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4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共5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共56张PPT)

气 质 美 女 初 长 成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 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质, 诗歌方面的才能造就了她的温情 内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 想衣裳花想容”则太娇气。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 净,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 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 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 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 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 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 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 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 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 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 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 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 51岁。
投身全国各地徒步考 察,足迹遍布山西、河北、 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份, 在村野僻壤访古勘查、爬梁 上柱,进行精确的测量、分 析和比较,历尽艰辛挖掘和 保存大量中国古建筑。建筑 考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表明女儿不输男。
1936年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
野 外 徒 步 考 察
林 在 数 学 和 美 术 上 也 很 有 天 赋 !
1920年,伦敦。花一样的 16岁。 1920年4月,林长 民被迫辞去北洋政府司法 总长的职务,携女儿赴欧 洲考察。他们在欧洲大陆 游历后,9月徽因以优异 成绩考入英国圣玛丽女校 学习。 林长民24岁的小 朋友,已婚的徐志摩在这 一年与徽因相识。从此他 们之间悠长的故事开始 了 。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中“不戴盖而出者”的故事;2.掌握《孟子》选段的阅读技巧;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人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孟子》选段的阅读技巧;2.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人物。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通过展示孟子的形象以及与朱熹的对比来引入本单元学习的主题。

2. 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孟子》选段的背景和意义;•学生分组阅读选段,并理解其意义;•小组讨论选段中的修辞手法;•选择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诵读。

3. 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4. 指导学习•分组讨论选段中的修辞手法;•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选段中的人物形象。

5. 合作探究•学生们分成小组,各自选择不同的选段进行阅读,然后交流归纳各自选段的特点;•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察。

6.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其在选段中的运用;•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归纳总结。

7. 小结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重点复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课堂引导、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并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人物形象。

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孟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二单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李白·月下独酌》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意境;2.掌握《李白·月下独酌》这首诗的韵律、用词和修辞手法;3.理解《李白·月下独酌》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鉴赏《李白·月下独酌》这首诗;2.难点:掌握《李白·月下独酌》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通过展示《李白·月下独酌》的诗句和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líng(_______)的翅膀,摆脱这沉重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2)被雨洗涤过的花儿,更显得鲜yán(_______)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3)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娉.(_______)婷地站立着,悠悠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馨香,真是令我如痴如醉。

(4)当你知道帝王蛾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_______)真的是非它莫属。

(5)燕语呢喃..(_______),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答案】(1)灵(2)妍(3) pīng (4) guān miǎn (5) ní ná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耸入云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广袤无垠....的钢结构摩天大楼,无不叙述着中国建筑工业发展史。

B.瑞典队伊布对着英格兰门将哈特吼叫咆哮,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C.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明察秋毫....,发现潜在的需求,把握商机,开拓市场。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从天穹撒向人间,去装点千山万壑....。

【答案】A【解析】广袤无垠: 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比喻非常广阔。

这里形容大楼,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县政府决定从高坪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答案】B【解析】A.“只有”和“才”搭配;C.去掉“当……时”或去掉“令”,以使句子有主语;D.去掉“避免”或者去掉“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件(共5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件(共52张PPT)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读欣赏.mp4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目的,即诗人对爱的赞颂。
同桌交流,说说诗的每一节分别赞美了什么。
第一节:赞美“你”的 轻灵、光艳 第二节:赞美“你”的 轻盈、柔美与恬静 第三节:赞美“你”的 天真、庄严 第四节:赞美“你”的 新鲜、柔嫩 第五节:赞美“你”的 爱、暖、希望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5.“那轻,那娉婷,你是”这句
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 什么作用?
倒装句,应为“你是那轻, 那娉婷”,突出了“你”的 “轻”“娉婷”的特点。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6.哪些词语描写了“你”的颜 色?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 受。
建筑美
整首诗讲究节与节的匀称(每节 3句),同时在整齐中有变化(不同 的句式和句式的变换),构成了诗歌 的建筑美。
内涵与主题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 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 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 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 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 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 生说得很客观。
1.了解作者生平,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新月派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 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 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 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 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诗表达的情感真挚,秉承新月派诗歌的诗美原则,在语言运用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句与句的整齐,表达的意蕴别具一格,诗句委婉柔丽,手法多样,用鲜明的意象展现四月的景色、同时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并且使用了我们不常用的“句法偏离”的表达方式,将真挚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需要师生用心挖掘感悟。
难点分析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委婉含蓄,意蕴深远,具有高超的艺术特色,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思维、主动探究,理解、感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捕捉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发的独特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哲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才学、智慧、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才女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本节微课,我们一起通过读这首诗,发挥自己的想象,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捕捉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学案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学案同步练习及答案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回答问题。

那轻,那pīngtíng,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nínán,——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pīngtíng()nínán()鲜妍.()柔嫩.()(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3)请写出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3.按要求填空。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师、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从听觉到视觉总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动态的词语表现早春湿润的感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B.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第四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

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整体感知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回答问题。

第4课《乡愁》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4课《乡愁》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六、深读诗歌,感受情感美
3.本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一唱三叹,感情真 挚。请同学们从意象、时间词、数量词、叠词等角度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十二个字浓缩了诗人的一生经历,看似不经意, 实则饱含着岁月沧桑和多少无可奈何。
六、深读诗歌,感受情感美
3.本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一唱三叹,感情真
一、情境导入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 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 棂,洒进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 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 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 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 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 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 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 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3.分小组朗读 注意:以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真挚的情感进入诗人创造 的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美
《乡愁》 作 为 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它 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 言描绘诗歌画面,感受意境之美。
八、课堂结语
乡愁,是一坛历久弥香的 美酒,当我们走得越远,离得 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香醇,越 醉人。同学们,无论我们将来 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 路,都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故 乡和祖国!下课!
挚。请同学们从意象、时间词、数量词、叠词等角度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张
它们均表示很小,但他们
一枚
一湾 承载着世间最真挚的母子之爱、
夫妻之情、家国之恋,词轻意
一方

第4课《乡愁》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4课《乡愁》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二、新课讲解
这四个阶段为何而愁?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小时候——少年——母子离愁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 后 来——中年——丧母离愁 现 在——老年——归乡离愁
家愁,思想故乡 小我之家
国愁,家国之思 大我之情
而现在 湾:指的是水流弯曲的地方。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一、新课引入
史铁生曾说,对于故乡,我忽然 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 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 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 故乡。”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 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在外的游子剪 不断的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 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 的乡愁的!
二、新课讲解
注意节奏重音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诗句中哪些时间词汇表现出作者将“乡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学习目标
1.有节奏朗读全诗,体会本文感情。 2.明确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含蓄优美的的语言,体会诗中作者抒发 的家国情怀。
描写乡愁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释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目标1.了解林徽因的家世、留学经历、人物性格,以及诗歌创作的特征。

2.理解诗歌的含义,捕捉诗歌的意象,体悟作者倾注于诗中的感情。

3.品味修辞的妙用,感受诗歌的韵律,领略诗歌和悦流畅的音乐美。

教学重点1.才女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馨的、富有情意的意象。

2.诗歌独具特质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在徐志摩的笔端,林徽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liù),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在沈从文眼中,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在费正清的心中:“林徽因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冰心也为她所折服,赞叹道:“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她以轻盈柔美的笔调创作诗歌,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如霞光万丈投影于你我心间,带领读者走进明媚春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感受她笔下明净澄澈的四月天。

二、讲授内容(一)作者介绍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原名林徽音。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长诗文。

林徽因16岁时就随父亲游历欧洲,20岁时她又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

她接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东方文化赋予她一种植根灵魂的底蕴和文化内核,西方文化拓展她的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

林徽因在中国文坛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

她的诗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炙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与清新的韵致。

她的散文,恰如诗人卞之琳所说,是“并非形上的诗,不外露的诗”,也体现了作者学识渊博、思想敏捷、热情洋溢的个性特点。

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林徽因在中国古代建筑领域里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

被喻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她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浪漫的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甜蜜。

(二)诗歌的创作背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学界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

徐志摩罹难,是为了赶赴林徽因举办的演讲会,而当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得昏倒在地上,还委托丈夫去出事地点捡了一块飞机残片,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

情深至斯,令人无限叹惋,因此不少人在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坚信这首诗是为徐志摩而作。

另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的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三)课文解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审视诗歌标题“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念念不忘,仍然记得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以及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中那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故而,人们借用“四月天”来指代两人未能圆满的爱恋。

也有不少人认为,“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对儿子梁从诫的爱,是一位母亲书写对新生儿的生命赞歌,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意象“新鲜初放芽的绿”的运用,这一片初放芽的嫩绿,将对孩子那种无以言语的疼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温柔的母爱溢满了人间。

(2)品味诗歌意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第一节,笑声勾勒画面。

“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你”的笑声“点亮”周围的“风”。

随即笔峰一转,由“轻灵”的听觉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景象。

这一组文字,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着变”构成了一个轻盈、鲜活、灵动的场域。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第二节,黄昏晕染早春。

诗人把镜头转向了黄昏,飘渺、空灵、纯净的“云烟”,让黄昏不再孤寂凄冷,而变得温暖微醺。

柔软的“风”、闪烁的“星子”和点洒的“细雨”,这些柔美的意象,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早春的感觉。

诗的意象就像一幅画,在鹅黄的飘扬中晕染了蔚蓝的底色,轻柔得仿佛不见。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第三节,圆月构筑美满。

“轻”和“娉婷”两个词构成了特殊的意象,“轻”是春风的轻抚,“娉婷”是随风招摇的舞,描绘你的轻盈和美好。

你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而来,正是人比花俏,花衬人娇的写照。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天真”和“庄严”既矛盾又和谐,天真却不失庄严,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形象,对立融合之间构成了诗意的张力。

与“月圆”承接,又构筑出美好圆满的意境。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第四节,暖色点亮诗情。

四月,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

林徽因笔触下的四月,是“雪化后”的“鹅黄”,是“初放芽”的“绿”,是梦中期待的“白莲”。

暖色调晕染的画面与纯净的白莲相互映衬,又与前面章节所勾勒的画面交相辉映,点亮风的笑声、柔风的舞动、雨滴的点洒、花开的声音,声画结合,热闹却不杂乱,纷繁却不喧嚣,诗情在文字间流转。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第五节,希望温暖春天。

诗的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抒发了作者对“你”深情而绵长的“爱”。

花是静态的,“一树一树”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燕是动态的,低语的“呢喃”更显示其柔美温顺的特质。

动与静的照映下,“爱”“暖”和“希望”绽放在春天的柔光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鹅黄、嫩绿为笔,写下春日几多景,满贮着春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星子、细雨为裳,舞出心中无限情,满藏着深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花开、呢喃为曲,谱就人间倾心恋,满盛着眷恋。

(3)解析创作技法第二人称,与“你”对话。

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的情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响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带着百花的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

多重比喻,绘“你”形象。

“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态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青翠欲滴,是生机活力的特质刻画;“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

通感运用,传递爱意。

在林徽因的笔下,爱变成具体可感的事物,它是视觉上“一树一树的花开”,它是听觉上燕子在房梁间的“呢喃”,它还是触觉上微风吹拂而过的“柔软”。

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表现出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

“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构筑的爱的空间、暖的住所、希望的栖居地。

捕捉意象,动静结合。

本诗意象瑰丽多姿:“四月天”“云烟”“鲜妍百花”“白莲”“燕”,意象与意象的串联,编织成暖春图。

朦胧的“云烟”、“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点洒在花前”的“细雨”,呈现出一种轻柔飘逸的动态之美;“夜夜的月圆”、“期待中”的“白莲”,又是一种静谧宁和的静态之美。

动静结合之中,抒发了爱的真谛。

(四)课堂讨论作为新月诗派的重要人物,林徽因以其轻灵温婉的笔触留下不少经典诗作,而新月诗派中另一位诗人——卞之琳,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篇章。

请同学们品读卞之琳《断章》,比较这两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点。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五)课堂小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对韵律的追求和谐地串联。

可以说这是一首能够反复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三、布置作业1.说说整首诗除了内容纯净和语言优美之外,还有哪些其他艺术特色?(1)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运用“四面风”“云烟”“星子”“细雨”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你”的喜爱之情。

(2)动中有静的描写方式。

例如诗句“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将一幅生动的春光灵舞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还有风烟星雨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等,都为读者展现了动中有静、情景交融的美妙场景。

(3)摇曳多姿的修辞手法。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清新婉丽的意象通过比喻、排比的手法一一呈现,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朗朗上口,易于吟诵。

(4)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

从“早天的云烟”“点洒的细雨”“雪化后的鹅黄”到“初放芽的绿”,诗人的情感通过各种意象的层层推进,于末尾发出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高呼,把情感推向极致,并与诗的开头相呼应。

2.请尝试以“人间四月天”为主题,写一首现代诗歌。

四月的梦四月的月亮偷走我的声音,歌声把我引到窗棂。

垂柳摇曳的身姿,在睡莲的缝隙间倒出你的影。

我想轻呼你的名,鱼儿摆摆手,搅碎一池灿烂的星,装点了初夏的梦境。

教学反思这首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我讲得比较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配合度也很良好,预先定下的教学目标都能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