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18
《劝学》(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第18课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内容分析,理清作者论述逻辑。
3.重点分析,理解本文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1.把握内容,理清作者论述逻辑。
(重点)2.重点分析,理解本文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1.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思想家、文学家。
名________,时人又尊称为________,因荀、孙音近,故又称“________”。
赵国人。
齐湣王晚年与齐襄王期间,两度游学稷下,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
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荀子罢官,遂居家著书数万言,死后葬兰陵。
政治上主张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又主张霸力,法后王,又与孟子异。
重视民心向背,宣称“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荀子·正论》)。
哲学上主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天行有常”(《荀子·天论》)的命题;主张“性恶论”。
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
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中()绳輮()槁暴()参()省()须臾()跬()步锲()镂()刻骐()骥()螯()(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②()原义指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更深;后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③()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
比喻能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四、整体感知1.找出下列句子之中的古今异义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统编5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8课时 分数和小数互化
(2)把 、 、 化成小数。(先独立研究,如有困难在小组内交流)
这一组分数与上一组分数有什么不同?谈一谈分母不是整10、整100、整1000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怎么办?
【展示引导学习】
3、完成课本P78练习十九第1-5题.
4、拓展作业:自学课本P79页《你知道吗?》判断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教学反思
【合作互助学习】
1、小数化分数。
把0.3,0.07,0.123化成分数。(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1)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2)把小数化成分数要注意什么?
2、分数化小数
(1)把 化成小数。(独立完成)能不能直接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小数的?
第
学习内容
分数和小数互化P77例1例2和练习十九第1-5题
编写人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重 难 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自学P77例1和例2
2.求下面各题的商。(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
3÷415÷455÷109÷10
3、通过用分数与小数分别表示各题的商,你发了什么?
1、展示自主学习、对学、群学中的内容,完成P77做一做。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评价提升学习】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8、月光启蒙导学案
说话训练
月光启蒙,用了什么启蒙?
你能完整把题目和问题连贯起来,说清讲了什么事吗?
通过这些,给作者哪些启发?
补充上面的句子:让作者——
理清脉络
三、指导书写
范写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了解身边的歌谣、童谣、谜语。
板书设计:月光启蒙——启发
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猜谜语
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
3、学习第三段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感悟人物的品格
小结:母亲的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4、学习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作业设计:
写出一件让自己难忘的母爱小事。
板书设计:
2、那么故事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蒙呢?
高深莫测——神秘的,充满幻想的夜空,就是一个神话的世界。
沉浸、雕像:体现了母亲沉醉在动人的故事中,可想而知,作者也深深入迷了。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有感情朗读,读出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自由朗读,思考: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板书和对文章的了解,练习分段。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分析字形
描红
书写习字册
擅长歌谣
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牛和鹅》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牛和鹅》人教(部编版)课文背景《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牛儿和鹅儿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对动物间的友谊展开,引导学生明白友情的可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友爱心。
课文内容概述牛儿和鹅儿是生长在一个小村庄里的两只动物。
牛儿因为背上有一块砍柴的刀痕,让它十分痛苦和自卑。
因此,它总是躲藏在树林里,不愿和其他动物交往。
而鹅儿却是一个很友善的动物,看到牛儿的痛苦,便主动地和牛儿交往,并以行动来帮助牛儿摆脱自卑的情绪,使牛儿重新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友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友爱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方法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2.思考文中所传达的友情意义,并思考自己是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的;3.回答课后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4.跟读课文,提高听力口语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1.你是如何理解友情的?你认为友情对人生的重要性是什么?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友情,学会如何帮助和体谅朋友?3.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牛妈和鹅妈这样的友情故事?你从中有何感悟?4.如果你是牛儿的话,你会怎样面对伤心和自卑的心情?课外拓展1.邀请学生自己创作一个友情故事,或者按照真实经历来写一篇友情小记。
2.观看相关友情主题的影视剧或者动画片,通过影视作品理解友情的真谛。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同学朋友分享快乐和困难,培养互助与团结的品质。
通过学习《牛和鹅》,学生能够在课文中体会到友情的温暖力量,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和友爱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分色彩和温暖。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 剪剪小窗花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剪剪小窗花|沪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剪艺的基本概念。
2.学习剪艺基本技巧:剪、折、描绘等。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者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彩色信封纸、剪子。
2.黑板、彩色粉笔、讲解课件。
3.可播放剪艺视频。
教学过程
1. 自主探究(15分钟)
老师在黑板上展示样板,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剪艺的基本概念,告诉学生本节课学过后可以做出精美的剪窗花,让学生们对课末要作出的窗花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将彩色信封纸拿出,并教授剪折主要技巧,例如:如何使用剪子。
让学生自己体会纸材的手感和韧性,逐渐掌握剪艺的基本技能。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将窗花设计好,并在试纸上进行剪折和描绘,剪艺过程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剪折主要技巧。
2. 剪艺视频欣赏(15分钟)
老师让同学们看一段剪艺视频,让学生对剪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感受一下剪艺美丽的一面。
3. 剪窗花(40分钟)
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窗花,并按照剪艺的剪折主要技巧进行剪折,提醒同学们提高剪的精准度。
剪完之后,在窗户上贴上,让整个教室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剪折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自主设计窗花。
教学评价
检查剪窗花的设计和技巧是否正确。
###家庭作业
制作美丽的窗花,然后在教室展示。
18.《怀疑与学问》导学案
更容易成功。
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
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
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
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8)我的白鸽——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中篇小说集《初夏》,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2.写作背景:1988年,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
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
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3.词语解释:惬意:满意,称心。
蜕变: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邋遢:肮脏,不整洁。
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
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知识小练】1.阅读语段,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在骊_________山之巅,夕阳将白鸽有点儿lā to_________的羽毛镀上一层金色。
经过风雨的洗礼后,白鸽的眼神更加坚定。
我不禁感慨万分,面对人生风雨,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脚步,经历tuì biàn_________,就能排解_________心中的烦忧,生活也会变得hu ò lǎng_________起来,就能像那只白鸽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感受那份真正的惬_________意。
2.编辑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宣传册标题,就“朋友”二字的选择展开了讨论。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 B. C. D.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日里的菊花正在争奇斗艳呢,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伙子。
B.年方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C.登上泰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18玩偶(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18玩偶(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一、认识18玩偶1.1 18玩偶的历史18玩偶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是一种被用作抚慰婴儿的玩具。
19世纪30年代,18玩偶进入美国市场,并逐渐变成了少女们的内心世界。
起初它们是绣纱制成的玩偶,后来逐渐转化为布艺玩具。
在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人佩戴卡通形象的胸针上,18玩偶成为首位全国性的流行物品之一。
1.2 18玩偶的特点18玩偶有着很多的特点,如下:•有着可爱的外表,常常有着可爱的衣服和头饰。
•柔软温和,可以用来宽慰人的情绪。
•由布料或者绒料等材料制成,触感柔软。
•现在常常有着配套的电影或者动画等内容,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1.3 18玩偶在文化中的地位18玩偶在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件玩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很多电影、小说、动画等内容中都有着18玩偶的身影,18玩偶已经成为了人们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18玩偶为题的美术创作2.1 18玩偶的多样表现在美术创作中,18玩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描绘18玩偶的可爱外表,包括衣服、头饰、表情等方面。
•将18玩偶创意地改造,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造型和特点。
•通过颜色、线条、构图等手法,表达18玩偶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
2.2 18玩偶美术创作的意义18玩偶作为文化现象和艺术形象,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在美术创作中,借用18玩偶作为创作主题,不仅可以让艺术作品具有更加充实的内涵,还能够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作品。
此外,在创作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三、18玩偶的DIY创作3.1 18玩偶DIY的准备工作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线、针、剪刀等工具•丝绒、棉布等材料•一些装饰品和配料3.2 操作步骤1.制定18玩偶的设计方案,包括形象、色彩、特点等。
2.制作玩偶的外壳,可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剪裁、缝制、填充等操作。
3.添加玩偶的装饰物,如头发、眼睛、衣服等等,可以采用绣花、粘贴、缝制等不同方式。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内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内容。
2.通过学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三、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二战后,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等;亚洲的等;拉丁美洲的2、经互会(1)背景:随着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简称“经互会”。
(3)影响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的轨道。
②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3、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措施: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改行收购制;改革体制。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措施:①经济:推行,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军事:同美国展开,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2)评价:①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的计划经济体制②国民经济呈现出发展状态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措施:①实施加速的方案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2)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②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日益尖锐③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战略;④改革的影响2、实质:东欧各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的市场经济。
导学案:第18_4节 焦耳定律(原卷版)
第18.4节焦耳定律(导学案)(原卷版)【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举例说出生活中利用电热的实例,了解电热的危害和防止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焦耳定律,并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4.理解焦耳定律;5.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简单现象。
【学习重点】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利用焦耳定律进行电热计算。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第99-第102页,回答下列问题: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这种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
2.如果较长时间接打手机,你会感到手机电池部位比较“烫”,这是现象。
3.影响因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通过导体的和有关。
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成正比。
2.公式:。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家里的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养鸡场的电热孵化器等,都是利用电能转化成热来工作的,都是利用的例子。
2.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
过多的电热如果不能及时散失,会产生许多。
【合作探究】分组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最后归纳总结:探究一:电流热效应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有、、等。
2.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的现象。
3.演示实验:(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两容器中有两段阻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阻丝,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的电流,通电时间。
(2)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3)实验中观察到边U形管中液面升得高,说明Ω的电阻丝比Ω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4)结论:在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5)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两容器中有两段阻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阻丝,右边外面的电阻的作用是分流,则通过容器中两个电阻的电流,通过左边的电阻丝的电流大,通电时间。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导学案内容标准: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实力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了解人民力量的伟大,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启示,学会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采取分组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学习难点: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阅读课本,完成任务,先自学,遇到问题可以同位小组内交流、求助,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内解决)1、在《三大战役示意图》上,读出每一战役起止时间、歼敌人数,找出重大战役或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相应战役小组准备讲述战役的经过。
百度链接(/i?tn=baiduimage&ct)2、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是哪里?淮海战役的中心地区是哪里?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百度链接(/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3&word =%C8%FD%B4%F3%D5%BD%D2%DB%BC%CD%C2%BC%C6%AC)3、南京何时解放,统治中国的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来,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哪里?有何历史意义?百度链接(/show/4cJ5OEfQG3GodtX0.html?nr=1)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第一幕:吹响号角辽沈战役组:百度链接(/u41/v_NjYwMjU3MDg.html)三大战役的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结合视频上的材料)淮海战役组:百度链接(/u13/v_NjYwMjU3Njg.html)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18《怀疑与学问》(含答案)
怀疑与学问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明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品析论证语言特点。
4.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1、重点字程颐(yí)譬如(pì)步骤(zhòu)懒惰(duò)塾师(shú)大儒(rú)停滞(zhì)虚妄(wàng) 2、重点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二、整体感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有什么作用?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
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4.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5. 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导学案 18《吆喝》
18《吆喝》导学案侣俸中学 陶鸿中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 揣摩语言,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表达手法。
过程与方法:1. 上集市搜集、调查、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2.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2. 指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
导学重点:1. 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 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导学难点:1. 学生对旧式“吆喝”的了解 2. 生动幽默的语言。
导学课时:1课时 (总第75课时)导学方法:自学讨论法、行动法、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一、导入(《新货郎》郭颂)广告可以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那么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
那么吆喝到底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学生交流在城市的街道上搜集的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商业旺地卖零食、衣服、日用品、百货等)《卖窝窝》《磨剪子戗菜刀》《梳头油,雪花膏》《动漫相声:侯宝林 卖布头》吆喝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胡同小巷,经常可以听到游商小贩的各种吆喝。
细细品味那起伏有致的吆喝声,昔日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能渐渐鲜活起来……今天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的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主要著译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
招徕(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饽饽( ) 秫秸( )商贩( ) 吹嘘( ) 吆喝( )小钹( ) 荸荠( )1ái xu àn yòuh éb ōSh úji ēf ànx ūY āo heb ōb íq í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词语积累:囿:局限,拘泥.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凄厉:(声音)凄凉而尖锐.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三、合作探究 (一)知内容5-9)早上(5-7)晚上(8-9)10)春天,到夏天秋天,到冬天吆喝的吆喝的音(介绍)文章写了很多种吆喝,哪个片段你最喜欢?为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18、怀疑与学问 导学案
1.读懂课文,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
2.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3.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锻炼创造性能力。
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
2.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主题三:细读课文,划分层次,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
结合上面的分析,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内容。
对
学
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
群
学
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
展示一:初读课文,把握文本观点
展示二:指出文章所应用的论证法并分析其作用
(4)这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主题二:再读课文,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1.试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2.试举出文中所用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两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难点
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2.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锻炼创造性能力。
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
主题一:初读课文,把握文本观点
1.作者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牛和鹅(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牛和鹅(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课外阅读材料”之一。
它讲述了一只老牛和一只雁儿之间的感人故事,寓意深刻。
本课主要通过阅读领悟文意、理解寓意,感受智慧、培养情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或者理解人类的一些本质特征,如爱、忠诚、团结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寓意和真谛:通过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把握故事的寓意。
2.掌握课文知识点: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重要的语言表达和句子。
3.提高阅读能力:课文阅读中重要的是理解和记忆,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培养品格:通过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那美好的品格特点,如忠诚、友谊等。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寓意,并培养学生对忠诚、友谊等品格的尊重和认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文中比喻等较为高深的文学手法进行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组贴有人名的词语卡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让学生阅读文中人物交代,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解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合作阅读,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寓意,之后组长可以向其他组表述自己们小组的理解。
3. 学习语言知识教师可以选取文中关键词或者句子,指导学生归纳和补充字的读音,把握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理解文中的比喻和感人情节。
4. 拓展阅读老师可将其他文学作品或故事背景发给学生,让学生发现作家使用什么方式手段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阅读之后,老师可以发展学生的群体合作,并让学生进行口述表述。
5. 总结合理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复习回忆,回想高亮语言表达、比喻手法等内容,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技巧和方法。
6. 作业第一步,让学生把课文的重要语句和文章标记出来,并在课后家中仿照自己的笔迹写下。
第二步,布置阅读练习兼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资源1.文本资源:学生《牛和鹅》第18章;教师辅导《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各年级语文教材阅读材料阅读资源”。
第18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8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不朽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文体知识3.字词积累读准字音:雄跨.()记载.()残损.()巧妙绝伦.()古朴.()桥墩.()推崇.()交头接.耳()侵略.()序幕.()洨.河()惟妙惟肖.()张鷟.()匀称.()饮涧.()独.一无二()理解词义:推崇:古朴: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惟妙惟肖:独一无二:第一课时活动一:印象石拱桥1.明确对象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本文的说明对象?说说你的理由。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2.理解特征(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请完成下表。
3.赵州桥和卢沟桥既然都是“中国石拱桥”,举一个例子即可,举两个例子是否重复?活动二:梳理石拱桥1.概括内容文章围绕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请依次概括提示:阅读说明文,请关注段落的首句、过渡句、中心句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2.理清顺序这些内容之间能否打乱顺序?第二课时活动一:探访石拱桥1.赵州桥(1)赵州桥除了具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外,还有没有它的独有的特点?(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2.卢沟桥第六自然段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3.探访石拱桥请你结合文章说一说,你最想去探访赵州桥和卢沟桥中的哪一座?为什么?我最想去探访桥,因为作者写道,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写出了这座桥的特点,所以我想去看看。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18、《慈母情深》导学案课题:18、慈母情深课型:自主学习+合作展示编号:本周养成好习惯:倾听认真学习目标:1、通过对母亲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的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重难点预设)2、学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时间预设:个人自学10′对子交流5′小组学习5′展示探究20 ′(1课时)展示探究20′达标检测20′(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大声读三遍。
龟()裂陷()入忙碌()攥()着2、将下列三个词语的意思写到横线上,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自己查一查批注到书上。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自读课文三遍以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写下来。
课堂学习流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组长检查预习1、2、4题完成情况。
2、对子合作读课文一遍,纠错。
二、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展示一:我能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大声”思考:为什么要“大声”?“大声”说明了什么?)2、展示二:我能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极其瘦弱”、“疲惫”等词语展开学习)3、展示三:我能用红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掏”、“塞”“立刻”等词语展开学习。
)4、选做题:课文还有其他地方我有体会,我想给大家交流交流。
三、自我检测(四选一)(背景音乐:《烛光中的妈妈》)小练笔1:我能写一件妈妈关心我、呵护我的小事,使同学们感受到“慈母情深”。
小练笔2:我能背诵或创作一首赞扬母爱的小诗。
小练笔3: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我的父母。
小练笔4;我想写下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
(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3. 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6.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绒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7.下列哪些污染原因导致了太湖大量的蓝藻滋生?
A.石油污染
B.酸雨污染
C.生活污水和农业化肥污染
D.有毒污染物富集
8.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9.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哪一项是科学的()
A.禁止砍伐
B.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
C.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D.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