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提纲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重点】1. 积累文言字词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资料助读】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

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一、语言积累1.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找出你认为需要识记的重点字(音形)教师推荐(给加点字注音)陋室铭.德馨.苔.痕鸿儒.案牍.2.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按要求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你认为文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词及理由,找出来并翻译找出文章的重点句并翻译。

教师推荐:3.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词义。

有仙则名.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劳.形..之乱.耳无案牍4.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二、整体感知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和“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3.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

人教版(202X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202X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铭”这种文体的特点和作者的重要情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

2.翻译课文,记住重点字词含义、特殊句式。

3.概括课文所写内容,理清层次,归纳主旨,总结写法。

4.感受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学预习1.目标一:【材料链接】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朗朗上口。

本文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蕃镇势力,多次被贬,有《刘梦得文集》。

★(1)记住“铭”的特点,说说“陋室铭”的含义。

陋室铭含义:★(2)记住作者情况,回忆(搜集)一首他的诗。

作者的诗:【提示】《乌衣巷》《竹枝词》《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给生字注音,标注韵脚。

生字注音:韵脚:★★(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

【朗读建议】(1)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

(4)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要读得轻才有韵味。

(5)“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停顿,然后用肯定语气读出最后两句。

(6)注意句中停顿(断句)。

2.目标二:【提示】结合书下注解翻译课文,注意留、换、删、补、调、扩;和现代汉语意思差别大的词、多义词、活用词为重点词。

★(1)将课文翻译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标注出重点解词。

译文:重点解词:★★(2)在下面横线上归纳整理课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

3.目标三:(1)★课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这句话又是怎样提出来的?【提示】分析主旨句前面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思考主旨句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的关系。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这些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提示】先找出所写的几个方面,再判断每个方面对应句子采用的修辞。

★★(3)课文最后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孔子的话有何作用?这几句话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提示】先阅读注解了解“诸葛庐”和“子云亭”的情况,思考其与“陋室”的关系;从主旨的角度思考孔子话的作用;写法包括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陋室铭考纲、大纲描述要求学生能阅读理解古代诗歌名篇,做到熟读成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材内容分析本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

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学情分析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有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不能深刻挖掘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重点借助诵读、背诵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感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导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背诵诗歌思(1)大声朗读课文,并用双色笔标注疑难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诵读。

(2)理解重点字词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 10、孔子云.:(3)翻译句子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孔子云:何陋之有(4)思考问题: 1、本文名为《陋室铭》,结合相关语句谈谈房子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结合3 刘禹写《陋室铭》,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议小组内议上面思考题的内容,讨论出最佳答案。

展学生展示诵读学生展示问题的分析评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检仿写课文,为本班写一篇“铭”。

用———————————————————————————————————————9.B。

(拜:授予官职。

)10.C 11 有影响,被贬为江州司马。

12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

初中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15课《短文两篇》《陋室铭》1.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

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德馨(xīn)鸿儒(hóng rú)苔痕(tái)案牍(dú)5.重点词义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栽种)。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菊,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读xiǎn,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6.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7.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8.句子翻译:(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复习资料复习提纲、知识要点、识记点、释义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复习资料复习提纲、知识要点、识记点、释义

陋室铭》复习单(一)解释加点字。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灵:神异。

3、斯是陋室斯:这。

是:动词,表示判断。

4、惟吾德馨惟:只。

德馨:品德高尚。

馨: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上:长到。

绿:使……绿。

6、草色入帘青入:映入。

青:使……染上青色。

7、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8、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9、可以调素琴调:调弄,弹奏。

素:不加修饰的。

10、阅金经:金经:佛经。

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奏乐的声音。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使……乱,扰乱。

12、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文书。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躯体。

13、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课文内容理解。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德?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2.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

写“山”“水”来引出“陋室”,并与之作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证明陋室不陋。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从居住环境的清幽、交往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三个表现了陋室不陋。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

将自己所居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相类比,并以古代明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

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以反问句作结,更具有雄辩力量,进一步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作者广阔的胸襟。

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含蓄而发人深思。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文体简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自学指导一】读通读顺课文,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懂大意。

2.检测字音:惟吾德馨鸿儒苔痕案牍3.小组合作疏通大意。

【自学指导二】1.重点词语:德馨:鸿儒:白丁:案牍:劳:乱2.虚词“之”的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2)何陋之有?3.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何陋之有?【课堂检测】一、用原文语句填空: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_________”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_______________”写室外环境之雅,用“_________________”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_______________”写室中的生活之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16短文两篇●学习目的: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教学设计:一、陋室图景,交流引读。

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让同学们观看思考。

2、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这幅陋室图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刘禹锡是怎样看待陋室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多次被贬。

有《刘梦得文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①教师示范诵读铭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并找出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6句):运用类比立论。

第二层(中8句):写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第三层(后4句):用例证、名言来证明“陋室”不陋。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讨论明确: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

♂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讨论明确: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 《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法学法:朗读法,串讲伐,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读《陋室铭》,作者及文体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整体感知文意,着重欣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一、导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唐)二、作者、背景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作品背景: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什么叫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德馨 xīn 苔痕hén鸿儒hóng rú案牍dú西蜀 shǔ铭míng四、朗读感知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16短文两篇《陋室铭》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16短文两篇《陋室铭》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新教课学讲目解

4、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惟吾德馨。 (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
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可以调素琴 。(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新教课学讲目解

5、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 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主人品德好就不感 到简陋了。
新教课学讲目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 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新教课学讲目解

热烈祝贺 自学小能手!
新教课学讲目解

同学们,刘禹锡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 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 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 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 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 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 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 前,以此明志。
导教入学新目课

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德馨 xīn 案牍 d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1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1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1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小结提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优点:
缺点:
改进措施:
作业布置
完成对应练习,预习下节内容。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

第16课《陋室铭》导学提纲【学习目标】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2 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陋室的特点3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重点难点】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文体常识:铭(拼音:míng)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深入学习(1)大声朗读课文,并用双色笔标注疑难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诵读。

(2)理解重点字词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之乱.耳..琴 8、无丝竹9、无案牍..之劳.形 10、孔子云.:(3)翻译句子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孔子云:何陋之有(4)思考问题:1、本文名为《陋室铭》,结合相关语句谈谈房子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主人。

3 刘禹锡写《陋室铭》,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小组活动】:小组自己设计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展示三个问题的分析过程【堂测堂练】仿写课文,为本班写一篇“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陋室铭。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稿新部编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稿新部编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稿新部编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简陋的房间铭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

2.学会如何根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愿望。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客观看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资料链接】《明》文本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段主要有隐喻、对偶、排比、优美的句子、简洁的句型和押韵。

这是一篇典型的骈文。

除最后一句外,本文中所有其他句子都押韵(文中押韵的词有:名、灵、新、清、丁、静、形、亭,元音为ing)。

它朗朗上口,充满了语音美。

根据事实表达抱负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傲气节和安居乐业的品味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对房间场景的描述来体现的,而“美德与甜蜜”则是由“简陋的房间”来提升的,简陋的房间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表达个人抱负的写作方式。

了解背景刘玉玺因参与当时的政治改革运动,得罪了当朝高官,被降职为安徽省贺州县的一名小法官。

根据规定,总法官应住在县政府的三室住宅中。

但贺州和贺州县观察着人们和蔬菜。

看到刘玉玺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软柿子,他们故意刁难。

第一次安排他住在城南临河的地方。

刘玉玺不仅没有抱怨,而且非常高兴。

他还随意写了两句话,贴在门上:“看着大江的白帆,他在和周思争论。

”贺州县长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命令衙门官将刘玉玺的住所从县南门搬到县北门,将面积从三个减少到一个半。

新房子位于德胜河边。

附近有垂柳,环境也很宜人。

刘玉玺还是不在乎,一看到风景就动情。

他在门上写了两个字:“垂柳在青青河边,人在溧阳,心在北京。

”1、课前预习(用圆点解释单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16短文两篇1.认识“ ”“ ” 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色,累文言,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志趣。

3.学古代仁人志士的崇高品行和情操。

第 1《陋室》一、入新在中国的多文化迹中间,有好多帝王将相的府宅邸,它或许以豪魄力人惊不已,或许以精良人流忘返。

但有一住所,它既小又陋,却因主人的一篇文而千。

就是唐朝刘禹的“陋室”。

下边我学《陋室》,一同走“陋室”,走刘禹的精神世界。

二、教课新目学一:认识作者,感知背景1.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 (772 — 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有“ 豪”之称。

他心助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宦官和藩盘据力。

改革失后,多次被。

本篇是他被后写的。

2.认识有关文学常。

“ ”,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自己或许称述善事的文字,以后展成一种文体。

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押韵,内容上多有或戒之意。

陋室,即陋的房子。

“陋室”就是通陋室的描和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味。

目学二:分累,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文,而后提出朗中的疑字句,教同学互相帮助解答。

2.听音,学生小声跟并找出韵脚。

明确:名、灵、青、丁、、形、亭。

3.自主学。

合工具和注,初步疏导词句,将自己不理解的句出。

(1)一多之无竹之乱耳 ( 用于主之,撤消句子的独.立性,不 )何陋之有 ( 前置的志,不).(2)活用①有仙名 ( 名作,闻名,闻名).②无竹之乱.耳( 形容的使用法,使⋯⋯遇到乱)③无案之.形( 的使用法,使⋯⋯感觉累)④苔痕上( 方向名作,到).4.翻文。

目学三:品尝解析,悟境界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能否矛盾?明确:不矛盾。

题目中的“陋”是书斋的形陋。

而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需室中人道德崇高,房子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道德崇高,就不感觉简陋了。

2.陋室不“陋”详细表此刻哪些方面呢?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幽静、精致,反应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陋室铭》导学案新人教版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陋室铭》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备习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中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官至监察御史,曾与王叔文、柳宗元一同进行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达官显贵,革新失败后,多次遭人诬陷被贬,贬居生活达22年,晚年升为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友谊很深,与白居易也非常友好。

有《刘梦得文集》。

2、写作背景:刘禹锡,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3、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4、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翻译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文意。

(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揣摩文中寄托的作者的理想。

(3)查找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生平与事迹的资料。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5、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复习情境导入备习检查(交流)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又小又简陋,但是因为房子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下面让我们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短文,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出示检测学案。

适时做必要的点拨纠错。

(板书课题)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1 、下列生字怎么读?德馨(xin) 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调素琴(tiáo)2、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文体。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独立思考;对子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陋室铭》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陋室的特点
3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
【重点难点】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文体常识:铭(拼音:míng)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深入学习
(1)大声朗读课文,并用双色笔标注疑难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诵读。

(2)理解重点字词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
5、谈笑有鸿儒
..
..: 6、往来无白丁
7、可以调素
..之乱.耳
..琴 8、无丝竹
9、无案牍
..之劳.形 10、孔子云.:
(3)翻译句子
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思考问题:
1、本文名为《陋室铭》,结合相关语句谈谈房子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主人。

3 刘禹锡写《陋室铭》,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
【小组活动】:小组自己设计朗读方式,朗读课文
小组展示三个问题的分析过程
【堂测堂练】
仿写课文,为本班写一篇“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