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南国风》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00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00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吗?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我们来看一下(插入地图):分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播放《龙船调》视频问:这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南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飘逸的南国风。

二、讲授新课你还知道哪些民歌?哪位同学起来分享一下根据以上同学的歌唱和我们观看的视频,同学们觉得民歌有哪些特点?1、民歌的特点:(1)具有浓郁的地区风格特色。

例如:湖北民歌《龙船调》里“是”读“si(四声)”、“我”读“wo(四声)”(2)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语言紧密结合易于在本地流行(3)节奏形式丰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南方民歌。

南方民歌历史:春秋时期分为楚声和吴声。

楚声:也称“楚词”、“南音”,是指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以至徐、淮一代的民间音乐。

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民间流传的《下里巴人》等,均为楚声代表。

吴声:是指流传在建康(现南京市)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代的民间音乐。

如:明代文人冯梦龙就收编了《山歌》一书。

3、播放图片:西双版纳泼水节(南方)黄土高坡(北方),展示云南省轮廓图4、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云南弥渡的一首民歌5、展示云南弥渡地图6、播放《弥渡山歌》,思考这首歌曲在歌词、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歌词:(1)运用方言演唱,加入了“尼”(云南衬词)。

(2)运用了比、兴这样的手法,具有南方民歌含蓄的特点。

7、旋律及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1)多次运用了延长音和装饰音等等。

(2)速度稍快:节奏都次使用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学打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及第一句节奏,学唱一句弥渡山歌旋律。

小组练习带着旋律打节奏。

(3)旋律特点:起—平—落,在云南民歌中非常常见。

(4)欣赏另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

7、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地区——浙江,展示浙江轮廓图。

播放浙江的风景图8、播放浙江民歌《对鸟》,思考与前面云南民歌在那歌词、旋律上有什么异同点?歌词:(1)都是运用方言演唱(2)歌词结构短小(3)歌词创作上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内容含蓄内在。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教案标题: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南国风的特点和魅力;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南国元素来创作作品;3. 学生能够展示对南国风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南国风的特点和魅力;2. 南国元素的运用和创作;3. 欣赏和评价南国风作品。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用南国风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南国风的特点和魅力。

2. 让学生观看一段描绘南国风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他们在南国的感受和体验。

Step 2 探究1.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南国风的特点,如温暖湿润的气候、郁郁葱葱的植被、多样的动植物等。

2. 教师展示一些南国元素的图片,如棕榈树、芒果、海浪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元素与南国风的联系和意义。

Step 3 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对南国风的理解和想象,选择一种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画或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对南国风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技巧来表现南国风的特点和魅力,如水彩画、剪纸、手工制作等。

Step 4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用简短的话语介绍自己作品中所表达的南国风特点和魅力。

2. 学生互相观赏和欣赏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Step 5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创作作品的过程和体会,以及对南国风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总结,思考如何将南国元素运用到其他创作中,如音乐、舞蹈、服饰等。

Step 6 拓展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南国风的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2. 学生可以组织南国风主题的展览或表演,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观和欣赏。

教学资源:1. 南国风音乐;2. 南国风景图片或视频;3. 南国元素的图片;4. 创作用的材料和工具。

评价方式:1. 学生的创作作品;2. 学生的展示和介绍;3. 学生的观赏和评价的能力。

飘逸的南国风——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飘逸的南国风——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生:… ) (
师 : 师也 总结 了一些特 征 . 老 我们 一起 来看

展 示幻灯 片
乌》 第一句 。 能理 解 歌词 。 学生 并且 感 受 这首 民 歌 的特点 。最后让 学生 自 己说 说家 乡的 民歌 。 展 示幻 灯片 师 : 熟悉 吧 。 是我 们 温 州什 么风 景 区 , 很 这 在哪里 呢? 学 :雁 荡 。 ( 乐清 ) 师 : , 是温 州乐清 , 里 的景色 宜人 , 对 就 这 环 境优 美 , 且依 山傍 水 . 人说 。 山 有水 的地 而 有 有 方就 有歌 , 那么 乐清是 怎么诉 说 自 己的民歌 呢? 请仔细 听 , 看看 它在向 我们讲 述什 么? 播 放音乐 ( :0分钟 ) 13 师 :听 明白 了吗?这 首 民歌唱 了关 于什 么
二 、 课过程 新
设 计意 图 : 示 中国地 图( 有南 北分 界 线 展 含 的) , 生 南方是 怎么 划分 , 涉及 的地 域 范 问学 它所 围至哪 里 ,引导学 生清晰 的知道 南 方 民歌 指 的 是 哪个 部分, 再开展 新课 。 然后 师 : 国南北 方是 怎么划 分呢? 我
省 的也能 听懂 吗? 这说 明它运 用 了 方言 。具 有 地 方性 色彩 。 ( 介姆是 “ 么 ” 什 的意 思 ) 4 、你们觉 得 它两段 的情 绪有什 么 变化 啊 , 是不 是对 比色彩 更鲜 明了 , 越来 越激 动。 师 :对 鸟》 《 现在 已经 开始 推广 了 。 它走 向 了 C T 的舞 台 , 么《 鸟 》 CV 那 对 的小 组 唱 又是 怎 么 演绎 的呢? 我们一 起去 看一下 。 播 放视 频( 钟 可按 情况剪 切 ) 4分 师: 既然《 对鸟 》 是我们 温 州的骄 傲 。 们更 我 应 该学 唱一 下。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一、教学目标1.理解南国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唱响南国风格歌曲,感受南国的气息和情感。

3.了解南国风格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1.南国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南国风格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南国风格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1.南国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南国风格歌曲的情感表达。

3.南国风格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南国风格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理论讲解:介绍南国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让学生初步了解南国风格音乐。

3.演唱训练:选择一首南国风格歌曲,带领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和情感表达训练。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南国风格歌曲的演唱练习,引导学生找到歌曲中的情感感受和表达方式。

5.范唱示范:选择一位学生进行南国风格歌曲的范唱,让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6.历史文化解读:通过讲解南国风格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对南国风格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南国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学生能够正确演唱南国风格歌曲,感受南国的气息和情感。

3.学生能够了解南国风格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反思南国风格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之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对南国风格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理论探究和实践演练,通过分组演唱和范唱示范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南国风格音乐的情感表达。

同时,在历史文化解读环节,我们也让学生了解到南国风格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课题:飘逸的南国风(人音版)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弥渡山歌》、《对鸟》,感受并体验南方民歌婉转、抒情的风格特征。

2.通过欣赏本节曲目,并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各种要素,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能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学会利用各种音乐要素来分析音乐作品,并学会演唱。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以提高其鉴赏能力。

2.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地方方言来深入的体会,并学会辨别南北方民歌。

《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四节,本节主要通过欣赏、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南方民歌的特点。

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实录。

一、情景导入师:范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不告诉歌名),判断是南方民歌还是北方民歌。

生:南方民歌。

师:为什么是南方民歌?生:婉转、抒情。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另外通过此曲来感受南方歌曲的旋律。

二、内容展开师:你们知道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吗?生:秦岭淮河。

师: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作是南方地区,它都包括哪些省份?生:湖北、湖南、云南、浙江……师:很多,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采集《飘逸的南国风》。

(出示课件并板书)什么是飘逸?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生:轻飘飘的。

师:适时讲解。

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带上歌声与激情开始南国采风之旅,旅行的第一站先到云南。

三、教学过程师:云南都有哪些著名景点啊?生: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过渡语:云南不仅风景美而且到了夏天还特别凉爽。

这是因为云南的地形是?(生:高原)云贵高原散落着很多盆地,人们称之为“坝子”。

位于滇西高原的弥渡坝子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自:《石嘴山教科研网》一、课标(大纲)分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因此,本节课主要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认识民歌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二、教材分析:《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建议分析:聆听音乐时,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

四、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六、主要的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科目的资源,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实录【课题】:飘逸的南国风【课时】:1课时【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内容】:赏析歌曲《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目标】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深入认识民歌的地域特点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等问题。

【重点和难点】《弥渡山歌》。

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及《飘逸的南国风》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播放葫芦丝乐曲《紫竹调》,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飘逸的南国风》2、出示南方民歌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经广泛流行着(楚声)和(吴声),楚声是长江中下游( 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 江浙)一带的民歌。

它们的风格与北方民歌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 内在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 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3、欣赏云南民歌《弥渡山歌》a、教师给学生介绍云南弥渡,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欣赏云南风景图片。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

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让学生根据云南地形、地貌猜想一下:《弥渡山歌》的风格应该是怎样的?b、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哪一句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想一想歌曲分为几部分?(教书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歌曲中重复部分进行判断)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这首歌的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

起的部分为引腔,它只有两小节的长音。

(让学生唱引腔)。

这种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常见。

引腔之后是歌曲的主体—四个简洁而匀称的短句。

它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最后,引腔再次出现,用主体部分的第四短句做重复,强化了主题思想,使音乐更加清晰而完整。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案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自:《石嘴山教科研网》一、课标(大纲)分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因此,本节课主要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认识民歌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二、教材分析:《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建议分析:聆听音乐时,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

四、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六、主要的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科目的资源,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课题: 《飘逸的南国风》课型:音乐欣赏综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具:钢琴、音乐课件、相关设备等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酷爱之情,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进程与方式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熟悉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知识与技术目标: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切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熟悉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熟悉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部份一、教师范唱《小河淌水》,设问:这是不是西北民歌?为何?师:同窗们,先听老师唱一个民歌片段,你们可否判断出它是属于南方民歌仍是北方民歌?(教师范唱《小河淌水》)(唱)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师:同窗们这种风格的民歌属于南方民歌仍是北方民歌?生:南方民歌师:为何?生:因为咱们之前接触的北方民歌比较高亢、豪爽,这种风格的民歌没有高亢起伏的感觉,比较柔和。

师:对,没有北方民歌高亢、豪爽的感觉,那么适才老师演唱的是南方的民歌。

下面咱们就来一路进入飘逸的南国风。

二、出示课题--飘逸的南国风(设计用意: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听辨引进新课)(二)、新课教学一、感受南方音乐风格的特点及民歌的地域特征——《弥渡山歌》(1)、师:今天先要带大家去的是一个超级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著名的“葫芦丝之乡”、“孔雀之乡”,同窗们说,是什么地方?生:云南。

师:对了,就是云南。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3、初步了解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主要教学内容:1、《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2、有关民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弥渡山歌》。

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飘逸的南国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视频《小河淌水》,提问导入。

提问:这首歌曲的风格和我们之前欣赏的西北民歌的风格相同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三、演示课件,出示课题。

1、请学生看地图,了解南方地区以及南方地区知名民歌。

2、出示本节课将要学习主要内容。

四、作品欣赏。

(一)《弥渡山歌》1、欣赏云南风景图片,介绍云南弥渡地区。

2、欣赏《弥渡山歌》视频,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赞美什么的山歌?(2)歌词用了什么手法而显得含蓄而充满美感?3、教师解释“岩”这个字的读音及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4、再次聆听歌曲,讲解歌词。

了解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的意境。

5、请学生唱“咿--哪!”两句不同的曲调,感受歌曲的意境。

6、请男女声对唱《弥渡山歌》,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歌曲。

教师小结。

(二)《对鸟》1、欣赏浙江风景图片,介绍江浙民歌。

2、欣赏刘三姐------《对山歌》片段,引出“对唱”的形式及对歌的特征。

3、聆听《对鸟》,感受歌曲意境。

(1)你能否听得懂歌词?(教师简要介绍歌词)请你读一读。

(2)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4、教师小结。

(三)《幸福歌》1、介绍湖北民歌,欣赏湖北民歌-----《龙船调》。

2、聆听《幸福歌》,感受其意境。

(1)演唱形式是怎么样的?(2)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3)简介《幸福歌》。

教师小结。

五、对比分析:南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六、师生共同总结南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飘逸的南国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学习主题:《飘逸的南国风》——探秘南方音乐的韵味与风格。

本课时主要聚焦于南方音乐的起源、特色及代表作品,通过音乐欣赏与知识学习,让学生感受南国风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南方音乐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掌握南国风的基本概念和音乐风格。

2. 技能与操作: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唱练习,学会感受并表现南国风音乐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南方音乐的热爱与欣赏能力,提高对多元文化音乐的认识与尊重。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南方音乐起源、特点及南国风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及演唱练习的表现,评价其感受和表现南国风音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南方音乐的态度变化及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尊重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典型的南国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并提问:“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以此引出南国风的概念及本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南方音乐的起源、发展及特点,重点介绍南国风的基本概念和音乐风格,让学生对南方音乐有整体的认识。

3. 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几首典型的南国风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南国风的韵味与风格。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

4. 演唱练习(15分钟)选取一首简单的南国风歌曲,指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

通过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南国风音乐的美感。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南国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南方音乐的特色和南国风的概念,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多元文化音乐。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课后布置相关题目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南方音乐起源、特点及南国风概念的理解程度。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课题:高中音乐鉴赏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授课教师:授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人音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第五节,课题为《飘逸的南国风》,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的音乐特色,例如云南弥渡的山歌,浙江方言的民歌,以及湖北的民歌。

本课主要以教材中的素材为主线,并拓展欣赏了最能代表中国民歌特色的《茉莉花》,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湖北的男女对唱民歌《龙船调》,以激发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学唱积极性。

二、设计思路:在课前设计以教师演奏一段南方色彩浓郁的古筝曲《洞庭新歌》,在投入的演奏后,提问问题,导入新课。

还以出示当地有名的风景名胜图片的形式,提醒学生本课要给耳朵来一次音乐之旅。

第一站,云南民歌,这里发挥教师的声乐特长,动情的范唱,激发学生兴趣并思考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第二站浙江民歌,以学浙江方言,师生用方言来对对鸟,然后用方言演唱对鸟,第三站湖北民歌,教材中的歌曲是《幸福歌》没有用,而是选取了更容易学生学唱的《龙船调》,以此先学湖北方言,接着教唱,最后分男女生角色对唱。

整堂课,带领学生学方言,唱民歌,想问题,在感受、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课堂,真正融入民歌,使他们对南方民歌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三、学情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多为民歌,距今年代久远且各地区地域特征鲜明,学生听赏起来可能会有距离感,所以在课前就思考如何能激发学生听和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中国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理解、学唱,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学唱《茉莉花》、《龙船调》,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用浙江方言演唱《对鸟》,并声情并茂演唱《龙船调》,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通过欣赏、分析、学唱,初步认识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具备的特点。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课型鉴赏课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内容“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南方地区(浙江、云南、湖北)的三首民歌,通过对方言、旋律、作品结构、创作手法等元素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2.模仿方言,模唱旋律,分析与解读作品节奏、结构,感受、体验音乐作品。

3.理解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民众性格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对我国的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南方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2.难点:分析民歌方言、旋律、节拍、作品结构、创作方法等方面,感受、理解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教学方法聆听感受法、演唱体验法、对比分析法、实践活动参与法。

教学用具音响系统、多媒体系统、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诵读唐诗《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并以此诗提问描写的地区及地区的风景特征。

一方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出南方风景简介。

2.通过南方青山绿水的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想象身在高山之中的感受,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知探究1.浙江乐清山歌《对鸟》赏析(1)学生问好后,教师演唱《对鸟》第一段,边唱边出示歌词,并提出问题:乐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设计思路:通过教师模唱,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多用方言演唱,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歌词上,也体现在演唱语言上。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感受方言的地域特色。

(2)赏析《对鸟》第一段,感受旋律、尾音、语言特点①学生活动:学念方言——吤姆、青又青、打铜铃、红间绿、抹把胭脂、擦嘴唇②学生活动:学唱旋律,其中一、二、四句开头均出现同音反复,与“吤姆飞过”重叠形式的运用形成了巧妙的互动与呼应。

③学生活动:感受、体验乐句尾音的特点,体会山歌的抒情性。

④学生活动:体会方言发音中抑扬顿挫的声调与音乐婉转起伏的旋律线条的融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飘逸的南国风—高中音乐鉴赏第五节教学目标:1.欣赏《弥勒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2.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3.学会唱一首特色民歌教学重点:南方民歌鉴赏,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南方民歌民族的地方风格与区别。

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分析采用体验感受、比较地方法,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教学重点:从四首民歌的欣赏中感受并能探讨总结出南方民歌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演唱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初步感知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旋律抒情、婉转,流畅,有别于西北民歌的跌宕起伏,高亢嘹亮。

二:教学内容(一)1.欣赏《刘三姐》影片节选《对歌》设问:歌曲演唱表现的是那种演唱形式?2:演唱形式对唱。

请同学们先总结一下对歌的特征。

老师总结:节奏自由、速度稍快、即兴编词、一问一答,要求歌者双方都有丰富的自然知识和很高的对答技巧。

3:欣赏《对鸟》。

a 这是一首浙江民歌,采用对唱形式和方言演唱,问者和答者各唱一段,彼此轮流交替。

b共四段歌词,一、三段为问段,二、四段为答段。

c四句按“起-承-转-合”推动音乐。

d歌曲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儿童对山歌的纯真色彩。

e歌曲用乐清方言演唱,满腔是原生态的味道。

乐清芙蓉山歌《对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亚太地区十大优秀民歌之一。

《对鸟》的魅力,全然在于它的独特性:天下对歌很多,对的多是人名、地名、花草名、药名、土特产名、生活用品名等,但《对鸟》对的是鸟名,这相当稀奇;三是《对鸟》演绎的是一个迎娶新娘的故事,其中的隐喻,意味深长。

(二)《弥渡山歌》云南民歌1:先聆听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想象一下这首歌描述的意境。

分析这首歌的旋律组成。

2:分析总结,《小河淌水》描述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中音乐 - 副本 - 副本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中音乐 - 副本 - 副本

第二单元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李丽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对南方民歌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南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2.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3.学会唱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歌。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南方民歌,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南方民歌民族的地方风格与区别。

教学用具:多媒体一、教材分析:1.课前音乐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民歌?大家讲一下自己心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的?(提问,5,6)个同学。

师:对了,民歌也称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和自己演唱的歌曲。

他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和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趋完美。

二、教学过程:劳动号子: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

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民歌。

小调:各种日常歌唱的小曲师: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所以在内容上有比较鲜明的一个人民性,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很多方面。

像对劳动的歌颂,对穷苦人的同情,对爱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又有56个民族,所以我国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南方的好风光,听一听南方动听音乐。

感受一下南方的民歌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那么我考一考大家的地理知识了,有谁知道南北方的划分是什么样的吗?师:恩,对了,是秦岭淮河以南称为南方。

好现在请大家说说,南方有那些民歌?(可以说说自己家乡的民歌)生:…………(提问5,6个同学)师:今天先要带大家去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大家还记得课前放的音乐吗?有谁知道这首音乐是那里的民歌?恩,对了是云南。

一说到云南大家会想到云南的大理,丽江,都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哦。

好,那么现在就来一起随着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景色。

3.欣赏视频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弥渡山歌》来感受一下这种风格。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一篇:高中音乐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深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等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1、《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2、有关民歌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弥渡山歌》。

理解这三首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飘逸的南国风》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问题导入1、请学生看地图,说说是我国的哪个省,知道哪些景点和民歌。

2、教师点评。

云南。

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少数民族云集。

民歌特别丰富并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三、作品鉴赏(一)《弥渡山歌》1、教师给学生介绍云南弥渡,欣赏云南风景图片。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

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南诏铁柱南诏铁柱置于弥渡县城西约6公里的铁柱庙内,欲称天尊柱,现存大殿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

悬挂“威镇昆弥”金匾。

大殿达三阁五殿,建筑规模巨大,是弥渡县至今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

五台大寺五台大寺位于弥渡县城东南40公里左右的五台山上,明初开山建殿,清壅正年间增建,光绪3年(公元1877年)重修。

大殿达三阁五殿,建筑规模巨大,是弥渡县至今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

2、聆听歌曲,歌曲的旋律如何?旋律婉转、飘逸3、说说歌曲的哪一句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开头的咦---哪,起即引腔,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常见。

4、这是首什么题材的民歌。

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

歌词用了比兴的手法,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含蓄色彩。

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

5、再听一遍。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感受并了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及地方风格特征。

3、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会民歌的风格特征。

重点: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南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片富饶而神秘的土地上,诞生了很多优美动听的民歌。

那么,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有什么区别,它又具有哪些特色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三首民歌的欣赏,一起来揭开答案。

二、《弥渡山歌》1、欣赏《弥渡山歌》(音频)2、思考:这首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各具有什么特点?旋律、节奏: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大,悠长、高亢。

起(引腔)——平(主体)——落(重复)歌词:朗读两段歌词,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歌词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分析衬词、虚词的作用是什么?3、再次欣赏民歌(视频)思考:根据民歌的旋律特点,探讨民歌的风格特点跟哪些因素有关?三、《对鸟》1、欣赏《对鸟》思考:(1)、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这首民歌体现的是什么题材的内容?2、分析曲式结构旋律:几个乐句?——起承转合民歌的语言——方言3、唱民歌(1)、跟着老师,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学唱民歌(2)、分组对唱4、再次欣赏民歌思考:分析旋律与地方方言的联系,说说民歌为什么要用地方方言来演唱?四、《幸福歌》1、欣赏《幸福歌》思考:(1)、民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民歌表现的是什么题材的内容?新民歌:2、分析旋律3、再次欣赏民歌(视频)思考: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五、南方民歌的特点:歌词:创作上善用比、兴的手法,内容含蓄、委婉、歌唱生活,有丰富的衬词、虚词。

旋律:婉转、流畅、抒情,起伏大,节奏自由,结构短小精悍。

情绪:细腻、丰富六:教师小结: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

高一课题《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稿件

高一课题《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稿件

高一课题《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稿件高一课题《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稿件教学目标:1. 感受云南民歌风情,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习《弥渡山歌》,通过分析、学唱、对比感受南北民歌的地方差异。

3.通过聆听与辨析,感受民歌色彩的脉络,并为此激发对民歌的热爱与传承。

教学重点:2、3教学难点:3教学方法:对比法、辨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音乐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课前播放的民歌是什么曲目?这首民歌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提出问题,共同解答)师:今天我们将走进的南方民歌色彩区的学习,那我们将学习哪个地方的南方民歌呢?请欣赏视频《彩云之南》3、听完提出问题,来自哪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在提问中导入本课)二、讲授新课1、展示云南风景图片,和学生探讨云南的秀丽风景、民族特点和风俗文化。

(带着对云南的认识欣赏云南民歌的情怀2、欣赏云南民歌视频3、学习《弥渡山歌》(1)带着问题欣赏歌曲提出问题:南方的山歌与北方的山歌特点上有什么不同?歌词表达了什么主题?比兴的修饰手法分别在哪里出现?(2)展示歌谱,分析歌曲。

(歌曲的'风格、歌词手法、音乐要素等)(3)对比探究,欣赏新版本的《弥渡山歌》,对于两者的风格异同之处。

(4)学唱《弥渡山歌》4、欣赏《小河淌水》,加深学生对南国音乐飘逸美的感受。

提出问题:分析《小河淌水》的音乐风格,对比与《弥渡山歌》异同之处?并总结南方民歌的特点。

三、合作指导1、聆听音乐片段,感受民歌色彩区的脉络,并说出歌曲的曲名和来自的地区与民族。

(学生聆听思考,教师巡回指导)2、总结影响民歌民族风格与地区风格形成的因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四、拓展升华1、深刻认识民歌传承的意义,2、说一说如何有效的传承民歌的发展。

五、尾声1、师总结本单元学习要点。

2、再次响起《弥渡山歌》,师生共同演唱,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中结束本课。

师:同学们,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要热爱本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让我们民歌更好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飘逸的南国风》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感受《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让学生感受来自南国地区不同风格韵味的音乐形式,唤起学生的热爱民歌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2、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并在聆听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3、共同探究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对民歌风格的影响,从而形成概念上的认知。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了解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风格及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又有56个民族,所以我国的民歌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南方的好风管,听一听南方动听的民歌,感受一下南方的民歌有什么特点呢?那么我要考一考大家的地理知识,有谁知道南北方是如何划分的吗?
1学生讨论回答
2播放课件,展示中国地图,介绍南北方的划分,讲解“楚声”,“吴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经广泛流行着“楚声”,“吴声”之类的民歌。

楚声是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
二、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里位于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弄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相距不远游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是依山傍海,景色宜人。

这里雪山峡谷、
森林湖泊、高山草甸——构成了一幅幅静美的图画。

山下的村庄炊烟袅袅,听,远方的山上传来了动听的歌声———
1老师演唱《弥渡山歌》
2带领学生分析这首歌属于民歌的那种形式:爱情歌曲、历史歌曲、叙事歌曲(学生根据初听音乐判断属于爱情歌曲)
3歌词中没有关于“爱情”的字眼,你是如何判断是爱情歌曲?(学生:歌词中的梁山伯、祝英台)
4这正是南方民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5播放《弥渡山歌》让学生在飘逸的声音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6组织学生讨论:歌曲开头的引腔形成的原因(民歌的又一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结: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
三、欣赏《对鸟》(浙江乐清民歌)
1、介绍对山歌
同学们,大家对《吉祥三宝》这首歌应该很熟悉了吧,其中小孩以歌唱的形式提问,家人同样以歌唱的形式来回答,这就是对唱的形式。

接下来我们要听的这首民歌也是一首对山歌。

在山歌中,“对花”的形式很常见,但“对鸟”题材非常特殊而少见,目前为止全国仅此一首,其内容是为增长少年儿童自然知识而创作的。

2、欣赏,仔细聆听原唱,注意方言的吐字特点的迥异处。

3教师不用方言演唱,引导学生对比民歌的另一特点
总结:南方民歌受语言的影响,比较婉转、细腻、旋律以级进为主。

四、欣赏《幸福歌》(湖北民歌)
1、介绍歌曲的由来:
a)是民间歌手蒋桂英根据一首湖北天门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领、合的演唱形式,即“一领众合”。

前半部分的合腔用重复的手段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合腔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上高潮。

2、一起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味,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聆听音乐,感受“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

4、听完后,学生集体讨论。

师生一起合作演唱,感受音乐气氛。

5、拓展聆听,湖北民歌:《龙船调》。

6、总结:音乐风格:轻快、明亮、舒畅、地方色彩鲜明。

五、总结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

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

歌曲前多有引子。

不同地区的民歌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

不管是传统的民歌还是创作歌曲都是源于生活,都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

六、学生活动:
你还会唱那些南方民歌?收集几首南方民歌,讨论一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
课后学生自己收集素材,将南方民歌与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做一些比较,探索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风格特征,研究形成各种风格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些一篇小论文,下节课共同讨论研究民歌的风格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