴入帽内, 卫生口罩应全部罩住口鼻。
D、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操作中一律不得佩戴戒指、手表、项链、 手镯、耳环及其他有碍卫生的装饰物品,不得涂沫化妆品。
19
E、车间工作人员的私人物品一律不得携入车间,应放于更衣室 或其他指定地点。

微生物基础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基础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基础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是指:A. 肉眼可见的生物B. 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C. 所有细菌D. 所有病毒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繁殖速度快D. 个体大答案:D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 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C.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 细胞壁、细胞核、核糖体答案:A二、填空题4. 微生物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5. 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般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答案: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三、简答题6. 请简述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病原体的诊断与研究:通过微生物检测,可以识别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 疫苗的开发:利用微生物或其成分,可以开发预防疾病的疫苗。

- 抗生素的生产: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微生物疗法:利用益生菌等微生物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治疗某些疾病。

四、论述题7. 论述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它可以导致食品变质、产生毒素,甚至引起食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 原料控制: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低的原料。

- 加工过程控制: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 储存条件控制:合理控制温度、湿度,抑制微生物生长。

- 食品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 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结束语:通过本次微生物基础培训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微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微生物基础知识及洁净区微生物控制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及洁净区微生物控制培训

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食品等途径传播,此处 将重点介绍空气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微生物危害及对人体的影响
1 感染传播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会引起感染传播,引起疾病。
2 食品卫生
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容易导致食品污染。
3 药物耐受性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药物耐受性会影响治疗效果。
洁净区域的定义与分类
1
洁净区定义
注意事项 易燃,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
地面、墙壁等表面消毒 消毒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
含氯量不宜过高,会对地面 产生腐蚀性。
具有毒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使用时要注意控制醛气浓度。
环境监测程序
设备选择
选择能满足环境监测数据采集 和管理的设备。
软件选择
根据设备类型、使用要求等选 择合适的监测软件。
操作流程
温度和湿度控制
要根据不同环境对温度和湿 度进行控制,保证洁净区域 内的环境舒适。
检测和维护
要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和处理。
环境相关的质量控制
对于洁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包括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物料灭菌、器具消毒等。不 断优化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和经验,提高洁净区域的质量保障和研究水平。
着装要求
穿戴干净的制服或衣服,佩 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操作流程
对不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规 程的制定和员工的培训,确 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关法规
员工培训需要对相关法规进 行解析,使员工清楚了解洁 净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消毒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种类 酒精类 含氯类 醛类
使用范围 手术器械等器材表面消毒
涉及非常规流程的问题处理技巧
1 问题的分析和定位 2 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 维护和管理

微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培训试题、生态习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50空)1、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有形态特征、性、、、、红外吸收光谱、GC 含量、DNA杂合率、核糖体核糖酸(rRNA )相关度、rRNA 的碱基顺序。

2、一般地,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7大类:细菌、病毒、、、、、。

3、细菌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

基本结构有细胞膜、、、。

特殊结构有、、、。

细菌繁殖方式主要是。

4、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落称作。

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不同种类的的、、、、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3、根据细菌生长对氧的要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及等;5、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为,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并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

6、病毒的结构由衣壳和(DNA 或RNA)组成。

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7、常见污染医药制剂的微生物有:、、、、和等。

8、洁净室内微生物主要来自:、、、。

9、医药工业洁净室必须以尘粒和微生物为环境控制对象,二者相比,微生物更难以控制,微生物具有存在、生长、生存的特点。

10、洁净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于细菌测试片上。

微生物培训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空)1、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有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生态习性、血清学反应、噬菌反应、细胞壁成分、红外吸收光谱、GC含量、DNA杂合率、核糖体核糖酸(rRNA)相关度、rRNA的碱基顺序。

一般地,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7大类: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2、细菌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细菌繁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3、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落称作菌落。

微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员工的微生物学知识B. 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C. 增加员工对微生物的兴趣D. 以上都是2. 在实验室中处理微生物样本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使用一次性手套B. 穿戴实验服C. 直接用手接触样本D. 定期消毒工作台3. 实验室中常用的生物安全柜有哪几种类型?A. Ⅰ型、Ⅱ型、Ⅲ型B. Ⅰ型、Ⅱ型C. Ⅱ型、Ⅲ型D. Ⅲ型4.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生物安全等级3级?A. 流感病毒B. 埃博拉病毒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大肠杆菌5.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随意丢弃B. 按照规定分类处理C. 焚烧处理D. 直接倒入下水道二、判断题1. 实验室内所有人员都应该接受微生物安全培训。

()2. 实验室内可以随意打开培养箱,以方便观察实验进度。

()3. 实验室内使用的消毒剂应该定期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4. 实验室内可以穿着个人衣物进行实验操作。

()5. 实验室内使用的针头等尖锐物品应该立即丢弃到专用的锐器盒中。

()三、简答题1. 简述实验室内个人防护装备(PPE)的正确使用方式。

2. 描述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验室中的重要性。

3. 解释生物安全等级的分类及其适用的微生物种类。

四、案例分析题某实验室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一名员工不慎将含有病原体的液体溅到了皮肤上。

请根据此情况,描述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B5. B二、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三、简答题1. 实验室内个人防护装备(PPE)的正确使用方式包括:穿戴实验服、佩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面罩,确保所有皮肤和黏膜被有效保护。

2. 生物安全柜通过高效过滤系统,将操作区域与外界空气隔离,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和保护操作者免受感染。

它在实验室中的重要性体现在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保护操作者安全。

微生物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生长B. 动物行为C. 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D. 人类遗传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昆虫答案:D3.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过滤灭菌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分类标准?A. 形态结构B. 生化特性C. 地理分布D. 遗传特性答案:C5.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类型?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选择性培养基D. 所有以上答案:D6.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哪些?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膜过滤法D. 所有以上答案:D7. 微生物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B. 操作人员C. 培养基D. 所有以上答案:D8.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A. 酒精B. 碘伏C. 过氧化氢D. 所有以上答案:D9. 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操作包括哪些?A. 使用无菌器材B. 无菌操作环境C. 无菌操作技术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分为几级?A. 3级B. 4级C. 5级D. 2级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2. 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需要特殊处理。

()答案:正确3. 微生物实验室内可以随意打开培养皿。

()答案:错误4. 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是同一个概念。

()答案:错误5.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答案:正确6. 微生物实验室内可以使用明火进行灭菌。

()答案:错误7. 微生物实验室内培养的微生物可以随意丢弃。

()答案:错误8.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可以用于所有微生物的操作。

()答案:错误9. 微生物实验室内可以食用食物或饮料。

()答案:错误10. 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基可以重复使用。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微生物技能培训是一种针对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的培训。

它旨在培养学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在微生物实验和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微生物技能培训中的内容:1.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可能从微生物的起源、分类和形态结构开始,了解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理特性和代谢功能等基础知识。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介绍常见的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微生物实验室技术:培训可能包括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室技术,如无菌技术、培养基制备和菌株保存等。

学员可能会学习培养和分离微生物菌株,并了解不同培养方法和菌株保藏的原理和技术。

3.微生物检测方法:培训可能介绍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技术,如菌落计数、涂布法和PCR等。

学员可能会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解读实验结果。

4.微生物实验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培训可能强调微生物实验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学员可能会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手部卫生、废物处理和实验室环境消毒等。

同时,学员可能会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进行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的解读。

5.微生物生物工程应用:培训可能介绍微生物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学员可能会了解微生物在药物制备、生物燃料、环境修复等方面的作用,并学习相关技术和方法。

6.进阶技术与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可能涵盖一些进阶的微生物实验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技术。

学员可能会学习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技能培训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学员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上列举的内容仅为参考,实际培训内容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针对不同领域和应用,微生物技能培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特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微生物培训内容

微生物培训内容

微生物培训内容一、微生物(Microbiology)基础知识: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2、与食品工业有关的微生物种类:①细菌(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②酵母菌(酵母属、假丝酵母属等);③霉菌(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青霉属等);④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⑤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生活特性是寄生性的,必须在活的组织细胞内方能生长。

病毒分为噬菌体,植物病毒及动物病毒)。

3、微生物的特点:①分布广、种类多。

②生长旺、繁殖快(20-30min)。

③适应性强、易变异。

④易培养、转化快。

4、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生长可出现四个不同阶段:①缓慢生长期(缓慢期)②对数生长期(对数期)③平衡生长期(稳定期)④衰亡期二、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源及其污染途径:1、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源:⑴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含微生物最多的场所,1克表层泥土可含有微生物107-109个。

⑵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室内被污染严重的空气,每立方米可含有微生物高达106个以上。

一般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气中,每立方米含有微生物的数量为102-104个。

⑶来自水中的微生物①淡水中的微生物:(江、河、湖等淡水中所存在的微生物)②海水中的微生物:⑷来自人及动植物的微生物人及动植物的体表,因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就会受至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健康的人体和动物的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均有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存在2、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⑴通过水而污染;各种天然水源,包括地下水(井水及泉水)和地上水(湖水、河水、江水跟海水等),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并且也是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⑵通过空气而污染;⑶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人的手、鼠、蟑螂);⑷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如原料的包装物品、运输工具、生产加工设备和成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等);三、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主要的三点:1、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定义是指人体因吃了含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物,或者吃了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用于生产的物料必须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方面我们 所使用的物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必须保 证物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得受到污染。 切记:(1)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对其外包装处理。 (2)流转过程的物料必须密闭。 (3)盛装物料的容器具必须是经过消毒的。 设备卫生管理:除了对设备保养外,更重要的目的是防止 交叉污染。因此,每次使用完或使用前都要对设备进行清 洁,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一清除 清除文件、器具和残余物料。 二清洁 用饮用水或纯化水进行冲洗。 三消毒 对需要用消毒液对设备消毒的进行消毒。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
第二个帮凶是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 生长的。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蒸溜或过 滤,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正是这些可 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料源泉。 水是我们药品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不只是用于生产 中,还用于设施、设备清洗中。当带有大量尘埃粒子和微 生物的水用于生产或清洗设施、设备时,就转移到药品上 面,污染了药品。 因此,我们直接用于药品生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以防止 敌人通过水来污染产品。



适应强、异变异
00℃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一些 嗜盐细菌甚至能在饱和盐水中正常生活;产芽孢细菌和 真菌孢子在干燥条件下能保藏几十年、几百年。

由于微生物繁殖快,也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 代。正是由于这个特性,人们才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不 断改良在生产上应用的微生物,如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 水平由每毫升20单位上升到近10万单位,利用变异和
1、营养物 3、温度 5、渗透压 2、PH值 4、氧气 6、表面张力
其他因素:
温度 氧气 厌氧 光照 水分等
第二部分 卫生管理
GMP与微生物
推行GMP目的:消灭污染、混药、差错 污染的定义:当一个产品存在有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
到污染。
污染的形式: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因微生物产生、附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
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 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 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 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 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 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 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人体中的微生物
人自出生后,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在正 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 、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 无害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 体等,称为正常菌群。 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能造成宿主 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 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 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个体小、面积大
生物的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倍、几 百倍、上千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清。杆菌的宽度是 0.5微米,因此80个杆菌“肩并肩”地排列成横队,也 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宽度。杆菌的长度约2微米,故1500 个杆菌头尾衔接起来仅有一颗芝麻长。 物体的表面积 和体积之比称为比表面积。大肠杆菌的比表面积是人 的30万倍。

水分:水占细胞浆的70%~90%,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 分。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含水的环境中微生物才 能存活。但也有人发现在无水碳氢化合物中微生物可长 期存活。 碳源:碳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有些微生物的碳源 必须来自有机碳化合物如糖、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等 (同时利用其化学能),属异养型;有些微生物不需有 机碳化合物,以CO2为碳源,属自养型(分为光能自养 型和化能自养型)。
细菌的形态
肺炎链球菌
微生物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微生物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人的皮肤上, 口腔,肠道里都有许多微生物。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
是土壤哪里尘埃多,哪里的微生物就多。

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目前已知的 种类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人类生
产和生活中仅开发利用了已发现微生物种数的1%。
各种曲霉的菌落
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 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 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 米×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酵母菌的繁殖
1、芽殖 2、裂殖 3、孢子生殖
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 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 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 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 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微生物的营养



氮源: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无机盐类:细菌所需无机盐包括磷、硫、镁、 铁、钾、钠、钙、氯、锰、锌、钴、铜等。 其中磷、硫、镁、钾、钠、铁需要量较多, 其他只需微量。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发育 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 质。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
五 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清洁操作间地面、台面的残留物; 停用的工具清洗
清洁操作间地面、门窗、工具处理垃圾 (无人接班时则还应执行每日清洁 内容) 清洁更衣室、通道、墙面、地面垃圾桶、 洗手池、水池、工作台面、货架、 拖把架及门厅地面、鞋柜
每 日
每 周
清洁天花板、灯具、清洁配电箱、可见 管线外表
物料卫生管理:符合要求的物料是生产合格产品的前提,
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霉菌的菌丝是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 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 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 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 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 体。
霉菌的菌丝
霉菌的繁殖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以无性繁殖为主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 m
大肠埃希菌 2-3 μ m
布鲁菌 0.6-1.5 μ m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 螺菌 螺杆菌
1、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 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细菌的繁殖
二分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 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 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 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 胞。
微生物知识培训
培训是为了共同提高
目 录
第一部分: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卫生管理 第三部分:消毒与灭菌
第一部分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 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 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 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 2)个体小、面积大 3)吸收多、转化快 4)适应强、异变异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卫生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污染。 药品污染后,质量会发生变化,这是GMP要防止的核心。 因此,卫生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
频次
阶段操 作结束 每 班 洁净区清洁内容 一般区清洁内容
清洁操作间地面、台面残留的药 物;停用的工具清洗并消毒
清洁操作间地面、门窗、容器清洗并 消毒,处理垃圾(无人接班时则还 应执行每日清洁内容) 清洁各通道、更衣室、操作间送回风 口、墙面、地面,非操作间地面、 地漏、钟、缓冲间及垃圾桶、洗手 池、水池、工作台面、货架、拖把 架、鞋柜(地面用配制的消毒液进 行消毒) 清洁天花板、灯具、可见管线外表及 配电箱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分钟内 就可以繁殖一代,如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 次; 微生物的食谱非常广泛,凡是动植物能利用的营养, 微生物都能利用,大量的动植物不能利用的物质,甚 至剧毒的物质,微生物照样可以视为美味佳肴。如大 肠杆菌在合适条件下,每小时可以消耗相当于自身重 量2000倍的糖,而人体则需要40年之久。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人的头发和皮肤: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出约10,000个微
生物
嘴巴和鼻子——水滴:呼吸、咳嗽和喷嚏将产生出大量水滴,
这种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咳嗽一次的发菌 量为70~700个(min· 人),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为4000~60000个 (min· 人). 衣着: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 ~300个/(min· 人),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 (min· 人),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 人)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发胶、气雾除臭剂、眼脸膏、香粉等,为 微生物污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耳环、戒指、项链、手链等首 饰,因为它们难于清洗,所以可能成为感染源或污染源。 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差错:当员工没有按照SOP进行工作时, 车间的污染程度增加。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特征
沙门氏菌的菌落特征
弗氏志贺氏菌的菌落 特征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 特征
2、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 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 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 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表面、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