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问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解析:设甲每天做3x个零件,乙每天做5x个零件,则3x+5x=56,解得x=8,因此甲每天做24个零件,乙每天做40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要石灰多少千克?解析:石灰和水的比是1:100,因此需要的水量是4545千克/100=45.45千克,石灰的重量也是45.45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解析:甲班分得的跳绳数量是60×(42/90)=28根,乙班分得的跳绳数量是60×(48/90)=32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解析:设分子为3x,分母为7x,则3x+7x=80,解得x=8,因此分子是24,分母是56,这个分数是24/56.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设长为3x,宽为2x,则周长为2(3x+2x)=10x,解得x=20,因此长为60米,宽为40米,面积是2400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解析:设甲车间的人数为5x,乙车间的人数为7x,则5x+7x=2×36,解得x=3.6,因此甲车间有18人,乙车间有25.2人,约为25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解析:设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为2x:3x:5x,则2x+3x+5x=96,解得x=8,因此水泥需要16吨,沙子需要24吨,石子需要40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解析:(1)药物和水的比是3:400,因此需要的药物重量是1612千克×(3/403)=12千克。

小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 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详解

小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 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详解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内容总结:(1)按比例分配(2)单比化连比(3)列表法还原(4)比较估算例题讲解板块一:基础题型1.水果店运来了西瓜和哈密瓜共234个,如果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那么水果店运来西瓜和哈密瓜各多少个?解答: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是5:4,可以把水果店运来的西瓜和哈密瓜总和看做5+4=9份,其中西瓜占5份,哈密瓜占4份;先求出每份的量;再求所求量。

每份:234 ÷(5+4)=26个西瓜:26×5=130个哈密瓜:26×4=104个2.有429名小学生参加数学冬令营,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为7:6.后来又有一些女生报名参赛,这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变为11:10.请问:后来报名的女生有多少人?解答:开始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7:13,来了一些女生后,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11:21,因为男生是不变量,先求出男生人数,再求出来一些女生后的总人数,现在总人数减去以前的总人数就是增加的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429÷13×7=231人现在总人数:231÷11×21=441人后来报名女生人数:441-429=12人3.松鼠一家三口出门采摘松果,松鼠爸爸采得最快,他每采摘7颗松果,松鼠妈妈只能采摘6颗;松鼠宝宝采得最慢,他每采摘2颗,松鼠妈妈已经采摘了3颗.一天下来,他们一共采摘了340颗松果.试问:其中有多少颗是松鼠宝宝采的?解析:根据条件可知松鼠妈妈采摘6颗,松鼠宝宝可以采摘4颗;所以相同时间内松鼠爸爸松鼠妈妈和松鼠宝宝采摘的松果比是7:6:4。

松鼠宝宝采摘的:340÷(7+6+4)×4=80颗4.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成三批去参观博物馆,第一批与第二批的人数比是5:4,第二批与第三批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批的人数比第二、三批的总和少55人.请问:育才小学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条件可知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人数比是15:12:8。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它把比与分数结合到一块,一般要求学生能通过数量的比找出数量间的分数关系,再按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所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包含了比与分数两个知识点。

一、分析条件,抓住特点条件是应用题的最基本的因素。

分析条件是解答应用题的根本途径。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都很简单,在这类应用题的条件中都会告诉学生分配的是什么,要按照什么来分配。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已知几个部分的和与几个部分之间的比,求各个部分是多少;二是已知几个部分之间的比和其中一个部分是多少,求另外的部分是多少;三是已知几个部分之间的比和部分之间的的差,求各个部分是多少。

例如:(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梨树和桃树共80棵,梨树与桃树各有多少棵?(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梨树棵树是80棵,桃树有多少棵?(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桃树比梨树少80棵,梨树与桃树各有多少棵?这类应用题先明确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但是有些题目在告诉我们按照什么来分配时,并不以比的形式出现在条件里。

如例3: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

三个班各应分得图书多少本?这道题告诉我们东岗小学要把524本图书分给六年级三个班,但按照什么来分配是此题的关键,因为此题并没有出现几个数的比。

所以,在分析条件时应着重使学生明确这道题是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的。

因此,这道题也是符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二、明确解法,概括步骤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数、小数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第二种解题方法一般是把几个数的比转化成几个数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几个数。

【小升初专题讲义】第十六讲比和比例问题问题专题精讲(解析版)

【小升初专题讲义】第十六讲比和比例问题问题专题精讲(解析版)
0 32 5.钝角
二、1.C 2.B 3.C 4.C 5.A 6.B
三、1.【解析】3.6×12000000=43200000(厘米)
43200000× =10.8(厘米)
答:甲、乙两城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0.8厘米。
2.【解析】铜与锌的质量比=(2×1):(5×3)=2:15
5.【解析】设去时用了x小时,返时用了(6-x)小时。
750×x=600×(6-x)
x≈2.67
2.67×750=2002.5(千米)
答:最多飞出去2002.5千米就必须往回飞。
6.
【解析】设两队所攒钱数每份x元。
9x-48=5x-20
x=7
9x=9×7=63(元)
答:红队原来积攒了63元。
7.【解析】设长方形的长为4x,宽为3x
【答案】三批货物的价值比为(5×3)∶(4×4)∶(2×6)=15∶16∶12
2580× =900(万元)
2580× =960(万元)
2580× =720(万元)
答:甲、乙、丙三批货物分别值900万元、960万元、720万元。
【归纳总结】已知总数为货物总价值,应按货物价值的比例进行分酬。货物价值=单价×质量。
4.A地和B地之间相距1200千米,画在一副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应该画( )厘米。
5.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6.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6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运往乙地,需要( )小时。
求这个操场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精析】要求出长方形操场的实际周长和面积,必须先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该操场的实际长和宽。

比例的应用题六年级

比例的应用题六年级

比例的应用题六年级一、按比例分配问题。

1.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解析:首先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46 + 44+50=140(人)。

然后计算各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班:(46)/(140),二班:(44)/(140),三班:(50)/(140)。

最后用树的总数乘以各班所占比例得到各班应栽树的棵数。

- 一班应栽树:70×(46)/(140) = 23(棵);- 二班应栽树:70×(44)/(140)=22(棵);- 三班应栽树:70×(50)/(140)=25(棵)。

2. 一种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如果要配制20吨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 解析:首先求出总份数:2 + 3+5 = 10份。

然后计算每份的重量:20÷10 = 2吨。

最后根据各自的份数求出水泥、沙子和石子的重量。

- 水泥:2×2 = 4吨;- 沙子:2×3 = 6吨;- 石子:2×5 = 10吨。

3.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 解析:设第一车间有8x人,第二车间有12x人。

根据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可列方程12x-8x = 80,解得x = 20。

则三个车间总人数为(8 +12+21)×20=41×20 = 820人。

二、比例尺问题。

4.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根据比例尺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5÷(1)/(6000000)=5×6000000 =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比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尤其是在六年级,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比相关的应用题。

本文将对这些题型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一、定义和概念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比。

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冒号或斜线表示。

例如,A与B的比是3:2,或者A是B的1.5倍。

二、常见的题型解析1、比例分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例如,有10个苹果,分给A、B、C三个人,要求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是2:3:5。

我们需要找出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先找出各个部分占总量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分配。

以这个例子为例,A、B、C三人分别得到的苹果数为:10×(2/(2+3+5))、10×(3/(2+3+5))、10×(5/(2+3+5))。

2、倍数问题倍数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A的年龄是B的1.5倍,B的年龄是C的2倍,求A、B、C的年龄关系。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设未知数来找出数量关系。

以这个例子为例,我们可以设A的年龄为x,那么B的年龄就是1.5x,C的年龄就是1.5x/2=0.75x。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年龄关系。

3、比率问题比率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某产品的合格率是90%,求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利用数量关系来计算。

以这个例子为例,假设总产量为100件,那么合格品数量为90件,不合格品数量为10件。

所以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为9:1。

三、解题思路和步骤在解决比的应用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读懂题目: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

2、确定关系: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或倍数关系,确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设未知数:如果需要,可以设未知数来帮助解决问题。

4、建立方程: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参考答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参考答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参考答案典题探究一.基本知识点:二.解题方法:例1.六年级(2)班有学生48人,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有()人.A.30 B.18 C.2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占了总人数的,总人数已知是48人,就是求48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48×=18(人)答:女生有18人.故选:B.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女生人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乙数是()A.48 B.36 C.12 D.6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则乙数占了三个数总和的,这三个数的和是48×3=144.据此解答.解答:解:48×3=144144×=48答:乙数是48.故选:A.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乙占了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3.欢欢看一本80页的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欢欢大约看了()页.A.7B.47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可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然后根据总页数,解决问题.解答:解:7+5=12,80×=80×≈47(页).答:欢欢大约看了47页.故选:B点评:本题关健是先通过“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例4.一批货物按2:3:5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商店.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把这批货物的总重量看做单位“1”,也就是要分配的总量,是按照甲、乙、丙三个商店的质量比为2:3:5进行分配的,先求出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进一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三家商店各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进而确定哪家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进一步把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即可.解答:解: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2+3+5=10(份),甲商店分得:1×=,乙商店分得:1×==0.3=30%,丙商店分得,1×==;答: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故答案为:丙,30.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数量,就看作单位“1”.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1.在50千克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盐是()千克.A.1:10 B.1:9 C.5D.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盐和水的比是1:9,则盐就占了盐水的,已知盐水重50千克,用乘法可求出盐的重量.据此解答.解答:解:50×=5(千克)答:盐是5千克.故选:D.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盐占了盐水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边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最大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2+5+2=9180×=100(度);答: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3.甲、乙、丙三数之比为2:7:9,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则甲数是()A.8B.16 C.32 D.64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可得这三个数的和是24×3=72,求出这三个数的总份数及甲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2+7+9=1872×=8故选:A.点评:根据平均数求出总数,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无法确定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三角形的最大的角的度数占内角度数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进而判断即可.最大的角:1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5.从直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其中较大角的度数是()A.36°B.54°C.18°D.108°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就是把90度按照2:3进行分配,那么较大的角就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较大角.解答:解:2+3=5;90°×=54°;答:较大的角是5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直角是90°,求出总份数,然后求出较大角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6.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合适的比是()A.4:5 B.3:4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如果按4:5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4+5=9(份),一个班分4份,一个班分5份,140不能被9整除;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如果按5:6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5+6=11(份),一个班分5份,一个班分6份,140不能被11整除.解答:解:根据分析,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7,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少()A.16 B.18 C.20 D.2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乙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和的,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36×(﹣),=36×,=20;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先求出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8.把600本书按3:5分给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本.A.150 B.225 C.300 D.37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此题要分配的总量是600本书,是按照五、六年级的本数比为3:5进行分配,先求出五、六年级分得本数的总份数,进一步求出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列式解答后再选择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六年级分得的本数:600×=375(本);答:六年级分到375本.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再看此总量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分配的,再进一步按照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其中的一个量.9.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六二班有学生40人,两个班共植树36棵,要合理分配任务,六一班应植树几棵?正确列式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要合理分配任务,也就是按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先求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再求出六一班学生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50+40=90(人),36×=20(棵),答:六一班应植树20棵.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只有按两个班的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才合理.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差与减数的比是5:3,差是()A.50 B.25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由于被减数=减数+差,所以根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可求出减数和差的和,再由“差与减数的比是5:3,”可找到总数和总份数,即可求出一份.解答:解:(80÷2)÷(5+3)=40÷8=55×5=25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可解答.B档(提升精练)1.把63吨化肥,按4:2: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乡,甲乡比乙乡多分()吨.A.28 B.7C.14 D.21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63吨,总份数是4+2+3,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乡比乙乡多(4﹣2)份,即可求出甲乡比乙乡多分的吨数.解答:解:63÷(4+2+3)×(4﹣2)=63÷9×2=7×2=14(吨)答:故选C.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2.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5,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70 B.135 C.54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求出长与宽的总份数,再求出长与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求出长与宽,进一步求出面积.解答:解:长与宽的总份数:3+5=8(份),48÷2×=9(厘米),48÷2×=15(厘米).面积:9×15=135(平方厘米).答:面积是135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厘米,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A.60厘米B.48厘米C.30厘米D.24厘米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腰的长度大于底的长度,即:腰的长度:底的长度=2:1;这样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2+2+1=5(份),底占其中的1份,底是周长的;知道周长求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20×,=120×,=24(厘米);即: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先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确定腰和底的比,再求出周长的总份数,最后求底的长度.4.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2: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比例求出这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根据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样的三角形.解答:解:总份数:2+2+5=9(份);这三个角的最大角是:180°×=100°;100°>9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的比是1:2:3,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乙储蓄了()元.A.50 B.100 C.1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之比是1:2:3”,求得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再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求得三人储蓄的总钱数;最后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1+2+3=6(份);三人储蓄的总钱数:50×3=150(元);乙储蓄的钱数:150×=50(元).答:乙储蓄了50元.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三个数的比,三个数的和,求其中的一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6.把126吨化肥,按4:3:2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村,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吨.A.14 B.28 C.4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126吨,总份数是4+3+2,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村比丙村多(4﹣2)份,即可求出甲村比丙村多分的吨数.解答:解:126÷(4+3+2)×(4﹣2)=126÷9×2=28(吨)答: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28吨.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进而解决问题.7.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300,甲数为120,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丙数是()A.18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丙数就占乙丙两数和,乙丙两数的和是(300﹣120).据此解答.解答:解:(300﹣120)×,=180×,=80.答:丙数是80.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丙占乙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乙丙两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8.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结果A做了6天,B 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0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0元中A应该分()元.A.180 B.192 C.200 D.3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他们一共做了6+5+4+1=16天,那么平均算下来,16÷4=4天,一个人就要做四天,但D做了一天因事请假,他做了一天,就少做了3天,则A多做了6﹣4=2天,B多做了一天,那么那48元是给多做天数的报酬,一共多做了3天,就用报酬费480÷3=160元,一天就要给160元,A多做了2天,就用160×2=320元即可解决.解答:解:一共做的天数:6+5+4+1=16(天)平均每人做的天数:16÷4=4(天)A多做的天数:6﹣4=2(天)B多做的天数:5﹣4=1(天)一共多做的天数:2+1=3(天)A应得480÷3×2=320(元),答:这480元应分给A320元.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共做的天数,从而知道平均每人要做的天数,再求出A多做了几天,就把D少做3天的酬劳平均分成3份,即可求出.9.已知A+B=80,A:B=3:5,则A、B分别是()A.30、48 B.50、30 C.30、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首先求得A、B两数的总份数,再分别求得A、B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A、B两个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数A:80×=30,数B:80×=50,或80﹣30=50.答:则A是30,B是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与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绿化队准备植树96棵,按7:8:9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应植树()棵.A.36 B.32 C.28 D.2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得:甲组植树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把植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8+9=24,96×=28(棵);答:甲组应植树28棵;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C档(跨越导练)1.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和是132,约分后为,原分数是()A.B.C.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和分母的和的总份数,再求1份是多少,然后求分子和分母分别是多少,最后写出这个分数.解答:解:总份数:4+7=11(份),一份:132÷11=12,分子:4×12=48,分母:7×12=84.即:这个分数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分母和的总份数,再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最后求分子、分母分别是多少.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分数的值是,原来的分数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这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减去5之后,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50﹣5﹣5)40.因为所得分数的值是,根据比例分配,则:所得分数的分子为:40×=16,分母为:40×=24.故:原分数为:=.解答:解:(50﹣5﹣5)×,=40×,=16;40×,=2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重点是根据比例分配,求出所得现在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占和的几分之几.3.把1些树苗按2:3:5分配给一班、二班、三班的学生去种植,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A.60 B.40 C.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用一班比三班少的份数除以三班的份数,就是一班比三班少百分之几.据此解答.解答:解:(5﹣2)÷5,=3÷5,=60%.答: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60%.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解答.4.某电器商店有180台电视机,彩电与黑白电视的台数比是5:4,彩电有()台.A.5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彩电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乘法解答.解答:解:180×=100(台);答:彩电有100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及解答规律,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一种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2:3,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A.15:16 B.16:17 C.16:15 D.15:17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意义.分析:根据题意“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得到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500克,再根据题意求得甲、乙两种糖的总份数,然后分别求得甲、乙两种糖各占总分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分别求得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用原来两种糖的质量分别加上加入糖的质量,求出新混合糖种甲乙两种糖分别是多少,再求比并化简,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660﹣160,=500(千克),总分数:2+3=5(份),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500×=200(千克),600×=30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200+120=320(千克),300+40=340(千克),新混合糖甲、乙两种糖的比:320:340,=(320÷20):(340÷20),=16:17.答: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的比16:1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和两个数的和,在这里需根据题意求这两个数得和,用现在糖的质量减去加入糖的质量,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甲、乙两数的比是3:4,丙比甲少3,甲是()A.24 B.18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可求出三个数的和为57,再根据“丙比甲少3”,可假设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那么三个数的和就成为(57+3),先求出三个数的总份数,再求出甲数占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甲数的数值即可.解答:解:三个数的和:19×3=57,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为:57+3=60,总份数:3+4+3=10(份),甲数为:60×=18;答:甲数是18.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解决此题关键是把丙和甲看的一样多,都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是多少,作为要分配的总量,进而按照3:4:3进行分配,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其中两条边的比是2:5,腰为24或45厘米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爸爸买了100张这种彩票,爸爸一定会有1次中奖C.相关联的两个量X、Y,Y=X,那么Y和X成正比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专题:比和比例;比和比例应用题;可能性.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可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不会是2:2:5,按比例分配求出腰即可判断;(2)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属于不确定事件,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买了100张彩票只能说明比买1张的中奖的可能性大;(3)由Y=X,变式可得出=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作出判断.解答:解:A.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所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108×=45(厘米),因此腰为24厘米不对;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中奖的说法错误.C.Y=X,=4,比值一定,所以Y和X成正比例,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比例的意义等知识.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个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C.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方向.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按比例分配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断;(2)知道一年中1、3、5、7、8、10、12是大月,再知道儿童节和国庆节在哪个月,即可得解;(3)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即可判断;(4)物体位置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是由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的,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判断即可.解答:解;A.180×=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而不是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是6月1日,国庆节是10月1日,6月是小月,10月是大月,所以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错误;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正确的;D.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平行线的定义,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和小月,节日的日期,以及要确定一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9.甲、乙、丙三人的平均体重是50千克,他们的体重的比是4:3:3,甲的体重是()A.50×3×B.50×C.50×D.50×3×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三人的总体重为50×3=150(千克),甲的体重占三人总体重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即可.解答:解:甲的体重是:50×3×;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用按比例分配解答.10.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而成的,72千克水中,含氢和氧各()A.1千克,71千克B.8千克,64千克C.9千克,63千克D.63千克,9千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氢和氧按1:8化合成水,氢占水的,氧占水的,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2×=8(千克)72×=64(千克);答:含氢和氧分别有8千克、64千克;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氢和氧各占水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解答.。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讲解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讲解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填空。

1、某小学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则男生人数占全校的( )( ),女生人数占全校的( )( )。

2、甲、乙两数的和是35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2,甲数占总数的( )( ),乙数是甲数的( )( ),甲数是 ,乙数是 。

3、一种药水由药粉和水按1︰400配制而成,8千克水中需加 克药粉才能配制成这种药水。

4、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7,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

5、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乙数比甲数多 %。

6、甲数是乙数的4倍,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

7去年植树的棵数是今年的58,今年比去年多植24棵,则今年植树 棵。

8、被减数是47,减数与差的比是5︰3,则减数是 。

9、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8,减数与差的比是5︰3,差是 。

10、甲数与乙数的和是9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2,甲数是 。

11、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度、 度、 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7︰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 度,一个底角是 度,这也是一个 角三角形。

1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四、五年级人数分配给各班,四年级有38人,五年级有32人,四.五年级各应植树多少棵?1、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a 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一个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4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5、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6分米,它的体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

6、一个圆锥底面积是2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

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
——按比例分配
两类题型: 实量按比例分配 虚量按比例分配
解法重点: 应用已知比分配 构建新比再分配
一、应用已知比分配
例1、学校科技组、航模组、美术组共有75人, 其中科技组人数是航模组的90%,美术组 与科技组的人数比为2:3,如果要使这3个 组人数同样多,那么应该从科技组和航模 组共调几人到美术组?


增加水的体积一定,
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S甲:S乙= 2:3
3份
2份 8-6
h甲:பைடு நூலகம்乙= 3:2
6cm
8cm
8 6 3 2 3 6 12cm 2
3
或 8 6 3 2 2 8 12cm
一、应用已知比分配
例3、已知下图中直角梯形面积为25平方分米, a:b:h=3:2:1,图中空白部分是半圆形,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平方分米。
路程比 时间比
1: 2
1 : 2 3:4 23
1 (4 3)310(1 2) 90(千米)
40%
30袋 15千克
3

50袋 5
15 40% 3
35
=600(千克)
二、构建新比再分配
例2、如图,点B、O分别是大圆和小圆的圆心, 直角三角形ABC面积为52平方厘米,那么 阴影部分面积是( )平方厘米。
基础知识点:
S正 : S圆 2 :
A0
C
B
SABC
: S小圆
2 2
:
1:
SABC
1- 2 = 1
24
即 S阴影=S△ABC
二、构建新比再分配
例3、甲、乙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0分钟 后相遇,相遇后又以各自原速行了25分钟 后,甲正好到B地,而乙距A地还有60千米,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按比分配应用题解题方法

按比分配应用题解题方法

按比分配应用题解题方法1. 基本解题方法。

- 先求出总份数。

- 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 最后用总量分别乘以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的值。

2. 例题。

- 例1:学校把450本图书按照2:3:4的比例分给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解析:- 首先求总份数:2 + 3+4=9(份)。

- 然后求各年级分得图书占总数的比例:四年级占(2)/(9),五年级占(3)/(9)=(1)/(3),六年级占(4)/(9)。

- 最后求各年级分得的图书数量:- 四年级:450×(2)/(9) = 100(本)。

- 五年级:450×(1)/(3)=150(本)。

- 六年级:450×(4)/(9) = 200(本)。

- 例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析:- 因为长方形周长C = 2×(text{长}+text{宽}),所以长与宽的和是48÷2 = 24(厘米)。

- 总份数为5 + 3=8(份)。

- 长占长和宽总和的(5)/(8),宽占(3)/(8)。

- 长:24×(5)/(8)=15(厘米);宽:24×(3)/(8) = 9(厘米)。

- 例3: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它们的平均数是60,求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 三个数的和为60×3 = 180。

- 总份数为1+2 + 3=6(份)。

- 甲占(1)/(6),乙占(2)/(6)=(1)/(3),丙占(3)/(6)=(1)/(2)。

- 甲:180×(1)/(6)=30;乙:180×(1)/(3)=60;丙:180×(1)/(2)=90。

- 例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解析:-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 + 宽+高)×4,所以长、宽、高的和是96÷4 = 24(厘米)。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解:4+5+6=15300÷15=20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解:1+100=1015050÷101=50(千克)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

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解:40÷2=20(头)20×(5+2)=140(头)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解:1+100=1015656÷101=56(千克)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解:52+48=100(人)200÷100=2(根)52×2=104(根)48×2=96(根)答:一班可得跳绳104根,二班可得跳绳96根。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解:4+6=1040÷10=44×4=166×4=24答:这个分数是24分之16。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80配制成的。

⑴、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解:40×80=3200(千克)3200+40=3240(千克)答: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3240千克的药水。

⑵、6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解:60÷80=0.75(千克)答:60千克水,需要药粉0.75千克。

第四单元按比例分配问题“基础型”专项练习(解析版)人教版

第四单元按比例分配问题“基础型”专项练习(解析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四单元:按比例分配问题“基础型”专项练习1.学校买来300本课外书,按照人数的比分配给五、六年级,五年级有728.可以用1份蜂蜜和9份水来冲兑蜂蜜水。

一个杯子的容积是200毫升,冲兑一满杯这样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答案】20毫升;180毫升【分析】1份蜂蜜水包含1份蜂蜜和9份水,一共是1+9=10份,用200÷10=20毫升求出1份是多少,再分别乘蜂蜜和水所占的份数即可求出它们分别是多少毫升。

【详解】200÷(1+9)=200÷10=20(毫升)蜂蜜:20×1=20(毫升)水:20×9=180(毫升)答:蜂蜜是20毫升,水是180毫升。

【点睛】此题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采用设份数的方法解题,明确一份的量是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9.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96平方厘米;9.6厘米【分析】根据题意,用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铁丝的长度等于三角形的周长;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比可知,三条边的总份数是(3+4+5)份;用周长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的特征可知,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占3份和4份,用一份数分别乘3、乘4,即可求出这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最长边占5份,据此求出最长边,同样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最长边上对应的高。

【详解】48345÷(++)=÷48124=(厘米)()()⨯⨯⨯÷43442=12162⨯÷96=(平方厘米)⨯÷⨯()96245=⨯÷96220=(厘米)9.6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最长边上的高是9.6厘米。

六年级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技巧一、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技巧。

1. 明确比例关系。

- 首先要从题目中找出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甲、乙、丙三人的数量比是3:4:5”,这就明确了甲、乙、丙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

2. 求出总份数。

- 根据比例求出总份数,对于上面的比例3:4:5,总份数就是3 + 4+5 = 12份。

3. 确定每份的数量。

- 通常题目会给出与总量有关的信息,如“甲、乙、丙三人共有60个苹果”,那么每份的数量就是60÷12 = 5个。

4. 计算各部分的数量。

- 甲占3份,所以甲的数量是3×5 = 15个;乙占4份,乙的数量是4×5 = 20个;丙占5份,丙的数量是5×5 = 25个。

二、题目及解析。

1.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解析:- 首先求三个班的人数比:46:44:50 = 23:22:25。

- 总份数为23+22 + 25=70份。

- 每份的棵数:70÷70 = 1棵。

- 一班应栽树:23×1 = 23棵。

- 二班应栽树:22×1 = 22棵。

- 三班应栽树:25×1 = 25棵。

2.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多少度?它是什么三角形?- 解析:- 总份数为1+2+3 = 6份。

-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每份的度数为180÷6 = 30°。

- 最大内角占3份,度数为30×3 = 90°。

- 因为最大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解析:- 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 + 宽+高)×4,所以长+宽 + 高=120÷4 = 30cm。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1.将300本作业按照4:5:6的比例分配给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每个年级分别得到80本、100本、120本作业本。

2.假设一种生理盐水是将盐水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需要配制5050千克这种生理盐水,那么需要多少千克的盐水?答案是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有40头。

那么山羊和绵羊的总头数是多少?答案是140头。

4.假设一种石灰水是将石灰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需要配制5656千克这种石灰水,那么需要多少千克的石灰?答案是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需要按照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班和二班。

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

那么一班和二班各得多少根跳绳?答案是一班得到104根跳绳,二班得到96根跳绳。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答案是24/16.7.假设一种药水是将药粉和水按照1:80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⑴如果有40千克的药粉,那么可以配制多少千克的药水?答案是3240千克。

⑵如果有60千克的水,那么需要多少千克的药粉?答案是0.75千克。

⑶如果需要配制1620千克的这种药水,那么需要多少千克的药粉?答案是20千克。

8.将96分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例是3:2:1.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答案是体积为384立方分米,表面积需要计算。

解析:1.第一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但是可以将“答”和“解”两个字加粗或者改为标题格式更加清晰。

改写如下:题目: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答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84立方分米,表面积是352平方分米。

2.第二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3.第三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4.第四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5.第五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6.第六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7.第七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8.第八段:没有明显格式错误。

小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 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详解

小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 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详解

比的应用题和拓展内容总结:(1)按比例分配(2)单比化连比(3)列表法还原(4)比较估算例题讲解板块一:基础题型1.水果店运来了西瓜和哈密瓜共234 个,如果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那么水果店 运来西瓜和哈密瓜各多少个?解答: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是 5:4,可以把水果店运来的西瓜和哈密瓜总和看做5+4=9 份, 其中西瓜占 5 份,哈密瓜占 4 份;先求出每份的量;再求所求量。

每份:234 ÷ 5+4 =26 个 ( ) 西瓜:26×5=130 个 哈密瓜:26×4=104 个2.有 429 名小学生参加数学冬令营,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为7:6.后来又有 一些女生报名参赛,这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变为 11:10.请问:后来报名的女生有多少人? 解答:开始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7:13,来了一些女生后,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11:21,因 为男生是不变量,先求出男生人数,再求出来一些女生后的总人数,现在总人数减去以前的 总人数就是增加的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429÷13×7=231 人现在总人数:231÷11×21=441 人后来报名女生人数:441-429=12 人3.松鼠一家三口出门采摘松果,松鼠爸爸采得最快,他每采摘7 颗松果,松鼠妈妈只能采 摘 6 颗;松鼠宝宝采得最慢,他每采摘2 颗,松鼠妈妈已经采摘了3 颗.一天下来,他们一 共采摘了 340 颗松果.试问:其中有多少颗是松鼠宝宝采的?解析:根据条件可知松鼠妈妈采摘 6 颗,松鼠宝宝可以采摘 4 颗;所以相同时间内松鼠爸爸 松鼠妈妈和松鼠宝宝采摘的松果比是 7:6:4。

松鼠宝宝采摘的:340÷(7+6+4)×4=80 颗4.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成三批去参观博物馆,第一批与第二批的人数比是 5:4,第二批与 第三批的人数比是 3:2.已知第一批的人数比第二、三批的总和少55 人.请问:育才小学 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条件可知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人数比是15:12:8。

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一、解题步骤。

1. 求出总份数。

-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关系,将各项比例相加,得到总份数。

2. 求出每份的数量。

- 用总量(这个总量可能是物体的总数、总金额等)除以总份数,得到每份的数量。

3. 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 用每份的数量分别乘以各部分所占的份数,得到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二、例题。

1. 例题1。

- 题目: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解析。

- 首先求总份数:三个班的人数比为46:44:50 = 23:22:25,总份数为23 + 22+25 = 70份。

- 然后求每份的数量:树的总数是70棵,那么每份的数量是70÷70 = 1棵。

- 最后求各部分的数量:- 一班应栽树23×1 = 23棵。

- 二班应栽树22×1 = 22棵。

- 三班应栽树25×1 = 25棵。

2. 例题2。

-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析。

- 先求总份数:长和宽的比是5:3,总份数为5 + 3=8份。

- 因为长方形的周长=2×(长 + 宽),已知周长是48厘米,所以长与宽的和是48÷2 = 24厘米,那么每份的数量是24÷8 = 3厘米。

- 最后求长和宽:- 长是5×3 = 15厘米。

- 宽是3×3 = 9厘米。

3. 例题3。

- 题目:甲、乙两数的和是120,甲、乙两数的比是7: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

- 求总份数:甲、乙两数的比是7:5,总份数为7 + 5 = 12份。

- 每份的数量为120÷12 = 10。

- 甲数为7×10 = 70,乙数为5×10 = 50。

4. 例题4。

- 题目: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确实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样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截了当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重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重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重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重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解总份数为47+48+45=140一班植树560×47/140=188(棵)二班植树560×48/140=192(棵)三班植树560×45/140=180(棵)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解3+4+5=12 60×3/12=15(厘米)60×4/12=20(厘米)60×5/12=25(厘米)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亲小孩,大亲小孩分总数的1/2,二亲小孩分总数的1/3,三亲小孩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亲小孩各分多少只羊。

解假如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明显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

假如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专门容易得到1/2∶1/3∶1/9=9∶6∶29+6+2=17 17×9/17=917×6/17=6 17×2/17=2答:大亲小孩分得9只羊,二亲小孩分得6只羊,三亲小孩分得2只羊。

小学奥数比例应用题解析

小学奥数比例应用题解析

小学奥数比例应用题解析例1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

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错解:认为在甲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8”,在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5”,于是,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便得到盐的重量是(1+1=)2,水的重量是(8+5=)13。

(1+1)∶(8+5)=2∶13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2∶13。

评析上述解答的主要错误是把两种物质重量的最简比,看成了就是两种物质具体重量的比。

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不等于说在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千克,水的`重量是8千克,乙瓶的情况也是一样。

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在甲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8份,盐和水一共有(1+8=)9(份),在乙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5份,盐和水一共有(1+5=)6(份)。

因为两瓶盐水是“同样重”,但甲瓶有9份,乙瓶只有6份,所以,可见两瓶盐水中每“1份”的重量有多少是不相同的。

上述解答简单地将两瓶盐水中每份重量不同的盐和水的份数分别相加,然后再将两个“和”组成一个比,便造成了解答的错误。

正确的解答是:1∶8=2∶16,2+16=18;1∶5=3:15,3+15=10。

(2+3)∶(16+15)=5:31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5∶31。

例2某车间要加工2220个零件,单独做,甲、乙、丙三人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

现在由三人共同加工,问完成任务时,三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错解:由甲、乙、丙三人单独做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推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4,用按比例分配的思路解。

评析上述解答错在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看成是6∶5∶4。

诚然,如果甲、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4∶5,那么,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就是5∶4,这是正确的。

但是,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时间的连比是4∶5∶6转化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是6∶5∶4,那就大错了!不错,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时间比的反比。

小学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小学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1、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2、学校的菜园有350平方米,其中4/5的面积已经种了土豆,剩下的按3:4的面积比种西红柿和茄子。

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3、图书馆里科技书和连环画的比8:5,科技书比连环画多90本,图书馆有科技书和连环画共有多少本?4、火药由火硝、木炭和硫磺按15:3:2的比例配制而成。

要备火药400千克,现在这三种原料各有60千克,这三种原料够用吗?如果够多多少千克?如果不够还需多少千克?5、有一批图书要分给三个班,如果每班分得一样多,各可分得180本,实际甲班分得140本,其余按3:5分给乙丙两班,乙班分得图书多少本?6、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3:1,棱长之和是144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7、有840吨粮食,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出去。

甲运输队有载重5吨的汽车12辆,乙运输队有载重3吨的汽车15辆,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运输队各应8、用48分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9、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站同时相对开出,3.6小时相遇,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2。

客车和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1、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一个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甲、乙、丙三个车间的人数比是2:3:5,丙车间比乙车间多40人。

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13、锐角三角形的两个角的比是2:3,这个三角形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14、甲乙仓库原来共有粮食24吨,甲仓运来5吨后,甲乙两仓库存粮比为2:3,原来甲乙仓库各有粮食多少吨?15、张大伯家的苗圃有240平方米,其中2/5的面积已经种了玫瑰花,剩下的按1:3的面积比种兰花和郁金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总份数为47+48+45=140
一班植树560×47/140=188(棵)
二班植树560×48/140=192(棵)
三班植树560×45/140=180(棵)
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
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解3+4+5=12 60×3/12=15(厘米)
60×4/12=20(厘米)
60×5/12=25(厘米)
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

解如果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显然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

如果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很容易得到
1/2∶1/3∶1/9=9∶6∶2
9+6+2=17 17×9/17=9
17×6/17=6 17×2/17=2
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

例4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解80÷(12-8)×(8+12+21)=820(人)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答:三个车间一共82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