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发展与研究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

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

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

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

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定论一一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一一纯语言教学, 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一一语言文化教学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

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

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跨文化协同研究旨在探讨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这一主题,阐述相关背景、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学生更注重语法和词汇学习,而德国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因此,对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德两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

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德外语学习的跨文化协同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德两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分析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学习动机:中国学生倾向于把外语学习当作是提高考试成绩和就业竞争力的手段,而德国学生则更注重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学习策略:中国学生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德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

学习环境:中国以外语教学为主的学校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科都把外语作为一门辅助性课程,而德国很多学校把外语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德两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大多认为外语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而德国大学生则更注重外语的实际应用,认为外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一定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

文化迁移理论与外语教学相关性研究综述

文化迁移理论与外语教学相关性研究综述

文化迁移理论与外语教学相关性研究综述作者:刘小艺王凡来源:《祖国》2019年第13期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迁移作用一直被忽视,母语文化的缺失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对国内研究母语正迁移理论和外语教学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探讨今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文化迁移 ; 正迁移 ; 英语教学英语已经成为人们在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事实上,语言的角色现在已不仅仅只是工具,它也是构成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与它所承载内容紧密相连。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应该是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双向交流,在我国,跨文化交际就落实到英语语言文化与中国母语文化的相互双向交流,不仅如此,文化的输出与输入两者缺一不可,任何单一的文化输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目的语文化输入与母语文化输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失衡。

这种失衡也引起了教育家的普遍关注。

传统文化的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关的文化迁移理论也在中国逐步发展。

然而,当前的研究中,将文化迁移理论用于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影响的研究多以负迁移理论为主,而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正迁移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比例却很少。

作为心理学名词,迁移是指假设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界的教学研究吸纳了迁移理论,认为外语的学习也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的共同迁移元素理论,语言迁移分为即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正迁移主要表现为已经获得的知识或经验能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掌握;负迁移则表现为相反的阻碍作用。

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和。

文化是后天的,它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隐蔽性,一旦被掌握就很难根除;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这直接导致了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会存在巨大差异;文化存在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物质、社会制度以及观念等各个层次,而且各层次还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的统计分析一、概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多模态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多模态外语教学强调通过多种感官渠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语言学习,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统计分析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多模态外语教学的研究文献,梳理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文发现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模态外语教学的理论框架、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多模态外语教学的效果评估、以及多模态外语教学在特殊领域的应用。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还为实际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肯定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部分研究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尚不完善,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以及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的统计分析,全面梳理了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化多模态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加强实证研究,优化教学资源开发,以推动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多模态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多模态教学强调通过多种感官和渠道协同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尽管多模态外语教学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深度不够、实证研究不足、缺乏对比研究等。

对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外语教育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外语教育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外语教育及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语教育、国外外语教育及中外外语教育对比研究等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呈现了我国对国内外外语教育的历史、现状、改革、学科理论等方面研究的概况,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语教育;文献综述;对比研究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

在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已经普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当今社会,外语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把外语看作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适应全球化发展、促进民族间相互理解与融合、提高国际意识的重要工具。

外语已经成为人类吸取文明成果、对外交流合作、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研究要素。

在欧洲历史上,正规的外语教学早在罗马人学习希腊语时就已萌芽。

中世纪时,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已成社会时尚,这种风气在欧洲学校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民族与地方语言得到确立,外语学习逐渐在民间流行。

然而,直到18、19世纪,外语教学的规模还很小,掌握外语也仅为少数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特权。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一、我国对国内外语教育的研究我国有关外语教育研究的期刊很多,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外语电化教学》、《国外外语教学》以及各大高校学报,涵盖了外语教育研究的有关内容,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这些都已成为是我们了解外语教育的窗口,也是外语教育研究的阵地。

我国关于外语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语教育发展历史的研究,外语教育现状调查的研究、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外语教育改革的研究、外语教育不同层次或不同语种的专题的研究、外语教育学科理论的研究等。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已经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培养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应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可以在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本文对国内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供一线外语教师参考运用。

如何进行文化教学?有很多学者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关文化教学的方法。

胡文仲与高一虹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八种教学方法:1. 文化渗透(如“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及“翻译对比法”),将文化因素渗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2. 文化旁白,即在上课时就有关内容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3. 文学作品分析,利用文学作品的文本,着重培养分析推断能力;4. 文化片段,即描述跨文化交往中一个引起冲突或误解的具体事件,然后给出多项选择对这一事件做出解释,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5. 文化包,“它包括一段文字,介绍和揭示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差异的一个具体侧面,以及一组照片与实物”;6. 文化丛,由几个同一中心主题的文化包组成,文化包可由学生课外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表演。

7. 文化多棱镜,“人们对同一文化现象的观察视角有所不同,即使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中长大的人,对某文化现象的描写和解释也可能很不一样。

这就像一个多棱镜,反射出同一事物千差万别的影像。

文化多棱镜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实现,例如辩论、角色扮演、调查采访等。

” 8. 人种学方法训练,“人种学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即研究者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察和参与,对某个社会或种族的生活和文化进行描写和概括。

搜集材料的具体技巧包括观察、参与观察、访谈等。

”以上介绍的文化教学方法有些侧重学习结果,如文化渗透、文化旁白、文化片段、文化丛、文化包等;有些侧重过程,如文化多棱镜和人种学方法训练;有些方法灵活性比较强,如文学作品分析。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之文献综述 精品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之文献综述 精品

lli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之文献综述——从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说起(文献综述的题目不要用副标题,最终的研究论文可以使用副标题。

标题开头的两个字是三论吗,建议删掉)组名:组长:组员: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文化的一部分。

正如邓炎昌教授所说的,语言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而且也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正式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标准的一个独立内容,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外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即“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坚持兴趣第一,体现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本质”。

这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许多外语教育工作者在此领域作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为外语教师指明了文化意识培养的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篇文章只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做一次综合性概述。

由于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从“培养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内容”与“如何培养小学生跨文化意识”两方面进行概述。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本部分重点在于展现近年来其他研究者对于你们的研究课题涉及的领域采取了什么研究方法、选择了哪些研究内容,取得了哪些主要研究成果。

要提纲挈领,概述全貌。

此处你们的文字有些过于具体和琐碎,如果能整理、提炼,相信效果会更好(一)对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设想1、在教材中注意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

丰富的教材内容可直接体现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我们实行文化知识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

(1)充分挖掘教材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的文化项目介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及时点拨,让学生领会英汉文化的差异。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综述——以《外语教学与研究》为例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综述——以《外语教学与研究》为例

- 1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综述——以《外语教学与研究》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孙亮亮【摘要】外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引发了研究者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广泛关注。

本文统计分析了近10年(2008-2017)《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发表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论文, 结果显示:l.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明显增加;2.研究方法发生变化,实证性研究有所上升;3.研究内容涵盖4个方面。

【关键词】教师教育与发展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趋势一、引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要求》(2007)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英语教育改革。

与以往的改革相比,这场改革更直接触动着参与者的教育和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媒介,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自然为这场改革所关注。

国际上教师专业化走向、教师教育研究的蓬勃开展及其理论的不断深化是本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文献检索本文以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为检索源,整理和分类出2008-2017年间《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9篇论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三、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现状1.基本态势。

近10年间该期刊发表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论文9篇,其中发文最多的是2016年,其次为2012年。

数据显示,2012年以前关于外语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文章居多(4篇),其次是关于教师决策与信念的文章(2篇)。

2013到2015年间没有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研究的文章发表。

2016年关于教师知识与能力,专业发展模式,国外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各有一篇。

实证性研究比例偏高,研究领域有所扩展除教师知识能力外,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也备受关注。

2.研究方法。

2008-2017年间《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8篇),这与研究者逐渐具备了大数据的统计技能有关。

对美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对美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国 的汉 语 学 习 者 中有 一 半 以 上 是 因 为 对 中 国 文 化 感 兴 趣 而 学
承载 的文化 意义 ,在学会汉字 的同时吸收 中国古圣先 贤的智 慧; 主张学 生通过诵读 中华 文化 经典 , 如《 弟子规》 、 《 太上感应 篇》 、 《 十善业道经》 等, 将对 中国的儒释道思想的理解 贯穿 到汉 语学习当中, 理解并接受 中国古人关 于修身立德的原则 , 并把这
中 图分 类 号 : C , 4 0 — 0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3) 1 0 - 0 0 7 4 — 0 3
谢玲玲在她 的博士论文及 2 0 1 2年发表 的文章 《 以文 化传 承 为核 心的汉语教学模式—— 以美 国堪 萨斯 中南 部教育 服务 中心为例》 中介绍了美国堪萨斯 中南部 教育服务 中心的汉语教 学模式 。该教育中心在 “ 5 c ” 标准 的基础上 , 将文化放 到了汉语
浓 烈 的 文化 氛 围 中学 习汉 语 。 陈 绂 【 - 锬 到 了美 国汉 语 教 学 的情
这些 文章所 论述 的文 化教学方式 的不 同 ,可 以将它 们分为 3
类, 以下分别来看 。
1 文化 导 入 说
况: 每问教室里都贴满了体现中国元素 的照片、 图画 , 挂着各种 各样 的中国手工艺品 , 让学生在浓浓的汉 语文化氛围中充满新
化导人 ” 的观点 , 认为对美 汉语 教学 中必 须考虑 同步进行文 化
界性 的共 同主题 , 注重学生 的参与 。陈绂 认为汉语 教学 的 目标 就是培养学生 的中文语言沟通及文化 应用能力 ,帮助 学生能
在实 际生 活 中 , 在适 当的场合 和时间 , 对适 当的人 , 用适 当 的 方式 , 表达适 当的内容自 。因此 , 美国的汉语课 堂基本都是采用 “ 任务 型” 的教学模 式 , 学生所学习的汉语 知识都在教师事先设

近20年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内容研究综述

近20年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内容研究综述

教学 的述 评 。 然而 , 该 文主要 是 在罗 列研 究者 及 他们
的观点 。为 此 , 本 文将 对 近 2 O年来 我 国外语 教 育 中
文 化 教学 内容 的研 究 进行 综 述 , 总 结 文 化 教学 内 容
第 2 8卷 第 1 1期 2 0 1 3 年 1 1月
宿


院 学

VO 1 . 2 8, NO . 11
J o u r n a l o f S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NO V .2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2 0 0 6 . 2 0 1 3 . 1 1 . 0 3 3
语 言和 文化关 系 紧密 。人类 文 化 的出现 和继 承
得 益于 语言 的产 生和 发展 。没 有语 言 的文化 是不 存 在的 , 反 之则 亦 然 。语 言 是 随着 民族 的发 展 而 发 展
1 文化 教 学 内容
语 言和文 化 的紧密关 系 吸引 了众 多学 者和 专家 的关 注 , 他们 在从 事 外语 教 学 过程 中发表 了许 多关 于文化 教学 内容 的文章 。不 同 的研 究者对 外语 教学 中文 化教 学的 内容有不 同的看法 。 本 文搜 集 了近 2 O 年来 中 国外 语类 重要期 刊上 所有关 于 文化教 学 内容 的文 章 ( 根据 C S S C I : 中 国社会 科 学 引文 索 引 ) 和相 关专 著 。胡文 仲和高 一虹 给外语 教学 中文化 教学 的 内容作 了 比较 全 面 的归 类 [ 1 ] , 根 据 他 们 的观 点 以及 作 者在 搜集 文献 时 的一些 发 现 , 文 化教 学 内容 研 究

外语教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总结

外语教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总结

外语教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总结引言:外语教学一直以来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

外语教学研究作为这个领域的重要分支,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教学则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实践环节,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教学目标1.1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1.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语言能力,外语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技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理论2.1 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构建性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来构建知识。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 情感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感教育在外语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教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质。

三、教学方法3.1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如音频、视频、互联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出一系列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结论:外语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是外语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文献综述

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文献综述

《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次文献综述》一、绪论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探索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并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二、传统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1. 语言情境的营造传统文化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

通过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的使用场景,增强语言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2. 思维模式的塑造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思维方式与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有许多契合之处。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习惯用语、成语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3. 文化认知的提升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本国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能够增进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为学生打开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

三、相关研究的综述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美国学者Smith(2015)在其研究中发现,通过在英语课堂中讲解我国传统节日和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内教育专家李老师(2018)也对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碰撞和引发思考的机会。

四、个人观点和启示从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教育资源,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精彩纷呈的语言情境和思维模式。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也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外语教学方法与创新研究成果总结

外语教学方法与创新研究成果总结

外语教学方法与创新研究成果总结外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外语交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中的创新。

一、听力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听力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过去,传统的听力教学多以录音机为主,缺乏互动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听力教学方法逐渐兴起。

比如说,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听力练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效果显著。

二、口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口语是外语学习中最具挑战性的技能之一。

过去,教师往往依赖传统的口语教材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展缓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口语教学的创新。

例如,以游戏为背景的口语练习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三、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阅读作为外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一直备受重视。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授,缺乏全面的理解能力培养。

然而,研究表明,基于交际法和认知语言学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写作是外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传统的写作教学更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规范,容易让学生陷入模式化的写作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写作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真实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写作,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五、综合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往往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分割开来,缺乏整体性。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综合性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六、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带来了许多创新应用。

虚拟实境技术、在线学习平台、语音识别技术等都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国内研究综述在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们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合作研究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2. 课堂环境:研究者们关注了课堂环境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可以创建积极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3. 研究策略:研究者们研究了学生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研究策略,如词汇研究策略、阅读技巧和阅读推理等。

了解学生的研究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的研究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 语篇理解:许多研究关注了高中生对英语语篇的理解能力,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以促进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多媒体阅读:一些研究聚焦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研究平台,教师可以提供更生动和丰富的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3. 文化意识:研究者们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和文化解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

-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 学生的研究策略对于高中英语阅读的成功至关重要。

- 引入多媒体和跨文化元素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张三. (2018).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进展[J]. 外语研究,25(2), 10-20.- Li, M. & Wang, L. (2016). Cultivating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32(4), 78-89.。

浅析国内外语文化教学研究现状——对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0年(1997年-2007年)的统计分析

浅析国内外语文化教学研究现状——对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0年(1997年-2007年)的统计分析











3 8

12 0
所 占百 分 比
9 % l.% 1 % 3 % 8 % 1. 1. 2 % 6 % 5 % . 8 1 l. 1 . . 7 7 7 8 6% 3% 7 7 . . . 9 7 9
本文选 取了 19 年至2 0 年间 国内外 语教学8 97 07 种核心期 刊有关 外语 文化教学研 究的文章共 12 ( 0篇 见表 1 ,其 中有 )
表 1 过去 1 间 8种外语 类核心期刊发表 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0年
年份 , 期刊 名称 9 7 9 8 9 9 0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数
A B
《 外语 教学 与研 究 》 《 现代 外语 》
1 0
2 0
1 1
O 1
0 0
0 0
0 O
0 0
1 0
0 O
0 0
4 2
C D

《 外国语 》 《 外语界 》
《 外语 教学 》
评沦
浅析 国 内外语 文化教学 研究现状
对 8种外语类核心期: 0年 (9 7年 一2 0 F1 I J 19 0 7年 ) 的统计分析
重庆市开县温泉中学 付可林 郭玉萍
【 摘要 】本 文对过去1 年  ̄(97 20 ), o 19 - 0 7q 登在 国 内8 : ] 种主要外语 类核心期刊上 有关外语文 化教 学研究 的文 章进 行检 索统
明 国内对文 化教学研究 的关注 程度不够高 。另外从表 1 还可 以看到 :各个核 心期 刊对文化教学研 究的关注程度也不 同 , 期 刊D、期 刊F 和期 刊G 在这 十年间对文化教 学的关注最 多 ,

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综述

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综述

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进行了综述。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现状、外语教学现状、自主学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及自主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语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外语教学, 自主学习, 现状, 关系, 启示, 应用, 结论, 展望, 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语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外语的学习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外,外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研究背景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外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如何?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旨在对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自主学习的概念、现状、关系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的初衷在于研究外语自主学习理论,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基于外语教学的自主学习理论现状,探讨自主学习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的发展现状,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 探讨国内外外语教学的最新趋势与发展,分析当前外语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探讨自主学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探讨自主学习如何促进外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4. 分析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引入自主学习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课题申报】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化传承研究

【课题申报】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化传承研究

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化传承研究课题申报课题名称: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化传承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教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高度重视。

然而,由于英语与文化密不可分的特性,仅仅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却容易导致英语文化的缺失。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化传承的关系,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有效传承英语文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一)研究内容1. 英语教育现状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英语教育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英语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研究英语文化的概念、特点和要素,并探究英语教育中如何传授英语文化知识。

3. 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将英语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研究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促进英语文化的传承。

(二)研究目标1. 分析英语教育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研究英语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3. 探索英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探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途径,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的英语教育和英语文化传承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分析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了解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

3. 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教育和英语文化传承进行比较,探索最佳实践经验。

(二)研究步骤1. 收集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动态。

2. 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探究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

3. 分析数据,总结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和挑战。

外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外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外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革和挑战。

外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发展史亦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本文将从外语教学的发展史、外语教学改革的动因、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外语教学的发展史外语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希腊人就开始学习拉丁语,而在中国,早在周朝时期,盛行“燕、赵、魏、楚、韩、秦各使语师,相与论道”(《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秦汉时期更是流行汉语、梵文、佛教外语等教育。

然而,其实古代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外语科目并不是主流课程,属于少数人所学。

19世纪,又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转折。

19世纪初,随着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增加,大量的人需要学习新兴的外语,各国政府也相继开始了外语教育体系的建设。

英国官方于1806年首次在学校中正式开设了法语课。

随着英国对殖民地地区的统治,英语也逐渐成为了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英语教育活动。

到了20世纪初,大量语言教育专业机构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这一时期被称为外语教学的启蒙时期。

1940年代,人类意识开始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加上外交、经济、科技等往来日益密切,国际语言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外语教育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教育部确定《中小学外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由过去被简单地看做为一个语言教学,逐渐融入到跨文化交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二、外语教学改革的动因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育体系整体的提升,并发挥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外语教育亦面临着迫切需要改革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普遍,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而过去的外语教育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注重背诵语法和单词,重语法、轻应用的传统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国际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需要,需要实现外语教育的全面综合改革。

文化的理解与共存外语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文化的理解与共存外语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两大主题。1948 至1994 年间就曾召开过四次以“ 国际理解
教育” 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大会。大会建议书和宣言的基本 内容都是希望通过各级教育和各科教学使学生学会对他人 和其他文化的欣赏、 落重、 理解和宽容, 以促进国际的团结 与合作。 国际 理解 教 育 ( E u ati n F r lntern tion l Under d c o O a a st n in ) 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 ad g “ 理解” 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 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
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地团结互助” 。 理解是人进人社会性交往的基础。理解为人的社会交 往提供了平台和语境。同样, 一个 国家的教育只有不断地 去理解本民族的历史, 该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不断深化, 民 族精神才能不间断发扬。只有不断地在与他国交往中理解 不同民族的文化, 升华本国民族精神才有可能实现世界的 融合, 达到全球的共同进步。 当前, 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典型特征, 而 学会共存则是伴随着全球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全球化给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影 响, 而且也带来了不同文化、 传统、 伦理等方面的矛盾和冲 突。这些反映出世界正面临着文化统一性的问题, 它威胁 着文化的多样性, 其结果还将导致人们在崇尚自己文化独 特性和民族性的同时, 产生出对其他文化的不可避免的排 斥和拒绝.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在国际理解教育和 和平概念的基础上, 国际 2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 1 学会 共存” 这一 2 世纪教育的新理念。这一概念提出: “ 1 教育应 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他 人“ 教育不但应致力于使个人怠识到他的根基, 二 从而有 助于他确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而且应致力于使他 学会薄重其他文化” 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可以使人们产生 二 双重意识:不但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而且意识到人类 共同遗产的存在。 ” 三、 文化的理解与共存:外语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理解与共存, 这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的 职责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适应性人才, 我们期望未来的社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自20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进行综述。

一、教学方法
在外语教学方法研究方面,中国学者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教学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以交际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交际法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注重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

此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外语教学方法带来了革新。

虚拟现实、智能化教学系统等技术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互动机会。

二、教学资源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注重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等。

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编写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外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示方式。

网络资源的丰富和普及,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外语学习资料,拓宽了学习渠道。

三、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学者关注外语学习者
的综合能力评估,提出了一系列评估方法与标准。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学者们还引入了项目制评估、任务型评估等新的评估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学生需求的匹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与公正性等。

未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发展与研究
【摘要】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化教学研究状况做了个总结,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文化教学;研究状况
西方的文化教学始于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从最初的语言教学开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就形影不离。

1880年法国改革家和教育家Gouin发表的一本语言学专著《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一反过去传统式的拉丁语教学模式,明确将文化教学目标列入语言教学,开创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举的先河。

1900年,美国出现了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提案,这是第一份将文化教学列入语言教学的正式文件(转引至陈申,2001)。

1945年美国学者Fries首次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义揭示出来。

他认为语言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使用的文化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掀起的文化热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模式影响下,文化学习模式被视为理解课文,文化知识的习得建立在文学作品的课文的理解和翻译上。

人们认为,外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始终进行着一种文化协商。

美国语言学家Lado也较早提出语言教学应当包含文化教学。

1957年他出版了《跨文化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两书,都明确提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使有关研究文化教学的文献陡然增多。

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由浅入深,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观点从理论上被提上议事日程。

如英国学者Michaelyram和美国学者Ned Seelve,Gaff Robinson等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学家Hymes在他的名作《文化与社会中的语言》、《论交际能力》中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导致了语言教学领域方向性变革,正是他赋予了社会交际与文化因素在语言能力中的崇高地位。

至此,语言学界在文化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70年代以前,外语教学中吸纳了一些文化内容,但教学中涉及的文化面较窄,有些文化知识并不是目的语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涉猎甚少。

70年代末,许国璋先生最早将社会语言学这一关注语言得体性的学科引进国内外语教学领域,这以他于1978年发表的《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一文为标志,该文强调以语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交际需求,强调考虑交际文化因素。

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

由于交际教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很自然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较早见于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和胡文仲(1985)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听、说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所学语言的跨文化因素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学者在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上展开了许多研究。

1980年许国璋先生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

他在文章《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中区分了英语教学环境、中国文
化环境和英语国家文化环境三种语言环境后指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应对号入座,进而首先揭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权威一一胡文仲教授关于跨文化交际的作品颇丰。

1988和1990年他编写出版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两书着重从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以及人们交往等各个侧面,论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交际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学生典型的文化错误并对如何进行跨文化教学进行了介绍。

胡文仲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他的专集《文化与交际》(1994)集国内44篇有关文化研究的论文成果于一体,给外语教学界的文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因为该论文集中有相当的篇幅讨论了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克服和预防文化干扰,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还有其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论述也颇丰。

如贾玉新(1987)基于文化和交际的关系生动地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赵贤洲于1989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上的文章“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是较早提出“文化导人’概念的论文之一;邓炎昌、刘润清(1989)出版了《语言与文化》,该书采用英汉两种语言撰写,比较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讨论了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非语言交际问题;桂诗春(1988)在《应用语言学》里呼吁将社会文化项目纳入外语教学大纲,并介绍了几种进行社会文化教学的具体办法;高一虹(2000)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把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放在了以中国为背景的社会、文化、语言、教学中,并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证性的研究。

进入21世纪,许多的大学教授、学者以及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对文化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各地文化教学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

这些都对我国语言与文化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Hymas,H,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J,B,Pride andJ,H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1972.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