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苏州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读生字词:奶奶、白发。
(2)理解并复述《奶奶的白发》故事的内容。
(3)感受和领悟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之情,关爱之意,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
2.情感态度:(1)培养孩子们尊重老人,热爱家庭,关注亲情的良好情感。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征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教授《奶奶的白发》生字词。
(2)感悟奶奶的母爱和家庭温暖。
(3)复述故事情节,讲述故事主旨。
2.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领会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教师用图片或故事情节渲染课堂气氛,通过发问或故事轮廓要求学生大声说。
2. 新课讲授2.1 课文学习1)阅读故事:教师讲述《奶奶的白发》故事情节。
2)故事讲解:教师向学生传授故事中的生字词和情节,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奶奶的爱和奶奶身上的一些特征,如:奶奶头发的颜色,奶奶爱话多等。
3)故事变异:通过创造性的变异,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引导孩子们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2.2 单元课文复述教师向学生复述《奶奶的白发》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故事。
3. 拓展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反思和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亲情、爱和关怀,让孩子们懂得爱和关怀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素质。
四、教学策略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述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等方式,获得知识和体验,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并将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述的是《奶奶的白发》这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和她奶奶之间的互动,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老人,并且应该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认读生字词:奶奶、白发2.理解故事情节及中心内容3.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认读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阅读能力;2.理解《奶奶的白发》这个故事的情节及中心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老人的尊重和关爱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词;2.理解故事情节及中心内容;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对于老人的尊重和关爱情感;2.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4.1导入引出中心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奶奶的故事,你们都会尊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吧。
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对待老年人吗?对于他们的白发,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让我们来听一下这篇故事。
展示生字词:老师给孩子们出示了生字词卡片,让孩子们边看边读,然后请大家齐读一遍,然后老师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2 学习故事情节和内容课文阅读:老师读一遍整篇文章,然后要求学生跟读一遍。
读完后请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意,并通过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配对练习:老师将故事中的情节打乱,让学生进行配对,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女孩子和她奶奶的关系,以及故事中所讲的老人的问题。
然后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表达他们小组的观点和感受。
4.3 拓展老人相关知识讲解:老师介绍一些与老人有关的基本知识,比如老人的特点、老人需要做哪些事情等等,让学生更加了解和尊重老年人。
情景描写: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老人的家里,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学生对于接下来遇到老人的情景有所准备。
白发苏州赏析
《白发苏州》1.余秋雨散文的主调是凭借山水事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问人的人格构成。
他的散文相在单纯的视野里,掀杂之地扯出一些古老的历史于与文化思考。
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我们领会历史的文明,在那些古迹之上,文人洋洋洒洒地喷墨留字,抒发自己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其实,这些文人不过也是为了到这里来休憩。
他们并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
2.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公平的,她不仅仅只代表着风景、园林、建筑、美女。
可是,苏州是沉默,如那丝丝白发没有语言却讲述着一个完整生命的故事,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
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
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3.在《白发苏州》中,作者认为苏州被认为缺少金陵王气,这种与王气背道的民风却适宜人的生活,适合人的成长。
而这里的人民更是热心肠,犹如那无风、晴空下的风景,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真切。
传说勾践计谋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把越国的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诱使夫差荒淫无度,慵理国事,也因而美丽的西施姑娘却被家乡来的官员投沉江中,因为她已与“亡国”二字相连,霸主最为忌讳。
但苏州人并不这样认为,把真真假假地留着她的大量遗迹来纪念,只有他们把可怜的西施姑娘:“当作一个人,一个女性,一个妻子和母亲”,让这为当作武器的姑娘洋溢着人气去与王朝正统搏杀。
这也就注定了历代帝王对苏州很少垂盼。
人都是有脾气的,包括苏州这宁静的城市一样,在沧桑中学会了忍耐,同时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反抗,什么叫做争取,在明代,苏州就变得坚挺起来。
对于遥远京城的腐败统治,苏州人的反抗得最为厉害的,织工大暴动,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柔婉的苏州人这次是提着脑袋、踏着血泊冲击,冲击的对象,是皇帝最信任的“九千岁”。
沉默的苏州在一部中国史中图上了靓丽的一笔,苏州人却只笑一笑,又去过原先的日子。
白发的期盼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白发的期盼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教案一:《白发》阅读与思考
课时安排:本节课为阅读课,建议安排为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白发》这篇文章,了解作者的题材和写作手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份《白发》的全文及相关分析资料。
2.学生准备好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白发》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篇文章,并简要了解他们对这篇文章的了解程度。
步骤二:阅读(25分钟)
让学生独立阅读《白发》这篇文章,并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三: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读书笔记,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主题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白发在文章中有何象征意义?
3.文章中哪些描写和细节对你影响最深?为什么?
步骤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白发的象征意义,以及文章对于人生和时
光流转的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白发》这篇文章的阅读和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讨论,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对于人生和时光流逝有一些新的思考。
教师需要在讨论环节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总结和归纳讨论结果,以便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11奶奶的白发教案2苏教版
友给的?
根据 学生回答强化 奶奶的“ 辛
苦”、 “操心”、 “操劳”、“劳
累”、“忙” ( 3)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 这样关心他,为他操 心!可奶奶一点也没有抱怨,她 居然还笑咪咪的,你感受到了什 么?
( 3)学生交流后齐读奶奶说的话。
( 4)过渡:奶奶真是太伟大了, 只要看到我们过得幸福,她也就 觉得开心。小孙孙和我们一样也
1、学生找到识记生字的方法。 2 、学生教学生学生字。注意学 习本课的 2 个偏旁 3、给生字组词。 4、复习字的读音。 1 、观察字在格子中的位置,掌 握字的间架结构。 2 、看老师写字,熟悉笔画的安 排。 3、在本子上描红、仿影、 临写。
第 2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在课文中理解词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 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课文,认识到老一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 环节
过程目标
一、复 巩固旧识,引入新知。
习巩
固
教师活动
1、出示词卡,指读。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
是你爸爸(
),(
)是你(
)。”
3、过渡、导入。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读、齐读。 ) 2、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二、充
1、这个故事里的这个小朋友非常
1、学生各自读课文,划问题。
分 诵 通过精度指导,引导学
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并想 想做完以后有什么想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3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偏旁。 2、进一步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故事,学生能够了解人物、事件和情感。
2.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对白发的认识和感觉。
3.培养学生爱和关心长辈的情感。
4.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奶奶白发给人的寓意,加深对长辈的关爱和尊重。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奶奶的白发,并能想象自己和奶奶的场景。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准备1.备好教材、课件和图片,确保教学质量。
2.提前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
2. 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如称呼长辈、问候、致谢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尊重长辈,增强情感沟通能力。
(2)新课呈现1.导入老师可以以“你有什么奶奶或爷爷长出了白发吗?他们白发是好看的吗?”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2.讲故事让学生一起观看故事PPT,“奶奶的白发”,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3.梳理思路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故事情节,并对孙子做出的行为进行评价。
4.铺陈寓意考虑学生对奶奶白发的感悟,进一步解释奶奶白发的寓意及其重要性。
(3)实践操作1.巩固策略再次阅读故事并对奶奶白发给人带来的寓意进行总结。
2.开放思路以“如果你的奶奶/爷爷长出了白发,你会怎样做?”为话题,开放学生想象力,让其表达自己与奶奶/爷爷的交流。
3.小组探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我和我的爷爷/奶奶”为主题,让学生更了解长辈生活和其之间的互动。
(4)练习评价1.口语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口语表达,表达对此次故事和主题的感想。
2.写作练习以故事为蓝本,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续写、改写等。
3.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进行评价,并思考下一步教学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故事为教学主体,意义分析和课堂交际活动也十分重要。
通过图文故事的创意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不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长辈生活,加深长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温暖关系。
一年级语文下册 奶奶的白发 2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一〕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一、
1.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
1.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4〕小结:所以,听了我的这段话,奶奶引读〔生:抚摸着我的头,笑了。〕奶奶为什么笑了?〔很快乐,觉得小孙子很懂事,很关心奶奶;笑小孙子很天真得意。〕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与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3.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4.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教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良。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三、
〔二〕演练整篇对话,感受人间亲情。
1.过渡:奶奶是多么疼爱小孙子啊,小孙
教 学 活 动 与 主 要 语 言
学 生 活 动
〔1〕教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一和奶奶的话。
〔2〕指名读这句话。
〔3〕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高教版语文《白发苏州》2017
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
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 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 雁” 的代称。
貂蝉,山西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 舞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 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 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王允眼看 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 终属楚; 终属楚; 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子。董卓是好色之人。貂蝉被董卓宠爱 可吞吴。 可吞吴。 着,报董卓於妩媚。把董卓撩拨得神魂 ——蒲松龄 颠倒。 ——蒲松龄
• 最终西施在吴地被还原成一个女性,一个 母亲,一个受尊重的个体,不再是一个符 号,不再是一粒棋子,不再是一件工具!
中国的四大美人
• • • • 西 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 貂 蝉——闭月 杨玉环——羞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环 。四大美女享有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终属楚; 终属楚; 的美誉。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可吞吴。 可吞吴。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 ——蒲松龄 ——蒲松龄 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
报 恩 寺
狮子亭
环秀山庄 艺圃
高二语文教案-白发的期待(苏教版)
白发的期待(苏教版)【设计指导思想】为真正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实现专题教学要求,本文的教学笔者特意准备了文本的数段录音剪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在体验中学会欣赏。
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
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明了倾听的要素,掌握倾听的技巧,对于文本一方面要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内容,一方面要通过自主的分析与判断,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内涵。
作为一则新闻分析,《白发的期盼》主要探讨了“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问题,对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者本身的意图,学生必须在倾听中思考感悟后有所获,同时能够做出自己的表达。
考虑到广播节目所特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倾听、理解、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
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
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
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
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
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投影,给出信息)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
()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
()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
()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如此设计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倾听文本之前对倾听要求有所了解,主要是发现问题;二是想唤起学生听的热情,改变以往的听课习惯,能够有参与倾听的冲动。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奶奶的白发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奶奶的白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发、雪、半、给、怎、吗、玩、抬、让、会”10 个生字,会写“怎、么、玩、抬、会、让”6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出示奶奶的图片,问学生:这是谁?她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奶奶的头发的故事。
2. 初读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奶奶的白发是怎么来的?
3. 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怎、么、玩、抬、会、让”6 个字。
4. 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我”的好奇是什么?用“——”画出来。
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是怎样问奶奶的?奶奶又是怎样回答的?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天真和奶奶的和蔼。
(3)学习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了头?“我”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读出“我”的难过和后悔。
(4)拓展延伸:想一想,你的奶奶或爷爷为你做过哪些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5. 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我”和奶奶的对话,让我们懂得了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6. 布置作业:回家后,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片段赏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片段赏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白发与年龄的关系•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片段,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理解、感知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目标•学生了解尊老爱幼的品德•学生在理解片段的过程中,体会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培养了亲情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片段理解七八十岁的人是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文中的隐喻和想象三、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外置音箱•电脑、备课台•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A. 热身(3分钟)教师根据课本要求和教学班级实际情况,定制适合孩子的热身活动。
可取用以下常见活动:•亲友团子:老师用橙子做一个亲友团子,孩子们围成一圈,每人轮流说出一个自己的亲人或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随机丢出橙子,落在谁手里,那个小朋友就说出一个家长或好朋友的名字,如此反复。
•说故事:老师提出一个开头,例如:“从前有个小豆包,它有一天……”,然后让学生自己构思并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B.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模式,简单介绍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C. 主要内容(30分钟)1.播放音频老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听一遍,边听边品味,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2.呈现片段老师呈现本文第二自然段:亲切的奶奶的脸上,留下了一把银白色的头发。
老师向学生解释,“亲切的奶奶”的情感表现,动情地读出“留下了一把银白色的头发”。
3.听录音,跟着读老师播放语音,然后,让学生跟读朗读整段文字。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音效和节奏。
而后,学生慢慢明白文字的含义。
4.理解内涵,分析隐喻在学生理解文字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多角度分析,分析片段所表达的含义。
当老师指导他们尝试想象一个年老的充满智慧的“奶奶”时,将会有所收获。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的白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敬老爱幼的宝贵品质。
2.听懂和口语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3.感受语文之美,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对生命中宝贵的感情的认识。
教学难点1.情感的理解与感悟。
2.激发学生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策略1.讲故事激发想象,引入情境。
2.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发言,引导思考。
3.帮助孩子发现生命之美。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与学生YOYO问候。
2.导入课题,“奶奶的白发”,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描述“奶奶的白发”的样子?–悬念:小朋友脑海中的“奶奶的白发”是怎样的呢?讲故事1.教学重点:“奶奶的白发”这个故事生动地为我们呈现敬老爱幼的宝贵品质。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回答1:为什么奶奶慢慢变老,头发变白了?奶奶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时间在不停地流逝,它带给我们的是阅历,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年龄的增长也赋予了奶奶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回答2:小女孩为什么想给奶奶染发色?她年纪小,对奶奶白发的样子不理解,以为这样让奶奶更年轻漂亮,但是她不知道,奶奶的白发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她一生经历和经验的印记。
–回答3:小女孩为什么最后反悔了?当小女孩知道了奶奶内心深处的渴望后(让奶奶欣赏她的心灵之美),她就再也没有想要染奶奶的头发了。
因为她不希望自己让奶奶失去内心的信念,变成了另一种人。
这就是一种责任和尊重。
分析与总结1.分析故事中的意义,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总结。
–“奶奶的白发”教会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道德准则?教会我们敬老爱幼的道德规范。
因为“奶奶的白发”就是对年龄的尊重和人生智慧的尊重,而年轻人要学会如何尊重老人,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小女孩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她的内心美表达出来是否比外表更为重要?2.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学习心得。
–不要忘记:好的作品是有像“奶奶的白发”一样,有内涵,有温度与美。
–能够“用心读书”的人,他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的白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的白发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学生是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的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奶奶的白发》,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家庭中老人的尊重和爱护,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恩与孝心。
二、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对课文中奶奶的敬爱之情,并了解到学习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2.能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对家人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与孝心。
3.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能够初步掌握与“情感”相关的词汇及其用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先通过老师或者同学的事例,初步介绍“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然后,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问题:•谁是你们家最年长的人?•你们平时会怎么孝敬他们呢?让学生进行回答,并引导学生将普遍答复进行“孝敬”的总结,如“关心、照顾、尊重”等。
2. 学习课文在导入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开始认真地学习本课文《奶奶的白发》。
教师可以采用阅读朗读的方式进行课文引导,让学生先听教师朗读课文,然后逐句进行理解。
文本:我有一个奶奶,奶奶已经70岁了,头发已经全部变成了白色的。
有时我会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都变成了白色呢?奶奶说:“每个人老了,头发就会变成白色。
白发也是一种美丽。
”在学校里,我也常常看到一些老师的头发都变成白色的了,但他们的神态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
我看到老人们都变成了白发,就想到,我们应该尊重这些老人,因为他们是值得尊重的人。
3. 词汇讲解对于“情感”相关的词汇,如“尊重”、“敬爱”等等,需要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含义,并了解其适用范围,形成对这些词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4.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重视尊老、孝敬老人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孝敬自己的祖辈,并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向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
《白发苏州》阅读答案
《白发苏州》阅读答案《白发苏州》阅读答案做阅读题要针对文章的问题,回答时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
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或者将原文词、句变化调整后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白发苏州》原文①昨天读了余秋雨的散文《白发苏州》。
②秋雨先生是个造诣很高的人,他看苏州,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③我看苏州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以一个稚童的眼光来评判,背不动“文化”两个字。
唐伯虎的故事后来才懂,还有那个金圣叹。
后来又知道了他们都是那个江南小城人氏,一点也不奇怪——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有那样的人。
壁垒上垂延至地的藤蔓;小桥下发如墨云的洗衣妇人;街暮人淡之时,似听见却又似想见的寒山寺里的钟鸣。
苏州,美得有声有色。
④苏州人热情,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宾客盈门的生活——苏州每年的旅游者是以万计的。
那一回在去拙政园的路上,公车里一位妇人跟我妈妈聊了起来。
她先是用夹着细软方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苏州的景点,什么时间去好,路怎么走,都一一顾到。
末了,便打听起我们的来处。
“桂林!”得到这个答案后,那先前不曾歇过话的妇人竟呆了一小会,临下车时她满脸疑惑地遗下一句:“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⑤万物自然为妙,妇人的惊异再平常不过了。
倘若是生长在西北高原的汉子,倘若是从大兴安岭苍莽森林里来的客人,想象品着茉莉花茶般地来苏州求个神清气爽,倒可以理解。
可是,生在桂林山清水秀间的人们也来了,为什么呢?我也常常自问。
⑥鬼斧神功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
奇山俊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后来有了镌刻于洞间石壁上的经文诗篇。
在那些或清秀流畅或健拔有力的字迹里,有柳宗元,有徐霞客,还有那描画了“八骏图”的徐悲鸿。
久而久之,桂林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涌来的人们看罢山水,还忘不了看一看那流溢于山水之间的斑斑墨迹,发一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唏嘘同感。
苏教版一年级下奶奶的白发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奶奶的白发》我的教学设想:一、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言,并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句理清前因后果。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入情入境的欣赏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由己及人,发散思维。
二、教材分析:《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
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全文两个自然段,课文叙述简洁,富有童趣,适合朗读。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五、教学策略:1、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朗读为主,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录音机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
(相机为“发”正音)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出示课文词语,各种形式读。
(三)、创设情境,导入第一自然段。
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
突然间,小孙子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打开课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2.过渡:小孙子指着奶奶的头说什么呀?指名读,再读。
(1)我的头发是什么颜色(出示:黑黑的)(2)那奶奶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呢?(出示:雪白雪白的)(3)比较句子: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的呢?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黑黑的就是特别特别怎么样?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哪特别特别红叫什么呀?特别特别绿呢?特别特别亮呢?(雪白的:像雪一样白。
高教版语文《白发苏州》2017
女性牺牲品。
沉鱼由来 西施有“沉鱼”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 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 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 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
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
沉到水底不敢出来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 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 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 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 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 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 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 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 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 支,意思是“王后”),象征 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 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 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 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 纪。
• 战争的背后遭殃的永远是老百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吴地的老百姓遭受了最多的苦难, 这些苦难有哪些?
那么苏州人对给他们带来灾难的西 施是怎样的态度?
• 越人把有功的她投江,吴人可怜她, 建馆娃宫纪念她。 • 写了浣纱记让西施不死,与其情人 过着幸福的生活。 • 苏州作家的新作,一齐被流放(比 死亡更好的结局)
关于苏州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赏析: 如霜的月光照落在乌啼镇的上空,江边的枫树和 渔火相对难眠。 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应该能够听到码头半 夜敲响的钟声。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 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釜沉舟,百二秦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 终属楚; 终属楚; 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昭君 可吞吴。 可吞吴。 ——蒲松龄 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 ——蒲松龄
白发苏州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
韦庄词曾说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古人大事赞美苏杭地区,唐诗人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咏颂的“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便可看出古人对于苏州的喜爱程度非比一般,冠以他“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其历史悠久(近2500年历史),风景秀丽,是一座洗尽了浮世繁华、历尽了人间沧桑、看尽了历史变迁的古老而又风韵犹存的城市。
去过苏州的同学,你们对于苏州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生:各抒己见。
二、简介苏州1.地理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2.风景名胜: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风景名胜众多,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著名的景点有:金鸡湖景区、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太湖、苏州园林、等等,其中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3.苏州特色:一是苏州是昆剧与苏剧的故乡;二是饮食上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庙小吃、伤害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其苏式的松鼠鲑鱼、太湖白虾、太湖梅鲚,阳澄湖大闸蟹都是苏州饮食的特色。
4.苏州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人才,其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多若繁星,如:春秋:项羽;汉代:赵飞燕;北宋:范仲淹;元末:祝枝山文征明;明末清初:顾炎武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婉;近代:叶圣陶;现代:韩雪顾长卫姚明。
5.历史文人关于描写苏州的诗词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宋代:姜夔(姑苏怀古)(译文: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
韦庄词曾说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古人大事赞美苏杭地区,唐诗人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咏颂的“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便可看出古人对于苏州的喜爱程度非比一般,冠以他“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其历史悠久(近2500年历史),风景秀丽,是一座洗尽了浮世繁华、历尽了人间沧桑、看尽了历史变迁的古老而又风韵犹存的城市。
去过苏州的同学,你们对于苏州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生:各抒己见。
二、简介苏州1.地理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2.风景名胜: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风景名胜众多,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著名的景点有:金鸡湖景区、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太湖、苏州园林、等等,其中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3.苏州特色:一是苏州是昆剧与苏剧的故乡;二是饮食上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庙小吃、伤害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其苏式的松鼠鲑鱼、太湖白虾、太湖梅鲚,阳澄湖大闸蟹都是苏州饮食的特色。
4.苏州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人才,其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多若繁星,如:春秋:项羽;汉代:赵飞燕;北宋:范仲淹;元末:祝枝山文征明;明末清初:顾炎武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婉;近代:叶圣陶;现代:韩雪顾长卫姚明。
5.历史文人关于描写苏州的诗词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宋代:姜夔(姑苏怀古)(译文: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
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
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三、引入新课《白发苏州》苏州在历史的长河里奔流了2000多年,多少人和事在它这里洗尽铅华,如今的苏州又是怎样的呢?是否岁月已在它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在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面貌,今天,让我们重新走进苏州,让余秋雨带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白发苏州》。
四、作者简介1.余秋雨,1946年8曰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2. 作品:擅写历史文化散文,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
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3. 人物生平: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遇到“文革”灾难,家破人亡。
父亲余学文先生因被检举有“错误言论”而关押十年,全家经济来源断绝;唯一能接济的叔叔余志士先生又被造反派暴徒迫害致死。
1968年被下放到27军军垦农场服劳役,极端艰苦。
1971年,被周恩来总理召回为抢救教育布置复课、编教材。
1976年初,编写教材被批判为“右倾翻案”,便逃到浙江省奉化县大桥镇半山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研读中国古代文献,直至此年10月“文革”结束,下山返回上海。
1985年2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3月,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
1989年——1991年,递交辞呈,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
在考察沿途写下了“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他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4.个人生活:妻子马兰,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是迄今国内囊括舞台剧、电视剧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5.余秋雨作品的特点:第一,余秋雨的散文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赞扬他的那句话:“诗化地思索天下”。
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
第二,余秋雨先生有着深厚的人生体验,他的作品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
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
第三,余秋雨先生在小说、戏剧方面的创作,皈依的是欧洲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通俗象征主义”美学,成功地把艰深的哲理化解在人人都能够接受的生动故事之中。
五、预习课文,注意部分字词休憩(qì):休息。
慰藉(jie):安慰、抚慰。
熨(yu)帖:心里平静。
鸟瞰(kan):从高处往下看。
鄙薄(bo):轻视,看不起。
玩物丧志: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遒(qiu)劲:形容雄健、有力量的。
卑怯(qie):卑鄙怯懦落拓:1、豪放,放荡不羁。
2、穷困潦倒,寂寞冷落。
第二课时一、分析全文的结构第一部分:苏州的低调文明第二部分:苏州是文化静谧的后院第三部分:苏州的古道“柔”肠越人情第四部分:苏州少有的风韵,苏州的文化魅力二、赏析全文(一)第一部分:西方与苏州城的历史对比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映衬手法突出苏州历史的悠久,照应了题目中的“白发”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崇敬之情。
1.展现了三幅画面(1)苏州: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窗外,“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人夜空”。
——静谧(2)室内:美国与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
(3)大洋彼岸:“万人空巷”庆国庆(200年)。
——热闹通过镜头切换的手法,从海外到苏州街道,再到室内电视转播,将“200年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辉煌壮丽”与2500年苏州的空巷索然陈列出来,三重对比之下,视觉上的冲击感不禁让人惋惜和深思,历史到底是怎样对待苏州的,何以这个“白发苍苍”的尊者收到如此的待遇?也为苏州未来去向的茫然埋下浓重的感情基调。
问:两千五百岁了为什么要悄悄地过?一是他不想热闹,他老了。
他不想折腾、张扬。
(与年青人比起来,少了激情与活力)。
二是这是反常的,不合情理的。
2.在清理河道,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
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
说明苏州的文明辉煌远早于西方,但却低调得在几千年后仰慕西方几百年的文化。
(二)第二部分:苏州是文化宁谧的后院——让人还想在闲适时,体味一番静谧的休憩。
1.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致的园林、幽深的街道——无不彰显着它古韵的味道,更是与现代都市相隔离的净土。
2.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公平的表现:吴依软语虽安抚了文人,却反倒被文人的鄙薄文字玩味,史官眼光“很少在苏州停驻”——苏州宛然成立一个弃妇,从被喜欢到被遗弃,甚至被诟骂。
苏州拥有不公平待遇的原因:缺少金陵王气。
(金陵王气:今之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埋金以镇王气﹐故曰金陵。
后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皆建都于此。
所谓"金陵王气"即指帝王所在地金陵的祥瑞之气。
)3.苏州的柔美:流水太清、桃花太艳、弹唱撩人、小食太甜、女人太俏、茶馆太多、书肆太密、书法流丽、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问:对于自己拥有的不公平待遇,苏州的态度是什么?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像老人一样“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
——让人们产生了为苏州鸣不平的共鸣。
(三)苏州的古道“柔”肠越人情写苏州百姓在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厮杀混战中的苦难命运,表现苏州非同寻常的见识和度量。
1.吴越混战:胜利方——会稽;亡国亡君之地——苏州。
越王卧薪尝胆、吴王纵情西施——苏州百姓受苦(一是用煮过的稻子当做种子上贡吴国,吴国颗粒无收;二是吴越间作战,越军攻陷苏州,黎民涂炭)战争的背后遭殃的永远是老百姓。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问:对于吴越的战争,苏州人是什么态度?苏州人自己不理睬“你做王他做王”,守着一颗“热心肠”,过着自己闲适日子。
——塑造了一个不是只关心“自我休戚”的个人主义者,而是对历史有着足够包容,豁达而乐观的长者形象。
2.苏州的善良、大度与包容情怀:对西施、唐伯虎的态度西施:“亡国”后被抛弃的工具;苏州:历史中被不公平定位;——“同是天涯沦落人”,反观苏州人的态度,则是在逆境中学会释怀的尊者。
(1)保留当初西施的住所——馆娃宫,有西施洞、西施迹、玩月池,都与西施有关;(2)明代梁辰鱼作《浣纱记》,让西施完成任务后与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隐居山林;(3)当代一位苏州作家的新作中,写“西施已经真正爱上了自己的夫君吴王夫差,甘愿陪着他一同流放边荒”。
——最终西施在吴地被还原成一个女性,一个母亲,一个受尊重的个体,不再是一个符号,不再是一粒棋子,不再是一件工具(中国四大美人:春秋末期的西施——沉鱼;汉献帝时期的王昭君——落雁;东汉末年的貂蝉——闭月;唐玄宗时期的杨玉环——羞花)(4)对待“名声最坏”的唐伯虎,也是一副菩萨心肠,他死后把桃花庵修葺保存。
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暗含着蔑视富贵、放浪不羁的个性和价值观。
问:“吴越战争以降,苏州一直没有发出太大的音响。
千年易过,直到明代,苏州突然变得坚挺起来。
”请问,苏州的坚挺表现在哪些方面?3.苏州的阳刚之气:苏州人忠奸分明、大义凛然——反抗精神(1)苏州织工大暴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税监孙隆大张榷纲,妄议每张织机税银三钱,机户皆闭门罢织,机工在葛成的倡导下发动反孙隆起事,他们用乱石击毙孙隆爪牙黄建节等数人,火烧税棍汤萃及支持加税的富豪之家,孙隆逃命杭州,事后,葛成被下狱,送酒食慰劳者不觉,深得群众之赞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