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后感
《从教育原点出发》读后感.doc
《从教育原点出发》读后感合肥少儿艺校朱亮我认真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一书,这是何老“自育自学”论的第五卷书,读完我感受颇深。
正如陈雪梅局长所说“这是一本由科学的操作体系支撑着精辟的教育理论(“自育自学”论)使之变为教育现实的好书,说它是有志于教学改革后的校长和教师们的工具书,也不过分。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这一部分尤为关注,特别是《运用“引导自学”型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这一篇对我的启发最大。
因为进入屯小接触“自育自学”不知不觉已有一年,一路走来,有过困惑、迷茫、不解。
带着自己的疑惑从《何炳章文选1》读到《何炳章文选4》再到这本《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读完茅塞顿开,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感动。
在《运用“引导自学”型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这一篇中,何老主张“教学领域的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进中心(课堂),必须单刀直入地改核心(结构),必须毫不犹豫地抓灵魂(自学)。
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由教师主讲的“讲堂”变为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才能实现我们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
”何老从“引导自学”的基本含义、“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变式”和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指导方略四个方面详细地作了阐述并提出了操作性建议和指导方略。
关于“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的5个环节,何老提出了以下建议:1、明确自学重点的过程,在教的方面是驾驭教材的过程,是吃透学情的过程;在学的方面,是目标激励的过程,是有的放矢的过程。
自学重点由教师在“驾驭”、“把握”、“统筹”、“权衡”的前提下提出并确定。
2、围绕重点自学的过程,教师要宣布自学多长时间。
自学过程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尤其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作出圈点勾画眉批。
另外,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3、交流自学情况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学期初教师培训心得汪洋借用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从教育的原点出发”作为培训心得的题目,这既是学期初教师三天培训的体会,更是一段时间以来的思考,故有此心得,很不成熟,望阅看同事指正。
教育,更多的人把他作为社会的一种行业,而却忽视了教育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因为如此,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趋突显,故此,教育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正如白岩松所说:走的太远了,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教育的原点在哪里?于春详老师认为:教育既是回归,回归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教学规律、学科知识建构规律,而当前之所以问题层出不穷,是因为舍本逐末,无“道”无“德”。
肖川认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服务于三大目的:对学生的监护、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和发展学生个性。
课程改革,改什么,谁去改,改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改革?目的在于教师发展、质量提高,作为职业学校,而现在究竟是那些因素制约着我们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应该值得深思,然后有针对性的改革,改什么,谁去改,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首先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的调研很重要,因为最终教师是在课堂和学生交流的人。
正如毛泽东所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摸底,用事实说话,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教改的必要性,知止而进,清楚课改的方向、要求和方法,落实机制,以点带面,分项逐步推进。
让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一线的战斗者,否则,结果就是一场课改最终以一场形式滑稽告终或不了了之。
传统教学,全部摒弃吗,我们该留住点什么?职业学校,没有统一的课改模式,借杜郎口之玉,功职业课堂之石,带来了更多的冲击和思考,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又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在学习杜郎口:重自学、重展示的同时,我们的职业学校延续30年的建筑教学经验,我们应该留住点、总结点什么?个人认为:学徒式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们是否也应该在实习实训课堂传承、改进和创新?新的课堂模式,我们该注意些什么?本人参加了郭瑞教授的新课堂体验,我认为有四个问题应该思考成熟后在确定我们的课堂模式:1、独立思考。
回到教育原点的心得体会
在忙碌而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声音和压力所裹挟,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近年来,我有幸深入一线教育,重新审视教育的原点,体验到了教育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回到教育原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原点是爱教育的原点是爱,这是我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怀,它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上,更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包容。
在回到教育原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当我放下教师的身份,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学生时,我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而是理解和支持。
当我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时,他们回报给我的也是无尽的感激和信任。
二、教育的原点是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基石,它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尊重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和伙伴。
回到教育原点,我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约束。
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而尊重则要求教师放下身段,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我的预期不符,我也会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和自由,也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教育的原点是启迪教育的原点是启迪,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
启迪是一种激发,一种引导,一种唤醒。
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发现自我,探索未知。
回到教育原点,我更加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
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心得体会
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心得体会在读《原点》的实验子课题二的操作建议:关于“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之后加上前天在望湖小学听了何老关于近一步推进自育自学实验的讲座,我个人对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中关于“明确自学重点”这一环节有以下学习体会:一、学会提炼“自学重点”是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验的基本功“自学重点”是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学重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学,或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本文来源:轩辕文献网)从《实施建议》来看,自学重点的提炼并不是有的课时有有的课时无的问题,而是每节课都应有自学的重点,而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学重点。
在自学重点的提炼上,通过阅读《原点》及何老讲座中关于“自学重点”的论述,我认为“提炼自学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炼“自学重点”必须兼顾教的方面与学的方面提炼“自学重点”时并不是就课论课,而是首先应着眼于教材的宏观角度,从本节课、本单元、本册教材、本学科知识系统的视角去提炼,进而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自学重点”。
用何老的话说也就是“重点的确定是一个“驾驭、把握”的问题,有一个“统筹、权衡”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一节课论一节课来确定。
”提炼重点时分析学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重点的确立除了考虑到的教这一方面的合理性,更好把握学生的学情,只有适合学生的科学的“自学重点”,才能让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中学习的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学习有效。
2、提炼“自学重点”必须取其精髓、主次分明何老在前天的讲座中提出了当前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其中他重点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重点不重”的问题。
所谓“重点不重”依我的理解就是“贪多求全、不肯放手”,提炼出的“自学重点”面面俱到。
在P87页,何老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是重点,就要少而精,多了就谈不上重点了”虽然用字不多,但却告诉我们,重点之重在于“精”,只有挖掘到教材内涵,权衡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自学重点”来。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毛庄小学,252111)《论语·学而篇》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可是,在教育中,我们却常常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在细枝末节上下了太多功夫,却不知为什么而做,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常常探其花而不能究其根,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不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要知道自己教育的起点是什么,教育工作上更应该是这样的。
教育改革再出发则更需要我们回到原点。
聚焦思维,我发现,真正带来启迪思考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归结到对教育原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上,哪就是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一、学校是什么幼儿园的儿子三岁入园,只是在刚刚开始的两天哭哭啼啼,之后的日子中总是开开心心的同家人告别后一蹦一跳的进入幼儿园大门,每每周末还总是问为什么周末不去上学?由此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也能成为这样的地方:那些整日为课业所累,满脸的愁眉苦脸被分数所折磨,视学校为畏途的孩子们也能象幼儿园的孩童那般,即使是休息日、即使是生病、即使是与父母出去游玩,也念念不忘地想着上学,发自内心的渴望与自己的老师、同学在一起,这该有多好!因为只有孩子们从心里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学校有一种由衷的向往,才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有了希望,我们的孩子有了希望。
所以,学校是什么?我认为,学校首先就应该是一个令所有学生都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真正向往地地方。
如果缺失了这份向往,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便是一件苦差事,学校在孩子的眼里,也一定如密不透气的黑屋子一般令人生厌。
二、教育是什么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让我内心再一次确定,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真诚、尊重、信任和等待。
(一)真诚学生的眼睛是纯真的,学生的心灵也是透亮的。
我们是否真诚地对待他们,我们是为了最后的分数还是真正为了他们的成长,他们立刻能够分辨出来。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2)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一系列案例和观点,探讨了现
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
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现代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
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其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
益严重。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
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再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现代社会存在很多道德问题,学生应该具
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
们成为有担当和有道德的公民。
最后,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
兴趣、才能和学习方式。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和
学习机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总之,教育是培养未来的希望,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身心健康、品德素养和个体差异。
《回到教育的原点》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我相信读完
这本书后,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前几日学校发了一本书,《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为何炳章先生著。
恰与同事就聊了起来,说了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育自学,我还搬出了多年前试用过几个年级的“自学指导教学法”(详见前面博文谈谈“自学指导教学法”),感叹教学研究真是要持之以恒,教学创新实践也要持之以恒,要向何先生学习。
我的理解是: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动力这就是自觉学习,而自主学习则比较理性,有计划性,自育自学,除了何先生书中所列,还有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同时落实在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育自学,要教会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做评价的主人,而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自学,本人从八十年代开始做过三个层次学生“自学指导法”教学的实践,科目是数学,一是初二学生、二是成人中专、三是职业高中,最大的收获是学生的学习力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课堂呈现积极性,活跃性。
但我在自学指导教学法中,体会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耗费时间较多。
这仅是我实践后的个人看法。
何先生的“自育自学”这本书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很多表格,案例可以拿来就用。
同时这本书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发掘,是家长学习,了解学校教育一本好教材,将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引导“自育自学”。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小学老师一本教育名著读后感《从教育原点出发》本学期,我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共收入何炳章先生38篇文章。
这38篇文章大体分成四个部分:《揭示教育本质的理论》,《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点面磨剑近三十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有许多收获,得到许多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得时候,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导自学型课堂”的教改课题,重点阅读了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课题正诠释着这句话。
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
“把课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何炳章先生在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里提到的做法:1.提高全体教师认识。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3.开展多种自学活动。
4.校内设立自学堂。
5.校外鼓励超前自学。
给了我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下的做法: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
”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自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提高自学问题的有效性,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该以怎样的自信面对众人,该以怎样的素养立足讲台?窦老师的回答是“阅读”。
读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
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
千万不要误认为教师只需读教学参考书够了,“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作为影响着孩子,需带着孩子回归母语、回到童真的语文教师来说,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的高度、广度和温度。
因为阅读,对《师恩难忘》的“感念”才有一种“一触肌肤就能摸到体温的感觉”;因为阅读,才能以“聊”的轻松方式揭示《三打白骨精》的“向善”主题,通过环境、情节、人物三大板块的课文与原著的比较阅读,实现名著导读的课堂基本模式;因为阅读,《丑小鸭》“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怀存谦卑”的形象才如此深刻而又鲜明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继而影响着他们未来发展之路;因为阅读,识字课充满自信,作文课彰显大气;因为阅读,才能以一个语文教师独特的视角欣赏到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眉清目秀”,咀嚼“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的抽离。
读书能让人静心,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当我们潜心阅读,并感受着阅读所带给我们的丰盈的滋润时,我们不就有了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襟吗?对于教材的处理不就有了一份睿智的思考和深入的建构吗?我们的课堂不就有了呼吸的流畅和生命的灵动吗?我们的学生不就有了美的熏陶与善的引领吗?而这不就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吗?我们常常指责学生静不下心来,看书读书显得浮躁。
探其原因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浮躁投射。
我们指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养,可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老师,又有多少人能独守孤灯,潜心阅读呢?很多人认为窦老师只是一个特例,一个无法超越的偶像,我也有同感,又有多少人成得了特级教师呢?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我们唯有做一个有专业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教师,才能自信于这三尺讲台,就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吧。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从教育原点出发》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教育理论著作,充分展示了教育本质上的自然特征。
它综合性强,可谓“系统性的
教育学概论”,将现代教育学中关键概念“教育”、“学习”、“教学”等串联起来,呈现出教育的大体框架和核心要素。
它深入
探究了“学习”这一教育核心概念,介绍了学习策略,如学习技巧、教学设计等;它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指出教师应当谨慎,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发展;它还关注学习者的道德品质,强调传播仁爱、和谐的社会文明。
通过阅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我深深感到,教育的根源在于学习。
学习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情感的学习、态度的学习、道德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
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各种方法、技巧和信仰来唤醒学习者内在的潜力并促使其自主学习。
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适应性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填充一篇习题,也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要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自身的潜能,开发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让其学以致用,让他们锻炼自己,做到“学而有用”。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把《从教育原点出发》的观点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用这些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探索最有效、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努力做到“实践出真知”,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使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掌握学习的乐趣,在真知学习的追求中激发其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当我翻开《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暖的教育世界。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深深触动了我内心对于幼儿教育的思考。
书中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
这让我反思我们在日常教育中,是否过于注重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而忽略了他们内心世界的成长。
我们常常急于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每一次经历,都如同画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如果我们给予他们的是爱与尊重,他们就会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如果我们给予他们的是暴力和冷漠,那么他们可能就会变得孤僻和自私。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回想起在幼儿园里,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因为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弄湿了桌面,他紧张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老师走过来,没有责备他,而是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把桌面擦干就好了。
”然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来抹布,把桌面擦得干干净净。
这个小小的事件让我深受启发,老师的宽容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学会了如何面对错误和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如果老师当时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自卑,从而影响他今后的成长。
书中还提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或者觉得游戏浪费时间,而限制他们的游戏活动。
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更多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比如,在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奔跑、跳跃、探索自然,感受阳光和微风的抚摸。
j_从教育原点出发读书心得
《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读书心得近期认真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后,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细致的教育类书籍,它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这又是一本由科学的操作体系支撑着的精辟的教育理论(‘自育自学’论)使之变为教育现实的好书。
书中凝聚了何老多年的心血,他不但深入论述了自育自学理论,而且还将自育自学的子课题列举出来,并详细阐述了操作方法。
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和非常实用的方法,对于刚接触自育自学或是在自育自学实验中有困惑的老师是大有协助的。
我从《原点》看到,它不但仅有准确的教育理念,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操作模式——概括起来有7个方面,即“做”(做“四个主人”)、“学”(“引导自学”课型)、“读”(“每生每天在家”课外阅读)、“吃-睡”(吃好早餐、确保睡眠)、“炼”(“每生每天在家”坚持锻炼)、“弹”(每位学生自学一样乐器)“析”(学生自育自学情况个案分析)。
这7个操作模式也就是“自育自学”实验的7个子课题,或者说是“自育自学”思想的“实现形式”。
正是通过这7个方面的操作模式,使“自育自学”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些主要渠道和主要环节之中,变成了“教育现实”;使“自育自学”实验成了“全人教育”实验,让学生终生受益。
这是本书操作性很强,书中阐述了大量的方法供教师参考,并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协助教师理解。
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细。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里面分为几点,何老都帮具体的细节展示了出来。
如“诵读老师的相关赠言”这个条,为了节省查找的时间,何老将赠言一一列出,表达出他的关心和细心。
给我印象最深的的是他列出的“三个关心”活动的八条公约,如:关心生病同学、关心同学生日等等,假如一个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做到这个点,我想这个定是个温馨有凝聚力的班级,再大的困难也不会难倒他们。
书中我认为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何老就“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相关问题和回答一一列举了出来。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感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感悟哎,大家好,今天我想聊聊“回到教育的原点”这个话题。
说实话,回想起我上学的那些年,真是又好笑又感慨。
你知道的,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学习是件特无聊的事,像吃药一样,苦得要命。
谁还记得那些枯燥的课本,翻开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脑袋就开始打转。
不过,慢慢长大,才发现学习其实是一扇窗,打开后,外面有个全新的世界在等着你。
说到读书,小时候真是个“书呆子”。
那时候我总是拿着一本书,坐在角落里,旁边的朋友们打打闹闹,我却跟着书里的角色走,哈哈,简直就是个“小书虫”。
记得有一次,我看了一本关于探险的书,里面讲了很多神秘的地方和奇妙的经历。
那时候我心里想着,等我长大了,也要去那些地方看看,体验一下书中描绘的奇妙旅程。
结果,没想到书中的世界真的深深吸引了我,学习的动力也因此悄然生根。
读书就像是一场“时间旅行”。
你坐在书本前,转眼间就可以回到古代,见识那些英雄豪杰,或是穿越到未来,体验科技的奇迹。
真心觉得,这种感觉太妙了!所以,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了解世界、理解自己。
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我们一些大道理。
哎,想想当年我那么抗拒学习,现在却爱上了这过程,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呢。
而且啊,教育的原点其实就是启发。
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小问题,或者是同学间的讨论,都会激发出新的想法。
就像是点燃了一把火,照亮了心中的那片天地。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讨论“友谊”的意义,结果一群小伙伴们在那儿侃侃而谈,大家的观点五花八门。
听着听着,我突然意识到,友谊真的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你看,这样的讨论多么有意思!不知不觉中,我开始爱上了这样的课堂。
书中的知识有时候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就拿我爱看的小说来说吧,里面的情感描绘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每当我看到角色经历挫折又站起来的时候,心里就会默默为他们加油。
那种共鸣,让我觉得自己也变得更坚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不再那么畏惧。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感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感悟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我最近读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分,也让我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回到教育的原点》,作者是某某某。
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本书吧!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看,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小时候,我们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太多的烦恼,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会感到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书中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一直都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教育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能力”。
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
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仅仅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我们日常的教育和学习。
另外,我还觉得书中的一个故事特别感人。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师如何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一个问题学生。
这个学生原本非常顽皮,成绩也很差,但是在老师的关爱和引导下,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优秀。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老师,她也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和帮助我们。
所以说,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爱和关怀。
当然啦,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和故事,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呢,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老师们。
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启示和感悟。
好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过的老师和家长们,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呢,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从教育原点出发》有感
读《从原点出发》有感闲暇时间,我拜读了《从原点出发》一书,阅读此书,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不能教学生会自育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能教学生会自学的教学,不是真教学。
一些后进生他们就不善于自育自学,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引导,而“自育自学”型课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育自学的平台,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后进生,去培养他们的自育自学能力,同时学生也在自学中培养了善于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中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通过阅读我充分认识“引导自学”的基本含义,所谓“引导”就是引领、引发、指导的意思;“自学”就是自主学习、自动学习、自觉学习、自得学习。
在课堂上,引导和自学是辩证的统一,老师引导的水平与意识越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便越增强,自学的水平就越高,自学的能力增强了,水平提高了,又要求引导更加得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就要求老师要熟练地驾驭和把握教材,了解和掌握学生,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去运用“引导自学”课型,去进行轻松愉快的教学。
在阅读中,我重点学习了《运用…引导自学‟课型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学的…学堂‟》一文。
所谓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的课堂,是将课堂有教师的“讲堂”变成由学生基本自学的“学堂”。
其基本结构有:1.明确自学重点;2.围绕自学重点;3.交流自学情况;4.点拨自学得失;5.巩固自学成果。
“教有常法”“教无定法”,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也可根据情况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自育自学”的精髓的理解。
然而,知识是无穷的,课堂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课堂中所学和所获都是渺小的。
教育教育,就是要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不能教学生会自育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不能教学生会自学的教学不是真教学。
自育自学就是让学生树立自育自学的意识,学会自育自学的方法。
小学老师一本教育名著读后感 《从教育原点出发》
小学老师一本教育名著读后感《从教育原点出发》本学期,我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
共收入何炳章先生38篇文章。
这38篇文章大体分成四个部分:《揭示教育本质的理论》,《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点面磨剑近三十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有许多收获,得到许多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得时候,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导自学型课堂”的教改课题,重点阅读了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课题正诠释着这句话。
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
“把课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何炳章先生在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里提到的做法:1.提高全体教师认识。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3.开展多种自学活动。
4.校内设立自学堂。
5.校外鼓励超前自学。
给了我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下的做法: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
”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自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提高自学问题的有效性,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书心得范文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书心得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书心得范文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并深深觉得《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是何老用四十年的智慧和汗水凝聚而成,其中充满何先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和追求的理想教育,为所有教育工作者贡献的宝贵财富。
读到《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在过去的40年里,坚持不懈地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这些教育实践的思考和探索,生动地总结了各级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通过阅读,我知道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老师应该更加关注教育的过程,因为教育本身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教育实践中,要用更多的标尺来衡量学生,真正面向社会。
最重要的是学习何先生如何忍受的了孤独和贫穷,成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何先生的“自育自学”理论特别阐述了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认识到“自育自学”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引导自学”教学结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解放了自己的教学思想。
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根植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教学优势;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确定教必有效、学必有得的具体方法;;从“无论在教学上下有多少功夫,优秀学生、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始终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的解放思想出发,深信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大多数学生都能成为优秀学生;从“越是学困生,就越要死抠书本,不要文阅读”的因袭思想中解放出来,确信“越是学困生越要加强外阅读,扩大智力背景,才能摆脱困境,后来居上”;从“引导自学型堂结构是否真的见效的疑虑中解放出来,确信它是较快造就教师人才群体的平台,更是学生学得实惠,惠及终生的载体等等。
何先生说:“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
”怎样形成一个可靠的平台,让这个根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一代会自育、会自学的新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不懈追求的又一个目标。
,教育原点读后感
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本学期,我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
这本书主要向我们阐述了自育自学思想及其实验。
“自育自学”论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凸显了教育教学的原点。
只有坚守这个本质、坚持从这个原点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育自学”实验,是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是向广大学子“烧心香”的实验。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这是“自育自学”论的核心理念。
我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导自学型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学。
遵循了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
“自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是明确学习目标——交流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我小结——巩固自学成果。
我校实行这样的教育模式以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学校制定自学方案,学生提前在家自学,课堂上重点谈收获和解决疑难问题。
自学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何先生提出“四做”,即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做课外阅读的主人、做考试的主人、做网络的主人。
中小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首先就要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失去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等于放弃自己的天职,是最危险的失去;浪费课堂时间,等于虚度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最可怕的浪费。
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能体现。
引导自学型课堂,是我校两大特色之一,另一个特色就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
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学会做网络的主人,是引导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大课题。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从中获益,不受戕害。
教育一线的老师要用“自育自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遵循“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教会每一个学生自育自学。
会自育会自学,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又是一个人发展竞争之源。
会自育会自学,既是人生有所作为的必备本领,又是人生无尽追求的崇高境界。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1这本书给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无条件的热爱学习”,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叹、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思想的洗礼,其中的韵味让我回味无穷。
从她身上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教师要发展,首先就在于经典性的阅读。
,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的唯一途径,教师一旦停止学习,课堂将变得味如嚼蜡,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从阅读经典开始,历经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阅读一定要回到经典阅读。
”这是窦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漫话》、《教育人类学》……这些经典作品,一定要读开去,读进去,读下去,反复地读,来回地品,深度阅读,深层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每次读窦老师的文章,都让我深深地触动。
感受她激扬的文字,体验她细腻的情感,惊叹她出众的文采……学习,读书,确实是增加人生宽度和厚度的最好方式。
与名著相约,与经典碰撞,每一次经历,也许是辛苦的,每一次坚持,也许是需要毅力的,但经历过、坚持过来的体验,却是他人无法体会的。
成长也好,发展也罢,都需要不断地学习。
在窦老师的理念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找到了一个心灵支撑;窦老师的一句句话语就如黑暗中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窦老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不仅是一个名师,更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这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真正典范!《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2拜读了窦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
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龋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后感暑假里,静心拜读了《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深刻感受到《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是何老用四十年来的智慧和汗水凝聚成的,其中满怀着何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成为了所有教育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阅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于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在四十年来,不懈的探索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那些于教育实践的思考与探寻,从教育的各个层面生动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及基本要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满人文的光辉。
通过阅读让我知道教育是渐进性、渐变性的累积,我们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润物无声的;在教育实践中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真正面向全体;最重要的是学习何先生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做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尤其是何先生的“自学自学”论,阐述了教育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认识到“自育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与发端。
上学期,我参与了学校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我解放了自己的教学思想。
从常规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根植先进的教学思想,发挥自己特有的教学优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确定教必有效、学必有得的具体方法;从“无论在教上下多大功夫,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总是各占三分之一”的沿袭
观念中解放出来,确信只要教法得当,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从“越是学困生,就越要死抠书本,不要课文阅读”的因袭思想中解放出来,确信“越是学困生越要加强课外阅读,扩大智力背景,才能摆脱困境,后来居上”;从“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是否真的见效的疑虑中解放出来,确信它是较快造就教师人才群体的平台,更是学生学得实惠,惠及终生的载体等等。
何先生说:“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
”怎样形成一个可靠的平台,让这个根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一代会自育、会自学的新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不懈追求的又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