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
10-11学年《文学概论》期末试题A及答案.doc
院、系领导A/B卷审批并签名广州大学2010-2011 学年第2 学期考试卷课程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考试/考查)学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题次―二二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人分数1010203030100评分—、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结构:2.戏剧冲突:3.文学流派:4.浪漫主义:5.文学: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I分)1.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和“”两个方面。
2.孔子谈论文学功能的著名观点是诗、、、。
3.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戏剧分为、、o4.艾布拉姆斯认为,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它们是、。
5.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的形象和形态,通过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6.象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
7.如果说论文的主体是报告者,小说的主体是说故事者,诗歌的主体是自语者,那么散文的主体则是以的姿态出现的。
8.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造与“”有关。
9.诗是用讲究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10.从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中国有“”说,西方有 ""说。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J”)1.衡量艺术真实的三个测度是:①心理②反映③表现④认知⑤审美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点是:①间接性②心象性③符号性④典型性⑤概括性3.关于诗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诗歌是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诗歌都以抒情言志为主流③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讲究④中国古代诗学极为推崇意象⑤朱光潜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4.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四类文学观念有:①模仿说②表现说③审美说④实用说⑤客观说5.叙事文本的现象层体现为:①情感的抒发②行动的人物③发展的情节④变换的环境⑤故事的高潮6.巴尔扎克将19世纪的欧洲文学按照风格划分为:①形象文学②观念文学③折中主义的文学④叙事文学⑤抒情文学7.下面观点属于现实主义文论的有:①严格摹写现实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③诗歌是幻想和情感的白热化。
文学概论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 —201 学年度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科目:文学概论(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系别、班级:中文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
2.有关文学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分别是巫术发生说、、、劳动说。
3.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被称作。
4.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和。
5.文学批评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型。
6.文学接受动机有以下几种:、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艺术生产2.现实型文学3.文学典型4.行动元和角色5.抒情话语1.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2.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文学言语的三个特点)。
3.什么是文学批评?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标准?1.请按你的理解为文学下一个定义,通过对这个定义的诠释,谈谈你对文学的认识。
2.什么是理想型文学?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五、评论题(30分)唐代诗人岑参有一首《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这里形容泪水潸然的样子)另一个唐代诗人宋之问也有一首《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不敢向乡亲讯问自己亲人的情况,担心会听到不幸的消息)请结合这两首诗,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意蕴层面、文学意境等角度,写一篇短评,字数500左右,标题自定。
201 —201 学年度第( 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文学概论(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审美意识形态2.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3.叙事学4.暗示性朦胧性5.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6.审美动机求知动机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
文学概论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概论的期末考试试题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C. 一种娱乐方式D. 一种社会现象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特点?A. 想象力B. 创造性C. 逻辑性D. 情感性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A. 诗歌、散文、小说B. 历史、哲学、科学C. 法律、经济、政治D. 音乐、绘画、雕塑4. 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娱乐B. 促进文学创作C. 指导读者阅读D. 以上都是5.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象征主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学作品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古典主义文学强调________和________。
8.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________和________。
9.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________和________。
10.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张文学研究应关注作品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12. 简述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技巧的关系。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4.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文学特点和所表达的主题。
[此处为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D5. D二、填空题6. 语言、形象、情感7. 理性、秩序8. 自然、情感9. 真实、客观10. 形式三、简答题11.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12. 文学创作过程中,灵感是创作的起点,提供了创作的动力和方向,而技巧则是实现灵感的具体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文学作品的完成。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第一篇: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下列属于孔子的诗学观的是()A缘情说B 诗言志C诗赋欲丽D兴观群怨在西方,把审美的文学观念从广义的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是在18世纪完成的,由————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A布洛B华兹华斯C巴托D 歌德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至少包含了说话人、受话人、————、沟通、语境五个要素。
()A语言B文本C言语D文字变形是作家艺术构思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下列不属于变形方法的有()A粘合B陌生化C夸张D漫画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了影响较大的理论是()A心理距离说B情感投射说C有意味的形式D无意识升华二、是非判断题(10 分,每题1分)1人类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陆机的《文赋》。
()2艺术交往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呈现了主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5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混和含蓄这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6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7模仿论是西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文艺理论观念,而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类艺术反映论的思想。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理论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9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10在对待形式问题上,形式主义的理论倾向主要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产生的俄国现实主义、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观念中。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A. 创造性B. 真实性C. 审美性D. 社会性2. 文学创作中,作者的主观意图与作品实际传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被称为:A. 作者意图B. 作品意义C. 接受美学D. 读者反应3.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中,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解读被称为:A. 阅读体验B. 文学鉴赏C. 读者反应D. 作品理解4.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A. 作品分析B. 作者评价C. 读者引导D. 作品创作5.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是:A. 现实主义更注重社会问题B. 现代主义更强调形式创新C. 现代主义更关注个人心理D. 现实主义更侧重历史背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描述文学中的象征主义,并说明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阐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并讨论它对读者理解作品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客观的描绘,它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矛盾,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和社会关系。
而现代主义文学则更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它倾向于使用非线性叙事、断裂的情节和象征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传统的挑战。
在主题上,现实主义文学倾向于探讨社会和道德问题,而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意义。
2. 论述文学作品中“悲剧”与“喜剧”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悲剧和喜剧是文学作品中两种基本的戏剧形式。
悲剧通常以严肃、深沉的基调来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它通过展现人物的失败、痛苦和死亡来引发观众的同情和反思。
悲剧的冲突往往是不可调和的,结局通常是悲剧性的,它反映了人类面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试卷
《文学概论》(A)
一、填空(1空1分,共20分)
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四个要素构成。
3、()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
4、文学概念有三种不同含义,分别称作()、()、( )
5、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陌生化”是()层面的特征。
6、清末()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7、抒情作品的主要体裁是( )
8、诗的基本特征是()()()。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语境。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艺术真实
2、审美意象
3、隐含的读者
4、期待视野
5、典型环境
三、简答(每个10分,共30分)
1、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简述作品与意识的冲突。
3、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四、论述(每个15分,共30分)
1、结合作品谈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2、试论审美批评。
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a试卷号 2404)
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a试卷号 240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 B.文学 C.佛学 D.诗学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表现型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解构主义 B.形式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特殊性 B.指意性 C.随意性 D.独创性 7.(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消灭的戏剧。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8.文学中的“电影性”表达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表达场景 D.具体形象 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消费导引 D.媒体宣传 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媒体宣传B.文学阅读 C.商业炒作 D.消费导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表达出的含义主要有( )。
文学概论答案(A)
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也就是说,文 学活动是人类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就像一个人要照镜子一样,人类具有了解自身的需求,而文学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文学永远是以人为中心的。
(2)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紧密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排除在灵感没有出现时,艺术直觉在创作中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不容置疑的是,凡是在灵感状态中,必然是艺术直觉能力最为活跃的时候。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它们的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客体,但它们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规律。而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则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完整的生活场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所谓整体的社会生活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文学创作也有裁剪、有选择,也有一定程度的抽象。纯粹客观、完整的社会生活是不可能进人文学创作的。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C
B
D
A
C
D
C
D
文学概论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A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与()A文化B读者C文采D情感2.唐代出现了(),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 C. 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 C 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4.“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5.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6.文学传播的职能包括发表职能、流通职能和()A 艺术职能B检选职能C宣传职能D沟通职能7.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A曹操B唐僧C鲁智深D孙悟空8.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概念的()A表现说B实用说C客观说D独立说9.下面关于创造动机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动机就是创造冲动B创造动机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C创作冲动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情感D创作动机影响着创作风格10.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当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文化B艺术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韵味无穷和()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真实写照D. 感同身受2.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3.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发生发展论D鉴赏论E构成论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5.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A物境B事境C情境D意境6.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A创作形象B写实形象C抒情形象D怪诞形象7.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8.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9.文学作品的意义结构包括()A语言B形象C意义D本质10.文学作品的包括三种类型,以下文学作品《史记》、《桃花源记》、《等待多戈》分别代表了()A现实性文学B理想型文学C浪漫型文学D象征性文学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年第————学期《文学概论》试卷(A 卷)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20分)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 A 、一般出发 B 、个别出发C 、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D 、概念出发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 ) A、功利性的B、无功利的C 、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D 、直接是无功利的E 、间接是有功利的F 、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 A 、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 、生物学中的马C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D 、象征人类精神的马E 、具有深刻寓意的马F 、具有审美价值的马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 A 、全盘继承 B 、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 、只能继承形式E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 A 、直接的 B 、间接的 C 、紧密的 D 、有距离的 E 、无关的7、文学作为话语是()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文学概论》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A 、世界文学排斥民族文学B 、形成了世界性就取消了民族性C 、既有区别又相联系D 、世界文学的形成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基础E 、世界文学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 9、文学创作是( ) A 、私人化行为 B 、社会活动C 、纯粹个人的事情D 、作家与社会的对话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 ) A 、生活真实更丰富、生动B 、艺术真实没有生活真实具体、典型和有感染力C 、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D 、艺术真实比现实更理想、更美、更有感染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 )的反映。
《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专业年级姓名分数考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XXX指的“文学四要素”是()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A.本质特征B.形象特征C.结构特征D.美感特征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A.独立说B.再现说C.体验说D.表现说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A.规范语体B.自由语体C.抒情语体D.叙事语体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A.XXXB.英加登C.XXX.XXX6.把语言详细区分为“语言布局”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A.XXXC.凯塞尔D.索绪尔7.在广义的文明观点中,最为活泼、最易变化的身分是() A.制度文明B.肉体文明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观点的是() A.XXXB.XXXC.XXX图D.XXX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A.本质特性B.表现手段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A.省略B.平息C.概略D.减缓11.从人物性情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A.XXXB.XXXC.XXXD.XXX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C.创作才干D.创作个性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A.XXXB.XXXC.XXXD.XXX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A.多样性B.单一性C.稳定性D.独创性15.XXX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A.八体B.十体C.十二体D.二十四体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A.XXXB.XXXC.XXX.XXX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C.文学作品D.作家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A.小说B.诗歌C.戏剧D.散文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A.情节设计B.布局松散C.文学风格D.语言精练20.艺术想象的进程是()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文学概论》(下)期末(A)试卷答案
初等教育学院 级专科初等教育专业(中文与社会方向)《文学概论》(下)期末(A )试卷答案— 学年 第 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1.抒情诗 抒情散文 2.第一人称 代言3.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 地域风格 流派风格 4.简约 刚健 平淡 疏放 5.史诗 抒情诗 戏剧6.叙事文学 抒情文学 戏剧文学 7.文学性 教育性 趣味性 二.名词解释(5×5=25分)1.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2.民间文学:狭义的专指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广义的则包含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民俗现象。
民间文学既是文学的一部分,也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3.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其摹仿对象是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而这种人不可避免地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从而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
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5.儿童本位: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
我们把这种形态称之为儿童本位。
三.简答题(20分)1.如何理解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问题?(6分) 答:所谓“形散”,首先表现为文章选材广阔自由,散得开,可以抓住某一线索,旁征博引,谈天说地,古往今来,纵横驰骋。
其次,这“散”还表现在写作笔法的自由灵活上,时而用墨如泼,时而惜墨如金,“如行云流水”,“所行于所当行,所止于不可不止”,纵横开阖,婉转自然。
而散文的“神聚”是指,无论散文在选材、表达形式上多么自由,但作为抒情文学来讲,它总是以意为主,意气贯通,它总是一条流淌着情感与思想的河流,总有它清澈的航道将两岸美丽的风光串联起来。
如果失去了这个“神”,其“形”就会杂乱无章。
文学概论(上)期末(a)试卷答案
初等教育学院 级专科初等教育专业(中文与社会方向)《文学概论》(上)期末(A )试卷答案— 学年 第 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题1.文学(发展)史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2.模仿说 巫术说 游戏说 劳动说3.突发性 短暂性 冲破性4.描述 叙事 抒情 议论5.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6.整体个性 普遍意蕴 审美创造7.事件 人物 场景 二.名词解释1.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
它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大体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心里形象的思维进程。
2.艺术想象:是作家在原有的生活基础上,依照必然的审美理想和创作用意,对作为记忆表象存留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整合,组成新的文学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3.意境:是在情感主导下情理形神多层次融合的统一体,是意象系统的特殊结构与审美知觉的整合作用一路创造的可供情理情思自由活动的艺术空间,是能诱发人们超越具体意象去领悟含蓄丰硕的人生最高境界的诗意胜境。
4.艺术表现: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和各类表现手腕,把心里形象系统转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5.故事时间:就是故事或事件本身发展固有的自然时序。
三.简答题1.答: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庞大和深刻的。
这主要表此刻三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政治局面会影响到文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系(分院) 专业 级 班 姓名 学号风格。
第二,政治斗争的形势会影响到文学的方向和性质。
第三,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所制定和推行的方针政策及统治者的个人好恶,也会影响到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其次,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
文学的表现方式是形象的、隐喻的和象征的,文学的价值主如果诉诸人的情感世界,因此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众的社会意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
而且,这种作用作用的实现往往又不是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自觉目的,人们在文学中受到政治影响,一般是不知不觉的,因此这种影响的进程是较为漫长的、间接的。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2.“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3.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4.“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5.“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7.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 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8.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9.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10.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共30分)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10.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1_____;科学面向人们的2______世界,求3______;伦理学面向人们的4_______世界,求5______。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A.独立说
B.再现说
•
C.体验说
D.表现说
30.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B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31.“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 )
•
A.布洛
B.英加登
•
C.荣格
D.弗洛伊德
2020/9/28
32.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D )
• C. 第三人称叙述
D. 视角变换叙述
• 答案:C
• 21.文学意像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
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 参考答案: D
• 22.( 文学体载。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 A诗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 参考答案: A
• A. 陆机的《文赋》 B. 曹丕的《典论•论文》
• C. 钟嵘的《诗品》 D.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 答案:D
• 5.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 B.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 C. 自然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 D. 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
• A. 刘勰
B. 钟嵘
• C. 陆机
D. 杜甫
• 答案:A
• 12.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作家是( )
• A. 布瓦洛
B. 布封
• C. 狄更斯
D. 黑格尔
• 答案:B
• 13. 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文学概论》期末AO卷
2014年3月《文学概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考试试卷
@
姓名:***
专业:语文教育
学号:************
学习中心:贵州黔西南奥鹏学习中心[10]VIP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陌生化
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结果消解了“套版反映”,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它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2、文本的召唤结构
文本的召唤结构是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所提出的一个范畴,它是指由文学文本中所具有的“空白点”和“未定点”而形成的文本的潜在结构和图式化框架。
3、叙事学
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包括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布雷蒙德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和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这种新理论被称作“叙事学”。
2、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某些因素,是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多向演变形态。其主要特征是:
主观性。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客观现实,追求个人主观情感不受任何限制的充分表现,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化的、梦幻的现实。
假定性。它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作品中充满非常态的、极度夸张的变形形象和荒诞的情节、朦胧的象征意蕴。
在古典诗文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话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纵一苇之所无,凌万项之茫然”等。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句中的“无情”本为状人的词语,这里却用来修饰柳树;第二句中的正常语序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而诗句恰好倒了过来;第三句中不说“小船”而说“一苇”,不用“长江”而用“万顷”。这些相对于我们的通常话语来说,是文学话语的陌生化现象,是文学话语对普通话语的反常化运用。
文学概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忻州师院中文系文学概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命题人:文艺理论教研室一、填空(10分,每空1分):1、文艺学的分支主要有——、——和——。
2、文学形象具有——、——和——的特点。
3、文学文本语言层的美学功能主要是传达审美信息、——和——。
4、传统小说将——、——和环境作为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二、判断(请在下面各说法的后面打√或×;5分,每小题1分;答题时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并且表明符号即可):1、“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2、恩格斯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3、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心态型人物”三种。
4、抒情性文本的现象层是指作为抒情载体的具体可感的人、事、景、物。
5、“二分法”将文学作品分为韵文和骈文两种。
三、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每小题4分):1、文学;2.、摹仿说;3、文学文本;4.、意境;5、戏剧情境。
四、简要回答(30分,每小题10分):1、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主要有哪几种形态?它们说明文学语言活动必须走出哪两种困境?2、什么是主题的多义性?为什么会产生主题的多义性?3、说明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涵义,并说明二者是什么关系?五、理解原文(12分,每小题6分):1、“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周易·系辞》)2、“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歌德)六、论述题(23):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创作为例,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附录:1943年,赵树理曾经听到过发生在根据地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村子的民兵队长叫岳冬至,他与村子里的一位姑娘智英祥相爱。
而智英祥的母亲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富人,并收了人家的彩礼,当时遭到了智英祥的反对,再加上智英祥的两个哥哥反对母亲信“道”,于是老太太一气之下上吊了。
岳冬至由于反对父亲给他定下了童养媳,与父亲成天闹矛盾。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为文章正文,没有再次重复标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D2. 威廉·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剧作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3. 下列哪位作家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F. Scott FitzgeraldB. Ernest HemingwayC. William FaulknerD. Mark Twain答案:C4. “拔一毛而利天下,其蕲以亿万”这句话出自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郭沫若答案:C5. 下列哪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A. 《呐喊》B. 《围城》C. 《红岩》D. 《活着》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答: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艺术形象的综合艺术。
文学的作用包括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象、启发思考、塑造人物形象、传承文化等。
2. 什么是文学流派?举例说明。
答:文学流派指的是在文学领域中,由于创作思想、艺术手法或风格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流派。
例如,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主观体验、内心流动和语言游戏,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现实主义流派注重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如杜拉斯的《情人》。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所学的文学概论知识,论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它既受到社会的影响,也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
首先,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现象,通过描绘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矛盾等来使读者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
其次,文学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命运、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社会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
此外,文学也可以传递信息、启发思考,通过作品传递作者的思想、观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最后,文学还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通过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A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试卷
《文学概论》 (A)
一、填空(1空1分,共20分)
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着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四个要素构成。
3、()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
4、文学概念有三种不同含义,分别称作()、()、( )
5、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陌生化”是()层面的特征。
6、清末()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7、抒情作品的主要体裁是( )
8、诗的基本特征是()()()。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
()、()、语境。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艺术真实
2、审美意象
3、隐含的读者
4、期待视野
5、典型环境
三、简答(每个10分,共30分)
1、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简述作品与意识的冲突。
3、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四、论述(每个15分,共30分)
1、结合作品谈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2、试论审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