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讲评.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平时作业讲评

课程与教学论平时作业讲评

课程与教学论平时作业讲评(2)《课程与教学论》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于本教材比较切合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形成性考核册中涉及到新课程实际的题目比较多,在四次作业评讲中,将分别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各章教学内容。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橙色和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四、论述题1、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组织方式的特点。

本题考核知识点:第六章课程组织;第四节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此题的着重点在明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及其特点,分析三组相互对立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分析:(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一般来说,强调学习内容从已积压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一贯主张。

近年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序列组织原则。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的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然而,这种横向组织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任课教师要精通或熟悉各门学科的内容,而目前的教师队伍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学科课程表难以安排,学校现有的物资设施也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

(3)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就一般而言,直线式与螺旋式各有其利弊。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答: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
活动的总和。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
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
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
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教学有效性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哪一项改革不追求有效性呢?教育教学改革亦是
如此,老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就像每个人追求幸福一样。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落实
有效性还真是不容易啊!因为教学的有效性的界定也是很模糊,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来帮
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有效教学的科学理念,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读后使
人对有效教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关于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是:①速度;②收益;③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讲评.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讲评.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讲评山西电大刘育红2008年秋季,全省电大共有31个教学班参加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网上形考,各教学班分布也比较散,在管理上、教学上、尤其是网考任务的完成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一、作业内容:本学期的网考作业共有五次,第一次作业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学习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学习计划中学到什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学习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

考核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

(40分)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上传的学习计划初稿和修改意见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发现自己学习本课程的优势条件,并能够与同学讨论学习的任务与条件,具有学好本课程的坚定信心。

由于第一次完成网上作业,因此,时间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多次催促,仍有未完成的学员。

有些同学在完成此类题目时,在操作上仍然存在问题。

作业的内容,大部分学员能够按要求提交两份计划,但仍有一些学员将初稿和修改稿融合在一起,讨论的过程无法知晓。

三、作业评阅情况:全省教师对待评阅工作的态度总体看比较认真。

从开始注册、省校教师授权、带领同学完成作业、随时评阅学生作业等等工作,各教学点的评阅教师都非常认真、慎重,尤其是在评阅时要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不同的评语,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

在此次的作业评阅中,山西电大长治直属、大同电大直属班、介休教学点、汾西教学班、阳泉电大分校直属、山西电大运城直属、垣曲教学点、洪洞教学班、隰县教学班、乡宁教学班、太原晋源教学班、忻府区教学班,作业完成率及评阅率比例达100%,特提出表扬。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一(前言、第1—4章).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一(前言、第1—4章).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一(前言、第1—4章)一、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一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一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一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一、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判断和意识、———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和难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一———、———。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一(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和“———”。

11.———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课程和教学论》自主学习计划(定稿)《课程和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也为了圆满完成电大布置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课程学习计划如下:一、学习意义我作为边远山区一名小学教师,学校教研员,现在学校正组建课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专业指导。

我想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我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指导学校教研工作有效开展,完成学校内涵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试用及推广。

二、学习任务1)学什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专业规范为背景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一般理论基础(第一、二章);以课程开发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三至八章);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第九至十四章)。

2)学习重点紧密结合小学教育和教学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熟知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有关理论,识死辨活,研究和分析小学课程与教学实际问题。

三、个人及学习资源分析1、上网条件较较差,家里没有联网,学校在村下,有4M 每月限150小时电信网卡。

网络信号不稳,下载上传质量差,多人办公共用,只能偶尔用用;离住所两公里处有网吧,只能去网吧学习。

2、学习资源多样化:文字教材有马云鹏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网上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视频点播、重难点分析、平时作业、形成式测评等;《课程与教学论》VCD 教学光盘 2 个。

我也会在“电大在线课堂”观看视频,里面的复习指导,及第1,2,3,4集已观看完。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一、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即有些培训班、学校,进行的服务。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对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由于两者词义上的模糊,中外专家的不同认识,也由于文化传统特别是教育传统的影响,至今仍未有比较一致的见解。

汇总起来,有这样一些看法:1.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这种看法的突出代表,要算是苏联的一些教育学著作了,我国当今的一些教育学、教学论著作,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在这种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中,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样三部分。

2.大课程小教学与前者相反,这种看法认为课程所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这种看法在北美较为普遍。

美国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泰勒(Tyler,R.W.)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lustrction)中,提出课程原理要研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其中,教学就是被囊括在课程之中的。

3.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西方一些研究在意识到课程与教学两者需加以分离的前提下,提出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则是指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们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

江南大学大作业《课程与教学论》

江南大学大作业《课程与教学论》

江南大学大作业《课程与教学论》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题目:1、如何正确理解“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去分析。

答:新课程在本质上强调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因而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必然要参与课程研究,而且要扮演双重角色:教师和研究者。

显然,课程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

为使新课程方案与具体教育情境相互适应,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要成为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执行者。

教师积极的、理智的、主动的改革,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每一位教师身体力行地参与新课程决策和实施,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学业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态度就是高尚的师德,就是始终能保持着对成为成熟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当教师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教师一脸怒气地走近学生时,学生则会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教师的“枪口”上。

教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学生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教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会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2)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又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善于从书中吸取前人经验,丰厚自己学识的教师,其课堂也必会因其知识面的广博与深入而大放异彩。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得乐于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和自然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健康的人生、成功快乐的人生。

严谨体现在不盲从,敢于质疑。

创新是最高境界,要不断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普遍真理研究和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2、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去分析。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评讲(3)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评讲(3)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李慧玲《课程与教学论》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于本教材比较切合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形成性考核册中涉及到新课程实际的题目比较多,在四次作业评讲中,将分别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各章教学内容。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蓝色是说明和解释。

四、论述题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

本题考核知识点:教学过程的规律此题的着重点在理解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分析: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

—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

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

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

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

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

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题需注意: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个体的体会。

2、试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本题考核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分析: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答案----05dba60c-6eb9-11ec-82d6-7cb59b590d7d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1)作为学科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
作为目标或计划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作为
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教材”和“教材教学”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
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
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风格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
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要描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虑指标。

答:①学习速度;②学习结果;③学习体验是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不忽视精心地预设,同时将生成作为一种自觉地追求.准确预设,有效生成“预设”,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
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多种预设,促进生成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

(2021年整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2021年整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完整)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的全部内容。

1。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教学概念:(1教学即学习(2教学即教(3教学即教学生学(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程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行的各种计划、活动和进程。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

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

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

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

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及实现策略答:关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第一次作业讲评11

第一次作业讲评1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第一次作业讲评一、作业要求(一)学生应仔细阅读社会学概论教材,将老师讲授的内容与教材亲密贴合,认真理解教材中重、难点内容。

(二)要求精准、结合专业教材及教师扩展内容复习,不能一味背写书本中,适当理解选项的含义。

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不得延误。

6月中旬前完成五次作业。

二、完成作业需具备的知识(一)学生需掌握绪论中的社会学概念及特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关于社会学的学说、国内外第一提出社会学的学者等内容。

(二)需掌握人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及本能的概念、人的社会需求及马克思关于社会需求的论断和学说。

(三)需掌握社会交往的概念、具体能在交往中运用社会交往的理论知识、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及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的理论由来。

(四)需掌握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人的社会化的基础。

三、参考资料(一)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为指定教材,上课及考试参考用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为课外阅读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第一次作业的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参阅“教学辅导板块”中第1-4章教学辅导。

四、本次作业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C )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A.迪尔凯姆B.斯宾塞C.孔德D.韦伯2、社会学是从( B )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A.传统经验常识B.实际调查研究C.科学研究D.文献资料3.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特征是:各门科学互相渗透性的增长和( D )不断扩大。

A.封闭性研究B.单一性发展C.渐进式发展D.综合性研究4.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A )在其中起到基础和领先的作用,但决不是经济上去了,其他社会发展项目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课程为中介,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

课程:课程有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其内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其外延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不仅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或者活动的总和,是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或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的某一方面。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及种类型:(1)独立论独立论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论这种观点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第二种是,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欧美影响较大。

我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3)交叉论交叉论即教学包含课程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地课程也包含了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了教学论的一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答案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1.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研究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研究计划中学到什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

考核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1.研究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2.研究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研究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3.研究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研究计划的意见。

(40分)答1.个人研究计划(初稿)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我们课程五大方面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小学任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课堂教学中专讲枯燥的理论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实际,这样你的教学肯定会失败的。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要有科学教学论的指导,而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为我日常教学工作指明了较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的教学服务。

我在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研究经验的差异、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惯的差异等等。

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久而久之,学生的研究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研究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

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

未来社会是一个研究型社会。

在这种环境中,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进行终身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学校教育作为终身研究的奠基阶段,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自主研究的人,才能满足研究型社会的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
1.引言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科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探讨课程设计、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等教学领域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第一章绪论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

2.课程与教学论的概述
2.1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对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探索如何设计和组织教育课程,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2.2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与教学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如经验论与理性论阶段、行为管理阶段、反思与批判阶段等。

3.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3.1 课程设计理论
课程设计理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模型和原则,以指导教师设计和改进教育课程。

3.2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指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师指导等。

教学理论不仅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还关注教师角色、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等方面。

3.3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4.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4.1 实证研究方法。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问答题:(答题要求,观点明确,简要阐述,表达流畅)1.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论和教学论有不同的研究领域,课程是指学习内容或者教材,教学则关注内容传递的过程与方法;2、课程是学习的结果,而教学是实现或者达到目标的手段;3、课程只涉及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比教学大;4、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但是它们又相互影响;5、课程论和教学论一部分内容相互交叉,对共同部分的研究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两者虽然独立存在,但是存在互为反馈的关系,课程论发展影响教学论,例如对于课程标准的制定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等;6、教学论的发展也影响着课程论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有哪些?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1、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答: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3、课程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多年来,学术界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区别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具有不确定性。

尽管人们在界定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时,似乎已显示出二者之间较为明晰的界限。

如奥利瓦认为:“课程是方案、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教学是方法、教授活动、实施和描述。

”麦克唐纳德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把教学看做是计划的运用。

这些界定都力图把课程和教学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但这种表面化的概念限定并没有使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得以厘清,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学科领地之争也还将延续下去。

奥利瓦总结的四种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模式。

(1)二元论模式在二元论模式中,课程位于一边,而教学则位于另一边,二者从不相遇,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课程计划中所阐述的课堂中应该进行什么没有什么关系,课程设计者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互不理睬,对课程的探讨与课堂中实际传授的内容相脱节。

在这种模式中,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变化没有什么互相影响。

(2)连锁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每一种形式中,教学和课程的位置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无论在左边还是右边,都暗含着同样的关系。

这一模式清楚地说明了这两个实体相结合的关系,如果把一个同另一个分离开来,对两者都会构成严重的损害。

(3)同中心模式在同中心模式中,相互依赖是同中心模式的主要特点。

课程与教学论讲稿

课程与教学论讲稿

第一讲课程论概论学习目标:1、记住课程论的研究对象2、明确划分课程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标准,识记课程论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3、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和性质4、识记课程论理论构建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阅读一篇代表作5、识记课程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一节课程论的旨趣一、课程论的研究对象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

课程问题: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课程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教育事实的存在,同时也是教育价值的存在,因此,课程问题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因为,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课程研究不可能盲目的、不分主次的对所有课程现象进行研究,而要透过现象找到本质,抓住其中最关键问题和最主要矛盾进行研究,才能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程研究的目的是要认识课程现象,探究课程问题,揭示课程规律,从而为课程实践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指导。

因此,课程规律也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论的学科地位课程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隶属于教育科学,是教育科学系统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因为,他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大多数研究者承认的学科创始人,代表作和理论体系,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等。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观点一: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教学论是课程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观点二:教学论包含课程论,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观点三: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都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

观点四:课程论与教学论有机整合成一门新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论与教学论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课程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相关,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2、课程实施也不能等同于教学。

课程实施所涉及的范围比教学要广,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的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讲评
山西电大刘育红2008年秋季,全省电大共有31个教学班参加了《课程与教学
论》课程的网上形考,各教学班分布也比较散,在管理上、教学上、
尤其是网考任务的完成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一、作业内容:
本学期的网考作业共有五次,第一次作业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学习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学习计划中学到什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学习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
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

考核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
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

(40分)
二、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上传的学习计划初稿和修改意见给每一位
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发现自己学
习本课程的优势条件,并能够与同学讨论学习的任务与条件,具有学
好本课程的坚定信心。

由于第一次完成网上作业,因此,时间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经多次催促,仍有未完成的学员。

有些同学在完成此类题目时,
在操作上仍然存在问题。

作业的内容,大部分学员能够按要求提交两份计划,但仍有一些学员将初稿和修改稿融合在一起,讨论的过程无法知晓。

三、作业评阅情况:
全省教师对待评阅工作的态度总体看比较认真。

从开始注册、省校教师授权、带领同学完成作业、随时评阅学生作业等等工作,各教学点的评阅教师都非常认真、慎重,尤其是在评阅时要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不同的评语,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

在此次的作业评阅中,山西电大长治直属、大同电大直属班、介休教学点、汾西教学班、阳泉电大分校直属、山西电大运城直属、垣曲教学点、洪洞教学班、隰县教学班、乡宁教学班、太原晋源教学班、忻府区教学班,作业完成率及评阅率比例达100%,特提出表扬。

侯马教学班、临汾工商校、芮城教学班学员的完成率为零。

希望有关负责人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下面是全省作业完成及批阅情况表:
全省形考作业完成情况
分校名称班级名称任务名称总


及格
人数
及格

平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