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十七年文艺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三、作家的重组和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 (一)作家的整体性更迭 • 40年代的一些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 而继续延安文学传统的作家,进入本时 期文学的“中心”位置。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 不同程度的限制 • 沈从文 • 废名、萧乾、李健吾、师陀、陈梦家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2、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理论方面提出 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 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 道主义传统等主张。 • 秦兆阳(署名何直 )《现实主义——广 阔的道路》 •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 巴人《论人情》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3、出现了一大批作品,主要是由年轻作 家创作的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和 勇闯禁区的作品 。 • 百花文学 •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宗璞《红豆》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957年 6月8日,毛泽东又在中共内部发 出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 攻》的指示,开始了一场规模巨大的 “反右运动”。“双百方针”和“整风 运动”,事实上变成了一场“引蛇出 洞”、充满着政治策略的“阳谋”。作 为一场相当重大的历史悲剧,仅止于 1957年10月,全国就已划出右派分子55 万人。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954年,李希凡与蓝翎投稿并附信给中 国文联的机关刊《文艺报》,对俞平伯 的《红楼梦》研究提出批评,未得发表 与答复。后来,他们在1954年第9期的 《文史哲》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 及其他》一文。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0月10日,《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 副刊又发表了这两位作者的《评〈红楼 梦研究〉》一文,直接将俞平伯的《红 楼梦》研究与胡适联系起来。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一、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体制 • (一)第一次文代会 •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 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和周 扬先后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 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和《新的人民的文 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 区文艺创作和文艺运动的基本情况。
绪论
• 四、国内主要优秀教材 • (一)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绪论
• (二)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绪论
• (三)王庆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绪论
• (四) 朱栋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绪论
• (五)王庆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绪论
• 思考与练习 • 1、中国当代文学 • 2、请列举国内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 材。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第一Fra Baidu bibliotek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二)主要成绩 • 1、全面总结经验,确定新中国文艺的方 向。
• 周扬刚开始宣读报告就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宣布: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 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 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 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深信除此 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 误的方向。”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再次,这一时期作家的“文化素养”明 显不足,文化水平偏低。 • 现代作家中的许多人,经过系统的学校 教育(传统私塾或新式学堂),许多人曾留 学欧美日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 有较多的了解。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则大多学 历不高,在文学写作上的准备普遍不足。 视野狭窄
绪论
1 2 3 4
何谓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大陆文学的分期
思考与练习
绪论
• 一、何谓“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7月以后的中国文 学,其开始的标志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包 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三个部分。
绪论
• 二、当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 (一)区域性特征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二)对于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对于《红楼梦》 的研究被称为“红学”,而以胡适为代 表的研究学派则被称为“新红学”,俞 平伯(1900~1990)便是“新红学”中 的重要学者。20世纪20年代,俞平伯便 已开始对《红楼梦》的研究。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绪论
• • • • • (三)四分法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1977-1989) 后新时期文学(1989- )
绪论
• • • • • • • (四)两分中的四分法 1、上(1949-1976):一体化时期 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学规范 文革文学(1966-1976):走向极致 2、下(1977- ):多元化时期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浪潮迭起 后新时期文学(1989- ):众语喧哗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 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 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多注意市 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 变化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其次,对于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多 数人来说.文学写作与参加左翼革命活 动,是同—事情的不同方面。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2、成立了全国性的文学组织 • 大会产生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简称“中国文联”),郭沫若任主席, 周扬、茅盾任副主席。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会后成立了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其中 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1953年改为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 国作协”),茅盾任主席,副主席为丁 玲、柯仲平。全国文联的机关刊物《文 艺报》。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二)文学体制 • 1、作家的体制化 • 新中国的文学团体组织在组建后的日臻 健全完善和日渐处于中心地位,使团体 组织本身走向专业化和行政化,也把广 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日益纳入了公有化 和体制化的管理。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各地作家协会在50—60年代以驻会作家 的方式被供养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作家。 • 2、文学出版物的国家化 • 3、文艺批判运动 • 4、取消稿费制度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一、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 • (一)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代表大会的简称,它于1949、7、2- 19在北京召开,它的召开标志来自国统 区和解放区的两只文艺大军的胜利会师, 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中国当代 文学的开始。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2、意识别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 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和冲突, 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 的感召,以适应、追赶时势,企望跨上 新的台阶 • 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冯 至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3、在50年代的政治、文学批判运动中受 到攻击而受难,而被拒斥于文学界之外。 • 胡风、路翎、牛汉、绿原、艾青、丁玲、 萧乾、萧军、吴祖光、施蛰存等。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首先,从作家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经 验、作品取材等的区域而言,出现了从 东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转移。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与“五四”及以后的作家多“出身”于江浙、 福建(鲁迅、周作人、冰心、叶圣陶、朱自清、 郁达夫、茅盾、徐志摩、夏衍、艾青、戴望舒、 钱钟书、穆旦、路翎等)和四川、 湖南(郭沫若、 巴金、丁玲、周立波、何其芳、沙汀、艾芜等) 不同,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以 及他们写作前后的主要活动区域,大都集中于 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即在40年代被 称为晋察冀、陕甘宁、晋冀鲁豫的地区。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四、“双百”方针 • 在1956年5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 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 放”的方针,宣布“在艺术方面百花齐 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 针,是必要的” ,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 本方针之一。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三)主要成果 • 1、它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尤其是一 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老作家。
绪论
• • • • 40年代 解放区文学 国统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 50年代以后 放大 大陆文学 缩小 台湾文学 演变 港澳文学
绪论
• • • • (二)流动性特征 时间的不断延伸 新作家人才辈出 新作品源源不断
绪论
• • • • (三)丰富性特征 性质多样 品种繁富 手法多样
绪论
• • • • • • • • 三、大陆文学的分期 (一)三分法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1977- ) (二)二分法 上(1949-1976) 下(1977- )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共涉及2100余人,拘捕92人,隔离审查 62人,停职反省73人。拖至1965年,胡 风被判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6年, 1969年又加判为无期徒刑。“胡风集团 案”,成了1949年以后“涉及人数最多、 影响最大的案件”。胡风由30年代开始 的对于文学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坚持, 终于在1949年以后,“演变”成一幕举 世震惊的巨大悲剧。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在关于文学创作的 生活源泉问题上,认为“到处都有生 活”,“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 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954年7月,他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写 作完成的《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 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 • 毛泽东重新撰写的按语指出:“胡风和 他所领导的反党反人民的文艺集团,是 怎样老早就敌对仇视和痛恨中国共产党 和非党的进步作家”。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4、流亡海外 • 张爱玲、徐訏、无名氏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一)“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 总体上看,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包括进入解放 区和在解放区成长的两部分)和四五十年代之 交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共和国文坛新人), 是这一时期作家的主要构成。当然不是这两个 部分的所有成员都能进入这一“构成”。除自 身的思想艺术素质等条件外,他们也经历以 “新文艺方向”为标尺的“筛选”。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五、大跃进民歌运动和“两结合” • 毛泽东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 民歌,第二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 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该是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三)对胡风的批判 • 胡风(1902~1985)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批 评家、诗人和编辑家。曾经担任左联的宣传部 长和书记。与鲁迅、冯雪峰联系密切。抗战时 期,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常委和政 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创办并主编 《七月》、《希望》等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著名的“七月派”的核心人物。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四十年代,胡风独特的现实主义文学理 论及其所强调的主观战斗精神,又与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中的文学思想表现出特别的不同。 • 这“在客观”上,显然有悖于毛泽东在 延安整风中反对主观主义的指示,也与 《讲话》有着明显的分歧。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1952年,他将1922年所写的《红楼梦辨》 重新修订后,易名为《红楼梦研究》重 新出版,并相继发表了《〈红楼梦〉简 论》和《读〈红楼梦〉随笔》等多篇文 章。这些著述主要发挥了“新红学”的 “自传说”,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 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和“情场忏悔”。 《红楼梦》的基本主题,也被概括为 “色”与“空”。而其艺术风格,则是 “怨而不怒”。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二、文艺斗争 • (一)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 》1950年12月开始在全国上映。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第一章 十七年文艺思潮
• 毛泽东发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并不仅仅是因为武训这个历史人物或电 影本身所存在的值得批判的问题,而主 要是因为,武训和《武训传》在当时的 广受欢迎所显示出来的政治文化意识和 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所欲建立 的新文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