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

合集下载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框架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和团队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理论等多个领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

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它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表现、态度、动机和决策等。

个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观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个体的动机和激励机制、个体的决策过程和风险偏好等。

个体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员工。

团队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研究团队在组织中的协作、沟通和决策等方面的行为。

团队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团队的组成和角色分配、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方式、团队的决策过程和冲突管理等。

团队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决策质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

组织行为是研究组织整体行为的重点,它研究组织的结构、文化和领导等方面的行为。

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的结构和权力分配、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组织的领导和管理等。

组织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效能,为组织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

除了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框架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内容,如领导与管理、员工参与与满意度、组织变革与创新等。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

总之,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它们共同研究了组织中个体和团队的行为和互动,以及组织的结构、文化和领导等方面的行为。

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为标题,本文将从不同的层次来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一、个体层次组织行为学的个体层次主要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这包括个体的动机、个人价值观、个性特征、情绪和态度等方面。

个体层次的研究内容有助于了解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从而为组织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个体层次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等。

二、群体层次群体层次是研究组织内部群体行为和群体间相互作用的层次。

在组织中,群体通常是以部门、团队或项目组的形式存在。

群体层次的研究内容包括群体决策、团队合作、领导力和冲突管理等。

通过研究群体层次的行为模式和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组织的协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群体层次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和案例分析等。

三、组织层次组织层次是研究整个组织的结构、文化和管理方式的层次。

组织层次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等。

通过研究组织层次的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层次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四、跨组织层次跨组织层次是研究组织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层次。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日益增多。

跨组织层次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和产业集群等。

通过研究跨组织层次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促进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跨组织层次的研究方法包括网络分析、案例研究和访谈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可以从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层次和跨组织层次进行分类。

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层次的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问题,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同时,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借鉴和整合,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绪论 第3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绪论 第3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归纳综合。

第二步:演绎推论。

第三步:检验。

美国的管理学教授西拉季和华莱士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细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弄清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

第三步:形成假设。

第四步: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第五步: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

第六步:解释研究结论。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法人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有预定的研究目的,有系统的程序与设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一般不向被观察者暴露所要了解的问题。

(1)分类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类,把观察者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2)优缺点①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②缺点:花费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监视或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

(3)注意事项①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②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③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④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2.调查法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1)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运用口头沟通方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面谈可以标准化,亦可以非标准化。

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

输入
环境
输出
组织 转换
环境
组织系统图(以某个发电厂为例)
机构组织
公共设施委员会
信息与決策
股東
信息与決策
信息
总裁 信息与決策
信息与決策
一般 大众
公共关系
信息
信息
副总裁 办公室
会计部门
信息
技术 团体
工程 信息 与设计
供电設施 与维护

供应商
物料
物料
发电 电力
行銷
与配送 电力

组织表象(外在的)
目标 技术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 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7)模型法(系统法)
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 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动态的, 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如勒温所提出的一般行为 模式:
B = f ( P, E )
这里社会是指人际交往 和关心友谊、尊重、温 情,人的精神需求的满 足,对激励他们的工作 干劲是很重要的
3、自我实现人性观 还追求充实和发展,以充分发挥出自
结构
财政来源
技巧和能力
行为方面(潜在的)
沟通模式

态度

群体作用

冲突
冰 山
解决问题的方式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
组织行为的种类: 组织中的成员在工
作过程中表现出的
宏观组织行为 所有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 组织学习
群体动力 人际沟通 领导行为
权力 政治行为
冲突 谈判
态度 人格 能力 动机 压力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个体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

在这三个层次上,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不同,但都与组织内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有关。

个体层次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研究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个体层次上,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体的态度、动机、个性特征、知识和技能等。

个体的态度和动机对其在组织内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积极乐观的员工可能会更加投入工作,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绩效。

而个体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其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和在团队中的角色扮演。

此外,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对其在组织内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团队层次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层次,研究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团队绩效。

在团队层次上,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团队的组建、团队氛围、团队决策和团队领导等。

团队的组建是指如何选择和组合团队成员,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团队的合作能力。

团队的氛围对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和团队绩效有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和谐、支持和互信的团队氛围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的工作效能。

团队决策是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决策过程,而团队领导则是指团队中的领导者如何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以及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和问题。

组织层次是组织行为学的最高层次,研究整个组织的结构、文化和变革等方面。

在组织层次上,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

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调整对组织的运作和绩效有重要影响。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也对组织的运作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如何调整和改变组织内部的结构、流程和文化等,以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组织变革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组织行为的解读

组织行为的解读

组织行为的解读组织行为是一个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组织本身的行为。

它包括对个体和集体行为、对组织结构和过程的研究。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组织行为进行探讨。

一、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是由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它旨在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的行为,强调了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相互影响。

组织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行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人、组织和环境等多个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行为问题。

2. 组织行为研究的核心是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它关注个体如何适应组织环境、如何与组织互动、如何在组织中表现自己。

3. 组织行为着重考虑个体行为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如何对组织环境做出反应,同时也关注组织如何对个体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4. 组织行为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行为问题。

二、组织行为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方面。

1.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本单元,它包括个体在组织中的态度、动机、个性、认知、学习等行为和心理特征。

研究重点包括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福利、绩效评价等。

2.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指的是组织中的团队行为和群体行为。

它不仅考虑了在团队中个体的行为和特点,而且分析群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合作模式和决策方式等。

研究重点包括团队协作、群体决策、集体行动等。

3.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整个组织在运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研究重点包括组织设计、组织控制、组织变革、企业社会责任等。

三、组织行为的意义和应用组织行为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真正体现在它对组织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上。

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组织结构、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体系,进而提高组织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1. 组织结构的科学设计:通过研究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发现企业更合理的组织结构,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浅析组织行为学构架及应用X

浅析组织行为学构架及应用X

浅析组织行为学构架及应用X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之间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组织中个体行为、群体动力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并尝试解释和预测个体和组织行为的规律。

以下将对组织行为学的构架及应用进行浅析。

组织行为学的构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

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人特征、态度、动机、决策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间的互动、冲突、合作等对群体行为及绩效的影响。

组织层面主要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这三个层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组织行为学有多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首先是组织变革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文化,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制定合适的变革策略,促进组织发展和持续改进。

其次是领导与管理。

了解组织成员的需求、动机和行为特点,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员工,提高组织绩效。

第三是团队建设和团队效能。

团队合作是组织成功的关键,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理解团队中的动力、冲突和合作机制,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第四是员工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通过研究员工行为和动机,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组织行为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为组织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工具。

在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它对于提高组织效能和员工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一、引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来促进员工满意度、生产力和企业绩效等方面的提升。

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二、个体层面1. 个体特征与行为个体特征包括性格、智力水平、情感状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这些特征会影响到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

例如,性格外向的员工更容易适应团队合作,而内向型员工更擅长独立工作。

智力水平高的员工更能够理解复杂任务,并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

情感状态稳定的员工更容易处理压力和挫折,而情感不稳定的员工则需要更多支持和帮助。

2. 工作动机与满意度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参与工作活动时所具有的内在动力,它可以促进员工投入到工作中并提高生产效率。

而工作满意度则是指员工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研究表明,高工作动机和高工作满意度的员工更容易保持长期稳定的生产力,并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3. 决策与问题解决个体在组织中需要不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研究表明,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受到认知偏差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例如,个体可能会出现过度自信、避免损失等认知偏差,导致做出错误决策。

而情感因素如压力、焦虑等也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能力。

因此,组织需要通过有效培训和支持来提高员工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团队层面1. 团队动态与效能团队动态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它会影响到团队效能。

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团队动态的团队更容易达成共同目标,并且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因此,组织需要通过有效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来提高团队动态和效能。

2. 团队冲突与解决团队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有效地解决冲突则是组织需要关注的问题。

研究表明,适当的团队冲突可以促进创新和改进,但过度的冲突会影响到团队效能。

因此,组织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团队中出现的冲突。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成员行为的学科,主要从个体、团队和组织这三个层次来分析和解释组织行为的规律。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个体层次,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员工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这包括个体的态度、动机、价值观、个性特征等。

个体层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投入程度的研究。

在这个层次上,组织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团队层次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另一个重要层次。

团队是组织中的基本工作单位,团队成员的协作和合作对于组织的效能和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

团队的研究内容包括团队构建、领导风格、沟通和决策等。

组织需要关注团队的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促使成员相互信任、充分沟通和协调合作,使团队能够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层次是组织行为学的最高层次,研究组织结构、文化、战略和变革等。

组织层次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设计、权力结构、文化建设等。

组织需要明确其愿景和目标,并建立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同时,组织还需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变革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的需求。

在实际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个体的特征和需求影响团队的形成和运作,团队的表现和效果又反过来影响组织的整体绩效和成功。

因此,组织行为学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一套有力的工具和理论,帮助他们理解和引导组织内的个体和团队行为,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层次——个体、团队和组织,分别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团队的协作和合作、组织的结构和文化。

通过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组织行为学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提升组织绩效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和集体行为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沟通、决策、动机、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工作满意度、员工离职率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组织行为学试图寻找和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布局。

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组织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优化组织结构,使其更加适应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中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总和。

组织文化是一种难以被复制的资源,它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团结,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组织文化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组织文化,使其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 领导力领导力是组织中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和技能,它直接决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效率。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领导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力,使其成为组织中的核心竞争力。

4. 沟通沟通是组织中信息传递和理解的过程,它是组织运作的基础。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合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沟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优化沟通,使其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5. 决策决策是组织中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过程,它直接决定了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决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优化决策,使其更加符合组织目标和战略。

6. 动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激发和维护个体的动机,提高个体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7.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组织中个体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和习惯。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引导和管理个体行为,使其更加符合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原创 浅析对《组织行为学》中的3个层面、6个指标、3个研究评价标准、4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原创 浅析对《组织行为学》中的3个层面、6个指标、3个研究评价标准、4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浅析对《组织行为学》中的3个层面、6个指标、3个研究评价标准、4种研究方法的理解1.三个层面:个体、群体、组织(结构)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改善其效率。

个体是指组织中单个的人,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人格价值观、能力和态度,不同的知觉和动机,还会带有不同的情绪,这些主客观因素非常多元化,他们的融合影响了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影响组织绩效;群体可以描述为组织中的一个个团队,正式或非正式的团队,团队人员因为角色、规范、规模的不同而互相影响,正确地把握群体管理,涉及到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团队的权力分配、政治导向以及如何处理冲突和谈判等课题;架构作为组织的框架,将个体和群体进行了专业化、部门化的分工,对领导的指挥和控制进行的规范,合理的架构有利于集权管理和分权执行,正规化地导向便于整个组织高效、协调开展运作。

而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的管理跟进能够不断地粘聚和协调个体和群体保持对组织的适应。

2.六个指标:生产率、缺勤率(迟到率)、流动率(离职率)、工作满意度、工作场所中偏常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六个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解释或预测组织效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六大指标我们逐一分析影响因素,排除干扰因素,进行正确改进。

生产率主要指工作效率,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或其他组织以高成本或低成本维持产出,对于生产和服务效果衡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缺勤率过高影响组织保持正常生产、实现生产目标,但是有些特殊岗位,完全没有缺勤率反而是一个大的安全隐患;流动率就是人员流失率,高流动率将耗费大量的招聘选拔、培训和磨合成本,破坏组织的高效运作,但是只要流动率在一个合理水平范围内,也有利于组织保持活力和灵活性,有利于补充新鲜血液和提拔优秀人才,但是如果流失率过高,或者流失的主要是优秀人才,则会对组织效率进行破坏;偏常行为代表着员工可能因为自身或外部环境的不满意而造成的潜在威胁,关注员工的偏常行为有利于及时将苗头遏制、避免混乱以及发掘根本原因、解决潜在问题;组织公民行为指员工在正式工作要求之外自觉从事的行为,当这种组织公民行为越多、“好公民”行为的员工越多,他们承担了职责以外更多的职能,恪尽职守,维护团队和谐,无疑有利于组织的效率提升和团队润滑;工作满意度为员工对工作的而积极的感受,它是一种态度,满意度越高,员工越愿意承担更多职责,组织的生产率也会更高,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流动率负相关,将给组织带来更多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如下所示:
1. 个体层面研究: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动机、态度和能力等方面。

它研究员工如何融入组织、与组织中的其他个体互动,并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

2. 小组层面研究:小组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工作小组或团队的行为和绩效。

它研究小组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沟通方式、领导风格和决策过程等因素对小组绩效的影响。

3. 组织层面研究:组织层面的研究关注组织内部的结构、文化、领导风格等因素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它研究组织设计、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问题。

4. 跨组织层面研究:跨组织层面的研究关注多个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

它研究组织之间的合作、联盟和竞争行为,以及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

除了上述的研究层次之外,组织行为学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文化层面的研究、跨国组织行为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层次和角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对组织行为的全面理解。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一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一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组织行为学研究从三个层次认识与分析组织的人的因素问题,它们是(C )。

A 心理、行为、绩效B 心理、个体、绩效C 个体、群体、组织D 个体、群体、绩效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B )A 实验法B 电话调查法C 数量统计法D 案例研究法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D )。

A 知觉防御B 定型效应C 首因效应D 晕轮效应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但他并无怨言,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B 减少自己的投入C 出去兼职D 使B减少投入5、橄榄球队的教练被视为富有进取精神、灵活机动以及善于激励自己的球员,这体现的是( A )。

A 角色期待B 角色冲突C 角色知觉D 心理契约6、当团队中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时,会激发( D )沟通网络的出现。

A 链式B 全通道式C 闲聊式D 轮式7、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D )A 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 任务式管理C 中间型管理D 团队式管理8、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C )A 冲突有害无益B 冲突应当避免C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 冲突有利无害9、艾派克斯数据公司是全球最大的DVD机制造商之一,其既没有自己的生产厂,也不雇佣工程师,每一项工作都与其他国家的公司签订合约。

该公司采用的是一种( B )组织结构设计方案。

A 团队结构B 虚拟组织C无边界组织 D 矩阵结构10、当公布新一届的世界小姐得主时,屈居亚军者脸上流露出来那种礼节性的愉快表情。

这是( A )。

A 情绪表达B 情绪感受C 心境D 情绪管理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每题15分)1.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第2阶段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组织行为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和组织都涉及()问题。

A、人性B、社会 C 资源D、道德2、不稳定环境中,组织管理承诺的重要性是()。

A、上升的B、不变的C、下降的D、都可能3、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也称认知理论,即()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

A、领导B、归因C、双因素D、群体活动4、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金纳B、麦克利兰C、波特D、劳勒5、研究表明()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决策最有效,能提出更为正确的决策意见。

A、2-5B、4-5C、8-9D、5-116、组织环境中最主要的资源是()资源。

A、人力B、资金C、文化D、领导7、对需要信息加工的复杂工作来说,较高的总体智力水平和()能力是成功胜任的必要保证。

A、体力B、言语C、心理D、实践8、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是一致的。

A、永远B、有时C、不可能D、基本9、一般情况下,安排()的人开展突击性、开拓性的工作。

A、多血汁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0、一个社会共同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属于文化层次中的()。

A、核心文化B、中层文化C、表层文化D、全部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按研究目标,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目标性研究E、可控制研究2、一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认知和理解,是与个人的()等密切相关的。

A、文化背景B、知识结构C、社会地位D、自身能力E、社会资本3、构成性格特征可以依据性格的()特征这几方面来划分。

A、知觉B、态度C、情绪D、意志E、理智4、企业的团队情商主要取决于()的情商水平。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提高人们对人的行为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提升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心理与行为:这部分研究关注个体在组织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如动机、态度、价值观、情绪智商等。

通过了解个人心理和行为特点,组织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2.群体心理与行为:这部分研究关注组织中人际互动和团队协作的心理机制,如沟通、信任、领导力、决策等。

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有助于组织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绩效,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组织氛围。

3.组织心理与行为:这部分研究关注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气候等。

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组织改进管理策略,提高组织竞争力,并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4.领导行为:这部分研究关注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行为,如领导风格、领导力、领导决策等。

领导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组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领导者,提高组织的领导力水平,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员工心理和行为,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同时,组织行为学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团队协作和组
织竞争力的有益建议。

通过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组织行为有3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归来吧,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跟行为的规律性。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直接观察并按时间顺序记录)现场调查(反映真实的组织状况)实验研究(在模拟与可控状态下进行)案例研究(对个别组织行为进行深入研究)问卷研究(使用问卷与访谈)3 社会人的假设,基本观点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的意义,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生产率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士气”,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在群体中除“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

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领导者要了解人们行为,善于倾听员工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4 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及内容人本管理一切以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观念,是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2)对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重新认识,如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3)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本管理的主导方式已由传统管理(靠金钱及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管理方式。

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而且也是精神形态上的表现,两者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激励。

5 需要的特征指向性:任何需要总是具有特定的对象的。

连续性:人的需要并不会因为一次满足而终止,而具有周而复始的特点。

社会制约性: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研究者深入研究一个或少数几个组织,通过详细观察、访谈和文件分析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 深度访谈:研究者与组织成员进行深入的面对面访谈,以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观察。

- 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组织中的行为、互动和工作环境,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 内容分析:研究者分析和解释组织内的文档、报告、会议记录等文字材料,并根据其内容提炼出相关信息。

2. 定量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研究者设计并分发结构化的问卷,通过大样本的调查来收集数据,以了解组织成员的行为、观点和态度。

- 实证研究:研究者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来检验组织行为理论以及因果关系的存在。

- 模型构建:研究者利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建立组织行为的模型,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 统计分析:研究者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组织行为中的模式、关联和趋势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组织行为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网络调查等新型研究方法也逐渐应用于组织行为的研究中。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第一章一.(组织行为的内涵)组织行为可以从三个意义上来理解,或者说组织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第二个层次是群体行为,个体总是生活与工作在群体之中,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行为与独处时是不同的,所以研究组织中人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行为规律;第三个层次是整个组织的行为,也就是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

第二章一,人性假设理论(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管理学家提出来的。

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这一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1、基本观点(1)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宁愿接受别人领导,也不愿负任何责任。

(3)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矛盾的,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靠外力的强制。

(4)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5)大多数人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6)人群大致分两类,多数人符合上述假设;少数人能克制自己,他们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2、相应的管理策略(1)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

(2)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3)强调严密的组织,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如工作定额、技术规程等。

(4)在激励约束制度上,主要用金钱报酬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1、基本观点(1)社交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
——个体、群体、组织
(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对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往往会分为多个角度,主要呈现为三个层次。

在第一个研究层次上,即个体层次,可以把组织看出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体的集合。

在该层次上往往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解释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和反应,运用其中的规律可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然而在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需要在工作中合作并互相协调,从而组成一定的群体。

组织行为的第二个层次就是以群体为研究单位,研究一个工作群体的功能,其团体管理、群体决策的过程等等。

在这个层次上的研究往往更多的涉及一些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

在第三个研究层次把整个组织当成一个研究对象,是这个更为宏观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组织气氛。

(二)
在这三个研究层次中,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的研究,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而组织层次上的研究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

不用层次上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各有不同,但并不互相矛盾,它们是互相补充的。

(三)
事实上组织、群体与个体这三个层次上的联系就犹如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部分离不开整体,就好像个体离开群体难以实现其价值,群体没有组织也不能形成一股合力。

而整体又是受部分所制约的,犹如一个组织要有相应的群体才能实现其目标,一个群体又需要相应的人才才能完成其工作。

在实际的应用中,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的研究是缺一不可的,又是互相促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