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生活史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植物病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一章习题题解1.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长与发育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
任何影响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价值。
不适宜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水分供应、微生物区系等,不良的大气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与破坏等等,都可能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起植物发生病害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病原。
2.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discoluration) 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
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
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yellowing)。
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
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
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mosaic)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
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mottle)。
斑驳症状在果实上也是常见的。
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半是遗传性的。
2)坏死(necrosis) 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
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
幼苗近土面茎组织的坏死,有时引起所谓猝倒(damping off)和立估。
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canker),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微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木栓化,限制病斑进一步的扩展。
简述食用菌的生活史
简述食用菌的生活史食用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经济和营养价值的真菌群体。
它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为了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有些品种还常常用来制药。
食用菌的生活史经历了从孢子萌发到菌体成熟的多个阶段,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
1. 孢子的萌发阶段食用菌的萌发是从孢子开始的,孢子的形态有大小之分,普遍来说小孢子活跃性比较高,不过大孢子的生存期也有时会更加长久。
在萌发阶段,孢子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物质来快速地发芽生长。
通常情况下,孢子会在腐熟的有机物上孵化并形成一个微小的菌丝体。
2. 菌丝体的成长阶段经过孵化,孢子将会逐渐长成一团菌丝体,这时整体上我们可以叫它为菌丝。
菌丝体的生长速度较快,会依靠它的触角渗透进有机物里面,分泌酶分解它,最终获取能量。
菌丝体逐渐膨胀,它的内部结构也会变得越发均匀。
3. 菌丝体形成素点阶段经过菌丝体的大规模长成,会有些菌丝体会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形成素点。
素点是特殊的孢子产生机构,它将每枚孢子都分别包装在一个包裹膜中,等待孵化和成长。
素点的特性较为明显,通常像卵黄一般圆润,表面会包覆有一层薄薄的外皮,呈淡褐色。
4. 孢子的散发阶段经过一定的时间,素点内部的孢子逐渐成熟,孢子就开始从素点内部散发出来了。
孢子的散发也是食用菌的最终产物,人们通常将它们用于食品或制药领域中。
孢子的形态不太一致,一般来说较大的孢子有几十毫米长,小的则只有几毫米,颜色也有展现多样性。
在散发阶段,食用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重复了萌发到产孢母体这一完整的生长过程。
在另一方面,食用菌生命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常常被利用到生产、实验、研究等领域中,在这些领域中,通常会针对操作的目的选取恰当的生长阶段,并且将其用于从而实现预期的目的。
在不断深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食用菌的研究也经历了不断的拓展和进展,它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和利用真菌的重要之一方面。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八章 植物病害侵染循环
植物202上0/7以/22及植株之间的进一步的传播。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第三节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
•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 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1)多为种传、土传的系统性病害。 2)传播距离小,传播效能低。 3)病害受环境影响小,病原抗逆性强。 4)当年流行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大小,当年菌量增 幅不大。也称积年流行病害(指适合发病条件下,病 害只能随菌量的积累而逐年加重,以致数年后达到流 行程度。) 5)防治策略:减少初始菌量(田间卫生、土壤消毒 等)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八章 植物病害 侵染循环
第一节 病害循环概念
真菌的生活史 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 一种孢子的整个过程。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 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孢)两阶段。
无性孢子
无性器官 多次产孢
萌 发
菌丝体
有性孢子 减数分裂
一 雌雄分化 次 产 孢 质配
核配
2020/7/22
2020/7/22
第二第节一节初次病侵害染循与环再概次念侵染 –作用:初侵染引起植物在生长季节中的初次感染;再侵染引 起病害在当个生长季节中的蔓延。 •主要形式:孢子囊、卵孢子、卵囊、冬孢子等为常见的初侵染来 源,也常把病原物越冬越夏场所当做初侵染来源,如病株残体、 病土等;而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夏孢子等为常见的再侵染来源 。 –病理意义:针对初侵染和再侵染,有不同防治方法
第一节 病害循环概念
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寄入寄主植
物,在植物体内繁殖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
植保名词解释1. 孵化: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孵化。
2. 羽化:不全变态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3. 生活年史: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一年内发育史称为生活年史。
4. 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5. 世代重叠:一年发生数代的昆虫,前后世代问常有首尾重叠现象,这种前后两个世代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6.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7. 滞育:昆虫在生活史中,常常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食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时期,这种现象称为滞育。
8. 休眠:是由不利的环境条件所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当不良的环境条件一旦解除,昆虫可以立即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9. 内吸性除草剂:施用后,能被杂草的根、茎、叶、芽鞘等到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至整个植株各部分,使杂草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破坏或死亡的药剂。
10. 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多型现象11. 假死性:有些昆虫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蜷曲,或从植株上坠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才爬行或飞起,这种现象称为假死性。
12. 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13. 迁飞性:不少农业害虫,在成虫羽化到翅骨变硬的羽化初期,有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迁飞性。
14. 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十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植物病害。
15. 植物的垂直抗性: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现象。
16. 植物的水平抗性: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绝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的抗性,寄主品17.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蠹害的能力。
真菌生活史
真菌生活史从古至今,真菌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太古时代就开始,它一直被用作药物和食物,还有许多用于美容和治疗疾病的药剂。
古时候,人们把真菌称为“神奇的植物”,因为他们发现它们能够抵抗病毒,从而保护人类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发现,真菌拥有难以置信的广泛应用。
它们的确有助于治疗许多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病,HIV和其他传染性疾病。
此外,它们还能用来制造碳酸钙,生物燃料,酿酒,制造抗生素,白色染料和织物,以及一大堆其他的东西。
古代和现代人们已经发现,真菌有利于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最显著的例子是它们对根系菌根真菌的贡献。
它们与植物紧密相连,有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它们还与动物的消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动物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力,以及保护它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对真菌的知识也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真菌不仅有限制,还有种类多样的种类,这一发现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生物系统中发挥作用的。
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真菌,他们发现它们可以移植到人类体内,起到减轻疾病症状的作用。
还有,真菌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减少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种新的生物多样性。
真菌的重要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比如,许多公司都致力于研究并利用真菌,以满足人类需求。
他们利用真菌来制造新材料,提升营养,改善健康,给自然环境带来好处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真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被用于治疗疾病,加强免疫力,维护自然环境,和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
未来,真菌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精彩的发现,并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完整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答案版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习题集答案《植物保护通论》课程习题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一一年植物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 致死温度:导致生物体热死的最低温度或是导致生物体冻死的最高温度。
2. 致病性和抗性: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
3. 植物病原的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诱发病害的特性。
4.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影响,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干扰,生长发育受影响,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病变,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甚至死亡。
5. 真菌的生活史: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孢子的过程。
6. 杂草: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在效益分析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一下。
8. 营养胁迫:9. 温度胁迫:超过植物生长所需温度对植物造成的胁迫。
10. 体外保毒期:指病毒离开寄主生物,在寄主生物体外能存活的时间。
11. 水分胁迫: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降低·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
12. 生理小种: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差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不同小种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之间的致病性不同的生物类群。
13. 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无足够叶绿素,不能正常光合作用,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内吸取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
14. 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15. 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而潜伏在寄主体内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有利于病菌生长,病菌可继续扩展并出现症状。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生活史
子囊果阶段
产囊丝发育为子囊果, 形成具有厚壁的休眠孢 子——子囊孢子。当环 境条件适宜时,子囊孢 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
03
病原真菌的传播与侵染
病原真菌的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
病原真菌可以通过空气流动传播,从寄主植物表面或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并感染新的植 物。
子囊菌亚门
这类真菌以子囊果为繁殖器官,包 括酵母菌、霉菌等。
担子菌亚门
这类真菌以担子为繁殖器官,包括 蘑菇、香菇等。
真菌特点简介
1 2
营养体
真菌以菌丝体为营养体,能够分解吸收有机物 ,进行新陈代谢。
无性繁殖
真菌能够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群数 量。
3
有性繁殖
真菌也能够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子实体进行有性 繁殖,繁衍后代。
担子菌的生活史
担孢子阶段
担孢子成熟后,释放出来并萌发形成新的 菌丝。
担子菌是一类具有…
菌丝阶段、单核性的单担子阶段、双核性 的双担子阶段和担孢子阶段。
菌丝阶段
担子菌产生菌丝,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生长 。
双核性的双担子阶段
单担子继续生长,并从顶端形成两个担子 柄,每个担子柄上产生一个担孢子。此时 ,担子内有两个细胞核。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要点一
发展趋势
要点二
前景
未来,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分子生物学 和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深入探讨病原真菌的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为研究病 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 将不断深入,有望在揭示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 用机制、病原真菌的遗传改良和生态调控等方面取得突 破性进展。同时,随着人们对园林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 要求的提高,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技术也将不断升 级和完善,为保护园林植物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提供有 力支撑。
真菌的生命周期是如何运作的?
真菌的生命周期是如何运作的?一、孢子的产生和传播真菌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孢子的产生。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它们通过生殖器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形成。
一旦成熟,孢子就会释放到外界,并依靠风、水、动物等进行传播。
这些孢子可以存活数天乃至数年,等待着适当的条件来萌发。
在传播过程中,孢子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障碍,比如抵御紫外线辐射、抗菌性物质,以及适应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变化。
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孢子才能够顺利生长并形成菌丝体。
二、菌丝体的生长和营养吸收孢子萌发后发展成为菌丝体,菌丝体是真菌生命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
菌丝体由细长的菌丝组成,它们生长并扩展以寻找和吸收营养。
菌丝体通过根系状结构侵入生物体、土壤或其他有机物质中,寻找可供其生长的养分。
一旦菌丝体接触到合适的营养来源,它们会快速分枝生长,并形成复杂的网络。
在这个阶段,真菌会分泌酶类物质,用于分解并溶解其周围的有机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真菌能够吸收元素和营养物质,进一步促进生长和繁殖。
三、生殖器官的形成和繁殖真菌的繁殖器官通常形成于菌丝体的生长过程中。
这些生殖器官包括菌盖、梗和孢子囊等。
菌盖是真菌生命周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起到保护孢子囊(负责产生孢子)的作用。
菌盖通常呈圆锥状、伞状或裂腹状等不同形态。
菌盖的外观也是区分真菌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旦菌盖形成,孢子囊内的孢子就会在适当的条件下产生和释放孢子。
这些孢子将通过自由落体、风、动物等方式传播到新的生境,继续真菌的生命周期。
四、环境因素对真菌生命周期的影响真菌的生命周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营养物质和光照等。
温度是影响真菌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真菌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有些真菌喜欢低温环境,而有些则适应高温环境。
湿度也对真菌的生长影响很大。
真菌需要适当的湿度才能生长和繁殖,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其生命周期产生不利影响。
营养物质的供应是真菌生命周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同种类的真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一些真菌需要特定的有机物质才能正常生长。
园艺--真菌生活史
•附着胞:分泌粘着物质,以粘着在寄主表面;形成 侵入丝,更有利于其侵入。
附着胞
疏松组织
•附着枝:菌丝两旁长出的短的分 枝结构,只起附着 或营养功能, 无侵入功能。外生真菌产生,如 小煤炱目。 •假根:菌丝产生的类似植物根的 结构,吸收营养;支撑作用。
疏松组织
•菌环:菌丝组成的环状物 •菌网:多个菌环形成的网
•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 性生殖两个阶段。
(二)真菌的生活史类型
1. 无性型:只有无性阶段,缺乏有性阶段,如半知菌。 2.单倍体型:营养体和无性繁殖体为单倍体,有性生
殖过程中,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二 倍体阶段很短,如子囊菌。 3.单倍体-双核型:生活史中出现单核单倍体和双核 单倍体菌丝,如高等子囊菌和多数担子菌。 4. 单倍体-二倍体型:生活史中出现单倍体和二倍体 营养体, 有明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世代交替现象。 见少数低等水霉菌。 5. 二倍体型:营养体为二倍体。生活史中二倍体占大 部分时间。如卵菌。
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繁殖时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营养体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为几丁质、纤维素 无叶绿素,为异养
真菌的数量及分布 种类多: 25-50万种,已知约10万种; 中国:8-10万种,已知8,000种 数量大: 分布广:
(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 地球生态系“清洁工” :有机物分解者 • 菌根:扩大了植物根的吸收面积 • 生防菌:白僵菌、拟青霉菌 • 食品工业:食用菌,发酵(面包、酒类、蒸馒头、酱油、
有性繁殖体
鞭毛菌亚门 无隔菌丝 游动孢子
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 无隔菌丝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 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导致寄主植物出现明显病症 的阶段。
详细描述
随着病原真菌在寄主植物内部的繁 殖和扩展,寄主植物开始表现出明 显的病症,如变色、坏死、腐烂等 。
关键点
发病期的症状是判断病害发生和严 重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防治病害 的重要时期。
04
病原真菌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种苗
使用无病或抗病的种苗 ,避免从病区引进种苗
通过两性配子结合形成有性孢 子(如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进行繁殖。
变异性强
病原真菌容易发生变异,产生 抗药性或新的生理小种,给防 治带来困难。
02
病原真菌的传播方式
病原真菌的传播方式
• 病原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病原真菌的生活史 包括寄生、侵染、繁殖和传播等阶段。病原真菌通过寄生在植 物表面或植物体内,吸取植物的养分和水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和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原真菌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或 菌丝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扩散到其他植物上,完成其生活史 。
鞭毛菌亚门
引起霜霉病、白锈 病等。
子囊菌亚门
引起白粉病、黑星 病等。
半知菌亚门
引起叶斑病、炭疽 病等。
特征
无性繁殖
通过产生无性孢子(如分生孢 子、厚垣孢子等)进行繁殖。
适应性
病原真菌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 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 等。
寄生性
病原真菌必须依赖活的寄主细 胞或组织才能生存和繁殖。
有性繁殖
病原真菌的侵染会导致园林植物生理功能紊乱,使植物抗逆性下降,容易遭受其 他病原物的侵染。
病原真菌的传播和扩散,不仅影响受害植物的健康,还可能对周围植物构成威胁 ,造成植物群体的健康问题。
06
病原真菌的未来研究方向
认识真菌生活史
植物保 护 技术
2、真菌生活史阶段
(1)无性阶段
真菌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 发产生芽管,伸长后发展成菌丝 体。在植物细胞间或细胞内吸取 养分,生长蔓延,经过一定的营 养生长之后,产生无性孢子飞散 传播,无性孢子再萌发,又形成 新的菌丝体,并扩展繁殖,这就 是无性阶段。
植物保 护 技术
2、真菌生活史阶段
A、菌丝阶段
B、单倍体
C、双核
D、双倍体
课后测试
四、判断题
植物保 护 技术
1 真菌的生活史中只有有性阶段,没有无性阶段。 (× )
有性孢子一年只产生1次,数量较少,但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强,
2 常是越冬休眠孢子。
( )√
小麦锈菌可产生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
3
五种孢子,这种现象就是真菌的多型现象。
(√ )
课后测试
四、判断题
植物保 护 技术
梨锈菌必须在梨和桧柏类两类寄主间转移才能完成生活史,
4 这种现象就称为转主寄生。
(√ )
大多数真菌是单主寄生的,少数真菌才进行转主寄生。
5
(√ )
研究真菌生活史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生活史中最薄弱环节,切
6
断生活史,达到简便、高效防治病害的目的。 ( √ )
课后测试
3、多型现象、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
植物保 护 技术
(3)转主寄生
转主寄生菌苹果锈菌——转主寄主也为桧柏
4、真菌的生活史
植物保 护 技术
研究生活 史的目的
研究真菌的生活史,可根据病害在一个 生长季的变化特点,找到真菌生活史的最薄 弱环节,切断生活史,达到简便、高效防治 病害的目的。
知识点小结
植物保 护 技术
匍枝根霉生活史
匍枝根霉生活史
匍枝根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的生活史非常有趣。
匍枝根霉的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匍枝根霉的主要繁殖方式。
在有利的环境下,匍枝根霉会形成两性生殖器官,即雌性器官和雄性器官。
雌性器官是由一些细胞组成的,它们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吸引雄性器官。
雄性器官会向雌性器官释放出精子,精子会游向雌性器官,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菌丝体,这个菌丝体会长出新的分生孢子,继续繁殖。
无性生殖是匍枝根霉的另一种繁殖方式。
在不利的环境下,匍枝根霉会形成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是一种单细胞的生殖体,它们可以通过风、水、昆虫等方式传播。
分生孢子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长成新的菌丝体,继续繁殖。
匍枝根霉的生活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菌丝体的生长和分化。
菌丝体是匍枝根霉的主体,它们可以在土壤、植物、动物等各种生物体表面生长。
菌丝体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如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等。
菌丝体的生长和分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匍枝根霉的生活史非常复杂,包括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菌丝体的生长和分化等多个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匍枝根霉
的生命周期。
了解匍枝根霉的生活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真菌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病原:2、转主寄主:3、孤雌生殖:4、羽化: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1)、膜翅目;(2)、鞘翅目;(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1)、蝗虫;(2)、甲虫;(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1)、防黑尾叶蝉;(2)、药防;(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植物保护技术名词解释
植保名词解释1.孵化: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孵化。
2.羽化:不全变态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3.生活年史: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一年内发育史称为生活年史。
4.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5.世代重叠:一年发生数代的昆虫,前后世代间常有首尾重叠现象,这种前后两个世代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6.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7.滞育:昆虫在生活史中,常常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食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时期,这种现象称为滞育。
8.休眠:是由不利的环境条件所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当不良的环境条件一旦解除,昆虫可以立即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9.内吸性除草剂:施用后,能被杂草的根、茎、叶、芽鞘等到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至整个植株各部分,使杂草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破坏或死亡的药剂。
10.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多型现象11.假死性:有些昆虫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蜷曲,或从植株上坠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才爬行或飞起,这种现象称为假死性。
12.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13.迁飞性:不少农业害虫,在成虫羽化到翅骨变硬的羽化初期,有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迁飞性。
14.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植物病害。
15.植物的垂直抗性: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小种是高抗的或免疫的,而对其他小种是感病的现象。
16.植物的水平抗性:寄主品种对病原物的绝大多数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的抗性,寄主品17.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合菌生活史
一些丝状真菌的有性孢子及其特征
有性孢子 名称 卵孢子 染色体 倍数 2n 有性结构及其形成特征 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 发育而成,小配子囊称雄器,大 配子囊称藏卵器。 两个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有 两种类型: ①异宗配合:两种不同质的菌才 能结合; ②同宗配合:同一菌体的菌丝可 自身结合 在子囊中形成。子囊的形成有两 种方式: ①两个营养细胞直接交配而成, 其外面无菌丝包裹; ②从一个特殊的、来自产囊体的 菌丝、称为产囊丝的结构上产生 子囊,多个子囊外面被菌丝包围 形成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举例 所属分类 地位 卵菌纲: 小霉根霉 大毛霉 性殖根霉
接合菌纲: 毛霉目
子囊孢子
n
马氏单囊霉 麦类白粉菌 粗糙脉胞菌 牛粪盘菌
子囊菌纲: 内孢霉目 白粉菌目 球壳目 盘菌目
伞菌的生活史
冬孢子堆
双孢菇生活史
图10. 担子菌担子的类型(Drawings by R. W. Scheetz) A. 蘑菇的无隔担子,B. 桂花耳等的叉担子, C. 胶膜菌的担子 D. 银耳等的纵隔担子, E. 木耳等的横隔担子,
图11. 担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引自牛西午,1994)
图13. 双核菌丝锁状联合的形成